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蘭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腫瘤科 乳腺癌是女性發(fā)病率穩(wěn)居第一的腫瘤,很多女性在明確診斷后,在不同的治療階段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嚴重時甚至停經的現象,大家心理都很忐忑,不知道是好是壞?怎么辦?一 常見原因1.40歲以后的女性,特別是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女性,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會出現卵巢功能早衰的現象,一旦遭遇到風吹草動,容易引起卵巢功能抑制。2.一旦確診為乳腺癌以后,人們的心理壓力加大,很多女性睡眠不好,大把脫發(fā),因為心理的問題而出現月經不調。3.乳腺癌的化療后,卵巢功能受到抑制,所以很多化療后的女性,經常會出現暫時停經的現象。因為卵巢特別脆弱,容易受到毒性藥物和放射線等因素的影響。4.乳腺癌治療結束以后,有一部分的患者需要口服內分泌藥物。這類藥物抑制卵巢的功能,會逐漸出現月經不調或者停經的現象。二 月經不調或者停經后的表現更年期的表現:莫名其妙的生氣發(fā)火、看別人不順眼不舒服、手足心熱、潮熱出汗、睡眠不好、腰部及骨關節(jié)疼痛酸困不適、脫發(fā)、經常出現以前沒有的不好解釋的各種癥狀。三 治療結束后月經會恢復嗎1.年輕的女性,因為卵巢功能比較強大,化療后如果不需要口服內分泌的藥物,大部分經過一段時間的自身調節(jié)后,一般月經功能能夠恢復正常。2.年長的女性,如果經受化療,又需要口服5-10 年的內分泌藥物治療,有可能月經不會來臨,逐漸過渡到停經的狀態(tài)。四 停經好還是不好一件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沒有停經,證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含量較高,會繼續(xù)維持一個女性的狀態(tài),會保持您繼續(xù)年輕化,面容不易變老。如果停經了,證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狀態(tài),對于疾病來講可能是好事情,會一定程度的降低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但是容顏易老,對于一位女性來講,過于殘忍。五 中醫(yī)對月經不調有什么作用對于正常跟年期的女性來講,跟年期都會有各種不適癥狀,更別說是一類不到年齡就處于更年期的女性,所以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的不舒服表現,主要的表現癥狀同前描述,只是癥狀更加劇烈,更加難受。面對這種女性,我們在臨床上面對了很多患者,用中醫(yī)中藥調整,幫她們減輕了很多癥狀和不適,很多患者雖然絕經了,但是很多癥狀會得到緩解或者消失,明顯提高了她們的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感。所以,希望更多的女性朋友能得到我們的關心和幫助。2019年09月01日
4816
0
1
-
許力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石景山院區(qū) 肝膽胰脾外科 近年來,隨著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腫瘤診斷技術的進步,臨床發(fā)現許多惡性腫瘤患者除原發(fā)腫瘤所致的相關癥狀外,還常常伴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癥狀,如貧血、血栓、血小板異常以及白細胞異常升高等等。其中白細胞的異常升高常常被誤認為是白血病,而實際上這是惡性腫瘤的另外一種特殊癥狀,稱為腫瘤的類白血病反應( leukemoid reaction, LKR)或腫瘤相關性白細胞增多癥(Tumor-Related Leukocytosis TRL)。由于類白血病反應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常常被混淆或忽視,但惡性腫瘤患者出現類白血病反應卻具有明確的警示意義,常常提示腫瘤的骨轉移、骨髓浸潤及進展迅速,預后不佳。那么什么是腫瘤的類白血病反應?其臨床特點又是什么?定義:白血病樣反應又稱類白血病反應,是因某種因素強烈刺激機體導致白細胞顯著增高,外周血液可以出現幼稚細胞,很像白血病。一般誘因明確,在原發(fā)病去除后血象隨之恢復。無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白血病樣反應絕大部分僅有血象方面的變化,很少有骨髓象變化,且血象亦只限于某一細胞系列的變化,一般不波及紅細胞系列及巨核細胞系列,因此不難與白血病鑒別。