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EB病毒(EBV)為DNA皰疹病毒,過去又被稱為人類皰疹病毒4型,嬰幼兒多為隱性感染,較大兒童及青少年多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IM過去稱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由于CMV、支原體、腺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也可出現類似IM的表現,因此第8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已將IM稱為兒童EB病毒相關性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 EBV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據報道我國20世紀80年代時10歲兒童血清EBV幾乎100%為陽性,此后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原發(fā)性EBV感染年齡有所延遲。 EBV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過輸血和性傳播,在成人又被稱為“接吻病”。兒童IM發(fā)病高峰在4-6歲,主要病理組織學改變?yōu)榱馨徒M織的良性增生,表現為異常淋巴細胞浸潤,并不化膿,可侵犯肝脾、心肌、腎、腎上腺、肺、中樞神經等多個系統(tǒng),主要臨床表現表現為“發(fā)熱、咽峽炎、頸淋巴結腫大”三聯征,可合并有肝脾腫大。50%IM患兒可出現眼瞼水腫,這一點在第8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特意提出,并且成為最新診斷標準中的一條。 IM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后良好,少數可出現腦炎、吉蘭巴雷綜合征、嗜血細胞綜合癥等嚴重并發(fā)癥,很少見肺炎、胃腸道出血、血細胞減少、心肌炎、心包炎、腎炎、溶血尿毒綜合征等并發(fā)癥。脾破裂是其嚴重而少見的并發(fā)癥。 原發(fā)性EBV感染過程中先產生針對衣殼抗原(CA)IgG和IgM;急性感染晚期,抗早期抗原(EA)抗體出現;恢復期晚期,抗核抗原(NA)抗體產生。其中,抗CA-IgG和抗NA-IgG可持續(xù)終生。如血中發(fā)現抗NA抗體,則提示該感染實際早已存在;CA-IgM陽性是新近感染EBV的標志;EA-IgG一過性升高是近期感染或EBV復制活躍的標志。血清中高濃度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癥。2021年10月08日
5398
0
0
-
黨華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耳鼻喉科 體檢發(fā)現“EB病毒”陽性,你就“染上”鼻咽癌了嗎? 1.什么是是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是一種只感染人類的γ-皰疹病毒,1964年首次由Epstein與Barr團隊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發(fā)現,因此命名EB病毒。EBV是一種唾液傳播的病毒,經口密切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容易穿過口腔鱗狀上皮細胞的頂端膜至基底外側膜雙向轉運,潛在地促使初始EBV滲透并導致全身感染。 病毒攜帶者和病人是病毒的傳染源,全球95%的人曾感染過EBV,EB病毒感染后基本無法清除,可能終身攜帶。它既能在體內潛伏感染,也能導致多種疾病及腫瘤的發(fā)生。 2.EB病毒與鼻咽癌存在有什么關聯? 鼻咽癌起源于單個EB病毒感染的細胞,癌細胞的增殖發(fā)生在EB病毒感染之后,一系列研究證據支持EB病毒在鼻咽癌癌變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成為是“罪魁禍首”。 3.體檢發(fā)現“EB病毒”陽性怎么辦? EB病毒陽性實際上是在檢驗中發(fā)現了病毒的抗體,EB驗血兩項(常包括VCA-IgA與EA-IgA)是臨床上應用最多、篩查意義最大的一項檢查。EB病毒抗體陽性不代表就患上鼻咽癌。成人95%左右都感染過EB病毒,也僅約3%-10%的EB病毒抗體陽性人群會轉化為鼻咽癌患者,說明腫瘤的發(fā)生并不是EB病毒單因素的,而是遺傳和環(huán)境多因素共同引起的。 所以,發(fā)現EB病毒陽性后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盡快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會根據詳細病史以及鼻咽部檢查來進行判斷,必要時還會采用核磁共振(MRI)乃至病理組織活檢進一步確認。如果鼻咽部檢查未見異常發(fā)現,則后續(xù)只需驗血隨診EB病毒抗體滴度即可。 4.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由于EB病毒主要是通過唾液傳播,又被稱為“親吻”病毒,因此預防EB病毒感染主要需做到: (1) 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吃東西前要洗手; (2) 注意集體用餐衛(wèi)生,提倡使用公筷; (3) 不吃他人吃過的東西,不要口對口喂飼嬰兒。2021年09月19日
3892
3
13
-
