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8月24日
9667
0
0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躁狂三高: 1、情感高漲:感覺特別愉快,自我評價高,得意洋洋,具有感染性與自身體驗及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病人情緒不穩(wěn),容易激惹,甚至攻擊。 2、思維奔逸:思維聯(lián)想過程加快,自覺思維敏捷,內容多變,有時感到舌頭與思維賽跑,語言趕不上思維的速度,滔滔不絕,注意力分散,隨境轉移,意念飄忽,可出現(xiàn)音聯(lián)意聯(lián)。 3、活動增多:精力旺盛,興趣廣泛,動作快速,敏捷,忙碌,做事有始無終。 抑郁三低: 1、情緒低落:主要表現(xiàn)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整日憂心重重,愁眉不展,有晝重夜輕的特點,自我評價低。 2、思維遲緩:聯(lián)想速度減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減慢,聲音低沉,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意志活動減退:行動遲緩,生活被動懶散,不想做事,不愿意和周圍人接觸交往,有時候不語不動,甚至達到木訥的狀態(tài)。 重要信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黃世敬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腦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抑郁癥、腦白質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松及顱內腫瘤術后等病的中醫(yī)藥防治研究。近期開展“開心解郁丸治療抑郁癥臨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yī)元氣虧虛,氣血郁滯證診斷標準;3.年齡在18-70歲。就有機會加入我們的臨床研究,并將獲得:治療前后安全性檢查包括血、尿常規(guī)、肝功、腎功、心電圖檢查、量表檢查及研究用藥全部免費。若有意自愿參加者,詳情請于我院老年病科(新門診樓二樓老年病科620診室-周一上午);特需(門診樓十一樓18診室-周一下午)咨詢,亦可參照黃世敬醫(yī)生個人網站《廣安門醫(yī)院招募抑郁癥患者志愿者》。2019年08月02日
6086
0
1
-
范肖冬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六院 精神科 1、誤診為無病 有些雙相障礙患者,尤其是輕到中度的,對于情緒的周期性起起伏伏,周圍人和自己都不認為有病,原因可能是缺少疾病知識,也可能是患者有較高的地位、學問、權威,是家里的長輩或強勢的一方,別人不敢往病上面想,即使想到了又不敢說,而其本人則不愿想、偶爾想到了也不愿承認。本人和周圍人都認為他(她)沒病,只是一段時間鬧情緒、想不開、狀態(tài)不好(抑郁時),過一段時間又“想開了“,狀態(tài)好了(亢奮時)。 比如有的學生,前一個學期還學習十分刻苦,早出晚歸,整天泡在圖書館、教室,同時還熱心參加班級和學校的社團活動,期末考試成績排到前幾名,但是狀態(tài)不穩(wěn)定,后一個學期可能會無緣無故地像變了一個人,頹廢懶散、不與同學交往,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比如某位領導,剛被提拔后,整天精力充沛、干勁十足,晚上3點多就醒了,起床看管理方面的書,白天也不困。幾個月后卻轉變了,不愿見人,整天躲在自己辦公室里,回家還特別疲憊,倒頭就睡。以上兩個例子都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思想問題或者狀態(tài)的起伏。 2、誤診為失眠 雙相障礙病人處于抑郁狀態(tài)時,70%的患者會伴隨睡眠障礙,包括入睡難、睡眠淺、噩夢連連、早醒,白天嗜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困倦等癥狀,所以有不少病人會被誤診為失眠。 處于亢奮狀態(tài)時(輕躁狂或躁狂),由于患者精力過于旺盛,對睡眠需要很少,平均每晚睡2-3小時就夠了,病人或者忙得不亦樂乎“舍不得去睡“,快天亮才睡一會兒,或者前半夜只睡一覺,天不亮就起床讀書、干活。