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國裕主治醫(yī)師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肛腸外科 1、胃癌會遺傳嗎? 胃癌是散發(fā)性疾病,只有少部分患者有家族遺傳傾向。那么什么樣的人屬于胃癌高危患者,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呢??偨Y如下:1)家族性腺瘤息肉病,2)幼年性息肉綜合征,3)遺傳性彌漫性胃癌,4)Peutz-Jeghers綜合征,5)林奇綜合征。 以上五類人群建議定期行胃鏡或鋇餐檢查,方可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2.胃癌會傳染嗎? 作為臨床醫(yī)生,時常遇到患者家屬咨詢這樣的問題。不僅胃癌,還有我們常見的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腸癌等都不會通過空氣、唾液、血液、性交等親密接觸的方式傳播。 但是導致胃癌發(fā)生的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共用餐具、共同進食進行傳播。對于家庭中有胃癌的病人,建議家屬到醫(yī)院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必要時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3、中藥治療對患者有幫助嗎? 目前腫瘤的治療講究的是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就是這個藥物進入臨床要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有效。而我國的很多中藥都是沒有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有效的,所以不推薦治療目的使用中藥。但也可以到正規(guī)的中醫(yī)院開一些中藥可能起到輔助作用。4、.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癌癥嗎? 首先,全國超過一半的人群都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但最終發(fā)展為胃癌的卻很少。同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風險是未感染人群的6倍。所以,目前來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有相關性,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胃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由多種因素所共同決定的,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僅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不足以引起胃癌,需要多種因素共同參與。5 . 幽門螺旋桿菌會傳染嗎?答案是“Yes”,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共同用餐而傳播。家庭內部傳染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議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家庭可以使用分餐制。經常在外就餐的人不能保證餐具的衛(wèi)生等被感染的機率也會增加。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中和保護能力下降,從而容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盡量避免長期使用刺激性食物。6、吃得越有營養(yǎng),腫瘤會長得越快? 答案是“NO”。很多病人會問我這樣的問題“醫(yī)生,腫瘤患者是不是不能吃的太好,這樣營養(yǎng)都被腫瘤細胞吸收了,腫瘤會惡化”。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哭笑不得。我很想反問一句難道你不吃,腫瘤就會餓死了嗎?其實,腫瘤的生長跟你吃多少營養(yǎng)沒有關系。作為腫瘤科醫(yī)生長期工作中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狀況好的患者在對治療的耐受性和預后方面都明顯要好于營養(yǎng)狀況差,消瘦的患者。癌細胞可以“餓死”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jù)的。7、只要能在醫(yī)院打營養(yǎng)針,可以不用進食? 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患者提這樣的要求“醫(yī)生,我這兩天不想吃飯,給我打點營養(yǎng)針”。很多患者有這樣的誤區(qū),覺得在醫(yī)院打幾天營養(yǎng)針比正常吃飯要好的多,而其實不是這樣的。人體腸道的營養(yǎng)來源主要是靠食物進入腸道吸收的,如果長時間不進食,腸粘膜就會萎縮,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從而也易感染,因此只要能吃,就一定要盡量通過正常方式攝入營養(yǎng)成分。而我們平時靜脈給予的脂肪乳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往往很難為人體吸收,更多是以能量形式消耗掉。鼓勵患者自行進食補充營養(yǎng),不能依賴所謂的營養(yǎng)針。 8、肉類會助長癌細胞,吃素比較好? 臨床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道聽途說一些 “相信魚肉、雞肉等是“發(fā)物”會促進腫瘤生長,吃素不會”。相對于這樣的謠言,大家一定不要相信。 肉類和蔬菜類提供給人體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對于術后的病人引起傷口不愈合,免疫力低下增加傷口感染機會。對于晚期患者而言, 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會變差,影響治療的效果。9、胃鏡檢查痛苦嗎? 很多人因為“他們說做胃鏡很痛”,害怕做胃鏡。一般來說,技術熟練的內鏡醫(yī)生可以在3-5分鐘之內即可完成包括拍照和活檢在內的胃鏡檢查。遇到復雜的情況也很少超過10分鐘。同時隨著胃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的胃鏡已經變得更細、更柔軟,操控性和醫(yī)生的技術也不斷得到提升,絕大部分的病人接受胃鏡檢查時僅有輕度的不適感。并沒有像別人形容的那樣很痛苦。同時胃鏡檢查是胃癌診斷的關鍵,如果因為害怕做胃鏡,而耽誤了治療,就得不償失了。10、早期胃癌如何發(fā)現(xiàn)? 早期胃癌癥狀不典型,可僅有上腹部不適、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減退、飽脹、噯氣等,所以定期行消化道鋇餐檢查及胃鏡檢查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具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而對于一些短期內體重下降、持續(xù)性上腹痛、嘔血、黑便等患者,必須盡快去醫(yī)院就診。11、小型醫(yī)院檢查結果是否可靠? 很多胃癌患者在當?shù)貦z查,拿著當?shù)蒯t(yī)院的病理報告過來咨詢,問“醫(yī)生,這個會不會誤診,需要重新檢查嗎?”一般來說只要去當?shù)卣?guī)醫(yī)院,病理檢查結果一般不會有誤。因為病理診斷是判斷腫瘤的“金標準”,醫(yī)生必須具有這個金標準才能指導下一步治療。12、如何正確解讀胃癌腫瘤標志物 在胃癌篩查時,將CEA、CA72-4、CA242、CA-199、CA-125組合起來稱之為胃癌腫瘤標志物組合,通過這種組合能夠檢查腫瘤的存在及負荷的大小。但是其僅僅只是一項癌癥的篩查參考,并不能作為癌癥診斷的金標準,特別是對于胃癌患者化療后需要做療效評價時,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及臨床癥狀綜合考慮。13、胃癌術前需要哪些檢查呢?1.胃鏡和超聲胃鏡:胃鏡檢查是必須的,可以明確病變的位置,大小,范圍,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活檢做病理檢查;超聲胃鏡,就是胃鏡頭部帶有超聲探頭,可以了解病變侵犯胃壁的厚度,就是T分期。2.胸腹部盆腔增強CT:增強CT可以了解病變侵犯胃壁及胃周器官情況,了解有無肺部、腹腔淋巴結轉移,有無肝臟或腹腔擴散,是很重要的分期檢查。對于判定可否手術切除的重要依據(jù)。3、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凝六項、感染性疾病五項、胃腸道腫瘤標志物等血液學檢查。4.肺功能、心臟超聲、心電圖,是術前心肺功能的評估檢查。14、胃癌術后可以飲茶嗎?惡性腫瘤尤其是惡性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常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而茶葉中所含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從而加重貧血。