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6月27日
40
0
0
-
魯瑤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普外科·乳甲外科 90歲老人也會得“乳腺癌”嗎?患者女,92歲。自述于8年前,患者無意中觸摸到右側乳房有一個腫物,約紅棗大小,不痛不癢。隨后患者到醫(yī)院行乳腺彩超檢查,當時超聲大夫告知這個乳腺結節(jié)是良性的,可以觀察。于是患者就沒有當一回事。在這8年期間,患者感覺右乳腫物有所增大,由于沒有什么不舒服癥狀,所以患者一直未重視。近一段時間,患者感覺右側乳房腫物不僅增大明顯,而且腫物處表面皮膚有紅腫伴脹痛不適。于是在家人的督促下來醫(yī)院復查。彩超提示:右側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枚結節(jié)約5cm,結節(jié)邊界不清,形態(tài)不規(guī)則,有鈣化。右腋窩淋巴結腫大。經檢查:右側乳房外上象限可以觸摸到約5cm的結節(jié),質硬尚活動,觸痛不明顯;可以觸摸到右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根據患者的發(fā)病情況及檢查結果來看,考慮“右側乳房惡性腫瘤”概率非常大,故建議患者手術。2024年6月上旬?;颊呤中g在全麻下進行。首先切除腫物送冰凍切片,冰凍切片結果報告為“右側浸潤性乳腺癌”。緊接著行“右側乳癌改良根治術”。手術順利,術后恢復良好,術后3天出院。提醒:無論年齡大小,一旦乳房摸到有腫物,尤其是腫物不痛不癢,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找專業(yè)醫(yī)生就診,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2024年06月09日
177
0
2
-
2024年06月07日
38
0
0
-
丁凡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腫瘤標志物(tumormarker,TM)是一類在惡性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物質,通常包括蛋白質和糖類。腫瘤標志物可以存在于細胞、組織、血液或體液中,在腫瘤的早期診斷、療效評估、預后判斷以及復發(fā)監(jiān)測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注意的是,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結果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其他輔助檢查結果以及病史等綜合信息進行解讀。如果體檢中發(fā)現腫瘤標志物升高,建議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并根據醫(y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腫瘤標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著腫瘤的存在,因為它們可能因為其他非腫瘤性疾?。ㄈ缪装Y、良性腫瘤等)而升高。因此,腫瘤標志物通常不用于腫瘤的確診,而是作為輔助診斷工具。腫瘤確診通常需要通過病理學檢查,如活檢或手術取得的組織樣本進行顯微鏡下的檢查。在不同的腫瘤類型中,腫瘤標志物的組織分布具有特異性,這為腫瘤的早期發(fā)現和精確治療提供了重要信息。了解常見腫瘤標志物的組織分布,對于腫瘤的個體化治療和精準醫(yī)療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一些常見腫瘤標志物及其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情況:膽囊、膽管癌CA19-9:是膽囊癌、膽管癌中最常用的血清標志物之一,也是目前膽囊癌最敏感的指標;CA125:約65%的膽囊癌、膽管癌患者伴有CA125升高;癌胚抗原(CEA):大約30%的膽囊癌、膽管癌患者會出現CEA水平升高。肝癌甲胎蛋白(AFP):是肝癌診斷中最常用的血清標志物之一。AFP水平的升高通常與肝癌的發(fā)生有關;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是AFP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升高可以作為肝癌診斷的一個輔助指標,尤其在AFP水平較低時;高爾基體蛋白73(GP73):可作為早期原發(fā)性肝癌的高敏感性標志物,在診斷肝癌時,GP73在敏感性和特異性上都高于AFP。胃癌CA72-4: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胃癌較好的腫瘤標志物,特異性優(yōu)于CA19-9和CEA;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水平及其比值對胃癌患者的療效判定及復發(fā)情況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MG7-AG:MG7-AG是一種與胃癌相關的抗原,對早期胃癌有較高的檢出率;胃泌素17(G-17):在健康人體內表達水平較低,當胃炎、胃癌等病理改變發(fā)生時,G17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胰腺癌CA19-9:是迄今為止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CA19-9水平與腫瘤的階段有關,可用于監(jiān)測腫瘤的復發(fā);CEA:是第一個被用于檢測胰腺癌的腫瘤標志物,其在胰腺癌中的陽性率約為42.85%;CA50:CA50的正常值<20μg/L,許多惡性腫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胰腺癌病人的陽性率可達87%;CA24-2:是消化系統(tǒng)尤其是結直腸和胰腺癌的標志物。