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7月24日
1198
0
1
-
尤少華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疼痛治療科 01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主要病因為酒精的神經毒性作用及維生素B1、B2、B6、B12、葉酸、煙酸和泛酸等缺乏及代謝障礙。由于酒精飲料每克酒精產生7千卡熱量,而酒中不含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和其他營養(yǎng)成分。因此,酗酒者常表現出明顯的營養(yǎng)缺乏。在營養(yǎng)代謝障礙的同時,乙醇的直接毒性作用也產生了進一步損害,因此,大多數病例可同時具有營養(yǎng)障礙和毒性作用兩方面的損害。02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恢復緩慢且常不能完全恢復,且大量飲酒對許多人體器官系統都有很大的損害。慢性酒精中毒還可出現神經系統不可逆性損害,最終酒精將損害判斷和認知能力,直至喪失所有的思維和推理能力。 03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患者有長期大量飲酒史,發(fā)病多隱襲而緩慢,典型癥狀是由四肢末端,尤其是下肢開始,逐漸向近端對稱進展的感覺和運動障礙。具體的臨床表現如下: 1、患者可先主訴足底有灼痛或麻木、發(fā)熱感以及腓腸肌痙攣性疼痛,此為本病的特點。病情進展時可出現下肢無力、“手套和襪套樣”感覺減退。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或腕下垂、步行困難甚至四肢對稱性軟癱。檢查可有四肢末端深淺感覺減退、肌無力及肌萎縮,遠端重于近端,下肢重于上肢,肌松弛且有壓痛,腱反射由遠端向近端逐漸減弱或消失,跟腱反射常最先消失。 2、由于酒精中毒時周圍神經對機械性和缺血性損傷更為敏感,一旦受到壓迫或牽拉時,較易出現神經癱瘓,被稱為壓迫性或酒精性壓迫性周圍神經病。因睡眠時上肢極易受壓而引起橈神經癱瘓,下肢在蹲位時腓神經被牽拉和受壓也可引起癱瘓,多在醉酒后或睡醒時急性起病,且多為單一的周圍神經癱瘓。 04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酒中毒性癡呆應開展反對酗酒的宣傳教育,創(chuàng)造替代條件,加強文娛體育活動飲酒時做到“飲酒而不醉”的良好習慣,切勿以酒當藥,以解煩愁、寂寞、沮喪和工作壓力等飲酒時不應打亂飲食規(guī)律,切不可“以酒當飯”,以免造成營養(yǎng)不良飲酒者一旦成癮,應迅速戒酒,對戒斷綜合征應細心照料,重者必須入院治療05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診斷除了依靠臨床表現和病史,輔助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診斷方法。主要的檢查如下: 1、血、尿酒精濃度的測定有診斷及酒中毒程度評估意義。 2、其他血液檢查包括血生化、肝功、腎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 3、心電圖、腦電圖、腦CT或MRI檢查有鑒別診斷及中毒程度評估意義。 4、肌電圖和神經電生理檢查有鑒別診斷意義。06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患者首先要戒酒,適當控制總熱量,合理選擇碳水化合物,多食含蛋白較高的食品,多吃綠色和黃色的各種蔬菜和水果。應少食油膩及含脂肪較高的食物,注意補充鋅和鈣。07西醫(yī)治療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常規(guī)方法 治療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應立即戒酒,加強營養(yǎng),給以高蛋白、高熱量、含多種維生素的飲食。藥物可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1和其他B族維生素等,可先給50~100mg,肌內注射,1次/d,然后改為口服,同時可給予某些微量元素。早期治療預后尚好,但多數患者恢復較緩慢。有一部分人因繼續(xù)飲酒而出現更加嚴重的酒精中毒的表現。有許多疾病可能由酒精的毒性作用引起,但與營養(yǎng)代謝或某些其他因素的因果關系難以肯定。2021年06月01日
1883
0
2
-
馮俊濤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手外科 大家好,我是華山醫(yī)院手外科馮俊濤醫(yī)生,最近我門診經常有患者朋友問我神經損傷手術以后神經營養(yǎng)藥怎么吃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那么神經損傷手術以后主要的治療包括營養(yǎng)神經治療、電刺激、康復鍛煉等等。除的神經營養(yǎng)藥主要包括彌和寶、維生素B1和B6這三個藥,其中維生素B1和B6可以長期吃,甚至終身吃,彌可寶這個藥吃一個月,停兩個禮拜,這樣間斷吃,以保護肝臟的功能。這三個藥物每天吃三次,每次吃一粒。如果神經損傷的位置比較高,再生的距離比較長的話,一般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在這段時間里面,營養(yǎng)神經、電刺激、手法康復治療等要堅持做,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恢復效果。2021年05月19日
