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鑫主任醫(yī)師 鄲城縣人民醫(yī)院 介入血管外科 子宮腺肌癥的流行病學特點 子宮腺肌癥(Adenomyosis)是婦科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多發(fā)生于30~50歲的經產婦,因其常發(fā)生在月經初潮以后的育齡婦女,并有在絕經后減輕或者消失的特點,故又稱為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腺肌癥大概發(fā)病率8~27%。子宮腺肌癥往往發(fā)生在40~50歲的婦女,該年齡段升高原因可能與長時間的雌激素刺激暴露有關,因子宮腺肌癥發(fā)病時間一般較長,大約需要5~10年甚至更長時間,對于生育高峰期婦女,在經歷分娩和宮腔操作如人流等影響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發(fā)展,最終在40~50歲左右達到疾病發(fā)展高峰。 子宮腺肌癥的高危因素 生殖道阻塞 先天性疾?。ㄈ缟车腊l(fā)育畸形)導致生殖道阻塞,從而導致經血不能正常引流。炎癥性或損傷性(如宮腔檢查操作、人流術后)導致宮腔或宮頸粘連,經血不能外流,致使宮腔內壓力增加,導致子宮內膜向肌層擠壓,由于子宮內膜基底內陷,子宮內膜進而侵入子宮肌層而發(fā)病。 高雌激素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高雌激素保留是子宮腺肌癥的高危因素。子宮腺肌癥經常合并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厚等情況,且主要發(fā)生于絕經前期,絕經后癥狀常自行消退,病灶逐漸萎縮,均提示此病與體內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 職業(yè)因素 子宮腺肌癥在腦力工作者較體力勞動者更易發(fā)病,推測可能與腦力工作者在社會和工作中承受更大的壓力有關,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jié)更容易出現異常,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導致子宮腺肌癥發(fā)生。 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 子宮腺肌癥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現象,約15~20%子宮腺肌癥患者有家族史。有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的地區(qū)或民族,子宮腺肌癥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低脂肪飲食的地區(qū)或民族,肥胖為子宮腺肌癥高危因素。 子宮腺肌癥發(fā)病機制 目前子宮腺肌癥的確切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發(fā)現子宮腺肌癥與多種因素相關,且各因素間并非獨立致病,而是各種因素綜合所致的結果。在各種因素如子宮創(chuàng)傷、炎癥或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遺傳等作用下,導致子宮內膜與肌層連接處縫隙擴大,同時子宮內膜細胞自身較強的遷移與侵襲能力,導致子宮內膜侵入肌層,最終形成子宮腺肌癥。 子宮腺肌癥惡變主流觀點 子宮腺肌癥的惡變率約為1.1%~3%,約占子宮惡性腫瘤6.8%。子宮腺肌癥惡變的組織學類型絕大多數為子宮內膜樣癌,漿液性癌和透明細胞癌,其他的組織學類型較為少見。子宮腺肌癥異位的子宮內膜惡變率不會高于正常子宮內膜。 絕大多數(90%以上)的子宮腺肌癥惡變病理很可能源于子宮內膜或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侵犯或者轉移,并非真正意義的原發(fā)于子宮腺肌癥的惡性腫瘤(子宮腺肌癥惡性變)。所幸兩者即使均位于子宮深肌層,也不會影響臨床分期和患者預后,因此實際臨床意義有限。 子宮腺肌癥臨床表現特點 痛經 子宮腺肌癥導致的典型痛經為進行性加重痛經,痛經發(fā)生率約為64.8%~77.8%,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健康。痛經常于月經來潮前1周開始,或者隨月經來潮疼痛開始,月經初期疼痛最為明顯,月經結束后可逐漸緩解。疼痛以下腹部(俗稱小腹)為主,呈墜脹痛或者牽拉痛,常伴有腰骶部酸脹疼痛不適,以及肛門墜脹感,并可向會陰部及腹股溝區(qū)放射。 患者可因懷孕及哺乳期疼痛緩解消失,但月經恢復后痛經癥狀大多數繼續(xù)進展,所以產后哺乳期仍需要注意監(jiān)測子宮腺肌癥病灶情況。另外痛經程度與子宮大小程度不成比例,反而部分局灶型或者囊性子宮腺肌癥患者痛經較為明顯。 慢性盆腔疼痛 多發(fā)生于繼發(fā)性痛經后數年,其疼痛可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即月經數日后出現盆腔間歇性脹痛不適,其疼痛程度較痛經輕微,伴肛門墜脹感及腰骶部酸脹不適,部分可自行緩解,疼痛多發(fā)生于午后或夜間,可連續(xù)發(fā)作1周左右后自行緩解。另外性生活時陰道深部接觸性疼痛,伴下腹部墜脹感及腰骶部酸脹疼痛,可于性生活后1~2小時自行緩解。 月經改變 表現為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周期短縮,并伴有血凝塊,發(fā)生率約為40%~60%。子宮腺肌癥導致月經增多的原因主要為子宮肌層病變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使月經期開放的血竇不能及時關閉,使得出血時間延長、出血量增多。另子宮腔增大使得宮腔面積明顯增多,導致月經期內膜剝脫的面積增大,出血量明顯增大。 子宮增大 子宮腺肌癥有1/3的患者可無明顯癥狀,而部分患者因自覺腹圍增大,可捫及下腹部腫塊促使就診。一般子宮不大于孕12周大小。 泌尿系癥狀 子宮腺肌癥患者往往子宮明顯增大,增大的子宮可導致膀胱壓迫,繼而出現尿頻、尿急等尿路刺激癥狀,亦可能因病灶侵及子宮前壁漿膜層,進而刺激膀胱。 不孕 子宮腺肌癥合并不孕的患者可達20%左右,隨著生育年齡推遲,比例亦明顯增加。子宮腺肌癥導致患者整個宮腔、盆腔微環(huán)境明顯改變,嚴重影響整個生殖過程,嚴重削弱患者生殖能力。 其他癥狀 子宮腺肌癥患者因長期受慢性疼痛的折磨,影響生育等問題,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身心問題,表現出現性欲減退、焦慮,甚至社交障礙等系列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子宮腺肌癥該如何檢查? 子宮腺肌癥的典型臨床表現為進行性痛經加重、月經改變及不孕,但臨床上仍有約1/3患者無任何癥狀,導致臨床診斷困難。因此臨床大夫需要協助相關檢查來協助明確診斷。臨床常用主要檢查方式為腫瘤標志物(CA125)及影像學檢查(彩超及磁共振檢查)。 腫瘤標志物CA125 CA125是非特異性腹膜疾病標志物,一些良性盆腹腔腫瘤患者的CA125亦會高于參考值。由于CA125升高常與良惡性腫瘤相關,常導致臨床鑒別困難。子宮腺肌癥常伴有血清CA125水平升高,臨床上認為CA125可作為子宮腺肌癥的輔助診斷指標。 但CA125做為惡性腫瘤標志物之一,明顯升高的CA125指標往往導致患者焦慮,也使得臨床大夫擔憂惡性腫瘤漏診可能的兩難境地!相關文獻報道,高達72.4%的子宮腺肌病患者CA125升高,中位水平可達95.7U/ml。子宮體積、痛經、膀胱刺激癥狀、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均為患者CA125升高的獨立影響因素。因此建議密切監(jiān)測CA125波動水平情況,并可行子宮附件增強磁共振檢查排除婦科腫瘤,綜合評估病情,以減少誤診,緩解患者疑慮及擔憂! 