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立強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精準化治療時代乳腺癌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據《2020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乳腺癌新發(fā)病例41.6萬例,占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數的18.4%。雖然乳腺癌診療仍面臨很多挑戰(zhàn),但隨著新藥的研發(fā)、基礎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和臨床新技術的持續(xù)推進,乳腺癌治療已經進入一個精準化的個性治療時代?!稌r尚健康》雜志-“名醫(yī)”欄目專訪齊立強醫(yī)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曾獲得天津腫瘤醫(yī)院新世紀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乳腺癌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稱號。擅長乳腺各種疑難雜癥診治、乳腺良惡性腫瘤各類型手術、乳腺癌術前及術后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對于早期乳腺癌的診療成效尤為突出。年均門診量超10000人次,住院手術600余例,門診微創(chuàng)手術1000余例,截至2022年6月在線問診量累計31253次。Q12020年女性乳腺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癥約占新發(fā)癌癥病例的11.7%。乳腺癌新發(fā)病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一個是生活方式的轉變:飲食方面之前中國人的飲食更多以蔬菜為主,現在高脂高糖的飲食攝入量非常多,而且快餐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情緒方面,工作、生活、孩子教育的壓力,讓人們的情緒非常緊張。運動方面,人們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鍛煉身體,體重超標,肥胖是乳腺癌的一個誘因。另外,經濟和人格都獨立的女性越來越多,單身女性不愿意結婚,結婚女性不愿意生育,生育女性不愿意哺乳,不生育不哺乳也是乳腺癌的一個高危因素。?另一方面是人們健康意識提高,體檢意識增強,醫(yī)學進步檢查手段加強,能夠發(fā)現特別早期的癌癥,現在很多乳腺癌被發(fā)現時僅是一期甚至零期。Q1醫(yī)學上建議普通女性早檢應該做什么?從多大年齡開始?普通女性首先要進行的乳腺檢查就是自檢。我們建議30歲就可以開始,在每次月經結束后一周進行自檢。因為成本低、不消耗社會資源,所以篩查年齡可以相對開始得更早。乳腺自檢是有爭議的,有的人認為自檢沒用,不能替代常規(guī)篩查。從一些大樣本的數據來看,乳腺自檢沒有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所以在乳腺癌篩查中,自檢的推薦度并不高。但是自檢乳房能夠提高防癌意識,幫助女性更關心自己的乳房,可以更早期地發(fā)現一些癥狀,提示你早期去看醫(yī)生。Q22021年1月,我國國家癌癥中心起草了《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標準》,請問根據我國女性乳腺的特點應該使用哪種篩查方法??乳腺癌發(fā)病率最高,但致死率稍低,如果能通過科學篩查盡早發(fā)現,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篩查標準建議,乳腺癌高風險人群宜從40歲開始進行篩查;一般風險人群(除了高風險人群以外的所有適齡女性),在45-70歲之間,應進行乳腺癌篩查。一般風險人群:每1-2年應進行一次乳腺超聲檢查;如不具備乳腺超聲檢查條件,宜使用乳腺鉬靶檢查。高風險人群:每年進行一次乳腺超聲聯合乳腺鉬靶檢查。Q3哪種情況屬于高風險人群?符合下列1、2、3中任意條件的女性,為乳腺癌高風險人群。1、具有遺傳家族史,一級親屬(母親、女兒以及姐妹)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二級親屬(姑、姨、祖母和外祖母)中,2人及以上50歲前患乳腺癌;二級親屬中,2人及以上50歲前患卵巢癌;至少1位一級親屬攜帶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或自身攜帶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2、具備以下任意一項:月經初潮年齡≤12歲;絕經年齡≥55歲;有乳腺活檢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術史,或病理證實的乳腺(小葉或導管)不典型增生病史;使用“雌孕激素聯合”的激素替代治療不少于半年;45歲后乳腺X線檢查提示乳腺實質(或乳房密度)類型為不均勻致密型或致密型。3、具備以下任意兩項:無哺乳史或哺乳時間短于4個月;無生育史(含從未生育、流產、死胎)或初次生育年齡≥30歲;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療法不少于半年;流產不少于2次。Q4我國乳腺癌患者發(fā)病年齡和國外有哪些不同?