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5月16日
2692
0
27
-
2019年04月25日
1876
3
4
-
2019年02月13日
5881
10
15
-
趙曉龍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內分泌科 生活方式改變及肥胖的流行,2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呈現(xiàn)出年輕化、無癥狀和家庭聚集的特點,多數(shù)依靠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診檢查發(fā)現(xiàn)。由于患者之前毫無思想準備,得知自己確診為糖尿病,經常手足失措、慌亂以致病急亂投醫(yī),走了不少彎路,而事后則后悔不已。筆者總結自己的臨床經驗及最新研究探索,對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的常見問題及認識誤區(qū)做了總結,希望患者從一開始就能形成對糖尿病的正確認識,知行合一,改變生活方式,建立適合自己的個體化飲食和運動習慣,輔以適當?shù)乃幬镏委?,定期監(jiān)測血糖,形成良好的自我反饋系統(tǒng),從而實現(xiàn)糖尿病患者既能控制好血糖又有生活質量的終極目標。1.什么叫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的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和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血糖長期升高,長期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管和神經等臟器損傷引起慢性并發(fā)癥。可見血糖升高主要取決兩個因素: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敏感不敏感。體內能降胰島素的唯一激素是胰島素,當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血糖就會升高,一般2型糖尿病診斷的時候胰島功能已喪失了50%,接下來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這是多數(shù)病人為何十年后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的原因,也是目前糖尿病治療具有挑戰(zhàn)的課題即如何保護或延緩殘留的胰島功能。胰島素抵抗通俗來講胰島素降血糖不敏感,平常一份胰島素能降一份血糖,現(xiàn)在需要二份胰島素來降一份血糖就是胰島素抵抗。多數(shù)的胰島素抵抗是由于肥胖引起,這也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的原因,何況肥胖往往伴隨高血脂、高血壓等加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情況,所以體重管理伴隨糖尿病患者治療一生。就發(fā)病機理講,2型糖尿病首先是由于胰島素抵抗會引起胰島的胰島素代償性分泌增多,這時候血糖可以是正常的,當胰島素的代償分泌量不足于將血糖完全降至正常后就出現(xiàn)血糖升高,早期階段可以為空腹血糖異常和或餐后血糖異常(我們通常稱為糖尿病前期,形象講“糖尿病的候補委員”),因此我們越在糖尿病的早期階段識別出他,治療效果好。有些患者可能會問,糖尿病不是有三多一少癥狀(口干、多飲、多尿和消瘦)嗎,他沒有三多一少癥狀或感覺異常,就否認自己有糖尿病或者認為自己血糖控制可以,這也是常見的認識誤區(qū),實際上這些三多一少癥狀見于嚴重高血糖患者,輕中度的高血糖癥狀不明顯,目前大多數(shù)的2型糖尿病是通過檢查才發(fā)現(xiàn)的。2.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理變化過程2型糖尿病患者得知自己確診為2型糖尿病,通常會經歷“否認-接受-焦慮沮喪甚至抑郁狀態(tài)-形成對糖尿病的自我認識”四個階段,作為患者、家屬了解這四個階段,因勢引導,往往有助于患者形成對糖尿病的正確認識,提高對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起點開始引導患者走上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康莊大道。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前對糖尿病的危害有所耳聞,加上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得知自己血糖升高第一反應為是否化驗錯了,經常跑幾家醫(yī)院為明確是否為糖尿,其實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是很簡單的,根據(jù)靜脈血糖和或糖化血紅蛋白就可以明確了,這個時候患者家屬或醫(yī)者應該滿足患者的要求,再次檢查進行明確,打消患者疑慮。當再次明確的時候,許多患者會表現(xiàn)出沮喪失落、焦慮抑郁甚至滿不在乎的心態(tài),骨子底其實是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極度恐懼。這個時候可以告訴他,糖尿病患者只要把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可以活得像正常人一樣健康長壽,樹立患者的信心,引導患者對學習糖尿病健康管理知識興趣和動力,有時甚至用禍福相倚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跟他做工作,特別是那些既往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告訴他這個時候血糖升高是身體對他的一個警告,如果你現(xiàn)在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輔以適當?shù)乃幬镏委?,你將來甚至比健康人活得還長,而且可以給身邊的家人帶來好處 。在實踐的過程中,由于患者需要改變一些既往熟悉的生活習慣,比如飲食的種類會覺得生活樂趣降低不適應了,這時候可引進同伴支持或同伴體驗的概念,即家屬或者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一起鍛煉、交流或嘗試新的飲食療法。目前糖尿病發(fā)病呈現(xiàn)家庭聚集的現(xiàn)象,除了遺傳外,共同的生活習性也是造成糖尿病聚集的現(xiàn)象。我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家屬為幫助他跟他一起鍛煉和改變口味,結果自己的脂肪肝都明顯好轉了。3.如何進行2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飲食療法比較復雜,經典的有食物交換法,即根據(jù)體重的肥胖程度和日常工作的強度算出每日熱卡需要量,按照90千卡為一份食物交換單位,根據(jù)食物的三大類(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一定的比例來分配,一般碳水化合物比例占50-60%,蛋白質占15-20%,脂肪<30%, 根據(jù)食物的種類四大類,谷薯類(通常講的主食,碳水化合物),果蔬類(碳水化合物為主,富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肉蛋類(提供蛋白質為主),油脂類(脂肪為主),同一類的食物可以按一個食物交換單位互換,然后分配到一日三餐。