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足下垂步態(tài)的有效矯正方法--足跟步行訓練
踝背屈功能障礙是導致大多數(shù)步態(tài)姿勢異常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跖屈(尖足)或踝背屈不足(足下垂),針對肌張力增高者需要先降低小腿三頭肌張力,然后最重要的是加強踝背屈的功能訓練,我們通常的認識只是踝背屈的動作,對于踝背屈的動作在步行過程中起到很多至關重要的功能“完成踝關節(jié)的滾動、實現(xiàn)加速/減速、完成足廓清機制、成熟的步態(tài)模式(足跟-足尖)、重要的平衡反應機制”,所以我們日常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踝背屈功能在步態(tài)中的作用及影響。踝背屈訓練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步驟:1,反射性活動,針對肌力不足,不能完成主動活動時利用反射性活動來提高肌肉收縮能力;2,隨意性活動:可以自主完成踝關節(jié)主動背屈,肌力處在2-3級,隨后可以增加一些抗阻活動來增強肌肉收縮能力;3,模式化運動:肌力是正常姿勢運動的基礎,步態(tài)是一項高度自動化的模式運動,最終我們需要結合步行過程中進行步態(tài)模式的矯正訓練,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很多家長都是康復場上的老戰(zhàn)士,對于一些常規(guī)踝背屈的訓練方法知道的很多,下面有一個既簡單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分享給大家——足跟步行訓練,在孩子練習足跟步行的同時,可以在腳背上放置一個較輕的小沙袋(其他物品也可以),并設計成不同類型的游戲,如:小馬過河、小紅帽送蛋糕、小毛驢等來提高孩子主動性,這樣在步行過程中他就會時刻注意自己腳背是否勾起來了,沒有勾起來沙袋就會掉下去,激發(fā)了大腦主動的學習機制。
陳世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05日4902
0
2
-
【就診指南】腦癱孩子出現(xiàn)腳尖走路的原因
用腳尖走路就是我們俗稱的"尖足",尖足、足跟不著地的主要原因是腦癱患兒小腿三頭肌張力增高、跟腱攣縮和異常模式。有一些孩子在學走路時大腿夾得很緊,兩腳相互交叉呈剪刀步,走時很費勁,往往踩到前面一只腳的腳背上,這種孩子學會走路時間明顯延遲中,這樣的孩子就極有可能是痙攣型腦癱患兒。對痙攣型腦癱患兒來說,踮腳尖及交步態(tài)是其最典型的癥狀,嚴重影響了患兒的日常生活,必須及時采了合理的措施進行干預治療。 其原因有: 1、痙攣性腦癱 痙攣性腦癱會導致患者腳尖走路,對于痙攣性腦癱來說,痙攣的肌肉不能完全同步于骨骼的生長,因異常肌張力,進一步導致患者的肌肉出現(xiàn)僵硬,抽筋的情況出現(xiàn),就會看到我們常見的肢體運動障礙,如踮腳尖、腳后跟不著地,走路姿勢異常。 2、跟腱過短 部分腦癱患者隨著生長發(fā)育的原因,導致跟腱過短,從而影響走路姿勢。 3、發(fā)育遲緩 踮腳走路也可能是某些發(fā)育性問題的征兆,但此類情況較為罕見,需結合其他發(fā)育遲緩信號進行判斷。 因此,當發(fā)現(xiàn)腦癱患者出現(xiàn)腳尖走路、踮腳尖或走路姿勢異常,需及時進行評估,明確患者的癥狀因素及選擇最佳治療方式。 我們都知道,腦癱患者的康復訓練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需長期堅持并且不能間斷,一旦間斷,效果就會出現(xiàn)反復,從而影響整體質量效果。因此,對于痙攣性腦癱,建議采用手術+康復訓練的方式,通過手術解除異常的肌張力,并結合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或糾正異常姿勢、或力量訓練,使腦癱患者達到生活自理。
常崇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04日1322
2
0
-
