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耳聾耳鳴需當心聽神經瘤。
腫瘤并不是來源于聽神經,而是來源于與之非??拷那巴ド窠?。由于聽神經與前庭神經緊緊地挨在一起,因此前庭神經上的這個腫瘤長大后,就會壓迫到比較脆弱的聽神經,患者會感到聽力下降,包括耳鳴。腫瘤變得更大之后,就會壓迫其他顱內神經,比如三叉神經、外展神經等,讓人感覺到臉麻,看東西有重影。還會引起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尤其注意的是,小聽瘤不能經CT診斷,而是需MRI診斷(CT對于腫瘤診斷不如MR),但是還有一種辦法,ABR檢查:ABR結果表現I波后各波潛伏期延長;I-III波、I-V波間期延長;雙耳V波潛伏期差延長。這種辦法可以普查。如果發(fā)現聽神經瘤,不必過于恐懼,當聽神經瘤長得非常巨大時,手術治療的風險會遠遠大于腫瘤較小時手術的風險。而目前,影像學技術已經允許我們早期發(fā)現腫瘤。因此,如果您無原因出現單側耳鳴、聽力下降癥狀,別忘了到耳鼻喉及神經外科門診排查聽神經瘤!
李立恒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7月07日1137
0
0
-
耳聾耳鳴應警惕聽神經瘤,耳鳴,聽神經瘤一定要分清楚,以防延誤最佳治療時期
今日話題耳鳴、聽力下降竟是聽神經瘤剛退休不久的趙阿姨近期覺得自己左耳出現耳鳴、聽力呈下降的癥狀,起初劉阿姨并未在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阿姨耳鳴聽力下降的癥狀逐漸加重,甚至最后還出現頭暈、走路不穩(wěn)的情況出現。原本只是覺得身體的小問題,也沒多想,但這近期的身體狀況可把趙阿姨給嚇壞了。趕緊跟兒女商量了此事,兒女也覺得這不是小事,都覺得不能再這么拖下去,于是前往進行頭顱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左側橋小腦角有一個巨大占位病變。經綜合診斷后分析,這個直徑達5厘米的占位是聽神經瘤,正是腫瘤的壓迫才導致趙阿姨聽力的嚴重下降。山東省立醫(yī)院神經外科許加軍專家解釋道:其實中老年人出現耳鳴癥狀需要時刻引起重視,有時這種耳鳴不是病理性的,只要休息幾天就能恢復,而有些耳鳴卻是病理性的,例如聽神經瘤的原因,所以患者朋友一定要鑒別清楚。那么聽神經瘤到底是什么呢?聽神經瘤聽神經瘤是指起源于聽神經鞘的腫瘤,為良性腫瘤,確切的稱謂應是聽神經鞘瘤,是常見顱內腫瘤之一,占顱內腫瘤的7%~12%,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95%。多見于成年人,高峰在30~50歲。為病人解決“頭等大事”的神經外科專家,許加軍專家這樣解釋專家解讀神經外科許加軍專家,博士,山東省立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神經腫瘤尤其是聽神經瘤專業(yè)高級專家,山東大學研究生導師。專門從事神經腫瘤研究和微創(chuàng)治療。聽神經瘤臨床表現早期耳部癥狀腫瘤體積小時,出現一側耳鳴、聽力減退及眩暈,少數患者時間稍長后出現耳聾。耳鳴可伴有發(fā)作性眩暈或惡心、嘔吐。中期面部癥狀腫瘤繼續(xù)增大時,壓迫同側的面神經和三叉神經,出現面肌抽搐及淚腺分泌減少,或有輕度周圍性面癱。三叉神經損害表現為面部麻木、痛、觸覺減退、角膜反射減弱、顳肌和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縮。晚期小腦橋腦角綜合征及后組顱神經癥狀腫瘤體積大時,壓迫腦干、小腦及后組顱神經,引起交叉性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小腦性共濟失調、步態(tài)不穩(wěn)、發(fā)音困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食嗆咳等。