-
趙會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個高危并發(fā)癥,全球有4.25億的人群患糖尿病,其中至少有6%會發(fā)生糖尿病足,其中糖尿病足患者年死亡率高達22%,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或深層組織破壞,糖尿病足是一個緩慢發(fā)展的過程,其中的花費也是相對于其他并發(fā)癥中最多的。糖尿病足的治療主要是疏通血管,快速恢復血流,雖然說很難根治糖尿病足的癥狀,但是只要堅持治療,是可以控制的。糖尿病足的治療應從治療原發(fā)病,可以采用胰島素針控制血糖,給予營養(yǎng)支持,使用藥物進行控制神經病變的癥狀,血運較差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需要手術治療重建足部血運,感染難以控制的患者截肢保全患者性命的方面入手,依據不同情況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改善患者預后,一般情況下需要終身長期治療。如果糖尿病足患者合并感染后在正規(guī)、嚴格的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要采取截肢手術,截肢前最好行血管造影,以決定截肢平面,適用于出現嚴重壞疽、肢體壞死、感染的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積極治療可改善癥狀,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總體預后較差。糖尿病足為糖尿病很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只有積極控制血糖,并且防治糖尿病足潰瘍的發(fā)生,才有可能改變患者的預后。患者要根據是否有周圍神經病變及是否合并血管異常等情況復診。2021年05月07日
862
0
0
-
趙會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個高危并發(fā)癥,全球有4.25億的人群罹患糖尿病,其中至少有6%會發(fā)生糖尿病足,其中糖尿病足患者年死亡率高達22%,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的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感染、潰瘍或深層組織破壞,糖尿病足是一個緩慢發(fā)展的過程,其中的花費也是相對于其他并發(fā)癥中最多的。糖尿病通常來說以截肢率高、致死率高、病程長來自居,患者多半是出現了癥狀才去醫(yī)院門診檢查,這時糖尿病已經是很嚴重了,需要緊急治療,治療不光要降血糖,還要針對糖尿病足的治療,抗炎、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治療都是糖尿病足在臨床中的基本治療。糖尿病足患者通常來說是很難治愈的,因為它的根源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無法治愈的,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最好的結果就是患者足部創(chuàng)面的愈合,但不保證它會再次復發(fā)。在檢查時,我們還要排查患者是否還伴發(fā)有其他并發(fā)癥,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酮癥酸中毒,尤其是酮癥酸中毒,如果有的話,需要緊急搶救治療,還要對糖尿病足患者的糖尿病類型進行區(qū)分,是一型糖尿病還是二型糖尿病。所以針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患者應該面對糖尿病的一些后期并發(fā)癥進行了解,了解后積極的治療、預防,避免并發(fā)癥導致的悲劇發(fā)生,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具有與非糖尿病患者同等的生活質量和壽命。2021年04月29日
888
0
1
-
魏瑞峰副主任醫(yī)師 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注:本文轉自糖尿病科王主任個人主頁)有的糖尿病足病人會做下肢動脈介入手術,有好多花了幾萬幾十萬,不但沒有治好病,壞疽面積快速上行感染,剛開始可能一個腳趾發(fā)黑壞疽,一天兩條就半個腳掌甚至整條腿壞疽。我院糖尿病足??铺嵝汛蠹遥@是因為手術失敗了,血管再次閉塞導致加重。按照常規(guī)的認識,血管堵塞了做血管支架疏通血液循環(huán)的效果顯著,臨床也的確如此。但是,如果大家了解了糖尿病足血管閉塞的特點,就會知道為什么做了手術反而比不做更嚴重。這是因為,糖尿病下肢動脈閉塞,是彌漫性的閉塞,階段性的閉塞,比常見的血管閉塞要嚴重很多。也就是說,特別是合并有傷口感染的患者,其實已經不再適合做手術了。如果做,多數患者會出現再次閉塞,后果可能比之前還要嚴重。有的病人,術后問題也很多,比如湖南一個患者,執(zhí)意要在當地做血管介入手術,手術之后的晚上突發(fā)下肢急性缺血,斑塊脫落在某處形成血栓,整條腿開始起水泡,顏色發(fā)暗,慢慢出現壞死。所以,如果是糖尿病足患者,特別是已經出現大面積的壞疽,病人身體不太好的情況下,整體上我們不建議做手術。如果已經做了,并且再次潰爛,建議盡快轉到糖尿病足???,接受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避免繼續(xù)惡化!2021年04月15日
1411
0
1
-
