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曉龍康復師 宣武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哈嘍,大家好,我是康姑娘醫(yī)生,咱們今天坐著聊這個腦卒中康復啊,很多的患者會問,那我現在就想特別早的下地,我現在就覺著我越走會越好,雖然現在不好看,以后也好看,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qū)啊,首先呢,大家要明確一下這個太早過早下地行走的一些弊端,有的患者可能膝關節(jié)無力啊,容易摔倒,那摔傷之后可能后果大家可想而知哈,那還有一個問題呢,就是在他逐漸的進行行走的過程中,會養(yǎng)成一些比較異常的姿勢,包括一些畫圈的難看啊,還有一些步態(tài)的調整,都不好看,所以對后期的康復會造成一個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這兒建議啊,當年在康復科訓練的時候,一定要遵囑,遵循您的康復治療師或者康復醫(yī)師的一些個人建議啊,當你能夠達到行走的條件之后,再去行走,這樣對您的行走姿勢,包括一些后膝關節(jié)啊等等一些問題的保護都會有很好的幫助。2020年10月06日
1179
0
1
-
楊曉龍康復師 宣武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哈嘍,同志們大家好,今天又有時間和大家聊聊腦卒中康復啦。關于腦卒中康復啊,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誒,那你到底康復在做什么呢?那我有看到有的地方可能就給我活動活動胳膊,活動活動腿,沒看到有什么特別高技術含量的東西。其實啊,腦卒中康復,我們臨床中依賴的是腦子的塑造力,那這種塑造力呢,在臨床中我們稱之為腦的可塑性。那換句話說,康復的干預就是不斷的刺激,告訴我們的大腦去學習,去調整,去不斷獲得支配我們的身體各功能、各機制的權限。 所以現在你能明白了,康復不僅僅是單純的活動胳膊,活動手,它還有更高的刺激目標,有更高的追求目標,所以對于康復來講的話,就是不斷的促進我們大腦的恢復,所以有了這么一句話啊,腦卒中康復啊,雖然累,但是風雨過后,遇見才痛。2020年10月05日
1251
0
2
-
郭耀主治醫(yī)師 武警特色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積極防治并發(fā)癥嚴重意識障礙病人在亞急性期常常合并各種并發(fā)癥,如惡病質、壓瘡、中樞性發(fā)熱;另外其呼吸、循環(huán)、泌尿等系統也會出現各種并發(fā)癥。針對這些問題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01保證病人的營養(yǎng),采用藥用營養(yǎng)制劑、配合自制勻漿膳加強病人的營養(yǎng)。02需要勤為病人翻身,清潔皮膚避免壓瘡的出現,如出現壓瘡要積極的治療。03對中樞性發(fā)熱的病人,主要采取物理降溫,包括使用冰袋,冰毯等。04長期臥床、尤其是氣管切開或鼻飼進食的病人極易發(fā)生肺部感染,需隨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化痰、吸痰、拍背;鼻飼時要在坐位下,或是仰臥位時頭抬高30,一次進食量不要太多,進食半小時后再平躺,盡量減輕食物反流致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概率;若確認有感染存在時需使用抗生素積極抗感染治療。05循環(huán)系統并發(fā)癥最常見的是高血壓,收縮壓高于160mmHg;心率也可能發(fā)生改變,如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這是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表現,部分病人在損傷后數月可逐漸恢復,可由醫(yī)生酌情考慮是否需要用藥治療。06泌尿系統常出現感染,尤其是留置尿管的病人感染發(fā)生率顯著增加。應盡量及早拔除尿管,改為用尿袋收集尿液,切忌為了護理方便而長期插尿管,那樣會增加感染的風險。07因為長期臥床,患者因缺乏肢體運動,肌肉收縮促進靜脈回流作用降低,靜脈內血液流動緩慢或本身凝血功能異常容易產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加之部分因暴力被動活動導致局部損傷、下肢深靜脈置管后更易產生,患者表現為局部皮溫升高、腫脹。