沈軍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感染傳染科 關于EB病毒那些事,沈軍醫(yī)生為您繼續(xù)解惑(之三) ?從2017年1月開始,在“復旦兒科黃劍峰醫(yī)生””和“兒科黃哥黃醫(yī)生”微信公眾號,先后發(fā)布了五篇“關于EB病毒那些事”的文章,非常感謝我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的兩位黃醫(yī)生幫我。之后,仍有許多臨床有趣話題,同行與家屬來問我。故我們今共續(xù)EB病毒話題,重點講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Primary Infection, PI )兒童,常以哪些表現來找沈醫(yī)生就診,尤其那些不典型的病例。在關于EB病毒那些事(上)中,我們介紹了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典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mononucleosis, IM)三聯癥臨床表現:發(fā)熱、咽扁桃體炎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但臨床之有趣,在于教科書外。比如: 1)一個3歲的孩子,發(fā)熱咳嗽2天,家屬發(fā)現孩子頸部淋巴結有腫大;實驗室檢測發(fā)現血常規(guī):WBC 20 N 65 L 30 異淋5%,EBV-VCA-IgM-,EBV-VCA-IgG+,EBV-NA-IgG+,全血EBV-DNA+。 這個孩子該如何診斷?是否診斷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是否需要完善其他的檢查? 2)一個2歲的孩子,家屬發(fā)現孩子眼睛有水腫,無其他任何癥狀;實驗室檢測發(fā)現血常規(guī):WBC 18 N 30 L 65 異淋0%,EBV-VCA-IgM+,EBV-VCA-IgG+,EBV-NA-IgG-,全血EBV-DNA-,血漿EBV-DNA-,尿常規(guī)正常,肝腎功能正常,泌尿系B超正常。 這個孩子的眼睛水腫,是否由EB病毒感染引起?診斷應該怎么寫? 3)一個12歲的孩子,因矮小就診于我們醫(yī)院內分泌科,無其他任何癥狀;實驗室檢測發(fā)現ALT 80, AST 75,肌酶正常,EBV-VCA-IgM+,EBV-VCA-IgG+,EBV-NA-IgG+,全血EBV-DNA+,血漿EBV-DNA-。 這個孩子的轉氨酶升高,是否由EB病毒感染引起?孩子是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還是EB病毒再活動?是否是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給家屬的建議是什么? 4)一個10歲的孩子,因母親存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帶孩子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乙肝疫苗門診找沈醫(yī)生;外院的腹部B超提示肝質地欠佳,乙肝二對半:抗-HBs 560,余-,肝腎功能正常,HCV-Ab-,EBV-VCA-IgM+,EBV-VCA-IgG+,EBV-NA-IgG-,全血EBV-DNA 5.2*104,血漿EBV-DNA 6.2*105。 這個孩子的B超的“肝質地欠佳”是否需進一步檢查?這個孩子的B超異常,是否由EB病毒感染導致?是否需抗EB病毒治療?給家屬的建議是什么? 5)一個3歲的孩子,因入院前體檢,與3周前發(fā)現ALT 380, AST 275,余肝腎功能、肌酶指標正常,腹部B超正常,肝篩正常,EBV-VCA-IgM-,EBV-VCA-IgG+,EBV-NA-IgG-,全血EBV-DNA+;2周前復查肝功能ALT 280, AST 160,2天前復查肝功能ALT 160, AST 120。 這個孩子的轉氨酶升高,是否由EB病毒感染導致?是否需抗EB病毒治療?是否需要如此頻繁復查轉氨酶? 6)…… 在《中華傳染病雜志》2020,38(05) : 279-282,沈醫(yī)生寫了一篇題為“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患兒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特征分析”論著,在文中對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診斷做了介紹,大家可參考;在關于EB病毒那些事(中)、關于EB病毒那些事,沈軍醫(yī)生為您繼續(xù)解惑(之一)中,也有介紹;在丁香園公開課“兒科4種急癥分析與處理”的附加課中,我對EB病毒診斷有做介紹;大家必要時可結合著看,基本可得出前面幾個病例的診斷,限于篇幅,不贅述。 關于治療,可參閱關于EB病毒那些事(下)。同CMV,EB病毒感染后可能導致疾病,臨床表現多樣,與孩子的年齡及免疫狀態(tài)相關。需要指出的是:1. EB病毒的活動,常與其他疾病,包括各種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有關,有時EB病毒可能只是“旁觀者”或“幫兇”,臨床上診治需斟酌;2.同CMV感染,需區(qū)別EB病毒感染和EB病毒?。?.EB病毒感染導致的實驗室檢測異常,其恢復正常,需有一個時間過程,家屬需耐心,臨床醫(yī)生在確保臨床質量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抽血復查。 下一篇,我們談一下兒童原發(fā)性EB病毒感染伴隨轉氨酶升高的變化規(guī)律。 預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感染傳染科將于2021年10月30日,舉辦《兒童皰疹病毒感染診治進展學習班》,敬請關注公共微信號通知。 撰文:沈軍 校稿:王建設2021年08月09日