比如病友王阿姨,體重80公斤,身高170厘米,退休,活動量偏少,第一步評價體重情況,根據(jù)理想體重為身高減去105,她的標準體重為170-105=65公斤,再判定體重是否正常:(80-65)÷65=23%, 已經超過理想體重20%,屬于肥胖體型。因此每公斤體重的熱量應選擇20-25,總量為標準體重65×(20~25)=1300-1625千卡,計算出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換份為 (1300~1625)÷90=14~18份,可選16份,然后根據(jù)熱卡將相應的食物交換單位的份數(shù)具體落實到食物的四大類八小類,再分到三餐,落實成具體的食譜,具體可參考許曼音教授主編的《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細說與圖解》(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但實際操作比較復雜,即使有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幫你制定食譜,具體的操作可行性也比較差。由于多數(shù)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因此飲食療法的原則可簡化為幾條。第一原則是總量控制,即保證能量攝入不要太多,我一般會讓病人跟發(fā)病前飲食情況相比,如果發(fā)病前飲食為10份,那么發(fā)病后飲食根據(jù)肥胖程度打一定的折扣,比如既往飲食的7折到9折,這樣就比較有可操作性。第二原則為食品的種類需要多樣化,保證充分的營養(yǎng)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當然特別甜的食品要避免,比如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第三食物的種類和烹調方法相對清淡,多用燉、煮、煲、清蒸、燴、涼拌的方法,盡量避免炸、煎和過油紅燒的方法,避免過多攝入鹽。做到這幾條,有利于減輕體重、降壓和降脂。1.如何進行糖尿病的運動鍛煉?運動有許多方式,比如游泳、步行等。步行是可行性、最方便的運動而且不易導致關節(jié)損傷。一般作為減重治療至少要步行一萬步,每周至少5次,可有效控制體重和血糖。可循序漸進,比如從不運動到每天步行3000步、6000步逐漸過渡到10000步,在運動時間上以餐后1小時步行最好,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但不絕對。有時間專門運動固然好,但最關鍵要將運動的習慣貫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比如平時上下班可提前一站公交車下來,步行上班,能爬樓就不坐電梯,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多喝水多上茶水間多也是增加步行的方法,現(xiàn)在許多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均有計數(shù)功能,這是很好的量化自己運動的方式。集中時間的運動以快步走比較好,運動強度以周身感覺發(fā)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為好,或者表現(xiàn)為有氣喘吁吁,能說話但不能唱歌是合適的運動強度。2.如何進行血糖的監(jiān)測血糖監(jiān)測包括指尖血糖的監(jiān)測和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和動態(tài)血糖的監(jiān)測。指尖血糖監(jiān)測非常方便在家里就可以測試,多數(shù)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周監(jiān)測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就診前一周內連續(xù)監(jiān)測3d,每天監(jiān)測7點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血糖控制的標準為方便記憶,可用4-6-8或6-8-10幾個數(shù)字來對照,對年輕人或中老年沒并發(fā)癥一般情況好的適用4-6-8標準,即空腹血糖4-6mmol/L之間,餐后2h血糖6-8mmol/L之間。對老年人本身有并發(fā)癥或其他疾病的可用6-8-10標準,即空腹血糖6-8mmol/L之間,餐后2h血糖8-10mmol/L之間,患者測完血糖以后一定要把血糖值記錄下來,有些醫(yī)院會有血糖記錄本可贈送,數(shù)據(jù)經有序排列有利于患者自我尋找飲食運動藥物與血糖波動的規(guī)律,現(xiàn)在又許多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手機APP,如大糖醫(yī),開發(fā)了血糖記錄界面,可以實現(xiàn)在云端查看數(shù)據(jù)和總結,方便患者,甚至有些血糖儀測定數(shù)據(jù)可以直接將血糖值上傳到手機APP上,非常方便,年輕一點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妨試試。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可以整體上反映前段時間血糖控制的好不好。臨床上有些患者平時愛監(jiān)測血糖,飲食也比較放縱,要去看醫(yī)生這幾天會飲食控制嚴格,血糖監(jiān)測結果看起來很好,但一去測糖化血紅蛋白就露陷了,也適合那些平時監(jiān)測血糖特別少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監(jiān)測是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最后一道防線。糖化血紅蛋白一般每三個月監(jiān)測一次,對年紀輕的患者一般要求糖化血紅蛋白至少控制在7.0%以下最好6.5%,而對年紀大合并慢性并發(fā)癥的患者一般可放寬到7.5%以下。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是相對高科技的東西,它可以連續(xù)不斷的監(jiān)測血糖,類似像24h動態(tài)心電圖或動態(tài)血壓,特別是實時動態(tài)血糖檢測,可以每時每刻看到血糖變化的趨勢,患者很容易看到飲食運動對血糖變化產生的影響,比如今天多吃了一個面包可以看到血糖明顯升高,吃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可以看到延后的餐后血糖升高現(xiàn)象。雖然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對初發(fā)2型糖尿病不常用,但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教育和行為反饋的工具。尤其現(xiàn)在一些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儀,可以通過無線將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平板上再上傳到云端,非常直觀醒目,方便患者與醫(yī)生的交流,中青年的患者不妨試試這高科技。測指尖血糖采血過程有一定的疼感,現(xiàn)在有些掃描式動態(tài)血糖儀,不需扎手指頭,掃一掃就知道血糖是多少,非常方便,不妨試試。本文系趙曉龍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06月25日
