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聽神經瘤位于腦組織外面,外科手術成為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法,預后較好。但是,聽神經瘤位于后顱凹的橋小腦角區(qū),而該區(qū)域解剖結構相當復雜,除了腦干和小腦外,還有眾多的顱神經穿行其間,包括許多重要血管,以及他們的分支。如此眾多的重要結構包繞著腫瘤,受到腫瘤的壓迫、粘連,使得聽神經瘤手術風險極高,也是過去手術死亡率高,并發(fā)癥多的重要原因??梢哉f,聽神經瘤手術是考驗神經外科醫(yī)生技術的高難度、高風險手術,代表著神經外科醫(yī)生的手術水平。聽神經瘤手術方式?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口完全在發(fā)跡內,長度只需5厘米,骨窗位于橫竇、乙狀竇交匯處,直徑只需要3厘米。通過打開枕大池釋放出腦脊液,減低后顱窩的張力,待小腦塌陷后顯露小腦邊緣的自然間隙,通過這個自然的間隙進入術區(qū),可在不損傷小腦的情況下切除腫瘤。在腫瘤后方,確定沒有神經的位置、切開腫瘤包膜,使用超聲吸引等儀器擊碎腫瘤、乳化后吸出,快速掏空腫瘤內部,并且對周圍結構無牽拉、出血少。腦干和腫瘤表面各有一層纖薄的蛛網膜,通常利用這一間隙進行腫瘤和正常結構的分離。通過腫瘤側蛛網膜內進行分離,在兩側蛛網膜保護下,能有效的保護腦干,也更加有利于保護面聽神經。專家觀點聽神經瘤手術中保留聽力是神經外科追求目標,但是,并非所有的聽神經瘤手術能夠達到上述目標。聽神經瘤患者聽力能否保留與腫瘤大小、術前聽力水平直接相關。腫瘤直徑<2cm、術前有聽力者,術后面神經及聽覺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診斷對提高聽神經瘤術后,面、聽神經功能的保存率至關重要。與手術效果相關因素除了腫瘤的大小之外,手術醫(yī)生的顯微操作技術、微創(chuàng)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備超聲吸引、高速磨鉆、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等先進的儀器設備都是決定手術效果的關鍵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創(chuàng),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除了儀器設備、顯微手術技術外,還需要手術醫(yī)生的科學微創(chuàng)理念。提到微創(chuàng),或許廣大患者會有一個嚴重的理解誤區(qū),誤認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創(chuàng)。正確的微創(chuàng)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對腦功能的微創(chuàng)。神經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創(chuàng)概念是指對腦組織、腦功能的微創(chuàng)。優(yōu)良設備和嫻熟的顯微操作技術是包括鎖孔入路手術在內大多數神經外科手術的必要條件,片面強調對頭皮、骨窗的微創(chuàng),卻不重視顯微操作技術;在手術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卻勉強為之,最終只能是加重了腦損傷、甚至造成腦功能障礙,引起嚴重的后果,陷入“微創(chuàng)”誤區(qū)。在聽神經瘤手術治療中,全切腫瘤,完美的保護腦神經組織的前提下,結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療效果??偠灾?,在儀器設備、顯微技術和微創(chuàng)理念全部具備的情況下,微創(chuàng)顯微手術是治療聽神經瘤的首選方法,能夠安全的全部切除腫瘤,保留神經功能,且不復發(fā)等優(yōu)點。2024年07月11日
289
0
0
-
2024年07月09日
139
0
0
-
傅繼弟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神經外科 該47歲男性,頭部手術后皮下積液10月余,患者2023-3-30因“左側聽神經瘤”于外院行手術治療。術后切口愈合欠佳,腦部皮下積液。2023-11-3于外院行腦脊液漏修補術,術后頭部皮下仍有積液,并不斷增大,伴有血壓高,頻繁嘔吐。外院CT影像顯示5.83.4cm的橢圓形低密度影,判斷為左側枕部皮下囊性病變。來診時患者為求進一步治療,找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神經外科傅繼弟教授處。顯微鏡下探查,近外緣可見瘺口,用枕部肌肉做帶蒂肌瓣將瘺區(qū)填塞封閉,手術順利?;颊呦肫痖_始來院時,掛主任特需號著急求診。告知頻繁嘔吐,行走困難,血壓高170,低壓110。傅主任見其狀態(tài),年紀47走路如同67一樣,考慮到大包導致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有生命危險,決定當日收住院盡快治療。術后查房患者激動的對傅主任操起家鄉(xiāng)話:“去年生病瘦了20斤,從180到160,我現在血壓也降下來了,高壓130低壓91。當時可愁死我了,您把我心病去了,沒有您,我就蹬腿兒了!”手術解除困擾,無需再做分流術,節(jié)約了費用,病人滿意而歸。2024年04月30日