不同于失眠病人的輾轉反側、明明很困卻睡不著,躁狂病人則是晚上沒有困意,白天也絲毫不覺得困,反而精神爍爍。有時身體實在太累了,打個盹就又精神了,所以也會被誤診為失眠。病人自己也以為是失眠,因為整晚睡不著,但仔細追問,病人會說睡不著是壓根就不困,而且白天也不困。 3、誤診為焦慮癥 病人處于抑郁狀態(tài)時,會感覺無法勝任正常的工作、學習、社交,乃至日常生活,因此,常常擔心、急躁,甚至坐立不安,尤其是既往有過抑郁發(fā)作,治愈了,最近又抑郁復發(fā)的病人,特別擔心這次復發(fā)會很嚴重、會治不好,所以復發(fā)的病人往往剛出現(xiàn)輕度抑郁的癥狀,就出現(xiàn)重度焦慮的癥狀,所以可能會被誤診為廣泛性焦慮。 抑郁狀態(tài)時由于病人自覺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和反應都變慢,常常詞不達意,不愿與人交流,“不知道說什么“,甚至不敢接電話、微信,常常關了手機,見人會緊張,怕別人看出自己的虛弱和痛苦,怕別人看不起和憐憫,總之,是不敢見人,所以會被誤診為社交焦慮。 處于躁狂(輕躁狂)狀態(tài)時,由于“好主意、好想法“層出不窮,自己想干的事情太多,而周圍人要么跟不上他/她的節(jié)奏,要么做事的水準達不到其要求,或者不理解其意思和思想,病人自己則時間有限,分身乏術,面對眼前的千頭萬緒,尤其是反對和批評,會出現(xiàn)急躁、心煩、易怒、發(fā)脾氣等表現(xiàn) ,很容易被誤診為焦慮癥。其實這些癥狀屬于激越、易激惹,不同于焦慮,焦慮的核心是過分擔心、緊張、害怕、恐懼。 有些病人的躁狂狀態(tài)可以長達半年或一年,每天都活動多、思考多、說話多,還有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同時卻睡眠很少、休息很少,由于長時間精神緊繃、身體透支,許多病人會突然出現(xiàn)頭暈、心慌、胸痛、憋氣,伴有恐慌,以為患了重病,去急診排除了心、腦、肺等疾病后,被診斷為驚恐發(fā)作(急性焦慮發(fā)作),其根源其實是長期亢奮導致的體力透支。 4、誤診為單相抑郁 有些抑郁癥患者多次發(fā)作,有時會在一天之內突然“好起來“,也會在一天之內突然發(fā)作或加重,這些患者很可能是不典型的“雙相”抑郁。 也有些患者主動來精神科就診,理由是感覺自己近一段時間“抑郁了”,但是通過醫(yī)生面診、測試和必要的檢查,他們不符合抑郁的診斷,仔細調查他們的既往經歷,發(fā)現(xiàn)他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或較長時間內實際上是處于亢奮(躁狂)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得愉快、滿足、幸福、無憂無慮、精力充沛、無所不能,他們自認為那個狀態(tài)是“正常”,所以一旦從頂峰滑落一定距離,就無法忍受,以為陷入了抑郁,其實是雙相。 5、誤診為精神分裂癥 處于嚴重的抑郁狀態(tài)時,有些病人會出現(xiàn)與其抑郁情緒相互配合的幻覺、關系妄想、被害妄想、自罪妄想等,比如“聽“到有人批評自己、威脅自己,感覺周圍人都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犯了錯,甚至有罪,應該去自首,或認為警察要來抓自己等,還有些病人會出現(xiàn)貧窮妄想,認為家里已經沒錢了、破產了。因為存在以上精神病性癥狀,所以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癥。 處于躁狂狀態(tài)時,有些病人也會出現(xiàn)幻覺和妄想,幻聽的內容多是夸獎、鼓勵自己的,或者處于好心地出主意,唱歌、講故事等,讓病人開心快樂。常常有關系妄想、夸大妄想、出身名門妄想等,認為周圍人都知道自己,自己有能力、資源、背景,能做大事。因為以上癥狀,所以會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癥。 6、誤診為人格障礙 7、誤診為多動癥 處于抑郁狀態(tài)時,因為思維速度變慢,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尤其是閱讀時,很難產生有效記憶。在學生和從事文案工作、設計工作的病人感受更深,容易被誤診為注意缺陷障礙(ADD)。 處于亢奮狀態(tài)時,因為思維速度過快,跳躍式思維,興趣難以持久,注意力隨境轉移,嚴重影響閱讀、寫作、設計等作業(yè),而且病人同時有說話多、活動多的表現(xiàn),所以會被誤診為多動注意缺陷障礙(ADHD)。 近來接診了不少有出國留學經歷的白領,還有幾例在國內工作的外國友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抑郁狀態(tài)和亢奮狀態(tài)時都服用改善注意力的藥物。經過仔細詢問病史,都確診為雙相障礙……2019年07月10日