3239
0
3
-
2021年04月30日
2345
0
1
-
劉天潤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劉天潤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 甲狀腺中心 / 頭頸甲狀腺外科關于EB病毒和鼻咽癌 EB病毒是皰疹病毒科病毒,是最早被識別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該病毒主要通過人類唾液傳播,其感染期較早,約3~5歲已達高峰,在發(fā)展中國家,80%以上的3~5歲兒童EB病毒血清學陽性。幼兒感染后多數無明顯癥狀,或引起輕微的上呼吸道癥狀。成人也可感染此病毒,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如發(fā)熱、乏力、咽痛、頸淋巴結腫大等,但病程短暫,多可自愈。有研究顯示,90%以上的人都感染過EB病毒。 EB病毒是鼻咽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EB病毒可分不同的亞型,有高危亞型和低危亞型等不同類型,在鼻咽癌高發(fā)區(qū)的患者病例都感染高危EB病毒亞型的比例比較高。在鼻咽癌流行區(qū)域,94%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呈現EB病毒抗體陽性。 EB病毒感染者卻未必會得鼻咽癌,EB病毒可以與人體免疫力處于一種平衡狀態(tài),長期潛伏在人體內。但EB病毒一旦被激活、快速復制,誘發(fā)基因突變,就可能誘發(fā)鼻咽癌,此時,患者可能沒有任何不適,但血液內EB病毒的抗體多呈陽性,EB病毒抗體等標志物檢測是篩查鼻咽癌最常用的手段之一。EB病毒抗體陽性,不必恐慌 目前,EB病毒抗體檢測是篩查鼻咽癌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對于抗體陽性者,建議進行相關檢查排除鼻咽癌,這時就需要一些檢查協助來鑒別,如結合臨床表現、其它的EB病毒標志物(EB-DNA、EA-lgA等指標)、內鏡檢查、病理學或/和影像學檢查來綜合判斷。一般要做鼻咽鏡檢查排除鼻咽腫物,必要時結合病理活檢和影像學手段,包括磁共振或PET-CT等,判斷是否患有鼻咽癌。 當然EB病毒抗體陽性并不意味著一定得癌或者以后一定有癌出現,在正常人群中也有10%呈抗體陽性。如果排除了鼻咽癌,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復查一次。 如果EB病毒抗體持續(xù)增高,則提示患癌風險很高,要進一步檢查。除了EB病毒相關檢查,必要時結合病理學和影像學等手段,判斷是否患有鼻咽癌。 需要注意的是,EB病毒標志物陰性的患者不一定完全排除鼻咽癌,因為部分鼻咽癌患者(如部分高分化鼻咽癌、腺癌等)可顯示EB病毒標志物為陰性,必須結合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等手段方能排除鼻咽癌。遇到以下癥狀時需要警惕鼻咽癌 鼻咽癌的早期發(fā)現要結合臨床表現,如有回縮性涕血、鼻塞、耳鳴、聽力下降、頭痛和頸部淋巴結腫大等,應該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需結合輔助檢查手段進一步檢查,以排除鼻咽癌。 (轉自 百家號/劉天潤主任)2021年04月29日
1810
0
1
-
郭亞楠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耳鼻咽喉科 第17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有什么關系。 醫(yī)生醫(yī)生體檢報告說我的eb病毒陽性,我是不是得了鼻咽癌呀。 不一定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eb病毒eb病毒呢,是一種皰疹病毒可以通過唾液或者血液進行傳播,一般在一到六歲的兒童或14到20歲的青少年中具有高度的改性在感染的后期呢,會形成一個終身的攜帶的潛伏感染一般呢,我們認為感染率大于90%,另外,當免疫力下降,或者因為其他因素誘發(fā)后會激活體內的eb病毒引起eb病毒的復制或者其他相關疾病。 在早期呢,我們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到IGM的陽性在后期呢,可能檢測到ac的陽性。 另外呢,我們可以進行eb病毒DNA檢測,當每毫升的拷貝數大于400的時候可以判定eb病毒處于一個活動期其他呢,還有相關的就叫IGA檢查這個呢,是鼻癌的具有高度相關性。 如果體檢發(fā)現eb病毒陽性可至醫(yī)院進行詳細的意蘊讀血清學檢測以及電子鼻咽鏡檢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回吸帶血,耳悶或者頸部的淋巴結腫大等相關的癥狀,請及時至醫(yī)院就診,請相關的別人來偵查。 Eb病毒陽性不等于鼻咽癌,鼻炎癥狀回吸涕帶血,耳悶耳鳴,聽力下降,單側頸淋巴結腫帶眼部癥狀,如腹式頭部癥狀,如2021年03月19日
699
0
1
-