歐美國家乳腺癌發(fā)病率一般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約2/3患者發(fā)生在絕經后,高發(fā)年齡在65~70歲之間。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乳腺癌有兩個發(fā)病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45~50歲,另一個出現在60~64歲,呈“M”形分布。這是一個流行病學的現象,主要原因是人種的差異,基因表達不同。Q5建議去做基因檢測了解乳腺癌高發(fā)風險嗎?基因檢測現在這么熱門,主要因為這種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降低了,小刷子采一點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就可以了。乳腺癌是有明確靶向基因的疾病,值得做基因檢測的,但仍不建議每個人都去做基因檢測。一般認為有家族史的人要做基因檢測,但也是推薦做,不強調必須做。因為每個人承受能力不一樣,有的人膽子小,一旦知道自己有風險非常擔心?!赐甏m(xù)———————2022年11月22日
554
0
4
-
劉春軍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乳腺綜合整形科 嗯,回答這個問題哈,嗯,劉主任想咨詢一下啊,卡基因To B卡to突變,現在不想裝假體,可以直接做乳腺全切嗎?保留乳頭乳暈有風險嗎?啊,首先說這布拉克基因,它是一個抑癌抑癌基因啊,抑制癌癥的這個基因發(fā)生致病性的突變了,那么這種情況下,他屬于乳腺癌發(fā)生的這種高風險的人群,像這種人呢,像這樣的情況下啊,是根據這個美國國立的癌癥網絡的這個指南上,就是說它是有這個叫預防性乳乳腺切除的一個指征的啊,是可以通過預防性切除乳腺組織來避免將來發(fā)生乳腺癌的,是當然可以,你可以做這乳腺的切除手術,你可以同時做這個保留乳頭乳暈的這個全切的手術,至于說放不放假體,這取決于您個人的個人的一個想法,你可以同時放假體,你也可以先切除,不放假體,那除了假體之外。 啊,你也可以選擇自體皮瓣的乳房再造,這都是可以的,至于說保留這個乳頭乳暈是否有風險,我不知道您指的風險是什是什么哈,一方面的風險你是不是指就是說因為乳頭乳暈里還是有一點點那個乳腺的組織,會不會這點乳腺組織將來也會發(fā)生乳腺癌對吧,這個確實也是一個風險,但這樣的風險確實比較小,嗯,如果說您這樣一點風險都不想,嗯,不想有的話,那就可以把這乳頭乳暈也切掉,它這樣就2022年11月14日
37
0
0
-
2022年11月08日
33
0
0
-
2022年11月06日
58
0
0
-
劉哲斌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乳腺外科 1.一直穿戴有鋼圈的內衣,讓胸型保持美麗,但會不會導致乳腺疾?。夸撊σ话闶菫榱俗屝匦透每?,但經常也有說法稱穿有鋼圈的內衣會導致乳腺癌,但其實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中并沒有鋼圈的這一點,帶鋼圈最大的危害就是如果鋼圈不合適你的胸型,可能會引起乳房疼痛,很多看診的女性乳房在觸診時,一看乳房正面就有鋼圈的勒痕,這種就需要更換合適的鋼圈了。所以選擇內衣的時候建議檢查鋼圈是否會陷入胸部或皮膚。如果有此類情況嘗試更大的尺寸或考慮軟鋼圈甚至沒有鋼圈的胸罩。2.有沒有年輕女性不在意或者做錯的習慣,導致二三十年后患乳腺疾病的情況?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回答了引起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但是毫無例外的是,沒有一項高危因素是可以單獨引起乳腺癌的,也就是說乳腺癌本身的機制是很復雜的,涉及到復雜的內因和外因,所以單單靠控制一項或者幾項習慣,很難做到預防乳腺癌,就比如有白領覺得喝酒會得乳腺癌,但是大部分得乳腺癌的都是不喝酒的,單一靠戒酒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預防乳腺癌。更何況惡性腫瘤和年齡有很大關系,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本身對體內錯誤的修復能力減弱了,年齡增長就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做到定期的篩查最重要,比刻意的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更重要。3.為什么白領女性每年接受公司體檢,乳腺癌還如此高發(fā)?乳腺癌不是因為體檢而高發(fā)的,乳腺癌的發(fā)病是和很多復雜的因素有關的,體檢的作用不是預防乳腺癌,而是早期發(fā)現乳腺癌的蛛絲馬跡。月經初潮早絕經時間晚、沒有進行母乳喂養(yǎng)、肥胖、有不良生活習慣、煙酒、絕經后超重和長期應用激素都是乳腺癌發(fā)病的高危因素,現代女性結婚晚、生育晚、母乳喂養(yǎng)少等均和乳腺疾病有一定關系。所以并不是體檢造成乳腺癌的高發(fā),但是體檢能早期發(fā)現乳腺癌,越早期發(fā)現的乳腺癌治愈率越高,這是體檢的意義所在。4.乳腺健康檢查應該怎么做,多久做?乳腺疾病的篩查也是有據可循的,事實上現在的女性是有一些過度篩查的,發(fā)現了看似不正常的“正?!钡默F象,但是從報告中字里行間的描述上,讓很多女性徒增了一些不必要的恐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診治指南的第一個章節(jié)就針對篩查進行了詳細闡述,建議40歲以上開始篩查,有家族史的或者既往有不典型增生病史或者Gail模型計算發(fā)病風險較高的,可以提前開始篩查,每1~2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年輕女性或者致密性乳腺篩查加用超聲,中國女性多為致密性乳腺,且中國超聲檢查預約方便,所以超聲在體檢的應用中相對頻繁一些。