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斌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泌尿外科 膀胱癌平均復發(fā)率在64%左右,尤其高級別尿路上皮癌復發(fā)率達到90%,推薦膀胱癌術后2年之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復查內容包括血生化檢查、尿液分析、泌尿系超聲、影像學檢查,如CT檢查、膀胱鏡等。其中膀胱鏡是膀胱癌術后復查最重要的方式之一。2年之后每半年復查一次。5年之后每1年復查一次,復查時間間隔與腫瘤分期、分級有關,如肌層非浸潤性低級別尿路上皮癌,可以根據(jù)第一次復查時有無復發(fā),決定下一次復查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對于高級別尿路上皮癌需要嚴格按照2年之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2年之后每半年復查一次,如中間出現(xiàn)復發(fā),需重新安排復查時間。2020年01月09日
2339
0
2
-
2019年12月26日
11517
2
2
-
程海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血液科 MRI與CT在腎臟腫瘤應用方面各有優(yōu)勢,對于常見腎腫瘤(透明細胞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的診斷效能相當,可檢出大部分腎癌及良性腫瘤,MRI在腎腫瘤分型以及部分少見腫瘤的鑒別診斷,腎靜脈癌栓顯示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而CT在腫瘤供血動脈顯示方面比較清晰,故腎臟腫瘤術前常加做CT的動脈造影,為手術方式提供參考。 而腎上腺腫瘤,一方面經常需要鑒別良惡性病變,而MRI的T1WI正反相位可敏感的檢出脂肪成分而確定常見良性病變如腺瘤和髓樣脂肪瘤,另一方面,腎上腺腫瘤來源比較多,MRI豐富的圖像信息有助于區(qū)分神經源性或皮髓質源性的腫瘤,因此MRI一直是腎上腺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 CT在顯示子宮、卵巢、前列腺結構方面效果比較差,對以上部位病變的診斷方面應用較少,主要用于評估較大腫瘤的范圍及淋巴結轉移等情況,而MRI因為精確的組織結構分辨率和其他優(yōu)勢,所以以上器官的腫瘤通常應用MRI檢查。 CT與MRI在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腫瘤的診斷方面并無太大差異,可根據(jù)臨床需求選擇。2019年12月07日
1180
0
0
-
劉晟驊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泌尿外科 哪些患者推薦做基因檢測?初診年齡?。ㄓ绕洹?0歲)或具有癌癥家族史反復復發(fā)的高危膀胱腫瘤患者卡介苗治療失敗的膀胱腫瘤患者肌層浸潤膀胱腫瘤擬行新輔助化療膀胱癌根治術后復發(fā)的患者鉑類為主的一線化療耐藥的轉移性膀胱腫瘤患者需要保留膀胱的患者具有多發(fā)尿路上皮癌病史的(如合并輸尿管癌,腎盂癌等)少見病理類型(如小細胞癌)基因檢測對膀胱癌患者有何幫助?基因檢測可以了解您的基因組改變,利用二代測序方法可以對您的膀胱癌類型進行分子分型,幫助您和醫(yī)生更精準地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比如通常Basal型的膀胱腫瘤對于鉑類化療更加敏感,而Luminal-infiltrated型膀胱腫瘤患者可能對免疫治療更加獲益。此外,某些基因改變對于膀胱腫瘤的治療和預后判斷有重要意義,包括:1、篩選適合免疫治療的患者:高TMB、有BRCA等基因變異、dMMR、MSI-H的患者更適合使用免疫治療;有MDM2等基因擴增或B2M基因變異的患者須謹慎使用免疫治療。2、預測含鉑化療的療效:有ERCC2等基因變異的患者更適合術前含鉑新輔助化療;有BRCA等基因變異的患者更適合使用含鉑化療。3、提供靶向用藥的機會:有FGFR基因變異的患者有機會入組FGFR靶向藥臨床試驗。4、評估復發(fā)風險:ARID1A基因變異的患者進行膀胱灌注BCG后容易更快復發(fā);CREBBP、TP53、CDKN2A基因變異的患者術后容易更快復發(fā);有EP300或PIK3CA基因變異的腎盂癌、輸尿管癌患者進展更快。5、提示癌癥遺傳風險:腎盂癌、輸尿管癌具有遺傳風險,建議進行遺傳基因檢測(尤其有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家族史的患者)。2019年11月29日
7842
0
2
-
