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常吃這四類食物,膝蓋能用更久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8月23日133
0
9
-
想要膝蓋更長壽,避開這5個誤區(qū)#健康的答案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8月18日144
0
7
-
膝蓋疼痛別瞎猜!不同位置暗示這些病
高冠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8月04日21
0
0
-
保護膝蓋,從練好“股四頭肌”開始!4個關鍵動作強化股四頭肌力量與協(xié)調性
摘要:?Thispatienteducationarticleoutlinesessentialexercisesdesignedtoimprove?neuromuscularcoordinationandcontrol?ofthequadriceps,particularlyemphasizingthevastusmedialisobliquus(VMO),forindividualsexperiencinganteriorkneepainrelatedtopatellofemoralissues(e.g.,chondromalaciapatellae,patellarinstability,malalignment).Recognizingthatisolatedquadricepsstrengthisinsufficient,theprescribedexercisesspecificallytarget?enhancedpatellartracking?andreducedfocalarticularstress.Coremodalitiesinclude:(1)?SupineStraightLegRaises(SLR)?forfoundationalactivation,progressingto(2)?WeightedSLR?forgradualstrengthening;and(3)?SeatedKneeExtensions?(withoptionallightankleweights),emphasizing?end-rangequadricepsco-contractionandhold?toimproveterminalkneecontrol.(4)?ShallowWallSits?areincludedtointegratefunctionalloadingwhilemaintainingkneealignmentandVMOfocus.Criticalexerciseprinciplesof?pain-freeexecution,strictformprioritizingcontrolledmovementandVMOengagementoverload/repetitionvolume,andprogressiveoverload?areunderscored.Consistentperformanceofthesecoordinatedactivationexercisesaimstooptimizepatellofemoralbiomechanics,alleviatesymptoms,andprotectarticularcartilagebypromotingbalancedmuscularcontrolofthepatellawithinthefemoraltrochlea.膝蓋前方疼痛、打軟、咔咔響?醫(yī)生總強調要練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绕涫撬摹皡f(xié)調控制力”,而不僅僅是力氣大!這就像光有粗胳膊不夠,還得有雙“巧手”才能穩(wěn)穩(wěn)拿住手機,避免磕碰摔壞。強健且協(xié)調的股四頭肌,特別是內側頭肌肉(VMO),能精準引導膝蓋骨(髕骨)滑動,減少軟骨磨損和疼痛。以下4個動作是打好基礎、練出“巧勁”的關鍵:核心動作1:臥位直腿抬高-激活基礎怎么做:平躺,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腳踩床)。收緊伸直腿的大腿肌肉(想象膝蓋后方用力壓向床面),確保膝蓋完全繃直。慢慢將整條腿抬離床面約15-30厘米(不要過高)。保持大腿肌肉全程緊繃,特別是感覺膝蓋內側上方肌肉(VMO)在發(fā)力。堅持5-10秒,緩慢放下。換腿重復。次數:10-15次/組,2-3組/天。要點:膝蓋鎖死!抬腿和放下過程膝蓋不能彎。慢速控制!抬和放都要慢,感受肌肉收縮。專注內側!意念集中在膝蓋內側上方肌肉的收縮感。無痛原則!抬腿高度以不引起膝蓋疼痛為準。核心動作2:負重直腿抬高-漸進強化怎么做:掌握了基礎直腿抬高且無痛后,可增加難度。在腳踝處綁一個輕的沙袋(從0.5-1kg開始,絕對不要過重?。┗蚴褂脧椓Вㄒ欢斯潭?,一端套在腳踝)。動作要領同基礎直腿抬高:鎖膝、慢抬、慢放、專注內側發(fā)力。次數:10-12次/組,2組/天(根據耐受度調整)。要點:重量寧輕勿重!目標是感受肌肉發(fā)力,不是比拼重量。過重可能導致姿勢錯誤或加重疼痛。