發(fā)生腦脊液循環(huán)梗阻則有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乳頭水腫或繼發(fā)性視神經萎縮。許加軍專家指出,如果發(fā)現聽神經瘤,不必過于恐懼,當聽神經瘤長得非常巨大時,手術治療的風險會遠遠大于腫瘤較小時手術的風險。而目前,影像學技術已經允許我們早期發(fā)現腫瘤。因此,如果您無原因出現單側耳鳴、聽力下降癥狀,別忘了到神經外科門診排查聽神經瘤!預防聽神經瘤的方法一級預防減少或消除各種致癌因素對人體產生的致癌作用,降低發(fā)病率。預防聽神經瘤的有效方法,如平時應注意參加體育鍛煉,改變自身的低落情緒,保持旺盛的精力,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注意飲食、飲水衛(wèi)生,防止癌從口入。二級預防利用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有效手段來減少聽神經瘤病人的死亡。在平時生活中除加強體育鍛煉還應注意身體的一些不適變化和定期體檢。一旦發(fā)現身體患聽神經瘤之后,一定到正規(guī)醫(yī)院去診斷和治療,樹立戰(zhàn)勝聽神經瘤的信心,積極配合,聽神經瘤是可以治愈的。三級預防在治療聽神經瘤時,設法預防聽神經瘤復發(fā)和轉移,防止并發(fā)癥和后遺癥。作為山東省神經外科神經腫瘤骨干專家,許加軍教授介紹說 ,聽神經瘤是神經外科高難度手術,新時代技術的進步,我們要求手術最大程度保留病人面神經功能和聽力,以求最大程度保證病人生活質量。許加軍教授建議大家,一旦患病及時尋找高級神經腫瘤專業(yè)醫(yī)生就診!聽神經瘤不用急,歡迎咨詢和求助許加軍主任!
許加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6月28日1615
0
0
-
聽神經瘤沒有積極治療會怎么樣?
小王(化名)今年25歲,于4年前出現聽力下降問題,不太影響正常生活,也就沒有太在意。最近1年右耳朵幾乎聽不見聲音了,聽村里老人說是耳聾了就治不好了,文化程度不高的小王就信以為真了,也沒去醫(yī)院檢查,就這樣湊活著用左耳朵聽。直到最近,小王左腿活動時越來越不靈活,走幾步路都很吃力,嚴重的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這才到醫(yī)院檢查,經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發(fā)現頭部長了一個聽神經瘤,并且瘤體已經長到了5.2cm,腦干和小腦受壓嚴重,同時已出現腦積水。分析這個病例,小王從4年前開始出現聽力下降癥狀,一直沒當回事,才導致目前的癥狀加重,這么大的腫瘤如果再繼續(xù)拖延下去,小王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臨床上,聽神經瘤很容易被忽視,一是聽神經瘤最早出現的癥狀是耳鳴,患者往往去耳科檢查沒發(fā)現問題就回去了,二是像小王這樣早期癥狀輕,不影響生活就放任不管的。等到腫瘤長大,癥狀嚴重的時候才檢查出來。為了避免聽神經瘤被忽視,應該了解下常見的癥狀都有哪些?聽神經瘤最早的癥狀常見的是單側耳鳴,然后是聽力下降,隨著病情的緩慢進展,之后聽力逐漸喪失,一些患者還會輕度頭暈、步態(tài)不穩(wěn)。后期隨著腫瘤增大壓迫其他神經及腦干、小腦,逐漸出現面部麻木、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眩暈、平衡共濟功能減退,嚴重時將出現癱瘓、劇烈頭痛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因腦干功能嚴重受損、腦積水、腦疝等危及生命。所以當出現以上癥狀時,可以多做一個頭部核磁共振,排查聽神經瘤,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早康復。
張治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6月18日2621
3
4
-
聽神經瘤除了耳鳴還有其他癥狀嗎?
