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孟強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科主任
神經外科蔣宇鋼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5
神經外科向軍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5
神經外科胡守興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5
神經外科黃威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5
神經外科謝季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神經外科歐陽竹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神經外科張明銘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神經外科李敏洪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神經外科王京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譚志剛
主治醫(yī)師
3.6
神經外科崔巖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彭雍
副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羅征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陳宏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周倩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周楊波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周宇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尹暢
副教授
3.2
神經外科李奇
副教授
3.2
李汶洋
醫(yī)師
3.2
神經外科劉敏
醫(yī)師
3.2
老張最近半年來總是左眼下眼皮不自主跳動,一天十來次,同事開玩笑說“左眼跳財”,他可能新年財運來了。開始他也不以為意,認為是自己工作太疲勞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向單位請了幾天假??墒抢蠌埿菁俸笱燮ぬ鴦硬粌H未緩解,還越發(fā)頻繁,有時嘴角也跟著抽動起來,這嚴重過影響了老張的面容。老張自覺羞澀,不敢上班,也害怕外出和朋友聚會,不敢去跳廣場舞。最后老張來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神經外科咨詢,被診斷為“面肌痙攣”,接受微血管減壓手術后,眼皮不再亂跳了。面肌痙攣有哪些癥狀面部肌肉發(fā)作性不自主的抽動或者收縮是最常見的癥狀,肌肉抽動有以下特點:局限于一側不受自己主觀控制不伴有面部疼痛這些抽動通常從眼瞼開始,上眼瞼或下眼瞼不自主抽動,眼裂變小,然后可能會向下發(fā)展,累及同側的臉頰和嘴角,出現嘴角歪斜上揚。疾病早期發(fā)作頻率不高,一天數次或數十次。但病情呈緩慢進展趨勢,發(fā)作頻率越來越頻繁,最終影響視物和表情,甚至導致“失明“。面肌痙攣的病因面肌痙攣最常見的病因是顱內面神經受到了血管的壓迫。其他少見的原因還包括面神經外傷,腫瘤壓迫面神經,甚至部分患者未能發(fā)現明確的病因。面肌痙攣的發(fā)作具有隨意性,但以下因素可能會誘發(fā)發(fā)作,要盡量避免:疲勞焦慮精神緊張/壓力大面肌痙攣的診斷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磁共振面神經和顱內血管掃描能幫助醫(yī)生全面了解壓迫面神經的“肇事“血管,并排除腫瘤壓迫等一些少見的情況,為手術提供精確指導。但是磁共振并不能發(fā)現所有的血管壓迫,尤其是小的“肇事”血管的壓迫,臨床上診斷仍然重視患者的癥狀學特點。面肌痙攣的治療1.顯微血管減壓手術:由于血管壓迫是該病的主要病因,故手術解除血管壓迫能即刻去除痙攣癥狀,療效持久,實現”治標又治本”。手術在耳后開一一圓硬幣大小骨孔,醫(yī)生在顯微鏡或神經內鏡下找到面神經和壓迫面神經的責任血管,將面神經和血管分開,并在兩者之間填塞特殊的棉片,防止術后血管移位再次壓迫。由于創(chuàng)傷小,手術在腦表面操作,開顱不開腦,患者恢復較快,術后一般3天出院。2.肉毒素注射:將肉毒素注射在抽動的肌肉上可以將肌肉麻痹,患者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能夠不同程度的緩解甚至消失。一般注射后數天到數周起效,療效可維持3-4個月左右。癥狀復現后需再次注射。3.其他治療:藥物療效不明確。少數患者自覺卡馬西平或奧卡西平能部分緩解癥狀。少部分文獻報道中醫(yī)針灸技術對面肌痙攣有一定的短期療效,未獲得普遍共識??偨Y眼皮總是跳,不是財運到,很可能是腦袋里面神經受到血管壓迫,得了面肌痙攣這個病。面肌痙攣可以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治愈,請廣大病友到正規(guī)醫(yī)院咨詢就診。(圖片來源:Endoscopic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forHemifacialSpasm,Dr.FuminariKomatsu)
前幾天剛做了一個舌咽神經痛微血管減壓的患者,印象非常深刻,剛好和大家說說。 患者老年女性,55歲,主訴“右側咽喉部陣發(fā)性疼痛一年,加重一月”,我第一次查房的時候患者表情痛苦,問病情患者都不說話,都是她老公和我們溝通,我示意患者自己講,患者閉口不語,面露難色,她掏出手機打字給我看 ,意思是說講話會誘發(fā)疼痛,痛的太厲害了,不敢說話,想自殺。我安慰了患者并拿出我們做過的手術患者的視頻給她看,幫他建立治好疾病的信心。 患者還需要完善舌咽神經的磁共振掃描,手術前我給他加用了加巴噴丁,患者疼痛暫時得以減輕,心情也好了許多,進一步溝通得知,患者一年前就開始出現右側咽部、舌根部陣發(fā)性疼痛,同側外耳道深部有時也會感覺到疼痛。一陣一陣的,每次發(fā)作幾秒到幾分鐘,發(fā)做完后會自行緩解。痛就像電擊樣,燒灼樣,難以忍受。說話、吞口水,吃飯等日?;顒佣紩T發(fā)疼痛發(fā)作。結合患者發(fā)病特點,我們考慮右側舌咽神經痛的可能性比較大, 舌咽神經磁共振提示有血管壓迫舌咽神經,利多卡因實驗證陽性,證實了我們的診斷。患者接受了微血管減壓手術,耳后一個5cm的切口,顯微鏡下找到肇事血管和舌咽神經,將兩者分離并用棉片墊開,術后患者疼痛即刻消失,再也不懼說話,進食。阿姨非常開心,出院的時候特地送錦旗表示感謝,我們治療組也非常開心。 很多患者朋友可能聽說過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和三叉神經痛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兩者的病因主要都是顱內血管壓迫相應的神經。舌咽神經痛是由于血管壓迫舌咽神經,其疼痛的部位主要分布于咽部,扁桃體區(qū),舌根部,外耳道內等舌咽神經分布的區(qū)域。舌咽神經痛被誤診為三叉神經痛并不少見,需要臨床醫(yī)生詳細詢問患者疼痛的部位,籠統來說,三叉神經痛以面部(口腔外)疼痛為主,舌咽神經痛以舌頭、咽喉部(口腔內)疼痛為主。舌咽神經痛的發(fā)病率較低,臨床上接診50-100例三叉神經痛才可能碰到一例舌咽神經痛患者。 舌咽神經痛的治療主要分為和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確診后可考慮口服卡馬西平,多數患者初期對藥物反應良好,但疼痛難以完全緩解,隨著病程延長,療效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微血管減壓手術使得舌咽神經痛治愈成為可能。手術解除血管對舌咽神經的壓迫可使疼痛即刻消失,治標也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