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食管閉鎖,是新生兒期消化道的一種嚴重發(fā)育畸形。本病臨床上并不少見,男女發(fā)病無差異,主要表現為患嬰吃奶時出現嘔吐、青紫、嗆咳和呼吸困難等癥狀。
本病患兒 50%~70% 并發(fā)其他先天性畸形,最常見的是心臟畸形。根據閉鎖部位及是否伴有氣管-食管瘺,可分為 Ⅰ、Ⅱ、Ⅲ、Ⅳ、Ⅴ 型。
先天性食管閉鎖,是新生兒期消化道的一種嚴重發(fā)育畸形。本病臨床上并不少見,男女發(fā)病無差異,主要表現為患嬰吃奶時出現嘔吐、青紫、嗆咳和呼吸困難等癥狀。
本病患兒 50%~70% 并發(fā)其他先天性畸形,最常見的是心臟畸形。根據閉鎖部位及是否伴有氣管-食管瘺,可分為 Ⅰ、Ⅱ、Ⅲ、Ⅳ、Ⅴ 型。
先天性食管閉鎖,是一種嚴重先天性畸形。其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目前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該病的主要癥狀為新生兒在出生后,初次喂水、奶時,出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
患兒出生后,其口腔和咽部有大量的黏稠泡沫,似螃蟹吐泡沫樣。出生后,初次喂水或喂奶時,即出現明顯劇烈嗆咳,水或奶汁隨即從口腔和鼻孔溢出,同時伴有呼吸困難、紫紺,甚至窒息。若迅速清除口腔、咽部的液體,或患兒通過咳嗽咳出液體后,癥狀趨于恢復。但若再次喂水或奶,均將發(fā)生同樣癥狀。
除了上述表現,本病還可能會出現下列癥狀:
先天性食管閉鎖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病情會進一步進展,而出現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本病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對于本病的治療,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法。目前,對不伴有嚴重心臟畸形的患兒,食管閉鎖的治愈率已達 90% 以上,包括低體重兒和早產兒。
一般患兒在出生后 48 小時內手術;若合并嚴重肺部感染者,可以延遲 3~5 天后手術,有時需采用延期、分期手術。手術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
手術方式可分為食管-氣管瘺的分離結扎術、食管端端一期吻合術。
本病患兒應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正確的術后護理可促進病情恢復。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王大佳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大佳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新生兒外科
5596粉絲10.1萬閱讀
黃姍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姍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湖北
線上診療科
5969粉絲47.9萬閱讀
孫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松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普外、新生兒外科
1311粉絲9.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