8609
9
27
-
趙明利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普外科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可以對經口攝入的半固體食物進行研磨和初步消化。如果患者因肥胖或2型糖尿病做胃減重代謝手術后,不僅胃的容積變小,其消化吸收功能也必然受到影響,同時為了減少攝入達到減重的效果,飲食方面必定需要做一些調整。本建議為袖狀胃切除和胃旁路手術患者的術后飲食提供一些指導,如有不明之處可咨詢南方醫(yī)院普外科趙明利醫(yī)生。圖1:常見的減重代謝手術:袖狀胃切除術、胃旁路手術、膽胰分流術一、少吃多餐減重代謝手術后,剩余的胃體積只有30-100ml,即使經過代償也只有150-250ml的體積,較正常胃顯著縮小,容納食物的量也明顯減少,如果每次吃得過多可能出現(xiàn)腹脹、嘔吐,術后早期甚至可能撐破胃壁。所以減重代謝手術后的病人應當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術后早期每天吃6-8頓,每餐不超過胃的容積(胃旁路手術后50-80ml,袖狀胃切除后100-150ml),每隔1-2小時可再次進食或進水。3個月后才可以適當減少進食次數(shù)。二、逐步過渡減重代謝術后飲食應逐漸適過渡,遵循喝水→全流食→半流食→軟食→普通飲食的順序進行改變。不同種類飲食舉例如下:全流食腸內營養(yǎng)液、不含渣的米湯菜湯果汁、去油的肉湯(魚湯、雞湯、排骨湯等)、豆?jié){、脫脂牛奶半流食粥、米粉、軟面條、蛋羹、酸奶、嫩豆腐、菜泥、果泥、肉泥(各種嬰兒輔食均包括在內)軟食軟飯、饅頭、肉餡(如包子、餛飩、肉丸子)、魚肉、整蛋、切細的蔬菜、鮮嫩的水果普通飲食米面、雜糧、新鮮的肉類、蔬菜水果減重代謝手術的飲食過渡建議如下表。過渡過程中如果發(fā)生明顯不適,應回到上一階段并維持1周左右再重新開始過渡。術后第1天遵醫(yī)囑飲水或禁食術后1個月內全流食術后第2-3月半流食+腸內營養(yǎng)液術后第4-6月軟食術后半年以上普通飲食三、細嚼慢咽減重代謝手術后要注意細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一方面是由于胃的研磨功能減弱,需要用口腔咀嚼替代胃的研磨功能,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我們建議減重代謝手術后的患者每一口飯咀嚼20-30下,充分品味食物的味道后再咽下。另一方面,減慢進食速度可以避免饑餓狀態(tài)下進食過猛,從而減少進食總量并減少腹脹的發(fā)生。我們建議每餐全流食和半流食的進餐時間延長到10-15分鐘,每餐軟食和普通飲食的進食時間延長到20-30分鐘。四、不吃生冷減重代謝手術后胃的消化能力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蔬菜、主食、肉類要煮透,不宜進食生冷,尤其不要吃生肉(包括魚生、含生肉的壽司、不全熟的牛排等)。術后3個月內不能喝冰水冷飲,3個月以上也應該少吃。室溫的水果是可以直接吃的,不要加熱。如果是冰箱保存的水果可以提前0.5-1小時從冰箱取出,溫度上升后再食用。五、低脂低糖油脂和糖是主要的熱源食物,為了達到減重的目的,應該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動物油脂應該盡量避免,包括豬牛羊的肥肉、板油,雞鴨鵝的皮和皮下的肥油。要注意動物骨髓(如排骨)中脂肪含量也很高,也應當減少食用。烹調時用的植物油也應該少放,每人每天不超過25-50g(半兩),可以選擇橄欖油和茶油等較為健康的油類。糖類包括主食、含淀粉蔬菜和食用糖等。主食是主要的糖的來源,實踐證明人體每天只要保證150-200g(3-4兩)左右的主食就可以滿足基礎生理需要。另外,建議用粗糧、雜糧(高粱、小米、玉米碎、去皮綠豆、燕麥、薏米、玉米面、全谷粉)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可以幫助降低餐后血糖并獲得更多維生素。紅薯、土豆、芋頭、山藥等含淀粉熟菜不僅熱量高,而且容易產氣導致腹脹,術后3個月內不建議食用,3個月后也只能少量食用。葡萄糖、蔗糖、麥芽糖、蜂蜜等食用糖不僅對血糖影響大,而且熱量密度高,又容易刺激食欲,應當盡量少用.糖尿病患者建議不要使用。六、充足蛋白減重手術的目的是減少多余的脂肪并維持足夠的肌肉,所以每頓飯要有充足的優(yōu)質蛋白。包括大豆(黃豆)制品、脫脂牛奶、蛋清、瘦肉(魚類、禽類、豬牛羊等)。大豆(黃豆)制品種類很多,包括豆?jié){、豆腐、豆干、豆皮、腐竹等。但未加工的黃豆和其它整豆容易產氣,術后3個月內不宜食用。脫脂牛奶、蛋清、白肉(魚肉和禽類瘦肉)不僅蛋白的質量好,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低,是最理想的優(yōu)質蛋白來源。紅肉(豬牛羊的瘦肉)蛋白質量也非常好,但在易消化性和低脂肪含量方面不及白肉,故不宜多吃。此外,乳清蛋白是從牛奶提取的一種蛋白,從氨基酸組成上看是最符合人體需求的優(yōu)質蛋白。術后早期醫(yī)生會建議購買乳清蛋白粉,用于和腸內營養(yǎng)粉搭配使用。七、多吃蔬果蔬菜水果相對其它食物熱量低、體積大、含膳食纖維豐富,不僅可以帶來飽腹感,還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入,減重代謝手術后可以多吃此類食物。但也有部分蔬菜水果含糖較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選擇蔬菜的時候要注意每天都要搭配不同種類的蔬菜。包括葉類蔬菜(菠菜、白菜、空心菜、上海青、茼蒿、芥藍等)、豆莢類蔬菜(豌豆莢、荷蘭豆、長豆角、四角豆等)、瓜果花莖類蔬菜(南瓜、水瓜、涼瓜、茄子、青椒、西紅柿、黃花菜、西蘭花、胡蘿卜、洋蔥等)、菌菇類蔬菜(香菇、草菇、口蘑、金針菇、平菇、木耳、銀耳等)等。粗纖維的根莖類(芹菜、竹筍、茭白等)不易消化,應該在術后3個月以上再食用并注意切細、嚼碎。含淀粉的紅薯、土豆、芋頭、山藥等不僅熱量高,而且容易產氣導致腹脹,術后3個月以上也只能少量食用。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可溶性膳食纖維,適合減肥人士吃的水果包括柚子、草莓、西瓜、桃、橙子等。但柿子、香蕉、紅棗、荔枝、榴蓮含糖較高,要注意少吃。吃水果還要注意的是最好直接食用,術后1個月以后不要榨汁。水果榨汁以后不僅更容易升高血糖;而且體積明顯表現(xiàn),容易不自覺地增加總熱量的攝入。八、補足水分減肥過程中需要充分的水分,以便帶走脂肪燃燒過程中的代謝廢物。除食物中的水分,每天還要攝入至少1500-2000ml水(相當于3-4瓶礦泉水)。如果夏天或出汗較多,應該增加水分攝入。由于減重代謝手術后胃容積變小,所以喝水也要注意小口慢飲,并與進食分開。一般小口喝水,每小時攝入150-200ml水為宜。餐前半小時至餐后一小時盡量少喝水,以免影響食物消化或引起腹脹。