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兒童青少年肥胖的飲食運動建議(2024年國家衛(wèi)健委最新發(fā)布,國家出手幫咱娃減肥了?。?/h2>
2024年2月8日,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yǎng)指南(2024年版)》,詳見附件PDF。各位同道及家長可以下載學習。我們匯總了重點內容如下:一、小份多樣,保持合理膳食結構。1.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樣,每天的食物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禽畜魚蛋奶類和大豆堅果類;達到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攝入25種以上食物。2.保證蛋白質攝入,選擇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如魚、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學齡前兒童(2~5歲)每天攝入350~500m或相當量的奶及奶制品。二、良好飲食行為,促進長期健康。1.兒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細嚼慢咽。進餐結束,立即離開餐桌。2.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用餐時長適宜,早餐約20分鐘,午餐或晚餐約30分鐘。3.晚上9點以后盡可能不進食。4.進餐時建議先吃蔬菜,然后吃魚禽肉蛋及豆類,最后吃谷薯類。5.選擇零食時,應首選干凈衛(wèi)生、微量營養(yǎng)素密度較高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新鮮蔬菜水果、原味堅果。三、積極身體活動,保持身心健康。1.學齡前兒童每天身體活動的總時長應達到3小時,包括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2.學齡兒童應堅持每天運動,保證每天至少6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主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如快走、騎車、游泳、球類運動等)3.家長應為兒童青少年創(chuàng)造積極運動的家庭氛圍,與他們共同運動,培養(yǎng)其運動技能,鼓勵兒童青少年每天校外身體活動時間達到60分鐘。4.循序漸進,從每天20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天20~60分鐘,并養(yǎng)成長期運動習慣。5.超重或肥胖兒童青少年每周至少進行3~4次、每次20~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四、多方合作,創(chuàng)造社會支持環(huán)境。通過多種途徑,開展營養(yǎng)教育,向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傳播肥胖預防控制相關營養(yǎng)健康和傳統食養(yǎng)知識技能包括肥胖的原因、不良影響、干預措施等;避免肥胖歧視。五、定期監(jiān)測,科學指導體重管理。1.對于體重正常的兒童青少年,建議家長至少每月測量并記錄1次其身高和晨起空腹體重并觀察變化趨勢如有異常變化,應主動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指導人員。2.兒童青少年要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指導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體重管理。每周測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體重制定體重管理目標,3.家長可以自行繪制身高曲線和體重曲線,也可以用親寶寶軟件生成身高曲線和體重曲線肥胖兒童東北食譜舉例(其他地區(qū)減肥食譜舉例,見PDF)以10歲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水平的肥胖兒童為例,東北地區(qū)居民飲食以米面、畜禽肉及奶類(牧區(qū))為主,烹飪方式以燉菜為主,肥厚實在,味重色濃。東北地區(qū)兒童青少年肥胖處于較高流行水平,兒童青少年要控制油、鹽、糖的攝入。東北地區(qū)食譜示例見表:
盛京醫(yī)院科普號2024年05月10日1289
3
8
-
青少年減重的二三事(1)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受到的肥胖超重的困擾,其中有一部分是青少年患者。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檢出率達到22.3%,人數達到3941萬。至2030年,由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所致成人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直接經濟花費將到達490.5億元/年。另有數據顯示65%的肥胖兒童到成年期后會發(fā)展成Ⅲ度肥胖(BMI≥40kg/m2)。根據《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外科治療指南》的建議,對于7~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應重點篩查。根據兒童生長發(fā)育的特點,超重定義為BMI范圍在P85~P95,肥胖定義為BMI范圍在>P95。如果是重度肥胖,(中國)BMI>32.5kg/m2且伴有嚴重代謝相關疾病,或BMI>37.5kg/m2且對日常生活學習造成一些不便影響。肥胖不僅影響兒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系統和心理智力等都造成嚴重的危害。這是一個15歲的大女孩,平常月經不規(guī)律,腰背疼痛,體育活動受限,社交活動較少,已經出現了與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高尿酸血脂、脂肪肝伴肝損、維生素D缺乏等一系列問題。首先要做的是生活習慣的調整,包括合理的作息、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其次應該關注是否有一些肥胖相關的問題,包括皮膚顏色改變、睡覺打呼嚕、腰背下肢關節(jié)疼痛、運動后胸悶不適、多飲多尿等,這些臨床癥狀常常提示有合并其他系統的代謝相關疾病。最后,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和嘗試仍未達到減重的目的,可以來醫(yī)院向我們尋求幫助,也可以提前網上咨詢問診,得到精細化的減重指導。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普通外科科普號2024年03月16日334
0
1
-
“輕斷食”減肥就是一直挨餓?NO?。?!如何合理“輕斷食”,科學減重
減肥嘛,無外乎“管住嘴,邁開腿”。但很多人都會犯懶不想運動,“管住嘴”變成了減肥人士的不二之選。提及“減肥飲食法”,近年來風靡一時的莫過于——「輕斷食」。然而,近年來輕斷食導致人“餓暈”的新聞也屢見不鮮,為了減肥影響健康,就有點得不償失了。科學理解、合理運用,才能夠健康減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輕斷食”吧。輕斷食本質為進食和禁食交替進行的一種飲食模式。目前又被具體分為:?隔日斷食方案(ADF):一天進食,一天不吃或少吃,熱量控制在0~500kcal,比較極端的在斷食日只喝水和無糖咖啡、茶;?5∶2方案(The5∶2diet):每周5天進食,2天為斷食日,斷食日熱量攝入限制在500~1000kcal;?16∶8方案(限時進食,TRF):一天中16小時禁食,8小時進食,進食期間熱量不限。多項研究表明,輕斷食飲食法不僅能減輕體重,還能夠調節(jié)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變腸道菌群,甚至延緩衰老。不僅如此,比起“卡路里限制”天天忍饑挨餓,多吃一塊肉都要掂量掂量,輕斷食不限制熱量,在進食期間也可以放縱而受到減肥人士的狂熱追捧。其中,輕斷食的諸多方法中,又以16∶8限時進食方案的接受度最高。最新研究表明在16:8限時進食方案基礎上,一天中更早的時間內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即早限制性進食(eTRF,下午1點前攝入每日總能量的80%),能夠更為有效地減重以及改善血糖波動,阻止糖尿病前期或肥胖癥患者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1]。