家庭康復和遠程康復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肆虐,遠程居家康復是當前非常有效的康復方式 小古麗的家離最近的城市約60KM,離最近的兒童康復機構最快車程仍需要4個小時,由于距離太遠,因早產患上腦癱的小古麗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治療,他的關節(jié)已經嚴重變形,腿部出現(xiàn)痙攣,小古麗的媽媽看在眼里,心急如焚,幾經周折,經過身邊朋友介紹,小古麗媽媽聯(lián)系到了北京兒童醫(yī)院的方鐵主任,手術后在方主任的建議下,在北京對小古麗做了全面的評估,并讓治療師為小古麗量身制定了康復計劃,從此以后,小古麗開始了人在新疆,治療師遠在北京的遠程康復之路… … ,3個月后,小古麗已經開始獨立站立… … ,6個月后,小古麗已經開始正常行走… … 雖然小古麗仍需要進一步康復,但不得不說,因為有了遠程居家康復,才使得小古麗實現(xiàn)了能站立行走的愿望… … 今年已經滿8歲的童童,3歲時在北京兒童醫(yī)院診斷為發(fā)育遲緩,在方鐵主任的指導推薦下經過連續(xù)幾年的康復訓練,前年秋季順利地進入當?shù)氐闹攸c小學,在繁重的學業(yè)面前,童童雖然學習仍有些吃力,但他很懂事,也很努力,去年期末還被評為了優(yōu)秀學生,由于學業(yè)繁重,加上之前一直堅持的機構康復已經中斷,最近眼看童童學習越來越吃力,媽媽很是著急,后來在方主任的建議下,選擇了遠程線上居家康復,通過遠程模式,利用游戲互動的方式,既訓練了童童的運動和認知能力,增加了參與興趣,也緩解了學習的壓力,3個月后,童童已經完全習慣了遠程居家康復這種方式,完成可以像一個正常二年級的小學生,每天開心地上學,放學,做作業(yè),偶爾還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有了遠程居家康復,讓童童感覺到,自已也可以和別的同學一樣的輕松快樂。 朵朵的出生給全家?guī)砹藲g樂,爸爸媽媽對她愛不釋手,爺爺奶奶也經常搶著抱,然而好景不長,朵朵1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輕度腦癱,爸爸媽媽開始不信,又來到北京兒童醫(yī)院確診,診斷為輕度腦癱,從此以后,朵朵全家一起走上了“漫漫康復路”,為了保證效果,媽媽辭職全程陪同朵朵在北京租房進行康復治療,家里也由此逐漸背上了巨額的債務,朵朵每年在北京的康復費用大約在20萬左右,連續(xù)三年的治療,已經花費約七十萬元,這讓來自一個小城鎮(zhèn)本來也不富裕的家庭備受打擊,但是康復仍要繼續(xù),后來經北京兒童醫(yī)院方主任推薦,朵朵媽媽選擇了遠程線上康復,從此以后,小朵朵開始了人在家里,治療師遠在北京的每天按時的康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效果良好,最關鍵的是康復費用大大下降,只是原來的十分之一,平時爺爺奶奶可以幫忙帶孩子,朵朵媽媽也在家附近找到一份簡單的工作, 經過三年多的顛簸流離之苦,因為有了遠程線上康復,這個家庭終于又逐漸能回歸到了正常。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下,發(fā)育遲緩,腦癱兒童機構康復受到普遍影響,面對廣大需要康復治療的兒童以及他們背后焦慮的家長們,我們再次向社會建議家屬學會家庭康復,通過遠程線上居家康復是未來兒童康復的大趨勢,它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效果,又能方便家庭,經濟實惠,便于實施。經過我們差不多從2015年到現(xiàn)在,經過幾年的這種摸索,我覺得我們這個方法(遠程線上居家康復)還是非常有效的,以前我手術過的孩子,很多孩子得不到有效的康復,但目前,我們的孩子,不說100%也接近99%的孩子,來參加我們所提倡的這種遠程線上居家康復訓練,就是通過居家康復訓練,讓家長真正懂得如何給孩子做康復,真正做到家長是第一康復師,把家庭生活和康復訓練融為一體,把家庭康復放在重要的位置,醫(yī)生起到一個輔助性的作用。因為中國是一個大國,患者幾百萬,治療幾個患者意義不大,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幾十萬,幫助幾百萬的患者,因為兒童發(fā)育遲緩、腦癱不是一個少見病,幫助幾個孩子價值不大,我們需要在整個社會范圍內,整體的幫助這類孩子,只有遠程居家康復能夠做到這一點,很多家長對這類孩子有很多誤解,對治療沒有正規(guī)的預期,經常會走很多彎路,所以說,我在這里提醒家長要有信心接受合理的治療,及時積極參與遠程居家康復,這樣更經濟實惠,更易于實施,更容易堅持。康復訓練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時間,需要堅持。
方鐵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03日2578
1
13
-
【就診指南】腦癱兒早期會有哪些異常姿勢?