在對胰腺癌的診斷意義上優(yōu)于CA19-9,敏感性可達66%~100%;CA72-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mL,對胃癌的檢測特異性較高,對胰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鐵蛋白(SF):在胰腺癌患者中,SF升高陽性率為61.9%。但SF異??捎啥喾N生理性及病理性原因引起,因此,SF一般要與其他標記物聯合檢測,提高靈敏度。結、直腸癌癌胚抗原(CEA):是結直腸癌中研究最廣泛的血清標志物之一,其在結直腸癌患者的血清中通常升高。CEA水平的升高與腫瘤的進展和轉移有關,并且常用于監(jiān)測治療反應和疾病復發(fā);CA19-9:盡管它在結直腸癌中的特異性不如CEA高,但在某些情況下,CA19-9的水平升高也可以作為診斷和監(jiān)測的輔助指標;CA72-4:它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可能會升高,有時被用作輔助診斷和監(jiān)測腫瘤進展的標志物。乳腺癌CA15-3:是目前乳腺癌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之一,在臨床應用廣泛,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輔助診斷、療效檢測及復發(fā)預警;CEA:可以在多種腫瘤中檢測到,包括乳腺癌。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腫瘤的存在,但也可能與其他非腫瘤性疾病相關;CA125:CA125在乳腺癌中也可能會升高,盡管它更常見于卵巢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在某些乳腺癌中過表達,與疾病的侵襲性和預后有關。HER2的狀態(tài)還可以指導是否使用特定的HER2靶向治療;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ER和RP的狀態(tài)有助于確定乳腺癌的亞型,以及患者是否可能從激素治療中獲益。肺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是診斷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指標;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升高有助于診斷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腺癌、鱗癌、大細胞癌等)。膀胱癌美國食品和藥物監(jiān)督管理局(FDA)已經批準包含尿膀胱腫瘤抗原(bladdertumorantigent,BTA)、核基質蛋白22(NMP22)等多種尿液檢測方法用于臨床協(xié)助膀胱癌的診斷。因尿液腫瘤標志物檢測的敏感性高但特異性較低,臨床上尚未廣泛應用,尚無能取代膀胱鏡檢查和尿細胞學檢查的尿腫瘤標志物。子宮內膜、卵巢癌CA125:是卵巢癌中最常用的腫瘤標志物,尤其是在漿液性癌中,CA125也可用于監(jiān)測療效和疾病復發(fā)。人附睪蛋白4(HE4):對卵巢癌的診斷特異性高于CA125。HE4水平不受月經周期及絕經狀態(tài)的影響,且在絕經前人群中診斷卵巢癌的特異性優(yōu)于CA125。ROMA指數:ROMA指數結合了CA125和HE4的血清濃度以及患者的絕經狀態(tài),用于提高卵巢癌診斷的準確性。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卵巢非妊娠性絨毛膜癌中升高。AFP:AFP通常與卵黃囊瘤、胚胎癌和未成熟畸胎瘤相關,是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標志物。CEA:在胃腸道轉移性卵巢癌中升高。食管癌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g):是食管鱗狀細胞癌的血清標志物。然而,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高,不能單獨作為診斷依據。癌胚抗原(CEA):可以在多種腫瘤中檢測到,包括食管癌。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腫瘤的存在,但也可能與其他非腫瘤性疾病相關。腎癌M2腎丙酮酸激酶(M2-PK):主要表達于遠端腎小管,對腎細胞癌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被認為是有前途的一種腎癌標志物。組織多肽抗原(TPA):雖然不是特異性的腎癌標志物,但可以作為監(jiān)測腎癌病情的一種指標。脂類相關唾液酸(LASA):作為腎癌腫瘤標志物其敏感性為70%,特異性為82%,有助于腎癌的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PSA是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生物標志物,血液中的PSA以游離形式(fPSA)和總PSA(tPSA)存在。臨床上,PSA檢測用于前列腺癌的篩查、輔助診斷和治療監(jiān)測。前列腺癌抗原3(PCA3):PCA3是一種非蛋白編碼RNA,在前列腺癌中過表達,其水平較PSA更具有特異性預測前列腺穿刺活檢的結果。α-甲酰基輔酶A消旋酶(AMACR):是前列腺癌細胞中過表達的一種酶,可作為前列腺癌的輔助診斷標志物。甲狀腺腫瘤降鈣素(Ctn):為甲狀腺髓樣癌血清檢測標志物;甲狀腺球蛋白(Tg):可成為分化型甲狀腺癌血清檢測標志物;癌胚抗原(CEA):與部分甲狀腺髓樣癌患者的診斷及臨床進展存在相關性。2024年06月01日
