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旻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 干酪性鼻炎、鼻竇炎是以前教科書上命名的一種疾病,近些年由于影像、病理、微生物檢驗、手術等技術的進步很少再提這個概念。按傳統(tǒng)概念描述對干酪性鼻竇炎的描述,這種疾病較為罕見,患者主要會以鼻部癥狀為主,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癥狀。病情早期患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鼻涕等非特異性癥狀。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患者鼻塞癥狀會逐漸明顯并且會伴隨有分泌物引流不暢表現(xiàn)。分泌物中的含水量較少容易長時間蓄積在鼻腔內形成干酪樣壞死物質。發(fā)病期間由于干酪樣壞死物質的存在,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鼻臭癥狀,同時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xiàn)嗅覺下降、食欲減退、頭痛、乏力等全身癥狀。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有可能會引發(fā)眼球突出、面部腫脹、上頜隆起、視力減退、神經麻痹等并發(fā)癥癥狀。 需要強調的是根據(jù)上面的描述,干酪性鼻竇炎跟現(xiàn)在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真菌性鼻竇炎非常相似,由于既往對疾病的診斷并不十分全面和準確,所以有些學者認為干酪性鼻竇炎就是現(xiàn)在概念上的真菌球型或者是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而這兩類鼻竇炎均可通過手術以及術后的隨訪治療得到控制。2021年11月27日
934
1
12
-
2021年11月09日
1517
1
7
-
臧洪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鼻竇炎是指鼻竇發(fā)生的炎癥反應,常累及上頜竇、篩竇、額竇等,鼻竇炎主要表現(xiàn)有鼻塞感、流膿涕、同時伴有一定程度的頭痛,大多由于病毒或感冒所引起。 鼻竇炎的分類: 急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細菌與病毒感染可同時并發(fā),主要病原菌有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急性鼻竇炎感染,來源于竇源性感染、鼻腔源性感染、創(chuàng)傷源性感染、全身因素等。 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多因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所引起,或未徹底治療所引起,引起慢性鼻竇炎的病因有很多,致病菌毒力強、牙源性感染、外傷和異物、全身性因素等。 鼻竇炎的治療方法: 口服藥物: 鼻竇炎通常會先采用保守藥物治療,治療鼻竇炎的藥物有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等,藥物是治療鼻竇炎最有效的方法。 局部滴用藥物: 對于癥狀較嚴重的鼻竇炎患者,可以選用滴鼻藥物來緩解鼻竇炎的癥狀,可以使用滴鼻劑或鼻噴霧劑,滴藥時用鼻吸氣2-3次,輕按鼻翼,滴完藥液后,15分鐘內不要擤鼻涕。 手術: 如果長期使用藥物不見效或效果差,則需要采用手術治療,可以解決鼻塞,可考慮行鼻內鏡下鼻甲黏膜下成形術,使氣道恢復通暢,避免黏膜損傷,符合微創(chuàng)的原則。 生活中要注意保暖,積極預防感冒受涼,以免引起感冒的發(fā)生,發(fā)生感冒時要及時服用藥物,避免引起鼻竇炎。一旦發(fā)現(xiàn)鼻竇炎時,一定要積極到醫(yī)院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2021年10月12日
2362
0
1
-