魏瑞峰副主任醫(yī)師 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很多糖尿病足患者由于沒有接受到正確對癥治療,會選擇截肢的方案。但是,我院糖尿病足專科提醒大家,糖尿病足截肢之后的確有復發(fā)的幾率很高,建議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保守不截肢治療。糖尿病截肢后傷口容易復發(fā),原因特別多,下面挑幾個重點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首先,糖尿病本身血糖高,對傷口局部的組織、細胞等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傷口難愈合,易感染。第二,護理不到位。糖尿病足傷口護理需要專門的造口護士或醫(yī)生,但是目前截肢通常在外科,缺少了糖尿病足??漆t(yī)生的參與,傷口出現感染風險大。第三,下肢缺血沒有改善。很糖尿病病人之所以會爛腳,原因之一就是下肢局部的供血有障礙。做截肢手術后,血供可能無法短期改善,血液回流也有障礙,局部水腫,同樣會再次感染。第四,自身其他因素。例如截肢后缺少充足的運動導致血糖升高,或出現其他并發(fā)癥,或者心情方面,都可能影響到傷口??傊?,糖尿病足截肢后傷口復發(fā)的幾率真的太高了,很多病人因此需要再次甚至多次手術。建議大家應該及時轉到專門治療糖尿病足的科室,避免出現截肢以及截肢后復發(fā)的情況!2021年03月25日
1222
0
0
-
2021年03月22日
1595
0
1
-
魏瑞峰副主任醫(yī)師 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會擔心這個問題,截肢后對病人的身體及心理方面影響特別大,壽命大大縮短。術后具體還能活多久?我院糖尿病足??聘嬖V大家,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有超過7成活不過5年時間。不過大家可以不必擔心,因為目前可以通過中西醫(yī)結合開放式治療不截肢。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的壽命。我院根據收治的患者情況總結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首先,截肢后傷口再次感染,大量感染毒素在人體內造成的傷害更大,病人可能出現發(fā)燒,出現器官衰竭等并發(fā)癥。第二,病人血糖難控制,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截肢之后病人缺少足夠的活動量,甚至在心理上排斥走路,出去怕“丟人”整天在家里不出門,血糖就會飆升,就會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第三,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截肢之后病人身體狀況比較差,很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突發(fā)死亡的風險很高,這些都會影響到患者壽命。第四,手術的并發(fā)癥。手術會啟動病人的凝血機制,這樣的話就特別容易形成血栓,導致下肢局部缺血,更大范圍組織壞死,病情惡化,危及生命??傊绊懱悄虿∽慊颊咝g后壽命的原因特別多,如果已經截肢了就要特別小心,增強護理,避免出現意外。如果沒有截肢,可以及時轉到專門治療糖尿病足的??漆t(yī)院,接受中西醫(yī)結合系統(tǒng)治療。溫馨提示:糖尿病足患者切忌盲目自行用藥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讓創(chuàng)面更加嚴重。出現糖尿病足,一定要及時轉到專門治療糖尿病足的MDT多學科聯(lián)合診療中心或科室,接受中西醫(yī)結合系統(tǒng)治療不截肢。2021年03月22日
1991
0
0
-
朱保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 骨傷科 糖尿病足的發(fā)病時由于患者的身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然后導致了患者的中小血管出現閉塞的情況,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患者的組織因為缺血而壞死,最后發(fā)生糖尿病足??傊绻覀兯噷μ悄虿∽氵M行治療,首先需要的就是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 第一、基礎治療糖尿病足 1.糖尿病足患者要絕對禁煙,控制體重,嚴格控制血糖,胰島素應用為佳,積極糾正酮癥酸中毒、心、腦、腎并發(fā)癥及影響壞疽愈合的各種不良因素。 2.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清創(chuàng)。清除糖尿病足患者的壞死組織,每日常規(guī)消毒換藥等等。 3.要加強對糖尿病足患者的教育,進行合理的足部護理以及防止來自外部的損傷。 第二、抗感染治療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由于是患者的組織缺血,抵抗力降低,同時糖尿病足患者處于高糖狀態(tài),極易感染。由于糖尿病足患者血管不通,藥物無法有效運輸到感染部位,因此感染常常難以控制,有時甚至出現敗血癥。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到醫(yī)院進行治療時應該盡早取病灶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先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待培養(yǎng)結果后改用敏感抗生素。 第三、缺血性足潰瘍的治療糖尿病足 1.對于血管病變不是非常嚴重或沒有手術指征的糖尿病足患者,可采用內科保守治療,使用擴血管藥物等。 2.對于血管病變嚴重的糖尿病足患者,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應行介入治療,即腔內血管重建術,使遠端缺血的組織重新獲得血供。2021年03月21日