7891
1
10
-
石華孟主任醫(yī)師 上海國際醫(yī)學中心 精神科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感覺自己能量充沛甚至過剩,腦子里邊思緒奔涌(racing thoughts)?」思緒奔涌常與另一個常見概念「思維奔逸」(flight of thought/ideas)共同出現(xiàn)或混為一談,被視為躁狂、輕躁狂、混合發(fā)作的特征之一。然而在精神科臨床中,一些患者堅稱自己體驗到了「思緒奔涌」:想法出現(xiàn)得又多又快,來不及通過語言表達,但同時卻沒有雙相障礙典型的精力及活動增加的表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提示,思緒奔涌或許并非雙相障礙的專利。思緒奔涌與思維奔逸思緒奔涌不僅僅是「想法又多又快」。存在思緒奔涌的個體感覺到自己的想法一個接一個,停不下來,且不受約束和控制;想法之間既可能存在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也可能是完全隨機的。這一現(xiàn)象看似不嚴重,但卻可能逐漸擠占個體的日常功能,甚至影響睡眠。一些人不僅能主觀感覺到腦子里想法多且亂,外界也能明顯觀察到這些人話多語快,表述呈片段化甚至概念的堆疊,且很容易從一個話題跳轉至另一個話題。思緒奔涌的這種外在表現(xiàn)即思維奔逸。換言之,思緒奔涌是一種主觀內在體驗,而思維奔逸是一種外在表現(xiàn),兩者是同一個硬幣的正反面。思緒奔涌的內容不一定都是向前推進而有建設性的,也可能「原地打轉」,呈重復性而缺乏意義,如同正在播放損壞的唱片。例如,一些人的腦海中會不斷盤旋一段音樂、一場談話、書中的一句話、電影中的一幕對話等,但與精神病性障礙常見的「憑空聞語」存在差異。思緒奔涌與雙相障礙思緒奔涌常常是雙相障礙患者進入躁狂/輕躁狂發(fā)作的首批癥狀之一,可以為其中一些患者帶來流暢和愉悅感。然而,這種體驗對其他很多患者而言并不美好:集中注意力變得越來越難,而連自己的想法都愈發(fā)難以控制,也會讓人方寸大亂及情緒不穩(wěn)。一些患者需要連著玩一兩個小時的組詞游戲,才能勉強讓自己的心緒安定到可以睡覺的程度。輕躁狂及躁狂背景下的思緒奔涌及思維奔逸可伴隨其他一系列癥狀,包括言語迫促、睡眠需求減少、心境持續(xù)高漲或不穩(wěn)、精力增加及不安、隨境轉移、夸大思維及冒險行為等,進而滿足雙相障礙的診斷標準。也有一些患者的伴隨癥狀數(shù)量較少,構成閾下雙相障礙。其他病因思緒奔涌屬于癥狀而非特異性診斷。除雙相障礙外,一些精神及軀體疾病,以及處方藥及非法物質,也可誘發(fā)及或加重思緒奔涌。例如,很多抑郁癥患者存在思緒奔涌,但常常未被識別,且存在這一表現(xiàn)的患者病情常常更嚴重。符合DSM-5伴混合特征標注的抑郁癥患者可在發(fā)作中出現(xiàn)長時間的思緒奔涌。很多抑郁癥患者之所以對單用抗抑郁藥反應不佳,思緒奔涌未經有效治療可能是部分原因;對于這些患者,聯(lián)用心境穩(wěn)定劑(如鋰鹽)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可能有幫助。憂慮和焦慮可導致思緒奔涌,但不需要心境穩(wěn)定劑或抗精神病藥治療。擔心自己出現(xiàn)驚恐發(fā)作或嚴重應激的患者也可能出現(xiàn)思緒奔涌。并且,使用或停用某些處方藥或非法物質(如苯丙胺、哌甲酯、地塞米松、可卡因、苯環(huán)利定),以及罹患某些軀體疾?。ㄈ缱渲?、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多發(fā)性硬化、庫欣綜合征等)者也可出現(xiàn)思緒奔涌。對于醫(yī)生對于報告自己存在思緒奔涌的患者,需要考慮:▲ 患者是否真的存在思緒奔涌;▲ 思緒奔涌的潛在病因、嚴重度、持續(xù)時間及治療手段;▲ 對于部分抑郁癥患者而言,在抗抑郁藥的基礎上聯(lián)用心境穩(wěn)定劑或抗精神病藥增效治療或可減輕思緒奔涌,進而有助于改善很多難治的抑郁癥病例。對于患者如果感覺自己存在思緒奔涌,尤其是已經影響到工作、睡眠、注意力集中及人際互動時,應及時就診。一旦確定潛在原因,則可接受到恰當?shù)母深A。2019年05月27日
5037
0
4
-