此時切記活動及按摩,及時給與抗凝治療,待血栓溶解或機化,肢體腫脹及皮溫恢復正常,復查彩超后方可被動活動。為防血栓形成,可穿彈力襪促進血液回流,或輕柔被動肢體活動。08由于神經損傷及長期留置胃管,被動進食,常出現消化道出血、嘔吐,一旦出現立即禁食并抽空胃內容物,防止誤吸,給與靜脈營養(yǎng)支持,待癥狀緩解再進飲食。早期開始康復治療 早期的康復治療活動包括良肢位擺放(正確擺放癱瘓肢體,使其處于功能位)、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翻身等,可以預防長期臥床出現的肌萎縮、肌腱攣縮、關節(jié)活動度受限、骨質疏松、直立性低血壓等癥狀。這些活動以被動活動為主。發(fā)病后早期初次坐起或長期臥床要坐起時,為避免產生直立時低血壓,應采用逐漸增加角度的被動坐起方法。如果病人在坐起的過程中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頭暈等癥狀應立即恢復平臥,然后再酌情調小坐起的角度逐漸增加病人身體耐受力,注意檢查練習前后的血壓和脈搏變化。2020年08月16日
1315
0
1
-
2020年07月31日
62556
0
9
-
王駿主任醫(yī)師 無錫市骨科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大家好,我是無錫九院康復科的李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鏡像療法,我們的大腦中呢,存在一種類似于蜘蛛網一樣的一個網絡結構由鏡像神經元系統構成患者在這個系統當中,通過動作的觀察,由視覺反饋和運動想象進行動作的一個捕捉和模仿達到激活我們大腦運動皮質區(qū),以促進本體感覺恢復和運動功能的恢復鏡像療法需要的東西就比較簡單,一面鏡子和我們的雙手首先呢,我們需要一個安靜的背景單一的房間向患者解釋清楚,我們做鏡像治療的作用機制以及治療意義。 告訴她在治療過程當中,他應該有針對性地參與到這個視覺想象當中,并盡可能將這種錯覺當作受傷的時候再做動作,這也是鏡像治療的主旨。 但要明確一點,這樣的錯覺,并不是意味著患手運動可能性的真實寫照,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在治療后與現實比較就不會更加的失望。 先把我們的鏡子放在中間雙手放在桌子上,除去我們手上的裝飾物患者在鏡子兩邊的姿勢是相同的,讓他注視著鏡子中的手把鏡中的影像當成他自己真正的左手。 然后跟著讓好手做抓握伸直的動作。 鏡子后面的時候也盡量跟著一起做這樣的動作,讓我們的眼睛欺騙自己的大腦,接下來我們也可以繼續(xù)做拇指的對掌動作,如果碗關節(jié)活動也有受2020年07月05日
1379
0
3
-
2020年02月13日
2126
0
3
-
2019年06月08日
30302
7
23
-
仇冠中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神經外科 隨著重型顱腦外傷,自發(fā)性腦出血等患者的增加,神經外科長期住院昏迷的病例也在逐漸增加。在度過危險期后,如何能讓患者蘇醒既是患者家屬關心的問題,也是臨床醫(yī)生一致在探索的問題。本人通過多年的重癥昏迷患者的救治和術后管理,發(fā)現高壓氧艙治療在促進昏迷患者蘇醒,促進神經功能修復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高壓氧艙具體是怎么治療的?在200Kpa(約2個正常大氣壓)的艙內,通過壓縮空氣加壓面罩或頭罩給與患者吸氧60分鐘,升壓 25分鐘,降壓30分鐘,中間休息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的昏迷病人都需要做2-3個療程。二、高壓氧艙的適應癥是什么?1、生命體征平穩(wěn),長期昏迷的病人2、清醒但伴有神經功能障礙的病人3、急性缺氧的病人,如一氧化碳中毒三、高壓氧艙的禁忌癥是什么?1、生命體征尚不平穩(wěn)的病人2、仍有急性腦出血,腦水腫,高顱壓的病人3、多處顱骨骨折伴氣顱和腦脊液漏的病人4、顱內惡性腫瘤術后的病人5、有肺大泡,肺氣腫和縱隔氣腫的病人6、仍帶有氣管插管的病人7、癲癇尚未控制穩(wěn)定的病人四、高壓氧治療的作用能顯著提高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增加血氧含量和組織含氧量以及氧貯備,增加組織內毛細血管網血氧彌散半徑,增加腦組織和神經的血氧供應,改善改善腦干網狀上行激動系統的功能,促進患者的覺醒。本文系仇冠中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8年08月02日
