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1日
1164
0
3
-
周潔主治醫(yī)師 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只是想洗個牙,醫(yī)生卻讓我做齦下刮治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牙石的概念。牙石是沉積在牙面或者是修復體表面已經鈣化或者是正在鈣化的菌斑及沉積物,是由唾液或者是齦溝液當中的礦物巖逐漸沉積而成的,而牙石一旦形成,是不能通過刷牙來去除的。牙石根據沉積的部位又可以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牙齒表面能夠看得到的稱為齦上牙石,而位于牙齦以下的看不到的,只能通過器械探查到的稱為齦下牙石。牙石有什么危害?牙石與牙周病的關系密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石量與牙周炎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長時間的牙齒堆積會造成牙齦的發(fā)炎、出血,進而引起牙周帶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最終導致牙齒松動、脫落的發(fā)生,因此。 此去除牙石是牙周治療的關鍵。什么情況需要做齦下刮質?齦下刮質是指使用比較精細的器械刮除位于牙齦以下根面的牙石和菌斑。當齒存在牙齦以上的牙時,并且沒有牙周帶形成和牙槽骨吸收的跡象時,僅需要接受常規(guī)的擠壓,而當存在位于牙齦以下的牙時,并且有牙周帶形成和牙槽骨吸收的跡象時,則需要進行一下刮質。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接受過齦下刮質的牙周炎患者仍然需要每三到四個月進行一次牙周復查和必要的維2021年07月29日
904
0
4
-
楊泓主任醫(yī)師 北京醫(yī)院 口腔科 有些人認為既然牙周炎是一種慢性炎癥,那是不是可以通過吃消炎藥來治療,而不用做費時費力的洗牙和牙周深刮了呢?答案是:不能 首先,我們還是要重溫一下牙周炎的病因:附著于牙齦表面和深部的菌斑牙石是牙周炎的主要發(fā)病原因,不把這些去除,牙周炎癥是得不到控制的,去除菌斑牙石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洗牙和牙周深刮,而僅僅憑借吃消炎藥,是不可能讓菌斑牙石消失的。 那么,在牙周炎的治療過程中就一定不能用消炎藥了嗎?其實在急性炎癥期和某些特殊的牙周炎癥類型時,還是可以用抗生素做為輔助治療手段的。比如,因為牙周炎的緣故,牙床突然腫了一個大包,流膿疼痛,這時就不能馬上做牙周治療,而是要用抗生素先控制急性炎癥。再比如,有一些病人的牙周炎屬于特殊類型,年紀輕但牙周炎很嚴重、發(fā)展快,這樣的病人就需要在牙周刮治后給予抗生素輔助治療。再有一些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先天性心臟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等等)也需要治療前后給予適當的抗生素避免牙周治療后的不良反應。 楊泓 主任醫(yī)師,口腔科常務副主任,知名專家。 1992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系,學士學位,于北京醫(yī)院口腔科工作二十余年,能完全勝任牙體牙髓、門診外科以及門診手術的工作,并于1999年前往魏公村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牙周科進修一年,回科后一直主要從事牙周專業(yè)的醫(yī)教研工作?,F任中華口腔醫(yī)學會老年口腔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xié)會牙頜顏面醫(yī)療美容分會理事,北京口腔醫(yī)學會牙周專業(yè)委員會常委,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牙周專業(yè)委員會專科會員。2021年07月12日
1435
0
0
-
王婧姣副主任醫(yī)師 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牙周病科 牙齒除了外面可以看到的白色牙齒外,其實內在還有很長的牙根,牙根長在口內,從外看不到。牙齒力量之所以非常大,因為牙根非常牢固,就像大樹的樹根,牙周炎之所以能夠造成牙齒松動,就是破壞了牙根周圍的牙周組織結構,就像是水土流失后,大樹就倒了。即便是經過治療,牙周炎癥控制下來,牙周組織損失仍然沒有辦法復原,引導性牙周組織再生術就是為恢復這一損失。類似于在特定的情況下增加樹根周圍的土壤,重新提高大樹的穩(wěn)定性。牙根周圍主要是牙槽骨的缺損,進行引導性牙周組織再生術時,用人工骨粉充填缺損,然后蓋上特殊的屏障膜,保證骨組織的生長。新生的牙槽骨和牙周組織就能夠彌補之前牙周炎破壞造成的損失,牙根周圍的結構和牙齒的穩(wěn)固性能夠得到一定的恢復。2021年06月16日
2813
2
6
-
2021年03月31日
1131
0
0
-
2021年03月26日
1732
1
0
-