九、遵囑吃藥肥胖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營養(yǎng)過剩,但肥胖患者過剩的主要是脂肪或熱量,事實上肥胖患者常合并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減重代謝手術后由于消化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也容易導致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我們建議患者從恢復全流食開始應該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制劑,如愛樂維、善存等。肥胖患者通常體重較大,可以每天服用2片上述制劑(早晚各1片),體重明顯減輕后可以減少用量。另外減重代謝手術后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但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物需在密切隨訪下由??漆t(yī)生謹慎減量或停藥,患者不可自行停藥。在減重代謝手術后的一個月內,口服藥物應該碾碎后使用。但緩釋劑和控釋劑除外。十、戒煙限酒對于任何人群我們都建議完全戒煙,減重代謝手術后的患者亦是如此。酒精對胃粘膜有嚴重的刺激作用,減重代謝手術后3個月內應該完全禁酒。3個月以上如果喝紅酒、黃酒要限量,而烈性的白酒和含氣的啤酒應盡量避免。此外,術后3個月內還應該禁喝咖啡、濃茶、冷飲等刺激性的飲品。附1:減重代謝手術的適應癥。BMI(體重指數(shù))=體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如身高170cm,體重65kg,則BMI=65/1.7/1.7=22.5。減重代謝手術治療肥胖的基本要求是BMI>36,或者BMI>32合并肥胖相關并發(fā)癥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睡眠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減重代謝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基本要求是BMI>32,或者BMI>28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如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滿足以上條件時可來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需要和適合行減重代謝手術。附2:術后運動:術后前3個月不做要求;術后3-6個月量力而行,自主運動。術后6個月以上堅持科學運動:1、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30分鐘×5天),比如游泳、動感單車、健步走、慢跑。每次運動的時間應大于10分鐘才能計入運動總量。2、每周進行2次或更多的肌肉力量訓練(每次30分鐘)。附3:減重代謝手術后不同飲食舉例全流食舉例(術后第1個月。每餐10-15分鐘吃完)早餐豆?jié){(或米湯)150ml+乳清蛋白粉10g上午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午餐脫脂牛奶150ml下午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晚餐去油的魚湯(雞湯)150ml夜晚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半流食+腸內營養(yǎng)粉舉例(術后第2-3個月。每餐10-15分鐘吃完)早餐白粥小半碗+菠菜泥、鱈魚泥各1小碟上午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午餐蛋羹(酸奶)小半碗+南瓜泥1小碟下午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晚餐軟面條(嫩豆腐)小半碗+胡蘿卜泥、蘋果泥各1小碟夜晚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軟食舉例(術后第4-6個月。每餐20-30分鐘吃完)早餐魚片粥(粥里加魚片和切細的芥藍)小半碗+水煮蛋1個午餐軟飯(加小米)小半碗+蒸魚1塊+涼拌長豆角1小碟晚餐香菇豬肉餡餃子100g+草莓50g夜晚加餐腸內營養(yǎng)粉30g+乳清蛋白粉10g,兌水至150ml普通飲食舉例(1)(術后半年以上。每餐20-30分鐘吃完)早餐蔬菜蕎麥面小半碗(不喝湯)+水煮蛋1個午餐米飯(加燕麥)小半碗+胡蘿卜雞丁、涼拌木耳各1小碟晚餐米飯(加玉米碎)小半碗+涼瓜牛肉、煮空心菜各1小碟夜晚加餐蘋果(或橙子、梨、桃子)半個普通飲食舉例(2)(術后半年以上。每餐20-30分鐘吃完)早餐牛肉米粉小半碗(不喝湯)+煮青菜1小碟午餐米飯(加豌豆)小半碗+洋蔥炒蛋、涼拌茄子各1小碟晚餐米飯(加玉米碎)小半碗+煎馬鮫魚、煮西蘭花各1小碟夜晚加餐西瓜(或柚子)100g如需了解胃減重手術,可咨詢好大夫在線趙明利醫(yī)生。2017年10月17日
10057
0
0
-
崔榮崗副主任醫(yī)師 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內分泌、糖尿病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保健意識的增強,長壽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長壽嗎?“。答案是肯定的。當今社會人們營養(yǎng)過剩、體力活動減少等多種原因造成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腦梗死、冠心病、肥胖等慢性病發(fā)病率逐年攀升,許多患者由于診斷率低、治療率低、達標率低而死于心腦血管意外。而2型糖尿病治療要求綜合達標,即合理飲食,加強運動,控制體重,戒煙,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于是對多個心腦血管的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可大大減少急慢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延長患者壽命且提高其晚年生活質量。所以有理由相信,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理想,完全可以比沒有糖尿病的患者更長壽。2011年12月22日
3537
0
0
-
倪青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內分泌科 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都會經常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水平,也經常會產生這樣疑問: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后2小時血糖更重要?專家的回答是:兩者都很重要。但是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后血糖對于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癥的發(fā)生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心血管并發(fā)癥是2型糖尿病最多見、花費最多的疾病。 “國際PGR研究小組”的國際性組織(即國際餐后血糖控制研究小組)研究表明,作為糖尿病控制的一個重要標志,餐后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成為愈來愈重要的一個方面。