4754
1
2
-
楊剛主任醫(yī)師 諸暨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顱腦創(chuàng)傷昏迷主要源于致傷因素對腦干網狀結構及其投射纖維的損傷或對皮質的彌散性損害?;颊叱霈F認知、覺醒及知覺喪失被稱為昏迷,持續(xù)1個月以上的患者稱為長期昏迷。重型顱腦創(chuàng)傷導致長期昏迷的發(fā)生率為0.52%~7.33%,平均2.90%。顱腦創(chuàng)傷后長期昏迷可分為植物狀態(tài)和微意識狀態(tài)兩種類型。植物狀態(tài)的概念于1972年由Jennett和Plum。提出,此類患者自我意識和環(huán)境意識消失;對視覺、聽覺、觸覺或傷害性刺激沒有持續(xù)的、可重現的、目的性的或自主的行為反應;對語言的理解力或表達力消失;存在睡眠一覺醒周期;下丘腦和腦干自主神經功能存在;大小便失禁;保留有不同程度的腦神經反射和脊髓反射。其主要臨床特征是自我表達和溝通交流的功能喪失。微意識狀態(tài)的概念系2002年Giacino等。提出,臨床特征為:患者有簡單的指令性動作;可用手勢或語言回答是或否;可以發(fā)出言語能夠被人理解;在相關環(huán)境刺激下,臨時出現運動或情感行為且與反射性活動無關,如對情緒性的、但非中立性的話題或刺激以語言或視覺的形式進行表達后,患者出現哭、微笑或大笑反應,或對評論或問題的語言內容產生直接反應,表現為發(fā)音或手勢,或伸手取物,且物體的位置與取物的方向之問有明確的關系,或觸摸、或握住物體,且接觸方式符合該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或對移動、或突顯的刺激產生直接反應,表現為眼球跟蹤運動或持續(xù)凝視。其主要臨床特征是出現間斷可以重復的簡單認知功能。以上分析比較專業(yè),簡言之:何時能蘇醒一般取決幾個條件1.腦外傷出血后腦功能損傷部位范圍程度;2.腦功能恢復程度及速度;3.術后并發(fā)癥及合并癥出現及處理、年齡、基礎疾病等。醫(yī)生不能掐指一算就能定下來,也沒有靈丹妙藥立馬奇效,能不能蘇醒何時蘇醒急不來,只能一步一步靜心治療!另外術后病人家屬都會問到我們病人有沒有危險了,有沒有后遺癥的問題,這些問題我想不是有或沒有這樣簡單能回答的。手術是急診搶救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很多情況不是手術成功了就沒有危險了,術后病人仍須密切觀察,治療腦水腫,防止再出血,防治顱內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穩(wěn)定內環(huán)境,甚至面臨二次手術等一系列問題;有時治療過程比作“過五關斬六將”也不為過,隨著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病人生命危險會慢慢減低,所以我們要關注的就是解決目前病人面臨問題,預防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醫(yī)生不能保證病人的最終結果,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努力爭取一個最好的結果!醫(yī)學是一門非常專業(yè)的學科,即使是醫(yī)生對不是本專科的疾病有時也不能很好理解,作為你的主治醫(yī)師我會盡量用通俗的語言比喻向你解釋疾病的治療及預后,但是有時你仍舊不能很好理解,敬請原諒!本文系楊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8月18日
11423
6
6
-
黃東鋒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康復醫(yī)學科 問:什么是吞咽困難?答:正常的吞咽是一個流暢的動態(tài)連續(xù)過程,由相關肌肉和關節(jié)、神經協調作用下完成的。 如果食物從口腔輸送到胃的過程發(fā)生障礙,稱為吞咽困難。問:吞咽困難有何表現?是不是指食物咽不下去?答:不僅如此,可以表現為喝水嗆咳、吃東西慢、咀嚼食物差、舌頭運送差、喉部有梗阻感、反流、進食易疲勞、吞咽疼痛、嗓音異常、口干、流涎、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等,其中喝水嗆咳最常見。