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皮膚傷得有多深?熱湯傾灑、火焰燎過、電流穿身…意外總在瞬間發(fā)生,留下的燒傷痕跡卻各不相同。有的幾天便恢復如初,有的卻需漫長治療甚至留下永久印記。這背后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燒傷的深度——皮膚傷得有多深?燒傷深度分類(三度四分法):一度燒傷:傷及層次僅表皮最外層(角質層),有時包括部分顆粒層。表現(xiàn):皮膚發(fā)紅(紅斑)、干燥、輕微腫脹、疼痛明顯(像曬傷)。愈合:3-7天內愈合,不留疤痕。表皮淺層細胞可快速再生。二度燒傷:淺二度燒傷:傷及層次表皮全層及真皮淺層(乳頭層)。表現(xiàn):劇烈疼痛,皮膚明顯紅腫,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皰(皰液清亮),水皰破潰后創(chuàng)面基底呈均勻粉紅或紅色、濕潤。愈合:約1-2周愈合,通常不留疤痕,可能有色素沉著或減退。真皮乳頭層內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jīng)末梢?guī)韯⊥春蜐B出。深二度燒傷:傷及層次深達真皮深層(網(wǎng)狀層)。表現(xiàn):疼痛感相對遲鈍(神經(jīng)末梢部分受損)。水皰較小或無水皰(表皮直接壞死),創(chuàng)面基底發(fā)白或紅白相間、稍濕潤、干燥后可見細小的血管網(wǎng)(真皮深層血管叢栓塞)。愈合:需要3-4周或更久。常遺留疤痕,可能攣縮影響功能。需要專業(yè)護理促進愈合,大面積常需植皮。三度燒傷:傷及層次全層皮膚(表皮、真皮全部)及皮下脂肪層。表現(xiàn):創(chuàng)面呈蠟白、焦黃或炭黑色,皮革樣,干燥、堅韌無彈性。疼痛消失(神經(jīng)末梢完全破壞)??梢姶执竽痰难芫W(wǎng)(皮下血管栓塞)。愈合:無法自行愈合(皮膚及附件完全毀壞)。必須手術植皮修復,否則創(chuàng)面會持續(xù)存在、感染、攣縮,留下嚴重疤痕和功能障礙。四度燒傷:傷及層次:深達肌肉、骨骼甚至內臟器官(如嚴重電擊傷、長時間熱壓傷)。表現(xiàn):組織完全炭化壞死。后果:極其嚴重,常需要截肢或重大手術保命,致殘率高。為什么深度如此關鍵?1.愈合能力:淺度燒傷(一度、淺二度):皮膚深層結構(如毛囊、汗腺)尚存,是上皮細胞的“再生源泉”,能爬行覆蓋創(chuàng)面實現(xiàn)再生愈合。深度燒傷(深二度、三度及以上):這些“源泉”被破壞,皮膚無法自行再生覆蓋創(chuàng)面。2.疤痕風險:淺度燒傷:愈合后通常不留疤痕或僅有輕微痕跡。深度燒傷:愈合過程依賴纖維組織增生(疤痕組織),必然留下疤痕。深二度以上疤痕易增生、攣縮,影響外觀和關節(jié)功能。3.疼痛感受:淺度燒傷(尤其淺二度):神經(jīng)末梢暴露或受刺激,疼痛劇烈。深度燒傷(三度及以上):神經(jīng)末梢被完全破壞,疼痛反而消失或減輕。4.治療決策:淺度燒傷:主要靠換藥、保護創(chuàng)面,等待自然愈合。深度燒傷(尤其深二度、三度):常需要積極清創(chuàng)、植皮手術才能關閉創(chuàng)面,縮短愈合時間,減少感染和疤痕風險。早期判斷深度對制定手術計劃至關重要。5.并發(fā)癥風險:深度燒傷面積越大,丟失的體液越多,引發(fā)休克、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全身并發(fā)癥的風險越高。特別提醒:兒童燒傷更危險:同樣面積和深度的燒傷,對兒童的威脅遠大于成人。他們的皮膚更薄,體液比例更高,更容易休克和感染。任何兒童燒傷都應立即就醫(yī)!面積同樣重要:即使深度不深,大面積燒傷(如成人>15-20%,兒童>10%)也會因體液大量丟失和感染風險而危及生命。及時就醫(yī)是關鍵:深二度、三度及任何面積較大的燒傷,或發(fā)生在手、腳、臉、關節(jié)、會陰等特殊部位,或由電、化學物質引起的燒傷,必須立即前往醫(yī)院燒傷??凭驮\!