保證動作質量!負重后更要確保膝蓋伸直、動作緩慢控制。核心動作3:坐位踢腿(負重可選)-強化末端控制怎么做:坐在穩(wěn)固的椅子或床邊,雙膝彎曲約90度,雙腳平放。保持大腿不動,僅通過收縮大腿前側肌肉,緩慢地將一側小腿向上踢起,直到膝蓋完全伸直。在膝蓋完全伸直的位置停留2-3秒,用力繃緊大腿肌肉(尤其膝蓋內側)。然后緩慢、有控制地將小腿放回起始位置。換腿重復。進階(負重):在腳踝處綁輕沙袋或彈力帶(同樣注意輕重量)。次數:15-20次/組,2-3組/天。要點:大腿固定!避免用身體后仰或抬屁股借力。末端停留!膝蓋伸直時用力繃緊肌肉是關鍵,能有效鍛煉控制髕骨穩(wěn)定的能力。慢放!放下的過程同樣重要,要控制住。補充關鍵動作4:靠墻靜蹲(微蹲)-功能整合怎么做:背靠墻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稍朝前或微微外展。緩慢沿墻下滑,屈膝約30度(不要超過腳尖!感覺大腿發(fā)力即可,蹲太深易增加壓力)。保持腰背緊貼墻面。調整腳的位置,確保膝蓋正對第二、三腳趾方向(不內扣)。重點感受大腿內側肌肉(VMO)的發(fā)力感。保持姿勢。時間:從20-30秒開始,逐漸增加到1分鐘。次數:3-5組/天。要點:膝蓋對齊腳尖!絕對避免膝蓋內扣。角度要?。\蹲即可,目的是激活肌肉協(xié)調而非負重。感受內側!注意力放在大腿內側的發(fā)力上。無痛!膝蓋有任何不適立即停止或減小角度。鍛煉黃金原則:無痛為先:任何動作引起或加重膝蓋疼痛,立即停止。質量第一:動作標準、控制力、找到目標肌肉(尤其是VMO)的發(fā)力感比次數和重量更重要。循序漸進:從不負重開始,動作熟練無痛后再考慮輕負重,逐漸增加次數/時長。持之以恒:協(xié)調性的改善需要時間積累,堅持每天練習效果更佳。個體化:請在醫(yī)生或物理治療師指導下開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堅持練習這些動作,能有效提升股四頭?。ㄓ绕涫莾葌阮^VMO)的力量和協(xié)調控制能力,幫助穩(wěn)定髕骨軌跡,減輕關節(jié)壓力,從而緩解疼痛,保護膝蓋軟骨!把股四頭肌練成一雙保護膝蓋的“巧手”!
余洋溢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7月26日138
0
8
-
辦公室久坐,平時進行下肢大重量的負重訓練
劉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7月17日16
0
0
-
膝蓋疼分不清哪的問題?學會這招,秒辨疼痛部位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7月03日49
0
0
-
第7課 吃對食物,給膝蓋“加油續(xù)命”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6月19日139
2
6
-
激活股內側肌(VMO):膝關節(jié)損傷與術后康復的“關鍵鑰匙”
膝關節(jié)損傷或術后常伴股內側?。╒MO)萎縮,影響關節(jié)穩(wěn)定性與康復進程??茖W鍛煉VMO,對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預防二次損傷意義重大。膝關節(jié)中的“淚滴”——vastusmedialis(股內側肌)股內側肌位于大腿內側,與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組成股四頭肌。股內側肌因形狀像淚滴,故又稱淚滴肌。股內側肌的主要作用是參與伸膝,穩(wěn)定髕骨。當股內側肌無力或受傷后,股外側肌會把髕骨的位置往外牽扯,導致髕骨外移,從而在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時發(fā)生疼痛,臨床上這種癥狀被稱為髕股關節(jié)綜合征。此外,很多研究表明VMO對于前十字韌帶斷裂、髕骨軟化以及髕腱炎都有很大的關系。1、VMOFloorExtension保持肩膀、背部、臀部靠墻,左膝彎曲至胸前(如下左圖),呼氣并把右腳抬離地面,保持5-10秒(如下右圖);吸氣并把右腳放置地面。重復3-5組,每組10-15次。換另外一只腳,如此重復。如果你無法抬起腳,不要氣餒,這是很常見的,說明你的VMO無力,這時可以用手放置左腳膝蓋上,進行靜力性收縮,隨著鍛煉的進展你是可以抬起腳的。2、LateralHeelDrop右腿置于一臺階,膝蓋微彎曲,不要超過腳尖哦,并收緊核心,左腿放在地面(如下左圖);呼氣并伸直右膝,左腳離開地面;吸氣并繃緊左側股四頭肌緩慢降落在起始位(如下右圖);重復3-4組,每組15次。更換另一側腿,如此重復。注意臺階的適宜高度是不讓膝蓋疼痛。3、LegExtension使用股四頭肌設備(如下左圖),呼氣并伸直膝蓋;吸氣并繃緊股四頭肌,將腿墊將至30度左右(如下右圖),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VMO的收縮。重復3-4組,每組10次。你也可以選擇是單腿進行鍛煉,并試著改變腳尖方向,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哦。