門診中遇到一位35歲的患者,因為左耳突發(fā)性聽力不良、耳鳴前來就診,患者介紹他之前還去過耳鼻喉科治療,癥狀并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了,所以來神經外科想做進一步檢查,結果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竟意外發(fā)現左側聽神經瘤。什么是聽神經瘤?為什么患者會出現耳鳴?聽神經瘤是一種顱內常見的腫瘤,好發(fā)于30~50歲的中年人。由于腫瘤長在聽神經鞘上,九成患者會出現耳聾,尤其是進行性高頻、單側或不對稱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通常該癥狀歷經數月至數年。另外一種常見癥狀就是耳鳴,多為一側性,高音調,類似“蟬鳴音”或“汽笛聲”。不少中老年患者因得不到及時治療,造成聽力喪失,嚴重時會壓迫腦干危及生命。聽神經瘤除了最常見的聽力減退、耳鳴等癥狀,還有其他那些癥狀呢?聽神經瘤患者,伴隨腫瘤的生長,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癥狀也不相同,由無到有,由輕漸重,由隱匿轉明顯。所以了解清楚每個時期的表現癥狀,對于聽神經瘤早發(fā)現早治療是很有幫助的。第一期腫瘤:腫瘤直徑<10mm,單有聽神經受損癥狀,大多數聽神經瘤表現為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聽神經瘤大多起源于前庭神經,患者多數初期癥狀為前庭神經刺激癥狀,如眩暈、耳鳴、惡心等,隨著腫瘤增大擠壓耳蝸神經,逐步出現聽力下降。許多患者在接聽電話等活動時發(fā)現一側聽力減弱就醫(yī)。部分腫瘤在內聽道生長破壞終末動脈,引起耳蝸缺血致突然失聰。第二期腫瘤:腫瘤直徑為10~20mm,該階段腫瘤除聽神經受損外,可影響三叉神經、面神經功能,小腦動能輕度受損,但無腦內壓增高表現,MRI或CT上可見內聽道擴大,多數無骨質破壞表現。三叉神經受損可表現為面部疼痛、面部感覺減退及面肌萎縮。面神經受損可表現為周圍性面癱、同側舌前2/3味覺減退、消失。部分患者自覺平衡感下降,體檢可無陽性發(fā)現。第三期腫瘤:腫瘤直徑20~30mm,除Ⅴ、Ⅶ、Ⅷ受損外,有后組顱神經、小腦、腦干明顯受損表現,伴有顱內壓增高表現。腰穿檢查可見腦脊液蛋白含量增加,MRI或CT除見內聽道擴大,多伴有骨質破壞。該階段患者除二期腫瘤表現外,可出現吞咽困難、進食嗆咳、舌后1/3味覺減退消失、聲音嘶啞、咽反射消失、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功能障礙等。部分腫瘤可通過天幕裂孔向上方生長影響動眼神經,出現眼球活動異常、眼瞼下垂、瞳孔擴大等。腫瘤向內側生長擠壓腦干、小腦,引起對側肢體運動感覺功能障礙、平衡共濟障礙等。顱內壓增高主要由于腫瘤擠壓第四腦室受壓變形、中腦導水管受壓、枕大池等腦池閉塞,壓迫顱內靜脈回流系統(tǒng)引起,出現惡心、嘔吐、頭痛、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癥狀,部分患者因顱內壓長期增高引起視神經萎靡致視力嚴重障礙。第四期腫瘤:腫瘤直徑>30mm,病情進入最嚴重階段,全腦功能收到明顯影響。腦干功能嚴重受損,甚至可損害對側腦干組織引起同側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及對側顱神經損傷的情況。嚴重者甚至出現意識障礙、角弓反張樣強直發(fā)作,顱內壓嚴重增高可并發(fā)枕骨大孔疝。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患者就要引起重視了,建議盡早到神經外科詳細檢查,避免誤診漏診,延誤病情治療,對身體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張治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9日1487
0
0
-
聽神經瘤患者術后正確監(jiān)護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聽神經鞘瘤起源于聽神經鞘,是一典型的神經鞘瘤,由于沒有聽神經本身參與,因此,聽神經瘤準確地應被稱為聽神經鞘瘤。此瘤占顱內腫瘤的8.43%。本瘤好發(fā)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病程相對較長,大多數在4-5年。隨著腫瘤生長變大,壓迫橋腦外側面和小腦前緣,充滿于小腦橋腦角凹內。腫瘤大多數是單側性,少數為雙側性的良性病變,即使多次復發(fā)亦不發(fā)生惡變和轉移,如能切除,常能獲得永久治愈。需要提醒的是,聽神經瘤的預后還需要做好術后監(jiān)護,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趙天智副教授為大家解析術后監(jiān)護及出院指導相關問題。 