問:吞咽困難有什么危險性?經常發(fā)生嗆咳會有什么后果?答:吞咽困難可通過各方面來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經常嗆咳使得食物通過聲門誤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威脅生命。還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消瘦、口干、脫水等。長期不能經口進食會影響病人的心情,因此,如果不是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或/和誤吸入氣道,盡可能不插鼻飼管或行胃造瘺手術,以免打擊病人的康復信心。問:一般而言,什么疾病會引起吞咽困難?答:常見于腦血管意外后。一般的常見病包括:1)腦卒中、腦外傷;2)頭、頸腫瘤:如口腔癌、口咽癌和舌癌手術后、全喉切除術后、喉部分切除術后、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狹窄、鼻咽癌放療后等;3)帕金森病、多發(fā)性硬化、肌萎縮側索硬化、癡呆、腦炎、腦膜炎;4)胃食管反流病、非特異性食管炎;5)因鼻飼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鎮(zhèn)靜劑使用等可使一般住院病人(包括ICU病人)吞咽困難發(fā)生率增加;6)兒童腦癱、唐氏綜合癥、口腔感覺和運動障礙等也會導致流口水、吞咽困難;7)老年人、長期臥床者。問:當有人進食出現不適時,怎么判斷是否有吞咽困難?答:采取坐正,喝下30毫升常溫水,計算所需時間和嗆咳情況。如果結果是3、4、5級,一定要看醫(yī)生進一步檢查。分級表現吞咽情況1級(優(yōu))能1次飲完,無嗆咳、停頓正常2級(良)分2次以上飲完,但無嗆咳、停頓可疑3級(中)能1次飲完,但有嗆咳吞咽困難4級(可)分2次以上飲完,但有嗆咳5級(差)頻繁嗆咳,全部飲完有困難問:吞咽困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答:吞咽困難要盡早開始康復治療,其中減少嗆咳和誤吸是關鍵!1)聲帶喉部按摩:左右按摩喉部聲帶處,并稍用力上抬舌骨;2)冰刺激:用冰棉簽刺激舌頭、腭弓、咽后壁;3)氣道保護訓練:讓病人深吸氣,然后屏氣吞口水,吞咽后立即咳嗽;4)口顏面運動訓練:讓病人做抿唇、攏唇、鼓腮、咂唇、示齒等動作;5)舌功能訓練:讓病人把舌頭向前、后、左、右伸出來,可以用壓舌板加點阻力;6)吸舌器訓練:讓病人張口,擠壓吸舌器的球囊,吸住舌頭、內臉頰向外牽拉;7)咀嚼訓練:讓病人一張一合地咬壓舌板或者咬膠;8)呼吸訓練:吹哨子、吹蠟燭、吹呼吸器;9)口肌訓練:針對流口水、吃東西不好的孩子可以進行口肌訓練,如吹泡泡、加長吸管等。10)吞咽姿勢改變:可以讓病人低頭、仰頭、轉頭吞咽;11)吞咽電刺激:進行舌骨下及面部電刺激,同時進行屏氣吞咽。問:吞咽困難病人進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吞咽困難病人的進食注意事項包括:1) 進食模式:吸氣→屏氣→吞咽→咳嗽的模式進食;2) 食物的性狀:最好是糊狀食物、半固體食物;如果需要進食液體,用凝固粉加稠到適合的粘稠度;食物的種類:青菜、肉類、水果等,最好是攪碎成糊狀(如酸奶狀);一天最少要吃5-6餐,每餐入量約250-350毫升;3) 進食前:清嗓,確??谇患把什繜o口水、痰液等;4) 進食時:每一口量控制在5毫升;每口食物吞完后先清喉嚨,再做空吞咽(單純吞口水);5) 進食后:要把口腔及咽部的殘留食物清潔干凈;6) 進食前要休息好,進食過程不可以聊天;如發(fā)生嗆咳、嘔吐應停止進食,以免發(fā)生意外。2014年02月27日
7480
2
3
腦外傷相關科普號

史潔醫(yī)生的科普號
史潔 副主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癲癇中心
344粉絲9.3萬閱讀
康復付博士的科普號
付海燕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康復科
96粉絲56.6萬閱讀

王鳳鹿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鳳鹿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47粉絲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