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凡欽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耳???/a> 回答:老年人耳朵聽不清不全是老年性耳聾,也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導致的聽力下降,如耳垢、耳膜穿孔、中耳炎、嗓音過低或心理因素等。要確定是否是老年性耳聾需要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和耳部檢查,如耳鼻喉科醫(yī)生會使用聽力測試、耳部檢查和聲導抗等檢查手段,來診斷老年性耳聾的類型和程度。其中,聲導抗是最常用的診斷老年性耳聾的方法,它能夠確定患者聽力的程度、聽力損失的類型和位置,幫助醫(yī)生制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在進行聽力檢查時,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耳鼻喉科進行,避免被不良商家誤導,不要輕信廣告宣傳。同時,老年人要時常注意自己的聽力情況,尤其是有聽力下降癥狀的人群,建議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聽力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老年性耳聾,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聽力進一步下降,影響生活和社交。2023年03月30日
123
0
0
-
2021年01月21日
1136
0
1
-
焦彥超副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大家好,我是耳鼻喉科焦醫(yī)生,老年性聽力下降或耳聾呢,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據(jù)統(tǒng)計65歲以上的人群,也有1/3的人可能會出現(xiàn)聽力損失,在生活中呢,老年人可能不太容易自己發(fā)現(xiàn),我們的家人如果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誒,父母親看電視的聲音逐漸增大,我們要不停的說啊,請你把聲音調小一點,還有可能會一些老人家呢,性格會比較慢慢孤獨,不愿意去跟外界溝通,溝通的也比較少,那還有一些老年人就是你叫他反應很遲鈍,有的時候經(jīng)常打岔,或把我們這個,呃,賣白菜經(jīng)常談戀愛這種情況發(fā)生,那我建議您呢,帶父母親到耳鼻喉科來做個聽力測試,呃,早期的進行干預,佩戴助聽器。2020年09月01日
1144
0
3
-
熊觀霞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耳???/a> 年紀大了,耳朵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失靈,這種聽力損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年性聾。不少老年人覺得,既然年紀大了,身體各處都會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也就包括耳朵。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科熊觀霞這很正常,聽不清而已,說話大聲點就行啦??墒钦娴氖沁@樣嗎?老年性聾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應該怎么有效干預呢?6月21日,在第五屆唯聽聽力及言語峰會(簡稱WASS峰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科熊觀霞教授帶大家全面認識了老年性聾,探討了老年性聽力損失的干預問題。01什么是老年性耳聾?老年性聾,是伴隨人體機能退化而出現(xiàn)的聽力損害,屬于自然衰老的過程,是不可逆的退行性病變。 老年性聾是一種雙耳對稱性的、緩慢進展的聽力下降,且最先聽不清的是高頻聲音,在臨床中主要表現(xiàn)是言語識別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老年人常說的,能聽得到別人的聲音,但是聽不懂別人說了什么。 老年聽力損害的原因包括年齡增長、遺傳、噪聲、耳毒性藥物、基礎疾病影響等很多因素。 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2.5個億。 老年性聾已經(jīng)成為繼高血壓、冠心病、關節(jié)炎之后困擾老年人的第四大疾病。02老年性聾的危害不僅僅是聽不清!熊觀霞教授提醒大家,一旦出現(xiàn)老年性聾,一定要盡早干預,因為老年性聾對我們的影響不僅僅是聽不清。老年性聾的危害對健康的損害主要有4大方面: 1、言語交流能力下降 2、認知能力下降(主要是老年癡呆) 3、情感和社會交流能力下降 4、避險能力下降尤其是老年認知能力的下降,近期研究已經(jīng)證實,老年聽力下降跟老年癡呆有密切關系。在老年癡呆的35%可控因素里,9%是由于耳聾引起的,而糖尿病、高血壓這些因素只占了2%左右。03出現(xiàn)老年性聾,到底該怎么辦?老年性聾是無法逆轉的,而且目前還沒有被批準的有效藥物用于治療老年性聾。目前全球公認的對老年性聾有效的干預方法就是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 助聽器是老年性聾干預的主要手段,當助聽器無效的時候可以考慮植入人工耳蝸。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助聽器更適合老年性聾呢? 熊觀霞教授介紹了助聽器對老年性聾干預中的關鍵技術,或許可以幫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選擇。 