臧洪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鼻竇炎是上呼吸道常見疾病的一種,指鼻竇粘膜炎癥性疾病,鼻竇炎可分為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急性鼻竇炎病程較急,伴有發(fā)熱、全身酸痛,病程一般不超過8周,慢性鼻竇炎頭痛較輕,嗅覺減退或消失。減少鼻竇疼痛的方法:改善濕度:鼻腔中各個通道形成干痂,導致鼻竇排水不通暢,容易使病毒、細菌滯留于鼻腔中,增加空氣濕度,讓更多液體進入體內,可以使鼻涕變稀。鹽水沖洗:用鹽水沖洗鼻腔,可以緩解鼻竇引起的鼻塞、鼻癢的癥狀,鹽水洗鼻可以緩解鼻竇的壓力,可以使用鼻竇沖洗瓶來沖洗鼻腔,有很好的效果。避免使用減血沖劑:鼻竇炎患者,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使用減血沖劑,使用減血沖劑會使鼻竇壓力和鼻塞更加重,同時要注意避免飲酒,酒精會加重鼻竇疼痛和充血。冷熱交替敷鼻:在鼻部熱敷一塊熱毛巾,可以幫助溫暖鼻腔,大約敷3分鐘,再用冰毛巾冷敷30秒,重復交替3次左右,交替冷熱敷鼻部,可以緩解鼻竇疼痛和鼻竇壓力。鼻竇炎的治療:藥物治療:鼻竇炎的治療主要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如果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差,那么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鼻竇炎早期,癥狀較輕,可以口服藥物或使用鼻噴劑,同時再配合鹽水洗鼻,效果最佳,如果炎癥較明顯,可以服用抗生素來治療,在應用鼻噴劑后,會用些黏膜減血沖劑,這樣可以進一步讓竇口黏膜收縮,竇腔和鼻腔的炎性滲出物進一步排出來,大部分患者通過藥物治療,癥狀會逐漸改善。手術治療:目前鼻竇炎在手術上,主要以功能性鼻內鏡下鼻腔鼻竇手術為主,它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它將傳統(tǒng)根治性大部或全部刮除竇腔內粘膜的破壞性手術,變?yōu)楦鶕?jù)病變的程度,盡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竇的正常黏膜和結構,使鼻腔鼻竇的形態(tài)和功能恢復的手術。當鼻竇炎患者疼痛嚴重時,要多注意休息,同時要注意鼻腔的清潔,不要擤鼻用力,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天氣變化時,及時增添衣物,避免感冒,當發(fā)現(xiàn)鼻竇炎時,要積極治療,避免引發(fā)其它疾病。2021年07月28日
847
0
2
-
2021年07月22日
1191
0
0
-
張萍主任醫(yī)師 昌吉市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 很多患者和醫(yī)生普遍認為鼻息肉手術后容易復發(fā),甚至有的觀點認為既然會復發(fā),那就第一次就不應該做手術。那這些看法是否正確呢?鼻息肉手術后復發(fā)該怎么辦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析一下。1 鼻息肉是否容易復發(fā)?總的來說,一部分鼻息肉有復發(fā)傾向,一部分鼻息肉不容易復發(fā)。通過標準化的手術,充分的術后藥物治療和護理,嚴密的門診隨訪,大部分的鼻竇炎伴鼻息肉的患者是可以達到臨床良好控制的。即使一段時間過敏控制不滿意,局部有息肉復發(fā),再次手術也非常容易,甚至門診局麻就可以完成。2 患者體質情況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目前認為鼻息肉的發(fā)病機制大致分為幾種,其中嗜酸性鼻竇炎或嗜酸性鼻息肉的患者屬于“過敏體質”,鼻腔內過敏狀態(tài)不易控制或容易反復,因此鼻息肉有復發(fā)傾向,同時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是此類典型人群。而多年慢性鼻竇炎引起的鼻息肉,尤其是平時沒有噴嚏流清涕的過敏癥狀的患者,接受成功的手術后,鼻息肉復發(fā)的幾率非常低。3 手術是否做好了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鼻息肉手術實際上包括2-3個部分組成:a.切除鼻息肉,b.