5.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讓乳腺保持健康?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怎么定義健康?乳腺疼痛就不健康嗎?乳腺纖維腺瘤就不健康嗎?乳腺增生不健康嗎?就好比皮膚,皮膚有雀斑(雀斑也是皮膚的增生性改變)就不健康了嗎?大部分乳腺結節(jié)都是良性的,和身上長斑點長色素痣是一回事情,大部分乳腺疼痛都是女性的生理狀態(tài),大多數是可逆的是正常的存在。了解乳腺增生并不可怕,了解定期復查才是王道,就沒那么害怕了。6.為了追求美麗,大到豐胸醫(yī)美,小到美容機構的豐胸按摩,會對乳腺有傷害嗎?為什么會造成傷害?自然就是一種持續(xù)的美,按摩豐胸推拿疏通,都有些智商稅的味道。首先如果遇到腫瘤不說,腫瘤是最禁忌推拿按摩的,老法師的書上就十分強調這一點;其次乳腺的腺體實際上是一串串葡萄的方式排列的,每個葡萄的生長方向是不一樣的,不可能用同一個方向的按摩來做到所謂的“疏通”;再者,普通的增生基本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也不需要進行治療,只要進行常規(guī)的乳腺癌篩查就可以。而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是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緩解的,但因為現在去醫(yī)院無論是觸診還是超聲對乳腺增生的診斷很隨意,吃藥、按摩、理療、針灸等辦法都是不管用的,只會增加自己的焦慮和浪費時間跟金錢;最后,豐胸,要么是使脂肪增多,要么讓腺體增多,這兩樣對健康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2022年11月04日
248
0
10
-
楊碎勝主任醫(yī)師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 乳腺科 健康報?2022-10-2212:01?發(fā)表于北京齊立強說乳腺健康.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乳腺外科齊立強醫(yī)生邀您一起關注乳腺健康,了解醫(yī)生出診信息,分享乳腺疾病科普知識。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稱“粉紅絲帶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數據:乳腺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乳腺癌的治療越來越積極有效,很多患者都能被及時發(fā)現、盡早治療,所以,很多乳腺癌患者的預后相較于其他癌癥患者更好。而臨床中,我們經常發(fā)現,部分患者在治療后出現復發(fā)或者轉移?;蛘?,有很多患者在治療后一直擔心是否會復發(fā)或者轉移,身體稍有“風吹草動”,就擔心是不是有什么問題,終日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我們來專門聊一聊兩個問題:乳腺癌的復發(fā)有哪些癥狀?應該如何應對乳腺癌的復發(fā)??復發(fā)有哪些征兆乳腺癌的復發(fā),包括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不同部位的復發(fā),臨床癥狀也不一樣。局部復發(fā)是指保乳術后同側乳腺內或全乳切除后同側胸壁再次出現腫瘤,用手觸摸會發(fā)現這種癌結節(jié)比較硬,而且不容易活動,可以單發(fā)也可以多發(fā)。除了胸壁之外,常見的復發(fā)部位還有內乳區(qū)、腋下以及鎖骨上區(qū)域淋巴結。遠處轉移最常見的部位是骨、肝、肺和腦。大多數與乳腺癌相關的死亡是由轉移引起的。骨轉移會有病灶部位的持續(xù)漸進性疼痛,最常見的骨轉移部位包括胸椎、腰椎、肋骨以及四肢長骨。骨轉移灶會破壞骨的生理結構與機械強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嚴重者可發(fā)展為病理性骨折。骨轉移灶形成的軟組織包塊,可對周圍重要神經血管形成壓迫,導致肢體局部功能喪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及高鈣血癥等骨相關事件的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自主活動能力及生存質量。早期肝轉移可以不表現任何臨床不適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肝區(qū)(右上腹)的疼痛,發(fā)熱、納差、腹脹,腹水、黃疸、肝大等癥狀和體征。如果腹水較多,還會有呼吸困難等癥狀。這些癥狀常提示預后差、生存時間短。肺部是晚期乳腺癌的常見轉移部位。肺轉移可能引起咳嗽、咯血、疼痛(刺激性胸痛)、胸腔積液和肺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腦轉移的患者經常會出現頭痛、頭暈、噴射性嘔吐、視物不清等癥狀。約有15%~30%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腦轉移。乳腺癌患者由于生存期的延長,腦轉移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增加。