劉芳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湖北 線上診療科 牙齦炎和牙周炎 牙周病是口腔兩大常見疾病之一,其中以牙齦炎和牙周炎最常見。牙齦炎和牙周炎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兩者之間卻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牙齦炎 牙齦炎是口腔炎癥的初期表現,一般由于口腔細菌如牙菌斑、牙結石以及其他菌斑滯留造成。通常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齦顏色由粉紅色變?yōu)榘导t色。 健康的牙齦即使用力刷牙或輕探齦溝均不引起出血。而在初期和早期齦炎階段,輕探齦溝即可出血。它比牙齦顏色的改變出現的早些,而且也較客觀。故探診出血可作為診斷牙齦有無炎癥的重要手段。 通常采用潔治術(俗稱洗牙)徹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如發(fā)生牙齦增生,則需切除部分牙齦,恢復牙齦生理外形。通過治療,牙齦炎癥消除和牙齦形態(tài)恢復后,為保持和鞏固療效,必須堅持每天認真和合理刷牙,徹底清除牙菌斑。 提醒:牙齦炎如不治療,牙齦炎繼續(xù)發(fā)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組織,發(fā)展為牙周炎。 牙周炎 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其早期癥狀與牙齦炎相似,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不僅在刷牙時出血,有時在說話或咬硬物時也會出血,牙齦顏色暗紅,由于水腫顯得比較光亮。 此外,還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況下,牙齦附著在牙齒上的齦溝僅深0-2mm,超過2mm則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說明炎癥已從牙齦發(fā)展到牙周支持組織,使較深層的牙周組織感染,嚴重時,牙周袋因感染還會溢膿。 早期的牙周炎牙齒不松動,只有在慢性破壞性炎癥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組織支持力量大為減弱時,才導致牙齒松動。牙齦退縮也是牙周炎的癥狀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覺。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長時間受大量牙石的壓迫,刺激牙齦,所以齦緣外形出現水平式的退縮。 牙周炎的治療 牙周治療+牙齒清潔 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叫做牙周基礎治療,包括口腔衛(wèi)生指導、齦上潔治、齦下潔治和根面平整??谇恍l(wèi)生指導就是教你怎么高效刷牙,并且在復診中將刷牙習慣和刷牙效果再次強化。 如果牙周病嚴重,則需要系統(tǒng)性牙周治療,包括牙周基礎治療、牙周手術治療、牙周病的修復治療和牙周維護治療。牙周病不會被治愈,但可以通過治療和維護控制其發(fā)展和惡化。總結起來,牙周病的治療包括日常認真維護,加上定期牙周維護治療,二者缺一不可。 總結 牙齦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階段,病變只局限于牙齦,通常癥狀就是牙齦出血紅腫,牙槽骨沒有受累吸收。牙齦炎治療后是可逆的,牙周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tài)。而牙周炎不僅牙齦有炎癥,牙齦下方的牙槽骨也有吸收變低,會有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等表現,并且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牙槽骨吸收以后,不會重新長回來包裹牙齒,所以最終結果就只有牙齒松動脫落了。2021年03月12日
1249
0
0
-
陳珺副主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yī)院 牙周科 在臨床上有一部分牙周炎患者在完善的潔牙、齦下刮治、根面平整后牙周科醫(yī)生還會告知需要做牙周翻瓣術或GTR術,可能很多人都表示疑惑,一個小小的牙齒還需要做手術么?這個翻瓣術、GTR術又是什么呢?本人作為一名專業(yè)的牙周科醫(yī)生來給大家做下科普。首先,牙周翻瓣術和GTR術不是拔除牙齒的手術,恰恰相反,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保存牙齒,都是為了促進牙周組織的再生。其次,牙周翻瓣術和GTR術一定不能在牙周炎癥還沒控制好的情況下做,也就是說,必須要完善的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才能進行牙周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完善的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后做牙周探診,如果牙周袋還超過5mm,那么就需要做牙周手術,但是具體是翻瓣術還是GTR術,需要結合患者的牙片上牙槽骨是垂直型骨吸收還是水平型骨吸收來決定。有些時候,因為患牙的骨缺損非常大且深,那么就需要使用人工骨粉充填在骨缺損區(qū),從而獲得更好的骨組織再生,這時候術式就叫做GTR聯合植骨術。那么,會有人問,做這些手術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個目的是更加徹底的清創(chuàng),因為不翻開牙齦瓣情況下的齦下刮治能夠清潔到的齦下區(qū)域非常有限,如果齦下刮治后仍有深牙周袋,那么就需要通過打開牙齦瓣、直視下清創(chuàng)。就像下面這張圖片展示的,翻開齦瓣后深部的根面仍可見齦下牙石和大量的炎性肉芽組織附著于牙根表面,這些炎性組織會造成齦下牙周致病菌的持續(xù)附著、導致牙槽骨和牙骨質持續(xù)性破壞,最終導致牙齒松動、脫落。第二個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好地牙周組織再生,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再生。如下圖所示(箭頭區(qū)域)46初診時松動II°,潔治、刮治后松動度減輕,但46近中牙槽骨角型吸收至根尖,所以在完善的齦下刮治后行GTR聯合植骨術,術后半年可見近中骨缺損區(qū)有明顯的骨質再生。