1413
0
2
-
夏海堅主任醫(yī)師 重醫(yī)大附一院 神經外科 聽神經瘤手術中的神經保護是重點也是難點。因為長期受到腫瘤的壓迫,面神經和蝸神經常呈明顯的扇形變薄,甚至薄如蟬翼,給術中的解剖保留及功能保留造成很大困難。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面及蝸神經的變形程度和腫瘤的大小密切相關,腫瘤越大,腫瘤和神經毗鄰的關系就越復雜,不確定因素就越多。另外,隨著腫瘤的持續(xù)進展,患者往往殘余聽力逐漸喪失,面神經功能也呈減弱表現。因此,從神經保護的角度出發(fā),國內外的主流觀點建議盡早手術,在較小的腫瘤體積下,在經驗豐富的醫(yī)學中心,具有更高的神經功能保留率,可維系更好的術后生活質量。夏海堅主任醫(yī)師團隊龍年春節(jié)前成功治愈一典型病例。該患者中年女性,因右側耳鳴1年,聽力下降1月入院,經磁共振證實,右側聽神經瘤診斷明確,Koos分級2級,且患側尚存有用聽力。對于此類病人,盡早手術無疑是首選,手術是保留殘余聽力的唯一可能性。經過詳細的方案制定,尚需要精細的方案落實。在切除腫瘤同時,準確判斷毗鄰面神經及蝸神經的位置,并給予精準的保留需要設備及經驗的加持。在術中神經電生理的輔助下,借助手術顯微鏡和動力系統(tǒng),夏海堅主任醫(yī)師準確磨開內聽道后壁,確定腫瘤-神經邊界后,利用超聲吸引分塊全切腫瘤,并妥善保留面神經及蝸神經,術中電生理提示神經功能良好。術后患者恢復和術中情況相符,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無任何神經功能缺損,面神經功能良好(HBⅠ級),聽力同術前,可用患側接聽電話。純音測聽及言語識別率復查證實患側實用聽力完全保留,達AAO-HNSA級,從而維系了很高的生活質量。因此,該例的診療過程進一步提示,聽神經瘤確診后早期治療,獲益更多。重醫(yī)附一院神經外科作為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坪椭貞c市神經外科質控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秀的傳承。感謝各位病員朋友們的信任,我和我的團隊將繼續(xù)竭盡全力,為您的健康努力。2024年04月04日
158
0
2
-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聽神經瘤位于腦組織外面,外科手術成為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法,預后較好。但是,聽神經瘤位于后顱凹的橋小腦角區(qū),而該區(qū)域解剖結構相當復雜,除了腦干和小腦外,還有眾多的顱神經穿行其間,包括許多重要血管,以及他們的分支。如此眾多的重要結構包繞著腫瘤,受到腫瘤的壓迫、粘連,使得聽神經瘤手術風險極高,也是過去手術死亡率高,并發(fā)癥多的重要原因??梢哉f,聽神經瘤手術是考驗神經外科醫(yī)生技術的高難度、高風險手術,代表著神經外科醫(yī)生的手術水平。聽神經瘤手術方式?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口完全在發(fā)跡內,長度只需5厘米,骨窗位于橫竇、乙狀竇交匯處,直徑只需要3厘米。通過打開枕大池釋放出腦脊液,減低后顱窩的張力,待小腦塌陷后顯露小腦邊緣的自然間隙,通過這個自然的間隙進入術區(qū),可在不損傷小腦的情況下切除腫瘤。在腫瘤后方,確定沒有神經的位置、切開腫瘤包膜,使用超聲吸引等儀器擊碎腫瘤、乳化后吸出,快速掏空腫瘤內部,并且對周圍結構無牽拉、出血少。腦干和腫瘤表面各有一層纖薄的蛛網膜,通常利用這一間隙進行腫瘤和正常結構的分離。通過腫瘤側蛛網膜內進行分離,在兩側蛛網膜保護下,能有效的保護腦干,也更加有利于保護面聽神經。專家觀點聽神經瘤手術中保留聽力是神經外科追求目標,但是,并非所有的聽神經瘤手術能夠達到上述目標。聽神經瘤患者聽力能否保留與腫瘤大小、術前聽力水平直接相關。腫瘤直徑<2cm、術前有聽力者,術后面神經及聽覺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診斷對提高聽神經瘤術后,面、聽神經功能的保存率至關重要。與手術效果相關因素除了腫瘤的大小之外,手術醫(yī)生的顯微操作技術、微創(chuàng)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備超聲吸引、高速磨鉆、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等先進的儀器設備都是決定手術效果的關鍵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創(chuàng),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除了儀器設備、顯微手術技術外,還需要手術醫(yī)生的科學微創(chuàng)理念。