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坤副主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乳腺甲狀腺外科、疝和腹壁外科 ????隨著乳腺鉬靶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性鈣化灶被發(fā)現(xiàn)。 ???那么, ???什么是乳腺癌性鈣化? ???乳腺癌的鈣化灶長什么樣? 什么是乳腺鈣化灶 乳腺鈣化灶是乳腺鉬靶X線檢測到的乳房內的鈣質沉積。關于乳腺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鈣化灶解釋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較公認的一個解釋是乳腺癌細胞內存在異常鈣質代謝,會引起局部過多鈣質沉積,所以乳腺癌病灶內??梢姷解}質沉積。 乳腺鈣化灶一定是乳腺癌嗎 乳房內的鈣化灶有粗大和細小之分,粗大的鈣化灶常常為乳房的良性病變,如乳房內血管的鈣化、陳舊性損傷、炎癥、哺乳期積乳囊腫、良性腫瘤等,而細小的鈣化灶通常位于細胞生長分裂較快的部位,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 乳腺癌一定有鈣化嗎 不一定。乳腺癌有很多種臨床表現(xiàn),有的是以腫物為主要表現(xiàn),有的以鈣化灶為主要表現(xiàn),有文獻表明50%以上的乳腺癌存在鈣化,但確診乳腺癌要依靠病理檢查,不能依靠有無鈣化灶判定是否存在乳腺癌。 乳腺癌的鈣化長什么樣 乳腺癌性鈣化大多表現(xiàn)為成簇樣、針尖樣微小鈣化。尤其1厘米范圍內鈣化數(shù)目超過15-20枚,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較大。 超聲能發(fā)現(xiàn)鈣化灶嗎 超聲能發(fā)現(xiàn)的乳腺鈣化灶很有限,核磁對乳腺鈣化也沒有診斷價值。目前發(fā)現(xiàn)鈣化灶最經(jīng)濟有效的檢查就是乳腺鉬靶。這也是國外將鉬靶設為乳腺篩查的主要手段的原因之一。 鉬靶發(fā)現(xiàn)鈣化灶的優(yōu)勢在哪里 乳腺鉬靶X線檢查可提高隱匿癌、微小癌和早期癌的診斷率。部分乳腺癌早期未形成明顯腫物,以鈣化灶為首發(fā)影像學表現(xiàn)。而鉬靶對篩查發(fā)現(xiàn)鈣化灶價值很大,故對于以鈣化為早期表現(xiàn)的乳腺癌鉬靶檢查具有很大價值2022年01月21日
477
0
0
-
郭貴龍主任醫(yī)師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 一個危險指數(shù)爆表的“隱匿殺手” 從一枚小腫塊逐漸演變成惡性腫瘤 作案目標也從中老年人 擴散至年輕女性 它的出現(xiàn),讓每個女性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 年僅21歲的小芳 是溫州一所高校的大學生 可以說,正是風華正茂的好時候 沒想到,卻在這樣的年紀 查出了乳腺癌 人們總是談癌色變 今時今日依舊對乳腺癌束手無策嗎? 我國早期乳腺癌的檢出率怎么樣? 早診早治與晚期的預后有什么差別? 乳腺B超、乳腺鉬靶、X線磁共振(MRI) 這些檢查該怎么選擇? 接下來,一起聽聽溫醫(yī)大附一院 乳腺外科郭貴龍教授怎么說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被稱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頭號殺手”。發(fā)生乳腺癌的具體原因尚在探究之中,但遺傳因素、體內激素水平、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引起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然而,全球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上升已成為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卻在下降,位居第五位。過去十年美國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25%,這得益于針對乳腺癌的篩查、早期診斷和更有效的綜合治療及個體化的治療。 2020年中國乳腺癌新發(fā)病例42萬,發(fā)病率以2-3%的速度在增加,但中國早期乳腺癌檢出率不超過20%,在美國則可以達80%;大部分中國患者直到明顯癥狀后才去醫(yī)院求治。 郭教授近日接診了多名乳腺癌患者,其首診病灶大小達4-8公分,乃至12公分。然而,她們的年齡均不到40歲,甚至還有20歲左右的年輕患者,其中有一例患者在進一步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全身已有多處骨轉移及內臟轉移,令人惋惜。以上這些患者多數(shù)都不能立即手術,需要積極的新輔助治療,使原來的腫塊縮小、癥狀緩解到一定程度,才能進一步手術治療,預后也不容樂觀。 為什么這些患者就診如此之晚?究其原因,多半是對乳房健康基本常識的漠視,疏于日常自檢且羞于到醫(yī)院體檢。甚至有一位患者發(fā)現(xiàn)病灶兩年,眼睜睜看著腫塊一天一天增大,卻因為擔心到醫(yī)院檢查出是乳腺癌,遲遲不愿意前往醫(yī)院就診。 事實上,諱疾忌醫(yī)并不能延緩疾病的進展,早診早治才能有效控制乳腺癌發(fā)展! 早期乳腺癌一般選擇手術治療,再根據(jù)不同腫瘤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運用化療、內分泌輔助或者靶向治療。 對于早期乳腺癌,國內有些城市 5年總生存率已達到90%以上,平均85%,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25%以上 。 隨著治療理念的更新,治療手段不斷進步,治療藥物的完善,即使發(fā)現(xiàn)時腫瘤很大或是已達晚期,通過新輔助化療,大部分也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選擇合適的方案,可明顯改善預后。同時,更多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保腋窩的手術,這將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果摸到硬塊,請及時就醫(yī)。一旦發(fā)現(xiàn) 乳房表面出現(xiàn)顏色變化、皮膚“橘皮樣”皺起、乳頭凹陷或是腋窩淋巴結腫大等情況 ,一定要提高警惕!建議20歲以上女性每月自查一次。2022年01月20日