彩超檢查 經腹部彩超聯合經陰道彩超檢查是臨床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相對于磁共振檢查,簡便易行,患者依從性較好且價格較為低廉,作為臨床首選檢查方法而應用廣泛。 子宮腺肌癥超聲檢查可分為彌漫型、前/后壁型、局灶型與囊腫型。 磁共振檢查(MRI) MRI為一種無創(chuàng)、無輻射的先進影像檢查技術,具有優(yōu)異的軟組織分辨率和多平面、多參數成像的特點,較其他影像檢查手段如彩超、CT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度(67%~99%)與準確性(85%~95%),已成為子宮腺肌癥影像學檢查和鑒別診斷中重要手段之一。 子宮動脈栓塞術(UAE) 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是目前臨床上常見治療子宮腺肌癥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越來越多的文獻數據支持UAE作為子宮切除術替代治療方案。適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輕的患者,有保留子宮意愿,不想婦科手術切除子宮的患者。臨床有效率約90%左右,大部分圍絕經期患者術后可達治愈效果。 子宮動脈栓塞術(UAE) UAE一般以左側橈動脈或右側股動脈作為穿刺點,將細小的導管分別送達兩側子宮動脈主干遠端,經微導管注射非常微小的PVA顆?;蛭⑶颍?00um)栓塞子宮腺肌癥病灶,阻斷病灶營養(yǎng)供血,造成病變組織缺血壞死,進而異位子宮內膜壞死脫落,分泌前列腺素減少,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UAE優(yōu)點 對病灶的位置、范圍無限制,局限型、彌漫型均適用。 合并子宮肌瘤者療效更佳。 不開刀、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 保留子宮、保護生育功能。 UAE術后反應 疼痛: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幾乎所有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脹、墜痛,持續(xù)時間不等,短則2-3天,長則1-2周,一般給予有效鎮(zhèn)痛處理后均可緩解。目前我中心常規(guī)予以靜脈鎮(zhèn)痛泵止痛處理,幫助患者渡過術后急性疼痛期。 發(fā)熱:25%患者,尤其肌瘤較大的患者,栓塞后一周內可出現低熱,體溫在38°C左右。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酌情預防抗感染處理,約持續(xù)1周后可自行消退。 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少部分病人栓塞后可出現陰道少量不規(guī)則流血,同時還伴有內膜脫落,可能是栓塞后子宮血供不足以維持內膜生長有關。 提前絕經:出現的幾率非常低,主要見于圍絕經期女性患者,發(fā)生率約7%(>45歲,絕經發(fā)生率為20%-40%,<45歲患者絕經發(fā)生率為1%-3%)。 原裝生活,做完整女人!2020年02月22日
2016
0
2
-
張洪濤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yī)院 婦科 吳女士今年30出頭,有一個4歲的寶寶,健康活潑,家庭幸福??墒敲總€月的痛經,讓她飽受折磨。起初痛經還能忍受,后來逐漸加重,疼得越來越厲害,并且伴有肛門墜脹,月經帶血塊,渾身不適。吃了大量止痛藥,剛開始吃的時候還有效,后來就管用了,加大藥物劑量也無濟于事,最后實在忍受不了,才來我院尋求手術治療。痛經,很多女性都有過這種痛苦的經歷,最厲害的時候不亞于生個孩子。有些痛經休息一兩天就可以,但有些則是疾病引起的,不是簡單休息就能解決的。吳女士做了一個B超檢查,提示子宮后壁肌層有不均質回聲團,邊界均不清,考慮子宮腺肌癥。她上網一查,這個病居然被稱為“不死的癌癥”,頓時如雷轟頂,心如死灰。子宮腺肌癥到底是什么鬼?有那么可怕嗎?子宮腺肌癥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和疑難病,它和子宮肌瘤兩種病稱為婦科兩大常見病,患者通常表現為痛經漸進性加重,月經量大,乃至引發(fā)貧血,另外還有不孕等,對女性健康危害巨大。子宮腺肌癥國內報告發(fā)病率為13.4%,國外報告為5%—70%不等,且有不斷上升趨勢,多發(fā)于30—50歲經產婦,但近年來,子宮腺肌癥出現了明顯的發(fā)病率上升和年輕化趨勢。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子宮腺肌病呢?說來遺憾,我們醫(yī)生也搞不清楚,目前醫(yī)學界對腺肌癥發(fā)病機制的相關學說有很多,但尚無定論。不過,這倒不是說我們醫(yī)生兩眼一抹黑,對該病一無所知,我們還是有些眉目的,至少一些共識的認識,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子宮肌腺癥究竟從何而來。臨床上我們發(fā)現,大部分腺肌癥患者都會有一個宮腔操作的病史。比方說幾年前做過肌瘤的剔除、剖宮產、人流等,手術之后不久,患者開始出現了痛經,然后去做B超檢查的時候發(fā)現存在了子宮腺肌癥。那么這部分患者,我們考慮跟手術的創(chuàng)傷有關系,就是手術的時候,可能這個手術穿透了宮腔,然后導致子宮內膜向子宮肌層內異位生長,出現了子宮腺肌癥,這個便是它的發(fā)病原因之一。上述的吳女士就是這種情況,她是4年前做過剖宮產后,出現了痛經,最終查出了子宮肌腺癥。但是,我們在臨床上會發(fā)現有一些患者很年輕,沒有結婚,沒有任何的宮腔操作病史,然后就得了很嚴重的子宮腺肌癥。這是什么原因呢?后來研究發(fā)現了就是她們的子宮內膜先天發(fā)育上存在缺陷,就是基底膜的發(fā)育缺陷導致了子宮內膜的逆向生長(正常的子宮內膜應該向宮腔里生長,然后來月經的時候排除體外),逆向生長之后就逐漸地長入到了子宮肌層,從而導致子宮腺肌癥。還有的患者,跟她的家族史有關。就是如果有相關家族史的患者,她的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率會比正常的沒有家族史的患者高7倍。臨床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這個病人月經周期短,出血時間長,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期長的患者,這部分患者的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率也會增加。另外還有一些和免疫機制有關的因素,也是引起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原因??傊覀儜敵姓J,有關子宮腺肌癥的起源和發(fā)病機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需要更多實驗學和人類學方面的相關研究。目前在該病的治療上,方法也有很多,患者不必一定切除子宮,可以選擇保宮治療。甚至有的患者,完全不用治療,不吃藥不打針不手術,當然這種幸運兒,有點“鳳毛麟角”。具體的治療選擇,還應參考患者的年齡、癥狀、有無生育要求等相關因素。2020年01月19日
1816
0
2
-
