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瑞閣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那天,我的門診,一個42歲的女患者來到了我的診室。她告訴我:“我17年前就診斷了潰瘍性結腸炎,當時使用了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效果還不錯,后來沒有規(guī)律治療,這段時間,因為忙碌,沒有顧上治療,大便又出現了粘液膿血,還有下墜,你讓我住院看看?”,“潰瘍性結腸炎,是個很棘手的疾病,診斷明確之后,需要按照升階梯治療方案規(guī)范治療。第一級就是使用美沙拉嗪類藥物,第二級是使用糖皮質激素,第三極是使用免疫抑制劑,第四級是使用生物制劑,第五級是外科手術切除全部結直腸,當然,也可以使用中醫(yī)中藥,關鍵是治好之后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你應該做個結腸鏡,認真評估,規(guī)范治療?!?,“你講的很清楚,可是,我病了這么長時間,還是想住下來認真查查,好好治療一下?!薄=涍^認真交流,我把患者收了下來。住院之后,我們團隊的醫(yī)生們認真詢問病史,患者除了潰瘍性結腸炎癥狀之外,沒有其他的表現,化驗檢查,腫瘤標志物,特別是Ca199正常,可是,螺旋CT增強,卻在胰腺鉤突部發(fā)現了一個直徑大約2.5cm的腫塊,增強顯示惡性可能性大,為了進一步確認,我們給患者做了超聲胃鏡檢查,通過超聲胃鏡,從胃內直接用穿刺針穿刺胰腺病變區(qū)域,拿到了病變的細胞,病理報告考慮腫瘤性病變。確診之后,我們把患者轉到了肝膽胰腺外科,由外科主任給患者做了標準的胰十二指腸根治性切除治療。回首再看這個案例,我想告訴大家,她的診斷,純屬意外收獲!首先,我最初只是建議患者門診檢查,第二,這個患者沒有疼痛癥狀,更沒有腫塊可以觸及,也沒有消瘦等胰腺腫瘤表現,她的腫瘤標志物沒有任何提示,因為病變太小,也因為部位特殊,氣體干擾,最初的彩超并沒有發(fā)現這個病變,而我們認真的腹部增強螺旋CT篩查,發(fā)現了隱匿的胰腺病變,超聲胃鏡穿刺病理的獲得,最終使患者得到了確診。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早期癌癥,有可能治愈,至少,可能獲得長期生存!這個案例說明了什么?疾病的早期,真的是可以沒有任何癥狀體征,請不要在門診詢問醫(yī)生,你是不是必須做什么檢查!我常常說,按照看診思路,這樣的檢查,不一定必須,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也許做個體檢,就發(fā)現了癌癥,這次,我們算是碰上了!假如做了檢查,沒有發(fā)現病變,你會理解醫(yī)生們嗎?2022年11月26日
1070
0
4
-
車旭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肝膽外科 胰腺在人體的眾多器官中是一個看似極不起眼的器官,但雖不起眼,卻能量很大,一旦胰腺出現病變,給人們帶來的就是生命的威脅,而且在腫瘤界,胰腺癌還被稱為一大“惡霸”。胰腺癌發(fā)生于在消化食物和調節(jié)血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胰臟上。大多數胰腺癌的發(fā)病部位在胰管上,胰管負責將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輸送出去。胰腺癌中約有2~3%屬于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腺位于肚臍下,胃的后面,呈鴨梨狀,長15-18cm,寬3-5cm,厚2-3cm。胰腺有2個主要功能,一是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用以幫助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外分泌);二是制造調節(jié)血糖的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內分泌)。雖然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相比與其他癌癥來說不是很高,但它的致死率卻讓人驚惶萬狀,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致死率,也是因為在平時的體檢或者常規(guī)檢查中,一般不容易發(fā)現胰腺有病變,若是想要完全了解胰腺的健康狀況,還需要專門去做胰腺癌篩查,否則在早期,很難發(fā)現胰腺的病變。一旦身體感受到胰腺處的不適,再去醫(yī)院就診時,很有可能就已經是癌晚期了,加上晚期的惡化速度很快、治療難度很大,就導致患者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縮短。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胰腺癌由于惡性程度極高,起病隱匿,且病情發(fā)展迅速,一直有著“癌癥之王”的稱號,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的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胰腺癌雖未在發(fā)病率最高的十種癌種行列,但卻憑借47萬的高死亡人數,位列癌癥死亡人數前十。胰腺癌患者多因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腹痛或不明原因的明顯消瘦等癥狀而就診。因該病起病隱匿,無特殊的早期癥狀,一般就診時多數患者都已處于中晚期。根據發(fā)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LancetGlobalHealth)雜志中的研究數據,國內胰腺癌5年生存率僅為7.2%,遠低于其他癌種,成為了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癌癥類型。近年來,人們已逐漸認識到早期發(fā)現在胰腺癌中的作用,這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那么,胰腺癌高危人群有哪些呢?2022年11月04日