提到微創(chuàng),或許廣大患者會有一個嚴重的理解誤區(qū),誤認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創(chuàng)。正確的微創(chuàng)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對腦功能的微創(chuàng)。神經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創(chuàng)概念是指對腦組織、腦功能的微創(chuàng)。優(yōu)良設備和嫻熟的顯微操作技術是包括鎖孔入路手術在內大多數神經外科手術的必要條件,片面強調對頭皮、骨窗的微創(chuàng),卻不重視顯微操作技術;在手術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卻勉強為之,最終只能是加重了腦損傷、甚至造成腦功能障礙,引起嚴重的后果,陷入“微創(chuàng)”誤區(qū)。在聽神經瘤手術治療中,全切腫瘤,完美的保護腦神經組織的前提下,結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療效果。總而言之,在儀器設備、顯微技術和微創(chuàng)理念全部具備的情況下,微創(chuàng)顯微手術是治療聽神經瘤的首選方法,能夠安全的全部切除腫瘤,保留神經功能,且不復發(fā)等優(yōu)點。2024年02月18日
213
0
1
-
邢毅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神經外科 1、技術精湛、責任心強的主刀專家和團隊。鑒于聽神經瘤位置的特殊性,生長方向及腫瘤質地的多樣性,與瘤周神經、血管、腦干、小腦粘連程度的差異性,手術難度大、風險高,這需要主刀醫(yī)生做到對神經、血管、橋小腦角解剖結構的熟練掌握,需要手術團隊甚至多學科協(xié)作制訂周密的手術方案,手術時更考驗的是主刀醫(yī)生的技術功力和耐心。2、絕大多數聽神經瘤切除術需要磨開內聽道這樣才能充分暴露面神經與腫瘤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切除內聽道內腫瘤,早期尋找并辨別內聽道處面神經,減少損傷面神經的可能。3、膜下切除對于保護面神經是有效的腫瘤分離中盡可能減少使用雙極電凝,不能隨意鉗夾任何組織,以免損傷神經或供血動脈及其分支,造成面神經、聽神經的繼發(fā)性損害。4、適合的手術入路和手術體位經乙狀竇后入路是主流的手術方式,適合于所有大小的聽神經瘤,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對正常組織結構的損傷。2024年02月04日
293
0
0
-
邢毅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神經外科 聽神經瘤術中,我們磨除內聽道后壁的方法:以內耳門為中心,在其上方切開硬膜,翻向內聽道,暴露內聽道后壁。采用金鋼鉆磨除內聽道后壁,在腦面墊襯手套皮片,不用棉片,周圍不能有任何異物,一旦卷入異物,易損傷神經組織。磨除骨質時,要持續(xù)沖水降溫。后壁的磨除要盡量暴露內聽道內腫瘤,長度要適當,避免損傷相鄰重要結構。內聽道磨除范圍不可過大,部分患者可能系高位頸靜脈球,易損傷大出血。向外磨除過多,會損傷半規(guī)管,磨除時要謹慎。骨質磨除后,如有板障出血,可用骨蠟封閉;如巖骨氣房被磨開,需用骨蠟或醫(yī)用耳腦膠和薄層肌肉嚴密封閉防止腦脊漏,但肌肉塊不可過大過厚,否則會壓迫血管和神經,導致遲發(fā)性神經功能損害。2024年01月31日
67
0
0
-
2024年01月31日
97
0
0
-
2024年01月03日
321
0
3
-
2023年10月23日
63
0
0
聽神經瘤相關科普號

薛玉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薛玉斌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耳鼻喉科
986粉絲3627閱讀

吳炳山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炳山 副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249粉絲2.6萬閱讀

劉威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威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神經外科
236粉絲4.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