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4月17日
4843
0
6
-
黃郁林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yī)院 耳鼻喉科 如果感冒后出現(xiàn)耳部不適、發(fā)悶、耳鳴等癥狀,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因為感冒可能殃及聽力。中耳與鼻腔、咽腔是相通的,因此上呼吸道發(fā)生感染時,炎癥會蔓延到中耳。分泌性中耳炎會使中耳因積液而發(fā)生中耳內粘連和硬化,甚至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害。 上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早治療以清除鄰近病灶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擤鼻方法要正確,勿用力擤鼻涕和回吸鼻腔分泌物防止鼻涕進入中耳。可采取捏鼻閉口鼓氣法或雙手緊壓外耳道口然后快速放松,如此反復,可使外耳道內高低壓交替出現(xiàn),改善咽鼓管的通氣。時常按壓耳屏,改善耳部血液循環(huán),有助內陷鼓膜復位。也可對患耳部進行熱敷促進炎癥的吸收。治療上應及早使用鼻用激素消除鼻粘膜炎癥和水腫以緩解鼻塞、恢復咽鼓管的通氣功能,使新鮮空氣進入中耳,清除腔內積液。如果治療及時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未得到及時的治療,耳內的液體未完全吸收,則會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等繼發(fā)疾病,這些疾病的治療就比分泌性中耳炎復雜得多,也困難得多。在感冒期間,一定要注意觀察病情的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耳朵疼痛、有阻塞感、悶脹感,出現(xiàn)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以減少并發(fā)癥、后遺癥的發(fā)生。一旦延誤治療,引起繼發(fā)細菌感染,如果有膿液從外耳道流出,說明鼓膜已穿孔,就形成了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后,不僅要采取積極的抗感染治療,還要保持外耳道的干燥清潔。洗頭、洗澡時應在外耳道口堵上棉球,以防止污水進入中耳引起感染。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癥完全消退后,穿孔的鼓膜有時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過手術來修補。 一旦發(fā)生中耳炎要及時服藥,或通過穿刺排出分泌物,但早期中耳炎的癥狀如有耳鳴、輕微的耳痛時常被忽視,而失去最佳治療時間。因此感冒后要留意一下自己的聽力,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2019年02月21日
3012
5
6
-
劉慶松主治醫(yī)師 北京潞河醫(yī)院 耳鼻咽喉中心 “咽”指鼻腔后方、口腔后上方的鼻咽部;“鼓”指中耳的鼓室含氣腔?!把使墓堋本褪沁B接中耳與咽腔的“裂隙狀”管腔。一端開口于中耳鼓室,稱作“鼓口”;一端開口于鼻咽腔,程“咽口”。咽鼓管實現(xiàn)了人體中耳與鼻腔、咽腔、喉、氣管、肺的溝通,所以廣義上講,中耳與鼻腔、咽喉一樣,屬于上呼吸道的一部分。在《什么樣的“中耳炎”需要手術?》一文中,我們講到:人耳感受外界聲音產生聽覺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含氣的中耳鼓室腔”;而咽鼓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調節(jié)及平衡中耳腔的氣壓.因此:幾乎所有類型的“中耳炎”發(fā)病與痊愈,都與咽鼓管功能的好壞相關;也可以說:咽鼓管是“中耳炎”治療成敗的最關鍵因素,沒有之一!咽鼓管最大的“結構特點”有:1.裂隙狀的管腔由約3/4有骨或軟骨構成及1/4由肌纖維組織封閉而成;2.管腔內壁為與中耳鼓室腔及鼻咽腔相延續(xù)的黏膜腺體構成;3.管腔的外側附著負責咽鼓管“張開”及“閉合”的肌肉。咽鼓管最大的“生理特點”:管腔會隨著咀嚼、吞咽、咳嗽、噴嚏、擤鼻等動作開放或關閉。