842
0
0
-
魏瑞峰副主任醫(yī)師 商丘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傷口結痂是生活中一個小常識,等到痂皮自然脫落之后,傷口就好了。但是提醒大家,中醫(yī)治療糖尿病足不讓傷口結痂,糖尿病患者傷口結痂后,痂皮下很有可能還會發(fā)生感染,發(fā)展成嚴重的糖尿病足。感染的病菌大的分類,主要有厭氧菌、需氧菌以及混合型細菌。對于普通傷口來講,經過簡單處理病菌很難去繁殖,也就造成不了嚴重感染。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由于血糖濃度高,傷口局部營養(yǎng)物質豐富有利于病菌繁殖,感染的幾率就大。再一個就是細胞微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例如由于組織液滲出等原因丟失大量鹽分,酸堿平衡打破,這種情況傷口內部細胞的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形成痂皮之后厭氧病菌會大量繁殖,病人感染的機會就更大。所以,糖尿病傷口是不能讓傷口結痂的。傷口結痂主要是給傷口干燥處理,表層的分泌物、滲出物以及藥物變硬,整體上不干凈,如果結痂之后需要盡快清理。我們處理結痂是先進行初步的軟化,然后再進行清理,以免傷及到健康組織。相對于干性環(huán)境,清理痂皮之后創(chuàng)造濕性的環(huán)境,例如外敷一些特制的中藥膏,給局部傷口愈合創(chuàng)造合適的環(huán)境,促進肉芽生長以及后期的皮膚分化,經過綜合系統(tǒng)治療之后可以讓傷口快速愈合??傊?,大家對糖尿病傷口一定要多了解多咨詢,避免盲目的處理給傷口雪上加霜。2021年03月15日
1864
0
0
-
郭建明主任醫(yī)師 宣武醫(yī)院 血管外科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知足可長樂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隨著糖尿病發(fā)病率的明顯升高,糖尿病患者面臨的足部問題也日益突顯,大家對自己的足部健康變的越來越重視。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血管外科郭建明 糖尿病足患者的腳往往會有腳底板或者腳趾頭的壞死和破潰,出現了傷口,大家都知道要把感染控制好,要積極換藥,也知道傷口換藥處理是個需要耐心和講究技巧的技術活,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對于糖尿病足的傷口,有比換藥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分辨是不是有組織缺血。就像久旱缺水的莊稼地,沒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地里的秧苗再精心耕種也不會有好的收成。糖尿病足患者中,超過一半的患者都存在動脈缺血問題。嚴重的動脈缺血,往往需要外科手術來干預。關于如何分辨是不是缺血,我們會在后面向大家分幾次,進行詳細的介紹。 糖尿病足動脈缺血,以前最常做的手術是搭橋,我們會在病人的腿上找一段管徑比較粗質量比較好的大隱靜脈,取下來,或者準備一根小口徑的人工血管,做為搭橋的那根血管橋,吻合在堵塞的動脈遠近端正常的血管上。但是這種手術最大的問題就是創(chuàng)傷大,很多糖尿病足的病人心肺功能和全身條件不好,手術風險會很大,現在做的很少了。 這些年,隨著微創(chuàng)介入器材的改進,我們找到了治療糖尿病足動脈缺血的三大新式武器,這三個高科技武器代表了目前臨床上可以應用的最理想的手術工具。這三個高科技武器分別是激光、斑塊切除和藥物球囊。下面的視頻會非常直觀的告訴大家它們是如何工作,發(fā)揮威力的。 三大高級武器的應用,讓糖尿病足患者保住肢體的希望大大增加。我們會在以后,就每個器材進行詳盡的介紹。其中,藥物球囊可以配合前面兩種新技術一起使用,也就是說手術中可以先使用激光導管消蝕開通,之后再使用藥物球囊擴張,這樣聯(lián)合使用會讓手術的效果更加理想。2021年02月28日
2741
5
19
-
劉旭坤主任醫(yī)師 雞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外科 非常感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血管外科熊江副主任作為本期嘉賓給大家講解目前常見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難以掙脫的枷鎖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糖尿病足的定義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國外有統(tǒng)計顯示,糖尿病發(fā)病5年、5到10年及10年以上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病率分別為22.6%、23%和66.7%;糖尿病并發(fā)神經功能障礙的發(fā)病率為30-67%,而且隨著病程延長,發(fā)病率率亦逐漸增高,病程超過10年者神經病變的發(fā)生率可高達90%。 