提到腦癱這種病,新晉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害怕,認為孩子如果得了腦癱這輩子就成殘疾了。其實只要盡早的采取正確的治療,腦癱的影響并不會像想象的那么嚴重,所以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很重要。相信很多家長看過類似的文章,例如智力低下、合并癲癇、流口水等癥狀想必也已爛熟于心,但太過于專業(yè)的術語也讓一些家長摸不著頭腦,下面就來講講生活中的一些實例。腦癱兒與正常兒做這些動作時會有明顯不同1、將寶寶置于俯臥位時(讓寶寶趴著),正常兒童能用雙臂支起上身,并抬起頭,而腦癱兒童大多因為腦癱肌張力問題,不能完成這種動作。2、當我們用手去握住寶寶一側膝部時,腦癱寶寶會因為反射故障會用另一條腿去踢開握住膝部的手,而正常寶寶對這樣的情況沒反應。(前提需要排除寶寶情緒異常不配合的狀況)3、把寶寶放在床上,用雙手拍打寶寶身側,腦癱寶寶會極易受到驚嚇,并且四肢會呈現(xiàn)上舉的情況,有的寶寶還會發(fā)出驚叫。正常寶寶有的會有受驚情況但不會出現(xiàn)腦癱寶寶這樣的情況。4、把寶寶置于仰臥位(讓寶寶面向上平躺在床上),正常的寶寶能展開四肢仰臥在床上,而腦癱寶寶大多因為腦損傷有單側癱的情況,造成一條腿與一條手臂屈起來的現(xiàn)象。通過上述方法家長可以預判寶寶是否有腦癱可能,但不能作為確診依據(jù),家長應該多留心寶寶的一些表現(xiàn)。
常崇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13日1248
0
0
-
【術后須知】FSPR術后,腦癱孩子的肌力訓練指導
FSPR手術降低孩子的肌張力,使孩子肌張力趨于正常。但是由于手術,肌張力降低的同時,肌力也隨之下降,則會出現(xiàn)腿無力的現(xiàn)象。所以目前主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康復訓練,鍛煉孩子的肢體力量,使孩子盡快的可以接近正常走路水平??祻陀柧毷且粋€緩慢的過程,需要做到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以免給孩子造成其他的傷害??祻陀柧氁欢ㄒ龅綀猿?,只要堅持就會看到效果。肌力康復鍛煉如何進行?首先康復訓練不在于技巧,貴在堅持第一動作--抬腿讓孩子平躺在床,自己將腿抬到一個盡可能高的地方,踢球。兩腿交換進行訓練,每天訓練半小時,一定要讓孩子出汗。第二動作--蹲起在可以手扶的條件中,保證安全情況下,手部不要用力。蹲下起立半小時這兩個動作堅持3-6個月,達到孩子可以金雞獨立20秒的情況下。才可以做內收肌手術解除孩子大腿內側緊的癥狀。特別提醒:在康復訓練過程中注意不要讓孩子肌肉拉傷。
常崇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8日963
0
0
-
【就診指南】腦癱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后期治療有什么影響?