咽鼓管主要“病理基礎”有:鼻腔、咽腔等黏膜炎癥會引起咽鼓管腔的水腫和/或炎癥,造成咽鼓管功能下降;鼻腔、咽腔等上呼吸道發(fā)生細菌性炎癥是,細菌會通過咽鼓管“逆行感染”,造成中耳鼓室腔的感染(如多見于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中耳炎”,其原因是兒童的咽鼓管相較于成人,更寬、更短、更直,對細菌的防御能力更弱;關于“兒童上呼吸道感染與急性中耳炎”,我們會后續(xù)專門寫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鼻咽部的淋巴組織增生(兒童最多見“腺樣體肥大”)或腫瘤生長(成人最常見的是“鼻咽癌”)阻塞咽鼓管的“咽口”,造成咽鼓管無法張開,影響中耳換氣,導致中耳腔長期“負壓”狀態(tài),引起以耳悶、聽力下降為主要表現(xiàn)的“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都可能造成鼓室的慢性炎癥,甚至鼓膜穿孔,造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經久不愈的話,有一部分會發(fā)生“膽脂瘤型中耳炎”。所以,從生理結構、功能到病理基礎,咽鼓管都是“中耳炎”發(fā)病的關鍵因素。治病要治本,無論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中耳炎治療過程中,都應該關注“咽鼓管”功能。通過查“鼻內鏡”除外鼻咽部淋巴組織增生或腫瘤生長造成的機械性“咽口”阻塞;通過鼻腔、咽腔黏膜及分泌物狀態(tài),判斷咽鼓管是否存在因管腔內黏膜炎癥造成的功能性受損。然后,通過藥物治療(主要針對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等)、手術(主要針對腺樣體肥大)或放療(主要針對鼻咽癌),去除咽鼓管功能機械性或功能性阻塞的原因。只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類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療;也只有如此的術前準備,才能保障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等類型需要手術治療的中耳炎取得最佳的手術效果。(不同“中耳炎”的治療方式,請參見之前的文章《什么樣的“中耳炎”需要手術?》)祝好!2019年01月19日
9010
19
31
-
沈納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 什么是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癥,常伴有持續(xù)的鼓膜穿孔、反復的耳流膿水和聽力減退等。 2. 導致慢性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急性中耳炎遷延不愈 耳咽管堵塞 感冒或耳部進水所引起的感染 3. 慢性中耳炎可以分哪幾個類型? 單純型:鼓室粘膜炎癥 骨瘍型:鼓室粘膜增厚或出現(xiàn)肉芽 膽脂瘤型:鼓室內出現(xiàn)膽脂瘤樣物,并出現(xiàn)骨質破壞 4. 什么樣的情況下慢性中耳炎需要手術治療? 單純型以藥物治療為主,可用抗生素或含有類固醇激素混合滴耳液治療,輔以口服抗生素。 當頻繁發(fā)作耳流膿水,CT檢查鼓室內結構正常時,可行鼓膜修補術以減少鼓室感染的發(fā)生次數。 當CT檢查發(fā)現(xiàn)鼓室內肉芽增生伴聽骨鏈破壞時,可行鼓室成形及聽骨鏈修復術,減少感染機會,改善聽力。 當鼓室內出現(xiàn)膽脂瘤時,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以阻止膽脂瘤造成的并發(fā)癥。 5. 中耳炎手術后要注意什么? 注意休息,預防感冒。 4周內禁止游泳等導致耳道進水的活動。 6周內不能乘坐飛機。 禁止用力擤鼻涕。 沈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耳鼻喉科 本文系沈納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11月27日
4290
3
4
-