911
0
3
-
劉崇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經過手術治療以及系統(tǒng)的全身治療后,下一步就是定期復查。多久復查一次?每次復查什么項目?乳腺癌術后2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術后2-5年時復查的頻率可減至6個月一次;5年以上患者可每年復查一次。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某次的復查發(fā)現了某些問題,比如說肺結節(jié),乳腺結節(jié),腋窩或鎖骨上下淋巴結顯示等,醫(yī)生也會調整其復查的間隔時間。或者您有頻繁咳嗽,骨痛,腹痛,經常頭暈頭疼等癥狀是可以隨時復查。復查的項目主要包括超聲檢查(包括雙側乳腺及腋窩淋巴結超聲,頸部及鎖骨上下淋巴結超聲,肝膽脾超聲,服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需行婦科);肺CT、頭CT和乳腺鉬靶檢查,特殊人群可能建議行乳腺磁共振檢查;血液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部分人群需要復查血脂,化療期間或化療剛結束需要復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復查骨密度;根據患者的風險因素或臨床癥狀開具骨掃描檢查。希望您能夠認識到定期復查的重要性,醫(yī)生會根據您具體的情況給您制定適合您的復查內容和復查間隔。2024年05月29日
999
2
1
-
2024年05月27日
201
0
0
-
王瓊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腫瘤中心 臨床檢查一般有三類:(1)影像學檢查:包括鉬靶,B超,CT&MRI;(2)實驗室檢查:包括常規(guī)生化,腫瘤標志物;(3)病理學檢查:包括活檢。1、影像學檢查(1)乳腺鉬靶X檢查是應用低劑量X線來透視乳腺內部結構,診斷準確率高,可顯示乳腺內腫和細小鈣化,是首選的早期發(fā)現乳腺癌的方法,廣泛用于40歲以上女性的檢查,是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篩查方法,對于孕婦、哺乳期婦女尚不能作為首選。另外需注意為了將疼痛降低到最小限度,檢查的最佳時間是月經之后;檢查前應去除胸前的金屬異物,如項鏈等;不要在胸前涂抹外用的藥液及護膚品,以避免出現偽影。(2)乳腺超聲是用人耳聽不到的高頻率波接觸身體,從而診斷乳房的情況。乳腺超聲軟組織分辨率高,可實時、動態(tài)觀察乳腺病灶,可發(fā)現小腫塊,并可查看腫塊性質、腫塊內部的情況,判斷良、惡性。對未滿50歲、乳房腺體組織較為致密的年輕女性,有效性更強;準備妊娠、妊娠中或哺乳中的女性以及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適用于此檢查。超聲和X線檢查被稱為乳腺影像學檢查的“黃金組合”,可以提高乳腺癌診斷的準確性。(3)核磁共振(MRI)是一種無X線損傷的檢查,當乳腺X線或超聲檢查不能確定病變性質時,可采用MRI進一步檢查。MRI軟組織分辨率高,對病情程度的診斷效能高,診斷符合率高達97%,能檢出的最小乳腺癌為1mm,約90%的乳腺癌可明確診斷。MRI檢查盡量在月經周期第2周進行,MRI還適用于致密型乳腺癌的檢查,對于帶有心臟起搏器和體內金屬的患者不適用。2、實驗室檢查常用的乳腺癌標志物(1)CA15-3:目前乳腺癌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在臨床應用廣泛,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輔助診斷、療效檢測及復發(fā)預警。一般乳腺癌潛伏時CA15-3增高,比臨床轉移可提早幾個月,是乳腺癌復發(fā)轉移的最佳指標。(2)CEA:CEA(癌胚抗原)可反映乳腺癌的進展程度,增高多為中晚期腫瘤。CEA的水平還可反映治療效果。3、病理學檢查病理診斷是乳腺癌診斷的“金標準”,該方法是將腫瘤組織在顯微鏡下“驗明正身”,給后續(xù)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的合理選擇提供保證。當患者影像學檢查或臨床表現懷疑或高度懷疑惡性時,進行進一步活檢,抽取腫物內少量細胞或組織進行病理診斷來明確病理性質十分必要。常用的病理學診斷有四種。(1)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細針穿刺活檢快速、便宜、幾乎無痛感,且可以快速獲得結果。但是只能獲得細胞,并非獲得組織標本,難以鑒別浸潤癌還是原位癌。(2)空心針活檢:通過空心針吸取病灶中的病理組織等成分制作切片,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3)切除活檢,即先進行一個小手術,將可疑病變取出進行病理檢查,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存在癌細胞,只適用于沒有穿刺組織學檢查條件和穿刺組織學檢查未能明確診斷的情況。乳腺活檢不會增加腫瘤轉移率,活檢后經過規(guī)范、合理的治療,也不增加局部復發(fā)的機會。(4)前哨淋巴結活檢是一種能夠+準確檢測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微創(chuàng)手術,簡稱SLNB。其檢測的前哨淋巴結是原發(fā)腫瘤轉移的第一站淋巴結。臨床試驗證實前哨淋巴結活檢具有安全性,可準確的提供腋窩淋巴結分析。2024年05月22日