黃郁林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yī)院 耳鼻喉科 EB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為線性的雙鏈DNA結構,具有親淋巴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性;在人群中分布廣泛,普遍易感。人群中感染率超過90%。潛伏期為30-50天,病人或病毒攜帶者為主要傳染源。在發(fā)展中國家易感人群為3-5歲,也就是幼兒園階段。在發(fā)達國家中易感人群為15-20歲,也就是高中或大學階段。病毒的主要的傳播途徑為唾液、飛沫、輸血。 初次感染EBV,病毒進入人體呼吸道,因病毒具有親上皮細胞及淋巴細胞性,感染咽后壁的上皮細胞,與其中的EBV受體結合,引起上皮細胞的破壞并進入皮下,感染淋巴細胞,通過血液、淋巴等進入淋巴組織,在細胞中繁殖,引起溶解性細胞破壞,大量釋放病毒并感染新的細胞,典型的疾病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如果沒有細胞破壞,EBV的DNA就會持續(xù)存在,也就是潛伏感染,在免疫力低下時會再次激活,持續(xù)反復感染是腫瘤化反應。2021年02月27日
3510
0
3
-
黃郁林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yī)院 耳鼻喉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為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IV型,是一種嗜人類淋巴細胞的皰疹病毒。EBV是雙鏈DNA病毒,基因組長約172kb,在病毒顆粒中呈線性分子,進入受感染細胞后,其DNA發(fā)生環(huán)化并能自我復制。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約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體陽性。原發(fā)性EBV感染可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EBV還引起慢性活動性EBV感染。EBV是一種致腫瘤病毒,與鼻咽癌的發(fā)生相關。 EBV原發(fā)感染后建立終身潛伏感染。EBV潛伏感染可分為四種類型。在健康的EBV既往感染個體,EBV在記憶性B細胞潛伏,只表達EBERs,稱為EBV潛伏感染0型,這些個體稱為健康攜帶者。在EBV感染相關疾病中,EBV有三種潛伏感染類型。一、EBV特異性抗體 EBV編碼多種結構抗原,包括病毒衣殼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核抗原(nuclear antigen,NA)等。機體感染EBV后針對不同的抗原產生相應的抗體。原發(fā)性EBV感染過程中首先產生針對VCA的IgM和IgG(抗VCA-IgM/IgG);在恢復期晚期,抗EBV核抗原(EBNA)IgG產生。2021年01月21日
6593
0
0
-
蔡康主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小兒感染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病毒,與多種人類腫瘤性疾病、多種非惡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 最常見、預后較好的EB病毒相關疾病只有一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其他相關的疾病都是危重或者惡性的,這就是為什么EB病毒感染需要引起家長重視的原因。(此處要敲黑板) 多種非惡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EBV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EBV-HLH)、X連鎖淋巴組織增生綜合征(XLP)、伯基特淋巴瘤(BL)、霍奇金淋巴瘤(HL)、T/自然殺傷(NK)細胞淋巴瘤、鼻咽癌(NPC)及部分類型的胃癌等。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多發(fā)性硬化(MS)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被證實與EBV感染相關。 上述疾病在兒童階段有一定的時間發(fā)病規(guī)律,即使非??频膬嚎漆t(yī)生也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所以明確EB病毒活動感染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患兒需要在EB病毒專科隨訪3~5年,把EB病毒轉化為惡性疾病的風險降到最低。2021年01月08日
3274
1
6
-
2020年11月29日
34315
0
7
相關科普號

石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石超 主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兒科
681粉絲1.4萬閱讀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
孫普增 主任醫(yī)師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消化呼吸內科
1031粉絲325.2萬閱讀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
盛景祖 副主任醫(yī)師
南安市南僑醫(yī)院
皮膚科
1063粉絲26.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