彭煒主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夏天到了,相信不少運動健兒迫不及待的想到游泳池里一展身手。游泳健身好是好,耳朵護理不可少,如果游泳引起耳朵感染,可就得不償失了。下面我就針對游泳后最常出現(xiàn)的耳朵問題,告訴大家應該怎么辦,要注意哪些事項。1.游泳后耳朵悶,搖腦袋還有響聲,怎么回事?用棉簽掏耳朵悶的更厲害了,咋回事?一般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游泳之前耳朵里本身耳屎比較多,游泳后耳朵進水了,耳屎在遇水浸泡后膨脹,將外耳道堵塞引起耳悶,如果耳屎不是很多而且是團塊狀,搖腦袋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響聲。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自己用棉簽、挖耳勺甚至手指掏耳朵,因為看不見只有盲目的亂掏,結果讓耳屎更加深入外耳道,所以耳朵悶就更厲害了。有時候因為不小心掏破外耳道引起感染,還會引起外耳道炎甚至中耳炎。2.游泳后耳朵好痛怎么回事?有時候還有水流出來,怎么回事?耳朵痛可能是外耳道炎的可能性比較大。出現(xiàn)外耳道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2個:1.剛才上面提到的,如果不小心把外耳道皮膚掏破了,加上本身外耳道里面有耳屎等臟東西,就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出現(xiàn)耳朵痛的表現(xiàn)。2.有些泳池、浴場水質不太干凈,當有沙子或者其他雜質進到耳朵里,也會引起外耳道炎。如果出現(xiàn)耳朵流水,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外耳道炎甚至是中耳炎了。游泳引起中耳炎不算少見,特別是以前有中耳炎發(fā)作史的人,游泳后更容易得中耳炎,游泳的兒童也是中耳炎的易感人群之一。以前發(fā)作過中耳炎的人,可能存在鼓膜穿孔,而外耳道內和泳池內的臟東西,可能會通過穿孔的鼓膜到達中耳腔,引起中耳炎。因為游泳患上中耳炎的兒童,則多是因為嗆水導致泳池水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兒童的咽鼓管比成人要短三分之一左右,也更平直和寬,所以臟東西更容易通過咽鼓管到耳朵里引起中耳炎。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上面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呢?下面就是保護耳朵的注意事項。1. 如果正在感冒或者中耳炎正在發(fā)作的人,不建議游泳,因為非常容易發(fā)生或者加重中耳炎的發(fā)作。等到感冒和中耳炎痊愈后游泳更有益于健康。2.游泳時盡量減少嗆水的機率,做到口吸氣,鼻子出氣。3.游泳后擤鼻子的正確姿勢是按住一側鼻孔,用另一個鼻孔排氣,然后用同樣的辦法換一個鼻孔擤鼻子。4.游泳最好用專業(yè)的游泳耳塞,這樣盡可能的防止臟水進到耳朵里。5.游泳結束后,一側耳朵朝下,向后外側方向反復拉耳廓5-10次,還可以單腳跳,有助于排出外耳道內的積水。6.千萬不要自己用棉簽,挖耳勺甚至手指頭去掏耳朵。如果萬一出現(xiàn)了上面提到的癥狀,建議去醫(yī)院找專業(yè)的耳鼻喉科醫(yī)生就診處理。本文系彭煒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10月03日
2902
0
0
-
2017年12月20日
17583
0
1
-
田軍主任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慢性中耳炎泛指發(fā)生于中耳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由于中耳部位深在,解剖復雜,上托顱腦,下接頸面,周圍密布重要的器官、血管、神經,涉及聽覺,平衡覺等重要功能,病變一旦形成就難以自愈,嚴重威脅周圍重要器官功能和生命。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對中耳炎的認識程度也有了明顯的增加,但是,在臨床工作中,仍然可以看到許多認識的誤區(qū),對于疾病的診治影響甚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認識的誤區(qū)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認為慢性中耳炎無關緊要。主要有以下幾種現(xiàn)象。有的患者說,中耳炎就是聽力下降一點,流流水,沒大事!其實他不知道,慢性中耳炎可以出現(xiàn)嚴重的顱內外并發(fā)癥,如腦膜炎,硬膜下膿腫,腦膿腫,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等致命性疾病。很多患者說,“我的耳朵流膿很多年了,從我記事起就有了,反復發(fā)作,不要緊的”。