1476
0
4
-
2022年01月20日
804
0
0
-
吳高松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以下文章來源于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王靖醫(yī)生 ,作者王靖、王翔宇 21基因檢測已經(jīng)成為免疫組化僅激素受體陽性早乳腺癌患者的常規(guī),隨著研究的深入,風險評分(RS)的意義也逐漸細化。 本文將為你講述國外NCCN乳腺癌指南和國內抗癌協(xié)會指南21基因檢測的內容。 NCCN指南 一、絕經(jīng)后患者 (1)在TAILORx研究中,腫瘤0.5-5cm、淋巴結無轉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 RS在0-25分之間,僅需行內分泌治療,化療無任何獲益; RS≥2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 (2)在RxPONDER研究中,腫瘤分期非T4、淋巴結1-3個轉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 RS<26分,僅需行內分泌治療,化療無任何獲益; RS≥2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 二、絕經(jīng)前患者 (1)在TAILORx研究中,腫瘤0.5-5cm、淋巴結無轉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 RS≤15,僅需行內分泌治療,化療無任何獲益; RS為16-25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或者卵巢抑制+內分泌藥(加用化療組有少量獲益,但目前不清楚這種獲益是不是由于化療導致的卵巢抑制帶來的); RS≥2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 (2)在RxPONDER研究中,腫瘤分期非T4、淋巴結1-3個轉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 RS<2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或者卵巢抑制+內分泌藥(加用化療組遠處轉移率較低,但目前不清楚這種獲益是不是由于化療導致的卵巢抑制帶來的); RS≥2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 抗癌協(xié)會指南 一、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判定為復發(fā)低風險的患者,可以不做21基因檢測,不行化療,僅行內分泌治療: 腫瘤<2cm, 組織學I級, 無脈管瘤栓, HER2陰性, 年齡>35歲, 激素受體陽性, Ki67<20%。 二、非低風險患者、腫瘤0.5-5cm、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淋巴結無轉移情況下: 年齡>50歲,RS>25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RS≤25分,僅行內分泌治療; 年齡≤50歲,RS≥16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RS<16分,僅行內分泌治療。 三、腫瘤<5cm、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腫瘤組織學I-II級、淋巴結1-3個轉移的情況下: RS≤11分,可謹慎考慮不行化療,僅行內分泌治療; RS>11分,建議化療+內分泌治療。 因為目前21基因檢測的試驗結果均來自于國外數(shù)據(jù),所以無論是21基因檢測適應癥的把握,還是檢測結果的解讀,不同的臨床醫(yī)生都會有些不同,本文僅供患者朋友們了解學習,治療決策還請聽從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2022年01月14日
7165
0
5
-
2022年01月12日
352
0
0
-
王永坤副主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乳腺甲狀腺外科、疝和腹壁外科 ABOUT?粘液癌是什么? 不論是手術還是穿刺之后,醫(yī)生都會附上一份關于腫瘤的病理報告,它會準確的告訴我們腫瘤的病理類型,但報告的結果卻“五花八門”——浸潤性癌、導管內癌、小葉原位癌……病人們常常會問,“我這種算什么癌?嚴重不嚴重?”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乳腺癌的一種類型——乳腺粘液癌。 1 //?什么人容易得粘液癌? 粘液癌約占所有乳腺癌的2%,通常發(fā)生在老年婦女,患者年齡中位數(shù)約為71歲。 2 //?粘液癌長什么樣? 粘液癌切面呈現(xiàn)出光亮的凝膠狀結節(jié),邊緣突出,質地柔軟粘稠。大家看到了應該會覺得:果凍的樣子。 3 //?粘液癌在影像學上有什么特點? 粘液癌在B超上大多表現(xiàn)為低回聲區(qū);鉬靶上表現(xiàn)為邊界清楚的腫塊或葉狀腫塊,可能與良性病變相似;在乳房磁共振T2加權像上顯示高信號。 舉一位患者的栗子: B超:左乳內側9點位見低回聲團塊,大小27*15mm,邊界尚清,形態(tài)呈分葉狀。 磁共振MRI:左乳內下象限見分葉狀腫塊,大小約23mm*20mm,邊界不清,T1W1呈低信號,T2W1和壓脂T2W1呈高信號。 粘液癌的磁共振成像 所以如果只做B超的話,粘液癌很容易在影像學上被輕視。 4 //?粘液癌的預后如何? 如果腫瘤里面粘液成分>90%,即屬于單純性粘液癌,根據(jù)SEER數(shù)據(jù)庫中11422例單純性粘液癌回顧性分析結果,5年、10年、15年和20年乳腺癌特異性生存率分別為94%、89%、85%和81%。如果腫瘤中除了粘液還混有其它病理類型的腫瘤組織,預后則另當別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2022年01月11日