遇到燙傷時,快速、正確的急救處理能極大減輕傷害、緩解疼痛、減少感染和留疤風險。請牢記以下“沖、脫、泡、蓋、送”五字口訣:??1.沖(最關鍵?。┝⒓从们鍧崱⒘鲃拥睦渌?5-25°C)沖洗燙傷部位。持續(xù)沖洗至少15-20分鐘,直到疼痛感明顯減輕。即使疼痛緩解,也建議多沖一會兒。目的:快速降低皮膚表面溫度,阻止熱力繼續(xù)向深層組織滲透,減輕組織損傷,緩解劇痛。注意:水流不宜過猛,避免沖破水泡。不要用冰塊或冰水直接沖/敷,以免造成凍傷。??2.脫在冷水沖洗的同時或之后,小心地去除覆蓋在燙傷部位的衣物、首飾(如戒指、手鐲)等。動作要輕柔緩慢,如果衣物與皮膚粘連緊密,切勿強行撕扯!可以一邊沖水一邊嘗試慢慢脫下,如果粘連嚴重,用剪刀小心剪開衣物,保留粘連部分。目的:避免衣物上的余熱持續(xù)作用,也便于后續(xù)處理。去除首飾是防止肢體腫脹后難以取下,造成壓迫。??3.泡如果燙傷部位是四肢(手、腳),沖洗后可以繼續(xù)將傷處浸泡在冷水中15-20分鐘。目的:進一步降溫、持續(xù)鎮(zhèn)痛。注意:同樣避免使用冰水。大面積燙傷或軀干部位燙傷不適合浸泡,以免體溫過低。??4.蓋用干凈、無菌的紗布或清潔的棉質布料(如新毛巾、床單)輕輕覆蓋燙傷創(chuàng)面。目的:保護創(chuàng)面,避免污染和摩擦,減少感染風險。注意:不要包裹太緊。避免使用掉毛絮的布料(如普通棉花)。絕對不要在傷口上涂抹任何東西!如醬油、牙膏、香油、紫藥水、紅藥水、各種“土方藥膏”等。這些不僅無效,還會增加感染風險、干擾醫(yī)生判斷傷情、增加清創(chuàng)難度。??5.送(判斷是否需要就醫(yī))完成以上步驟后,根據(jù)燙傷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就醫(yī):一度燙傷(輕度):僅皮膚發(fā)紅、干燥、疼痛(像曬傷)。通常在家處理即可,保持清潔,可涂抹少量不含香料和染料的保濕乳液(如蘆薈膠)緩解不適。二度燙傷(中度):皮膚發(fā)紅、腫脹、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泡、疼痛劇烈。強烈建議就醫(yī),尤其是水泡較大、發(fā)生在面部、手、腳、關節(jié)、生殖器或會陰部。三度燙傷(重度):皮膚呈蠟白、焦黃甚至炭化,感覺遲鈍或消失(因為神經(jīng)末梢被破壞)。必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盡快送往醫(yī)院!此外,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也需立即就醫(yī):燙傷面積較大(成人>10%體表面積,兒童或老人>5%,一個手掌面積約1%)。發(fā)生在面部、眼睛、耳朵、手、腳、關節(jié)、生殖器或會陰部的燙傷(即使看起來不嚴重)。由化學物質、電擊引起的燙傷。傷者是嬰幼兒、老人或體弱者。傷口出現(xiàn)感染跡象(紅腫加劇、流膿、發(fā)熱、疼痛加重)。不確定燙傷嚴重程度時。??重要提醒不要自行挑破水泡!完整的水泡是天然保護層,挑破極易感染。如果水泡在就醫(yī)前自行破了,用干凈紗布覆蓋保護。不要相信偏方!涂抹醬油、牙膏等只會適得其反。預防永遠最重要!注意廚房安全、熱水器溫度設置不宜過高(建議≤50°C)、遠離熱源、使用熱水袋/暖寶寶要包裹毛巾且避免長時間接觸同一部位。記?。豪渌疀_洗是燙傷急救的黃金第一步!處理得當能最大限度減輕傷害,為后續(xù)治療打下良好基礎。不確定時,盡快尋求專業(yè)醫(yī)療幫助總是最穩(wěn)妥的選擇。希望你用不到這些知識,但萬一遇到緊急情況,冷靜處理就能幫上大忙。??
總訪問量 88次
在線服務患者 54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