醫(yī)學界對于餐后血糖測量所做的大量研究和日漸濃厚的興趣表明,它不僅是關于血糖濃度更加準確的測量指標,同時餐后血糖值升高也是心血管發(fā)病的征兆。有可靠數(shù)據(jù)顯示,糖尿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4倍。并且,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 根據(jù)大規(guī)模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夠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時,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也就是說,餐后血糖越高,越易導致血栓形成,發(fā)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高。隨著餐后血糖的增高,總的冠心病發(fā)生率和致死性冠心病發(fā)生率也逐漸增高。餐后血糖越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率也越高。餐后高血糖可影響到認知功能,降低了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降低記憶力和注意力。另外一方面,餐后高血糖還可導致情緒的改變,會使人感到精力不足、抑郁等。所以,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口服藥物方面可以選擇一些促胰島素分泌劑類藥物,如磺尿類或諾和龍之類的藥物,以便針對性治療。 總之,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規(guī)監(jiān)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非常重要,應該長期將各項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還可以預防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以,只要能夠很好地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好血糖,并且預防和延緩合并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知識鍵鏈何謂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通常指餐后2小時的血糖。與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更能有效地預示糖耐量遞減向糖尿病進展的過程。正常人在進餐后血糖升高會迅速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肝糖的輸出,增加外周組織(肌肉和脂肪)對葡萄糖的利用,并將葡萄糖變成糖原和脂肪儲存在肌肉組織中。與此同時,一些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糖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以及生長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使肝糖原分解及肝葡萄糖輸出減少。兩者作用,使進食后的血糖逐漸恢復到餐后水平,從而使血糖保持在4.4mmol/L~7.8mmol/L的范圍內。糖尿病發(fā)生后,由于胰島B細胞功能減退,分泌的胰島素越來越少,不能將餐后血中過多糖利用到組織細胞中去,呈現(xiàn)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本身有關。尿病病人由于早相胰島素分泌受損,胰島素高峰延遲,餐后血糖往往明顯升高,如果病人合并有嚴重的胰島素抵抗,則餐后高血糖會持續(xù)很長時間。2.餐后血糖高與病人對餐后血糖的忽視有關。大多數(shù)糖尿病病人在監(jiān)測血糖時,往往只重視空腹血糖,很少監(jiān)測餐后血糖,只要空腹血糖達標,就認為萬事大吉,無須調整藥物的用量;由于缺乏對餐后血糖的監(jiān)控,也就很少有針對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飲食、運動或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藥物等等,從而導致一旦醫(yī)生要求檢查餐后血糖,往往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血糖高得驚人,糖化血紅蛋白也明顯升高。3.餐后高血糖也與病人的飲食有關。一天中的餐后血糖以早餐和午餐后血糖升高明顯,這除了與早晨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肝臟產生大量的葡萄糖有關外,可能還與病人早餐的質、量、烹調方法有關。有些病人早餐喜歡吃稀飯,由于稀飯加熱的時間較長,淀粉容易在水中溶解,進食后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易吸收。另外,稀飯呈半流狀態(tài),進食后胃的排空時間比較短,故早餐吃稀飯比吃干飯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4.餐后血糖過高與病人用藥不當有關。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顯的肥胖及胰島素抵抗,但一直都在使用長效的胰島素促泌劑如優(yōu)降糖等藥,這類藥物由于起效時間較長,不能很好的改善糖尿病的早相胰島素分泌,減輕胰島素抵抗,故往往很難控制餐后血糖。此外,部分病人在使用胰島素時,主要是用中、長效的胰島素,而不是結合用起效快的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島素,故餐后血糖也容易偏高。如何來控制餐后高血糖? 1.要嚴格控制飲食。注意每一餐的質、量和烹調方法,堅持吃以干飯為主的早餐,如果早餐不習慣吃干飯,可以選擇“十谷米”煮粥,即糙米、黑糯米、小米、蕎麥、芡實、燕麥、蓮子、麥片和紅薏仁等分量混合而成,若想口感好些,可加龍眼、葡萄干等。用此粗糧煮粥,能有飽腹感、腸胃吸收時間長,能保持血糖的穩(wěn)定。 2. 堅持餐后適當運動。飯后適當運動,可以消耗體內的熱量,輔助降低餐后高血糖。一般建議在餐后半小時開始運動,可選擇有氧運動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時間掌握在30-45分鐘。建議不要做激烈的無氧運動,后者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會升高血糖。 3.重視對餐后血糖的監(jiān)測。在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之后,不僅需要經常性地檢查空腹血糖和尿糖,更應不怕麻煩地監(jiān)測餐后血糖。