腦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沒有發(fā)生之前,有很多家長都是沒有聽說過的,就算略有耳聞,也是一些片面的理解,并沒有對腦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根據(jù)我們在門診的了解,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一直把腦癱當成是腦子癱瘓了,一旦自己的孩子被醫(yī)生宣判為腦癱,第一時間總是非常的關心是不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或是問腦癱疾病可不可以治愈等等。常崇旺教授介紹:腦癱是一種由于腦損傷引起的肢體癱瘓,雖然造成的是腦損傷,但是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肢體障礙,一旦損傷就是不可逆轉的,當然家長也不要過于擔心,因為是非進行性的。對于肢體障礙,這才是家長特別需要關心的地方,因為隨著孩子年紀不斷增長,腦癱癥狀就會越來越嚴重。所以,腦癱治療的關鍵在于如何緩解肢體運動障礙。對于傳統(tǒng)的腦癱治療來說,一般都是采用腦癱康復訓練,但是如果腦癱康復訓練對孩子無效或是療效不穩(wěn)定時,就需要借助于其他手段來進行治療,腦癱康復訓練還有一個弊端就是要進行長期堅持,若是孩子在時間上和精力上得不到滿足,效果就會出現(xiàn)反彈,從而影響孩子的整體康復,腦癱癥狀也會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而越來越嚴重。借助于其他手段主要是說的是借助于微創(chuàng)手術來進行治療,主要采用的是FSPR手術,通過手術可以全面的、徹底的、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痛苦,術后還不會反彈,也不會影響孩子的運動功能。其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兩歲半歲到6歲之間,由于6歲之后,孩子的肢體發(fā)育迅速,導致后期康復訓練的難度也會有所增加。若是在肢體上已經形成進行性畸形,就不僅需要進行解除痙攣的FSPR手術,而且還需要進行肢體畸形的矯正治療,以此來使孩子在走路的姿勢上盡可能的完美。所以說,腦癱治療應該及時進行,一旦延誤,并不是說不能進行治療,而是治療的難度加大,而且無形之中,也增加了腦癱治療的難度。所以說,腦癱治療是越早進行越好。這一點家長要有一個清晰的頭腦。
常崇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7日786
0
0
-
痙攣性腦癱的治療
腦癱痙攣性肢體畸形畸形是由于不可逆的腦損傷后導致的肌肉與骨骼系統(tǒng)畸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積水潭手外科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治療腦癱后遺肢體痙攣性畸形領域獲得了很好的臨床經驗,我們在全面康復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手術方案設計,在解除痙攣的同時通過肌腱移位來平衡肢體肌肉力量,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并開設了腦癱痙攣性肢體畸形診療的專病門診,歡迎廣大患者垂詢。特別需要醫(yī)生和患者及家屬注意的是:1.腦癱本身的原因是大腦損傷,肢體畸形治療目的絕不是為了恢復正常功能,而是改善肢體的痙攣狀態(tài),為后期的康復和更好的肢體功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條件;2.手術的重建是以外觀與生活質量改善為目的;3.術前患者的體檢(運動、感覺、智力)與治療的決定與否至關重要;4.在確定手術之前,識別不適宜手術的患者非常重要,如果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肢體也不可能因手術而獲益。
李文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5日1198
0
0
-
新生兒核黃疸警惕手足徐動型腦癱