690
0
0
-
徐曉武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胰腺外科 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是起源于神經內分泌細胞的一類異質性腫瘤,根據是否合并激素分泌相關癥狀,pNET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前者包括胰島素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腸肽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長抑素瘤等;而后者則無明顯癥狀,多由體檢發(fā)現。經過往期的科普,相信大家對于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也不陌生。本次為大家分享一例特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的治療過程。該患者是在體檢時發(fā)現胰腺鉤突占位,CT考慮神經內分泌腫瘤。18F-PET/CT和68Ga-PET/CT結果顯示:胰頭后緣結節(jié),SSTR高表達,FDG低代謝,考慮為NET。那么,接下來治療這個腫瘤應該選擇什么方案呢?可該患者病情并沒有想象的這么簡單。該患者在進一步檢查時發(fā)現,除了胰頭腫瘤,還可以看到胰腺多發(fā)囊性占位,同時腎臟也是多發(fā)囊性占位。詳細追問病史得知患者有左眼血管母細胞瘤及小腦血管母細胞瘤手術史,母親有小腦血管母細胞瘤病史。難道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腎臟的病變占位、中樞神經系統(tǒng)血管母細胞瘤、視網膜血管母細胞瘤,發(fā)生在同一位患者身上真的就只是巧合?是幾種病變的單純疊加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位患者診斷要考慮vonHippel-Lindau綜合征!vonHippel-Lindau綜合征簡稱VHL綜合征,患者表現為多器官腫瘤綜合征,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血管母細胞瘤、視網膜血管母細胞瘤、腎透明細胞癌或腎囊腫、胰腺腫瘤或胰腺囊腫、嗜鉻細胞瘤、內耳淋巴囊腫瘤和生殖系統(tǒng)囊腫等病變。其發(fā)病率極低,文獻報道約為1/91000~1/36000。?該名患者之前即有左眼血管母細胞瘤及小腦血管母細胞瘤病史,且在體檢過程中同時發(fā)現了腎臟以及胰腺占位,是需要高度懷疑警惕VHL綜合征。而后,該患者的胚系基因檢測結果顯示,VHL胚系基因錯義突變,也再次證實了這一點。既往VHL綜合征一直缺乏確切有效的藥物治療,研究發(fā)現抑癌基因VHL的突變或缺失會導致HIF-2α上調,進而促進腫瘤生長及新生血管生成。Belzutifan是一種HIF-2α抑制劑,最新Ⅱ期臨床試驗數據表明,Belzutifan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獲得高達90%的ORR。在明確診斷后,由于患者胰腺多發(fā)囊性病變,其胰腺內外分泌功能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胰腺功能非常重要。經過陳潔教授多學科門診討論后,我們?yōu)榛颊邔嵤┝宋?chuàng)胰頭腫瘤剜除術,術后病理證實為NET。患者恢復順利,術后6天腹腔引流管全部拔除,第7天出院。術后未出現腹瀉及血糖異常升高等癥狀。VHL累及的各器官腫瘤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治療應綜合考慮患者全身腫瘤發(fā)病情況。由于VHL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遺傳概率約50%,應該重視對患者進行家系遺傳篩查。PS:更多胰腺腫瘤相關問題可在好大夫網上診室與我溝通!2022年10月30日
2521
0
11
-
郝杰主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胰腺癌惡性度高、預后差,5年生存率僅11%。由于胰腺的位置隱蔽,早期胰腺癌很難被發(fā)現,新診斷的PDAC有49.6%存在遠處轉移,29.1%存在淋巴結的受累,只有10.8%的腫瘤位于僅位于胰腺內。國外文獻數據表明早期胰腺癌1A期病例5年生存最高到83.7%的比例,1A期病例10年生存率最高能達到49%的病例,但1A期患者只占3%。所以早期發(fā)現胰腺癌尤為關鍵。對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根據2021年胰腺癌高危人群篩查共識,超聲內鏡(EUS)是胰腺癌早期診斷的最為敏感的方式。早期發(fā)現,早期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最佳的改善預后。?EUS是目前檢測小胰腺癌是額敏感的方式EU2022年10月22日