1096
0
0
-
劉俊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甲乳外科 乳腺癌術后一般醫(yī)生都會和病人講定期隨訪,那么如何定期,怎么隨訪呢? 一般的定期檢查隨訪的時間是術后2年內3-4個月檢查一次,2-5年半年一次,5年以上一年一次。當然根據(jù)腫瘤類型和分期,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單側原位癌,可以一開始就半年一次。如果是三陰性,而且腫瘤分期相對比較晚,可以5年內都3-4個月一查,5年后半年一查。 那么隨訪中做什么檢查呢?首先看看檢查目的,其主要目的是:1.早期發(fā)現(xiàn)是否有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而遠處轉移主要包括肺,骨,肝臟,頭顱等;2.內分泌等治療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現(xiàn);3.一般情況檢查。因此一般檢查會包括抽血(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脂,腫瘤標志物),全身超聲(乳腺,腋窩,鎖骨上,肝臟等)看看乳腺局部和腋窩淋巴結,肝臟等是否復發(fā)轉移,肺部CT排除肺部轉移。此外,根據(jù)情況可以查骨掃描看看骨是否轉移,頭顱磁共振或CT看看是否有頭顱轉移,或PET/CT看全身是否有轉移。 另外,可以定期查骨密度,適合絕經(jīng)后患者,尤其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來曲唑/阿那曲唑)的患者或絕經(jīng)前,有可能出現(xiàn)骨質疏松的患者??梢圆殛幊?,主要是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了解子宮內膜或排除遺傳性乳腺癌相關卵巢癌。2022年01月11日
569
1
6
-
張戰(zhàn)民主任醫(y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之所以被稱為惡性腫瘤,在于即使做了手術切除,做了綜合治療,也依然不能完全阻止它的復發(fā)或轉移,而只能通過采取積極的治療手段,來延緩它的疾病進展,降低它的復發(fā)或轉移概率。 乳腺癌進展到晚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患者對自身狀況重視不夠,初診就發(fā)現(xiàn)晚期;第二種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經(jīng)全身治療后,進展到了晚期。那么針對這兩種情況,如何進行病情評估,又怎么治療呢? 晚期乳腺癌的病情評估 有轉移或復發(fā)表現(xiàn)的乳腺癌患者診斷分期相關檢查應包括: 1、詢問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況,以及既往治療史,包括手術及術后病理情況,免疫組化等。 2、體格檢查,如頸部有無包塊,乳房或胸壁有無新的包塊等。 3、血液學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電解質、血糖、腫瘤標記物等。 4、影像學檢查,包括胸部CT、腹部超聲(必要時行CT或MRI)、骨掃描等。若準備進行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治療,還應加入心功能檢查(如心臟超聲檢查)等。當需要明確是否復發(fā)或判斷是否為多發(fā)病灶時可考慮選擇PET-CT。有明顯頭部相關癥狀或體征的患者應接受頭部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MRI或CT。無頭部相關癥狀的患者,不推薦常規(guī)接受頭部影像學檢查,包括HER-2陽性和三陰性患者腦轉移發(fā)生率較高,需要更仔細地詢問癥狀和檢查體征,一旦懷疑有腦轉移可能時,及時考慮接受頭部影像學檢查。 5、活檢。一旦影響學檢查確定轉移,則要進行轉移灶的活檢以明確診斷,尤其是在首次診斷轉移時。確診轉移后,要進行至少1次乳腺癌生物學指標的再評估(如HR、HER-2、Ki-67),因為乳腺癌分子特征并非一成不變,復發(fā)后可能發(fā)生變化。 6、基因檢測。對于遺傳性乳腺癌,高復發(fā)風險乳腺癌,要進行遺傳學咨詢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檢測。 晚期乳腺癌的全身治療 隨著當前治療手段的增多,很多新的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一部分晚期乳腺癌尤其是胸壁或鎖骨上局部復發(fā)的患者,通過積極的治療,依然有治愈的機會。而對于出現(xiàn)肝轉移、肺轉移、骨轉移等遠處轉移的患者,治療目的主要是控制腫瘤,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同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讓患者活得更久、更好。 總體而言,晚期乳腺癌治療要考慮HR和HRE-2狀態(tài)、既往治療情況(療效、不良反應、耐受性等)、無病間期、腫瘤負荷(轉移部位和數(shù)量)、年齡、一般狀態(tài)、月經(jīng)狀況、合并癥等因素,在相關靶向藥物臨床可及的情況下明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程序性死亡配體(PD-L1) 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狀態(tài)以指導治療,并根據(jù)患者癥狀嚴重程度、是否有快速控制疾病和(或)癥狀的需求以及患者的社會、經(jīng)濟和心理因素做出調整。 