各種茶葉都會對鐵的吸收有一定影響,所以建議避免飲茶尤其是濃茶。15、手術會是全胃切除還是部分切除? 很多患者會在術前咨詢醫(yī)生“全胃切除還是部分切除,如果全胃切除了,以后吃飯怎么辦?”。依據(jù)術前檢查,醫(yī)生會對手術做個大概的評估,在術前會告訴患者現(xiàn)在的狀況,需要采用什么樣的手術。由于現(xiàn)在醫(yī)療環(huán)境較差,很多患者疑慮這是否會是最適合自己的 。醫(yī)者仁心,作為一個醫(yī)生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醫(yī)生一定會把最適合你的手術方式告訴你,請你相信我們。手術過程中可能有一些在術前通過影響學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手術的進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醫(yī)生會在術中進行合理的判斷。所以,不用再去追問醫(yī)生是全胃切除還是部分切除。16、手術后多久才能恢復? 由于現(xiàn)在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不管是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大幅度縮減,一般來說,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復。還有許多高齡胃癌患者家屬會顧慮老人恢復能力較差,不敢手術。但是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早已不乏高齡老年人術后康復的案例。17、術后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1)術后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不能抽煙飲酒,3)盡量避免吃難消化的食物,如粽子、湯圓等,4)食物要細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5)注意術后營養(yǎng),不要擔心忌口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6)少食多餐,選擇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和高蛋白質軟食為主。18、胃癌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 1)胃出血,為胃癌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多為吻合口出血,其原因常為縫合胃壁時未能完全縫閉血管,特別是在全層縫合過淺或不嚴密的情況下,少量出血會自行停止,大量出血時急診開腹止血。 2)吻合口瘺,常發(fā)生在術后一周。常表現(xiàn)為腹痛、高熱及腹膜刺激征,引流管內可見膿性液體引出。先予抗炎、補液、胃腸減壓等保守治療,癥狀未改善考慮開腹手術治療。3) 胃排空障礙又稱胃癱, 常發(fā)生于術后開始進食或飲食結構發(fā)生改變時,常有腹脹、胸悶、上腹不適等癥狀。予以胃腸減壓、營養(yǎng)支持治療等,如果短期內不恢復,以后恢復的可能性較小。4)傾倒綜合征,是由于切除了控制胃排空的幽門括約肌、胃竇及十二指腸球部等關鍵解剖結構,導致胃排空過速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建議飲食時吃慢點、 減少飲食中含糖的食物的量、 添加纖維、增加含脂肪的食物來代替含糖的食物、少量多餐,規(guī)律飲食、少喝湯以及飲料,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要消化道重建手術。19、得了胃癌:選擇先手術還是先化療? 對于早中期的胃癌患者建議首選手術治療,術后根據(jù)病理分期,決定是否需要化療。相對晚期的患者,先行新輔助化療后評估病情看是否有手術切除的機會。臨床問題,尤其是涉及到手術操作的問題,難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結論。多數(shù)情況依然需要臨床一線的醫(yī)生根據(jù)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20、胃癌術后能活多久?胃癌術后的病理分期與其預后密切相關。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層者預后佳,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層,預后稍差,5年生存率約80%;中期胃癌如果沒有淋巴結轉移,術后5年生存率仍可達60~70%。21、胃癌術后復查時間及內容? 胃癌手術后,建議1-2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2-5年每半年復查一次,5年以后每1年復查一次。復查內容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凝六項,血腫瘤標志物,胸部及上腹部增強CT,中下腹部平掃CT。22、胃癌術后復發(fā)怎么辦? 對于胃癌局部復發(fā)的患者而言,手術治療是首選的方法,但大多數(shù)胃癌復發(fā)的患者同時伴有全身多處轉移,再次手術根治性切除的幾率不大。建議患者行全身化療。同時如果患者Her-2陽性,建議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的方案治療。23、胃癌的治療手段有哪些,怎么選擇? 24、化療真的有那么可怕么? 很多患者聽到化療就拒絕,總是有這樣的謠言“xx化療后不能吃飯了,xx化療后人就不行了”。其實,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化療,化療是一種治療方式,對于很多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如果放棄化療,相當于提前結束生命。其次,不同的人對藥物的耐受存在差異,同樣的藥物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反應是不一樣的,因此沒有必要被某一種化療患者發(fā)生的嚴重不良反應所嚇倒而影響了自己的治療。最后,隨著醫(yī)學的進步,目前化療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小、療效越來越好,結合輔助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其實化療并沒有那么可怕。25、化療沒有嘔吐,是不是化療藥物沒效? 這是個誤區(qū),很多人認為化療藥物有效,必須有惡心、嘔吐等化療副反應,并且反應越大,有效率越高。錯!錯!錯!首先,化療的副作用跟療效之間沒有相關性。 其次,不是所有化療藥物的副作用都是胃腸道反應(即惡心、嘔吐),有的化療藥物的副反應是骨髓抑制、有的是神經毒性、有的是脫發(fā)等等。最后,隨著化療藥物的發(fā)展,很多新藥都是副作用越來越小,療效越來越好。26、胃癌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 1)奧沙利鉑 神經毒性,為奧沙利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對冷刺激敏感,出現(xiàn)沿靜脈輸液區(qū)肢端麻木、肌肉酸痛,使用奧沙利鉑3天內建議戴棉質手套,避免接觸冷刺激。同時奧沙利鉑化療6-8個周期后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輕度表現(xiàn)為皮疹,皮膚潮紅,重度表現(xiàn)為喉痙攣,危及生命。 奧沙利鉑出現(xiàn)的胃腸道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予以止吐、口服一些開胃食品來增加食欲,一般輸液后3-5后癥狀緩解。骨髓抑制,主要表現(xiàn)為白細胞及血小板的下降,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予以升白及升血小板對癥治療即可。2)氟尿嘧啶類(替吉奧、卡培他濱) 消化系統(tǒng):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可逆性胃腸道反應,如腹瀉、惡心、嘔吐、腹痛、胃炎等。嚴重的(3-4級)不良反應相對少見。骨髓抑制:表現(xiàn)為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多為I、II度下降。手足綜合癥:表現(xiàn)為手掌及足掌麻木、感覺遲鈍、麻刺感、無痛感或疼痛感,皮膚腫脹或紅斑,脫屑、水泡或嚴重的疼痛。皮炎和脫發(fā)較常見,但嚴重者很少見。皮膚色素沉著:使用此類藥物后容易出現(xiàn)皮膚變黑,尤其是在皮膚皺褶處,平時減少日光照射,出門穿防曬服、戴口罩。一般不良反應:常有疲乏但嚴重者極少見。其他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粘膜炎、發(fā)熱、虛弱、嗜睡等,但均不嚴重。27、化療期間出現(xiàn)惡心嘔吐怎么辦?眾所周知化療會引起惡心嘔吐,藥物上給予干預后,我們在生活中應注意什么呢?1).化療期間應清淡飲食,避免食用油炸食品;2)建議口含酸梅,改善惡心感覺;3)與人交流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不要緊張;4)緩慢進食,進餐后避免平臥;5)保持居住環(huán)境空氣流暢,避免不喜歡的異味刺激,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28、 化療后白細胞低怎么辦? 