糖尿病足從形成機制上講,主要是由于血液持續(xù)的高糖狀態(tài)導致血管管壁功能和結構的異常改變,造成其供血區(qū),包括周圍肌肉、骨骼及神經等組織的缺血性損傷,表現為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關節(jié)畸形、感覺異常,甚至周圍組織的壞死,如干、濕性壞疽。血流的減少,自然會影響到局部組織的防御功能,難控性感染更是屢見不鮮;而且,感染也更加重了糖尿病足的癥狀。臨床中,足部潰瘍已成為糖尿病最常見且最易致殘的并發(fā)癥之一,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都會發(fā)生足部潰瘍,85%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原因也正是因為足部遷延難愈的潰瘍。 臨床中根據患者缺血癥狀的輕重將糖尿病足分為4期:1期患者病情最輕,僅感覺下肢發(fā)涼、麻木,時而發(fā)生腿抽筋。此期患者臨床中就診率并不高,患者多未重視或被誤診,從而延誤病情;2期患者下肢缺血癥狀逐漸凸顯,多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離后出現下肢疼痛,被迫休息一會后疼痛即可緩解,可繼續(xù)行走,如此往復。而且隨著缺血程度的加重,行走距離將逐漸縮短,直至出現“靜息痛”——此為臨床3期,表現為休息時下肢的持續(xù)性疼痛,尤以夜間時明顯,患者常常整晚抱膝而坐,疼痛難寐。臨床中許多患者直到此期才來就診,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往往面臨截肢的風險。到第4期,周圍組織長時間的嚴重缺血,出現肢體發(fā)黑、潰瘍、壞死——俗稱“老爛腳”。 “老爛腳”頑固難愈,患者往往失去了治療的信心,最終只有一種選擇——截肢。據統(tǒng)計,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高達26.4%,位居非外傷性截肢之首。全球每30秒就有一條腿因糖尿病而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患者5年內需行第2次截肢。 由此可見,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和神經病變才是真正需要引起人們重視和關注的——它們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直接元兇。糖尿病足已成為糖尿病患者身心的沉重枷鎖。 糖尿病足——需要全社會的關注 中國糖尿病協(xié)會最新的調查顯示,我國的糖尿病發(fā)病率已高達9.7%——也就是說,我國現在有近一億的糖尿病患者——我國已超越印度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據此推算,我國目前至少有四千萬的糖尿病足患者,而且,這個數據仍將逐年增高。如此龐大的數據提醒我們,糖尿病足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呼吁全社會的關注已刻不容緩。 目前最基本的問題是人們普遍對糖尿病足缺乏正確的認識,這也包括部分醫(yī)生在內。臨床中許多患者已經出現了下肢發(fā)涼、跛行甚至足部潰瘍久不愈合等癥狀,前去就診時才發(fā)現血糖異常增高;部分已確診有糖尿病的患者,因未覺任何不適,思想上麻痹大意,未規(guī)律用藥控制血糖,最終導致糖尿病足的發(fā)生;還有一部分患者被誤診為缺鈣、關節(jié)炎等而接受了錯誤的治療方案;等等。這些案例深刻地反應映出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淡漠,及對糖尿病足認知的匱乏。這也為我們敲響警鐘——對糖尿病足的防治已超越醫(yī)院的范疇,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其實,每年定期體檢可以及時有效地篩查出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繼之給予積極地教育指導,鼓勵這些患者配合治療、定期復查,即可極大地減少糖尿病足的發(fā)生或者延緩糖尿病足的病情發(fā)展,更可有效減少截肢率。盡管近年來,在國家新醫(yī)改政策的推動下,以三級醫(yī)院、社區(qū)醫(yī)院和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機構為中心,已經初步建立起覆蓋我國城鄉(xiāng)的醫(yī)療保障體系。但由于地域差異及患者健康理念的落后,導致目前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并未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全社會范圍內加大對糖尿病知識的宣教力度,普及正確的健康理念,提高人們對糖尿病足的認知和關注已勢在必行。另外,還需要國家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以縮小地域醫(yī)療水平的差異。 糖尿病對血管的損傷是廣泛而持久的,糖尿病足患者往往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無論是經濟還是身心方面。