1、嚴密監(jiān)測病情變化 由于聽神經瘤位于后顱窩,手術直接或間接影響腦干功能,出現呼吸、心率改變及意識障礙,加之后顱窩容積狹小,代償容積相對較小,術后腫瘤殘腔若有滲血,極小的血腫即可造成腦疝。因此,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顱內壓增高癥狀,30-60min觀察并記錄1次,發(fā)現呼之不應、瞳孔不等大、血壓偏高、脈搏、呼吸減慢,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2、呼吸道護理 注意觀察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由于手術可能損傷舌咽、迷走神經,引起咳嗽無力,痰液不能排出,加之術中全麻插管刺激氣管黏膜水腫,分泌物不能及時排除,影響呼吸通道暢,易并發(fā)肺炎。因此術后應鼓勵患者咳嗽、咳痰,術后6h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可以開始翻身,利于痰液排出。對于痰液不能排出的患者,應及時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遵醫(yī)囑給予霧化吸入,必要時進行氣管切開,并做好氣管切開后常規(guī)護理。 3、引流管護理 一般聽神經鞘瘤患者術畢多數殘腔置管引流,目的是引流血性腦脊液,減輕術后反應,并通過觀察引流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并發(fā)顱內血腫。引流袋高度應適宜,仰臥時以耳屏為基線,側臥時以正中矢狀面為基線,引流袋高度應在基線上10~15cm左右,最高不應超過20cm。過高會導致引流不充分,過低會導致引流過度造成顱內壓過低,使患者感到不適。要保留引流管通暢,翻身時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或接頭脫落。要注意觀察引流管顏色、性質和量。若引流液過多,持續(xù)血性,應匯報醫(yī)師注意有無切口內再出血可能,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應注意及時更換減少切口感染機會。 4、術后體位 術后搬運患者時動作需輕穩(wěn),安排專人雙手穩(wěn)定患者頭部,預防患者頭部過度扭曲或震動,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應取側臥位,以便護理呼吸道?;颊咭庾R清醒,血壓平穩(wěn)后,宜抬高床頭15~30度,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反應,降低顱內壓。體積較大的腫瘤切除后,因顱腔留有較大空隙,故術后24h內應取健側臥位,翻身時保持頭部與身體同時轉動,避免頸部扭曲導致腦干移位,引起靜脈撕裂造成腦干功能衰竭。 5、飲食護理 對因后組顱神經術中受牽拉或損傷造成吞咽障礙和嗆咳者,術后禁食3d后試飲水,并備好吸痰器,以防誤吸而窒息。若出現嗆,應暫時給予鼻飼流質。術后面肌癱瘓及病側面頰部痛、溫覺喪失者,應注意飲食溫度,食物不可過熱,以防燙傷。 6、眼部護理 由于手術操作或腫瘤累及面神經、三叉神經,會導致患者術后患側或雙側眼瞼閉合不全。如果發(fā)生眼瞼閉合不全行凡士林紗布覆蓋,防止暴露于干燥空氣中,配合眼膏和氯霉素眼藥水局部使用。隨著神經功能的逐漸恢復,指導患者進行睜、閉眼動作訓練和眼眶周圍及上下瞼軟組織按摩,促進眼輪匝肌功能的康復,睡前用手將患側上瞼向下推移,使瞼裂閉合嚴密,以防長時間睡眠中角膜暴露。 7、腦脊液漏護理 由于手術切口位置特殊,較易發(fā)生腦脊液漏。在護理中如果觀察到切口敷料浸濕,顏色淡紅,應懷疑腦脊液漏。如果發(fā)生腦脊液耳漏,給予取健側頭高位,枕下墊無菌巾,勿堵塞外耳道。如果漏液仍較多,要及時報告醫(yī)師,可以在患者耳后乳突處給予繃帶加壓包扎,加強換藥。 8、上消化道出血 因腦干受損后反射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颊邍I吐咖啡色胃內容物,并伴有呃逆,柏油樣便。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的嘔吐物及大便情況。如果嘔吐為咖啡色胃內容物,排柏油樣便,遵醫(yī)囑給予留置胃管,應用奧美拉唑40mg加入0.9%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以及冰0.9%生理鹽水100ml加去甲腎上素8mg和0.9%生理鹽水20ml加凝血酶1000u胃管內注入,每6h一次交替應用,于癥狀消失后漸進流質。 9、做好基礎護理 每2小時翻身一次,采取軸線翻身,按摩受壓部位,防止壓瘡發(fā)生,留置導尿的病人,保持尿管通暢,觀察尿液的量、性質,每日兩次會陰擦洗,防止泌尿系感染。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3日2198
1
2
-
聽神經瘤對患者的影響,手術成功率高嗎?