臨床中我們建議患者化療結束后每3-5天復查一次血常規(guī),如果白細胞低于3.0X10^9/L,可考慮開始升白治療, 升白針的使用時間建議不少于3天。在打升白針的過程中也需要密切監(jiān)測血常規(guī),以免過度造血產生類白血病反應,一般白細胞>10X10^9/L即可。不建議在化療后當天打升白針,也不建議打完升白針當天就化療,兩者間隔時間最好大于24小時。升白治療的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肌肉骨頭疼痛,常見的是腰骶部骨頭疼痛,除此以外可能出現(xiàn)水腫,發(fā)熱,乏力,感冒樣癥狀。29、胃癌靜脈化療的護理 胃癌靜脈化療藥物奧沙利鉑對血管有刺激作用,出現(xiàn)滲漏會引起局部皮膚壞死。因此,靜脈化療過程中陪護應密切觀察點滴情況,當患者感覺注射部位疼痛并加劇時,應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拔針后迅速壓迫注射部位3分鐘,并抬高肢體,防止針孔滲血滲藥液,刺激局部。長期化療患者,血管壁薄,極易出現(xiàn)藥液外滲,嚴禁熱濕敷,可由外周輸液改為PICC、輸液港等中心靜脈輸注化療藥。29、胃癌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胃癌放療期間,常見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放射性食管炎、胃炎以及血液學毒性,嚴重的并發(fā)癥包括胃或十二指腸出血、穿孔。放療期間根據(jù)患者的胃腸道反應可適當給予預防性止吐治療。由于放療期間食欲不佳,如果營養(yǎng)攝入不足,可考慮腸內或者腸外營養(yǎng)支持。同步放化療期間,應經腸內或者腸外進行充分水化。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出現(xiàn)骨髓抑制,予以升白細胞及血小板治療。30、胃癌的靶向治療 胃癌靶向治療的人群為晚期患者非術后患者,目前胃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有曲妥珠單抗和阿帕替尼。1)曲妥珠單抗即赫賽汀,三周的使用方法為:首次8mg/kg、后續(xù)6mg/kg,每三周用藥1次。赫賽汀開瓶后28天仍可使用,對于出現(xiàn)剩余的藥物可以放在冰箱下次使用。赫賽汀的不良反應,主要為心臟毒性。因此,在使用赫賽汀之前要檢查心臟彩超的射血分數(shù)50%以上即可使用,如果使用赫賽汀過程中出現(xiàn)射血分數(shù)下降超過15%,即停藥。停藥后復查,若恢復,可以考慮繼續(xù)使用。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過敏反應,過敏可能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頭暈等不適,主要發(fā)生在赫賽汀首次使用的過程中,不用擔心,予以對癥治療即可。 2)阿帕替尼為胃癌的三線用藥,每日餐后半小時口服750mg。主要不良反應有血壓升高、蛋白尿、手足綜合征、出血、骨髓抑制等。服用阿帕替尼的患者中出現(xiàn)血壓升高,一般為輕到中度,多在服藥后2周左右出現(xiàn),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血壓<140/90mmHg。蛋白尿 定期檢查患者的尿常規(guī),腎功能和蛋白尿情況,在最初2個月內每2周檢查1次尿常規(guī)和/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之后每4周檢查1次,發(fā)生蛋白尿時要及時就醫(yī)。31、胃腸間質瘤(又稱GIST)是消化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其中60%~70%發(fā)生在胃。胃的GIST約占胃腫瘤的3%,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高峰年齡50~70歲,男女發(fā)病率相近。首選手術治療,術后對于腫瘤》2cm、核分裂數(shù)》5個/50HPF,選擇伊馬替尼口服1年。而對于更高危的患者建議服用3年伊馬替尼。對于伊馬替尼耐藥的患者可給予舒尼替尼。瑞格非尼用于伊馬替尼及舒尼替尼均耐藥的患者。(此項也適用于晚期患者)32、胃神經內分泌腫瘤 胃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G1-3三個級別,其中分化較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G1和G2命名為神經內分泌瘤,分化差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是G3命名為神經內分泌癌。手術根治是胃神經內分泌腫瘤首選的治療方式。而對于進展期或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通過藥物進行全身治療, G1、G2級神經內分泌瘤的藥物主要是生長抑素類似物,包括奧曲肽和蘭瑞肽,(建議先行生長激素受體顯像檢查),而對于G3神經內分泌癌EP方案化療仍然是主要治療方式。33、胃潰瘍會癌變嗎? 目前國內報道胃潰瘍病以后發(fā)生胃癌的百分率在1%~6%之間,尤其是胃潰瘍病史較長和中年以上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癌變的機會較大。十二指腸潰瘍病發(fā)生癌變較少,原因在于十二指腸潰瘍病時多伴有高酸分泌,而高酸可抑制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的生成,以致罕有癌變發(fā)生。34、鋇餐和胃鏡該如何選擇? 胃 不舒服的人去醫(yī)院看病,經常會面臨兩種檢查選擇:鋇餐還是胃鏡。權衡的原因也簡單明了:鋇餐不用插管痛苦小,但看不清楚;胃鏡看得清楚,但插管很痛苦。翻 譯成醫(yī)學術語是這樣的:鋇餐檢查診斷效率較低,但為非侵入性;胃鏡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但為侵入性檢查,存在患者耐受性的問題。在討論這兩個選擇之前,先簡單說一下鋇餐和胃鏡的原理。鋇餐其實就是X線檢查,X線透過人體后,因為人體各個部位密度的不同,呈現(xiàn)出有對比的圖像。但胃和周圍的組織密度差不多,直接透視除了看到胃底的一個大胃泡,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就讓病人喝入一種不透X光 的含鋇溶液,鋇喝入以后不會吸收,均勻涂抹在胃里面,就將胃的形狀勾勒出來。胃在空腹狀態(tài)下是癟的,胃壁重疊在一起,為了看清楚,還需要注入一定的氣體。 胃鏡原理就簡單多了,是一個一端裝了數(shù)碼相機的長管子,管子里面除了傳送數(shù)碼影像的電線外,還有一些能夠控制數(shù)碼相機一端上下左右拐彎的線,通過手柄控制 數(shù)碼相機這一頭的方向。把數(shù)碼相機這一頭伸到胃里,就能夠上下左右前后的觀察整個胃里的情況。同時胃鏡也有注氣和吸引裝置,能夠把胃腔充起來,把胃內的粘 液吸掉,從而更好的觀察。明白了原理,兩者哪個更準確怕是沒有異議了。打個比方,鋇餐相當于看皮影,而胃鏡則是高清數(shù)碼。實際情況也基本支持這種對比。鋇餐檢查沒有顯示異常,病人不 放心再做一個胃鏡結果發(fā)現(xiàn)有病,或者鋇餐檢查顯示胃里有病,再做胃鏡檢查結果沒病,這兩種情況經常能夠遇到。較早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以胃鏡為標準,最終胃鏡 證實有病的,鋇餐只能發(fā)現(xiàn)50%左右,而胃鏡最終證明沒病的,仍有將近10%被 鋇餐誤診為有病。也就是說,一個病人做完鋇餐發(fā)現(xiàn)沒病,并不能證明沒病,還得再做胃鏡進一步排除;如果有病,也先不要著急,有可能沒病。如果再考慮到只有 胃鏡才能獲得活檢進行病理診斷,鋇餐診斷有病的病人依然需要再做一次胃鏡。相反,如果做過胃鏡,就不必再做鋇餐。這樣一比,鋇餐應該被胃鏡完全淘汰了。33、手術治胃癌,腹腔鏡VS開腹區(qū)別在哪?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的區(qū)別在于手術的“入路”不一樣,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手術器械是怎么進入患者身體的;但兩種手術遵循的治療原則是一樣的,腫瘤切除的范圍、淋巴結清掃的范圍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手術器械進入人體后,做的事是一樣的。 腹腔鏡手術,會切的少一點嗎? 很多患者甚至有些醫(yī)生都對腹腔鏡手術有這樣的誤解,以為腹腔鏡手術會切的更少一點。事實上,手術切掉多少胃,主要取決于腫瘤的位置和大小,與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沒有關系。一般來講:早期胃上部癌,做近端胃切除,一般切除1/3左右的胃;遠端胃癌,需要切除遠端2/3到4/5的胃;非早期的胃上部癌和胃體部癌,需全胃切除。.萎縮性胃炎是胃癌前病變嗎?萎縮性胃炎有癌變的可能,而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多步驟癌變的過程,即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梢钥闯?,萎縮性胃炎確實是胃炎到胃癌的中間過程。那萎縮性胃炎是不是就是大家常說的“胃癌前病變”呢?那什么是“胃癌前病變”?胃的癌前病變是指一類容易發(fā)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變化,即胃黏膜的異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上常把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稱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或胃癌前期病變。