1816
2
30
-
崔文瑤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 疼痛舒緩科 紫杉類藥物所致重度(3/4 級)周圍神經病變發(fā)生概率及中位緩解時間(3 級至 2 級及以下)及出現重度周圍神經病變劑量調整—— 疼痛康復科治療化療藥導致的神經病變疼痛1、鎮(zhèn)痛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普瑞巴林等配伍應用 2、神經阻滯或區(qū)域神經阻滯:根據病變范圍、受累神經區(qū)域,選擇單神經、多神經或者區(qū)域神經阻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必要時,可以進行暫時性的神經毀損,度過化療及恢復期。 3、腰交感神經毀損,改善病變神經供血及功能,促進神經恢復。 4、脊髓電刺激植入或者鞘內輸注系統植入術,改善疼痛,但是保留正常的運動及觸覺功能。 5、免疫三氧血自血回輸。 總之,疼痛康復科有很多治療手段,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首先采用創(chuàng)傷最小、價格低廉的綜合方法來治療。2021年03月10日
2124
3
6
-
2021年02月11日
1815
0
5
-
王祥瑞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疼痛科 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綜合征是坐骨神經經過骨盆的行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盆腔出口處組織內液壓升高,局部出現粘連、靜脈淤血擴張和水腫等病理改變,致使該出口部狹窄,而壓迫坐骨神經所出現的一系列癥狀。解剖坐骨神經的盆腔出口是由骨盆后壁的多層肌肉、韌帶及結締組織所構成的一個骨纖維性管道,上起盆腔口,下至閉孔內肌下緣。若以梨狀肌下緣為界,可分為梨狀肌下緣以上為盆腔段和以下為臀段。盆腔段有上、下兩口和前、后、內、外四壁。臀段為梨狀肌下緣以下坐骨神經部分,上接梨狀肌上孔,向下至子子上肌上緣為界。坐骨神經在穿經盆腔出口的過程中,尚有多條血管神經束與之伴行,在坐骨大孔內,從前外向后內依次為臀上血管神經束、坐骨神經、股后皮神經、臀下血管神經束和陰部血管神經束。在這些結構中,血管的形態(tài)學變化較大,特別是靜脈,在解剖過程中發(fā)現多呈迂曲盤繞狀,并常與周圍結締組織發(fā)生黏連。病因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的肌纖維管道走行中可受到各種因素的壓迫、粘連等所引起。引起壓迫的原因有局部脂肪瘤、梨狀肌肥厚及瘢痕等。此外,局部的外傷、慢性勞損、寒冷刺激及長時間的持續(xù)壓迫等引起的臀部組織炎也是主要致病原因。神經于受壓后,早期為功能性改變,解除壓迫后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但如果長時間受壓,發(fā)生器質性改變時,特別是在伴有明顯外傷情況下,神經變性呈不可逆性,則難以完全恢復正常。診斷坐骨神經干刺激癥狀,呈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其支配區(qū)的運動、感覺或反射障礙。多有外傷、勞累、著涼或受潮濕史。病程長時可呈間斷性反復發(fā)作。多為單側發(fā)病,初為臀部鈍痛、酸脹或沉重感,有時也可表現劇烈銳痛。疼痛向大腿后方,小腿后外側、足背外側、跖側放射,但很少達足跟部及足底部,且多無明確的神經根性界限。有時可在局部捫及痛性結節(jié)或痙攣的梨狀肌。走路可使疼痛加劇,或出現間斷性跛行。在伸髖位被動內旋下肢或內收、屈曲及內旋髖關節(jié)均可使癥狀加重。下肢外旋癥狀減輕。直腿抬高試驗(+),但無特異性,腰部無陽性體征。MEG檢查呈震顫電位、單純相。治療患者取俯臥位,以浸有75%的酒精棉球作皮膚常規(guī)消毒。根據患者的胖瘦選擇4~6寸的長針,主穴為環(huán)跳穴,或選用盆口區(qū)明顯的壓痛點、痙攣的梨狀肌、痛性結節(jié),正一旁一,行提插捻轉手法,中強度刺激,患者有酸、脹、麻等感覺,并沿膽經或膀胱經傳導。隨癥配穴,根據具體病情選用,病在膽經的選擇陽陵泉、丘墟;病在膀胱經選用委中、承山和昆侖??上植繜o菌性炎癥,緩解痙攣的肌肉,從而解除盆腔口周圍組織對神經血管的病理性擠壓。2021年02月06日
1602
1