充分開放鼻竇,c.矯正鼻腔結構問題。手術后鼻腔通氣改善并不是評價鼻息肉手術是否成功的標準,因為花10分鐘單純切除鼻息肉就可以改善鼻腔通氣,但這樣的手術方式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術后必然復發(fā)。術后內鏡檢查和CT檢查是檢驗手術是否達標的真理。有的患者術后鼻息肉復發(fā)再拍CT仍發(fā)現(xiàn)有鼻竇氣房殘留,更有甚者被其他醫(yī)生誤認為“上次沒做過鼻竇手術”,說明首次手術必然有欠缺之處。受限于不同地區(qū)醫(yī)療水平和醫(yī)生手術技術的限制,不成功或不合格的手術都有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問題。例如:a.只開放了篩竇和上頜竇,但蝶竇和額竇引流有問題卻沒有解決;b.鼻竇口開放不夠,鼻竇間隔去除不充分,鼻竇引流通道有阻擋c.鼻中隔未行矯正卻切除了鼻腔狹窄一側的下鼻甲d.鼻中隔通道狹窄,不利于術后噴藥到達鼻腔e.術后復查不及時,未及時處理術腔囊泡等問題。術后復查隨訪不充分,術腔未能完全恢復就中斷了復查隨訪。4 是否需要做全部的鼻竇開放手術?對于非嗜酸性鼻竇炎鼻息肉,通常開放病變的鼻竇即可,如果蝶竇或額竇沒有問題,可以不做開放。對于嗜酸性鼻竇炎鼻息肉,則需常規(guī)開放全組鼻竇,只開放篩竇和蝶竇的手術方式,往往術后有持續(xù)的額竇或蝶竇炎癥,造成這兩個鼻竇口周圍黏膜水腫息肉樣變,最后引起鼻息肉復發(fā),因此需確保每一個鼻竇都充分開放和引流,對于伴有哮喘的典型嗜酸性鼻息肉患者,甚至需行中鼻甲切除和全組鼻竇輪廓化手術,從而盡可能地減少鼻竇氣房之間的隔斷,使鼻竇和鼻腔成為一個共同腔,不僅能確保所有鼻竇引流通暢,也使得術后鼻噴藥物能有效達到鼻竇腔作用于鼻竇黏膜。換句話說,手術不合格的前提下,統(tǒng)計術后復發(fā)率就失去了比較和借鑒的意義。由此得出的結論(鼻息肉反正要復發(fā),不值得做手術)并不具有說服力。5.將復發(fā)完全歸咎于患者體質因素是草率的激素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鼻息肉術前術后的常用藥物,多數(shù)情況下使用外用噴鼻激素。根據(jù)手術的需要,也會在手術前后短期使用口服激素,促進鼻竇黏膜上皮化,減少水腫囊泡和息肉樣變的發(fā)生。但手術后使用口服激素仍未治好鼻竇炎鼻息肉,不等于患者過敏體質嚴重。我曾遇見過多名在地方醫(yī)院,甚至在北京某知名醫(yī)院手術后鼻息肉復發(fā)的患者,術后吃了數(shù)月的口服激素,鼻竇炎鼻息肉未治愈反倒是肥胖等副作用凸顯。且不說長期服用激素是否得當,單說激素吃足量了問題仍沒有解決時,是否應該找一找別的原因呢?這就好比,攝影創(chuàng)作的前期缺陷總想靠后期ps來彌補。只是有的缺陷能彌補,有的則彌補不了。6 鼻竇炎、鼻息肉術后沒有痊愈或復發(fā)的表現(xiàn)有哪些?a.持續(xù)有粘膿涕,涕倒流;b.再次持續(xù)性鼻塞;c.術后嗅覺恢復后再次下降;d.頭悶脹,疼痛不適。7 鼻息肉術后復發(fā)還做手術嗎?a.做,而且要做好。b.術后按醫(yī)囑用口服藥和外用藥,藥不在多,恰當就好。c.術后完全康復后個人按需用藥,即感冒急性鼻竇炎或過敏季節(jié)過敏發(fā)作時及時用藥。d.每半年在就近醫(yī)院評估鼻腔狀態(tài),有問題及時處理。8 術后需要復查幾次?a.鼻竇炎癥輕、術后恢復良好的患者術后需要復查2-3次,間隔10天-2周。b.鼻竇炎癥重或慢性骨炎骨質增生重的患者,術后竇腔上皮化略慢,容易有水腫囊泡形成,需在門診復查時適當處理。待鼻竇腔黏膜完全恢復正常,才能結束門診復查。因此總的復查周期會更長。總之,鼻竇炎鼻息肉術后復發(fā)一定要仔細去分析復發(fā)的原因,勝利并不是遙不可及,找到合理的應對方法,就能花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2021年06月19日
1186
0
0
-