約44%左右的惡性腫瘤患者可伴類白血病反應,多見于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宮頸癌、大腸癌、肝癌等實體腫瘤,也可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該綜合征既可呈急性,亦可為慢性。腫瘤患者發(fā)生類白血病反應的機制(1)腫瘤自分泌的造血因子刺激白細胞升高;(2)腫瘤的骨及骨髓浸潤會分泌一些刺激性因子刺激白細胞增多;(3)腫瘤細胞作用于巨噬細胞產生造血因子促進粒細胞分化和增值,使釋放入外周血液的粒細胞增多;(4)骨髓干細胞可能同時是腫瘤干細胞的發(fā)源。因此,腫瘤在轉移過程中可能會分化出一些血細胞,其中包括白細胞,而發(fā)生類白血病反應;(5)機體對癌細胞的反應以及癌細胞本身的壞死也會引起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多。癥狀:類白血病反應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完全是原發(fā)疾病的臨床表現特點。本病最常繼發(fā)于重癥感染而出現發(fā)熱,多見高熱,常有明確的感染灶,或腫瘤患者無感染跡象而出現不明原因的白細胞增多等。部分患者因合并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出現出血傾向,表現為皮膚出血點、瘀斑、鼻出血、齒齦出血,嚴重時可內臟出血。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結腫大,但多與原發(fā)病同時出現。偶可有頭暈、頭痛、呼吸困難等。因過敏所致的類白血病反應還可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股刂委熝鬅o明顯下降趨勢或無效,反復血培養(yǎng)均陰性;病因:具有明確病因,如感染、中毒、腫瘤、大出血、溶血、過敏性休克、服藥等。檢查:1、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多數>50*109/L,但一般<120*109/L,也有少數白細胞不增多者。不同類型的白細胞有不同形態(tài),胞質中常有中毒顆粒、空泡、胞核固縮,分裂異常。紅細胞總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無明顯變化,血小板計數正?;蛟龆唷?、骨髓象:除增生活躍及核左移外,常有中毒顆粒。通常紅系和巨核系無明顯異常。3、細胞化學染色: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劑積分明顯增高。4、影像檢查:B超、CT、MRI有助于查明肝、脾、淋巴結腫大情況。PCT-CT對于明確惡性腫瘤轉移情況有幫助。診斷:1、有明確病因。2、必要時需要做排除白血病的檢查,例如流式細胞儀、染色體和基因檢查等。3、白細胞增多或(和)出現幼稚細胞,而紅細胞和血小板一般正常,按細胞形態(tài)分為以下幾種白血病反應。(1)粒細胞型:此型最常見,可見肺炎、腦膜炎、白喉、結核病等重癥傳染病,亦可見于惡性腫瘤骨髓轉移。有機磷農藥或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溶血或出血、嚴重外傷或大面積燒傷等。(2)淋巴細胞型:常見于某些病毒感染、如水痘、風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也可見于百日咳、結核病等。(3)單核細胞型:常見于結核病、巨細胞病毒感染、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4)嗜酸粒細胞型:見于寄生蟲感染,如血吸蟲、絲蟲病、瘧疾、棘球蚴病等。治療1、主要針對原發(fā)病治療,只要原發(fā)病治療有效,白血病樣反應即可消失。2、加強對癥、支持治療。2019年08月31日
5329
0
0
-
劉昕醫(yī)師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乳腺癌是如何確診呢,乳腺癌的確診主要是從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癥狀和體征癥狀和體征呢,就是指比如說你摸到自己的乳房上面有一些明確的包包塊塊或者是乳房的表面發(fā)生一些變化,比如說有局部的凹陷或者是像橘子皮一樣凹凸不平很粗糙,或者是乳頭有一些流血流液,那么這些都要引起你的重視需要去醫(yī)院進一步的檢查的,還有一個方面呢,就是檢查檢查包括普通的最經濟實惠的彩超,還有鉬靶核磁共振和穿刺活檢穿刺活檢的意思呢,就是說從包塊上面取出一塊下來,送去化驗,看它到底是什么性質的綜合這些所有的方法呢,就可以明確到底是不是乳腺癌,所以當你發(fā)現乳腺包塊的時候,或者是有什么癥狀的時候不要著急去醫(yī)院進一步明確。2019年08月31日
101586
3
36
-
2019年08月21日
9661
1
1
-
2019年08月21日
27664
2
3
-
2019年08月14日
28203
3
4
-
2019年08月14日
900
0
0
-
