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廣軍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肝病研究所 肝臟穿刺組織活檢肝硬化診斷的金標準,也能幫我們明確有無早期的肝硬化。在臨床上,通過抽血化驗或影像學檢查還不能明確肝硬化的病因時,肝臟穿刺組織活檢往往作為最后的檢查手段用于尋找肝硬化的病因,但因為屬于有創(chuàng)性檢查,不能為大多數(shù)患者所接受。肝臟彈性測定檢查,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類似于腹部超聲,簡單、方便、快捷,患者無痛苦,可定期復查,監(jiān)測患者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進展。腹部核磁檢查,有時候在腹部B超或腹部CT檢查未發(fā)現(xiàn)肝硬化的情況下,早期發(fā)現(xiàn)肝硬化,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但費用較高,不適宜作為一個常規(guī)隨訪檢查項目。2022年08月31日
570
0
0
-
張引強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肝病科 老李是一位來自山東東營的患者,昨天他發(fā)來他近期的CT檢查單給我,問我這次檢查結果如何?我看完結果告訴他:“您很幸運,CT結果提示目前沒有肝硬化了,逆轉了”。他喜出望外,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他之所以在我門診堅持服用中藥起因是他有乙肝家族史,他的哥哥之前肝癌晚期曾在我的門診治療提高了生活質量,并延長了生存期間。早在第一次陪哥哥過來我讓他及時開始了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去年年底因為CT提示肝硬化了開始服用中藥的。了解到這個病例后,門診跟診的學生都特別興奮。之前他們雖然曾在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2019年《肝硬化診治指南》中讀到過肝硬化逆轉的描述,但是一直覺得不太可能,就希望我能仔細講一講中醫(yī)藥治療的肝硬化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今天一道分享給各位: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進展至以肝臟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形成、肝內外血管增殖為特征的病理階段,代償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失代償期以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嚴重損傷為特征,患者常因并發(fā)腹水、消化道出血、膿毒癥、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和癌變等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肝硬化的常見病因有:肝硬化起病常隱匿,早期可無特異性癥狀、體征。根據是否出現(xiàn)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國外指南也有將肝硬化分為五期,代償期(1、2期)和失代償期(3、4、5期),其年病死率分別為1.5%、2%、10%、21%和87%。肝硬化的診斷需綜合考慮病因、病史、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治療過程、檢驗、影像學及組織學等檢查。臨床可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再代償期及肝硬化逆轉。2.1代償期肝硬化的診斷依據(下列四條之一):(1)組織學符合肝硬化診斷;(2)內鏡顯示食管胃靜脈曲張或消化道異位靜脈曲張,除外非肝硬化性門脈高壓;(3)B超、肝臟硬度測定(LSM)或CT等影像學檢查提示肝硬化或門脈高壓特征:如脾大、門靜脈≥1.3cm,LSM測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診斷界值。(4)無組織學、內鏡或影像學檢查者,以下檢查指標異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條中2條):①血小板(PLT)<100×109/L,且無其他原因可以解釋;②血清白蛋白(ALB)<35g/L,排除營養(yǎng)不良或腎臟疾病等其他原因;③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率(INR)>1.3或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停用溶栓或抗凝藥7天以上);④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PLT比率指數(shù)(APRI):成人APRI評分>2。需注意降酶藥物等因素對APRI的影響。2.2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診斷依據 在肝硬化基礎上,出現(xiàn)門脈高壓并發(fā)癥和(或)肝功能減退。(1)具備肝硬化的診斷依據;(2)出現(xiàn)門脈高壓相關并發(fā)癥:如腹水、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膿毒癥、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2.3肝硬化再代償和(或)逆轉 臨床研究證明,失代償期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相關肝硬化患者,經過有效抗病毒治療可顯著改善肝臟功能,包括改善肝臟代償功能,減少門脈高壓相關并發(fā)癥,最終避免肝移植,類似“代償期肝硬化”。乙肝相關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期間的肝功能再代償比丙肝相關肝硬化的患者更常見。