202
0
2
-
2024年05月21日
13
0
0
-
孫君重主任醫(yī)師 坪山區(qū)中心醫(yī)院 腫瘤血液科 41歲的李女士終于懷孕了!然而,這“千呼萬喚”而來的喜悅并未持續(xù)多長時間,卻被突如其來的“乳房腫塊”擊碎!原來,李女士的母親和妹妹都患有乳腺癌,出于謹慎,孕期的她,作了一次乳房超聲檢查,報告赫然寫著:左乳外上象限包塊,BI-RADS?IV級,建議行鉬靶檢查,必要時穿刺檢查明確診斷!李女士在申請鉬靶檢查時被告知,由于處于妊娠期,目前不宜行鉬靶檢查!李女士六神無主,一邊擔心這個乳腺腫塊到底怎么回事,一邊擔心這個得來不易的“孩子”會不會因為檢查出現問題。那么,李女士目前的情況,到底能不能適不適合行鉬靶檢查呢?除了鉬靶檢查還能做哪些檢查確診呢?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個中究竟!一、認識妊娠期相關乳腺癌要回答上面的問題,首先需要我們認識妊娠相關乳腺癌(PABC),就是在妊娠期間、產后第一年或哺乳期期間悄悄冒頭的乳腺癌。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入晚婚行列,晚育的問題隨之而來。有些女性將生育推遲到40歲,甚至更高的年齡——也就是乳腺癌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年齡段,PABC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步升高。?二、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特點在妊娠期,女性乳腺組織開始增生,新的腺泡和導管像雨后春筍般涌現,讓乳房逐漸變得更加豐滿。這個過程導致乳房的實質密度有所增加,從而使得乳房在觸診時感覺更為堅硬或密實。隨著孕期推進,乳房不僅更加脹痛,乳頭也變得越發(fā)突出和敏感。這些變化可能會讓準媽媽們有些小緊張,擔心乳腺是否出了什么小狀況。進入哺乳期后,乳腺開始全力分泌乳汁。此時的乳腺腺泡和導管,仿佛是在舉辦一場盛大的“擴張派對”。同時,乳房的實質密度也可能進一步上升,讓觸感更加堅實。正是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這些變化,使得乳腺的相關影像學檢查“精準度”可能下滑,下面我們就具體看看這些相關影像檢查的特點。三、妊娠期/哺乳期影像學檢查的特點乳腺B超擁有“安全、無創(chuàng)、方便、準確”的特點,但娠期乳腺增大和密度增加可能使B超圖像的解讀變得更為困難。在哺乳期,增生的乳腺組織,還有豐富的乳汁積聚,乳房內可能會出現大量無回聲區(qū),影響到超聲波的穿透和圖像的清晰度,使得乳腺B超在判斷乳腺病變時存在一定的誤差。盡管如此,乳腺B超仍然是這一時期乳腺腫塊篩查的首選。?????????1)哺乳期鉬靶(X線)檢查的靈敏度和注意事項:鑒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乳房結構發(fā)生顯著的改變,X線對病灶評價的敏感度也可能會受到影響,這時的鉬靶檢查靈敏度會下降到7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進行乳腺鉬靶檢查前,先進行哺乳或吸奶(排空乳汁),這樣不僅能有效降低乳腺的密度,還能提高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舒適度!2)X線到底對胎兒有沒有影響呢?雖然胎兒在發(fā)育階段對輻射的敏感性較高,但幸運的是,乳腺鉬靶檢查產生的輻射劑量非常小,大約為3mGy,遠低于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的50mGy的閾值。因此,美國放射學會(ACR)明確指出,在懷孕的任何階段,做乳腺鉬靶檢查都是比較安全的,輻射量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利的影響。?????????????????1)妊娠期的女性不能做乳腺MRI哦!因為乳腺MRI檢查中使用的釓造影劑會增加風濕、炎癥、皮膚病等風險,同時造影劑會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發(fā)育,甚至導致死產或新生兒死亡!2)哺乳期的女性是可以進行乳腺MRI檢查的!哺乳期乳腺血流更加豐富,增強核磁時畫面的“背景更亮”,可能在小腫塊的鑒別上有一點小困難,如果能結合乳腺B超、鉬靶共同協(xié)診最好不過了。同樣需要注意,做之前先哺乳或者吸奶,排空乳汁。釓造影劑檢查后是否需要暫停哺乳呢?根據美國放射學會(ACR)的建議,是不需要的哦。因為新生兒從乳汁中吸收的造影劑劑量非常微小,不會超過1%,因此不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呢。?四、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篩查國內外指南推薦基本上指南都認為乳腺超聲是安全的,妊娠期不能做乳腺MRI。關于乳腺鉬靶比較模糊,雖然說可以做,但在推薦的時候卻抹去了乳腺鉬靶的身影,這里考慮可能與胎兒安全,以及這個時期乳腺腺體致密,鉬靶的相關數據不足有關。但是我們也找到了對鉬靶使用的詳細推薦——美國放射學會(ACR)給出了明確的指導建議:30歲以下的孕婦,如為乳腺癌低風險的孕媽媽,那一般就不建議做乳腺鉬靶。如為乳腺癌高風險的孕媽媽,可以做乳腺鉬靶。對于30到39歲、乳腺癌中高風險的孕媽媽,以及40歲以上的孕媽媽,乳腺鉬靶檢查是可以做的。需要注意:孕婦做鉬靶同時使用腹部鉛屏蔽(鉛衣)來減少輻射!