伴中度以上的異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腸型化生則稱之為真正的胃癌癌前病變。所以,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盡管萎縮性胃炎有部分患者可能癌變,但一般萎縮性胃炎并不能說是胃癌前病變,只有伴大腸型腸上皮化生或中度以上異型增生才算真正的胃癌前病變。鋇餐和胃鏡該如何選擇?消化道腫瘤術后的患者如何擺脫貧血的困擾?實際上,我?guī)啄昵熬拖雽懸粚戇@樣的文章,當時一個胃癌全切術后十年的病人找我看病,他每年都做體檢,腫瘤沒有復發(fā),可是十年間,無休無止的貧血和輸血困擾著他的生活,找到我時,血色素4克,稍一活動就氣喘,60歲的他像風中殘燭艱難的活著。腫瘤沒有復發(fā),他為什么總貧血?因為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不能通過飲食獲得,必須經過胃里面一個小細胞合成,這是造血的重要成分,缺了小小的維生素B12,大力士也能貧血成小白人。每月肌注一次維生素B12,第二年再見到老爺子的時候,不僅血色素穩(wěn)穩(wěn)的維持在12克,整個人又精神又年輕,還胖了很多。再說今天來住院的奶奶,曾經得過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胃切掉四分之三,結腸和直腸也都動過手術,術后一直復查,腫瘤沒復發(fā),很幸運是吧?不幸的也是,貧血貧血貧血,吃著各路醫(yī)生開的升血寧等中藥,血色素也就在七八克。你也許會說是缺維生素B12,我告訴你不是,并不是相像的疾病原因都一樣,這也是我為什么總說,不要老聽別人說吃什么什么藥特好使,到你,也許不好使,還起壞作用。言歸正傳,奶奶的紅血球血細胞是典型的偏小,這個與維生素B12的偏大不一樣了,這個是缺鐵。我去問了問奶奶,她平時吃飯不挑食,什么都吃,不喝奶不喝茶,吃的也不少,水果蔬菜都吃。我挺納悶,按說這種吃法,不該貧血。閑聊中,兒子說,老太太因為手術,自覺胃消化困難,所有水果蔬菜都要煮的爛爛的才吃。我只能呵呵了,病根兒在這里。維生素C可以促進人體鐵離子的吸收,手術時丟失的鐵,一時半會兒飲食很難補上來,本來每天攝入的鐵就少,維生素C再沒有,葉酸也沒有,鐵也吸收不進去,這病人怎么能不貧血。我給奶奶開了食補的方子:豬肝、豬血、鴨血、雞蛋黃、新鮮水果蔬菜泥,禁牛奶、茶。為什么禁牛奶和茶,想知道的話告訴我,我下次細細寫。胃癌切除胃后是不是活不成了?發(fā)表時間:2016-09-03 16:56 發(fā)表者:王鵬遠 4577人已讀在臨床上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患者,他說“你把我的胃全切了,那我還能活么?”面對這樣的患者我只能耐心地向他解釋,在手術成功,恢復順利的情況下,肯定能活。這時,他還會問,“那我的營養(yǎng)怎么辦,吃進去的東西消化不了了啊?!”這時,我會跟他說,術后營養(yǎng)肯定會差些,但是咋們的消化系統(tǒng)不是缺了胃就不行了。術后注意飲食,在不受腫瘤復發(fā)影響下,飲食可以慢慢恢復,最后和正常人“差不多”?;颊呗犕晡业闹v述后,最終下定決心,采取手術治療?;颊哌@么問,肯定是擔心切除胃后,沒有消化吸收了,然后就會活不長了。下面我就談談切除胃(包括部分切除和全部切除)后人體會有什么樣的改變以及需要注意什么。首先我們認識一下胃:1.胃是儲存食物的器官,可有節(jié)律地收縮,并使食物與消化液(包括胃蛋白酶)混合。2.胃分泌的鹽酸提供了一種胃蛋白酶分解蛋白所需要的高酸環(huán)境。胃內高酸還能殺滅大多數(shù)細菌而成為一種抵御感染的屏障。3.胃蛋白酶大約能分解食物中10%的蛋白質。僅有少數(shù)幾種物質,如酒精和阿司匹林能從胃直接吸收,但僅能小量吸收。人體消化系統(tǒng)這與有的病人認識的胃“不太一樣”。他們認為胃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沒有胃,那營養(yǎng)吸收就會沒有或者很少。其實不然,胃的主要功能是儲存食物,有一定的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的功能,營養(yǎng)物質進入消化道后,主要被小腸吸收。胃的儲存食物功能主要得益于它的容受性舒張的特性,即隨著進食量增加,胃是可以擴張自己的體積及去容納大量的食物。而小腸相對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容積,可擴張度也不太大,食物只能一點一點慢慢通過小腸,一旦過多食物和水分在小腸局部堆積,會導致腹痛、惡心等癥狀。那么切除胃(部分或者全部)后,消化道存儲食物的功能下降了,這個并不會引起致命性的后果。而且經過飲食方面的調整,度過術后的適應期后,消化功能是可以大大改善的。少食多餐,解決食物存儲問題。少食多餐是胃切除術后一定要注意的原則。既然一次不能吃太多,那我們就把一天食量的食物分三次以上進食,一般六七次就可以了。總量沒變,次數(shù)增加,這樣我們的營養(yǎng)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減少,小腸也能很好地接受這些食物,不至于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這種做法有替代胃幽門節(jié)律排空胃的作用。細嚼慢咽,加強食物的機械消化。我們一次性吃進大量食物存在胃里,而胃幽門就像一個閥門,控制食物一點一點排到小腸。這樣食物待在胃里經過蠕動,可以充分被研磨,并與消化液接觸。細嚼慢咽加強機械研磨并使得食物慢慢進入食道,這樣一來,食物就能充分被消化,即使沒有胃,我們也并非消化不了食物。另外胃切除術后注意選取合適的食物,采用合理的生活習慣都能使胃切除術后的患者生活質量大大改善。經過長期的飲食調整后,重建的消化道會逐漸有所改變(適應性或者代償性改變)。解剖上,小腸會整體擴張增厚,以利于食物存儲,這樣1年后胃切除患者進食也能像術前那樣,每天吃三四頓就行(在此之前,慢慢過渡,又逐漸減少頓數(shù));功能上,小腸的吸收功能也會變強。當然這種適應性改變是不完全的,由于某些維生素(例如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鐵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在沒有胃的情況下會存在吸收障礙,導致相應地缺乏癥狀。這也是胃切除患者需要注意并及時補充的。最后,外科手術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煞譃楦涡郧谐中g和姑息性切除手術。手術方式有多種,一般分為胃大部切除手術以及全胃切除手術。人體不會因為切除胃而必須依賴腸外營養(yǎng)(又稱靜脈營養(yǎng)),更不會因為切除胃出現(xiàn)無法吸收營養(yǎng)物質而縮短壽命。因此,為了獲得較好的預后及延長生命期限,胃癌患者應當充分認識手術的必要性而不要顧慮一些不需要考慮的問題。下面附上常見手術方式的示意圖:那是不是說一般萎縮性胃炎就不會癌變?當然不是。胃癌前病變發(fā)生胃癌的機率顯著增高,需要認真治療,并密切隨訪。其中部分病人需要胃鏡下治療,甚至需要手術治療。這些病人根據(jù)情況,需要三個月左右就復查胃鏡。而一般萎縮性胃炎癌變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復查胃鏡一般間隔1到2年。但一般萎縮性胃炎,如果不積極治療,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出現(xiàn)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甚至出現(xiàn)癌前病變。從以上介紹,大家應該已經明確了相關的概念。一般萎縮性胃炎,不能定義為癌前病變,但同樣要干預和治療。發(fā)現(xiàn)胃癌前病變的病人,需要積極治療,并密切隨訪。那么近端胃切除的患者經常反流打嗝該怎么解決呢?下面提出幾點解決辦法。(1)改變生活方式、體位和睡眠姿勢。臥位時,抬高床頭20~30cm,或高枕臥位;進食后避免立即平臥,保持直立體位或散步,避免體位反流,促進重力排空作用。(2)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提倡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吃的越慢,氣體越難以進入胃中,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每一口咀嚼20次,不要吃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比如洋蔥、牛奶、酒精飲料等。睡前勿進食,避免食用高脂肪、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飲料,戒煙戒酒,控制體重。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可以緩解癥狀。(3)控制情緒、通暢大便以減少氣體的咽下和促進腸內氣體的排出能一定程度的減少術后反流打嗝。(4)使用抗酸劑,中和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緩解癥狀,但作用有限。(5)服用胃動力藥,如嗎丁啉,對食管、胃或全胃腸道平滑肌有促動力作用,能加快食管蠕動,有效加速胃的排空。(6)另外,中醫(yī)的針灸對于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打嗝也有很好的療效,可以嘗試針灸或用指腹重力按壓足三里、內關穴、攢竹穴等穴位。2019年08月14日