據美國保險部門統(tǒng)計:針對糖尿病足潰瘍的治療,每例患者的平均費用為4595美元。在目前國內“看病難、看病貴”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患者迫于經濟壓力,拖延病情,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糖尿病足目前的高截肢率。這也從客觀上要求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擴大糖尿病相關藥品的醫(yī)保覆蓋范圍,增加醫(yī)保費用比例,提高社會福利。另外,除了高昂的醫(yī)療費用,長期病情遷延及生活質量的下降對患者的身心也是極大的打擊。有統(tǒng)計顯示,11%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重癥抑郁癥,31%的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加重。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的救助也應是社會保障必不可少的部分,普及全國各地區(qū)的糖尿病足心理救助站亟待建立。 預防為主,步步為營 早期診斷并積極干預是糖尿病足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其根本是早期發(fā)現糖尿病并進行有效的血糖控制。無論糖尿病足處于任何時期,有效控制血糖都是所有治療方案的基礎。人體如果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即使后來積極治療使血糖水平降低,仍然很容易發(fā)生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這種現象被稱為“代謝記憶”效應。因此強調早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才是糖尿病足最早期預防的基礎。 一旦診斷有糖尿病,應時刻警惕糖尿病足的發(fā)生。定期進行血管超聲檢查可以準確評估血管管腔的通暢性,有助于早期發(fā)現病變血管,及時干預。肌電圖檢查可以了解周圍神經情況,評估是否有神經受累。另外,踝肱動脈血壓比值測定,單尼龍絲檢測法、微循環(huán)檢查及X片檢查都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早期發(fā)現。 確診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應進一步行血管CT或者造影評估血管病變程度,以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患者此時更應加強足部護理,因為糖尿病足患者極易發(fā)生皮膚感染,而且由于合并神經病變,患肢對外界冷熱觸痛反應遲鈍,防御能力也嚴重減弱。足部護理一方面應注意足部衛(wèi)生,修剪指甲時不宜過短以免損傷甲溝繼發(fā)感染,另一方面應避免足部創(chuàng)傷,選擇舒適的鞋襪,避免鞋襪過緊對皮膚擠壓磨損。另外,預防性足部矯形手術可以糾正足部的不平衡應力,有效減少足部潰瘍及大面積截肢的發(fā)生。 圖為各種糖尿病足的疼痛表現。 綜合治療,“血管”為本 糖尿病足是一種跨學科疾病,對糖尿病足的管理也需要多學科協(xié)作,包括內分泌科、皮膚或整形科、矯形外科或骨科、血管外科等等,綜合治療。然而,由于普及力度不夠,糖尿病足患者目前主要集中在內分泌科進行保守治療。郭偉教授指出:“糖尿病足,包括神經病變在內,主要是由于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組織缺血所致,解決下肢缺血問題應是臨床治療的重心和突破點——血管外科對此更為專業(yè),擁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臨床中藥物治療除了降糖、抗感染、營養(yǎng)神經等對癥治療外,擴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以及祛聚、抗凝藥物已成為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常規(guī)用藥。對于糖尿病足早期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祛聚抗凝等藥物可明顯延緩病情進展。而且藥物治療對手術或腔內治療的預后也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 單純藥物治療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血管的狹窄或閉塞狀態(tài),這就需要借助手術或腔內途徑。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有血管旁路術,內膜剝脫補片成形術等。對于膝上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性病變,傳統(tǒng)手術仍不失其經典特色,盡管創(chuàng)傷大,但遠期通暢性要優(yōu)于腔內操作。然而,糖尿病足常表現為雙下肢多支血管病變,以脛腓動脈最為多見。腔內治療此時即顯示出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針對脛腓動脈設計的小球囊可順行到達足背動脈,完成對狹窄段動脈的擴張成型。其治療效果立竿見影,許多患者術后即刻就能感到皮溫回升,疼痛改善。而且該方法無需開刀,通常局麻下即可操作,安全性高,并發(fā)癥少。