具體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分子分型給予相應的治療,晚期乳腺癌主要以化療、靶向治療或內分泌治療為主。其中靶向治療在乳腺癌治療中至關重要。 乳腺癌靶向治療進展 靶向治療簡單來講必須要有精準的靶點,必須通過基因檢測或者免疫組化檢測,找到相應的靶點,才能有相應的藥物可以治療。 乳腺癌靶向藥物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是抗HER-2靶向治療,治療藥物主要有3類,包括大分子單抗類藥物如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小分子TKI類藥物如吡咯替尼、拉帕替尼;以及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類等等,隨著這一類新型分子靶向藥物的開發(fā)以及在臨床的應用,明顯改善了HER-2陽性乳腺癌的預后。 第二種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靶向治療藥物—CDK4/6抑制劑。CDK4/6抑制劑是目前國內外各大指南推薦的治療H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線治療藥物。CDK4/6抑制劑的問世改善了H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腺的預后,給HR陽性/HER-2乳腺癌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其主要的代表性藥物包括哌柏西利,商品名愛博新,同時還有阿貝西利,瑞柏西利等一系列的藥物。這些藥物之前價格較貴,但后續(xù)隨著國家醫(yī)保政策的調整,價格已逐漸降低,能夠惠及更多的患者。 第三種是針對BRCA1/2突變的PARP抑制劑。如果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存在BRCA1或者BRCA1基因突變,可以選擇奧拉帕利、尼拉帕利等PARP抑制劑。 第四種是mTOR抑制劑,代表藥物依維莫司,往往作為內分泌治療后線使用。 總之,乳腺癌是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晚期乳腺癌雖然目前難以治愈,但也有很多新的藥物可及,所以晚期不等于沒希望,只要及時進行合適的檢查,充分的評估,規(guī)范的治療,通過醫(yī)患雙方共同的努力,晚期乳腺癌患者特別是一些局部復發(fā)的患者,也可以達到治愈,即使一些復發(fā)轉移的患者,通過綜合治療也能達到控制疾病,延長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2022年01月11日
675
0
1
-
2022年01月09日
354
0
0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癌癥高危人群 以乳腺癌為例,約有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大部分遺傳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變,發(fā)生乳腺癌的風險高達70%。所以,建議家族中有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成員、有乳腺癌、卵巢癌、輸卵管癌或腹膜癌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進行基因檢測。 目前,乳腺癌基因檢測包括21基因檢測、70基因檢測、50基因檢測、28基因檢測和BCRA基因檢測。進行乳腺癌基因檢測,一方面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減少癌癥發(fā)生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指導疾病治療方案的選擇,降低復發(fā)風險。 2、接受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 靶向治療的機制,是針對與癌癥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腫瘤驅動基因,研發(fā)出相應的藥物,抑制或阻斷腫瘤驅動基因活性,使腫瘤細胞凋亡。因此,在接受靶向治療之前,患者要先進行基因檢測,看一下是否存在相關的腫瘤驅動基因。如果不存在,不建議進行靶向治療。 3、出現(xiàn)耐藥的癌癥患者 對于出現(xiàn)耐藥的腫瘤患者來說,進行基因檢測,可以預測患者對化療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以便有針對性地選擇化療藥物,采取最佳治療方案,避免盲目用藥,減輕患者的痛苦和負擔,還可以嘗試新的化療方案,給患者獲取更多的治療機會。2022年01月06日
603
0
29
乳腺癌相關科普號

樊東醫(yī)生的科普號
樊東 主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普通外科
406粉絲3476閱讀

樊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樊英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556粉絲4.9萬閱讀

王?,B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B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乳腺外科
1.4萬粉絲12.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