換言之,晨間進食效果更好,還真是印證了古話“過午不食”。JAMAInternalMedicine發(fā)表過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也給出過類似的建議[2]。間歇性禁食組的參與者被要求在7-15點內完成進食,其他的16小時保持禁食。兩組受試者都被要求攝入較低熱量的食物,且每周進行75-150分鐘的運動。在堅持14周后,雖然兩組的體重都有了明顯降低,但采用16∶8進食法的參與者體重下降得更為明顯,達到了6.3kg!3個月的時間多減5斤,豈不是美滋滋?不僅如此,間歇性禁食還讓參與者的舒張壓多降低了4mmHg。輕斷食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終目的都是限制能量攝入。目前從實踐來看,“5+2輕斷食”和“16+8輕斷食”這兩種方法是最好實現的??梢愿鶕约旱纳钭飨⑷ミx擇適合自己的輕斷食法。5+2“輕斷食”一周內5天正常飲食,其余兩天則攝取正常飲食量的1/4,如女性約為500kcal/d,男性約為600kcal/d。注意事項:1.輕斷食日不能為連續(xù)的兩天;2.輕斷食日多喝水;3.輕斷食日不能只注重熱量不注重種類,多吃果蔬;4.正常進食日要營養(yǎng)均衡,禁暴飲暴食;5.斷食日可以額外攝取營養(yǎng)補充劑,保證身體所需營養(yǎng)。16+8“輕斷食”一天內8小時的時間攝取今日所需熱量,其余16小時禁食,只能喝水。該方法更接近正常飲食間隔,更容易堅持。注意事項:1.進食的八小時盡量為固定時段,根據自己的作息習慣靈活選擇;2.仍然要保證規(guī)律的三餐攝入,不要只吃兩餐,從而導致胃腸道疾?。?.熱量攝入至少要高于基礎代謝,保證營養(yǎng)均衡攝入。輕斷食的方法有很多,至于哪一種輕斷食最好,沒有標準答案,建議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甘肅省中心醫(yī)院(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內分泌科開設肥胖減重門診,通過科學評估,合理減重,希望更多人能“享瘦”健康,有空一起給身體減減負。
王藝嶸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1月22日125
0
0
-
兒童肥胖的判斷標準
1、根據體重評估根據體重評估是判斷小兒肥胖的一個重要的診斷標準,實際上有一個特殊的公式是計算肥胖度。所謂的肥胖度就是將實際體重與平均體重的數值差用來除以平均體重所得的數值,就等于人體的肥胖度。但肥胖度達到10%~19%之間就是超重的情況,只是需要進行積極的減肥。2、根據體重和身高評估體重和身高評估是一種使用比較廣泛的判斷兒童肥胖的方法,體重和身高是成正相關的。當身高比較高時,體重也會相應的重,可以通過數軸進行展示,對體重和身高進行相應的標注。如果超出了曲線的波動指數,即為超重的情況。3、BMI指數判斷BMI指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評估方法,這種評估方法使用非常廣泛,主要是通過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來進行積極的判斷。不同年齡階段的指數有一個具體的表格標準,需要查閱相關的資料。
董志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14日289
0
0
-
兒童減重案例
11歲半兒童,身高176cm,體重96.1kg,BMI和體脂率都屬于肥胖,通過醫(yī)學營養(yǎng)干預3個月,維持1個月復測:體重下降22.2斤,其中體脂肪下降20.4斤,內臟脂肪下降2等級,身體評分提高了9分。抽血檢查:肝功轉氨酶異常,膽紅素異常,尿酸異常,C肽異常,脖子出現黑棘皮癥。抽血復查:轉氨酶,膽紅素,尿酸,C肽都已恢復正常,黑棘皮也消失不見了,科學減重,改善健康指標,助力孩子成長發(fā)育。
耿雪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20日183
0
1
-
專業(yè)解決兒童超重與肥胖問題
張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8日104
0
1
-
兒童肥胖,飲食運動知識