劉凌琪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在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術后隨訪中,膀胱鏡檢查目前仍然是金標準,檢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均應該行活檢及病理檢查。超聲檢查,CTU,尿脫落細胞學檢查等也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均不能完全代替膀胱鏡檢查的地位和作用。推薦所有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在術后3個月時進行第一次膀胱鏡檢查,但如果存在手術切除不完全、腫瘤發(fā)展迅速的情況,可適當提前行膀胱鏡檢查,以后的隨訪根據(jù)膀胱癌復發(fā)和進展的危險程度決定。高?;颊撸á賂1期腫瘤;②G3高級別尿路上皮癌;③膀胱原位癌;④同時具有多發(fā)、復發(fā)和直徑大于3cm的低級別尿路上皮癌),推薦前2年每3個月行一次膀胱鏡檢查。第3年開始每6個月一次,第5年開始每年一次直到終身。低?;颊撸ㄔl(fā)、單發(fā)、低級別尿路上皮癌、直徑小于3cm,非膀胱原位癌),如第一次膀胱鏡檢查陰性,建議術后1年時行第二次膀胱鏡檢查,以后每年一次直到第5年。中?;颊撸ǚ歉呶?、非低?;颊呒礊橹形;颊撸?,隨訪方案介于高危與低危之間,依據(jù)患者個體預后因素和一般情況決定。隨訪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復發(fā),治療后的隨訪方案需按照上述方案重新開始。劉凌琪醫(yī)生的線下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四下午(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光谷院區(qū))、周四上午(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首義院區(qū))2019年10月13日
1159
0
1
-
瓦斯里江·瓦哈甫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泌尿外科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見的泌尿道惡性腫瘤,大約占膀胱癌的90%,其中在男性患者中更常見,大約是女性的3倍,典型表現(xiàn)是無痛性肉眼血尿。吸煙是最重要的誘因,而暴露于二手煙的女性也是發(fā)生膀胱癌的一項危險因素,因為大多數(shù)膀胱癌病例歸因于環(huán)境暴露,這就不難理解致癌物通過尿液排泄將使整個泌尿道尿路上皮暴露于潛在的致癌物,所以在臨床上經常能看到膀胱和上尿路(腎盂和輸尿管)尿路上皮多灶性發(fā)生的病例。不過好在大約70%的新發(fā)膀胱癌病例為非肌層浸潤性癌(NMIBC),可以進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但是如果僅行TURBT而不進行其他治療,估計40%-80%的NMIBC會在6-12個月內復發(fā),10%-25%的腫瘤會進展為肌層浸潤性(MIBC)、區(qū)域性或轉移性疾病。因此,術后必須需要采取積極的治療和隨訪。本文只針對膀胱癌術后隨訪進行簡單介紹。一、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首先需要對NMIBC進行危險分層,根據(jù)分層結果確定術后隨訪策略:在NMBIC的隨訪中,膀胱鏡檢查目前仍然是金標準,檢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均應該行活檢及病理檢查。其他的檢查包括超聲學、尿脫落細胞學、靜脈腎盂造影(IVU)等也有一定的價值,但均不能完全代替膀胱鏡檢查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根據(jù)上面提到的危險分層,大致有以下的隨訪方式:最常規(guī)的隨訪方案:初次確診后的18-24個月內每3個月做一次膀胱鏡和尿細胞學檢查,接下來的2年內每6個月做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每發(fā)生一個新腫瘤則重新開始該方案。低危患者如果第一次膀胱鏡檢查陰性,建議術后1年時行第二次膀胱鏡檢查,之后每年1次直到第5年,5年無復發(fā)則再復發(fā)的風險低。高?;颊咄扑]前2年每3個月行膀胱鏡檢查和尿細胞學檢查,第3年開始每6個月行膀胱鏡檢和尿細胞學檢查,第5年開始每年1次直到終身。多發(fā)腫瘤和高?;颊咧猩夏蚵纺[瘤發(fā)生的風險增加,建議每年進行泌尿系增強CT(CTU)檢查上尿路有無腫瘤。中?;颊唠S訪方案介于兩者之間,由主刀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個體預后因素和一般情況決定。隨訪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復發(fā),治療后的隨訪方案重新開始。