1711
0
3
-
2019年04月17日
20752
0
25
-
宗華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外科其實就是切切切切除器官或者部分器官、組織胃腸外科說白了就是切胃切腸子這腸子五六米長,切一點問題不大,可這胃手術,一弄就是大部分切除,或者是全胃切除......這就有問題了:胃切了,手術后怎么吃東西?什么東西能吃?什么東西不能吃?要搞明白這幾個問題,咱們得從頭說起......一、什么是胃切除術?胃切除術是指切除部分或者全部胃的手術。手術后胃的容積會減小,能容納的食物減少。這就意味著進食后你會很快覺得吃飽了,而且因為胃里面的食物很快排到小腸里,又會很容易就餓。所以,做完胃切除手術后必然要調整一下飲食習慣。二、手術后會遇到的飲食問題和解決辦法胃切除術后的病人,有時會有以下一些問題出現(xiàn):1、容易飽解決方法:少吃多餐,一天吃六餐以上;每餐之間吃些有營養(yǎng)的零食;飲料、水、湯等要距餐前或餐后半小時以上飲用。2、腹瀉解決辦法:每餐之間補充足夠的水分;如果餐后15到30分鐘就出現(xiàn)腹瀉,你可能出現(xiàn)了“傾倒綜合征”,可以看看后面宗醫(yī)生的建議;如果腹瀉很厲害,建議去看醫(yī)生。3、體重減輕解決方法:每餐之間進食營養(yǎng)豐富的零食,比如芝士、奶油餅干、自制的糕點、堅果、干果、酸奶、其他奶制品等;每餐都要吃含熱量、蛋白質多的食品,比如蛋、肉、雞、魚、豆腐、芝士、牛奶、橄欖油、堅果類食品;喝全營養(yǎng)的奶粉或者各種成品的營養(yǎng)粉(具體就不做廣告,想知道品牌可以私信我),不要喝茶和咖啡;每周監(jiān)測體重,如果體重減輕的厲害就得看醫(yī)生。4、“傾倒綜合征”正常的胃在出口的位置有一圈肌肉控制著食物的排出,進到胃里的東西不至于太快的排到小腸。胃切除術后胃的這個部位就被切除了,這樣就導致食物很快就從胃排出,這時可能就會出現(xiàn)“傾倒綜合征”。下面這些癥狀可能會在胃切除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腹脹,痙攣或者腹瀉心悸、出汗或者發(fā)顫飽脹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疲勞這些可能都是傾倒綜合征的表現(xiàn),多數(shù)人在進食后10到30分鐘出現(xiàn)癥狀,也有在幾小時后出現(xiàn)的。解決方法:不要一次吃太多,一天吃六到八餐的(包括主餐和加餐);液體食物如湯或飲料等,應在餐前、餐后半小時以上飲用;不要吃太甜的食物和飲品;如果在手術幾個月后出現(xiàn)遲發(fā)的傾倒綜合征,可以進食高纖維素食品,包括:扁豆、燕麥麩、全谷物食品、帶皮的水果和蔬菜等;吃完就躺下(左側臥)有助于緩解癥狀;吃淀粉含量高的零食,比如:薯片面包、香蕉、燕麥餅干。5、維生素和礦物質胃切除術后人體對維生素B12和鐵的吸收減少,這會引起貧血的發(fā)生,可能需要醫(yī)生為你注射維生素B12.下面這些辦法可以補充鐵:吃含鐵量高的食品,比如紅肉、雞肉、魚、蛋、肝臟、腎臟、貝類,或者專門的鐵劑(藥店有賣);在進食含鐵食物后30分鐘內,再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比如水果(橘子、果汁等)和蔬菜(番茄等)。胃切除術后也可能會出現(xiàn)缺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解決辦法:每天兩次補充奶制品,包括芝士、酸奶、牛奶等等。如果確實有缺鈣,或者對奶制品不耐受的人,可以吃些專門的營養(yǎng)品來補充;或者吃些復合維生素。三、關于術后飲食過渡在做完手術一段時間后,慢慢的飲食就可以恢復到正常,下面宗醫(yī)生給大家說說怎么慢慢過渡的。要先說明的一點是,這里只是建議,具體到每個病人身上可能有所不同哦!1、流食如果術后飲用清流食(水、糖鹽水、電解質飲料等)1-2天沒問題,就可以開始進流食,包括:湯:沒有渣的清湯(菜湯、肉湯);粥水、面湯:沒有米粒、面團;溫熱的飲品:果汁、低脂牛奶、豆腐腦等;營養(yǎng)制品:成品的營養(yǎng)制劑。2、半流食術后5-10天,如果進流食沒問題,慢慢就要開始進食半流食,包括:濃湯:湯里面沒有大塊食物;肉泥和蔬菜泥:把肉和瓜果類蔬菜打碎攪拌后進食(西紅柿、冬瓜、南瓜、茄子等去皮);雞蛋羹、嫩豆腐、土豆泥;粥:白米粥、麥片粥;爛面條、疙瘩湯。注意避免粗葉子菜(或打碎的)、韭菜、餃子、鮮豆類、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的食物。3、軟食術后一月左右,如果吃流食沒問題,也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開始吃軟食。包括:饅頭、面條、軟飯、軟面包、肉丸子、水煮蛋、少渣蔬菜(嫩的綠葉菜、菜花、生菜等)、細軟水果,或者其他搗爛、切碎、磨碎或者燉爛的食物(谷物、肉、蔬菜、水果、奶制品);可以在軟食中加入調味醬、肉醬或者其他液體類的添加成分;避免刺激性、硬、油膩、過冷、過熱的食物:比如辣椒、呼叫、芹菜、蒜苗、肥肉、油條奶油蛋糕,或者硬的肉或者軟骨、蹄筋,堅果,硬面包,質硬的水果、蔬菜等。4、普食軟食沒問題就可以向普通食物過度。四、胃切除術后進食原則盡可能豐富的健康食品種類;細嚼慢咽;避免高糖食物和飲料;進餐時不要喝湯或者飲品;每餐都要有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少吃多餐,一天吃6到8頓;別飲酒。宗醫(yī)生今天就說道這里了。關于胃腸外科術后康復各位親還有其他疑問的,可以給我留言啊,我一定為大家詳細的解答!2019年03月03日
8905
6
9
-
范彪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腫瘤醫(yī)院 胃腸腫瘤中心 腫瘤手術后的恢復問題是外科醫(yī)生關注的課題,也是患者和家屬關心的熱點問題。手術后經常會遇到患者或家屬來咨詢:“手術后補些啥能使刀口恢復得更快?”,“什么時候可以拔引流管?”,“病人發(fā)燒了,怎么辦?”等等。其中不乏一些很專業(yè)的問題,針對病人病情的不同,所需要進行的醫(yī)療處理也有所不同,并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明清楚。專業(yè)的部分我們需要交給醫(yī)生來處理。對于非專業(yè)的部分,患者和家屬需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才能夠更好的配合醫(yī)生,促進自己的康復呢?本篇科普,我將以胃腸腫瘤為例,對腫瘤術后患者及家屬需要了解的一些通用性知識點進行講解,弄清并且做好以下幾點,您就可以成為醫(yī)生眼中的優(yōu)質患者/家屬。一、遵守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及病房管理要求醫(yī)院常常人滿為患,患者在醫(yī)院住院期間,需要安靜的休養(yǎng)?;颊呒覍偌昂糜训奶揭晻r間需遵守探視制度,不要打擾其他患者的休息。一般情況下,每位患者在術后安排一名陪護/家屬足夠照顧患者。醫(yī)院護工具有長期照顧術后患者的經驗,請護工進行陪護雖然需要花費一些費用,但其實是最經濟實惠、性價比最高的方式。術后陪護過程中一些小細節(jié)的疏忽,可能會造成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現(xiàn)的延遲,延長住院時間,影響患者恢復,造成患者及家屬經濟上的損失,甚至造成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比起家屬,護工陪護更容易發(fā)現(xiàn)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的一些細小問題,并能更好地執(zhí)行醫(yī)護宣教中的注意事項,保障患者的恢復。 特別不推薦患者采用家屬輪流陪護方式?;颊咦≡浩陂g,醫(yī)生和護士會不定期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宣教,針對患者病情會交代一些注意點,家屬輪流照顧的交接過程,很容易造成注意事項的脫漏,影響患者恢復。另外,病房過多外來人員的流通,還會影響患者休息和恢復,也增加了術后患者感染的幾率。二、術后患者家屬關注要點1、患者體位:患者術后回到病房一般采取平臥位,注意保暖,被子、衣服的厚薄應根據(jù)患者的感覺,若患者麻醉尚未完全恢復處于嗜睡狀態(tài),那需要根據(jù)家屬的感覺,讓患者適當保暖。切不可過多增加衣物,待患者醒來下地活動,衣物增減過多反而容易引起著涼、感冒,影響術后恢復。2、心電監(jiān)護:患者術后需要進行心電監(jiān)測。圖1為多參數(shù)心電監(jiān)護儀的顯示屏。幾項主要監(jiān)測指標都有英文縮寫,心率的英文縮寫為HR,血氧飽和度為SPO2。血壓為BP,呼吸為RR(有些監(jiān)護儀只顯示英文縮寫)。圖1中的HR示數(shù)為69次/分,BP為115/70mmHg, SPO2為97%,RR為23次/分。HR的正常范圍60-100次/分,SPO2不低于90%。BP不低于90/60mmHg。為了更及時地掌握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心電監(jiān)護儀設置的報警范圍往往比較寬泛。如果出現(xiàn)示數(shù)不在上述范圍或者出現(xiàn)報警時,家屬不要出現(xiàn)驚慌失措,及時告知護士。護士會進行初步評估,并根據(jù)情況通知主管醫(yī)生或者值班醫(yī)生進行處理。圖1 多參數(shù)心電監(jiān)護儀的顯示屏3.疼痛控制:患者術后感到腹部傷口疼痛,這是手術后正常的現(xiàn)象。隨著術后天數(shù)的增加,傷口疼痛會逐漸減弱。一般情況下,麻醉醫(yī)生會給患者安置止痛泵。止痛泵內含有止痛藥,外有加量按鈕。在不按壓加量按鈕的情況下,止痛泵內的止痛藥是持續(xù)微量注入患者體內,從而發(fā)揮持續(xù)鎮(zhèn)痛作用。