體重管理就像學習一樣。目前沒有聰明藥,也沒有減肥藥。只有靠日復一日的養(yǎng)成習慣。單純肥胖目前還屬于“亞健康”狀態(tài),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疾病,目前醫(yī)院里還只能治療肥胖產生的并發(fā)癥,對肥胖本身還沒有很好的方法。但是最好不要拖到出現并發(fā)癥那一步,到那時后已經為時較晚。本文不涉及疾病的治療,僅初步介紹飲食運動的原理。因為兒童尚在體格生長期,需要均衡的飲食,即使是控制體重,也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是不能吃的。目前科學已經發(fā)現,少吃主食或者少吃蛋白質或者少吃油脂,都不能達到長期持久的控制體重。能控制體重的方法只有減少總量。飲食營養(yǎng)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講的非??茖W很難,很多肥胖的兒童在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飯量就已經超過父母了,這顯然是過度的。家長們可以通過和父母自身的食量進行比較(和二者中體重正常的家長比較),大致判斷一個孩子的食量是否過量。男孩進食量和媽媽相等是在10周歲,和爸爸相等是13周歲。女孩進食量和媽媽相等是在11周歲,女孩的食量不會超過父親。男孩4~6歲:母親的70~75%,父親的55~65%6~9歲:母親的80~90%,父親的65~75%10歲:和母親相仿,父親的80%11~12歲:母親的110%,父親的90%13歲:母親的125%,和父親相仿14歲:母親的140%,父親的110%女孩4~6歲:母親的60~70%,父親的50~60%6~10歲:母親的70~90%,父親的60~70%11歲:和母親相仿,父親的80%12~13歲:母親的110%,父親的80~85%14歲:母親的115%,父親的90%目前科學界還沒發(fā)現只喝水就會胖的神仙體質,目前科學界發(fā)現98%的肥胖患者都是健忘體質,就是自己不記得自己吃了多少東西。熱卡、卡路里、Kcal、千卡、大卡,這些名詞都是類似的意思,指的都是生物能量。人體生物能量的來源是食物,人體生物能量的去處是運動,人體儲存生物能量的方法是轉化為脂肪。生物也遵循宇宙間統一的能量守恒定律。如果能量出大于入(運動消耗>飲食攝入),脂肪就會消耗減少,如果能量入大于出(飲食攝入>運動消耗),脂肪就會儲存增加。人體能量的來源是三大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簡稱“碳水”)、蛋白質、脂肪都含有能量,以下是三大營養(yǎng)素所含的熱卡: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1克蛋白質=4千卡1克脂肪=9千卡碳水化合物就是所有糖分、糖類食物的總稱。除了吃上去有甜味的糖之外,在食物中最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成分是淀粉類物質,主要就是指谷薯類食物。谷類主要指米、面,薯類主要是紅薯、土豆,除此之外,還有玉米、綠豆、蠶豆、山藥、芋艿、南瓜、板栗、藕等這些凡是能磨成粉的植物里,均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進入胃腸道后會逐漸被分解,最后形成大量葡萄糖進入血液,是每頓飯中最主要的能量。蛋白質主要來自于魚蛋肉禽奶制品、水產海鮮豆制品。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氨基酸,所有的蛋白質經過胃腸道消化最終都被打碎、分解,形成氨基酸之后才被吸收,吸收進人體后的氨基酸再重新組合、建立成人體自身的蛋白質而發(fā)揮活性。從這個消化吸收的角度上講,昂貴精致的蛋白粉和超市冷凍的雞胸肉在蛋白質這一營養(yǎng)成分上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脂肪的主要來源是油、肥肉、花生、瓜子、松子、堅果等都是油脂含量較大的食物。脂肪吸收后也是會被分解打碎成脂肪酸,再由人體儲存到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含有能量的能力比碳水化合物要高一倍,碳水化合物只能釋放出同樣重量脂肪的能量的一半(因此大自然選擇將脂肪作為能量儲存的形式,它能量密度最高)。熱卡是生物能量的單位,代表的一定單位的某種食物完全消化能給身體帶來的能量。它的單位是“千卡”(也叫“大卡”),一般成年人即使是躺著休息一整天也需要1800-2200千卡(男)或者1400-1800千卡(女)的食物能量來維持。