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MIBC患者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和尿流改道,患者必須進行終身隨訪,隨訪重點是腫瘤復發(fā)和與尿流改道相關的并發(fā)癥。膀胱根治術后腫瘤復發(fā)和進展的危險主要與組織病理學分期相關,局部復發(fā)和進展以及遠處轉移在手術后的前24個月內最高,24~36個月時逐漸降低,36個月后則相對較低。腫瘤復發(fā)通過定期的影像學檢查很容易發(fā)現(xiàn),目前推薦的隨訪策略為:pT1期(術后病理分期)腫瘤患者每年進行一次體格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胸部X線檢查和B超檢查(包括肝、腎、腹膜后等);pT2期腫瘤患者6個月進行一次上述檢查;pT3期腫瘤患者每3個月進行一次;此外,對于pT3期腫瘤患者應該每半年進行一次盆腔CT檢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多病灶、合并CIS的非肌層浸潤性或尿道切緣陽性的患者的復發(fā)風險高,推薦行CTU檢查,監(jiān)測上尿路腫瘤復發(fā)?;颊弑仨毘浞种匾曅g后的隨訪,這將直接影響到預后和生活質量,同時也一定要有信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切記定期復查!2019年09月26日
3960
0
1
-
朱一平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泌尿外科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們分享的內容是膀胱癌電切術后怎么復查,因為膀胱癌比較容易復發(fā),所以電切術后還是要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定期復查。 啊,如果是低級別的膀胱癌DV的膀胱癌,我們一般第一次是術后三個月復查膀胱經第二次呢,在術后第六個月到第九個月,如果沒有復發(fā)的話,術后每年復查一次就可以了,一般要復查到術后至少五年。 如果是高級別的膀胱癌,或者我們說是高危的膀胱癌,那么術后前兩年要每三個月復查一次膀胱鏡,第三,第四年每半年復查一次第五年開始呢,要每年復查一次呃,持續(xù)終身都要復查,因為膀胱癌,哪怕幾年乃至十幾年都有復發(fā)的患者。 另外就是復查的時候,除了膀胱經之外可以做一個尿脫落細胞啊,看一看有沒有。 呃,疫情的細胞。2019年08月22日
1723
1
19
-
周芳堅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泌尿外科 膀胱癌手術后需要定期復查膀胱鏡。有過膀胱鏡檢查體驗的人都知道,做硬鏡膀胱鏡檢查所經受的痛苦無以言表。曾有個病人對我說,那種痛苦和檢查前的恐懼不亞于上一次刑場。也許有點夸張吧,上刑場那是性命攸關的,豈能相提并論。不過足以說明,那恐懼和痛苦的程度。我沒有這種體驗,沒辦法說清楚其中的痛楚和恐懼。為什么膀胱鏡檢查那么痛?我們都知道,男性尿道長又彎像大S,膀胱鏡是剛性的,直直的,硬邦邦,它通過尿道進入膀胱,需要將S形的尿道強行拉直。陰莖和尿道是人體中感覺非常細膩和非常敏感的地方,即使對尿道粘膜用了表面麻醉,這樣的操作也仍然會引起強烈的疼痛,尤其是比較年輕的人,有時候那疼痛是撕心裂肺的那種。很多病人因恐懼膀胱鏡檢查,而不去做復查或用B超檢查甚至CT檢查去替代,不僅花費多,膀胱里腫瘤復發(fā)了還不知道,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醫(yī)學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替代能夠膀胱鏡檢查的方法,雖然開發(fā)出了很多通過尿液檢查來判斷膀胱癌復發(fā)的試驗,但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是很理想,至今都無法取代膀胱鏡檢查。但現(xiàn)在我們可以將膀胱鏡做更細的軟鏡,檢查時可以順著尿道的彎度,慢慢進入膀胱,可以大大減輕檢查的痛苦?,F(xiàn)在的纖維膀胱軟鏡和電子膀胱軟鏡檢查,就是如此。膀胱軟鏡使用成本要遠遠要高于膀胱硬鏡,目前沒有膀胱軟鏡的收費項目,只能按硬鏡檢查項目收費,因此大部分醫(yī)院為了節(jié)省成本仍使用膀胱硬鏡作為膀胱癌術后常規(guī)復查,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但也有少數(shù)專科醫(yī)院,為了減輕病人痛苦,即使虧本也在使用膀胱軟鏡為膀胱癌病人術后定期檢查。接受過膀胱軟鏡檢查的病人說,寧愿死也不再去做膀胱硬鏡檢查了。2019年06月13日
6161
1
1
-