腦轉移后,患者病情發(fā)展迅速,又因血—腦脊液屏障的存在,藥物很難抵達病灶,療效不佳,導致腦轉移患者的預后較差。所以,提醒患者們,一旦出現了局部復發(fā)或者遠處轉移的癥狀,如新發(fā)腫塊、骨痛、胸痛、持續(xù)性頭痛、呼吸困難或腹部疼痛等,應及時就醫(yī)。如何減少復發(fā)轉移的可能性乳腺癌之所以被稱為惡性腫瘤,是因為它在術后能“卷土重來”,也就是存在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這是因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癌細胞可以找到“庇護所”藏身,類似進入休眠狀態(tài)。而在治療之后,這些休眠細胞在某種機會下仍會死灰復燃。這也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有死亡風險的主要原因。乳腺癌復發(fā)最常見的時間段有兩個:術后2年以及術后5~6年。我在臨床上遇到的患者中,最長的復發(fā)時間是在術后31年。正因如此,即便對乳腺癌進行了徹底的手術切除以及全面、周期性規(guī)范的綜合治療,也并不代表患者就可以完全高枕無憂了。那么,怎樣將乳腺癌復發(fā)轉移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呢?第一,堅持足療程的治療。乳腺癌治療包括規(guī)范的手術,必須的放療以及足療程、足周期的化療、靶向治療和全程的內分泌治療。放療大概在1個月左右,化療在半年到1年之間,靶向治療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內分泌治療需要5~10年。所以手術成功之后,患者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不打折扣地把術后要做的治療足療程做完。堅持就是勝利!只有把必須要做的治療全程堅持下來,才會大大降低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第二,定期規(guī)律隨訪復查。目前,指南推薦的隨訪頻率是術后2年之內,每3個月1次;術后3~5年,每6個月一次;術后5年以后,?每年1次。其他檢查的頻率如下:乳腺超聲?:每6個月1次;乳腺X線:每年1次;胸片或胸部CT:每年1次;腹部超聲:每6個月1次,3年后改為每年1次;存在腋窩淋巴結轉移4枚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進行基線骨掃描檢查,必要時每1~2年進行1次全身骨掃描;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乳腺癌標志物的檢測可每6個月1次,3年后每年1次;應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建議每年進行1次婦科檢查。第三,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以上內容是不是令乳腺癌患者更加憂心忡忡了?接下來,我想說說寬心的話:不要每天活在擔心復發(fā)的恐懼中,目前乳腺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幸福癌”,早期發(fā)現、規(guī)范治療,治愈率還是相當高的。所以預防復發(fā)和轉移,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讓自己活得開心和輕松。具體建議如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體會深呼吸和聽音樂帶給我們的益處,適當運動,如散步、做瑜伽、健身操,打太極拳等,可以幫助緩和緊張焦慮的情緒。同時,還要保持充足的休息,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健康科學的飲食,避免飲酒熬夜過度情緒化等不良習慣。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機體的免疫力,還能大大降低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何樂而不為呢?2022年10月26日
258
0
2
-
2022年10月18日
47
0
1
-
張赟建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什么風險啊,那么剛才也也說到了,實際上如果他是三陰乳腺癌啊,就是做了這樣一些術后的化療啊,做了保乳,可能也放療也做了啊,那么他后面的一些風險的話,我們可能更多的就是通過一些,呃,定期的一些隨隨訪哈,當然如果發(fā)現的是比較早期的,他的一個復發(fā)風險呢,可能會低啊,相對更低,那么如果剛才也提到了這部分,如果年輕的啊,患者,他有遺傳的。 這個風險就是如果是有布拉卡基因突變的,那么它是可以選擇做一些啊,積極一點的預防性的手術的措施,包括預防性的,呃,乳房的切除,或者預防性卵巢切除啊,當然這種就是,呃,針對特定的人群呢,剛才講到就是如果是布卡基因突變的啊,那我們才有這樣一個,呃,選擇啊,去去做。 啊,就是并不是做一個常規(guī)的推薦。 嗯。2022年09月29日
81
0
0
-