牙周翻瓣術和GTR術是治療中、重度牙周炎及侵襲性牙周炎患牙的經典術式,是牙槽骨吸收嚴重的患牙得以長期保留并行使咀嚼功能所必須的治療技術,是口腔醫(yī)學本科生教材就納入的內容,但目前熟練掌握此類手術的醫(yī)生絕大部分還是在大學的附屬口腔醫(yī)(學)院牙周科。所以對于牙周炎患者,尤其是伴有牙齒松動的中、重度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需要在專業(yè)的牙周科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完善的潔治、刮治、根面平整后,如果確實符合手術指征,就需要在正規(guī)的口腔醫(yī)院牙周科行牙周翻瓣術或GTR術或GTR聯合植骨術,這樣利于患牙的中長期預后。尤其對于中、青年牙周病患者,伴有牙槽骨角型吸收或者經過完善牙周基礎治療后牙周袋一直無法降到4mm以下的患者尤其需要完善此類手術,否則炎癥持續(xù)在牙周袋內,將會造成牙槽骨的慢性、持續(xù)性吸收,最終會導致牙齒脫落、早失。2021年01月07日
14143
2
8
-
熊玉雪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口腔治療科 牙周組織的健康與堆積在牙齒上的牙菌斑和牙結石的數量密切相關,對大多數人來說,去醫(yī)院潔牙時,牙齒上的牙菌斑基本上已經發(fā)展成了牙結石。牙結石最容易沉積的部位就是下前牙的舌側和上后牙的頰側。定期潔牙的人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牙結石堆積,間隔的時間越長,堆積的牙結石就會越厚越大。 牙結石首先在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開始沉積,如果堆積的牙結石沒有及時去除,面積就會越來越大,并朝著牙齦下發(fā)展,導致牙齦炎癥。牙齦炎癥會引起牙齦腫痛,這種腫痛感就像皮膚被針刺一樣。 長時間的牙結石堆積最后會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內很容易聚集食物殘渣和細菌。這樣惡性循環(huán),最后的結果就是牙齒松動、脫落。 由于不使用牙線、刷牙方法不正確,或者其他因素(如牙列不齊、口腔內有不良修復體、藥物作用、激素水平的變化)的影響,也許一個人只有牙齦上的結石,沒有牙槽骨吸收的現象,此時只需要常規(guī)潔牙。 當牙齦下存在牙結石,或有牙槽骨吸收跡象時,常規(guī)潔牙往往無法清除牙齦下的結石,此時需要進行牙周刮治了。 牙槽骨一旦吸收就很難再生,所以,牙周刮治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進一步的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齦出血,利于牙齒穩(wěn)固及健康。 經過牙周刮治(包括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術)的患者,每3到4個月需要進行一次牙周維護,因為他們牙齦下堆積結石的幾率比一般人要高。同時,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兩次),每天堅持使用牙線,對維護牙周健康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2021年01月04日
1771
0
0
-
熊玉雪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口腔治療科 1、口腔局部軟硬組織炎癥處于急性期的患者,應該待急性期過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癥局部加重或者通過血液傳播、擴散。 2、患有牙齦部惡性腫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規(guī)洗牙,以避免腫瘤局部擴散及遠處擴散。 3、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白血病患者,這些患者血凝機制不好,容易洗牙后出血較多。未控制的嚴重糖尿病患者,洗牙后由于容易導致口腔局部的感染。 4、患有活動性心絞痛、半年內發(fā)作過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規(guī)洗牙治療。由于聲波的刺激及洗牙時的不適,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5、患有急性傳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動期、結核病患者等,這類人應該等到疾病穩(wěn)定后,才可到醫(yī)院進行洗牙。洗牙前,對于自己的病情應明確的告知醫(yī)生,首先醫(yī)生自己需要做好相關方面的防護,并且對于使用的器械進行加強性的嚴格消毒或者丟棄。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病情,再者也是為了避免傳染他人。2021年01月04日
882
0
0
牙周炎相關科普號

王憲娥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憲娥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
牙周科
409粉絲1.3萬閱讀

馬珊珊醫(yī)生的科普號
馬珊珊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牙周科
4967粉絲6萬閱讀

武冠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武冠英 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口腔醫(yī)學中心
689粉絲9.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