1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一、?哪些人適合吃甲鈷胺? 要想了解甲鈷胺,先要從維生素B12說起,維生素B12是最后一個被發(fā)現的維生素,也是唯一含有金屬元素(鈷)的維生素,因此得名鈷胺素,它結構復雜,分子量巨大,不是單一物質,而是由氰鈷胺、羥鈷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等幾種結構和活性相似的復雜有機化合物所組成,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和各種生化反應,其中氰鈷胺和羥鈷胺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轉化,才能被人體利用,而甲鈷胺和腺苷鈷胺不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轉化,可以直接被人體利用,是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 甲鈷胺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和藥理活性,哪些人適合吃甲鈷胺?今天孫藥師為大家一一介紹: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甲鈷胺可刺激紅細胞成熟和分裂,促進紅細胞生成,提高血紅蛋白含量,改善貧血血象和癥狀,甲鈷胺注射液適用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周圍神經?。杭租挵房蛇M入神經細胞,參與神經細胞內蛋白質、脂質和核酸的代謝,促進神經修復,營養(yǎng)神經細胞,提高神經纖維興奮性,抑制神經退變,對于糖尿病、帶狀皰疹以及三叉神經病變所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具有顯著療效,可有效改善自發(fā)性肢體麻木、疼痛、感覺減退等癥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我國有75%高血壓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血壓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顯著增加腦卒中的風險。甲鈷胺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輔酶,參與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預防腦卒中。 耳鳴:甲鈷胺可進入內耳神經,參與內耳神經細胞內蛋白質、磷脂、核酸的代謝,修復受損的內耳神經,加速神經康復,對耳鳴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二、甲鈷胺有哪些副作用?需要注意什么? 甲鈷胺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口服甲鈷胺偶有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反應以及皮疹等過敏反應,甲鈷胺注射液可見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及硬結、頭痛、發(fā)燒感、出汗、皮疹等副作用,罕見血壓下降與呼吸困難等嚴重副作用。因此,甲鈷胺副作用通常輕微而短暫,一般停藥可緩解,如果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應及時停藥,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應立即中止用藥,并采取適當的措施。 服用甲鈷胺時需要注意: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患者使用甲鈷胺可能增加低鉀血癥、血小板增多癥和猝死的風險。甲鈷胺加速核酸降解,使血尿酸升高,痛風患者應慎用甲鈷胺。甲鈷胺與汞可在人體內形成甲基汞,造成人體多器官損傷,所以從事與汞及其化合物相關的工作人員不宜長期大量服用甲鈷胺。有臨床報道,不恰當使用甲鈷胺治療時間超過3個月,可造成不可逆性神經損傷,因此,甲鈷胺服用1個月以上無效,則無需繼續(xù)服用。 三、?甲鈷胺空腹服用還是餐后服用? 甲鈷胺是維生素B12的活性輔酶之一,本質上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具有較強水溶性,很難在人體這個水性環(huán)境中長時間保留,如果空腹服用,甲鈷胺很快通過胃被小腸吸收,引起血藥濃度快速升高,隨后迅速通過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很難利用充分,如果餐后服用,甲鈷胺與食物混合,使其在小腸的吸收速度減慢,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發(fā)揮作用。此外,甲鈷胺還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餐后服用還有助于預防或減輕不適,因此,建議甲鈷胺餐后服用。 四、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有什么不同? 