811
1
0
-
章愛斌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IPMN是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的英文縮寫(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tumors,IPMN)。它是一種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的腫瘤,呈乳頭狀增生,可分泌大量黏液,也因此被稱為乳頭狀的黏液性的腫瘤。隨著醫(yī)學影像技術的進展,以及對胰腺疾病的更深入的理解,越來越多的胰腺囊性腫瘤被診斷IPMN。IPMN好發(fā)于老年人,最多見于60~70歲,男女之比約2:1。臨床癥狀和體征取決于導管擴張的程度和產生黏液的量,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乏力,也可因胰液流出受阻產生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發(fā)作的臨床表現。腫瘤可局限性生長,也可沿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蔓延,導致相鄰的主胰管或分支胰管進行性擴張。擴張的導管內分泌大量黏液,位于胰頭及鉤突區(qū)的腫瘤可突入十二指腸,使黏液從擴大的十二指腸乳頭流入腸腔。顯微鏡下可見腫瘤內有無數的小乳頭,表面覆以柱狀上皮,上皮分化程度差異較大,可從不典型增生到乳頭狀腺瘤或腺癌,也可混合存在。?那得了IPMN到底要不要緊?是不是需要手術治療?從本質上來說,IPMN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它根據不同程度的細胞或組織的變異程度,可分為良性腫瘤、交界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每個病人的檢查發(fā)現的時機不同,所以可能處于不同的病變階段。從醫(yī)生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主要根據磁共振檢查的影像學表現的不同,來判讀這個疾病的分類和進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1、主胰管型IPMN:排除其他的造成主胰管梗阻的原因后,在影像上可以發(fā)現主胰管節(jié)段性或彌漫性擴張,直徑>5mm;2、分支胰管型IPMN:囊腫>5mm,與主胰管相通,但無主胰管擴張;3、混合型IPMN:兼有以上兩種類型的特點。?最常見的IPMN為分支胰管型,實際上這也是最常見的胰腺囊性腫瘤。絕大多數分支胰管型IPMN不會進展為胰腺癌,而主胰管型IPMN的惡變風險相對較高,38%~68%的主胰管型IPMN切除標本中檢出高度不典型增生或胰腺癌。?因此,國內的指南建議主胰管型與混合型IPMN必須要手術,對于分支型IPMN,<3cm的腫瘤可以定期隨訪觀察,如果分支型IPMN出現以下因素,應該積極手術治療:(1)囊腫>3cm;(2)有壁結節(jié);(3)主胰管直徑>10mm;(4)細針穿刺提示侵襲性腫瘤或重度異型細胞,或者細胞學檢查發(fā)現異型細胞;(5)出現腫瘤的占位效應引起的癥狀;(6)腫瘤生長速度超過2mm/年;(7)ca199高于正常值水平。2017年修訂的福岡共識(國際胰腺病協(xié)會,IAP)認為:對于存在梗阻性黃疸、增強壁結節(jié)≥5mm或主胰管擴張≥10mm等“高危因素”的分支胰管型IPMN,強烈建議手術治療。而對于不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分支胰管型IPMN,考慮到惡變風險與日俱增,推薦囊腫直徑>2cm的年輕患者(<65歲)同樣積極手術治療。2022年10月17日
4647
5
27
-
陳勇主任醫(yī)師 重醫(yī)大附一院 肝膽外科 “心中有光、素履以往,MDT模式給晚期腫瘤患者帶來希望”----重醫(yī)附一院胰腺腫瘤MDT診療2周年回顧(2)近年來,包括原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香港著名藝人沈殿霞等不少名人都因胰腺癌逝去。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05年以來已有16個名人因胰腺癌而去世,并且他們在確診為胰腺癌后生存時間大部分不超過2年,最短的僅2個月。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5年生存率<10%,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素有“癌中之王”的稱號。胰腺癌的治療主要是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但是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大多數患者一經確診已屬中晚期,手術根治率低,治療效果極差。面對晚期胰腺癌真就沒有手術機會,只能選擇放棄嗎?