目前,對失代償肝硬化再代償?shù)亩x仍不明確,也存在爭論。總之,肝硬化患者出現(xiàn)失代償后,由于病因有效控制、并發(fā)癥有效治療或預防等,可在較長時間內(至少1年)不再出現(xiàn)肝硬化失代償事件(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但仍可存在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與實驗室檢查特點,被認為“再代償”。眾多臨床數(shù)據提供了肝硬化可逆轉的證據。乙肝肝硬化無論是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經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有相當一部分患者能夠肝硬化逆轉,可顯著改善食管靜脈曲張,甚至門脈高壓逆轉。肝硬化診斷明確后,應盡早開始綜合治療。重視病因治療,必要時抗炎抗肝纖維化,積極防治并發(fā)癥,隨訪中應動態(tài)評估病情。若藥物治療欠佳,可考慮胃鏡、血液凈化(人工肝)、介入治療,符合指征者進行肝移植前準備。病因治療是肝硬化治療的關鍵,只要存在可控制的病因,均應盡快開始病因治療。如乙肝丙肝的抗病毒、酒精肝的戒酒,藥物肝停止使用傷肝藥物等。對某些疾病無法進行病因治療,或充分病因治療后肝臟炎癥和(或)肝纖維化仍然存在或進展的患者,可考慮給予抗炎抗肝纖維化的治療。在抗肝纖維化治療中,目前尚無抗纖維化西藥經過臨床有效驗證,中醫(yī)中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醫(yī)學認為肝纖維化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主要治療原則有活血化瘀法、扶正補虛法和清熱(解毒)利濕法等。目前常用的抗肝纖維化藥物包括安絡化纖丸、扶正化瘀膠囊、復方鱉甲軟肝片等,在中醫(yī)辨證基礎上給予藥物效果更佳,其方藥組成均體現(xiàn)了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原則。中藥湯劑處方辨證因人而異有著個體化量身定制的特別,是最佳的選擇。此外,并發(fā)癥的處理特別關鍵:如腹水的補充人血白蛋白、利尿;消化道出血止血及預防(藥物或鏡下治療);自發(fā)性腹膜炎抗感染;肝性腦病降血氨等。對于肝硬化的治療,中醫(yī)藥有以下優(yōu)勢:(1)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大多數(shù)肝硬人化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對于疾病的焦慮使得全身出現(xiàn)較多不適癥狀,影響了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中醫(yī)藥在調理癥狀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如改善睡眠、增進食欲、緩解肝區(qū)不適和皮膚瘙癢等;(2)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中西醫(yī)結合對于腹水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純西藥,緩解腹脹、尿少作用明顯,特別是頑固性腹水,可避免肝穿刺放腹水的感染風險;對于肝性腦病通過口服中藥及灌腸內外結合治療,減少毒素吸收緩解神志癥狀,減少肝昏迷發(fā)作頻率;對于部分食道靜脈曲張患者能減少出血的發(fā)生;(3)改善理化指標:“十一五”至“十三五”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提示,中醫(yī)藥可改善肝硬化病理組織學、對于生化及肝臟硬度等均有很好的下降和逆轉,從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對于肝癌的二級預防目標。肝硬化屬于終末期肝病,如果積極治療可達到穩(wěn)定病情,減少并發(fā)癥的效果:失代償患者經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得到“再代償”,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可以達到逆轉。肝硬化治療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單獨病因治療或者單獨的軟肝保肝治療都不恰當?shù)?,治療一定要全面,要考慮預防并發(fā)癥、預防肝癌等。中醫(yī)藥的使用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yī)師辨證下處方。不要迷信偏方或者“神藥”,個體化的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藥治療的精髓。2022年07月04日
1785
0
5
-
2022年03月20日
813
0
0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對于慢性患者來說,最擔心的事情莫過于自己病情進入慢乙肝三部曲的后兩部——肝硬化和肝癌。而慢乙肝相關的肝癌多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所以我們首先應該重點關注肝硬化的防治和治療。 但是,因為肝硬化是由于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并且,乙肝還會伴有各種各樣的并發(fā)癥,像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fā)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使得它成為了患者眼中難以拔除的利刺。而且,因為乙肝肝硬化的病情經常會有所變數(shù),這也讓不少患者對它感到防不勝防。小編在這里總結了4個乙肝肝硬化治療中常見的問題為各位進行解答。 1、乙肝肝硬化可以逆轉嗎? 目前來說,雖然乙肝肝硬化還得不到徹底的逆轉,但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只要規(guī)范治療、定期檢查,注意休息和飲食,病情都是可以控制和穩(wěn)定的。 