曹江主任醫(yī)師 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精神科 與青少年抑郁相關的臨床信號以下幾點請注意第一使用足劑量足療程抗抑郁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效,第二,反復出現(xiàn)自殺傾向或行為第三,使用抗抑郁藥物之后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煩躁不安發(fā)脾氣。 第四,涉及法律問題,使用毒品酒后肇事肇禍的第五個抗菌藥物使用療效比較迅速,第六個抑郁發(fā)作的時間比較短暫,小于六個月,第七個抑郁發(fā)作,在25歲之前起病第八個。 抑郁發(fā)作比較頻繁,每年發(fā)作之后至少四次。 以及,其他的相關情況等等,當抑郁發(fā)作。 我們平時所說的單項羽這樣的患者符合上述情況的時候,應慎重診斷與治療上述臨床信號是雙相抑郁可能的預測性指標,建議進一步咨詢精神科醫(yī)生或者精神科醫(yī)生進行全面的。2019年05月13日
14610
0
13
-
石華孟主任醫(yī)師 上海國際醫(yī)學中心 精神科 本項納入37項研究的分析顯示,雙相障礙的診斷穩(wěn)定性總體上可以接受,前瞻一致性及回顧一致性平均值分別為77.4%和67.6%。若單獨分析6項聚焦于雙相障礙病程演變的研究,每3名初次評估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有2人在末次評估時仍維持雙相障礙的診斷;每5名末次評估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有3人由其他診斷(如單相抑郁)修改而來。具有以下臨床特征的患者診斷更容易發(fā)生變化:女性,存在精神病性癥狀,治療有過調整,情感障礙家族史陽性,伴物質濫用,疾病早發(fā)或晚發(fā)。對于絕大部分臨床科室而言,診斷可通過確認潛在的生物學進程而得到支持。然而在精神科,由于缺乏客觀指標,精神障礙的診斷仍主要依賴臨床表現(xiàn)的橫斷面評估,很多時候甚至需要去「湊」綜合征,對病史信息的解讀也經常發(fā)生變化。因此,精神障礙診斷的穩(wěn)定性,即長期隨訪期間診斷保持不變的幾率,始終存在爭議。雙相障礙(BD)的病程及臨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準確診斷很有難度。診斷不足可導致患者長期接受不到有效的治療,過度診斷則可導致患者使用不必要的藥物及失去診療其他疾病的機會。雖然臨床及研究意義重大,但針對雙相障礙診斷的穩(wěn)定性,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研究簡介一項近期發(fā)表于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的綜述中,一組研究者通過回顧相關文獻,討論了雙相障礙診斷的穩(wěn)定性以及可能影響這一穩(wěn)定性的因素。簡言之,研究者對MEDLINE及EMBASE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全面檢索,共納入了1980-2016年間收錄的探討精神障礙診斷穩(wěn)定性的37篇文獻。研究者重點對以下兩個指標進行了分析:▲ 前瞻一致性:概念上類似于陽性預測值,指初次評估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在末次評估時仍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個體比例?!?回顧一致性:概念上類似于敏感度,指末次評估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在基線時也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個體比例。研究結果37項研究中,大部分(67.5%)于歐洲及北美開展;25項采用前瞻性設計,12項采用回顧性設計;27項研究使用前瞻一致性及回顧一致性作為評估工具。聚焦于雙相障礙、精神病性發(fā)作、抑郁及一般精神障礙患者的研究分別為6項、18項、10項、3項,涉及雙相障礙患者自身的診斷變化趨勢,以及其他診斷修改為雙相障礙的趨勢。圖1 納入雙相障礙患者的研究所得到的前瞻(圓形)及回顧(三角形)一致性數(shù)據(jù)(Cegla-Schvartzman FB, et al. 2018)總體而言,研究所得到的雙相障礙診斷穩(wěn)定性數(shù)據(jù)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前瞻一致性及回顧一致性平均值分別為77.4%和67.6%。