如果當天有運動量,那么所需要的能量也會相應的增加。例如在成年人中,一般有出汗、半小時口渴1次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小時會額外消耗300-500千卡能量;如果持續(xù)進行大量出汗,10分鐘左右就需要休息喝水的劇烈運動,大約持續(xù)1小時就需要消耗掉成年人600-1000千卡的能量。因此,人體對食物能量的需求是隨著性別和活動強度有關的。成年人已經發(fā)育完成,體重和身高相對比較固定,但是在兒童中這些數字是隨著年齡在不斷變化的。兒童處在一直生長發(fā)育的階段,每天對食物的需要也會像他/她們的衣服鞋子一樣越來越大。隨著兒童的年齡、性別和體重的不同,每天需要的熱卡也不同。除此之外,兒童每天的活動量也難以捉摸,常常會隨其心情而變化,有時候兒童較大的活動量相比在家休息有時候會額外需要1/3-1/2的熱卡,基本上就是額外一頓飯的飯量了。日常生活中要根據兒童的年齡、性別、體重、活動量來綜合估計熱卡需要量。先計算熱卡,再根據一餐的熱卡計算三大營養(yǎng)素的量,再查食物類型表合理挑選飲食組合。純的三大營養(yǎng)素各自所攜帶的能量是可以計算的: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1克蛋白質=4千卡,1克脂肪=9千卡。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純凈的三大營養(yǎng)素分別是葡萄糖(碳水化合物)、蛋白粉(蛋白質)和食用油(脂肪),除此之外,各種日常飲食的瓜果蔬菜、肉蛋奶禽、香甜鮮辣、小吃零食等等,都含有不同比例的三大營養(yǎng)素,以及水分、纖維素等其他成分,所以對飲食的規(guī)劃過程是存在一定的復雜性,需要通過對食物類型,營養(yǎng)成分含量的多少進行一定的計算。根據成分來直接計算各種食物較為復雜,較簡單的方法是根據主要營養(yǎng)素的含量對食物進行分類、同類食物等量交換的方式來規(guī)劃飲食。由于每個家庭的飲食習慣都大不相同,每個孩子對食物的喜好也千差萬別,每個孩子對營養(yǎng)成分消化吸收的能力也有區(qū)別,加上中餐飲食中很多葷素混搭,加上平時還需要對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進行糾正,因此,要計算出良好的飲食方案并加以實施是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的。各位家長應一鼓作氣,盡快今早掌握日常飲食規(guī)劃的基本原則,對糖尿病孩子的健康是極為有益的。有條件的家長還可該在書籍、網絡、營養(yǎng)專業(yè)人士等處尋找更加細致專業(yè)的飲食營養(yǎng)規(guī)劃方法。在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會印上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素的成分表(一般以100毫升或100克為單位)。根據每次吃的多少就可以計算出相應的主要營養(yǎng)素的成分。運動時肌肉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是唯一可以消耗多余熱卡的方式。運動還可強身健體、促進社交、增加自信,不是藥物但勝似藥物,對肥胖的孩子是非常好的促進健康的治療方法。但是,肥胖的兒童運動存在意外傷害的風險,應當遵循循序漸進,家長監(jiān)護(如果家長也體型肥胖,應該建立榜樣,一同減重,一舉兩得)。切勿因為存在一些風險就完全放棄,人生還是需要一些進取精神的?,F在也有很多的專業(yè)運動和體重管理機構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制定、實施科學、循序漸進的減重計劃。每個人每天應該要有半小時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每個人對運動強度的感覺差異較大,科學計算運動強度的方法較為繁瑣,日常生活使用較少。一般來說有少量出汗,不覺口渴的屬于輕度運動,如出汗較多,半小時口渴1次的可達中等強度運動;如果大量出汗,10-15分鐘左右就需要進行休息喝水的運動項目多為劇烈運動。
孫成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9月25日286
0
2
-
兒童肥胖,影響長高嗎? 俗話說,發(fā)育時吃太多只往橫了長,不往高了長,有沒有道理呢?