而且,當抗病毒藥物有效抑制病毒后,肝臟的炎癥能有所緩解。這時,組織學上的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還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轉”。此外,得到“逆轉”的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健康生活。 2、肝硬化必須抗病毒治療嗎? 抗病毒治療是減緩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進度的唯一方法。存在代償期或失代償期肝硬化證據的慢性乙肝患者,無論其ALT水平、HBeAg狀態(tài)和HBVDNA水平如何,都需要抗病毒治療。 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可選擇干擾素和核昔(酸)類似物,選擇干擾素一定注意干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和禁忌證;肝硬化患者若是失代償期,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只能選擇核苷(酸)類似物,且最好選擇強效低耐藥藥物替諾福韋酯或恩替卡韋治療。 3、病情好轉后抗病毒藥可以停嗎? 因為患者已經處于肝硬化了,一旦停藥就有非常大的可能導致患者的病情快速惡化,甚至導致急速的肝臟衰竭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處于肝硬化階段的患者不能隨便停藥,必須堅持長期服用。 雖然現(xiàn)在的抗病毒藥尚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是,只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還是能保證患者在今后有正常的健康生活的, 當然,如果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如全身情況變差、明顯肌痛、肌無力等癥狀,或化驗血肌酐、肌酸激酶或乳酸脫氫酶明顯升高的患者,應及時就診,由醫(yī)生確定是否需要停藥或換用其他抗病毒藥物。 4、乙肝肝硬化患者應該怎樣做好檢查呢? 乙型肝炎患者應至少每6個月檢測1次甲胎蛋白和腹部超聲,如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做增強CT或磁共振掃描,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此外,肝硬化患者還應每1-2年進行胃鏡檢查或上消化道X線造影,以觀察有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其進展情況。每3個月化驗1次HBV DNA、肝功能、血常規(guī),以監(jiān)測抗病毒治療情況和肝功能狀態(tài)。2021年12月17日
555
1
8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現(xiàn)在能反應肝臟情況的檢查多種多樣,但很多時候都會在醫(yī)生開的單子里看到B超的身影。那為什么醫(yī)生會喜歡用B超來輔助診斷呢? 因為B超檢查對于患者的身體完全沒有傷害,更沒有痛苦,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存在。而且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實質器官,是最適合通過超聲進行診斷的。但是,在臨床診斷上還是出現(xiàn)有不少的患者對于B超到底能檢查什么不是很了解。所以,小編在這里對B超到底能檢查些什么?做一些簡單的總結和歸納。 1. 了解乙肝患者患病期間的肝臟狀態(tài) 雖然肝臟B超不能檢查出乙肝,但是B超能非常清楚地地反應乙肝患者此時的肝臟狀態(tài):是否出現(xiàn)纖維化的情況? 如果在檢查期間肝臟的形態(tài)和密度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就說明目前肝臟或許已有纖維化的預兆。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肝臟真實狀態(tài)。并且盡早接受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生。 2.診斷肝臟囊腫 如果超聲檢查呈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區(qū),且囊壁菲薄,邊緣光滑,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晰,其后回聲增強時就說明你有了肝臟囊腫。 3.診斷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的肝臟的大小、密度、形狀較以前健康的肝臟會有很大的區(qū)別,所以,通過B超的超聲波能比較清楚地呈現(xiàn)肝臟的狀態(tài)。 但是因為肝硬化患者的B超結果跟肝癌的B超結果比較相像。所以,患者還需要每6個月檢查B超和甲胎蛋白,以及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來確診。 4.診斷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在進行檢查時,B超會出現(xiàn)與正常肝臟不同的反應。一般來說,脂肪患者會出現(xiàn)“回聲增粗”的現(xiàn)象。 此外,B超還能檢查血管瘤、肝腹水、膽囊息肉、膽管結石以及膽腫等。我們可以這里看出B超其實是可以檢查很多東西。 但是,就算再完美的東西也會有其局限性,例如:“肝臟的斜徑增加了1厘米”、“脾的厚度有所變化”等量化指標B超難以做到很精確。而且,在不同醫(yī)院得出的檢查結果,甚至在同一醫(yī)院不同時間的檢查結果,都有可能不一樣。 所以,想要達到更好的檢查效果,需要由有經驗的醫(yī)生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結果才能做出正確診斷。2021年12月04日
1927
1