于昕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和醫(yī)院 婦科 子宮腺肌癥多發(fā)30歲—50歲的經產婦,但也可見于年輕未生育的女性。此病屬于婦科的常見病和疑難病。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子宮腺肌癥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子宮手術及宮腔操作史:進行剖宮產、分娩、人流及宮內節(jié)育環(huán)都可導致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生。剖宮產是創(chuàng)傷性子宮手術、可增加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率;分娩可引起子宮內膜淺肌層損傷,產后可出現慢性子宮內膜炎,所以分娩與子宮腺肌癥密切相關; 人流、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也有增加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幾率。人流吸引壓力不應過高,以減少對子宮的損傷,從而降低子宮腺肌癥發(fā)病的危險性。 2、生殖道阻塞因素:患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導致生殖道阻塞,使經血不能外流,逆流從而引發(fā)子宮腺肌癥。 3、內分泌紊亂:子宮腺肌癥一般處于絕經期范圍之內,卵巢功能開始衰退甚至萎縮老化,卵巢排卵稀少,直至停止,雌激素水平相對增多,而孕激素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卵巢功能失調。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子宮內膜就會過度增生,并向子宮肌層內擴散,誘發(fā)子宮腺肌癥。 4、遺傳因素:由于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生表現出一定的家族聚集及遺傳傾向,就是如果說她的直系的親屬,比如她的媽媽或者她的姨、她的姐姐有子宮腺肌癥,那這個病人她發(fā)生子宮腺肌癥的幾率要比其他人要高。因此有研究認為子宮腺肌癥發(fā)病與一定的遺傳因素有關。 雖然子宮腺腺肌癥發(fā)生機理尚不明確,許多患者無明顯的發(fā)病原因,但如能避免上述高危因素,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發(fā)生的風險。2020年01月09日
2471
0
1
-
武玉蘭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山東 線上診療科 痛經,是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是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90%的痛經都是原發(fā)性的,是沒有任何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的,但約 10%的痛經卻是繼發(fā)性的,是由于盆腔器質性疾病所致,例如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等,今天我們主要討論以痛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子宮腺肌癥。1、為什么會痛經?痛經的發(fā)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PG)的含量增高有關,研究發(fā)現,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和月經血中 PGF2a和 PGE2含量較不痛經者明顯增高,而 PGF2a的增高可使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攣縮,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tài)而出現痛經。此外,原發(fā)性痛經還受精神、神經因素影響,疼痛的主觀感受也與個人痛閾有關。2、什么是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子宮內膜腺體或間質異位于子宮肌層,同時還伴有周圍肌層細胞的增生與肥大,形成彌漫性或局限性病變。有婦科專家將子宮內膜比喻為不安分的游民,跑到哪兒就禍害到哪兒。異位到卵巢上可以形成巧囊,異位到子宮肌層,則引起了子宮腺肌癥。也有異位到鼻腔、肺部,出現周期性鼻出血、咯血等癥狀者。子宮腺肌癥國內報告發(fā)病率為 13.4%,國外報告為 5%~70%不等,且有不斷上升趨勢,現已成為婦科常見病。多發(fā)生于 30-50 歲經產婦,而近年來,子宮腺肌癥出現了明顯的發(fā)病率上升、發(fā)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約 15%同時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約 50%合并子宮肌瘤。3、子宮腺肌癥與痛經文獻報道子宮腺肌病患者的痛經率高達 15%~77.8%不等,痛經是子宮腺肌癥最為常見的癥狀,典型表現為:繼發(fā)性痛經,進行性加重。一般痛經于經前一周開始,直至月經結束。子宮腺肌癥的痛經不光與前列腺素有關,還與雌激素、環(huán)氧化酶(COX)、芳香化酶、異位內膜分泌神經生長因子(NGF),以及子宮腺肌癥病灶深度及累及范圍相關。4、子宮腺肌病與不孕雖然多數子宮腺肌病患者已經完成生育,但仍有不少生育期患者合并不孕,尤其是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此類病人子宮增厚又常合并盆腔粘連等,不利于卵巢排卵及胚胎著床,自然妊娠率就明顯下降。如若患者同時還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可先按內異癥治療規(guī)范進行。對單純性彌漫性子宮腺肌病有報道用GnRH-a 治療 3~ 6 個月, 停藥后有一定妊娠率。子宮腺肌癥合并(或不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5、為什么會得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生跟不安分的子宮內膜有關,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游民”流離失所的呢?子宮內膜直接在肌層上面,中間缺乏一個黏膜下層的保護作用,使得在解剖結構上基底層內膜易于侵入肌層。多次妊娠與分娩、人流、刮宮、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都可造成子宮內膜或子宮淺肌層損傷,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生長而發(fā)病。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跟體內雌、孕激素有關,甚至還與免疫、遺傳因素有關。6、子宮腺肌癥還有哪些臨床表現?除痛經外,月經量過多和子宮不規(guī)律出血也較為常見,嚴重者可出現繼發(fā)性貧血。月經過多一般表現為連續(xù)數個月經周期出血量大,一般超過 80ml,并影響女性身體、心理、社會與經濟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而壓迫癥狀、流產和不育的發(fā)生率較低。檢查時可捫到均勻增大的子宮,有壓痛,月經來潮時更為明顯,如為腺肌瘤,子宮呈非對稱性增大,有局限性隆起。另外,還有近 30% 的子宮腺肌癥患者無明顯癥狀,只是在健康查體或因其他疾病進行影像學檢查時,被偶然發(fā)現。7、子宮腺肌癥如何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治療方法很多,藥物、手術、介入、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但這么多治療方法,卻很難有個方法即不損傷子宮,又明顯有效且不復發(fā)的。手術治療:保守手術:經腹或經腹腔鏡子宮腺肌瘤切除術。適用于年輕,有生育要求的,有局限性肌腺瘤的患者。但由于病灶廣泛,界限不清,手術難以切凈,術后易復發(fā),往往需要補充藥物治療。術后需避孕一定時間,防止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風險。根治手術:對于沒有生育要求,或彌漫性子宮腺肌癥,痛經無法忍受的患者,手術應采取全子宮切除的方式,不建議保留宮頸,可根據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決定是否保留卵巢。手術方式的選擇,腹腔鏡或經腹均可,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美觀、恢復快等優(yōu)勢。2019年11月11日