任黎剛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泌尿外科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列我國泌尿系腫瘤發(fā)病率的第一位。男性膀胱癌發(fā)病率為女性的3~4倍。同時膀胱癌也是醫(yī)療支出最為昂貴的惡性腫瘤,預后和發(fā)病的階段早晚密切相關。但是男性的尿道長16-22cm,相比女性4-6cm而言,“尿路太長太長”,所以傳統(tǒng)的膀胱硬鏡感覺“真心太痛太痛”。膀胱癌的診斷第一條就是膀胱鏡。目前國際上的各大指南仍然將膀胱鏡配合活檢作為診斷膀胱癌的金標準之一;而且由于膀胱癌容易復發(fā),即使是接受了腔內手術的患者,也要在術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定期復查膀胱鏡。然而,傳統(tǒng)的膀胱鏡,俗稱膀胱硬鏡,對于廣大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來說并不是一項舒適的體驗。從解剖學角度來說,男性的尿道有兩個生理性的彎曲,但由于膀胱硬鏡鏡身較粗,且無法屈曲,故通過尿道以及檢查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和思想負擔。有些長期復查膀胱鏡的患者更是因此而“談之色變”??上驳氖?,隨著電子膀胱軟鏡的應用,該項檢查不再恐怖。相對于傳統(tǒng)的膀胱硬鏡來說,膀胱軟鏡有以下明顯的優(yōu)點:1.可彎曲,舒適度高。鏡體柔軟,管徑細,可彎曲,檢查者可憑借操作巧妙地順著尿道的彎曲進鏡,在檢查時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對尿道的損傷,如果把做膀胱硬鏡比作“吞寶劍”的話,那么做膀胱軟鏡就好比是“吃面條”了。2.體位不限。以往應用膀胱硬鏡檢查時,患者只能采用截石位。而在應用膀胱軟鏡檢查時,除截石位外,患者還可采用側臥位或仰臥位,這對于年邁、四肢癱瘓、截癱以及患有嚴重關節(jié)炎的患者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3.觀察無死角。膀胱硬鏡由于觀察角度的限制,如操作不熟練,膀胱內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區(qū)。而電子膀胱軟鏡則克服了這一缺點,除通過彎曲鏡身可以方便地觀察到膀胱各壁外,更可以做出“回頭望月”的操作,反過來觀察膀胱頸口,做到了真正的無死角。4.清晰度高。電子膀胱軟鏡采用高科技電子數(shù)碼成像,具有極高的圖像分辨率,可以清晰的將圖像放大數(shù)百倍而不失真,從而可以發(fā)現(xiàn)更早期、更微小的病變,使疾病能都得到早期確診、早期治療。5.創(chuàng)傷小。彎曲的鏡身沿著彎曲的尿道進退,局部粘膜的擦傷大大避免,甚至硬鏡往往不是直視下操作,甚至導致假道和穿孔發(fā)生,大致局部疼痛明顯,甚至尿潴留發(fā)生。6.NBI模式減少漏診。膀胱腫瘤早期外觀有時候和變色龍一樣發(fā)小較為困難,普通鏡頭無法識別。而電子膀胱軟鏡獨有NBI熒光模式,可以以熒光光譜比較血管特征,鑒別腫瘤和炎癥?;谏鲜鰞?yōu)點,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泌尿科引入該項檢查,自2016年起在膀胱癌患者中全面開展該項目,贏得了患者極高的好評。膀胱軟鏡可以說是膀胱癌患者的福音,讓膀胱鏡檢查從此告別了痛苦。周邊縣市許多的患友都愿意乘車趕來檢查后,當天就返回了。目前,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泌尿外科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張心男和程一寧兩代老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經是省內硬件齊全、臨床過硬的膀胱腫瘤診治中心,多年來膀胱癌根治術、原位回腸膀胱手術效果穩(wěn)定,并發(fā)癥少,得到病友的好評。2019年04月10日
2885
2
3
-
2019年02月18日
6392
9
25
膀胱癌相關科普號

曹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曹明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泌尿外科
4154粉絲18萬閱讀

李丹濱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丹濱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泌尿外科
1780粉絲4.6萬閱讀

呂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呂強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3269粉絲3.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