其實,這說明你耳朵內的病變一直在進行著破壞,當你身體抵抗力強大時,他就偃旗息鼓,當你身體抵抗力稍有下降,他就東山再起,悄悄地,緩慢地繼續(xù)破壞你的耳朵,直到出現(xiàn)其他更大的問題才會引起你的警覺。也有的患者抱著僥幸心理說,我的中耳炎已經很多年不流膿了,大概好了吧。其實,患者不知道,有很多中耳病變處于冬眠狀態(tài),病變不去除一旦趁著機體的突發(fā)狀況,死灰復燃,必然深受其害。有的患者耳朵流膿多年,突然近幾日不流膿了,就自己安慰自己,這下病好了,不用去醫(yī)院治療了,哪里想到,數日后出現(xiàn)了致命性的并發(fā)癥,曾經就有不少到達醫(yī)院急診科已經昏迷的患者,查找病因都很困難。豈不知,其實是病變侵蝕范圍加大,導致中耳骨質部分塌陷等其他原因封堵住了膿向外耳道流淌,膿液就要找尋其他出路--向薄弱的地方前進,進入顱內或大血管內導致危及生命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有的患者認為,慢性中耳炎就是一個慢性病,早治晚治聽力損失都一樣。其實,中耳炎的聽力損失一部分是破壞了聽小骨和鼓膜造成的傳導性耳聾,另一部分是中耳炎的大量細菌長期繁殖生長影響到了內耳的聽覺器官,形成神經性耳聾。傳導性耳聾是可以通過手術來矯治的,但是這種神經性聾是不可逆的,早治療是可以避免發(fā)生這種情況的。還有許多人不知道面癱(面神經麻痹)和眩暈與中耳炎有關,有病人在內科治療面癱數月無效,以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中耳炎的問題。這是因為面神經在顳骨內行走,慢性中耳炎可以侵犯壓迫面神經出現(xiàn)半面麻痹,如果不及時進行面神經減壓術恐怕難以恢復往日的面容。還有的患者出現(xiàn)了嚴重的眩暈,惡心,嘔吐都不知道中耳炎是禍根,甚至一些基層醫(yī)務人員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是對癥治療,療效不佳。還有的認為,只要鼓膜沒有穿孔,就沒有慢性中耳炎,其實,有一種叫隱匿性中耳炎,沒有明顯鼓膜穿孔,耳不流膿,僅僅在懷疑中耳病變時,進行CT檢查才使之就原形畢露。但是,對于中耳炎,也不可過于恐慌。有時醫(yī)生告訴患者是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就大為緊張,以為是腫瘤。其實,膽脂瘤并不是腫瘤,是一種原因不明的上皮樣堆積物,僅僅具有膨脹生長,侵蝕骨質的特性,與真正的腫瘤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有的患者對中耳炎手術很是恐懼,認為手術可能損傷面神經,出現(xiàn)面癱,術后聽力不提高或者下降,術后仍然流膿等情況。其實,對于一名經過正規(guī)訓練的熟練的耳科醫(yī)生,術中損傷面神經的機率是很低的。傳導性聾的手術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會更加成熟。術后長期流膿的情況目前已經比較少了,當然,這和手術技巧密不可分。對于慢性中耳炎一定要正確認識,積極治療。多數慢性中耳炎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部分慢性中耳炎急性期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主要也是局部用藥為主。應用滴耳液時一定要注意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應用無色的藥液,禁止用一些粉末類的偏方吹到耳朵里,我曾經收治過一個應用粉末偏方吹耳朵的姑娘,粉末遇膿性物結成硬塊阻塞耳道,出現(xiàn)了面癱。。術中取出的部分硬塊質如“混凝土”一般。對于慢性中耳炎的治療,只要兩條:選擇合格的耳科醫(yī)師,采取合適的手術時機。慢性中耳炎只有實施現(xiàn)代耳顯微外科手術才能取得好的療效?,F(xiàn)代耳顯微外科手術對醫(yī)師有著苛刻的要求,必須具有完備的知識體系,經過嚴格,正規(guī)的訓練,合格后才有可能達到手術要求。總而言之,對于慢性中耳炎,要避免認識誤區(qū),采取耳科醫(yī)師的建議,積極配合,實施合格的手術才能達到治愈的效果。2017年11月29日
6034
1
8
-