具體到各類研究:雙相障礙研究(n=6)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了雙相障礙患者自始至終的診斷穩(wěn)定性,不同研究的結果差異較大,前瞻一致性平均為66.8%(95% CI, 65.4-68.1),回顧一致性平均為39.9%(95% CI, 38.7-41.3)。換言之,單純基于這6項研究,每3名初次評估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有2人在末次評估時仍維持雙相障礙的診斷。每5名末次評估時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中,有3人由其他診斷(如單相抑郁)修改而來。精神病性發(fā)作研究(n=18)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了診斷由精神病性發(fā)作修改為雙相障礙的比例,大部分針對的是首發(fā)精神病患者?;?項回顧性研究,前瞻一致性平均為76.4%(95% CI, 73.4-79.5),回顧一致性平均為76.9%(95% CI, 69.5-83.3)?;?3項前瞻性研究,前瞻一致性平均為79.0%(95% CI, 75.9-82.2),回顧一致性平均為76.7%(95% CI, 72.6-80.7)。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急診(ER)診斷的精神病性障礙敏感性高,而特異性低。抑郁研究(n=10)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了診斷由單相抑郁修改為雙相障礙的患者比例。4項回顧性研究中,樣本量最大者為69,792,隨訪期最長者為30年,診斷由抑郁修改為雙相障礙的患者比例為5.65%-32.8%不等。女性、年齡較大及存在精神病性癥狀的患者日后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可能性更大。6項前瞻性研究中,樣本量最大者為8,588,隨訪事假最長者超過20年,診斷由抑郁修改為雙相障礙的患者比例為3.9%-39.2%不等。抑郁患者中,情感障礙家族史陽性、多次抑郁發(fā)作、存在精神病性癥狀、難治及發(fā)病年齡小可升高診斷修改為雙相障礙的可能性。診斷延遲大部分研究者認為,雙相障礙的診斷存在相當長的延遲,但具體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來自哈佛醫(yī)學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出現(xiàn)雙相障礙癥狀到被診斷,平均延遲9.6年;另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初次就診時,大約70%的雙相障礙患者被誤診,三分之一的患者在10年后才獲得正確診斷。結論總體而言,雙相障礙的診斷穩(wěn)定性可以接受。與此同時,了解影響診斷穩(wěn)定性的因素具有重要意義?;?7項研究結果,研究者發(fā)現(xiàn)有多個因素與雙相障礙的診斷穩(wěn)定性及診斷延遲有關。例如,年輕及女性是診斷延遲的高危因素,同時也是單相抑郁轉為雙相障礙的高危因素。此外,物質濫用對于雙相障礙診斷的干擾也需關注:多項研究顯示,物質濫用可改變雙相障礙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導致誤診。研究者認為,具有以下臨床特征的個體更容易在日后修改診斷:女性,存在精神病性癥狀,治療有過調整,情感障礙家族史陽性,伴物質濫用,疾病早發(fā)或晚發(fā)。此外,盡管基于研究數(shù)據(jù),雙相障礙的診斷穩(wěn)定性尚可,但在臨床實踐中,人們對于心境事件發(fā)作間期的認識仍明顯不足,尤其是存在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以及雙相障礙 II 型患者。未來仍需進一步開展研究;畢竟,雙相障礙診斷穩(wěn)定性的提高及診斷的提前,對患者而言無疑是好消息。2019年05月07日
4297
3
4
-