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會導致聽力下降,因此以往人們順其自然便稱之為聽神經瘤。但后來有了病理檢查人們才認識到,其實這個腫瘤并不是來源于聽神經,而是來源于與之非??拷纳窠洝巴ド窠?。由于聽神經與前庭神經緊緊地挨在一起,因此前庭神經上的這個腫瘤長大后,就會壓迫到比較脆弱的聽神經,患者會感到聽力下降,包括耳鳴。聽神經瘤不治療,任其發(fā)展下去,還會出現哪些癥狀?會不會耳聾?聽神經瘤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隨著腫瘤慢慢長大,就會逐漸產生壓迫,對腦干、小腦、顱內其他神經都會有影響。比方說剛開始聽神經瘤在內耳道里,壓迫聽神經,患者一側耳朵聽力下降,直到聽力完全喪失,甚至突聾。腫瘤變大壓迫小腦,走路就會搖搖晃晃,容易摔跤。同時還會感覺到一側手腳不靈活,沒勁。腫瘤變得更大之后,就會壓迫其他顱內神經,比如三叉神經、外展神經等,讓人感覺到臉麻,看東西有重影。如果腫瘤沒有及時處理,繼續(xù)長大,還會引起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聽神經瘤不管有沒有癥狀、不論腫瘤大小,都要立即手術嗎?什么時候手術最好?如果聽神經瘤特別小,僅僅局限在內耳道里,而且也沒有出現任何耳鳴、耳聾、眩暈、面癱等表現,就可以暫時觀察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主要看腫瘤對聽力有沒有影響,至少每年要做一次核磁共振,對比檢查結果,來估算腫瘤的生長速度。如果腫瘤引起了聽力問題,就應該盡早手術處理了。此時越早手術越好,腫瘤還不是特別大的時候手術,對神經、腦干等組織的功能保護得更好。手術是微創(chuàng)還是要開顱?開顱的話,手術切口多大?切除聽神經瘤的手術,有的患者會問,這是開顱手術還是微創(chuàng)手術?在老百姓的觀念里,微創(chuàng)就是切口小,在身上留下的傷口很小;而對于神經外科的醫(yī)生來說,微創(chuàng)其實并不單純是指切口小,而是對顱內神經、血管的干擾或者損傷很小。聽神經瘤的手術確實是開顱手術,聽神經瘤的手術是在耳朵后面開一個一元錢硬幣大小的骨窗,就可以把腫瘤切除。手術成功率高嗎?能將腫瘤完全切干凈嗎?聽神經瘤的外科手術發(fā)展至今,風險極低。聽神經瘤手術的目的就是將腫瘤盡可能切干凈,而且患者首次手術也是治愈這種良性腫瘤的最好時機。如果切不干凈,二次手術甚至三次手術會越來越困難,所帶來的手術風險、不良反應會越來越大。目前來講,手術基本上能夠把腫瘤完全切干凈。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16日2370
2
2
-
聽神經瘤患者手術后會出現面癱嗎?
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會導致聽力下降,因此以往人們順其自然便稱之為聽神經瘤。但后來有了病理檢查人們才認識到,其實這個腫瘤并不是來源于聽神經,而是來源于與之非??拷纳窠洝巴ド窠?。由于聽神經與前庭神經緊緊地挨在一起,因此前庭神經上的這個腫瘤長大后,就會壓迫到比較脆弱的聽神經,患者會感到聽力下降,包括耳鳴。 聽神經瘤不治療,任其發(fā)展下去,還會出現哪些癥狀?會不會耳聾? 聽神經瘤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隨著腫瘤慢慢長大,就會逐漸產生壓迫,對腦干、小腦、顱內其他神經都會有影響。比方說剛開始聽神經瘤在內耳道里,壓迫聽神經,患者一側耳朵聽力下降,直到聽力完全喪失,甚至突聾。腫瘤變大壓迫小腦,走路就會搖搖晃晃,容易摔跤。同時還會感覺到一側手腳不靈活,沒勁。 腫瘤變得更大之后,就會壓迫其他顱內神經,比如三叉神經、外展神經等,讓人感覺到臉麻,看東西有重影。如果腫瘤沒有及時處理,繼續(xù)長大,還會引起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因此,建議聽神經瘤患者在確診后應盡早接受手術,避免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患者關注問題:聽神經瘤手術后會出現面癱嗎? 