重醫(yī)附一院肝膽胰外科采用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精確評估患者病情,綜合治療給患者帶來希望?!搬t(yī)生,我父親胰腺癌已經發(fā)生了轉移,還有機會治好嗎?”2021年3月,一位患者家屬走進陳勇醫(yī)生診室的第一句話便帶有很強的失落感。他父親因“反復中上腹疼痛3月”在當地醫(yī)院以“胃炎”治療但效果不佳,后行CT檢查提示胰腺癌伴淋巴結多發(fā)轉移。當地主治醫(yī)師告訴患者家屬為晚期胰腺癌,總體治療效果很差。家屬沒有放棄,決定來重醫(yī)附一院肝膽胰外科尋求幫助?!氨M管您父親病情較重也不要輕易放棄,只有堅持積極治療,才有希望,心態(tài)一定要平和?!标愑轮魅吾t(yī)師一邊安慰家屬一邊安排患者入院治療。???(MRI提示肝臟、脾臟多發(fā)轉移病灶)?完善檢查后,為患者開啟了MDT治療模式。放射科李詠梅教授親自閱片:“患者MRI檢查示:胰腺尾部腫瘤樣病變,大小約4334mm,符合胰腺癌表現。腫瘤鄰近脾動靜脈受侵。胰胃間隙、小腸系膜根部淋巴結腫大,考慮轉移;肝臟及脾包膜下小結節(jié),考慮轉移。”影像學的準確評估明確了患者的病情為胰腺癌IV期(晚期)。由于存在腹腔多發(fā)轉移,患者暫無手術機會。化療需要病理學依據,而患者肝脾等轉移灶均較小,穿刺困難。超聲科李茂萍副主任醫(yī)師為其進行了超聲引導下經皮胰腺穿刺活檢。病理科訊速閱片確定為“胰腺低分化腺癌”。結合患者身體基本情況、治療意愿、家庭經濟等諸多因素,腫瘤科為患者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以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療聯合PD-1抗體免疫治療。經過一個周期的治療,患者腹痛癥狀明顯緩解,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由于疫情影響,患者治療一度中斷。治療2個月后復查CT、MRI提示胰尾部腫瘤累及脾動靜脈,對比舊片提示病灶范圍較前縮小,較前對比肝脾包膜下病灶顯示不清。CA-199也由最初的1512U/ml降至136.2U/ml。?(CT、MRI提示肝臟、脾臟轉移病灶基本消失)初步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再次經過MDT團隊討論,治療意見為可以繼續(xù)當前治療,同時患者也具備了手術切除的條件?;颊呒凹覍俪浞挚紤]后選擇手術治療。在科室杜成友主任的指導下,陳勇主任醫(yī)師成功為其實施腹腔鏡下胰體尾切除+脾切除+肝部分切除。微創(chuàng)手術順利,患者術后在營養(yǎng)科等科室協(xié)助下康復出院。面對胰腺癌,作為病人和家人常常是無助的,他們可能會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醫(yī)生身上。而作為醫(yī)生,為了擔負起這樣的期望,盡力去為患者爭取更多的獲益。本例患者,在放射科、超聲科、病理科、腫瘤科、營養(yǎng)科等多個科室和團隊的協(xié)作,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患者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暫時不能手術切除或復發(fā)轉移的患者,可以進行包括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另外,參與新藥臨床試驗也可能讓患者獲益,我科目前正在開展伊立替康脂質體增強化療,以及PD-L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免疫治療胰腺癌的兩項III期臨床研究。專家提示: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消化不良、黃疸、血糖升高、體重明顯下降的患者,不要掉以輕心,應該及時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胰腺癌,也不要喪失信心,“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通過綜合治療才可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下期我們將分享一例罕見的胰腺癌多發(fā)病灶,行全胰腺、十二指腸聯合脾臟切除根治手術的病例。2022年10月09日
359
0
4
-
王敏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我之前的科普文章(見2018年1月14日《醫(yī)生,我的CA199為什么升高》)中和大家介紹了關于CA199的內容,看到越來越多的患者關注這個內容,今天我們再來一起重新回顧并了解一下CA199的相關知識。在介紹CA199之前,我們首先明確一個概念,腫瘤和癌癥的關系:并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癥,腫瘤分為兩種,一種良性腫瘤,一種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并非癌癥,惡性腫瘤才稱之為“癌癥”。良性腫瘤只是身體局部的腫塊或病變,生長速度較慢,且也不會向身體其他器官和組織擴散,并不會影響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但是惡性腫瘤就不一樣的,之所以叫癌癥,就是因為其生長速度快,而且會轉移,可以通過血液來轉移到全身的各個部位。所以如果看到化驗腫瘤標志物的結果升高,莫要慌!