2365
0
2
-
2019年04月01日
9117
0
1
-
2018年11月08日
8097
0
5
-
王超醫(yī)師 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 婦科 什么是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子宮的非腫瘤性病變,但許多癥狀和體征與子宮肌瘤非常相似。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在月經期的時候,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的出血直接進入肌層,會引起疼痛。隨著血液的積累,周圍的肌肉膨隆腫脹并形成纖維組織。這種腫脹位于子宮肌層內,稱為腺肌瘤,因為在超聲檢查時感覺很像一個肌瘤并常與子宮肌瘤混淆。子宮腺肌癥可以癥狀輕微或者完全沒有癥狀,也會有癥狀非常重的患者,它可能會導致嚴重出血和月經期間嚴重痛經。大約10%的女性存在子宮腺肌癥,因此,不如子宮肌瘤那么常見,但也有文獻報道在40-50歲女性有70%存在子宮腺肌癥。如果僅僅是影像學檢查發(fā)現而沒有癥狀,可以隨訪觀察而不必急于治療。圖示:左側是常的子宮式圖,右側是腺肌癥子宮的模式圖,可見內膜植入到肌層中,可見子宮基層彌漫性增厚伴有斑片狀植入的子宮內膜(這就是造成腺肌癥癥狀的元兇)子宮腺肌癥的病因:子宮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專家認為可能的原因包括:1植入組織生長一些專家認為,子宮腺肌癥源于直接將內膜組織細胞從子宮內膜植入肌層。子宮的一些手術操作,比如剖腹產、流產手術可能直接將子宮內膜細胞植入到子宮肌壁。2發(fā)育的起源其他專家推測,子宮腺肌癥起源于子宮形成的女性胎兒時期,子宮肌肉層形成時部分子宮內膜組織沉積其中。3與分娩相關的子宮炎癥另一種理論表明子宮腺肌癥和分娩之間的關系。在產后子宮內膜的炎癥可能導致正常的組織層次斷裂,造成內膜的植入。4干細胞的起源最近的一個理論認為,骨髓干細胞可能入侵子宮肌肉,造成子宮腺肌癥。無論子宮腺肌癥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生長取決于女性體內周期性激素的分泌。進入更年期后雌激素的產生減少,子宮腺肌癥會最終消失。子宮腺肌癥的臨床表現1癥狀有些時候子宮腺肌癥并沒有癥狀,或者輕微的不適,有些患者癥狀會比較嚴重(1)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紊亂、月經量增多,嚴重的患者可以導致貧血。(2)痛經:月經期劇烈的絞痛或者刀割樣疼痛,持續(xù)整個經期,并隨年齡的增長不斷加重,這通常是患者就醫(yī)的主要原因。病灶位于子宮后壁常伴有經期的肛門墜脹感。痛經初期服用止痛藥物可以緩解,但隨著病情進展,痛經需要服用的止痛藥物劑量明顯增加,使患者無法耐受。隨著病情的進展會造成痛經的時間延長、直至非經期的持續(xù)疼痛。疼痛部位也會泛華,自感有宮腔外的疼痛。(3)性交痛:影響正常夫妻生活,甚至成為離婚的誘因。(4)經期之間的出血。2體征婦科檢查子宮增大到正常的2-3倍。臨近經期,子宮有觸痛感。盡管你可能不知道你的子宮增大,您可能會注意到,你的小腹似乎更大或有柔韌的感覺。子宮腺肌癥患者,約一半患者合并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的確診根據典型病史及體征即可作出初步診斷,結合影像學檢查,如盆腔或陰道B超、MRI,CA125等可診斷,確診需通過手術取得病變組織行病理學檢查。1. 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本病最有效的手段。陰道超聲檢查敏感性達80%,特異性可達74%,較腹部探頭準確性高。子宮腺肌病時B超可見子宮均勻性增大,回聲不均;子宮腺肌瘤時B超可見子宮呈不均勻增大,局部隆起,病灶內呈不均質高回聲。MRI可在術前客觀的了解病變的位置及范圍,對決定處理方法有較大幫助。彌漫性子宮腺肌癥的MRI在T2WI上表現為子宮結合帶彌漫性增厚;局限性子宮腺肌癥在T2WI上表現為與結合帶信號相近的低信號腫塊影,邊界模糊。 圖示:子宮腺肌癥的磁共振檢查,可以看到子宮肌層明顯增厚,內部的點片狀信號就是植入到肌層反復引起疼痛的異位子宮內膜2. 血清125部分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這在監(jiān)測療效上有一定價值。子宮腺肌癥如何治療本病的治療手段較多,臨床決策需結合患者的年齡、癥狀及生育要求進行個體化選擇。手術與藥物治療方案可同時選擇。1. 藥物治療l藥物止痛治療:對癥治療對癥狀較輕,僅要求緩解痛經者,可以選擇在痛經時予以非甾體抗炎藥如芬必得、消炎痛或萘普生等對癥處理。l激素治療:對于有明顯痛經的患者可以用激素治療,如左炔諾孕酮緩釋的宮內節(jié)育器(商品名:曼月樂),芳香酶抑制劑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等。2.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包括根治手術和保守手術。根治手術即為子宮切除術,保守手術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及肌層切除術、子宮肌層電凝術、子宮動脈阻斷術以及骶前神經切除術和骶骨神經切除術等。子宮切除術:適用于患者無生育要求,且病變廣泛,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而且,為避免殘留病灶,以全子宮切除為首選,一般不主張部分子宮切除。圖示:子宮腺肌癥手術切除的完整標本,圖中褐色部位是病變比較嚴重的區(qū)域。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適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輕的患者。因子宮腺肌病往往病灶彌漫并且與子宮正常肌肉組織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選擇切除的方式以減少出血、殘留并利于術后妊娠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3.介入治療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術(UAE)是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方案之一。這是一種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通過只有1-2mm細的導管進入子宮的供血動脈,然后注射非常微小的PVA微球(300-500um),造成腺肌癥組織營養(yǎng)和養(yǎng)分供應中斷而壞死脫落,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其作用機制有:異位子宮內膜壞死,分泌前列腺素減少,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降低復發(fā)率。圖示: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手術模式圖,導管選擇性進入子宮動脈后注射栓塞物質。