因此,對于血管尚未完全閉塞,解剖路徑允許的情況下,腔內球囊技術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另外,一些新型腔內器械的推出,如Outback、斑塊旋切裝置等,為動脈閉塞性病變的腔內處理提供了可能,擴展了腔內技術處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適用范圍。郭偉教授表示,未來的血管治療技術將朝著微創(chuàng)、無痛、安全、高效的方向發(fā)展,腔內操作無疑將成為主流技術。 近年來出現的高壓氧及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其臨床效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干細胞移植技術,通過從骨髓中動員干細胞,將其注入患肢缺血組織中,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癥狀。該方法雖然目前機理尚不明確,但臨床效果頗為誘人,有可能成為今后糖尿病足治療新的方向和突破點。(完) 熊江,男,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血管外科博士后,碩士生導師。畢業(y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在國家重點學科,全軍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統(tǒng)疾病診治中心獲血管外科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工作,美國斯坦福大學醫(yī)學中心血管外科部做訪問學者。臨床特色為復雜下肢動脈病變的腔內治療、腸系膜上動脈夾層和醫(yī)源性血管創(chuàng)傷治療,研究方向為B型主動脈夾層力學機制、中國B型主動脈夾層流行病學研究,腹主動脈瘤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血管外科巨著“盧瑟福血管外科學(第七版)”第一副主譯。第一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省部級基金2項,第二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2010年獲總后勤部“三星系列”的首屆優(yōu)秀青年人才扶持計劃。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科技新星。2011年度北京市醫(yī)學會優(yōu)秀醫(yī)生。2012年中華外科青年學者獎二等獎第一名,2013年獲解放軍總醫(yī)院首屆“百名新秀”稱號。第一申請人獲得發(fā)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在ScientificRe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Vascular, Journal ofCardiothoracic Surger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SCI雜志發(fā)表論文13篇,總影響因子35分,單篇最高影響因子5.2分,最高單篇引用率55次。大眾醫(yī)學雜志特約撰稿人。2015年獲得軍隊醫(yī)療成果一等獎(第四),201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八),2014年獲得華夏醫(y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十),2014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十),2009年獲得解放軍總醫(yī)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目前學術任職包括:美國血管外科學會(SVS)國際會員,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血管醫(yī)學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協(xié)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腔內血管外科醫(yī)師協(xié)會研究與轉化醫(yī)學副主任委員,北京醫(y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21年02月22日
1000
0
1
糖尿病足相關科普號

王鵬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鵬 主治醫(yī)師
大冶市人民醫(yī)院
骨科一病區(qū)
134粉絲3.9萬閱讀

甘樹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甘樹杰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血管外科介入中心
1840粉絲1298閱讀

劉春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春梅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周圍血管病科
8粉絲1.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