陳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6月01日47
0
0
-
關注兒童肥胖#埋藏性陰莖#小陰莖#隱匿性陰莖
崔西春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01日29
0
0
-
兒童肥胖并不一定是可愛,而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與近視、齲齒一樣,肥胖也危害著兒童健康。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對兒童肥胖似乎更加寬容,看到孩子粉嘟嘟的一臉肉,往往會用“可愛”“有?!钡仍~來夸贊一番,幾乎沒有幾個家長會深深憂慮這胖嘟嘟背后潛在的健康隱患。嚴格說來兒童肥胖問題并不是家長不憂慮,事關孩子的健康絕對是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只是目前我們更多的家長對兒童肥胖的認識不夠深入。不像長了齲齒,孩子會疼得哇哇直哭;也不像近視,孩子坐后排看不清黑板,影響學習;兒童肥胖如果不是達到一定程度,家長們對其危害往往沒有那么直接和深切的感受,以致讓部分家長產生錯覺,以為胖一點也沒什么,那些因胖致病都是個例,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墒聦嵅⒎侨绱?。01兒童超重肥胖問題凸顯《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調查發(fā)現,我國6-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達到19%,差不多每5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小胖墩,而6歲以下的兒童超重肥胖率也達到了10.4%。近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農村兒童肥胖率也相應呈現增長勢態(tài)。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計至2030年,我國0-7歲兒童肥胖人數將增至664萬;7歲及以上學齡前超重肥胖兒童人數將增至4948萬。兒童肥胖已成為當今社會危害兒童健康的一個嚴峻問題。02肥胖是一種疾病,兒童肥胖危害大肥胖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并達到危害健康的程度。根據肥胖病因的不同,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fā)性肥胖(由疾病原因導致的肥胖)兩大類。兒童肥胖中,95%以上是單純性肥胖,即由于飲食、生活方式等不合理導致能量攝入多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1.兒童肥胖使得“老年病”低齡化肥胖不僅是一種疾病,還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會誘發(fā)高血壓、高血脂、2型糖尿病、早期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等并發(fā)癥。這些原本認為只有成人才會有的疾病,隨著兒童肥胖率的發(fā)生,已經慢慢趨于低齡化。北京市一項調查顯示,肥胖兒童高血壓檢出率約為30.7%,血脂異常檢出率約為43.3%,糖尿病檢出率約為1.3%。這些孩子從小就需要進行血壓、血脂、血糖監(jiān)控,嚴重的甚至從小就需要開始進行治療。2.兒童肥胖可導致性發(fā)育提前,影響健康近年來,兒童內分泌門診中性早熟現象增多,肥胖成為導致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間,廣州市番禺區(qū)一醫(yī)院以在該院接受健康體檢的3-12歲兒童(538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肥胖與性早熟之間的關系。在檢出的120名肥胖兒童中性早熟檢出率為54.17%,而正常體重兒童中性早熟檢出率為3.59%,這一研究表明兒童肥胖與性早熟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性,肥胖兒童出現性早熟的可能性更高。性早熟的危害之一,就是影響孩子的成年終身高。通常兒童期孩子年生長速率為5-7cm,如果性發(fā)育早啟動兩年,由于骨骺閉合相應提前,這些孩子的身高可能比正常孩子要矮10-15cm。除了誘發(fā)性早熟影響孩子最終的成年身高,肥胖女孩還容易出現月經周期異常及多囊卵巢綜合征。3.肥胖導致兒童承受更大的精神壓力值得家長關注的是,肥胖引起的心理行為問題在兒童中已很常見,肥胖兒童往往表現出穿衣不自信、有自卑感、不喜歡人際交往及戶外運動。肥胖女性兒童會害怕被人取笑,過于擔憂自己的形象,自我評價較低。在學校生活中,肥胖的孩子也最容易遭受歧視。一項北京市城區(qū)小學生對肥胖兒童看法和態(tài)度的調查結果顯示,近40%以上的小學生對肥胖兒童的負面看法是:不勤快、身材差、活動不靈活、不愛運動、反應遲鈍和易生病。來自自身和外在的精神壓力,使得肥胖孩子更容易內心封閉和孤僻。4.兒童肥胖可延續(xù)至成年,影響一生健康很多家長之所以對兒童肥胖持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是覺得孩子年紀小,胖點就胖點,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他就抽條了,身形也就瘦下來了??墒?,這種想法并不現實。一項長期的追蹤研究發(fā)現:88%的肥胖孩子成年后可能會繼續(xù)肥胖。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兒童期肥胖的孩子,會延續(xù)至成年期,造成成年后的持續(xù)肥胖,伴之而來的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風險,胰臟癌、肝癌、腎癌等癌癥風險都會相應增加。肥胖帶來的長遠影響非??膳?。03你家孩子肥胖嗎?