當患者出現(xiàn)疼痛加重的情況,患者可以通過按壓加量按鈕實現(xiàn)止痛藥物加量。一般自控鎮(zhèn)痛的鎖定時間為15-20分鐘。如果發(fā)生疼痛,需及時告知醫(yī)生或護士,不要忍受疼痛,正常使用止痛藥不會影響傷口的恢復或者造成上癮,家屬不要有顧慮,也不要在未告知醫(yī)生護士的情況下頻繁按壓加量按鈕。判斷疼痛是否需要處理的簡單方法為,當疼痛強度達到影響睡眠或者影響進食,則需要進行止痛藥物干預。4、發(fā)熱處理:患者術后常出現(xiàn)發(fā)熱,當體溫未超過38.5度時,家屬不必驚慌失措,可能是術后的吸收熱,一般先進行物理降溫(例如溫水擦浴、涼毛巾包裹冰袋敷患者額頭、腋窩、腹股溝)或退熱治療。當患者體溫超過38.5度時,醫(yī)生會進行感染相關排查(如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吻合口瘺、腹腔感染、鎖穿管感染等),患者及家屬此時因積極配合相關檢查化驗,以爭取盡早地找到發(fā)熱原因,盡早進行針對性治療,從而盡快恢復。5.引流管的護理:患者術后身上一般有1-2根引流管。家屬應該注意引流管的走行方向。當患者臥床時,家屬應該用別針把引流袋固定在床單上,注意不要使引流管打折、受壓(因為這樣會導致引流不暢,增加腹腔感染風險)。患者在翻身活動前,家屬應該將引流袋的固定狀態(tài)解除,并注意保護好兩側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到牽拉導致脫出?;颊呦麓不顒訒r,應先將引流袋穩(wěn)妥固定在衣擺下緣或褲腿兩側。特別要注意的是,不管患者處于何種體位,引流袋所處的水平高度要一直低于引流管在腹壁出口的水平高度,否則容易引流不暢。6.胃管的護理:患者術后留置胃管的目的是減輕腹脹、引流胃液,必要時給予腸內營養(yǎng)。如果發(fā)現(xiàn)固定胃管的膠布、細線松脫時,需要及時找護士重新固定,避免胃管過早脫落,影響術后恢復。三、術后患者配合要點1、術后活動:術后早期活動可促進各方面生理功能的恢復(如心肺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手術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可在床上活動四肢。手術后第一天上午在體力可以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顒臃秶瓦\動量視體力循序漸進。比如讓家屬先把病床搖高,在床邊坐一會,然后在床邊站立,接著在病房內行走,最后在病房走廊行走。如患者無心肺或者腦血管疾病,術后爭取第一天下床3次,每次15-20分鐘,以后根據(jù)病人情況,逐步增加活動量。2、彈力襪和雙下肢驅動:腫瘤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術后發(fā)生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風險較高,肺栓塞可引起低氧血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術后穿彈力襪和進行雙下肢驅動的目的都是促進患者深部血液循環(huán),降低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發(fā)生的風險。患者手術后應盡量穿著彈力襪,手術后可先穿腿長型(長款),隨著下床活動增加,可穿膝長型(短款),以后兩者交替穿用。少數(shù)病人不適應,可暫時脫下,臥床時需要穿著。建議術后穿彈力襪6個月,雙下肢驅動持續(xù)做到出院為止。3.咳嗽、咳痰和深呼吸:術后(氣管插管后),呼吸系統(tǒng)的分泌物容易墜積在下肺引起肺炎、肺不張,雙側胸腔有時也會存在反應性胸腔積液。此時患者的翻身、叩背、咳痰非常重要,甚至決定肺部感染的轉歸?;颊呖忍禃r應自己用雙手從腹部兩側向中間擠壓(患者自己才能夠感受到咳嗽引起腹腔壓力的變化,從而施加適當?shù)膶沽α恳员Wo傷口),減少腹部張力(減輕腹部切口的壓力),從而減輕疼痛。當患者疼痛劇烈時,需及時告知醫(yī)生。此時給予霧化排痰藥物、適當止痛、翻身、叩背(從下往上叩),能減輕排痰的難度。深呼吸及吹氣球鍛煉有助于不張肺的復張,促進肺功能的恢復。4.飲食:胃腸腫瘤術后需要禁食水,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決定飲食過渡時間。飲食過渡的原則是少食多餐,逐步過渡?;颊邞襻t(yī)囑,切不可自作主張,過早進食,導致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當吻合口未愈合牢固,過早進食,可能引起吻合口瘺,食物漏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嚴重者需要二次手術行腹腔沖洗,甚至危及生命。總的來說,患者術后的康復過程是醫(yī)生、護士、患者及陪護家屬/護工集體配合的結果。只有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做好,患者的康復過程才會順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疏忽,都可能導致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增加患者恢復時間,甚至引起不良后果。當患者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的時候,患者及家屬也應該積極配合診治,存在疑問時應及時溝通。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快的明確原因,做到盡早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2019年02月19日
9202
45
50
-
張國新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很多患友問ESD術后注意點,一并答復如下:1. 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半年內避免劇烈運動。2. 出院后1周來電或至住院病房取病理報告,并根據(jù)病理結果定復查內鏡時間。如為早癌,一般術后3月、6月、12月、18月、24月復查內鏡,2年之后建議每年復查。如為癌前病變,復查內鏡時間可適當延長。3. 食管、胃ESD術后,出院后口服PPI類藥物,一般療程4-8周;病灶大如切除標本直徑大于3cm,或有凝血功能異常、糖尿病等,適當延長療程。4. 根除幽門螺桿菌:胃病變擬行ESD術,最好在術前行呼氣試驗,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則行根除治療。如術前沒有治療,建議ESD術后2周內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具體方案可咨詢醫(yī)生。5. 遲發(fā)性出血: 大部分遲發(fā)性出血發(fā)生在ESD術后48小時至1周內。若有嘔血、黑便及血便者要及時就診。6. 術后狹窄:狹窄多見于賁門、食管環(huán)周切除大于1/2者,多發(fā)生于ESD術后3-4周的潰瘍愈合期。一般有吞咽困難和惡心等癥狀,如有上述表現(xiàn),建議門診就診,必要時行內鏡下擴張治療。本文系張國新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05月01日
56024
1
14
-
2018年03月23日
1442
0
0
-
劉寧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胃部腫瘤科 很多胃癌患者手術都是全胃或者部分胃切除,切了胃以后,吃飯肯定會受一定影響。患者的飲食應該注意定時定量,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以彌補疾病的消耗,促進術后的恢復。一般手術后排氣排便、拔出胃管后即可少量飲水,嘗試進清流食,七天左右可以開始進食米湯、雞湯、魚湯、藕粉等比較稀的流質食物。到兩周的時候就可以慢慢吃一些比較稠的食物,比如稀飯、面湯這些半流食,每天5~6頓,每頓1兩左右,以后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半年以后恢復普通飲食,每天3頓,每頓2兩左右。兩餐之間可以進食水果等。如果全胃切除的患者進食次數(shù)可以適當增加?;颊咭B(yǎng)成良好的習慣,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應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為主,如蛋、乳制品、瘦肉、魚蝦、豆制品,新鮮水果蔬菜等,要盡量吃一些精細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酒、咖啡、濃茶及粗纖維食物。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為主,避免生冷、煎炸、煙熏等。切胃后患者對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鈣的吸收會受一定影響,飲食中要注意補充。部分患者進食后可能出現(xiàn)心慌、出汗、頭暈、惡心等癥狀,稱為“傾倒綜合征“,要注意控制進食速度,進食后躺下休息一會兒多可控制。2018年02月28日
5417
2
17
-