李慶忠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五官科醫(yī)院 耳科中心 什么是中耳炎簡單的講就是中耳發(fā)炎,我們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就是耳廓和外耳道,外耳和中耳由鼓膜分隔,鼓膜里面就是中耳腔,由于各種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發(fā)炎。中耳炎有很多種:中耳炎的分類可以粗略分為: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其中慢性中耳炎又可以分成:單純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中耳炎類型進行不同的診斷和處理:急性中耳炎:兒童最為常見:80-90%的孩子會出現(xiàn),多發(fā)生在3-6歲,這是耳鼻喉科夜間急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以有輕微的流鼻涕、咳嗽或發(fā)熱。這些孩子多表現(xiàn)為哭鬧,捂著耳朵,耳朵疼痛,經常在夜間出現(xiàn),有時可以伴有發(fā)熱,這種耳朵疼痛多是間歇性的,一陣一陣的疼痛,一般持續(xù)1-2天。醫(yī)生在檢查時可以看到鼓膜充血明顯。如果病情較重,可以出現(xiàn)耳朵流膿,一般流膿之前疼痛較為劇烈,而流膿之后,疼痛可以緩解。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耳朵疼痛都是急性中耳炎引起的,外耳道的急性炎癥也會出現(xiàn)耳朵疼痛,如果是外耳道的炎癥,孩子往往不讓碰他的耳朵,或者牽拉耳朵的時候,耳朵疼痛會加重。預防中耳炎的主要措施就是防止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冬季保暖,多飲水,盡量少去人多的場合。一般游泳很少引起急性中耳炎,游泳耳朵進水多是引起外耳道的炎癥,但是如果鼓膜已經穿孔,耳朵是不可以進水的,一旦進水非常容易感染,出現(xiàn)耳朵流膿。另外感冒的時候乘飛機可能會出現(xiàn)中耳炎,耳朵疼痛劇烈。急性中耳炎的處理主要是應用抗生素,可以口服抗生素或頭孢之類的藥物,如果耳朵沒有流膿,可以短期應用抗生素的滴耳液滴耳,疼痛緩解后就可以不再滴耳朵,但是如果耳朵里面有流膿,就需要用雙氧水和抗生素的滴耳液。大多數急性中耳炎經過及時治療以后沒有后遺癥,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可以炎癥會持續(xù)存在,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耳朵流膿,會出現(xiàn)鼓膜穿孔,急性炎癥好轉后大多數穿孔會痊愈,但也有些孩子,穿孔不能愈合。在極少數情況下,急性中耳炎病情較重,會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 癥,耳后或頸部出現(xiàn)膿腫,更為嚴重的情況是出現(xiàn)顱內的感染,腦膜外膿腫,或者腦膿腫,會出現(xiàn)極為兇險的情況,嚴重的情況可以出現(xiàn)死亡。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也稱為中耳積液,也就是鼓膜里面出現(xiàn)液體,這種液體是由于炎癥所引起的,并不是膿,是一種黃色的粘稠的液體,分泌性中耳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未愈,潛水、乘飛機所引起。主要的表現(xiàn)是耳朵感覺悶脹,感覺耳朵像游泳或洗澡進水或者像塞了一團棉花一樣,聽不清聲音,聽力下降,有時候這種悶脹感可能隨著體位發(fā)生變化,比方說,躺在床上的時候悶脹感消失或者減輕,而坐起來以后又重新出現(xiàn)。醫(yī)生檢查有時可以透過鼓膜看到鼓膜后面有液體的一些征象,可以通過專門的聽力檢查進一步確診。需要知道的是,分泌性中耳炎有些時候并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因為有些孩子他可能不能準確描述他的感受,雖然聽力有下降,但也并不是完全聽不到,所以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因為如果分泌性中耳炎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或者一直不好,可能會引起長久的聽力損害,對孩子的生活或者以后的學習工作造成影響。所以如果孩子經常讓家長重復說過的話,或者在看電視的時候讓家長提高音量,這就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根據不同的階段所采取的措施不一樣,在發(fā)病的早期,可以用抗生素口服、鼻噴激素以及促進粘液排出的藥物,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無效,建議患兒定期到門診隨訪,如果3個月以后還是不能好轉,需要做一個小的手術,在鼓膜上放置一根通氣管。