門診中很多人咨詢聽神經瘤術后會不會出現面癱的癥狀,其實神經外科專家介紹面癱是聽神經瘤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面癱不僅影響患者的美觀,面部表情怪異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心理的變化:患者不愿出門,不愿見人,自我封閉,將自己自絕于社會。另外,由于重度面癱眼瞼不能閉合,加之眼淚分泌異常,常導致暴露性角膜炎,出現患眼視力障礙,所以聽神經瘤術后面癱的正確處理非常重要。 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趙天智副教授介紹:聽神經瘤術后面癱分兩種情況 術中面神經解剖保留的面癱 即術中面神經的結構保持完整,連續(xù)性沒有中斷,因術中面神經受到機械性刺激而出現的面癱。對于這部分患者而言,應通過主動面肌鍛煉(堅持早、中、晚進行抬額紋、皺眉、閉眼、呲牙、鼓腮等)、被動按摩、揉搓、理療及針灸等促進面癱的恢復,大部分患者的面癱在術后半年內會有不同程度的恢復。但如果超過半年,面癱還沒有恢復,就應考慮盡早就診。 術中面神經沒有解剖保留 即術中面神經斷裂,甚至面神經與腫瘤一塊被切除,那么面癱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就應該毫不猶豫盡早進行神經吻合了。 對于聽神經瘤術后面癱,一定要咨詢神經外科醫(yī)生,術中面神經是否解剖保留,以便于決定下一步的治療。 那么,手術成功率高嗎?能將腫瘤完全切干凈嗎? 聽神經瘤的外科手術發(fā)展至今,成功率達到98%以上,風險極低。聽神經瘤手術的目的就是將腫瘤盡可能切干凈,而且患者首次手術也是治愈這種良性腫瘤的最好時機。如果切不干凈,二次手術甚至三次手術會越來越困難,所帶來的手術風險、不良反應會越來越大。目前來講,手術基本上能夠把腫瘤全切,并且可以保護患者的正常的面聽神經。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14日1363
0
0
-
聽神經瘤患者術前診斷、術后監(jiān)護與出院后護理(二)
聽神經瘤手術中保留聽力是神經外科追求目標,但是,并非所有的聽神經瘤手術能夠達到上述目標。聽神經瘤患者聽力能否保留與腫瘤大小、術前聽力水平直接相關。除了明確診斷有效降低聽神經瘤術后并發(fā)癥外,同時術后的護理也至關重要。需要提醒的是,聽神經瘤的預后還需要做好術后監(jiān)護,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趙天智副教授為大家解析術后監(jiān)護及出院指導相關問題。 1、嚴密監(jiān)測病情變化 由于聽神經瘤位于后顱窩,手術直接或間接影響腦干功能,出現呼吸、心率改變及意識障礙,加之后顱窩容積狹小,代償容積相對較小,術后腫瘤殘腔若有滲血,極小的血腫即可造成腦疝。因此,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顱內壓增高癥狀,30-60min觀察并記錄1次,發(fā)現呼之不應、瞳孔不等大、血壓偏高、脈搏、呼吸減慢,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2、呼吸道護理 注意觀察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由于手術可能損傷舌咽、迷走神經,引起咳嗽無力,痰液不能排出,加之術中全麻插管刺激氣管黏膜水腫,分泌物不能及時排除,影響呼吸通道暢,易并發(fā)肺炎。因此術后應鼓勵患者咳嗽、咳痰,術后6h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可以開始翻身,利于痰液排出。對于痰液不能排出的患者,應及時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遵醫(yī)囑給予霧化吸入,必要時進行氣管切開,并做好氣管切開后常規(guī)護理。 3、引流管護理 一般聽神經鞘瘤患者術畢多數殘腔置管引流,目的是引流血性腦脊液,減輕術后反應,并通過觀察引流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并發(fā)顱內血腫。引流袋高度應適宜,仰臥時以耳屏為基線,側臥時以正中矢狀面為基線,引流袋高度應在基線上10~15cm左右,最高不應超過20cm。過高會導致引流不充分,過低會導致引流過度造成顱內壓過低,使患者感到不適。