劉志敏主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胃外科 注:本文主要針對于我科手術后出院的患者。1、傷口護理A.換藥:如出院時仍未拆線(或拆釘),出院后3-5天換一次藥。當分泌物較多時,1-2天換一次藥。B.拆線:腹部切口一般7-9天拆線(或拆釘)。年齡偏大,有基礎疾病者,會適當延長。具體拆線時間醫(yī)生會在出院前說明。拆線后的3-5天內繼續(xù)按上文換藥所述處理,等痂完全脫落、愈合后可以碰水洗澡。拆線后至少1月內要注意避免傷口處用力活動牽扯以致裂開,動作需輕柔緩慢。C.其他:拆線后的3個月內,傷口處可能會發(fā)硬、局部突起,可能自覺有牽拉感、瘙癢或隱痛,這是傷口修復的正常過程,3個月后就會開始緩解,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少數(shù)病人的傷口一段時間后會“冒出”線頭,屬于身體的排斥反應,不必緊張,注意預防感染,門診預約醫(yī)生取出即可。2、飲食注意A.飲食禁忌:過冷過熱、刺激性的食物;過硬的食物;容易產氣的食物;煙酒、濃茶。B.飲食推薦:出院后可繼續(xù)維持一段時間的半流飲食,食物烹調時盡量做得爛軟些、容易消化。從半流質過渡到普通飲食的時間并不絕對,因人而異。術后的恢復期建議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適量脂肪的飲食。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魚蝦、蛋類等是發(fā)物,不利患者傷口愈合,這是一種誤解。營養(yǎng)要全面,包括魚肉蛋奶、水果蔬菜,不可偏廢。C.其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定時定量,規(guī)律進餐。3、術后化療術后是否需要行輔助化療,主要參考術后病理。具體情況在出院前醫(yī)生會與你主動溝通。一般建議術后4-6周內返院開始行輔助化療。 可參考閱讀:胃癌手術后還需不需要化療?4、復查時間術后頭兩年3-6月一次;第三年到第五年,每6月一次;第五年往后,1年一次。復查項目包括:腫瘤標記物(抽血)、腹部彩超、X光胸片,每半年到一年還要加做一次胸腹盆增強CT以及胃鏡。劉志敏醫(yī)學博士,主治醫(yī)師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胃外科&黑色素瘤外科病區(qū)2018年01月20日
7302
17
19
-
2017年07月06日
1106
0
0
-
符濤副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普外科·胃腸外科 各位朋友大家好,由于上周我院主辦國際胃癌協(xié)會第12屆世界胃癌大會,工作忙碌之余暫停了胃癌科普系列講座的更新,今天推出本系列的第三集胃癌康復篇,本集內容應該是胃癌患者最為關心的內容,為了彌補之前的停更,在本篇中我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長篇介紹,并結合中醫(yī)康復推薦了一些具體食補內容,希望能夠對胃癌乃至其他腫瘤患者有所助益。1.癌癥不是絕癥腫瘤治療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復發(fā)風險隨時存在,腫瘤細胞可經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系統(tǒng)播散到機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即使切除病灶,仍可能復發(fā),甚至單個癌細胞可能在術前就已經播散。根治術后仍有30~80%局部或遠處復發(fā),只有定期隨訪,才能及早發(fā)現(xiàn)復發(fā)或轉移。定期隨訪意義重大術后復查是確保疾病痊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定期隨訪是非常必要的。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胃癌長期生存者數(shù)量也逐漸增多,對這些術后患者進行專科隨訪和長期的健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通過手術后隨訪復查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有腫瘤的轉移或復發(fā),以便采取早期的積極措施,提高治愈率;另一方面,通過隨訪復查,醫(yī)生與患者能很好地進行溝通,可以隨時了解病情變化,采取相應措施,促進術后的康復。胃癌標記物的指導意義胃癌根治術后對CEA值升高者應嚴密隨訪。(1)CEA存在于胚胎胃腸粘膜上皮細胞與一些惡性腫瘤細胞表面,是一種糖蛋白。雖然約有40%-70%的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值,但CEA升高也可見于結腸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狀腺髓樣癌及某些非癌疾病。因此,CEA診斷胃癌的特異性不高??捎糜诜治霪熜?,判斷復發(fā)和轉移。(2)CA199是一種高分子量糖蛋白。在多種腺癌中血清CA199水平升高。對胰腺癌、胃腸癌及肝膽管癌敏感性高。其檢測胃癌的陽性率約42.7%-50%,與CEA聯(lián)合檢測時陽性率達70%,可以提高胃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勺鳛閻盒阅[瘤預后判斷和療效評估的指標.(3)CYFRA2H是一種細胞角蛋白,是正常細胞及惡性上皮細胞的支架蛋白。當胃癌發(fā)生腹腔轉移、肝轉移等情況時,血清CYFRA2H水平升高。所以,CYFRA2H可以作為胃癌進展或復發(fā)的血清標志物。復查及隨訪的時間安排病史回顧和體格檢查是隨訪中最基本的檢查項目,時間安排如下:術后前3年,每4~6個月復查一次;術后3年,每年復查一次。殘胃患者,建議凡40歲以前手術者,術后20年起每年1次;凡40歲以后手術者,術后10年起每年1次;有慢性膽汁反流者,術后10年起每年1次。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的患者應監(jiān)測維生素B12水平。同時根據(jù)臨床情況進行全血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SMA-12以及其他相關檢查(如內鏡和其他放射學檢查)。癌癥不是絕癥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可以治愈,1/3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規(guī)范化綜合治療是胃癌患者能長期生存的基本保障。目前在胃癌的綜合治療方案中,由正規(guī)的??漆t(yī)院及綜合性醫(yī)院的專業(yè)科室、??漆t(yī)師所進行的標準規(guī)范的外科手術是綜合治療進展期胃癌的關鍵所在。早期胃癌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祻椭R幫您樹立信心對疾病的不了解會引起恐懼,如果您對疾病知識了解得越多,您就越會有信心戰(zhàn)勝病魔。其實您可以通過很多方式獲取相關的康復知識,例如網站、書籍、專家講座等都可幫您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您也可以發(fā)動家人共同收集信息,關注疾病康復,例如讀同一本書或一起觀看胃癌主題的電視節(jié)目??傊?,通過積極強化您的知識,有助于心理健康,增強信心和安全感。2.康復指導健康生活、預防復發(fā)加強體育鍛煉。戒煙,煙堿、尼古丁都是致癌物質。酒精能再度損傷胃粘膜。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鹽的高攝人與胃癌強烈相關,新鮮果蔬對胃癌具有預防作用,但維生素和其他飲食補充并不能預防胃癌。減少鹽的攝入,少吃腌制、加工的肉類,飲食以細、軟、易于消化為主,保護消化道粘膜。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抑郁。胃癌術后康復運動有許多人認為,胃癌患者在手術后不應該去參加體育鍛煉,而且理由還很充分這樣會加速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使病情惡化。我們說這個觀點是毫無科學根據(jù)的,在腫瘤切除或者采用各種治療方法控制病情后,就應該適當?shù)貐⒓右恍┝λ芗暗捏w育鍛煉,原則是量力而為,循序漸進,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使血液中的白細胞增多,而白細胞具有吞噬癌細胞和細菌的能力。同時,體育鍛煉還能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整個機體的抵抗能力。術后如無禁忌癥,應在1~7天后離床活動,可由家屬攙扶在病房里走動,促進身體各部機能的恢復。如手術創(chuàng)傷較重,術后體力較差,不能下床時,可在床上做肢體運動和翻身動作。如身體恢復良好,可逐步加大運動量,從散步、氣功、太極拳到做操乃至慢跑。術后多曬太陽,以促進體內維生素的合成。術后健康指導1.保持心情舒暢,適量活動,避免勞累及受涼。2.飲食定量、適量、宜清淡飲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脹氣及油脂食物,食后臥床0.5-1小時可預防傾倒綜合征。3.少量多餐出院后每日5—6餐,每餐50g左右,逐漸增加,至6-8個月恢復每日3餐,每餐100g左右,1年后接近正常飲食。4.遵醫(yī)囑服助消化劑及抗貧血藥物。5.保持大便通暢,并觀察有無黑便、血便,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門診或急診就醫(yī)。6.忌過甜食物攝入,餐后休息30min后再活動。7.如有腹痛、反酸、暖氣甚至惡心、嘔吐者及時檢查,及早治療。8.胃癌術后堅持行化療,出院指導同“化療患者的護理”。術后留置胃管護理(1)保持胃管負壓引流通暢,胃管與引流管銜接處玻璃管口徑要大,防止塊堵塞管道。