“核黃疸”又名膽紅素腦病,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時,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損害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腦基底核,視丘下核、蒼白球等神經核被黃染,導致腦性癱瘓。癥狀輕重與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濃度,日齡等因素有關。一般分四期: 警告期:主要表現(xiàn)為嗜睡、拒乳、肌張力減退、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抑制癥狀,也有表現(xiàn)為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大約經過半天到1天進入痙攣期。 痙攣期:表現(xiàn)為痙攣、肌張力增高、尖叫、眼球震顫、呼吸困難、驚厥或角弓反張等興奮癥狀,早產兒的痙攣等癥狀可以不明顯,經治療幸存患兒1~2天后進入恢復期。 恢復期:先是吸吮和反應逐漸恢復,繼而呼吸好轉,抽搐緩解,痙攣減輕和消失,此期約持續(xù)2周。 后遺癥期:一般在生后2個月~6月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四肢不自主活動,頭軀干扭轉,眼球上轉困難或斜視,聽覺障礙,牙釉質發(fā)育不全,哭鬧不安,智力落后,最終發(fā)展為手足徐動型腦癱。 核黃疸的原因 新生兒黃疸因血中游離膽紅素與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導致,游離膽紅素(即未結合膽紅素在血中未與白蛋白結合的部分)具有較強的親脂性,能透過細胞膜,當它進入腦組織后,可產生膽紅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膽紅素腦病。膽紅素的神經毒性作用是阻斷腦細胞線粒體的氧利用,使腦細胞的"呼吸"和能量產生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腦的正常功能。所以臨床上通常以血清膽紅素濃度來估計核黃疸的危險性,一般認為血清總膽紅素濃度高于342μmol/L(20mg/d1)時有發(fā)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但通常要以游離膽紅素的升高為主。 “核黃疸”后的腦癱有何表現(xiàn)? 核黃疸后的患兒多數(shù)為手足徐動型腦癱,由于腦基底核等部位神經細胞的變性、壞死,患兒出現(xiàn)錐體外系受損癥狀或體征,及不同程度的智力減退,主要表現(xiàn)為四肢不自主的、無目的,不協(xié)調的動作,緊張時加重;顏面肌肉、發(fā)音、構音器官也受累,表現(xiàn)流口水,咀嚼困難,語言障礙;聽力失常等。 小兒腦癱患者的小兒腦癱癥狀可以是各種原因,這些原因可以是一個,可以是幾個,可以是妊娠期的原因,也可以是出生后的原因。核黃疸和小兒腦癱有什么關系? 1、輕癥核黃疸 可因各種血型配伍不合及生理性原因所致,常在生后24~36h出現(xiàn)黃疸及肝,脾腫大,第4天后黃疸逐漸消退,不產生明顯的神經癥狀。 2、重癥核黃疸 患兒出生時或生后數(shù)小時出現(xiàn)黃疸并迅速加重,常有肝,脾腫大及心臟擴張,伴水腫和貧血,皮膚及黏膜出血點等;3~5天嬰兒變得倦怠,吸吮無力及呼吸困難,可有嘔吐,昏睡,肌強直,角弓反張,眼球上翻,癇性發(fā)作及屏氣青紫發(fā)作等,以及舞蹈或手足徐動樣動作,指劃動作,肌張力障礙等錐體外系癥狀,部分病例可有痙攣性癱,若不及時治療,多數(shù)病例可在數(shù)天至2周內死亡,患兒即使存活也常遺留精神發(fā)育遲滯,耳聾和肌張力減低等,不能坐,立和行走,出牙后牙釉質可有綠色素沉著,新生兒出現(xiàn)錐體外系癥狀伴雙側耳聾和上視麻痹,應考慮膽紅素腦病的可能。 3、早產兒生理性黃疸所致的核黃疸 癥狀常出現(xiàn)于出生后2天,8~10天達高峰,也可延至出生數(shù)周后發(fā)病,可見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缺乏和高膽紅素血癥。
廉民學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28日1625
0
0
-
【就診指南】腦癱孩子肌力訓練方法有哪些?