徐秀娟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耳鼻喉科 昨天在診室,有家長問我,徐主任,幫忙看看我們孩子有沒有鼻竇炎…或者,我們以前有過敏性鼻炎,最近老流膿鼻涕,鼻炎是不是犯了?我覺得這個話題可以寫一寫了… 鼻炎這個話題,相信困擾著很多患者,醫(yī)患之間的溝通,往往隔離著科普知識的缺乏,如果患者可以適當了解一下你或者家人孩子需要就診的疾病譜系,和醫(yī)生的溝通,會好很多,避免很多口舌和無效溝通。與其拿出時間在診室做科普,不如用這些時間來探討一下病情和你愿意配合的治療方案… 言歸正傳,鼻炎有很多類型,急慢性鼻炎,變應性鼻炎或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血管運動性鼻炎,嗜酸粒細胞增多性非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各種類型的鼻炎,如何鑒別區(qū)分呢? 急性鼻炎,其實就是傷風鼻炎,也就是我們通俗說的感冒,發(fā)病期比較早,多有吹風受涼或者過度疲勞、飲酒病史,主要癥狀就是鼻塞、噴嚏及鼻流清涕。多為病毒感染,自限性疾病,多數(shù)人可以自行緩解,病史大約1周左右,通常無需用藥或者吃點中成藥類的感冒藥改善癥狀即可。 也有一部分人,緩解—復發(fā)—緩解—復發(fā),反復發(fā)作,或者本身有鼻腔結構異常,可以進行性發(fā)展為急性細菌性鼻炎—鼻竇炎,也就是此時,感染由病毒變成了細菌,如何鑒別呢?根據(jù)2013年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發(fā)布的關于“兒童和成人急性細菌性鼻及鼻竇炎臨床指南”,以及2014年我國“兒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竇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對于癥狀無法緩解大于10天,或者近期加重、膿涕增多,高熱等癥狀3~4天,建議就醫(yī)治療,此時多為細菌性鼻炎—鼻竇炎可能。 鼻炎和鼻竇炎,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醫(yī)學認為鼻炎往往鼻腔粘膜的炎癥,而鼻竇炎可以認為是炎癥進一步發(fā)展,累及鼻竇粘膜或者骨質,臨床上通過癥狀學可以做簡單的區(qū)分,鼻竇CT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疾病范圍,隨著病情的遷延及反復,鼻腔炎癥往往會累及鼻竇粘膜。 對于癥狀較重的鼻塞,膿涕及頭痛、發(fā)熱等患者,往往考慮急性鼻竇炎可能。不同部位的鼻竇炎,往往有自己的疼痛規(guī)律: 急性上頜竇炎:常前額部、面頰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輕,午后重; 急性額竇炎:晨起前額部巨痛,漸漸加重,午后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 篩竇炎:多頭痛較輕,局限于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 蝶竇炎:表現(xiàn)為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可出現(xiàn)早晨輕、午后重的枕部頭痛。 除了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另一大類鼻炎,就是屬于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也就是與機體的致敏因素或者免疫穩(wěn)定因素有關的鼻炎,致敏源通過呼吸道進入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引起的系列癥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鼻癢、鼻塞、噴嚏、鼻流清涕等癥狀。 患者往往有既往發(fā)作病史及接觸史,部分患者有季節(jié)性特征,如某些花粉季節(jié)、春秋季節(jié)變化或者北方風沙季節(jié)影響等等,往往體弱多病,易受涼感冒,或者有遺傳體系的影響,比如子代或者父母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或者皮膚過敏問題等等。 關于過敏性鼻炎或者變應性鼻炎的診療,我國2015年有指南出版,近年又有陸陸續(xù)續(xù)的各種方案出臺,可以說目前的研究非?;馃?,很多治療方案也在試探推廣中。 但是,在個人保健方面,避免致敏源的接觸,加強鍛煉,避免感冒,增強體質,是患者可以努力去做到的。2021年06月15日
1837
0
1
-