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是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作用相似,但各有側重,聽孫藥師慢慢道來:在作用特點上,甲鈷胺比較容易轉移至神經細胞的細胞器內,促進髓鞘的形成,在神經組織中傳遞性更好,對神經細胞的修復作用更強,更偏向于神經系統用藥,適用于周圍神經病變,而腺苷鈷胺直接參與血紅素的合成,促進紅細胞的成熟和分裂,增加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數量以及血細胞比容值,改善貧血血象,更偏向于血液系統用藥,適用于巨幼紅細胞貧血。在給藥途徑上,甲鈷胺可以口服、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腺苷鈷胺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不能靜脈注射。 五、甲鈷胺片和甲鈷胺分散片有什么不同? 甲鈷胺片和甲鈷胺分散片的不同在于劑型,二者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普通片劑體積較大,有時還需要服用幾片或多片,對于吞咽困難者,會影響用藥依從性,分散片不僅可以直接吞服,還能加水分散后服用,也可含服或咀嚼,服用更加方便,用藥依從性更好。第二,分散片口服后可在胃腸道快速崩解、溶出,吸收速度快,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第三,分散片吸收快、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使得療效增強。2021年12月31日
15806
0
58
-
徐敏主任醫(yī)師 宣武醫(yī)院 神經內科 朱女士, 65歲,首診日期:2020年6月23日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徐敏主訴:四肢麻木疼痛4年。4年前因患骨髓瘤,使用硼替佐米化療,3個療程后出現雙手足麻木疼痛,呈刀割樣,冰凍樣疼痛,停藥。今年2月骨髓瘤用“卡替”療法,出現發(fā)熱,低鉀,手足麻木疼痛加重,伴手足僵硬感,發(fā)涼發(fā)緊感,雙足抽筋頻繁,每日次數不能計數。手足喜溫暖,受涼時疼痛會加重,因此夏天也要穿秋褲。因疼痛雙足不敢著地,平地行走數米距離即感難以忍受。4年來下肢不出汗,上半身多汗。曾肌注和口服維生素B1、甲鈷胺、普瑞巴林數月之久,效果不著,已停。入睡困難,飲食可,大便不成形。既往史:骨髓瘤,病情緩解,目前未服用任何治療藥物。體格檢查:顱神經正常,四肢肌力5級,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四肢和背部感覺倒錯(觸覺感受為痛覺),關節(jié)位置覺正常。舌紫,苔黃厚,脈沉細。輔助檢查:肌電圖和NCV正常。血常規(guī)、生化正常。診斷:神經病理性疼痛(氣虛血瘀絡阻),周圍神經病(小纖維病變),失眠。治法:益氣溫經,養(yǎng)血通絡處方:黃芪桂枝五物湯+活絡效靈丹生黃芪30g桂枝12g肉桂3g白芍15g赤芍15g生姜10g大棗10g當歸12g丹參15g醋乳香8g醋沒藥8g。7付,水煎服。2020-7-1復診:腿涼和抽筋明顯好轉,1周來抽筋1次,大便成形,仍入睡困難。查體:神經系統查體同前,舌苔黃不厚,脈沉細。生黃芪30g桂枝12g肉桂3g白芍15g赤芍15g生姜10g大棗10g雞血膝30g當歸12g丹參15g醋乳香8g醋沒藥8g。14付,水煎服。扎沖十三味丸9粒,1/日口服,脈血康膠囊4粒,每日3次,舒樂安定1mg qn。2020-7-15 2周來只抽筋1次,疼痛明顯減輕7/10,麻木平面由大腿下降到膝蓋上部,發(fā)涼發(fā)緊好轉未除,手足晨僵。大便正常,入睡困難。查體:雙腕雙大腿下段以遠針刺覺過敏。四肢肌力5級。脈沉細,舌苔黃厚。處方:生黃芪30g桂枝12g肉桂口3g白芍15g赤芍15g生姜10g大棗9g雞血膝9g伸筋草15g絲瓜絡20g燙狗脊10g當歸12g丹參15g醋乳香8g醋沒藥8g。14付,水煎服。扎沖十三味丸9粒,1/日,脈血康膠囊4粒,每日3次,口服。2020-7-30 1.手足疼痛完全緩解,現在能散步40分鐘,但3天來,雙腳底麻木有些反復,腳涼好轉,下肢能出汗了,仍上半身出汗較多。2.抽筋未再發(fā)生。3.睡眠改善。4. 腰背疼痛稍緩解2/10??诳?。飲食二便正常。苔薄白,脈較前有力。膝蓋以下,雙腕以下針刺覺過敏。處方:生黃芪30g桂枝12g肉桂3g白芍15g赤芍15g生姜10g大棗9g雞血藤20g伸筋草15g絲瓜絡20g燙狗脊10g當歸12g丹參15g醋乳香8g醋沒藥8g。扎沖十三味丸9粒1/日口服,脈血康膠囊4粒每日3次口服【按】化療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chemotherapy 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化療藥物損傷周圍神經或自主神經而產生的神經功能障礙。以小纖維感覺神經受累為主(表現為手趾、足趾對稱性的麻木感、觸覺異常、疼痛),嚴重者可累及大纖維(表現為肌肉無力、腱反射消失、共濟失調)。呈長度依賴性,即癥狀從雙足逐漸向小腿、大腿、軀干和上肢發(fā)展。損傷部位在背根神經節(jié),并影響軸突轉運,因此肌電圖和神經傳導等電生理檢查往往顯示為軸索病變。