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21日
140
0
1
-
2022年01月22日
295
0
0
-
2020年10月23日
1690
0
0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許多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可發(fā)生咯血,當咯血量超過100ml/次,或超過500ml/24h,稱為大咯血。大咯血嚴重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50%~100%,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休克。 最主要的大咯血病因是肺結核病,約10%~20%的肺結核患者因結核病反復活動,或治療不徹底而發(fā)展成慢性肺部疾病,其中相當一部分病例最終發(fā)生大咯血。除肺結核外,發(fā)生大咯血的病因依次為支氣管擴張、塵肺、曲霉菌球、肺癌以及囊性纖維化。上述病變可直接侵犯肺血管壁,導致破裂出血。此外,上述的某些慢性肺部病變,其支氣管動脈與肺動脈間形成大量側支循環(huán),血流顯著增加,有的毛細血管擴張形成血管瘤,管壁薄弱,此種側支循環(huán)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咯血是一種癥狀,其原有疾病除咯血外,還有其他的相應臨床表現,如肺結核病可有午后低熱、乏力、食欲減退、消瘦、盜汗、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支氣管擴張常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發(fā)作史、慢性咳嗽、咳膿性痰,并與體位有一定關系;塵肺患者有職業(yè)史,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咳嗽等癥狀;曲霉菌球常發(fā)生在肺部慢性疾病的空腔內(如肺囊腫、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凈化空洞中),患者可有刺激性咳嗽。 目前認為,咯血病灶均由支氣管動脈供血,雖然肺動脈和其他胸部體循環(huán)供血血管也參與了部分血供,但是支氣管動脈供血的比例最大,且容易插管栓塞,療效明顯,因此,大咯血的介入治療一般只做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其主要適應以下情況: (1)急性大咯血(300ml/24h),經內科治療無效。 (2)反復大咯血,不適宜急診手術或拒絕手術。 (3)經手術治療后咯血復發(fā)。 (4)隱源性咯血(經各種檢查包括支氣管造影和纖維支氣管鏡仍未能明確出血來源)。 (5)希望做支氣管動脈造影明確診斷并完成治療。而一些嚴重出血傾向、感染、造影劑過敏、重要臟器衰竭、全身一般情況差以及不能平臥的患者。插管、造影時發(fā)現導管不能深人靶血管口,或靶血管與脊鏡動脈有交通,栓塞可能引起脊髓損傷的患者,是介入治療的禁忌。 當造影證實出血病灶的供血動脈,并判斷栓塞物不會反流至胸主動脈,以及不會誤栓脊髓動脈等非靶血管后,可在電視屏幕嚴密監(jiān)視下注入栓塞物。治療咯血盡可能將靶血管完全封堵。栓塞后再重復造影,證實栓塞的程度。有時咯血病灶的供血動脈可有數支,在主要供血動脈栓塞后,還針對其他可能參與供血的動脈做插管、造影,證實后分別栓塞。術后處理術后給予3天抗炎治療,預防感染發(fā)生,密切觀察有無誤栓癥狀出現。 大咯血急性發(fā)作時行外科手術有很高死亡率,急診手術可能發(fā)生出血、窒息、支氣管胸膜瘺、呼吸衰竭等。因此醫(yī)師通常會對患者進行有效對癥處理,暫時控制咯血,待病情緩解后再擇期手術。 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滿足了這種需要,它不僅可以迅速止血,改善患者一般情況,為外科手術進行必要準備,而且對不能接受外科手術患者,栓塞可以達到長期控制出血目的。用此治療方式可獲得90%左右的即時止血效果,復發(fā)率約為15%~20%。而復發(fā)原因有: ①栓塞物未能完全堵塞靶血管; ②栓塞物被吸收,形成的血栓機化再通; ③附近血管形成側支交通;④原有病變進展,出現新的出血灶。若出現復發(fā),可對復發(fā)患者再次栓塞治療,如復發(fā)系原有病變進展引起,還應對原有病變進行積極治療。2020年07月17日
3847
0
1
-
2019年11月10日
2922
0
0
咯血相關科普號

孫禾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禾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呼吸內科
961粉絲38.4萬閱讀

胡春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春梅 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第二醫(yī)院
結核病科
48粉絲13.6萬閱讀

孫厚長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厚長 副主任醫(yī)師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放射影像中心
33粉絲5.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