史劍波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鼻???/a> 耳鼻喉門診經常有一些這樣患者: 因為頭痛、頭暈做了頭部CT,報告上卻赫然寫著“鼻竇炎”。----這個情況怎么辦呢?尤其是頭痛、頭暈這些誘因很多、不易理出頭緒的癥狀,經常是頭部CT沒有發(fā)現(xiàn)顱內問題,病人卻得到了“鼻竇炎”報告,故以為找到病因了,大多處患者就診到耳鼻喉科門診讓醫(yī)生幫助解決。那么到底怎么辦呢?既然“無意中”發(fā)現(xiàn)鼻竇炎,還是建議和耳鼻喉科醫(yī)師約見一次面的。要結合日常的癥狀、鼻腔的檢查具體問題,讓專業(yè)的耳鼻喉醫(yī)生給您專業(yè)的治療方案。比如:報告里的“鼻竇炎”,從鼻竇炎癥的程度說,可能指的是鼻竇局限粘膜增厚,也可能是鼻竇內軟組織影已經滿灌(鼻竇全是炎癥)。這些信息,大多處CT報告是不提供的,耳鼻喉醫(yī)生會閱鼻竇CT片給予解讀出來。下面列舉一些門診較常見的,“無中意”被CT發(fā)現(xiàn)的鼻竇炎的例子,告知大家是否要處理。病例01 接近正常的鼻竇CT,僅僅是鼻竇粘膜輕微增厚。沒有鼻塞、流涕、鼻涕倒流、頭面部疼痛、嗅覺減退等鼻竇炎癥狀。--不處理、繼續(xù)觀察,尋找其他導致頭痛原因。病例02 有癥狀的鼻竇炎,鼻竇CT提示鼻竇內均質的軟組織密度影子,沒有骨質破壞,有鼻塞、流涕、面部疼痛癥狀,需按照鼻竇炎規(guī)范治療。病例03 有癥狀的真菌性鼻竇炎,鼻竇CT提示,右側上頜竇內軟組織密度影,伴有鈣化,有鼻塞、流涕、頜面部疼痛等癥狀,考慮真菌性鼻竇炎,需手術治療。 最后想說的是,鼻竇內軟組織影,并非鼻竇炎所特有的,伴有骨質破壞、中鼻道占位等問題,另需分析。已經做過的頭顱CT往往不能完全體現(xiàn)鼻竇的病變特征,可能還需鼻竇CT再評估。拋開鼻部癥狀談CT鼻竇炎,是不科學的,不是每個CT報告的鼻竇炎都需要治療。2021年06月07日
7031
18
21
-
葉海波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 感冒還是鼻竇炎,傻傻分不清?王曉嬡,葉海波上海六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葉海波 門診常遇到病人有這樣的煩惱:“醫(yī)生啊,我反反復復感冒已經好幾個月了,好頑固呀,一直會有鼻塞和黃鼻涕,有時候還頭脹”。究竟是感冒還是鼻竇炎,患者自己往往很難區(qū)分,以至于耽擱了疾病的治療,拖出大問題。是鼻竇炎還是感冒?傻傻分不清楚?我們可以根據(jù)以下幾點進行初步辨別:癥狀持續(xù)時間不同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而鼻竇炎往往遷延不愈,鼻塞、流膿涕等癥狀可持續(xù)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更長時間。癥狀表現(xiàn)不同感冒初多為清涕,后期轉為黏膿性,常伴咽干咽痛、咳嗽發(fā)熱、全身肌肉酸痛、疲乏無力;而鼻竇炎則為黃膿涕、鼻塞,嚴重者伴嗅覺減退、頭面部脹痛(額部、枕部痛,晨輕暮重或暮重晨輕特點),多為鼻局部癥狀。誘因不同感冒常因天氣變化、受涼引起,有一定的傳染性,多數(shù)為群發(fā);而鼻竇炎可在常年任一時段反復發(fā)作,不具有傳染性。相信大家已經能夠大概區(qū)分兩者,當“感冒”遷延不愈時,要及時去看醫(yī)生,明確診斷正確治療。我們?yōu)槭裁慈菀椎帽歉]炎?這要從鼻竇的解剖說起:人體頭部有四對鼻竇,分布于鼻兩側、額部和縱深處,是含氣的空腔,分別是額竇、上頜竇、篩竇、蝶竇。每個鼻竇相當于一個房間,房間的出口就是竇口,開口于鼻腔。竇口很小,當有炎癥感染、黏膜水腫時,竇口非常容易堵塞,此時竇內分泌物難以排出,久之引起鼻竇炎癥。一些患者還常合并鼻腔息肉,鼻鏡下可見鼻腔荔枝樣息肉腫物。息肉堵塞鼻竇引流口,致鼻竇引流障礙,進一步加重鼻竇炎癥。長期鼻腔堵塞、鼻涕倒流,也易導致咽部炎癥,支氣管肺部炎癥,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鼻塞、膿涕、頭痛、嗅覺減退)及鼻竇CT、電子鼻鏡檢查結果可明確診斷。得了鼻竇炎,該怎么治療呢 ?藥物治療1.鼻用糖皮質激素:有抗炎、減輕黏膜水腫的作用。2.黏液促排劑:增強鼻竇纖毛擺動,稀釋分泌物,促進黏液排出。3.抗過敏藥物:主要針對鼻竇炎合并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4.