常見的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有奧沙利鉑、紫杉醇、長春新堿等。在使用奧沙利鉑的患者中發(fā)生率高達85%~95%,硼替佐米造成周圍神經病的發(fā)生率為37%。此病預后不好,即使停用相關化療藥物后,周圍神經病變往往持續(xù)存在,甚至繼續(xù)加重。西醫(yī)治療化療痛的藥物主要是維生素B1、甲鈷胺、神經生長因子、止痛藥物,但療效欠佳。此患者的病史明確提示了硼替佐米相關的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屬于典型的感覺小纖維和無髓的自主神經受損受損(神經病理性疼痛、發(fā)涼、發(fā)緊、不出汗),而大纖維相對保存(肌力、腱反射、深感覺正常),這也是為什么肌電圖檢查正常的原因。因為經典的西藥治療方案無效,此次治療決定采用中藥治療(未同時處方西藥)。中醫(yī)認為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兩端。此患者遭受淋巴瘤和化療藥物對身體的雙重損害,氣陰兩虛,不能榮養(yǎng)絡脈(腿涼、抽筋,脈沉細),又有痰瘀阻絡的病機(舌紫,苔黃厚),正虛邪實。中醫(yī)辨證為血痹,治法宜益氣溫經,養(yǎng)血通絡?!鹅`樞》曰:“邪入于陰,則為血痹”,而黃芪桂枝五物湯是治療血痹的代表方劑,《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也,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由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組成,具有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功效。為加強療效,合用活絡效靈丹,由當歸、丹參、乳香、沒藥組成,本方廣泛用于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癥。絲瓜絡,味甘、性涼,歸肺、肝、胃經,通經活絡,意在以絡達絡,《本草再新》“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伸筋草,苦辛溫,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雞血藤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有了細心辨證、精心立法、選方為基礎,我也驚訝于中藥的療效確切和起效之迅速,1周后首先緩解的癥狀是腿涼和抽筋,然后是疼痛和汗液分泌能力,背部的疼痛癥狀恢復相對遲緩。2020年08月03日
4356
0
5
-
崔文瑤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 疼痛舒緩科 作者:吳金剛 呼吸時間 維生素 B12 和甲鈷胺是同一藥物嗎? 維生素 B12 即鈷胺素,維生素 B12 家族成員主要有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甲鈷胺。從上世紀 30 年代的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到上世紀 60 年代的第四代產品——甲鈷胺。 通常所說的維生素 B12 一般是指氰鈷胺, 四者的鈷胺素母環(huán)結構是一樣的,不同點在于取代基團。 氰鈷胺:氰基鈷胺素; 羥鈷胺:羥基鈷胺素; 腺苷鈷胺:5'-脫氧腺苷鈷胺素; 甲鈷胺:甲基鈷胺素。 因此維生素 B12 和甲鈷胺不是同一種藥品。 四代維生素 B12 之間的聯系? 1. 催化活性: 研究表明:氰鈷胺、羥鈷胺沒有直接的生物活性,氰鈷胺屬于前藥,在體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是體內維生素 B12 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 2. 口服維生素 B12 的藥代動力學特征: 口服維生素 B12 在小腸與轉鈷胺素II(TC2)結合,吸收入血,轉運至個組織及腦脊液。維生素 B12- TC2 復合物到達細胞后,以羥鈷胺形式釋放,細胞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最終發(fā)揮活性。 3. 甲鈷胺較氰鈷胺的優(yōu)勢: (1)甲鈷胺可以不經過肝臟代謝,也不需要進行生物轉化,可直接發(fā)揮活性作用。肝功能損傷患者可優(yōu)先選用。 (2)甲鈷胺更易轉移至神經細胞的細胞器,促進髓鞘的形成較腺苷鈷胺作用強。 (3)甲鈷胺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輔酶。甲鈷胺優(yōu)勢在于不僅能為甲硫氨酸的合成提供間接的甲基,而且還能直接提供自身攜帶的甲基。 綜上所述:市場上流通的維生素 B12 成分是氰鈷胺,氰鈷胺屬于前藥,體內代謝生成甲鈷胺和腺苷鈷胺而發(fā)揮活性。 維生素B12、甲鈷胺能相互替代使用嗎? 維生素 B12 說明書規(guī)定的適應證:巨幼紅細胞貧血,神經炎的輔助治療。 