石華孟主任醫(yī)師 上海國際醫(yī)學中心 精神科 雙相情感障礙——顧名思義——一般包括兩組不同的癥狀。一組將個體拋入抑郁的深淵;另一組將個體騰至躁狂的頂峰。僅有躁狂發(fā)作的患者少見。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不幸罹患了這種疾病,并正在接受治療,如果病情有變,尤其是出現(xiàn)躁狂/輕躁狂發(fā)作時,應及時求治精神科醫(yī)師,控制病情,因為,(輕)躁狂發(fā)作比抑郁發(fā)作對腦功能的損害大得多。那么,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或他們(輕)躁狂即將發(fā)作呢?一、如何自我預警?對于許多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來說,大多數(shù)人都能識別出抑郁發(fā)作即將來臨的信號,并知道要盡力避免這種情況,但(輕)躁狂癥狀比抑郁癥狀不易識別。畢竟,(輕)躁狂發(fā)作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很早形成的時候,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抑郁癥狀的解除。那么,一個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如何知道即將到來的(輕)躁狂發(fā)作和“感覺良好”之間的區(qū)別呢?以下是一些衡量您癥狀的指標,如果您發(fā)現(xiàn)下述的情況越多,說明可能有出現(xiàn)躁狂的跡象了:睡眠需要量減少變得更加健談更加活躍感到異??鞓泛途Τ渑?同時也感到煩躁制定不切實際的計劃專注于同一個目標有不切實際的自我感覺容易分心思維迅速了解(輕)躁狂發(fā)作的癥狀是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第一步。專家們一般建議寫情緒日記。你可以記錄下你每天的感受,這有助于識別雙相情感障礙的情緒模式。許多人發(fā)現(xiàn),寫日記會使人們更容易明確“興奮癥狀”和“感覺良好”之間的區(qū)別。在日記中,一定要記錄下一天中任何造成不尋常壓力的事件,并記錄下任何新的和不尋常的癥狀。盡管日常生活看起來很平常,但也要在日記中記錄。比如,你照常吃飯嗎?你睡得好嗎?運動了嗎?喝酒了嗎?所有這些都可以幫助你識別出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輕)躁狂發(fā)作,以及抑郁發(fā)作。另一個識別興奮癥狀的好方法是問你自己,“我今天感覺如何?”然后根據(jù)一個類似于數(shù)字線的比例回答。-5表示情緒低落,0表示正常,而+5表示躁狂發(fā)作。把這個每日雙相情感障礙的得分寫在你的日記里。二、如何對身邊患者的發(fā)作作出預警?我們可能認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不會“隱藏癥狀”。他們要么正在接受治療,情緒穩(wěn)定,要么就處于發(fā)作期。一般人可能認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病情發(fā)作時很容易識別,他們要么會非常無力、嗜睡、沮喪、甚至輕生,要么就充滿活力、話多、嗓門大、想法天馬行空等。但實際上,有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隱藏他們病情的某些癥狀。1、他們會努力控制躁狂癥狀你有時可以看到你認識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努力控制他們的躁狂癥狀。他們可能輕描淡寫地說,那些不斷閃過的想法只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去探索許多不同的想法?;蛘撸麄兛赡軙讵氉砸蝗藭r努力練習如何隱藏狂躁,花費大量的精力,只為保持一張平靜的臉。2、他們假裝一切正常有些患者可能無法忍受再次換藥。他們可能會說,療效還行或一般。他們有時會假裝治療有效,即使他們感覺病情毫無緩解。許多患者會保持一張開心的面容,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混亂從來都沒有停止。3、他們乞求不要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那些在情緒波動中掙扎的人——不管是躁狂還是抑郁——可能會盡最大努力通過與朋友和家人斷絕關系來隱藏情緒波動。他們想出了很多借口不出門,不參加聚會或約會,或者在最后一刻取消約定。正在經歷情緒波動的極端階段的患者可能認為,他們必須盡可能減少或完全切斷與他人交流,才能稍微維持住平靜的狀態(tài)。另一些患者可能會有相反的表現(xiàn)——一下子提議做十幾種不同的活動。每天的活動計劃都有變,但他們勢不可擋的能量和熱情每日如一。4、他們的睡眠或飲食突然出現(xiàn)問題我們有時也會地睡不好覺。