熊觀霞教授認為,盡管助聽器不斷更新,但最關鍵的核心技術是對聲音處理的技術。聲音處理技術中,最關鍵的就是壓縮技術。 之前使用較多的是快壓縮技術,它主要是及時捕獲聲音的信息量,但是對于提高言語分辨能力較弱的患者,慢壓縮技術更為重要。所以,對于老年性聾來說,一個好的助聽器必須具備雙變速壓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確??陕牰?,保留時域包絡線索,從而提供更好的辨識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助聽器要想有效,有一個關鍵基礎,就是患者必須要有一定數(shù)量有功能的聽毛細胞,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殘余聽力。 那如果聽毛細胞已經(jīng)嚴重受損,該怎么辦呢? 熊觀霞教授提醒大家,當患者的毛細胞功能不足,表現(xiàn)為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jīng)性聾且助聽器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人工耳蝸植入。人工耳蝸的原理是通過繞過損傷的毛細胞,直接刺激聽神經(jīng)的樹突,從而使聽覺信息往上傳遞。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耳蝸技術發(fā)揮作用必須要有完整的蝸后通路,也就是說從蝸神經(jīng)到大腦聽覺皮層的功能必須是正常的。這同樣也是助聽器發(fā)揮作用的基礎條件。 04助聽器VS人工耳蝸,哪種方式更有效?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是針對不同程度的聽覺障礙而采取的不同處理策略,兩者是不相矛盾,甚至是可以協(xié)同使用來幫助患者聽覺康復的。簡單理解就是重度以下的耳聾患者(包括部分的重度)可以采用助聽器,而極重度和部分重度患者需要人工耳蝸才能解決聽覺問題。有些耳聾患者人工耳蝸手術后,另一側耳朵也可以同時佩戴助聽器,這種雙模助聽形式更有利于患者聽覺康復。 那么,老年人植入人工耳蝸的效果和兒童或者青壯年相比,有區(qū)別嗎? 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性聾植入人工耳蝸后聽和說的功能都會有顯著提高,老人與幼兒、兒童、青壯年比較,人工耳蝸后的助聽聽閾是沒有差別的,但老年聾植入人工耳蝸后的言語識別率比上述人群差一點。 熊觀霞教授認為,這可能和老年性聾患者對言語編碼的認知能力下降、老年聾患者可能存在整體感知功能老化有關。 另外,因為老年患者基礎病多,情況往往比較復雜,所以老年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更要求多學科的醫(yī)療合作模式,對術前評估、術中監(jiān)控和術后康復等圍手術期的處理更要細致和全面。 那么,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在言語識別的更高層階,例如音樂感知方面有什么不同呢? 熊觀霞教授認為,理論上講,助聽器可以將聲音的音調較為真實地保留下來,特別是在助聽后低頻有實用聽力的患者,在音樂識別上會比較好。人工耳蝸的編碼策略,對音調是沒有進行特殊處理的,理論上說人工耳蝸聽到的聲音是沒有音調特點的,但耳蝸的編碼策略可以利用聲音頻率和響度等與音調相關的信息,輔助一些有聽覺經(jīng)驗或者早期耳蝸植入并訓練較好的患者獲得音樂感知。這也是有些老年性聾植入人工耳蝸的患者對熟悉的音樂唱得非常流暢的原因。 在對耳鳴干預的效果上,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各有什么作用呢? 病因不明是主觀性耳鳴治療效果不佳的關鍵原因。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盡管原理不一樣,但對耳鳴都有一定的效果。諸多調查和病理對照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堅持使用助聽器的耳鳴患者,在提高聽力、改善交流的同時,其耳鳴癥狀均有所緩解。 熊教授團隊在對成人語后聾并耳鳴的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長期追蹤隨訪發(fā)現(xiàn),80%以上的患者在使用耳蝸時耳鳴得到了明顯的抑制。 所以,無論是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都能很好地幫助老年性聾患者獲得更好的聆聽。 總的來說,老年聽力損失干預策略就是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干預! 一旦發(fā)現(xiàn)老人有聽力障礙,一定要盡早處理,才能延緩聽力下降,最大限度地保障老人的生活質量。轉載出處:唯聽助聽器https://mp.weixin.qq.com/s/IOjsMHZPmm3m8ioYUVq-kw2020年07月15日
2788
1
4
-
2020年03月02日
1171
0
0
-