甲鈷胺說明書規(guī)定的適應證:用于周圍神經病變和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 (注意由于廠家的不同,內容可能與實際說明書有出入,本文列舉全部說明書涉及到適應證。) 有研究表明:在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方面,甲鈷胺臨床應用療效、安全性方面均優(yōu)于維生素 B12?!?013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和治療共識》推薦補充 B 族維生素可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證據等級 B 級),針對神經營養(yǎng)修復治療推薦甲鈷胺作為輔助治療。 多項研究表明:口服甲鈷胺與肌肉注射維生素 B12 在治療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中療效相似。 臨床用藥決策 綜上所述:針對周圍神經病變,甲鈷胺效果優(yōu)于維生素 B12,因此不推薦維生素 B12 替代甲鈷胺。針對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兩者效果相當,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總結周圍神經病變治療,甲鈷胺優(yōu)于維生素B12制劑。2019年12月08日
4514
0
1
-
王瑋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 神經內科 維生素 B12 即鈷胺素,其家族成員主要有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甲鈷胺。 四代鈷胺素成員的母環(huán)結構是一樣的,不同點是其中一個取代基團不同。 氰鈷胺:氰基鈷胺素; 羥鈷胺:羥基鈷胺素; 腺苷鈷胺:5'-脫氧腺苷鈷胺素; 甲鈷胺:甲基鈷胺素。 因此維生素 B12 和甲鈷胺不是同一種藥品。 1. 催化活性: 研究表明:氰鈷胺、羥鈷胺沒有直接的生物活性,氰鈷胺屬于前藥,在體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是體內維生素 B12 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 2. 口服維生素 B12 的藥代動力學特征: 口服維生素 B12 在小腸與轉鈷胺素II(TC2)結合,吸收入血,轉運至個組織及腦脊液。維生素 B12- TC2 復合物到達細胞后,以羥鈷胺形式釋放,細胞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最終發(fā)揮活性。 3. 甲鈷胺較氰鈷胺的優(yōu)勢: (1)甲鈷胺可以不經過肝臟代謝,也不需要進行生物轉化,可直接發(fā)揮活性作用。肝功能損傷患者可優(yōu)先選用。 (2)甲鈷胺更易轉移至神經細胞的細胞器,促進髓鞘的形成較腺苷鈷胺作用強。 (3)甲鈷胺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輔酶。甲鈷胺優(yōu)勢在于不僅能為甲硫氨酸的合成提供間接的甲基,而且還能直接提供自身攜帶的甲基。 綜上所述:市場上流通的維生素 B12 成分是氰鈷胺,氰鈷胺屬于前藥,體內代謝生成甲鈷胺和腺苷鈷胺而發(fā)揮活性。 有研究表明:在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方面,甲鈷胺臨床應用療效、安全性方面均優(yōu)于維生素 。《2013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和治療共識》推薦補充 B 族維生素可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證據等級 B 級),針對神經營養(yǎng)修復治療推薦甲鈷胺作為輔助治療。 多項研究表明:口服甲鈷胺與肌肉注射維生素 B12 在治療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中療效相似。 敲黑板敲黑板,前面看不懂只要記住這一句: 針對周圍神經病變,甲鈷胺效果優(yōu)于維生素 B12,因此不推薦維生素 B12 替代甲鈷胺。而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兩者效果相當,可以相互替代使用。2019年08月18日
7130
0
6
相關科普號

楚瑞閣醫(yī)生的科普號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896粉絲154.4萬閱讀

夏磊醫(yī)生的科普號
夏磊 主任醫(yī)師
周口市中心醫(yī)院
神經內科
37粉絲11.2萬閱讀

劉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芳 主任醫(yī)師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
666粉絲7.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