通過體重指數(BMI)可以判斷孩子是否肥胖,體重指數的計算有一個非常簡便的公式: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由于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孩子的BMI各不相同,家長可以通過公式算出具體的BMI值,結合孩子的年齡、性別對照《2-18歲兒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數值表》進行判斷。如果BMI大于或等于同性別、同年齡兒童85百分位,則提示孩子超重;BMI大于或等于同性別、同年齡兒童95百分位,則表明孩子肥胖。04孩子肥胖應該怎么辦?醫(yī)學頂刊《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過一項研究,7歲就胖起來的孩子們,如果在13歲就能減肥成功,那么30-60歲的2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以及心血管疾病與正常人無異;如果拖到17歲才瘦下來,發(fā)病風險就會上升47%,但也遠遠低于一直胖下去。對于兒童肥胖,我們一定要在思想意識上重視、飲食習慣上調整,同時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運動習慣進行有效減重。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兒童肥胖防控是當務之急,父母則是兒童肥胖防控的第一責任人。1.早期篩查健康指標,及時發(fā)現端倪并給予干預正如前面談到兒童肥胖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可誘發(fā)性早熟,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并發(fā)癥,因此,家長應高度重視兒童肥胖問題,發(fā)現孩子肥胖應早期進行相關代謝指標的篩查和性發(fā)育情況的檢查,早期發(fā)現異常,及時干預,從而避免遠期損害。2.不盲目減肥,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干預兒童肥胖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重要時期,不宜通過不吃碳水類主食、晚餐等不合理的方式盲目減重,更不可擅自使用減肥藥物。對于超重肥胖的兒童,應首先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在飲食、運動方面多下功夫來達到控制體重增長及減重目標。3.合理膳食,調整飲食結構,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在這個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孩子們吃得更“好”了,卻沒有吃得更健康。高熱卡、高糖、高脂肪食物攝入量遠高于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飲食。肥胖兒童應積極調整飲食結構,養(yǎng)成規(guī)律飲食的習慣。4.增強體育運動,減少靜坐時間,促進能量消耗胖孩子更“懶”,更不愿意動。家長應以實際行動帶動孩子多運動,制定可行的運動方案,每天盡量達到1-2個小時的有氧運動量,減少靜坐的時間,同時嚴格控制孩子看手機、看平板或者看電視的時間。這些措施相信家長們心里多多少少是有數的,就像大人減肥難一樣,兒童減肥實施起來也并不容易,但是一旦想到兒童肥胖帶來的那一系列影響和危害,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堅定起來,幫孩子從小就保持健康的體魄,避免一生備受肥胖折磨。
吳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4月13日59
0
0
小兒肥胖癥相關科普號

王健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健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
3691粉絲310.7萬閱讀

徐金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金亮 主任醫(yī)師
紹興市婦幼保健院
兒科
1906粉絲81.9萬閱讀

李紅星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紅星 副主任醫(yī)師
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
小兒科
40粉絲5.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吳娜 主任醫(yī)師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小兒甲狀腺疾病 77票
性早熟 42票
矮小癥 28票
擅長:性早熟、矮小、兒童肥胖、青春期早發(fā)育、兒童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先天性遺傳代謝病及各類兒童生長發(fā)育常見問題、多囊卵巢、腎上腺疾病、性腺、垂體、垂體瘤術后激素調整、離子紊亂(低鉀低鈣高鈣低鈉等)、高脂血癥、高尿酸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子代、妊娠期甲亢的子代、妊娠期甲減的子代健康跟蹤。 -
推薦熱度3.9肖延風 主任醫(yī)師西安交大二附院 小兒內科
矮小癥 11票
性早熟 3票
小兒肥胖癥 2票
擅長:1、小兒內分泌:身材矮小、性早熟及其它青春期發(fā)育異常、肥胖及相關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2、小兒血液?。贺氀?、再障、血小板減少、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3、小兒生長與營養(yǎng)。4、兒科疑難病癥的診斷和治療。 -
推薦熱度3.7洪莉 主任醫(yī)師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 營養(yǎng)中心擅長:食物過敏、營養(yǎng)不良、肥胖、嬰幼兒喂養(yǎng)困難、兒科重癥、腫瘤、圍手術期營養(yǎng)等營養(yǎng)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