但正處于抑郁或躁狂發(fā)作期間的患者,睡眠或飲食的異??赡軙呦驑O端。有些躁狂發(fā)作患者可能會酗酒或吸毒,甚至因過量使用出現(xiàn)意外。如果你認識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突然在凌晨3點打電話給你,可能表明這個人正在情緒的劇烈波動中掙扎。5、他們只是說,我病了有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請假,或直接曠工/課,只是說自己感覺不舒服,或說他整個周末/晚上/白天都生病了,這可能會讓別人認為是身體疾病。這是半個謊言,因為這個人確實在與一種疾病作斗爭,但卻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身體疾病。2019年05月06日
8186
2
14
-
劉波主治醫(yī)師 自貢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門診 大家好,我們談一下什么是躁狂癥,什么是抑郁癥,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啊,經常我們把呃躁郁癥啊,這種詞掛在嘴邊。 啊,躁狂癥其實和抑郁癥是兩個對立的疾病啊,但是他經常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出現(xiàn),為什么呢啊,它就是一個情緒的兩個極端,躁狂的時候呢表現(xiàn)興奮,話多啊思維反應很快啊活動也很多,甚至很饑餓。 好管閑事啊,甚至有。 沖動的行為等等,那么抑郁癥的話就完全相反,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興趣缺乏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自卑自責對未來沒有希望啊,覺得活著沒意思,消極,想死是一種是一種情緒的對立的一面。 兩種狀態(tài)。2019年04月17日
109194
0
42
-
2019年02月10日
4090
1
13
-
陳美英主任醫(yī)師 三明市第二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導讀】當前很多人對抑郁癥、焦慮癥有了更多的關注,但卻很少人認識躁郁癥。躁郁癥,也稱之為“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有些看似很正常的人卻在遭受著躁郁癥痛苦的折磨,嚴重者經常復發(fā)甚至自殺。和抑郁癥相比,躁郁癥較難以治愈。早期識別、早期確診與積極的治療,是提高躁郁癥療效的關鍵。 躁郁癥并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但我們對它的認識和了解還太少。躁郁癥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終身性疾病。那么,到底什么是躁郁癥呢?讓我們用下面的案例來揭開躁郁癥的面紗。 n【典型案例】 案例1:小音,女,26歲,職員。興奮、話多與悲觀、消極念頭交替出現(xiàn)1年。一年前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小音開始逐漸出現(xiàn)整天興高采烈,夸夸其談,好吹噓:“我太厲害了,最近腦子越來越靈光了。”在說話時表情愉悅,洋洋自得。愛管閑事,在單位常常主動到其他科室?guī)蛣e人擦桌子、倒水,但是工作時不能專心,做事虎頭蛇尾,干了半截又到別處幫忙。領導批評她時,她也滿不在乎,反而向領導吹噓:“沒關系?!痹诩乙查e不住,不停打掃衛(wèi)生。特別愛花錢,亂買東西,可買回來以后根本就不用。進食尚好,但睡眠比平時明顯減少。2018年03月12日
8020
7
54
相關科普號

王駿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駿 心理治療師
江西省吉安市中醫(yī)院
心理咨詢科
20粉絲3638閱讀

徐道祥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道祥 主任醫(yī)師
溫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785粉絲84.1萬閱讀

姚家樹醫(yī)生的科普號
姚家樹 主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493粉絲4.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