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時每天檢查血糖,病情穩(wěn)定時每周至少一次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每月至少1次全天空腹、三餐后2h、睡前血糖;同時,糖化血紅蛋白(HbA.C)這一指標能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況反映在內,因此在日常監(jiān)測時也應注意。所以在考慮您糖尿病控制得如何的時候,要充分注意血糖的總體控制情況,而不能片面地只重視空腹血糖,也不能片面地認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行了。4.使用能改善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如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如諾和銳等藥物,這類藥物能有效的改善早相胰島素分泌,在促進胰島素分泌時具有劑量依賴和血糖濃度依賴的雙重效應,由于其代謝快,低血糖的發(fā)生也大大降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最新開發(fā)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由于具有顯著改善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釋放的作用,也能顯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此外,在眾多抗糖尿病藥物中,α-糖苷酶抑制劑由于通過競爭性抑制小腸絨毛上的α-糖苷酶而延緩餐后碳水化合物的吸,也是一個很好的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藥物。2010年11月11日
10925
0
3
-
葉山東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治療應轉變十大理念隨著對2型糖尿病認識的不斷深入,糖尿病的治療理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與傳統(tǒng)治療方案相比,新的治療理念更趨于科學和理性,更接近疾病的本質,其核心內容就是強調早期、聯(lián)合、強化和保護胰島細胞。 1.從單純降糖向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轉變 糖尿病作為代謝綜合征的一部分,聚集了眾多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腹型肥胖、高血凝及慢性炎癥狀態(tài)等,這些危險因素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僅僅控制血糖是遠遠不夠的,應當針對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實施全面控制,達到減少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改善病人預后的目的。 2.從盡量單藥治療向早期聯(lián)合用藥轉變 以往在應用降糖藥物時,往往是先用一種藥物“單打獨斗”,直到用至最大劑量血糖仍然得不到滿意控制時,才被迫采取“聯(lián)合作戰(zhàn)”。新的治療模式主張在疾病早期采取積極聯(lián)合治療的方案,在單一藥物的半量(最大允許劑量的一半)不能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時,積極采取非同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早期聯(lián)合用藥可以充分發(fā)揮不同藥物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使血糖快速并持久達標。3.從首選口服降糖藥向早期應用胰島素轉變 早期應用胰島素可以糾正內源性胰島素的相對不足,降低高血糖對B細胞的毒性作用,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使受損的胰島B細胞得以休息和恢復,提高自身胰島素分泌功能。不僅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還可以有效保護血管,減少或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從“階梯治療”向“積極理性化治療”轉變 2型糖尿病的傳統(tǒng)治療模式是所謂“階梯治療”。即先從改變生活方式(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開始,然后采取單一口服降糖藥治療,最后不得已才使用胰島素?!胺e極理性化治療”是盡早給予藥物治療,早期聯(lián)合用藥,使血糖盡快控制達標,并尊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根據(jù)不同階段病理生理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5.從“胰島素促泌劑”向“胰島素增敏劑”轉變 不恰當?shù)剡^度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如優(yōu)降糖),不僅不利于對胰島B細胞的保護,反而可能加速胰島B細胞的衰竭,導致降糖藥物繼發(fā)性失效。而胰島素增敏劑可以直擊胰島素抵抗,對胰島B細胞和大血管均有保護作用,不僅有利于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的血糖控制,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而且可以減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 6.從“普通胰島素促泌劑”向“餐時胰島素促泌劑”轉變 進餐時胰島素促分泌劑具有“快進快出”的優(yōu)點,可明顯改善胰島B細胞餐后胰島素的分泌,產生類似生理性胰島素分泌的模式,故可較好地降低餐時和餐后血糖水平7.從“常規(guī)治療”向“強化治療”轉變 強化治療可以有效保護胰島B細胞,使受損的胰島B細胞得以休息和修復,從而恢復和提高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功能;也可以有效保護血管,減少或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8.從“竭澤而漁”向“保護胰島B細胞”轉變 胰島功能衰減是2型糖尿病病情惡化的重要標志,以往在治療糖尿病時,為了追求快速降糖效果,往往選用長效、強效胰島素促泌劑,這種“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不利于對胰島B細胞的保護,會加速胰島功能衰竭,最終導致藥物繼發(fā)性失效。臨床上通過綜合治療達標等措施可以延緩或避免B細胞的過快、過早衰竭。 9.從單純藥物治療向綜合治療轉變 飲食療法是基礎,運動療法是手段,藥物治療是關鍵,病情監(jiān)測是保證,糖尿病教育是根本,“五駕馬車”缺一不可,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滿意療效。 10.從“重治輕防”向“防治并重”轉變 通過對高血壓、脂代謝紊亂等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干預(生活方式干預或藥物干預),不但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fā)生率,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循證醫(yī)學試驗證實:生活方式干預比藥物干預更為有效,也更經濟,值得大力提倡。2010年06月08日