藺強主任醫(yī)師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 腫瘤科 乳房疼痛是門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醫(yī)療實踐中乳腺相關疾病咨詢最常見的原因,根據疼痛性質可分為周期性乳房疼痛和非周期性乳房疼痛、創(chuàng)傷性疼痛,如乳腺腫物切除術后,還有常見的硬化性腺病、乳腺癌所致的胸壁疼痛,即肋間神經痛等。周期性乳房疼痛與月經周期有關,特別是與排卵相關,稱為乳腺增生痛;非周期性疼痛可發(fā)生在絕經期前,也可發(fā)生在絕經后,但患者平均年齡在34歲左右,疼痛定位明確,可因乳腺導管擴張癥或者乳管周圍炎癥引起;外傷性疼痛是乳腺腫物切除活檢后,因為瘢痕引起持續(xù)性、非周期性疼痛,一段時間后會緩解;胸壁疼痛幾乎都是單側。臨床上很多患者認為是乳房疼,分為兩類,最常見的是Tieze綜合征,也叫疼痛性肋軟骨交界區(qū)綜合征或者側胸壁疼痛,并不是真正乳房疼痛,是因為乳房覆蓋區(qū)域肋軟骨疼痛,如乳腺癌合并結節(jié);其他還有精神神經因素。乳腺癌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通常以下類型患者易患乳腺癌:1、遺傳:若一級親屬里存在乳腺癌患者,其患病風險相對正常人高,需引起重視;2、激素:月經初潮時間較早或絕經年齡較晚的女性,需當心乳腺癌,其患病風險相對較高;3、哺乳、婚育情況:如晚婚、晚育、未哺乳者,患有乳腺癌的風險相對較高;4、其他類型:過往有乳腺良性手術史或乳腺放射的患者,以及口服避孕藥者,患病風險相對較高。乳腺腫瘤的具體預防方法如下:1、乳腺纖維腺瘤或乳腺囊性增生者,建議早期進行干預、處理,以免向惡性轉換;2、一級親屬為乳腺腫瘤患者,其子女應定期進行檢查,尤其BRCA1、BRCA2基因突變,其姐妹、女兒發(fā)生乳腺腫瘤的概率相對較高,必要時甚至可以進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降低乳腺腫瘤發(fā)生的概率。2022年09月27日
418
0
0
-
趙華棟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普通外科 乳腺癌進展最常見的幾個表現就是,復發(fā)、轉移以及耐藥。一旦出現以上三種情況,常常會令大家感到驚慌失措,那乳腺癌為什么會發(fā)生進展呢?腫瘤的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快,患者本身免疫力持續(xù)下降,單一的治療方式往往會給病人的身體造成損傷,即使腫瘤得到一定的控制,也會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導致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對于防止乳腺癌復發(fā)和轉移,首要的辦法就是根據病人的病理類型選擇恰當的術后治療方案,也就是說目前乳腺癌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性的治療。手術是第一步,把病灶切除,獲得了病灶的信息,知道是哪種類型的,它復發(fā)的危險因素高不高,可以選擇放療、化療以及靶向治療,還有內分泌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預防復發(fā)和轉移最主要的辦法是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按時按量足療程的做完,可以把復發(fā)轉移的風險降到最低,而且要定期復查。免疫力下降,心理狀況發(fā)生變化,不積極復查等等也會影響疾病進展。人體免疫力是戰(zhàn)勝癌癥的“終極”武器,要維持良好的人體免疫力。首先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女性,不要長期熬夜,調整好生活節(jié)奏,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矛盾,保持心情愉悅。飲食上,原則上要注意均衡飲食、合理搭配。避免食用油炸熏燒、腌制食品、動物的脂肪,含激素的食品。注意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這些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時也可以多服用含蛋白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魚類等等。乳腺癌經過積極規(guī)范治療后,多數患者都可以獲得較長的生存時間,但依然有少部分患者因為耐藥發(fā)生疾病進展。定期復查,復查彩超、CT、腫瘤標志物等等。術后的患者也應該注意適當的運動,盡可能的使體重達標,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病情的恢復。術后定期復查是每3個月復查1次,復查1年。1年以后未發(fā)現異常,可6個月復查1次,3年以后可1年復查1次。通過以上檢查以發(fā)現肺部是否有轉移,肺部的CT的復查1年最好不要超過2次,因為CT也會產生輻射,可以采取中途穿插胸片的檢查,以減少X射線的照射。2022年09月06日
193
0
1
乳腺癌相關科普號

李少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少雷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胸外二科
1.1萬粉絲70.6萬閱讀

湯躍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湯躍強 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南山腫瘤中心
56粉絲2.3萬閱讀

謝豐曉醫(yī)生的科普號
謝豐曉 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乳腺科
335粉絲1339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