熊觀霞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耳???/a> 步入老年,耳朵越來越不好使。聽聽戲曲,跟朋友嘮嗑,與兒孫談笑,都變得吃力。我提醒您提醒,老年耳聾,不能聽之任之,除了可以佩戴助聽器外,別忘了,還有人工耳蝸!什么是老年性耳聾?老年性聾,是指伴隨人體機能退化而出現(xiàn)的聽力損害。它的典型表現(xiàn)是,雙耳出現(xiàn)對稱性、進行性的聽力下降,且最先聽不清的是高頻,即高調的聲音。據(jù)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大約有11.04%的老年人有聽力障礙。人老了耳聾很正常,將就一下就過去了?并不是。熊教授提醒,老年性聾會進一步影響老人的認知和情感,長期聽力障礙會使老人出現(xiàn)認知障礙,甚至癡呆;會出現(xiàn)自卑、焦慮甚至抑郁。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老人有聽力障礙,一定要盡早處理,才能延緩聽力下降,最大限度地保障老人的生活質量。如何發(fā)現(xiàn)老人耳聾的蛛絲馬跡?有些老人雖聽不清,卻不愿告知子女,甚至會加以掩飾。對此,熊觀霞教授提醒,細心的子女或家人,可以通過以下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老人耳聾的征兆。表現(xiàn)一:說話變大聲了。因為聽覺敏感度下降,老人會誤以為別人與自己一樣聽不到細小的聲音,因此不自覺地提高自己說話的嗓門。表現(xiàn)二:重復不斷地發(fā)問。老人在跟熟悉的人交往時,比如跟子女的交談中,往往會對一個問題,重復不斷地問好多次。表現(xiàn)三:陌生環(huán)境下,答非所問。老人家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下,特別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下,會答非所問。這也是最突出的表現(xiàn)。助聽器無效了,盡快植入人工耳蝸治療老年耳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但相比助聽器,人工耳蝸的普及率很低。在我國目前所做人工耳蝸的患者里,60歲以上的老年性耳聾患者,不到2%。有些人對人工耳蝸聞所未聞,有些人則有諸多誤解。為此,熊觀霞教授對大眾的常見疑惑,進行了答疑。什么是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特殊的聲電轉化裝置。主要包括兩部分:體外的言語處理器+植入在體內的電極。言語處理器將外界的聲波收集后,轉化為電波形式,通過植入的電極刺激殘存的螺旋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和聽神經(jīng)末梢,從而使老人家能聽見聲音和感知言語。什么樣的老人,需要植入人工耳蝸?須是重度和極重度聽力障礙,且佩戴助聽器無效,才需要植入人工耳蝸。是不是所有老人家都適合?并不是,人工耳蝸植入是一個全麻手術,也有手術禁忌癥。比如,如果老人家有嚴重智力障礙、精神障礙,全身身體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認知能力不能接受人工耳蝸術后的培訓和康復訓練的話,就不適合。年紀太大做不了?理論上,植入人工耳蝸沒有年齡限制。兩年前有報道全球年齡最大植入者,是個84歲的日本老人。人工耳蝸只能用幾年?理論上,只要維護和保養(yǎng)得當,人工耳蝸可以應用較長的時間。費用有多高?檢查和手術部分,只需2萬余元,但人工耳蝸植入體價格較高,分國產(chǎn)和進口,價格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有的甚至超過20萬。熊觀霞教授呼吁資助人工耳蝸植入老年患者:費用是阻礙老人植入人工耳蝸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廣東省內,對大于18歲的人工耳蝸植入者,包括這一批老人患者,是不予資助的。因此,我們呼吁社會各界一起關注人工耳蝸對老年性耳聾康復的重要意義。目前也已有一些民間組織對成人的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進行資助,比如“拾聰者”。植入后,多久能聽見聲音?人工的植入和康復,包括四個步驟。1.評估階段:排除禁忌癥。包括言語評估、聽覺評估、全身狀態(tài)評估。2.手術階段:手術只需1小時左右。如無特殊情況,手術只需1小時。術后,醫(yī)生會馬上對植入體進行檢測,即可以對手術效果有初步判斷。3.試開機階段:5~7天可出院。術后2~3天,醫(yī)生主要關注患者有無不良并發(fā)癥,并通過耳蝸CT檢查,了解植入的電極位置正不正確,同時,還會給病人試開機。從進院到出院,大約5~7天就可完成。4.言語康復階段:3~6個月能“恢復”聽力。每個人所需的康復時間不同,絕大多數(shù)患者3~6個月就能適應人工耳蝸。如患者積極使用人工耳蝸,適應過程會加速。當然,這也跟患者知識文化程度、學習能力、周邊人的鼓勵、言語康復師的支持是分不開。團隊配合得越好,效果也越好。另外,植入前,如果戴過助聽器,或耳聾后在較短時間內就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效果也會更好。2019年10月09日
5079
2
2
-
龔樹生主任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老年耳聾,有什么特點?老年耳聾一般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今年3月3日愛耳日的主題是“防聾治聾,精準服務”,這里面不光關注到兒童,還包括老年朋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預測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數(shù)目將達到2億之多,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人的聽力健康問題急需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影響老年人聽力健康的原因很多,年齡是最重要的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聽覺系統(tǒng)的相關功能會下降。一般來說,60歲以上的老人,40-50%會有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到了70歲占比會增加10%,到100歲左右,至少90%的人都會出現(xiàn)聽力下降的表現(xiàn)。