4956
0
1
-
徐積兄主任醫(y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內分泌代謝科 糖尿病病人在節(jié)日里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避免勞累等,這樣才不會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糖尿病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自我保?。菏紫纫⒁怙嬍场?刂坪蔑嬍硨μ悄虿∪酥陵P重要。節(jié)日期間家家戶戶大魚大肉、煎炸蒸煮,做很多好吃的東西,讓人食欲大增,這時候糖尿病人千萬不要貪吃,要按照平時的規(guī)律,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油膩煎炸的食物,適量吃一些雞、魚及瘦肉,多吃蔬菜,盡量避免飲酒;赴宴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要吃過量;年三十吃餃子時,可選用一些皮薄餡多的餃子吃,如果規(guī)定量已吃完還想吃時,把餃子皮剝掉,只吃餃子餡,以免主食過量。對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糖尿病人,要按時用藥,不可間隔或隨意減量,外出也要把藥物帶上按時服用,含糖多的甜食和水果,盡量少吃或不吃,或選擇血糖水平較低時少吃一點,另外糖尿病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一些點心和易于吸收的糖類,特別是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低血糖時及時服用。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生活要有規(guī)律,不要因為過節(jié)而打亂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也不要因家人團聚而過度勞累,伴有高血壓的病人要避免較大的情緒波動,要定時測量血壓,根據(jù)血壓情況調整降壓藥的劑量,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隨身攜帶必備的急救藥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以備不測,糖尿病合并腎病的病人要少吃肉蛋類食物。另外,節(jié)日期間病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娛樂方式,不要長時間泡在麻將或牌桌上,外出時要注意保暖,特別是手腳、耳朵等末梢部位更要注意。糖尿病人血液循環(huán)不好,容易凍傷,鞋子一定要寬松保暖,避免足部受傷,要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因為許多疾病都是從呼吸道傳染的,要預防感冒,因為感冒可以加重糖尿病??傊?,節(jié)日期間糖尿病人一定要把好飲食關、用藥關,勞逸結合,適度活動,這樣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過一個健康愉快的春節(jié)。糖尿病人過年別“忘我”保持生活規(guī)律,睡眠充足 規(guī)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情緒,是保持糖尿病患者血糖穩(wěn)定的基礎。春節(jié)期間,人們歡聚在一起,難免要敘敘舊、玩一玩,由于高興而忘記了正常的飲食和休息,這樣會造成血糖波動較大,導致病情加重。所以提醒大家在高興之余,千萬不要忘了讓你身邊的糖尿病朋友保持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為他們創(chuàng)造充分的休息時間和場所。保證飲食平衡,搭配合理 合理的膳食熱量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在確定每日總熱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三大營養(yǎng)素,保持營養(yǎng)平衡。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5%~30%。許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常誤認為少吃主食,多吃副食對血糖沒有多大影響,因而有時少吃或不吃主食,而以蛋白質類食物為主。這樣不但會導致血糖增高,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出現(xiàn)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近幾年出現(xiàn)的木糖醇食品深受廣大糖尿病朋友的青睞,但據(jù)研究,木糖醇進食過多仍可導致血糖升高,所以要適量食用木糖醇食品。水果可在兩餐中間少量進食,但要根據(jù)其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相應的減少下一餐的主食量。注意用藥安全 節(jié)日期間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在應用降糖藥物后準時進餐。我科曾在春節(jié)期間搶救一位因注射胰島素后而未進食,導致嚴重的低血糖昏迷而死亡的1型糖尿病患者。所以提醒廣大的糖尿病患者,在飯菜沒有準備好之前,不要提前應用降糖藥物,以免發(fā)生低血糖。旅游應注意的事項 近幾年,人們在節(jié)假日期間越來越熱衷于外出旅游。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旅游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情舒暢,還可以降低血糖,增強體質。糖尿病患者外出旅游,最好有家人陪伴,可適當增加飲食或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并隨身攜帶糖果、巧克力食品,以防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同時外出旅游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還要選用寬松、舒適、軟底的平跟鞋和吸汗性強的棉織襪。經常檢查鞋內有無砂石之類的異物,防止發(fā)生破損而導致糖尿病足。注意進行自我監(jiān)測 節(jié)日期間請不要忘記進行自我監(jiān)測,有血糖儀者可每日監(jiān)測3~4次,或每周最少監(jiān)測3次。沒有血糖儀的可進行尿糖監(jiān)測,根據(jù)血糖或尿糖的變化來調整飲食及降糖藥物的用量,防止血糖波動過大而致病情加重。 最后,祝糖尿病患者和家人度過一個健康、平安、愉快的新世紀春節(jié)!談糖尿病人的過年飲食年菜的采購原則 ~新鮮、高纖、低油、未加工,量勿買多但多樣化 糖尿病人的年菜采購原則是什么呢? 很簡單,要選擇新鮮的、未加工的、低油脂的、高纖維質的食物購買才是最理想的。