要保留引流管通暢,翻身時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或接頭脫落。要注意觀察引流管顏色、性質和量。若引流液過多,持續(xù)血性,應匯報醫(yī)師注意有無切口內再出血可能,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應注意及時更換減少切口感染機會。 4、術后體位 術后搬運患者時動作需輕穩(wěn),安排專人雙手穩(wěn)定患者頭部,預防患者頭部過度扭曲或震動,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應取側臥位,以便護理呼吸道?;颊咭庾R清醒,血壓平穩(wěn)后,宜抬高床頭15~30度,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反應,降低顱內壓。體積較大的腫瘤切除后,因顱腔留有較大空隙,故術后24h內應取健側臥位,翻身時保持頭部與身體同時轉動,避免頸部扭曲導致腦干移位,引起靜脈撕裂造成腦干功能衰竭。 5、飲食護理 對因后組顱神經術中受牽拉或損傷造成吞咽障礙和嗆咳者,術后禁食3d后試飲水,并備好吸痰器,以防誤吸而窒息。若出現嗆,應暫時給予鼻飼流質。術后面肌癱瘓及病側面頰部痛、溫覺喪失者,應注意飲食溫度,食物不可過熱,以防燙傷。 6、眼部護理 由于手術操作或腫瘤累及面神經、三叉神經,會導致患者術后患側或雙側眼瞼閉合不全。如果發(fā)生眼瞼閉合不全行凡士林紗布覆蓋,防止暴露于干燥空氣中,配合眼膏和氯霉素眼藥水局部使用。隨著神經功能的逐漸恢復,指導患者進行睜、閉眼動作訓練和眼眶周圍及上下瞼軟組織按摩,促進眼輪匝肌功能的康復,睡前用手將患側上瞼向下推移,使瞼裂閉合嚴密,以防長時間睡眠中角膜暴露。 7、腦脊液漏護理 由于手術切口位置特殊,較易發(fā)生腦脊液漏。在護理中如果觀察到切口敷料浸濕,顏色淡紅,應懷疑腦脊液漏。如果發(fā)生腦脊液耳漏,給予取健側頭高位,枕下墊無菌巾,勿堵塞外耳道。如果漏液仍較多,要及時報告醫(yī)師,可以在患者耳后乳突處給予繃帶加壓包扎,加強換藥。 8、上消化道出血 因腦干受損后反射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患者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并伴有呃逆,柏油樣便。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的嘔吐物及大便情況。如果嘔吐為咖啡色胃內容物,排柏油樣便,遵醫(yī)囑給予留置胃管,應用奧美拉唑40mg加入0.9%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以及冰0.9%生理鹽水100ml加去甲腎上素8mg和0.9%生理鹽水20ml加凝血酶1000u胃管內注入,每6h一次交替應用,于癥狀消失后漸進流質。 9、做好基礎護理 每2小時翻身一次,采取軸線翻身,按摩受壓部位,防止壓瘡發(fā)生,留置導尿的病人,保持尿管通暢,觀察尿液的量、性質,每日兩次會陰擦洗,防止泌尿系感染。 出院指導 1、出院后,避免過度勞累緊張,保持充足的休息,六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 2、加強營養(yǎng),多食富含纖維素、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提高身體素質,促進恢復,預防感冒,保持大便通暢。 3、出院后一個月內保持頭部傷口的清潔,避免碰撞、抓傷口及洗頭。 4、出院后準時、正確遵醫(yī)囑服藥,囑病人進行耐心、有效的鍛煉,促進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5、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機體的康復并重返社會 6、定期門診隨訪,如遇頭疼、嘔吐、視力下降等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就診。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06日2027
1
1
-
聽神經瘤不治療,任其發(fā)展下去會不會耳聾?