介入治療法以栓塞顆粒阻塞患者子宮動脈,會影響到患者的子宮及卵巢的血運功能,導致患者妊娠受到影響,可能導致患者早產、流產、是患者剖宮產幾率增加,此外也有可能導致患者不孕。子宮腺肌癥介入治療法是一種比較新的治療手法,目前使用此方法治療的患者較少,其長期療效以及并發(fā)癥方面尚不能明確,因此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宮腺肌癥患者不建議使用介入治療。4. HIFU治療 高強度聚焦超聲(海扶刀)治療子宮腺肌癥主要適用于:臨床診斷的子宮腺肌癥(臨床癥狀+US/MRI)l子宮壁后壁≥3cml排除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l下腹部無放射治療史l無鎮(zhèn)靜鎮(zhèn)痛方案的禁忌癥HIFU消融治療子宮腺肌癥的原理:l選擇性消融部分子宮內膜異位病灶l使病灶范圍縮小l異位的子宮內膜功能喪失左圖:為術前MRI增強:子宮后壁腺肌癥; 右圖:HIFU術后增強見后壁明顯無灌注區(qū)域(消融壞死區(qū))HIFU消融治療的優(yōu)點:l精準病灶定位l非侵入性治療,消融病灶l無創(chuàng)l無需麻醉l不開刀、不流血l可保留子宮l安全、并發(fā)癥少l可重復治療選擇HIFU治療子宮腺肌病的常見問題:(1)就診須知:可以采用電話(029-89550039)、網絡(何菊仙大夫、白昌民大夫)、好大夫在線(王超大夫)等方式預約,西北婦女兒童醫(yī)院海扶刀門診,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qū)雁翔路1616號;(2)就診時請帶好既往病例資料,如超聲檢查等;(3)手術安排:l根據病友個人生理周期,決定手術時間,一般在例假結束后,請?zhí)崆邦A約床位,以便及時住院治療。l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即安排手術,術后第二天即可出院。(4)術后費用:目前我院HIFU刀入院治療,平均住院日4天,總花費13000-14000RMB;子宮腺肌癥目前的診療現狀:子宮腺肌癥保守治療的難度大,副作用大,無論是外科局部病灶的切除,還是藥物的干預,療效都比較差,且復發(fā)率也比較高,除非切除子宮,否則目前任何治療方式都無法根治子宮腺肌癥。HIFU是治療子宮腺肌癥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發(fā)癥少、治療后恢復快、可重復性治療的特點,得到了廣大婦科專家的認可。超聲消融治療腺肌癥主要是以減輕或緩解腺肌病相關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保留子宮、不干擾內分泌、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目標,有效避免了開刀的痛苦,即使子宮腺肌癥復發(fā)也可以再次治療,不會對身體有傷害,這對子宮腺肌癥患者來說是一種福音。2017年11月06日
9313
2
5
-
艾星子·艾里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科 子宮腺肌病自1980年發(fā)現第一例至今依然是病因不明的婦科疾病,雖然有1/3可以沒有癥狀,但發(fā)病率高達70%,一般都有典型的漸進性加重的痛經、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性交痛及不孕,對育齡期婦女造成的嚴重危害是觸目驚心的,甚至會有一部分人病人說每次來“大姨媽”痛的想自殺,俗稱“盆腔吸血鬼”。腺肌病診斷并不難,難的是治療,往往子宮切除是最終的選擇,但是隨著女性對子宮重要性的認識更多的人選擇不切子宮,而海扶就是腺肌病的春天。那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子宮腺肌?。? 什么叫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癥(adenomyosis)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是婦科常見病。它常常會導致繼發(fā)性痛經及月經量增多、流產、不孕等癥狀,因而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 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子宮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的共識是因為子宮缺乏粘膜下層,因此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細胞增生、侵襲到子宮肌層,并伴以周圍的肌層細胞代償性肥大增生而形成了病變。而引起內膜基底層細胞增生侵襲的因素現有四種理論:①與遺傳有關;②子宮損傷,如刮宮和剖宮產均會增加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生;③高雌激素血癥和高泌乳素血癥;④病毒感染;⑤生殖道梗阻,使月經時宮腔壓力增大,導致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的肌層。 病理生理 巨檢:子宮多均勻增大,呈球形,常發(fā)生在子宮后壁。肌層病灶有彌漫型及局限型兩種,前者稱為子宮腺肌癥,后者稱為子宮腺肌瘤。剖開子宮壁可見肌層明顯增厚、變硬,在肌壁中見到粗厚的肌纖維束和微囊腔,腔中偶見陳舊血液,往往與正常平滑肌組織界限不清。臨床上描述常用“毛巾樣改變”形容。 鏡檢:子宮肌層內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是本病的鏡下特征。因為其他疾病的子宮標本中10~30%會發(fā)現在子宮肌層中有子宮內膜組織,故診斷子宮腺肌病時需滿足內膜腺體細胞侵襲深度大于3mm或者侵襲到內膜基底層細胞的下一個低倍鏡視野。但這種診斷標準仍有爭議 臨床表現 子宮腺肌病過去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的經產婦,但近些年呈逐漸年輕化趨勢,這可能與剖宮產、人工流產等手術的增多相關。(專家門診曾遇到一位26歲患者) 癥狀 1,月經失調(40-50%):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因為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以及子宮肌壁間病灶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引發(fā)。嚴重的患者可以導致貧血。 2,痛經(25%):特點是繼發(fā)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常在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這是因為月經時子宮肌層內的異位子宮內膜在卵巢激素的影響下充血、腫脹以及出血,同時還增加了子宮肌層血管的血量,使堅厚的子宮肌層擴張,引起嚴重的痛經。 3,大約有35%的患者無明顯癥狀。 體征 婦科檢查子宮常均勻增大呈球形,子宮腺肌瘤可表現為質硬的結節(jié)。子宮一般不超過孕12周大小。臨近經期,子宮有觸痛感;經期,子宮增大,質地變軟,壓痛比平時更明顯;經期后,子宮縮小。這種周期性出現的體征改變是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之一。子宮常與周圍尤其是后面的直腸粘連而活動較差。約15-40%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約半數患者合并子宮肌瘤。 診斷 根據典型病史及體征即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組織病理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本病最有效的手段。陰道超聲檢查敏感性達80%,特異性可達74%,較腹部探頭準確性高。