我們要注意腫瘤標志物高出正常值的水平是多少,究竟是略高還是高出很多,不要看到“高”就一味的緊張。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99(CA199)是一種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因其由鼠單克隆抗體116NS19-9識別而命名,是迄今為止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腫瘤標志物。CA199增高的臨床意義。1、協(xié)助診斷消化道腫瘤:胰腺癌、肝膽系癌、胃癌、結直腸癌的CA199的水平常會有明顯的增高,其中胰腺癌升高最為明顯,以37U/ml為臨界值,進展期胰腺癌患者80-90%為陽性。2、腫瘤病程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CA199升高的水平與腫瘤的階段有關,可評估是否轉移及預后判斷。術前CA199的增高程度對預后有所提示。手術后2~4周不能降到臨界值,說明手術可能是不成功的;CA199降低后再度上升,說明腫瘤可能復發(fā),并且在影像學有異常發(fā)現之前。因此可以來監(jiān)測腫瘤的復發(fā)。3、CA199值上升的其他情況:良性疾病如胰腺炎、膽囊炎、肝硬化、黃疸、糖尿病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CA199濃度都有可能升高,但往往持續(xù)的時間較短,且濃度通常不會超過120U/ml,需要加以鑒別診斷。CA199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腫瘤標志物檢測,卻有著不普通的內涵,CA199值上升不代表他就意味著癌癥,但它給了我們提醒,如果發(fā)現升高不要慌,建議同時進行胃腸鏡及肝膽胰腺彩超(或者腹部CT)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疾病情況,積極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果進行性升高而查不到任何原因,就需要考慮做個PET-CT進行一個全面的篩查。但如果僅有一項指標異常,其他檢查并未發(fā)現腫瘤可能時,或者升高幅度并不太大時,也要及時考慮到良性疾病的可能。只有聯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才能在篩查時及早發(fā)現疾病。2022年10月07日
3245
0
4
-
劉辰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胰腺外科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胰腺癌占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第7位,女性第11位,位居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率第6位,較15年前大幅度升高。胰腺癌有“癌中之王”之稱,這是因為胰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而胰腺又位于腹部深處,胃和脊柱之間,早期影像學表現不明顯,疾病進展迅速,使得絕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疾病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導致胰腺癌患者生存預后差。1.早期癥狀那么,為了早期發(fā)現胰腺癌,哪些癥狀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呢?大多數人早期會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癥狀,但是很多人缺乏警惕,認為自己患有“胃病”。這是因為胰腺癌患者出現的早期消化道癥狀與胃炎等疾病相似,因此很多患者容易忽視這些癥狀,導致病情的延誤,影響生存預后。腹痛是胰腺癌的早期癥狀,多位于上腹部或臍周,表現為持續(xù)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可于臥位及晚間加重。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現黃疸癥狀。一般胰頭癌更常見,且在疾病早期階段即可出現,這是由于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引起。而病灶位于胰體、尾部時多無黃疸癥狀。一般皮膚、鞏膜出現黃染,呈進行性加深,伴有皮膚瘙癢、濃茶色尿、陶土色糞便。同時,要警惕近期體重發(fā)生迅速下降的癥狀。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惡病質,癌細胞的消耗、食欲不振、焦慮、吸收障礙導致了患者體重的大幅度減輕。因此,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持續(xù)性腹痛、近期體重大幅減輕等相關癥狀,我們應予以重視,高度警惕,不要忽視腸胃病癥狀!2.高危因素哪些人群需要提高對胰腺癌早期診斷的警惕呢?在我國,滿足以下任何一項,即可認為存在胰腺癌高?;疾∫蛩?。(1)年齡超過40歲且出現非特異性的腹部癥狀;(2)長期吸煙、飲酒;(3)有胰腺癌家族史;(4)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5)慢性胰腺炎,特別是伴有癌前病變;(6)新發(fā)糖尿?。