鼻腔生理鹽水沖洗,保證干凈衛(wèi)生的鼻腔環(huán)境。5.根據(jù)患者得鼻竇炎發(fā)作時間、嚴重程度給予適當?shù)目股乜寡字委?。手術治療1.經藥物保守治療三個月后,臨床癥狀不能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患者。2.對于臨床上慢性頑固復發(fā)性鼻竇炎病例,手術是提高生活質量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具體治療方案還需咨詢醫(yī)生,依據(jù)個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讓我們共同攜手疾病的治療,守護鼻腔健康,順暢呼吸每一天!2021年04月11日
1074
0
1
-
臧洪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病如其名——慢性病,在于慢性發(fā)展。醫(yī)學上對于大部分慢性病的定義都是病程超過3個月為此。慢性病最重要特點——導致疾病發(fā)生的病因存在不止1天2天。什么是鼻竇炎?人頭顱里總共有4對鼻竇。他們是個囊袋狀的含氣盲腔,有位于鼻腔的外側,有位于深部。開口全在鼻腔。我們可以把鼻內部想象成一個大房子,鼻腔是客廳,每側的4個鼻是臥室。臨床上鼻竇炎通常是有5個局部癥狀:膿涕、鼻堵、嗅覺下降、頭痛、鼻腔內異味。但并不是所有慢性鼻竇炎患者都同時具備上述五個癥狀,都有的患者是真的很悲催。但是沒有的患者也別太心存僥幸,后期發(fā)展起來其實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確診慢性鼻竇炎還是需要現(xiàn)代醫(yī)學去結合患者的癥狀、醫(yī)生的查體和影像學。CT是金標準,心存懷疑的可以去拍個CT,結果一目了然。臨床上現(xiàn)在把慢性鼻竇炎分成2類:伴鼻息肉的、沒伴兒的。什么是鼻息肉?增生和息肉樣變,最終形成了鼻息肉。基于此,患者朋友們就可以簡單認為:如果你的醫(yī)生告訴你有了鼻息肉,十有八九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其實長的挺好看的,有葡萄串兒樣的,也有大荔枝樣的,多半病人照照鏡子就能發(fā)現(xiàn)“美景”。怎么治療?療效如何?簡單來說,規(guī)范用藥。核心藥物包括:鼻噴激素,核心用藥。口服有抗炎作用的抗生素:醫(yī)生通常會選擇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克拉霉素。它主要作用是抗感染、減輕粘膜炎癥。鼻腔沖洗:通過不停的沖洗,清除成人鼻腔和鼻竇里的膿性分泌物、細菌,以此保護鼻竇粘膜。兒童要記得選擇噴霧式??惯^敏藥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魯司特鈉,抗過敏藥物只針對性病人本人,可不敢瞎吃亂吃。關于鼻竇炎想說的差不多也就是這些了,我知道鼻竇炎人真的很痛苦。但沒關系,只要大家跟上醫(yī)囑跟上治療,不氣餒,擦干眼淚繼續(xù)!為什么要持續(xù)那么久?因為鼻竇粘膜在術后3-6個月內會短暫喪失自己的部分引流功能,導致部分分泌物無法從鼻竇內排出。這時就需要醫(yī)生在內鏡下幫助清理。2021年04月10日
2790
0
2
鼻竇炎相關科普號

許鵬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鵬飛 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兒科
1.7萬粉絲56.2萬閱讀

周麗楓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麗楓 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耳鼻咽喉科
1068粉絲26.3萬閱讀

趙昱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昱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兒童醫(yī)院
耳鼻喉科
2408粉絲2.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