MRI可在術前客觀的了解病變的位置及范圍,對決定處理方法有較大幫助。 部分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這在監(jiān)測療效上有一定價值。 如何治療? 1、藥物治療 對癥治療:對于那些癥狀較輕,僅要求緩解痛經癥狀,尤其是近絕經期的患者,可以選擇在痛經時予以非甾體抗炎藥對癥處理。因為異位的子宮內膜在絕經后會逐漸萎縮,所以此類患者在絕經后病痛就會得到解除而不需手術治療。 假絕經療法:GnRHa注射可以使體內的激素水平達到絕經的狀態(tài),從而使異位的子宮內膜逐漸萎縮而起到治療的作用。此方法又稱為“藥物性卵巢切除”或“藥物性垂體切除”。一般在用藥3-6周體內的血清雌激素就達到去勢水平,可使痛經緩解。并且應用GnRHa后可以使子宮明顯縮小,可以作為一部分病灶較大、手術困難的患者術前用藥。等到子宮變小后再手術,風險和難度會明顯下降。但是GnRHa長期應用會出現更年期癥狀,甚至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及骨質疏松等,所以在應用GnRHa 3個月后建議反向添加雌激素以緩解并發(fā)癥。另外GnRHa費用較高,每月需人民幣1000-2000元左右,所以目前并不作為長期治療的方案,一旦停藥,月經恢復就可能導致病變的再次進展。所以目前GnRHa常作為術前縮小病灶以及術后減少復發(fā)的選擇藥物。 假孕療法:部分學者認為口服避孕藥物或孕激素可以使異位的子宮內膜蛻膜化和萎縮而起到控制子宮腺肌病發(fā)展的作用。部分患者選擇上曼月樂在子宮局部持續(xù)釋放高效孕激素以控制子宮肌壁間的內膜異位病灶。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子宮腺肌病異位的子宮內膜大多為基底層的子宮內膜,它們對孕激素不敏感。所以孕激素(口服避孕藥及曼月樂)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效果尚存在爭議。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根治手術和保守手術。根治手術即為子宮切除術,保守手術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及肌層切除術、子宮肌層電凝術、子宮動脈阻斷術以及骶前神經切除術和骶骨神經切除術等。 3. 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又稱超聲聚焦刀(通稱海扶刀) 它是將體外產生的超聲波直接聚焦在腹壁上的子宮內膜異位處,利用產生的高能量適形地對組織進行治療,這種方式因為無創(chuàng),不開刀,不切除子宮,副作用小,可避免開刀引起疤痕和臟器粘連.沒有手術和麻醉風險,即刻就可以通過B超或者MRI看見治療效果。術后還能激活抗腫瘤免疫力,避免再次復發(fā),對痛經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治療3個月后配合使用曼月樂,目前各中心平均有效率在80%左右。特別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術后3-6月可以備孕,也有明顯改善妊娠結局的報道,海扶無疑是子宮腺肌癥病人目前的首選方案。 “海扶刀”目前稱為是一種無創(chuàng)治療,住院時間短,可重復操作,避免了手術創(chuàng)傷,麻醉風險,術后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更重要的是能避免子宮切除,同時保留盆底結構的完整性。對于希望生寶寶的女性來說,不僅消除了病灶,更是有利于胚胎著床和生育功能恢復。 對于那些渴望保留子宮做完整女人的患者們有海扶助陣不僅可以緩解疼痛、減少月經,從整個身心都有重生的感覺,看著患者們術后很快活奔亂跳地出院,不光是患者、患者家屬展笑顏,我們海扶團隊更是為真正發(fā)揮了一婦嬰“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展了無限欣慰的笑顏。2017年04月17日
3747
1
1
-
齊瑞玲副主任醫(yī)師 漯河市中心醫(yī)院 婦產科 介紹個MM給你:內異癥的妹妹——子宮腺肌病 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都是子宮內膜“離家出走”造成的。 作者:鄒世恩 來源:“恩哥聊健康” 子宮內膜異位癥,大家已經慢慢熟悉起來了。不過好多人不知道,它還有一個孿生姐妹:子宮腺肌病。 腺肌癥怎么發(fā)生的? 既然是孿生姐妹,那么,它們的爹媽自然都是一樣的:子宮內膜。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應該是呆在子宮腔里頭的。 但是有些內膜比較調皮,喜歡離家出走,腿腳利索的,跑得遠,到了盆腔、腹腔,就可能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 腿腳短的喜歡在子宮里鉆洞洞的,就賴在子宮肌層中,可能形成子宮腺肌病。 概念 子宮腺肌病指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存在于子宮肌層中。 什么情況下會得腺肌??? 其實啊,賴在子宮肌層的內膜組織,屬于比較懶的痞子。當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受到損傷,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精神,它們就會跨界跑到肌層中去。 什么情況下,內膜基底層會受損傷? 多次生育、刮宮、剖宮產、子宮內膜慢性炎等情況下,內膜的基底層就容易受損傷。尤其是人流刮宮、剖宮產,“現代流行病”啊,no zuo no die。 有時候,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比較高,也會刺激內膜,讓內膜組織變得很活躍,一旦活躍起來,它也喜歡鉆洞洞,基底層什么的,都擋不住它。這類情況常見于胡亂食用可能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者肥胖者。 腺肌病有什么壞處? 肌層中的內膜組織也遺傳了爹媽的特性,每來一次月經,就會增生一次,但是它卻沒有辦法像月經一樣排出體外,只好蝸居在肌層間隙中。 慢慢地,就像吹氣球一樣,子宮被撐胖起來。這種胖多數像球一樣變得渾圓,也有比較講規(guī)矩,老老實實呆一團,形成瘤樣的腺肌瘤。 這種胖是一種病態(tài)的胖,在子宮被撐胖的過程中,約一半的人,會出現痛經,并且逐漸加重,這個癥狀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很像。另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月經增多,量多、經期變長,常遇到大量經血引起貧血,為了救命要臨時輸血的。 這兩大問題有的可能單獨出現,有的一起來。想懷孕的人,還可能因為腺肌病懷不上或者流產。還有一部分人,還沒啥不舒服的,不過,您也別得意,等著唄,遲早的事兒。 恩哥你說的這些問題,好像都不是很嚴重,又不是癌癥,不會要人命的啊。 痛經和“血崩”,你來試個一試。 那還是不要試了。 關鍵是,腺肌病它還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治療辦法,它就這么纏著你的子宮,想甩都甩不掉。 根治的兩大選擇! 腺肌病是發(fā)生在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身上,一切問題都源自月經來潮。要是不來月經,子宮就不會增大,不增大就不會痛經和月經增多。 所以,完全徹底斷根的治療方法有兩個:一是切了子宮,二是熬到絕經。 無毒副作用的治療選擇@@ 要是一點癥狀都沒有的話,也可以不用藥,等著。雖然不用藥,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副作用,因為遲早有一天會引發(fā)癥狀的。 如果有辦法成功懷孕,那么恭喜,至少這一年多,腺肌病算控制住了。