4、SingleLegRaises仰臥位,左膝屈曲置于墊上,右膝伸直并抬高約2英寸,確保背部不要拱起(如下左圖);吸氣并收縮右側股四頭肌將腿抬高于左大腿,保持5-10秒;呼氣并緩慢將右腿將至起始位(如下右圖);重復3-4組,每組15次。換另一只腿進行。注意:剛開始練習時可以不用沙袋,隨著力量的增強循序漸進的加負荷。5、TKE借助彈力帶,將一端固定于墻上,另一端綁在右膝蓋上方,走幾步將彈力帶拉緊,保持左腿伸直,右膝稍屈曲(如下左圖);呼氣將右膝伸直,右腳跟著地;吸氣將右膝緩慢屈曲至起始位(如下右圖);重復3-4組,每組15次。換另外一只腿如此重復。關于彈力帶阻力選擇請咨詢你的康復師。綜上所述,股內側肌(VMO)的針對性訓練是膝關節(jié)損傷及術后康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通過漸進式肌力訓練與神經肌肉控制練習,可有效改善VMO萎縮狀態(tài),恢復膝關節(jié)生物力學平衡。建議在專業(yè)康復師指導下,結合個體恢復階段制定訓練方案,同時注意訓練強度與頻率的把控,以實現功能恢復與預防復發(fā)的雙重目標。
金正標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6月13日323
0
1
-
懶人福音!躺著就能練的膝蓋強化操。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6月12日130
0
6
-
小心日常這些行為,正在“摧毀”你的膝蓋
袁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6月03日126
0
5
膝關節(jié)損傷相關科普號

陶坤醫(yī)生的科普號
陶坤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骨科
81粉絲7.2萬閱讀

徐明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明杰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骨科
114粉絲6.2萬閱讀

張文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文龍 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天津醫(yī)院
手顯微外科
931粉絲49.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袁鋒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運動醫(yī)學科
膝關節(jié)損傷 833票
肩關節(jié)損傷 206票
臀肌攣縮癥 55票
擅長:專精于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每年主刀關節(jié)鏡手術量3600余例,擅長肩袖損傷縫合,肩周炎360度松解,半月板損傷特色修復,前后交叉韌帶及多發(fā)韌帶損傷超強重建,髕骨脫位微創(chuàng)二/三聯術,腘窩囊腫微創(chuàng)切除,內外側副韌帶損傷,滑膜炎,肩關節(jié)習慣性脫位,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粘連,游離體,臀肌攣縮,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等疾病的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骨科疾病,關節(jié)疾病,運動損傷,膝關節(jié)損傷,肩關節(jié)損傷,踝關節(jié)損傷的診治。國內關節(jié)鏡手術最多的醫(yī)生之一。 -
推薦熱度4.4王海軍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運動醫(yī)學科
膝關節(jié)損傷 338票
先天性膝關節(jié)畸形 5票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 5票
擅長:膝關節(jié)運動損傷的治療,包括各種髕骨脫位,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和滑膜炎等,尤其對髕骨脫位診治有豐富的經驗。 -
推薦熱度4.2馬勇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運動醫(yī)學科
膝關節(jié)損傷 265票
滑膜炎 4票
肩關節(jié)損傷 4票
擅長:運動損傷的診斷、治療及康復。關節(jié)鏡下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軟骨、半月板損傷的關節(jié)鏡治療。運動損傷相關的肌腱、韌帶斷裂之保守治療以及微創(chuàng)修復和重建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