這個手術相對簡單,而且療效確切,通氣管一般放置半年到一年左右。分泌性中耳炎在兒童中發(fā)病率較高,大多數預后很好,一般3個月內可以恢復。但是如果一直遷延不愈,可能會引起永久的聽力損壞,中耳腔的積液早期非常稀薄,但隨著時間延長,會變得越來越粘稠,就會很難吸收或者排出,影響中耳的通氣,會造成中耳腔以及鼓膜的結構變化,從而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失,因此,雖然在一定階段內我們建議密切隨訪,但隨訪的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3個月以后建議及時進行鼓膜置管。還有一種情況,反復發(fā)作中耳炎,每年3-5次,每次發(fā)作的時間都不超過3個月,像這種情況,我們也是建議進行鼓膜置管,減少反復發(fā)作的中耳炎對孩子的影響?;撔灾卸祝何覀儎偛盘岬接行┘毙灾卸卓赡軙z留鼓膜穿孔,或者中耳腔留有炎癥的病灶,這種情況,可能就會造成耳朵反復流膿,一旦耳朵進水或者感冒,耳朵就會出現(xiàn)流膿,這種情況臨床比較多件,會跟病人帶來一些生活上的不方便,除了耳朵流膿,還會引起聽力損失,,對于這種情況,一般可以用一些雙氧水和抗生素滴耳液滴在耳朵里面,控制耳朵里面的炎癥,一般經過經過用藥1-2周大多可以控制流膿,但鼓膜穿孔很難愈合,從而影響患者的聽力情況。有些患者,耳朵里面可能有肉芽或者膽脂瘤等病灶,無法用藥物完全根除,需要手術治療,徹底清除這些病灶,達到根治的效果,并且在清除病灶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修復患者的鼓膜,重建聽力結構,改善患者的聽力。單純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反復流膿,但是這些患者耳朵里面沒有明顯的病灶,只是鼓膜穿孔,因為感冒或者進水引起耳朵發(fā)炎,流膿,這種情況,一般經過用藥流膿可以很快緩解,如果平時保養(yǎng)較好,耳朵很少會流濃,但是鼓膜穿孔可能會一直存在,如果聽力影響不大,可以暫不考慮手術,密切觀察即可。但是如果流膿較為平凡或者穿孔較大,或者耳朵傳音結構受到影響,可能聽力下降較為明顯,可以考慮進行鼓膜修補或者傳音結構重建手術。中耳膽脂瘤:這是中耳炎中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常常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膽脂瘤并不是腫瘤,只是一種炎癥,但是這種炎癥破壞性較大,可以破壞耳朵里面的重要結構,比如具有傳音功能的聽小骨和面神經,從而可以造成聽力損失或者面癱,更為嚴重的患者還可以破壞耳朵周圍的骨頭,我們知道耳朵上面就是腦組織,僅隔了一薄層骨頭,如果膽脂瘤一旦破壞這層骨質,炎癥就會侵入到腦子里面,引起嚴重的腦部感染,嚴重的會引起腦膿腫,危機患者生命。耳朵周圍還有一根很粗的血管,我們稱為乙狀竇,這跟血管如果受到侵及,會造成血栓,血栓如果脫落也會危機生命安全。因此中耳膽脂瘤是我們需要及時治療的一種疾病,需要盡快進行手術徹底清除膽脂瘤,避免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本文系李慶忠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10月10日
16626
14
27
-
2017年09月06日
16565
10
23
-
蔣懷禮主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游泳是誘發(fā)中耳炎的一個常見因素,絕大部分人認為游泳時臟水灌入耳朵導致了中耳炎,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因為外耳和中耳之間通過鼓膜分隔開來,正常情況下鼓膜是可以阻擋異物和細菌進入中耳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僅僅是水灌入耳朵是不會引起中耳炎的。真正的原因是泳池水從鼻腔或口腔通過咽鼓管逆行進入中耳導致細菌感染,從而引起中耳炎,因此游泳時避免嗆水是預防中耳炎的最主要手段,但是因為兒童咽鼓管比較短直,所以兒童在游泳時更容易導致中耳炎。如果得了中耳炎,那么游泳是必須要避免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耳炎康復之后不能再游泳了。