唬?)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3.診斷方法為了確診是否患有胰腺癌時,我們要去醫(yī)院進行什么檢查呢?(1)腫瘤標志物:如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血液化驗中的腫瘤標志物升高提示患者具有患有胰腺癌的可能性,但是需要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2)薄層CT:最常用,能清晰地顯示胰腺癌的位置、大小、血供情況。相比于CT掃描而言,薄層CT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3)超聲內鏡:超聲內鏡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活檢,為胰腺癌定位、定性提供了最準確的診斷方法。(4)PET-CT:有助于反應腫瘤的代謝活性和全身腫瘤負荷情況。盡管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旦發(fā)現胰腺癌,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我們要重視胰腺癌早期臨床征象,對于上述提到的癥狀保持高度警惕性,杜絕僥幸心理,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要積極進行定期體檢。一旦確診為胰腺癌后,可以盡早通過手術治療,輔以放化療等手段控制癌癥的轉移和復發(fā),改善患者預后。在胰腺癌未發(fā)生轉移前進行切除,將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長生存期。所以,我們不要放過胰腺癌早期的“蛛絲馬跡”,及早就診,抓住治療時機,贏取更多時間!圖源:網絡參考文獻[1]???KLEINAP.Pancreaticcancerepidemiology:understandingtheroleoflifestyleandinheritedriskfactors[J].NatRevGastroenterolHepatol,2021,18(7):493-502.[2]???WOODLD,CANTOMI,JAFFEEEM,etal.PancreaticCancer:Pathogenesis,Screening,Diagnosis,andTreatment[J].Gastroenterology,2022,163(2):386-402.e381.2022年10月06日
2199
0
0
-
韓序主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胰腺外科 超聲內鏡(EUS)檢查對于胰腺癌的早期發(fā)現和早期診斷的重要意義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大約一半的患者確診時已出現轉移,30%的患者為局部晚期而無法通過手術治愈。胰腺癌在早期通常沒有任何典型癥狀,并且它的癥狀可能與其他常見健康問題的癥狀重疊,例如,胰腺癌患者通常會有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但這些癥狀也可能是胃腸疾病的結果。部分較為顯著的癥狀也往往是由于腫瘤侵犯周圍器官所致。例如,胰頭部的腫瘤可能會壓迫膽管而導致梗阻性黃疸,患者在篩查黃疸原因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得了胰頭癌。這些不典型的癥狀很有可能誤導診斷,從而使患者失去早期發(fā)現的機會。大量研究證實,當胰腺癌直徑大于2cm時,多數已發(fā)生局部侵襲、淋巴轉移或血行轉移,此時手術切除并不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術后生存率。而當胰腺癌直徑小于1cm時,術后生存率會大幅度提高。既往研究表明,腫瘤長徑<1cm的患者5年生存率較腫瘤長徑1~2cm患者明顯升高(80.4%比50%)。因此,胰腺癌的早期發(fā)現和早期診斷對于改善患者預后生存至關重要!胰腺癌的篩查往往需要依靠更高級的增強CT或者增強核磁共振檢查聯合腫瘤標記物等。但是這幾種篩查手段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增強CT和核磁共振不能作為常規(guī)篩查項目,這些影像學技術對直徑小于2cm小胰腺癌病變漏診率最高可達30%以上。而CA19-9現階段是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腫瘤標志物,但有約10%的胰腺癌患者的CA19-9不會升高,稱之為“CA19-9假陰性的胰腺癌”。因為這些患者體內的Lewis抗原是陰性,不能合成CA19-9,所以這部分患者即使胰腺癌癌灶很大,分期很晚,CA19-9仍無明顯升高。近些年,隨著超聲內鏡(EUS)技術不斷發(fā)展,許多早期胰腺腫瘤被篩查了出來,從而幸運的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這次,就向大家隆重介紹超聲內鏡!什么是超聲內鏡(EUS)?超聲內鏡(EUS),通常也叫超聲胃鏡,是在胃鏡的前端加了一個高頻超聲探頭,可以在胃或十二指腸內以最近的距離檢查胰腺實質,避免了胃腸道內氣體對超聲探查的干擾,可提供胰腺實質的高分辨率超聲影像,被認為是目前診斷胰腺腫瘤最敏感的方法。