還有,購買量不要太多?,F(xiàn)在很多超市大年初二就開市營業(yè)了,食物采買很方便,再新鮮的食物放久了也就不新鮮了!烹調的注意要項~三多三少要活用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人的飲食中很重要的原則之一即為少油、少糖、少鹽的烹調方式,故針對烹調方法、烹調器具、調味料的使用及調味方法都需注意。1.多利用少油烹調法,如水煮、蒸、鹵、燉、烤、燜、熏、紅燒、涼拌。2.多利用低油烹調器具,如不沾鍋、蒸籠、烤箱、燜燒鍋、微波爐、電飯鍋、鐵板燒。3.多利用低熱量調味品,如代糖、鹽、醬油、白醋、胡椒、五香、八角、花椒、蔥、蒜、姜、香菜、九層塔、辣椒、枸杞、當歸、人蔘等均可適量應用。4.少用高油烹調法-如炸、煎、爆炒、5.少用高熱量調味品-糖醋、茄汁、蜜汁、勾芡、醋溜法要避免。屬高油的調味料有:(素)沙茶醬、芝麻醬、麻油、辣油、蝦油、色拉醬、蛋黃醬、鮮奶油、花生醬、牛油、瑪琪琳。屬高糖的調味品有:蔗糖、蜂蜜、麥芽糖、果糖、果醬、太白粉、蕃薯粉、玉米粉。6.少用高鹽調味品-如醬油、烏醋、蕃茄醬、辣醬油、胡椒鹽、花椒鹽、(素)蠔油、(素)沙茶醬、味噌、豆瓣醬、辣椒醬、海山醬、甜辣醬、甜面醬、烤肉醬、豆豉、海苔醬。年菜制作要點- 了解各大類食物中應景食品之制作要點,及早設計菜單,及早準備。平常我們希望糖尿病人的飲食能均衡,從六大類基本食物攝取適量的質與量。過年期間也是一樣;只不過有些應景的食物會碰上,該如何應用呢?讓我們依各大類一一介紹。一、主食類:年糕有甜有咸有淡的,后者如寧波年糕可與菜、肉同煮或炒,勿太油即可。咸年糕如菜頭粿、芋粿等,最好用不沾鍋煎或蒸食或切小塊與菜、肉同煮(如煮面方式)。甜年糕以往糖尿病人想吃又不敢吃,現(xiàn)在已有廠商提供售代糖年糕的服務了,或者可利用代糖年糕食譜自制,易學易做,則我們糖尿病人亦可吃到香甜可口的年糕了。很多人過年一定要吃到元寶(水餃),討個吉利。吃蒸餃、燙餃比吃煎餃要好的多。若用水餃當正餐,別忘了配菜不必多肉,反而要多吃一些青菜,均衡一下。過年期間也有機會吃到湯圓、蓮子,這些都得算在主食類的份量內。可利用代糖調甜湯,甜蜜一下。二、肉魚豆蛋類:過年期間豐盛的菜肴中多半是此類食物居多,很容易吃過量。一些較高價位的應景海鮮食物,如海參、鮑魚、明蝦、甘貝、蟹肉等,盡量用較輕爽的烹調法,其它如紅燒獅子頭、珍珠丸子、紅燒蹄膀、沙鍋魚頭、火鍋餃等都屬于高油脂肉類,糖尿病人最好少吃。而如烏魚子、內臟類(如牛肚、豬肝、下水、大腸)都是高普林、高膽固醇的食物,吃時要懂得節(jié)制,否則不如不吃。不管雞、牛、豬肉類或魚、海產類烹調方法盡量不要炸一遍之后再拿去蒸、炒、紅燒、燉等,以免增加油攝取量。過年最常吃的方式莫過吃火鍋,要選擇低脂肉類、豆腐、海鮮,少放火鍋餃,多吃菇類、芽菜類等多種蔬菜,才不易影響血糖、血脂肪變高。三、蔬菜類:糖尿病人要有均衡的營養(yǎng),足量的蔬菜攝取是很重要的。春節(jié)期間常會煮筍干、長年菜、梅干菜,要記得勿煮太油。盡量選擇新鮮的蔬菜(吃足量),避免腌制蔬菜(少量)。四、水果類:年節(jié)出產的新鮮水果如橘子、柳丁、棗子等,要限量食用,因為水果都含有果糖。若用到干貨如龍眼干︵福圓︶、紅棗、葡萄干等,也應并入有限的水果計算量里。五、油脂類:大部分人年節(jié)時期會吃到很多的肉類,就順便吃進許多油了。故烹調時應選用植物油。糖尿病人及家屬在烹調時要注意用油量,勿過多并注意烹調方法。過年時期,如花生、瓜子、芝麻、腰果、核桃、杏仁、開心果等這些含高油脂的食物都是屬油脂類,故這些應景零食勿多吃。若喜歡吃多些,則其它食物便應調整一下,該怎么吃,多吃少量不會影響血糖控制,最好再找營養(yǎng)師問問。提早擬定菜單,及早準備: 根據(jù)以上的介紹,很快就能擬出今年的菜單。瞧,這份年菜單,可真是又健康又美味可口,很「膨派」的年夜飯食帖?。∽x者也可舉一反三,變化自如。一、鹵味拼盤(鹵豆干、海帶、蒟蒻、冬筍、蘿卜)二、干貝燉長年菜三、烤全雞四、蒜泥芥藍菜拌牛肉絲五、清蒸鯧魚六、糖醋里?。ㄓ么翘鎿Q砂糖,肉不要炸過)七、蝦仁鑲三色甜椒(餡內加荸薺、香菇、紅蘿卜等)八、什錦火鍋(瘦肉片、海參、豆腐、金針菇……)九、蓮子、紅棗、福圓甜湯(用代糖)十、綜合時鮮水果過年期間飲食注意事項:1.勿暴飲暴食:仍盡可能定食定量,以免因過食而讓血糖失控,并傷及腸胃或體重增加,導致疾病惡化。最好每晚睡前檢視自己一天的飲食狀況是否均衡,若因為飲食的不節(jié)制而招惹健康受害,前功盡棄,真是得不償失!2.少吃零食和飲料:春節(jié)期間較閑,人一閑下來,嘴巴就容易想吃零食。很多糖尿病人不會吃甜的冬瓜糖或甜棗,但卻會去吃瓜子、花生、開心果、核桃、杏仁、腰果這些高油量的零食。吃喝玩樂的生活中,「喝」也是很要注意的,病人多半不會喝含糖飲料,但要注意許多現(xiàn)售的飲料中,有的雖標榜「低糖」、「低熱量」或「微甜」等,除了加代糖外,仍會含糖,不表示沒熱量,千萬要看清楚成份標示,不可多喝。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最健康,最經濟,過年期間特別要有充分的水分,可避免便秘,促進廢物排泄。3.飲酒外食勿過度:從歲末尾牙至春節(jié)喝春酒這段期間,人們的應酬聚餐總是特別的多,此類外食的特色即是易吃過量,不論熱量、蛋白質、油脂均易大超量。假如病人平時沒給營養(yǎng)師上過外食的課,又不會節(jié)制的話,則最好次數(shù)減少,寧可在家吃較容易控制份量,否則脫軌(外食)次數(shù)多了,難免容易釀成車禍(高血糖并發(fā)癥、高脂血癥、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國人的飲酒文化一向不佳,糖尿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的話,最好不要喝。若血糖值在理想范圍內,亦應適量,每日最多不超過兩份酒精當量。 一份=高梁酒或五加皮酒30c.c =威士忌或白蘭地40c.c =甜紅葡萄酒或陳年紹興酒90c.c =臺灣啤酒3/4罐(260c.c)。請注意,勿空腹飲酒,且喝酒前要進食,以免低血糖。4.多測血糖多運動:過年期間的生活型態(tài)常會與平常有很大的差別。吃喝玩樂多,睡得多又動得少,晚睡晚起,餐次變多或減少,不定時定量,外食機會多……,這些情況都會影響血糖的穩(wěn)定度。故自知生活常軌易脫序的人,即應多測血糖。一旦測知有異常的高或低值時,應自我檢討找出原因,加以修正。如因運動不足,則應多去「行春」,或到戶外踏青;就算窩在家里,亦可一面看電視、聽音樂一面動,千萬不要懶得動。我們都知道血糖與飲食、運動之間有互動的關系,糖尿病人應自我警惕,以免造成高低血糖并發(fā)癥,樂極生悲。希望每位糖尿病友春節(jié)時都能平安快樂,充滿甜蜜卻又沒有甜蜜的負擔。相信過年期間保健做得好的病人,其它日子一定更沒問題;因為一年之計在于春,好的開始,是全年健康幸福的好預兆。一附院糖尿病教育之家全體成員在這兒向大家拜年,祝福每位病友身心健康,豬年大吉大利!2008年04月22日
11980
1
6
2型糖尿病相關科普號

趙曉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曉龍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內分泌科
743粉絲14.7萬閱讀

劉福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福平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內分泌科
2540粉絲16.3萬閱讀

任麗君醫(yī)生的科普號
任麗君 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
內分泌科
18粉絲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