痙攣型腦癱患兒可進行FSPR手術進行治療,但是依然要滿足手術的各項適應癥,其中術前就要求患兒的肌力達到Ⅲ級以上。術后腦癱患兒的肌張力降低,患兒依然要通過康復訓練來提升肌力,因此在痙攣型腦癱患兒采用FSPR手術治療,提高肌力很重要。在對腦癱患兒進行肌力提高的康復訓練中,患兒本身的主動運動相對由康復師或家長起主導作用的被動運動來說,更為重要??祻蛶熆梢愿鶕?jù)患兒的具體情況給予負重,以達到理想效果,具體訓練方法如下:1、患兒取側臥位,使髖充分伸展,治療師輔助上面的一側下肢主動抬起,不能屈膝,必要時可以負重,如人為的阻力負重。2、患兒取仰臥位,膝屈曲雙足底著床,治療師固定此姿勢,囑患兒主動抬起臀部做搭橋樣動作。3、單雙膝跪立位訓練,患兒取跪立位,治療師固定其骨盆處,防止屈髖,達到一定能力后就可進行單膝立位訓練,一側下肢跪于墊面,另一側下肢屈髖屈膝足底著墊固定,兩側下肢交替訓練,以訓練骨盆周圍肌力及雙下肢的交替運動。4、患兒取手膝位姿勢,治療師輔助患兒骨盆處使骨盆向患兒前方充分伸展后再復位,如此反復多次,以訓練患兒的伸髖能力。
常崇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26日895
0
0
-
腦癱患者術后早期康復策略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腦癱診療中心,制定腦癱患者術后早期康復策略與實施細則 早期(3-6月)提升肌力為主 中期(6-12月)全面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 后期規(guī)范步態(tài)、平衡訓練 術后早期康復 第一個動作:橋式運動; 要點:屈膝雙腿并攏,用力部位為腰部、髖部、下肢、切忌肩部、頭部用力 第二個動作:髖關節(jié)外展 要點:用力部位為大腿外側肌群, 切忌大腿內側用 第三個動作:直腿抬高 要點:腳尖于膝蓋在一條線上,用力部位為大腿面(股四頭肌) 切忌不要讓腿內外旋 第四個動作:髖關節(jié)后伸 要點:家屬按住患者臀部 切忌臀部用力 第五個動作:雙手支撐 要點:全身放松,眼睛直視前方,頭抬起,胳膊伸直,腰前傾 以上總結為FSPR手術術后早期康復訓練要點
廉民學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25日851
0
0
小兒腦癱相關科普號

孫伯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伯民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2918粉絲37.7萬閱讀

呂忠禮醫(yī)生的科普號
呂忠禮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康復科
193粉絲2.6萬閱讀

王世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世杰 主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神經外科
617粉絲7.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方鐵 主任醫(yī)師北京兒童醫(yī)院 兒童功能神經外科
小兒癲癇 99票
小兒腦癱 56票
腦積水 3票
擅長:兒童癲癇,兒童癲癇外科治療,兒童腦癱,腦發(fā)育不良,發(fā)育落后,認知障礙,裂隙腦室綜合征治療,腦積水或者蛛網膜囊腫分流術后頭痛,顱高壓,狹顱癥,腦積水,胎兒神經系統(tǒng)畸形的產前咨詢。 -
推薦熱度4.8孫成彥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壹博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小兒腦癱 44票
偏癱 5票
錐體外系疾病 2票
擅長:腦癱,腦和脊髓外傷、腦卒中、腦出血后遺癥引起的肢體畸形和肢體僵硬欠靈活狀態(tài),頑固性疼痛,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經外科疾病的診治,國內率先開展FSPR手術治療腦癱和偏癱及各種因素引起的肢體僵硬痙攣狀態(tài)、脊髓電刺激術(SCS)治療頑固性疼痛和植物生存狀態(tài)、迷走神經刺激術(VNS)治療癲癇、巴氯芬(ITB)泵植入治療肢體痙攣癱、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治療帕金森病。 -
推薦熱度4.4孫繼明 主治醫(yī)師上海壹博醫(yī)院 神經外科
小兒腦癱 15票
遺傳代謝病 1票
腦積水 1票
擅長:擅長應用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技術,術中腦、脊柱導航技術,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神經內鏡技術完成腦癱、偏癱、頑固性疼痛、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病、顱腦良惡性腫瘤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對以腦癱,偏癱為代表的肢體傷殘,外科治療后的圍手術期康復訓練,也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可指導圍手術期康復訓練。 周圍神經疾?。褐車窠浟紣盒阅[瘤,周圍神經損傷修復及功能重建、糖尿病足、肘管及腕管周圍神經卡壓等的外科治療。 脊柱脊髓疾?。侯i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椎管內占位、脊髓栓系、小腦扁桃體下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