溫馨提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1)親屬中有乳腺癌/卵巢癌患者;(2)親屬攜帶已知的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3)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4)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5)月經來潮早、絕經晚、初產晚、哺乳短、使用雌孕激素聯合療法,以及多次乳腺活檢等。五、最后,給大家一份妊娠期/哺乳期乳腺腫塊篩查指引!?總的來說,無論是妊娠期還是哺乳期,乳腺B超檢查都是安全可行的。乳腺鉬靶可以做,雖然射線劑量很小,孕媽媽做檢查時還是建議穿上鉛衣。乳腺MRI妊娠期不建議做,哺乳期可以做。如果醫(yī)生懷疑乳腺癌,那就得做乳腺腫塊的穿刺活檢來確診。當然,具體做什么檢查,得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跟醫(yī)生討論后決定。?參考文獻:1.Kieturakis,A.J.,etal.,CurrentRecommendationsforBreastImagingofthePregnantandLactatingPatient.?AJRAmJRoentgenol,2021.216(6):p.1462-1475.2.?ExpertPanelonBreast,I.,etal.,ACRAppropriatenessCriteria((R))BreastImagingofPregnantandLactatingWomen.?JAmCollRadiol,2018.15(11S):p.S263-S275.3.Loibl,S.,etal.,ESMOExpertConsensusStatementsonthemanagementofbreastcancerduringpregnancy(PrBC).?AnnOncol,2023.34(10):p.849-866.4.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中國妊娠期與哺乳期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2,42(2):146-150.?作者介紹:高春燕深圳市坪山區(qū)中心醫(y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腫瘤內科工作8年,擅長乳腺癌診斷及相關內科治療,熟悉肺癌、消化道腫瘤、胸部腫瘤、頭頸部腫瘤等惡性腫瘤免疫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8篇,其中SCI收錄5篇。孫君重深圳市坪山區(qū)中心醫(yī)院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世界中醫(yī)聯合會腫瘤康復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老年醫(yī)學與健康促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微創(chuàng)急癥治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癌癥姑息治療專委會常委委員中國老年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從醫(yī)近30年,擅長各類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特別在乳腺癌、肺癌和結腸癌等疑難疾病的診斷和化療、內分泌治療以及分子靶向、免疫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首都醫(yī)學發(fā)展科研基金、吳階平醫(yī)學科研基金等項目的研究工作。曾獲中華醫(yī)學科技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軍隊醫(yī)療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獎項。在國內外核心醫(yī)學期刊發(fā)表論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收錄論文26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0.6分,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4部。曾三度被評為好大夫在線之中國“2015年度好大夫”、“2017年度好大夫”及“2023年度好大夫”。?2024年05月20日
80
0
0
-
2024年05月17日
12
0
0
乳腺癌相關科普號

薛志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薛志杰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
腫瘤外科
905粉絲3.9萬閱讀

張晟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晟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乳腺腫瘤三科
1.2萬粉絲6.4萬閱讀

樊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樊英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556粉絲4.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