固定妥善,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壓及脫落。(2)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如引流出鮮紅色血液,每小時超過200ml者提示有活動性出血,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3)置胃管者,應每日給予口腔護理。若管腔堵塞用生理鹽水沖洗,胃手術者沖洗壓力宜低,每次20ml。(4)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后可拔除胃管。胃造口術后的護理要點胃造口術多用于賁門以上惡性腫瘤所致梗阻的姑息性治療。由于攝入障礙,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紊亂,當靜脈輸液給予糾正后,主要依靠胃飼管提供營養(yǎng)。在胃飼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提供高能量營養(yǎng)食品,易消化吸收,以軟食和稀食為主;②一次不要灌太多,特別是要素飲食,以防止胃腸道不適;③喂飼后最好取座位或站立姿勢,避免食物返流。日常生活護理胃癌患者因抵抗力低,身體各部位易發(fā)生感染,應每天給病人溫水擦浴,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于長期臥床患者,應定時給予更換臥位,骨隆突出處應墊以橡膠圈、氣圈,並用酒精定期給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床鋪要保持清潔、干燥、平整,避免潮濕、摩擦以及排泄物的刺激,防止病人發(fā)生褥瘡,並應鼓勵和幫助他們做床上肢體運動,以防止血栓性靜脈炎的發(fā)生。胃癌患者如何防止便秘胃癌患者出現(xiàn)便秘十分多見。因早期胃癌手術或晚期癌化療,均能削弱機體免疫功能,胃腸蠕動功能也隨著明顯減弱。再加上罹患癌后活動少,食物過于精細,或者由于癌痛使用的一些藥物引起便秘等等。因此,對胃癌患者的便秘的護理工作顯得格外重要,那么,應從哪幾方面來注意呢?膳食:胃癌便秘患者應多選擇富含纖維素食物,如紅薯、玉米面、新鮮蔬菜、香蕉、梨、核桃仁等。多飲水:每天至少要飲2000-3000毫升白開水,另外,每天喝一杯溫熱的檸檬水,對便秘頗有益。民間驗方:新鮮豆?jié){500毫升加淘凈的大米適量,用溫火煮爛成粥,加入少量白糖,每天食用;或者飯前喝一杯土豆汁,對便秘均有顯著療效。維生素C片:每天早晨空腹服3片維生素C,嚴重便秘者5-6片,對便秘有顯著效果,不妨一試。胃癌便秘患者不能飲茶水:這是必須注意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后,可減慢和抑制胃腸蠕動(本來胃癌病人胃腸蠕動就弱),延長食物殘渣在腸道中滯留而加重便秘。此外,鞣酸能使蛋白凝固成顆粒,影響食物的吸收,致使糞便不能及時排出,同樣加重便秘。3.飲食調理權威建議歐洲癌預防組織和國際營養(yǎng)科學聯(lián)盟建議: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以魚、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綠葉類蔬菜、水果的攝入;多吃淀粉和纖維多的食物;每天的食鹽攝入低于5克;多吃新鮮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發(fā)霉食品;少飲含酒精飲料。健康飲食結構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了一個“金字塔”式的食物結構圖,認為這樣的食物結構有利于癌癥的預防。塔底由各種谷物、面食、米飯組成,塔的中部是蔬菜和水果,塔上部是肉類、家禽、水產品、蛋類、豆類和奶制品,塔尖是高脂食物。其實,這種食物結構正是亞洲,特別是我國的日常食譜。從預防胃癌這個角度出發(fā),保持我國傳統(tǒng)的飲食結構就是“健康食譜“。胃癌患者應該吃什么(1)胃竇癌,不少病人表現(xiàn)類似胃潰瘍的癥狀,有惡心,陣發(fā)性疼痛,食物刺激可引起胃痙攣或出血。(2)賁門癌,腫瘤生長靠近賁門,可能發(fā)生食道的梗阻,常引起食物下咽梗噎等進食困難的癥狀。(3)幽門癌,癌組織侵犯幽門,造成幽門梗阻,進食后腹部脹滿,惡心,可以在2-3小時后嘔吐出大量進食物。對于胃癌治療通常是采用手術切除,再給予一個階段的放療或化療。(4)對于早期胃癌病人應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含蛋白質、脂肪較豐富的烹調較爛的食物,盡量減少食物中粗纖維的含量。必須注意:不易消化的粗糙食物可以加重病人的病情。對于胃竇癌,尤其是潰瘍型的一定要給予軟食或半流食,食物不易過冷過熱,溫度是變化容易引起胃粘膜血管的變化而造成出血。必須禁忌煙灑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這些可能刺激胃部蠕動和痙攣,增加病人的疼痛和不適感等。飲食調理(1)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鴿蛋、牛奶、豬肝、沙蟲、猴頭菌、鮑魚、針魚、海參、牡蠣、烏賊、鯊魚、老虎魚、黃魚鰾、海馬、甲魚。(2)宜多吃高營養(yǎng)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鰱魚、鯇魚、刀魚、塘虱魚、青魚、黃魚、烏賊、鯽魚、鰻、鯪魚、鯧魚、泥鰍、蝦、淡菜、豬肝、鱘魚。(3)惡心、嘔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楊桃、無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烏梅、蓮子。(4)便血宜吃淡菜、龜、鯊、魚翅、馬蘭頭、金針菜、猴頭菌、蜂蜜、薺菜、香蕉、橄欖、烏梅、木耳、羊血、蠶豆衣、芝麻、柿餅、豆腐渣、螺等。(5)腹瀉宜吃鯊魚、扁豆、梨、楊梅、芋艿、栗子、石榴、蓮子、芡實、青魚、白槿花。(6)胃癌疼痛明顯者:鮮仙人掌50克,牛肉100克。仙人掌洗凈去刺,切細。牛肉切塊,和仙人掌一起放入油鍋中,旺火炒熟。調味后食牛肉和仙人掌。胃癌疼痛明顯者。(7)胃癌干嘔、肢體虛冷者:羊奶250,冰糖50克,雞蛋1~2個。用少許冷水煮溶冰糖,倒入羊奶煮沸,打入雞蛋,攪拌均勻,煮至微沸,即可食用。胃癌干嘔、肢體虛冷者。(8)胃癌貧血嚴重者:龍眼肉25克,紅棗5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每天早晚各1~2碗。(9)胃癌身體虛弱者:黃芪10克,黨參20克,枸杞子15克,茯神10克,淮山藥15克,龍眼肉15克,豬排骨300克或整雞1只,將黃芪等藥物常法煮后取藥液加入排骨或雞,再加入適量清水,先大火后小火煮燉3~4個小時,可分5碗,每次1小碗,每日2次4.心理關愛心理護理多數(shù)胃癌患者都認為胃癌是不可治愈的,因此心里憂郁、恐懼、煩躁,少數(shù)患者甚至絕望,而放棄治療,有些患者擔心親朋好友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輕視自己,所以家屬要主動熱情地對待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胃癌的信心,讓患者在治療時應放松自己,不要緊張,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家人的關愛癌癥患者疼痛時特別需要家人的關愛,親人的守護;家庭對待患者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病人的情緒;家屬要了解病情,理解病人,對待病人主動熱情。自我心理調整懼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沒有這種害怕的心理才是不正常的。精神飽滿,情緒樂觀,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這些都會爭得與癌癥斗爭的勝利,盡快重返工作崗位創(chuàng)造條件。相反,如果精神上高度緊張,情感上過于脆弱,情緒易于波動都會引起寢食不安,機體抗癌能力下降,導致病情惡化。生活有規(guī)律癌癥患者在康復期不要臥床大養(yǎng),也不要過度勞累,更不要隨著性子來。無論是作息,學習,還是娛樂活動都要有規(guī)律。因為規(guī)律的生活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使腫瘤的復發(fā),轉移無機可乘。積極參加患者聯(lián)誼在相關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定期參加活動;開展疾病診治、康復和護理的小組討論和經驗交流?;颊唛g相互支持鼓勵,共同分擔苦惱。自我宣泄,減少孤獨感。重新融入社會,受到社會關注和支持2017年04月25日
11603
5
20
胃癌相關科普號

湯躍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湯躍強 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南山腫瘤中心
56粉絲2.3萬閱讀

謝志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謝志強 副主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腫瘤外科
61粉絲9106閱讀

盧忠生醫(yī)生的科普號
盧忠生 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消化內科
2754粉絲4.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