前提是能懷上并且不流產。只是短暫的蜜月期后,它又會卷土重來。 這些情況可以用藥: 1、有些只是輕度的痛經,那么可以考慮僅用止痛藥,或者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對輕度月經增多,也有一定的作用。 不過這兩個藥物,只能稍微延緩病程進展,它們是無力阻止腺肌病的膨脹。 優(yōu)點也很明確:便宜、副作用相對較小,可以長期使用。 2、癥狀再厲害一點的,可以使用曼月樂環(huán)(請允許我說了一個商品名,因為目前它是唯一的,沒有替代品可以選擇)。 這環(huán)可以持續(xù)低劑量地在宮腔釋放孕激素,對于控制痛經、減少月經量,有較好的效果。 如果子宮比較大的話,直接放環(huán)可能容易掉,可以先選擇打GnRHa針,待子宮縮小后再放。 缺點:有部分病人無效,有的會出現點滴狀陰道流血,慢慢適應后多數可以緩解。 優(yōu)點:可使用3-5年,一千來塊錢,平均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3、更厲害一點的就需要下猛藥,我們可以用藥物來模擬不來月經的狀態(tài)。 除了絕經,還有懷孕會不來月經,所以這些藥物的治療方法,就叫做:假絕經療法、假孕療法等,常用的藥物包括GnRHa、米非司酮等等,使用后月經就不來了。 不過它們的副作用也較大,不適合長期使用,一旦停藥,月經恢復,腺肌病也會繼續(xù)的。而且GnRHa比較貴,每個月要近2000元。其他藥倒還可以。 多數情況下可以結合使用曼月樂環(huán),或是術前為了創(chuàng)造手術條件而使用,或者是用幾個月,停藥一段時間,然后再用,反復來幾回。 4、靠近50歲的病人,可以等一等,或者用點藥模擬絕經狀態(tài),最后真正過渡到絕經,然后就等著腺肌病自己消失吧。 不得不手術的話 實在痛苦,沒有別的選擇,也有要求手術的。想要根治,只有切除整個子宮。 舍不得子宮,或是還想懷孕的話,可以考慮做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使用GnRHa,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為懷孕創(chuàng)造機會。但是,這樣會影響子宮肌層的完整性,孕期有一定的風險。 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子宮動脈栓塞、高強度聚焦超聲消融術、子宮內膜切除術和盆腔神經阻斷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問題,但是都不能盡如人意。 子宮腺肌病,治療方法很多,但是都不是很完美,需要結合個人具體情況,個體化選擇治療方案。2016年08月30日
3499
2
3
-
趙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中醫(yī)院 婦產科 張女士今年三十出頭,有一個健康活潑的女兒,生活也比較幸福。然而每個月的痛經卻讓她飽受折磨,剛開始疼痛還能忍受,可漸漸地她發(fā)現痛經越來越嚴重,嚴重的時候腰都直不起來,冒冷汗,而且月經量也明顯增多了。起初疼的厲害的時候吃止痛藥還能緩解,可漸漸地止痛藥效果也沒那么明顯了,實在無法忍受了這才到我的門診就診。痛經,很多女性都有過這種痛苦的經歷,最厲害的時候真是如萬箭穿心。今年三月份開始,安徽的女職工們有了痛經假,如果月經過多或者痛經不能正常上班的,可享有1至2天的休假。有些痛經休息一兩天就可以,但有些則是由疾病引起的,不是簡單休息就能解決的。張女士在門診做了一個B超檢查,提示子宮體積增大,前壁明顯增厚,考慮為子宮腺肌癥。她自己在手機上一查,這個病居然被有些人稱為“不死的癌癥”,頓時心如寒灰,拿著B超單過來的時候是滿臉的愁容。子宮腺肌癥到底是什么鬼?有那么可怕么?有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子宮腺肌癥。什么是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一種育齡期女性常見病,是由于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肌層生長,同時還伴有周圍肌層細胞的增生與肥大,形成彌漫性或局限性病變。(太專業(yè)聽不懂?)有婦科專家將子宮內膜比喻為不安分的游民,跑到哪兒就禍害到哪兒。異位到卵巢上可以形成巧囊,異位到子宮肌層,則引起了子宮腺肌癥。也有人把它比喻成樹皮長到樹干里去了,都描述的比較形象。文獻報道其發(fā)病率大約為20% ~ 30%,但其發(fā)病率的報告根據人群及統計的不同而差距較大。該病多發(fā)生于30~50歲的已生育女性,而近年來,子宮腺肌癥出現了明顯的發(fā)病率上升、發(fā)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其中35%的患者可無明顯癥狀,15%的子宮腺肌癥患者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50%的患者合并子宮肌瘤。為什么會得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生跟不安分的子宮內膜有關,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游民”流離失所的呢?子宮內膜直接在肌層上面,中間缺乏一個黏膜下層的保護作用,使得在解剖結構上基底層內膜易于侵入肌層。多次妊娠與分娩、人流、刮宮、慢性子宮內膜炎等都可造成子宮內膜或子宮淺肌層損傷,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生長而發(fā)病。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子宮腺肌癥的發(fā)病跟體內雌、孕激素有關,甚至還與免疫、遺傳因素有關。子宮腺肌癥有什么表現?1.月經失調:40%~50%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后點滴出血。這是因為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以及子宮肌壁間病灶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引發(fā)。嚴重的患者可以導致貧血。2.痛經:發(fā)生率占15%-30%,特點是繼發(fā)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也就是一次比一次疼。常在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砂l(fā)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甚至嚴重影響生活。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隨著病程延長,可并發(fā)月經量增多和子宮增大,痛經可隨著病情加重而越來越重,但是也有痛經和增大的病灶不成正比。3.不孕:嚴重的子宮腺肌癥,尤其合并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容易引起不孕。此類病人子宮增厚又常合并盆腔粘連等,不利于卵巢排卵及胚胎著床,自然妊娠率就明顯下降。但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子宮腺肌癥該怎么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治療方法很多,藥物、手術、介入、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但這么多治療方法,卻很難有個方法即不損傷子宮,又明顯有效且不復發(fā)的。每種治療手段都有著一定的利弊。1.藥物治療:對于大多數子宮腺肌癥患者,我們往往建議先采取保守治療,尤其是年輕患者,保守治療無效時再考慮采取手術治療。下面我們來說說子宮腺肌癥的幾種藥物治療。