超聲內鏡(EUS)既可通過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腔內形態(tài),同時又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層次的組織學結構特征及周圍臨近臟器的超聲圖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以至于直徑小至5mm的胰腺病灶都無處躲藏。超聲內鏡檢查對于胰腺腫瘤確診的臨床價值超聲內鏡(EUS)檢查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對胰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明確腫瘤性質,避免了許多漏診誤診。對于呈等回聲表現或者邊界不清或者脂肪胰基礎上不易檢出的小胰腺癌、胰腺炎性病變、胰腺良性腫瘤,其發(fā)現和鑒別診斷則更加困難。超聲內鏡增強造影成像可以有效地鑒別胰腺癌組織與正常胰腺組織及其他良性病變,從而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超聲內鏡(EUS)對胰腺腫瘤診斷的敏感度普遍達到95%左右。有學者認為超聲內鏡是檢測小胰腺癌的最佳手段。此外,EUS檢查過程中可同時顯示膽總管、十二指腸和門靜脈等結構,故對胰腺癌的術前分期也有很大臨床意義。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超聲造影增強成像技術及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技術(EUS-FNA)讓超聲內鏡如虎添翼,應用極大提高了超聲內鏡對胰腺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由于胰腺位置十分深在,病理活檢極其困難。這種情況下,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技術(EUS-FNA)就體現出巨大的優(yōu)勢,幫了我們胰腺外科醫(yī)生的大忙!它屬于微創(chuàng)獲取組織標本的活檢技術,將針頭經過胃壁或十二指腸壁穿刺進入胰腺頭、頸、體、尾部的腫瘤病灶,可以說是“360度無死角,讓胰腺癌無處藏匿”,具有方便、便捷、風險較低、創(chuàng)傷少、痛苦小的優(yōu)勢。最重要的是,在進行胰腺癌規(guī)范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之前必須要拿到“金標準”病理學依據,因此,EUS-FNA對胰腺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超聲內鏡對胃腸道壁層次結構能夠清晰顯示,普通胃鏡發(fā)現的消化道的黏膜下隆起性病變(SMT),可以通過超聲胃鏡明確病變的起源以及病灶的良惡性。?綜上,超聲內鏡作為診斷胰腺腫瘤的“神器”,能夠早期發(fā)現、精準診斷胰腺腫瘤,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2022年10月06日
842
0
9
-
錢祝銀主任醫(yī)師 六合區(qū)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那么還有一個并友提問的是這個。 呃,沒有什么癥狀,就單純的CA199高,是需要進行什么注意,那么呃,剛才提到了這個胰腺癌呢,可能沒有任何的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的癥狀,那么CA199身高確實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一個就是說實驗室的一個指標,我們很多病人體檢的時候發(fā)現199高,那么也會在門診上進行一個咨詢,那么這種情況下面首先一個我個人建議呢,先是在門診上重新再復查一個,因為體檢的時候呢,因為它的試劑盒和我們的門診就是說診斷的這個試劑盒,其實是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因為體檢它主要是篩查嘛,它主要是做這個量,呃精確度相對來說沒有那么的高,所以說呢,如果呃,不單單是腫瘤指標,比如說我們很多病人查到了肝腎功能啊,生化等等,在體檢報告上面會有一些異常的,我經常會建議病人先到門診上再復查一下,有的時候可能復查一下這些指標就正常了,那么。 這種情況下面倒不用太過于這個擔心,呃,定期復查就可以,那么如果C199持續(xù)的高,那么一般來說呢,像如果是呃,腫瘤胰腺的腫瘤引起的C199高一般會高的比較明顯一些,大多數比如說超過100以上,那么這種要高度的警惕,我們要建議他做增強CT啊,呃,包括除了胰腺以外,膽道系統(tǒng)我2022年09月15日
210
0
0
胰腺癌相關科普號

蔣醫(yī)生來了
蔣桂星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172粉絲3.2萬閱讀

許云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云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腫瘤科
1955粉絲9.1萬閱讀

陸崇德醫(yī)生的科普號
陸崇德 副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7341粉絲26.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