王靖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的化療是留言里很多人關注的點,所以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術后化療,作為患者,我們該知道些什么? 首先大家需要先明白一件事情,乳腺癌的化療針對的是浸潤性乳腺癌患者,原位癌患者是不需要化療的。而哪些浸潤性癌患者需要化療,哪些不需要化療,參考的指標有很多,比如年齡、腫瘤大小、組織學分級、淋巴結轉移數目、激素受體狀況、HER-2狀況、Ki67等。 化療指征的把握作為普通患者是沒必要費心掌握的,專業(yè)的醫(yī)生會綜合考慮腫瘤的臨床和病理特征、患者身體狀況和意愿以及化療可能帶來的獲益和不良反應等,給你一個明確的結論,我們只要根據醫(yī)生說的做就好啦。而化療的目的是什么?降低腫瘤復發(fā)轉移概率,提高總生存率,也就是讓乳腺癌對壽命的影響降低些。 好多患者從手術前就開始問一些問題,比如什么時候開始化療?術后又會問,我這都四個星期了傷口還沒好是不是再化療就太晚了?。看蠖鄶档幕颊呤中g后先進行化療,術后什么時候開始化療最好,指南上沒有給出定論。匯總現有的研究來說,手術完30天內、60天內、90天內開始化療沒有發(fā)現預后上的差別,所以目前我們醫(yī)院一般建議傷口愈合良好之后開始,大部分患者術后3周-5周左右都可以開始化療。術后立即化療的話,因為傷口感染而導致化療停滯的可能性很大。 化療需要注意些什么?醫(yī)生會開出相應的血液和影像學檢查,比如肝腎功、血常規(guī)、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超聲、CT甚至骨掃描等,來評估患者的一般狀況,我們只需要聽醫(yī)生的安排做就好啦。自己要注意,加強營養(yǎng),均衡飲食。關于飲食你可以點擊閱讀文章:乳腺術后的正常飲食,你對了幾個?為了扛住化療的“折磨”而增強體質。至于用什么方案、怎么用,聽醫(yī)生的建議吧。 化療難受么?化療是全身治療,藥物作用于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我們產生一些副作用。 比如骨髓抑制,這是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主要表現就是白細胞下降,所以一般在化療后第5天左右開始查血常規(guī),然后一周查兩次(每個醫(yī)生的臨床習慣略有不同)一直到下一次化療前,若白細胞低于2或者中性粒細胞小于1,則需要打升白針了,一般要至少連續(xù)打3針。針對某些化療方案,醫(yī)生會選擇預防性應用升白治療。 還有就是脫發(fā),這是女性很在乎的事情,可以提前準備好假發(fā)、帽子等,還可以描描眉,讓自己能夠保持美美噠,在化療停止后半年都會長出新的毛發(fā)。 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也很常見,雖說現在的輔助藥物可以盡量的減輕癥狀,但是很多患者癥狀還是很明顯。我們?yōu)榱俗约旱纳眢w,可以清淡飲食、少量多餐,注意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熱量充足,比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 還有些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周圍神經損傷(手、腳、唇麻木)、肝損傷等,醫(yī)生會給出相應的處理,不要過度焦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患者都會中心靜脈置管,一定注意定期換藥保持清潔,防止感染,因為不同位置和方法置管的注意事項不同,所以在置管后注意咨詢大夫該注意什么。 最后一點,我可以不聽從醫(yī)生的建議,不進行化療么?這個真的不建議,規(guī)范的治療才能為生命保駕護航。2019年08月13日
2093
1
6
-
2019年08月13日
25054
2
2
-
2019年08月11日
20881
0
1
乳腺癌相關科普號

李少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少雷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胸外二科
1.1萬粉絲70.7萬閱讀

湯躍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湯躍強 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南山腫瘤中心
56粉絲2.3萬閱讀

沈曄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沈曄華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中西醫(yī)結合科
7012粉絲25.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