除了年齡,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會影響老人的聽力:1)慢性病管理不佳: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果基礎疾病控制不好,會對聽力產(chǎn)生一定的危害。2)耳毒性藥物:老年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健康問題,多數(shù)人生活中是離不開藥物的,但很多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會對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害,包括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慶大霉素、鏈霉素、卡拉霉素)、一些抗腫瘤藥物(卡鉑、順鉑)以及一些利尿藥物等等。3)噪聲:作為十大公害之一,噪聲對聽力的影響不容小視。不管是在工作環(huán)境、公共場所,還是在自己家里面,噪聲的來源有很多,不加注意的話,噪聲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害我們的聽力,所以說,如果平時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噪聲,一定要盡量做好防護。除了帶來慢性持續(xù)性的聽力損傷,噪聲還會帶來急性損傷,比如在從事射擊、打槍等活動時,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噪聲防護,可能會導致突發(fā)性耳聾。4) 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常見的是長時間戴耳機、聲音開得很大,甚至有人還會戴著耳機睡覺。除此之外,還有過分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煙酒過度等,都是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tài),影響聽力。老年耳聾,有哪些特點?老年人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聽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了退行性改變,這是老年性聾不同于其他年齡段人群聽力損傷的地方。我們的聽神經(jīng)像電話線一樣,里面有很多根纖維,纖維外面包繞一層髓鞘,隨著年齡增長,髓鞘會發(fā)生損傷、脫失(即脫髓鞘),這一改變會導致聽神經(jīng)電活動同步性不良,聲音信號轉為電信號后,聽神經(jīng)不能同步傳遞電信號,從而導致聽力下降。這樣的結構變化就使得老年性聾具有以下特點:1)只聞其聲、不懂其意,說話總打岔:這是老年性聾最大的特點,老人能聽到聲音,知道有人在說話,但是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好,會聽不明白,所以他會要求你說第二遍、第三遍,還會總打岔,嚴重影響與他人的交流。2)聲音小了聽不見,聲音大了又嫌吵:由于老年性聾是神經(jīng)性的,聽力受損的老人對聲音的耐受閾值會發(fā)生變化,與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聲音小了達不到閾值,會聽不見,聲音大了達到或超過閾值了,會不能耐受、覺得很吵。3)對個別聲音過敏:一些聲音我們聽著感覺還好,但對老人來說,會比較敏感、覺得難受,所以他們往往不想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多待,喜歡較為安靜的環(huán)境。老年耳聾,有哪些危害?很多老年耳聾患者出現(xiàn)聽力下降的表現(xiàn),沒有及時就醫(yī)治療,不能得到有效的聽力補償,長此以往會對老人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很嚴重的影響。由于總是聽不清、聽不懂別人說話,交流時還總打岔,老人會害怕被嘲笑、給別人添麻煩,慢慢的就不愿意與別人交流了,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孤獨,亦或是變得焦慮、煩躁,喜歡亂發(fā)脾氣,帶來方方面面的問題:對家人來說,容易出現(xiàn)不和諧、鬧矛盾;對老人自己來說,很容易引發(fā)老年癡呆(聽力受損的老人得老年癡呆的比例明顯高于聽力正常的老人)。所以,在這里也要呼吁社會、政府、家屬和老年朋友自己,首先要正確認識,老年性聾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是一個了不得的?。黄浯?,目前無論是預防方面,還是治療方面,都有很多手段應對老年性聾,完全可以讓老年朋友重返有聲世界,我們要給老年朋友更多的關愛,幫他們度過這樣一個生理難關。2017年08月03日
3687
2
4
老年性聾相關科普號

陳兵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兵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耳科中心
1.4萬粉絲92.4萬閱讀

賈賢浩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賢浩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耳鼻喉科
20粉絲228閱讀

王林娥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林娥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3866粉絲15.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