(1)放置曼月樂環(huán)(LNG-IUS)。曼月樂環(huán)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可以緩慢釋放左炔諾酮(避孕藥)的節(jié)育環(huán),使宮腔局部形成高濃度的孕激素環(huán)境,引起子宮內膜暫時性萎縮,抑制生長,從而使每次月經的經血量減少,緩解痛經。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但基本都在上環(huán)后3個月消失。(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是目前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最有效的藥物。GnRH-a通過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導致卵巢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出現暫時性閉經。一般在月經第1日皮下注射,每28天注射一次,多數患者在用藥后第2個月開始閉經,可使痛經緩解,停藥后短期內排卵可恢復,亦有復發(fā)可能??蓱肎nRH-a治療3~6個月后,再使用口服避孕藥或LNG-IUS。但部分女性在治療后會出現潮熱、失眠、骨痛等不適,主要是藥物抑制卵巢刺激素分泌引起的副作用。對于出現這些癥狀的女性,可以去門診看看,添加一些藥物治療,會緩解癥狀。對于GnRH-a使用時間長短,一般是4-6個月,當然,我的團隊也在摸索小劑量長周期的療法,對部分患者效果明顯。(3)口服短效避孕藥:臨床上有些小姑娘來看痛經,醫(yī)生建議吃避孕藥,病人就不能理解了,說:“大夫,我還沒有結婚,你怎么讓我吃避孕藥呢?”在這里,我們就不用它的避孕作用了。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導致內膜萎縮和經量減少,從而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2.手術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手術分為保守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兩種,對于那些比較年輕,有生育要求的,有局限性肌腺瘤的患者,可采取子宮腺肌瘤切除的辦法,手術方式可選擇腹腔鏡或經腹手術。但由于病灶廣泛,界限不清,手術難以切凈,術后易復發(fā),往往需要補充藥物治療。此外,因子宮切口周圍血供較差,子宮肌層張力下降,術后需避孕一定時間,防止再次妊娠時子宮破裂風險。對于沒有生育要求,或彌漫性子宮腺肌癥,痛經無法忍受的患者,手術應采取全子宮切除的方式,不建議保留宮頸,可根據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決定是否保留卵巢。手術方式的選擇,腹腔鏡或經腹均可,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chuàng)、美觀的優(yōu)勢,往往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介入治療:利用一根導管由腿部動脈穿刺進入,到達子宮兩側供血動脈,釋放栓塞藥物將兩側血管堵住,從而可破壞病灶血管,使異位的內膜組織壞死。該治療近期效果明顯,患者月經量減少及痛經緩解率較高,子宮及病灶體積可相應縮小。但介入治療后可能會出現卵巢功能衰退、陰道流血等問題,且治療后對自然妊娠可能存在一定影響,對于年輕有生育要求患者需慎重選擇。4.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又叫海扶刀,是將體外產生的超聲聚焦到病灶區(qū)域,產生60-100℃,通過瞬間的高溫,破壞腺肌癥病灶,使其凝固性壞死。壞死病灶吸收后,子宮縮小,痛經及經量多的癥狀明顯得到改善。治療后子宮腔內環(huán)境改善,可增加病人受孕幾率。該治療的主要優(yōu)點是:不開刀、無需麻醉、不流血、無瘢痕以及并發(fā)癥少,同時恢復快,痛苦小,也不會造成盆腔粘連,影響盆腔內環(huán)境。海扶刀治療后也同樣存在復發(fā)的可能,但可以反復治療來達到理想的效果。但是該方法主要用于處理子宮上的異位病灶,如果合并卵巢或盆腔等其他器官的異位病灶時則海扶刀處理效果可能不佳。海扶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符合目前微無創(chuàng)治療的醫(yī)療模式。對于愛美、想保留子宮完整性、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尤其適合。當然,在治療腺肌癥的適應癥上需要挑選。目前我們主要用于局灶性腺肌瘤、或者子宮較大的腺肌癥的治療。一般在手術后會復雜運用長周期小肌瘤GnRH-a,達到固化聯系,延緩復發(fā)的效果。有部分女性經綜合治療后能夠自然妊娠。子宮腺肌癥會變成癌么?子宮腺肌癥是一個良性病變,但痛經的癥狀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保守治療方法均容易復發(fā),正是由于子宮腺肌病治療的困難性,大家都會猜測這是一種惡性疾病嗎?怎么會如此難治。但實際上腺肌癥惡變的機率很低,并且這種疾病生長比較緩慢,通常在孕期發(fā)生退變或者停經后就停止發(fā)展。自1897年Rolly F報道了首例子宮腺肌癥惡變以來,偶有個案或病例組報道,有人總結了截止到2011年被報道出來子宮腺肌癥患者有的47例病例。雖然子宮腺肌癥的惡變率較低,但仍需定期婦科檢查。張女士在了解了各種治療方法后,后來選擇了海扶治療,治療時間大約2個小時,治療過程中疼痛與痛經類似,可忍受,治療后第二天出院時疼痛已緩解,復查磁共振提示病灶壞死,效果理想。治療后我們又讓她注射了三針GnRH-a,并上了曼月樂環(huán),希望通過這種綜合治療能解決張女士的問題,預防疾病的復發(fā)。目前隨訪半年,張女士的痛經癥狀已基本消失,月經量也恢復了正常。以前甚至現在,很多婦科醫(yī)生面對子宮腺肌癥的治療都是很頭疼的,除非患者特別年輕,否則不少醫(yī)生都建議患者直接切除子宮。但子宮畢竟也是女性的一個重要器官,女性的象征,治療疾病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女性的心理與生活質量的要求。既然有這么多治療方法,我們也應該給患者一個機會。雖然今后可能會復發(fā),但只要能延遲幾年切除子宮,對患者來說也是受益的。我們也期待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能出現一種徹底治愈子宮腺肌癥,且不損傷子宮的治療手段。也祝所有的子宮腺肌癥患者早日擺脫疼痛,做個輕松、快樂的女人!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更多科普,敬請關注 新浪微博@趙衛(wèi)東醫(yī)生本文系趙衛(wèi)東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6月22日
49190
37
13
子宮腺肌癥相關科普號

陳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曉軍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婦科
3139粉絲83.9萬閱讀

婦產科張羽醫(yī)生
張羽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萬柳美中宜和婦兒醫(yī)院
婦科
2.8萬粉絲284.7萬閱讀

吳浩泉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浩泉 副主任醫(yī)師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婦科
3427粉絲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