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普增主任醫(yī)師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消化呼吸內科 胸部CT:是肺水腫,還是新冠肺炎?應當如何最優(yōu)化處理?一、肺水腫患者肺水腫的發(fā)病機制:心力衰竭時由于肺靜脈回流受阻,肺靜脈壓力升高,導致肺部病變以滲出為主,同時,由于重力影響,此類滲出病變往往積蓄于低位,如坐位時多見于下肺,而臥位時多位于肺葉背段。此外,肺靜脈壓力的升高多導致小肺靜脈擴張,這也是心力衰竭與其他肺部感染病變的重要鑒別點。肺部感染時,肺部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肺泡內纖維蛋白滲出及細胞浸潤。而間質性肺炎也可見由肺門向外側伸展的磨玻璃、網(wǎng)格狀改變。因此,心力衰竭以靜水壓升高導致液體滲出增加,而肺炎則以炎性滲出為主。然而當兩者合并存在時情況往往變得更復雜。心源性肺水腫CT表現(xiàn):早期表現(xiàn)為肺間質水腫,CT征象可見肺小葉間隔增厚,邊緣光滑,兩肺紋理增多,肺門影模糊,心臟增大,肺血重新分布,即上肺血管較下肺血管增粗,部分還可出現(xiàn)葉間裂增厚及胸腔積液。隨病情的進展,兩肺間質水腫進一步發(fā)展為肺泡性肺水腫,此時CT表現(xiàn)為兩肺多發(fā)磨玻璃密度及肺實變影,呈斑片狀、大片狀融合,病灶分布在兩肺野中、內帶,小葉間隔增厚往往被實變影遮蓋而顯示不清,雙側常出現(xiàn)少量胸腔積液及葉間裂積液,由胸膜毛細血管壓力增高所致。臨床及影像表現(xiàn)特點是病變動態(tài)變化快,1~2d即可出現(xiàn)明顯變化。肺部CT表現(xiàn):間質增厚及肺泡水腫滲出,心影常常增大,合并胸腔積液也較常見(圖1A);治療后肺部病變明顯好轉(圖1B)。圖1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肺部CT影像1A為治療前,可見雙肺(背段明顯)大量斑片狀及磨玻璃樣影,同時伴有胸腔積液,心影增大(箭頭1示胸腔積液,箭頭2示中央型階梯狀分布的斑片狀及磨玻璃影);1B為治療1周后,滲出病變明顯減輕,胸腔積液較前吸收,肺部病變吸收與心臟縮小、胸腔積液減少同步二、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的發(fā)病機制:新型冠狀病毒屬RNA病毒,病毒通過肺泡上皮細胞的ACE2受體進入細胞,在體內誘發(fā)一系列炎性反應。主要病理改變?yōu)榧氈夤苎住⒎闻菅?,肺泡腔充血明顯;不同程度的出血性肺梗死;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及微血栓形成,肺間質纖維化,肺間質局灶性炎性細胞浸潤,這也是CT上病灶呈磨玻璃密度及網(wǎng)格狀陰影的病理基礎。典型的CT影像學特征:包括單發(fā)磨玻璃影,多發(fā)外周帶磨玻璃影,雙肺斑片狀磨玻璃影伴節(jié)段性肺實變,雙肺彌漫性磨玻璃影伴支氣管充氣征,雙肺大面積實變影伴小葉間質增厚,同時可存在動態(tài)改變(圖2)。少數(shù)重癥患者雙肺彌漫性甚至呈“白肺”表現(xiàn)。圖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CT影像2A示單發(fā)外帶磨玻璃樣改變;2B示雙側多發(fā)磨玻璃樣改變;2C示雙肺多發(fā)斑片樣滲出;2D示雙肺多發(fā)滲出并實變,小葉間隔明顯增厚。三、兩類患者比較示例兩類患者肺部影像均有磨玻璃影及小葉間隔增厚等特點(圖3)。圖3心力衰竭患者與COVID-19患者肺部CT影像比較箭頭所示為磨玻璃影改變。3A為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CT,可見雙肺多發(fā)(左肺明顯)磨玻璃影伴小葉間隔增厚、胸腔積液;3B為COVID-19患者的肺部CT,可見左側肺明顯磨玻璃樣影伴小葉間隔增厚,胸膜下分布為主,不伴胸腔積液。3例心源性肺水腫誤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表現(xiàn):圖1男,55歲,心源性肺水腫,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有武漢疫區(qū)接觸史。圖1a,1b胸部CT見兩肺野中、內帶多發(fā)斑片狀、大片狀實變影,內可見支氣管充氣征,邊緣可見磨玻璃密度陰影,境界不清,可見雙側胸腔積液。圖1c治療后1周復查,兩肺病灶明顯吸收。圖2男,41歲,心源性肺水腫,既往體健。圖2a,2b兩肺多發(fā)磨玻璃密度病變及小葉間隔彌漫性增厚,右下肺可見胸膜下線,兩肺野外帶散在少許磨玻璃密度陰影,邊界不清。圖2c治療后1周復查,兩肺病灶吸收減少,殘留部分條索影糊。圖3男,67歲,心源性肺水腫,既往有主動脈夾層手術史。圖3a,3b胸部CT顯示兩肺多發(fā)大片狀磨玻璃密度陰影,邊界欠清,以右肺野顯著,其中右上肺病灶靠近肺野外帶胸膜下,小葉間隔增厚。兩肺門影增大,邊緣模糊,兩上肺血管較下肺血管增粗。圖3c治療后10d復查,病灶明顯吸收。四、臨床處理思維臨床上對于疑似COVID-19患者應首先予以排查,排除COVID-19后予以相應抗心力衰竭及原發(fā)心臟疾病治療即可。由于COVID-19對老年人群、有基礎疾病患者易感,目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高達14%~31%的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對于確診COVID-19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應當進行最優(yōu)化處理。疫情防控期間,以下心血管急危重癥可以考慮收入院,并采取優(yōu)化藥物治療,以便緩解患者病情,為后續(xù)進一步治療贏得時間和機會。1.具有溶栓適應證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建議溶栓,首選第3代溶栓劑。2.超過血運重建時間窗,但仍有嚴重胸痛、心電圖ST段抬高或機械性并發(fā)癥等嚴重并發(fā)癥的急性STEMI患者。3.高危(GRACE評分≥140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4.非復雜型StanfordB型夾層患者(A型建議收外科治療)。5.急性肺栓塞患者。6.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高血壓急癥患者。2023年01月06日
363
0
0
肺水腫相關科普號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
孫普增 主任醫(yī)師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消化呼吸內科
1031粉絲325.2萬閱讀

魏春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春華 主任醫(yī)師
濰坊衛(wèi)恩醫(yī)院
呼吸科
7648粉絲23.2萬閱讀

王洪霞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洪霞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腎病科
2329粉絲18.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