另外乘坐飛機也可以導致中耳炎的發(fā)生,飛機下降時機艙壓力逐漸增大,而中耳壓力并沒有同步增大,內外壓差導致鼓膜內陷,因此會覺得耳朵痛,此時空乘人員會教大家通過捏鼻鼓氣、咀嚼口香糖或吞咽口水等方法來平衡內外壓差。然而當咽鼓管功能不良時,上述方法并不奏效,長時間的耳內低壓導致鼓膜和中耳粘膜充血、滲出,進一步發(fā)展為中耳炎。對于酷愛游泳或者公務繁忙的空中飛人來講,得了中耳炎是比較苦惱的,那么中耳炎患者能否游泳或者坐飛機呢?下面我們一一盤點。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炎癥發(fā)作這兩種情況下不管鼓膜是否完整,都應該避免游泳,不管是水通過咽鼓管抑或是通過破損鼓膜進入中耳都會加重中耳炎。如果鼓膜完整,應避免乘坐飛機,但如果鼓膜已經穿孔,乘坐飛機對病情影響不大,且飛機下降時患耳沒有明顯耳痛癥狀。鼓膜穿刺術后當中耳積液難以通過藥物或者咽鼓管吹張的方法排出時醫(yī)生會直接通過鼓膜穿刺來排除積液,一般穿刺孔會在2-3天內愈合,這種情況下當中耳炎癥痊愈且鼓膜完整的情況下是可以適當游泳和乘坐飛機的。中耳置管術后反復發(fā)作的中耳炎或比較粘稠的中耳積液,醫(yī)生通常在鼓膜上置管,以確保中耳積液能順利流出,這種情況下游泳是必須要避免的,但是乘坐飛機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后期積液消失,置管拔除,同時鼓膜愈合,中耳炎未反復的患者是可以適當游泳的。鼓室成型術后有些患者在中耳炎康復之后鼓膜長期不愈合,導致陳舊性的鼓膜穿孔,這種情況下醫(yī)生會選擇單純的鼓膜修補,鼓膜完全愈合大概需要1個月時間,有些人甚至更長時間,因此醫(yī)生建議鼓膜修補術后3月內不要游泳和乘坐飛機,因為這段時間內若發(fā)生細菌感染或耳內壓差過大都會導致新修補鼓膜壞死。因此要定期復查,視愈合狀態(tài)來決定何時可游泳或乘坐飛機。另外一些患者的病變范圍不僅局限在鼓膜,聽小骨也被侵蝕,這種情況下醫(yī)生會酌情植入人工聽小骨,較單純的鼓膜修補,這類患者的恢復期相對長一些,因此建議半年至1年內不要游泳或者乘坐飛機,同時定期復查,根據鼓膜和聽小骨愈合情況來決定。綜上所述,患中耳炎或中耳炎術后能否游泳或乘坐飛機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另外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首先咽鼓管功能不良(主要是咽鼓管不暢)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乘坐飛機,因為咽鼓管的堵塞會使飛機下降時中耳的負壓得不到平衡,長時間的中耳負壓會增加中耳炎發(fā)生的風險。其次,感冒時避免游泳或乘坐飛機,因為感冒時上呼吸都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一旦嗆水或者中耳壓差不平衡時,這些病原極容易通過咽鼓管逆行至中耳導致發(fā)病,同時在感冒時擤鼻涕的方法不當也會導致中耳炎,大部分人喜歡捏住雙鼻同時擤,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下高壓氣流很容易將病菌通過咽鼓管吹入中耳,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單側分次操作,這樣能降低壓力,最好能先潤洗鼻腔再擤鼻,此方法尤其應應用在兒童患者。最后,長期鼻塞的患者,比如慢性鼻竇炎或者鼻息肉的患者,應避免游泳或乘坐飛機,此類患者是罹患中耳炎的高危人群,道理同前。在積極治療慢性鼻竇炎或鼻息肉并康復之后是可以正常游泳和乘坐飛機的。本文系蔣懷禮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7月14日
13110
2
1
中耳炎相關科普號

李瑛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瑛 主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1849粉絲87.5萬閱讀

賈占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占偉 副主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90粉絲3940閱讀

解衛(wèi)品醫(yī)生的科普號
解衛(wèi)品 副主任醫(yī)師
宿州市立醫(yī)院
耳鼻喉
1007粉絲3.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