聽神經瘤的生長速度因人而異,隨著腫瘤慢慢長大,就會逐漸產生壓迫,對腦干、小腦、顱內其他神經都會有影響。比方說剛開始聽神經瘤在內耳道里,壓迫聽神經,患者一側耳朵聽力下降,直到聽力完全喪失,甚至突聾。腫瘤變大后,就從內耳道里“冒”出來,壓迫小腦,走路就會搖搖晃晃,容易摔跤。同時還會感覺到一側手腳不靈活,沒勁。腫瘤變得更大之后,就會壓迫其他顱內神經,比如三叉神經、外展神經等,讓人感覺到臉麻,看東西有重影。如果腫瘤沒有及時處理,繼續(xù)長大,還會引起吞咽困難、偏癱等癥狀。聽神經瘤不管有沒有癥狀、不論腫瘤大小,都要立即手術嗎?什么時候手術最好?如果聽神經瘤特別小,僅僅局限在內耳道里,并沒有“冒”出來,而且也沒有出現任何耳鳴、耳聾、眩暈、面癱等表現,就可以暫時觀察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主要看腫瘤對聽力有沒有影響,至少每年要做一次核磁共振,對比檢查結果,來估算腫瘤的生長速度。如果腫瘤“冒”出來了,或者雖然沒有“冒”出來,但引起了聽力問題,就應該盡早手術處理了。此時越早手術越好,腫瘤還不是特別大的時候手術,對神經、腦干等組織的功能保護得更好。手術是微創(chuàng)還是要開顱?開顱的話,手術切口多大?有的患者會問,這是開顱手術還是微創(chuàng)手術?在老百姓的觀念里,微創(chuàng)就是切口小,在身上留下的傷口很?。欢鴮τ谏窠浲饪频拇蠓騺碚f,微創(chuàng)其實并不單純是指切口小,而是對顱內神經、血管的干擾或者損傷很小。聽神經瘤的手術確實是開顱手術,事實上,聽神經瘤的手術就是在耳朵后面開一個一元錢硬幣大小的骨窗,患者耳后的傷口一般只有食指那么長。聽神經瘤手術的目的就是將腫瘤盡可能切干凈,而且患者首次手術也是治愈這種良性腫瘤的最好時機。如果切不干凈,二次手術甚至三次手術會越來越困難,所帶來的手術風險、不良反應會越來越大。目前來講,手術基本上能夠把腫瘤完全切干凈。當然對于一些和腦干粘得特別緊的腫瘤,如果強行切干凈,必然會干擾甚至損傷腦干,容易出現后遺癥。因此醫(yī)生會權衡利弊,選擇性地留一部分腫瘤組織,術后可以考慮用放療來抑制腫瘤復發(fā)。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3月27日1882
0
0
-
聽神經瘤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治療結果?
一、聽神經瘤的分期:依據腫瘤大小、位置分為以下幾期:1)聽神經瘤分期:I期2)聽神經瘤分期:II期3)聽神經瘤分期:III期4)聽神經瘤分期:IV期二、聽神經瘤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治療結果?許多因素可以影響結果,除了患者的年齡對最終結果產生明顯影響之外,大多數人認為腫瘤的大小也是重要因素。一般來講,大的腫瘤較之小腫瘤,其結果令人滿意的程度要低一些,但這并非一成不變。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和MRI(磁共振成像)成像技術的引入,聽神經瘤早期即可診斷,因而直接影響了較小的聽神經瘤患者的治療結果。較小的腫瘤采用放射外科治療如伽瑪刀可能更容易些,反之,較大的腫瘤則應建議患者手術切除。注意:最佳的治療方法應根據你自身的情況、經過專家會診后方能決定。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手術的質量。聽神經瘤手術要求醫(yī)生在外科手術方面具備高超的技巧,手術的過程較長,需要醫(yī)生在顯微鏡下操作。
陳國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3月21日2005
0
0
聽神經瘤相關科普號

宋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宋剛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神經外科
349粉絲5327閱讀

王鑫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鑫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放療科
997粉絲8.1萬閱讀

王武慶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武慶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耳科中心
1.8萬粉絲57.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趙衛(wèi)東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市五官科醫(yī)院 神經外科
聽神經瘤 50票
腦膜瘤 2票
顱底腫瘤 1票
擅長:擅長聽神經瘤手術的面、聽神經功能保護和重建,年聽神經瘤手術量150臺左右,近8年完成聽神經瘤手術逾1000臺,中小型聽神經瘤的面神經功能保存率超過90%,小型聽神經瘤的聽力保存率達60%。擅長垂體瘤、顱底腦膜瘤、脊索瘤、復雜顱底腫瘤(顱內外溝通腫瘤等)的微創(chuàng)手術和多學科合作手術。 -
推薦熱度4.9趙天智 副主任醫(yī)師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86票
垂體瘤 69票
聽神經瘤 43票
擅長:微創(chuàng)治療各種顱內復雜腫瘤,如腦膜瘤、垂體瘤、膠質瘤、聽神經瘤、膽脂瘤、顱咽管瘤等尤其是顱底腦干腫瘤 -
推薦熱度4.9夏海堅 主任醫(yī)師重醫(yī)大附一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49票
聽神經瘤 45票
腦腫瘤 38票
擅長:顱腦疾病的個體化微創(chuàng)治療:1.聽神經瘤;2.腦膜瘤;3.三叉神經鞘瘤;4.膽脂瘤;5.血管母細胞瘤;6.室管膜瘤;7.髓母細胞瘤;8.膠質瘤;9.顱腦損傷;10.腦積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