11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如果不抗病毒治療,大約有40%的人會發(fā)生肝硬化。發(fā)生肝硬化前忙于衣食名利,對乙肝漠不關心;意外發(fā)現(xiàn)已經是肝硬化了,立刻悲觀失望,萬念俱灰。我想:你不會是這樣吧?要緊的是把肝硬化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弄清楚,不要漏診而耽誤病情;發(fā)現(xiàn)已是肝硬化了,樹立信心,積極正確的進行治療。 你怕肝硬化,但是你對肝硬化了解多少? 一 肝硬化分為哪幾個階段 肝硬化通常分為兩個階段,初期通常為代償期的肝硬化,癥狀輕,而且沒有特異性,可以有乏力,食欲減退,腹脹不適等。 如果病情進一步的發(fā)展,當出現(xiàn)腹水和其他并發(fā)癥時,臨床上稱之為失代償期的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肝硬化的癥狀有消化道的癥狀,例如食欲不振,伴有嘔吐,腹脹,脾大,腹水,同時可能會有出血傾向,例如牙齦、鼻腔出血,皮膚紫癜,女性的月經過多等。同時,內分泌紊亂會導致一系列的癥狀,例如男性的性功能減退,男性的乳房發(fā)育。另外,還有可能會出現(xiàn)門靜脈高壓的癥狀,例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怎樣診斷早期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如何診斷?患者通過自檢和醫(yī)院的檢查,就能夠很好的診斷出早期肝硬化了,由于早期肝硬化的癥狀并不明顯,所以需要患者自身的發(fā)現(xiàn),再及時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了解早期肝硬化的自檢內容有助于患者對早期肝硬化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對于早期肝硬化的自檢以及醫(yī)院的確診內容。 一 患者的自檢 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并且還不時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癥狀;體重驟然下降,身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不如從前了;膚色發(fā)生了變化,相比正常人的要黃、深,這一現(xiàn)象在醫(yī)學領域被稱為黃疸;四肢無力、容易疲勞,即使休息也得不到緩解。 當患者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時候,應該立即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由于早期的肝硬化是可逆的,也就是說,如果發(fā)現(xiàn)和治療的早,還是有治愈的可能性的。當肝硬化發(fā)生到中、晚期的時候,能夠治愈的唯一方法就是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治療了。 二 醫(yī)院的診斷 1、化學檢查:化學檢查能夠診斷出患者肝硬化病情發(fā)展的程度,常用的化學檢查有血常規(guī)檢查、肝功能檢查、病原學檢查、免疫學檢查、纖維化檢查以及腹水檢查。 2、物理檢查:物理檢查是為了確診出患者早期肝硬化的位置,為治療提供精確數(shù)據,常用的物理檢查有X光檢查、B超及彩超檢查、CT檢查。 3、其他檢查:內鏡檢查、肝臟活檢檢查、腹腔鏡檢查以及門靜脈壓力測定檢查。2021年10月29日
1425
1
7
-
2021年10月09日
1083
0
6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很多肝硬化患者對于醫(yī)生胃鏡檢查的要求都非常疑惑,認為胃鏡不是用來檢查胃腸道疾病的嗎,怎么會用來診斷肝硬化呢?肝硬化患者為什么要做胃鏡檢查?肝硬化一般由慢性肝病發(fā)展而來,起病緩慢,癥狀隱匿,病人通常不會主動去醫(yī)院就診,這就給早期診斷帶來了困難。胃食管靜脈曲張與門體循環(huán)關系最為密切,因其破裂可導致曲張靜脈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致死性并發(fā)癥,目前約有50%的肝硬化患者有胃食管靜脈曲張,而在未發(fā)生靜脈曲張的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8%會發(fā)生靜脈曲張。同時,每年也有8%的患者由小靜脈曲張發(fā)展到大靜脈曲張。因此,每年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可明確是否有曲張靜脈,還可確定輕重分期及早進行干預治療。 肝硬化患者應如何預防?有肝硬化的患者要做胃鏡,通過內鏡來評估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情況以及出血的風險,再決定是否作進一步的治療。假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明顯,或者已經有出血,醫(yī)生會在無痛內鏡下實施微創(chuàng)治療(包括對靜脈進行套扎、注射硬化劑、或組織膠注射),以達到胃底及食管的靜脈曲張消失。有人對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的病例進行隨訪,患者在術后3-5年內,再發(fā)生出血的概率非常低,如此,不但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所提高,因急性出血而死亡事件也大大減少。當然,病人需要定期隨訪,乙肝或丙肝的患者,要進行抗病毒治療、護肝降酶治療,還要定期復查胃鏡,至少應一年查一次。肝硬化患者平日的保養(yǎng)也很重要,要注意飲食、規(guī)律用藥,定期到醫(yī)院復查都很重要。還應避免吃生、冷、硬的食物,而且就餐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少吃雞牛羊肉,盡量吃豬瘦肉;要保證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還要注意補充植物蛋白等營養(yǎng)素。2021年08月22日
2354
1
23
-
李蘊銣主任醫(yī)師 東直門醫(yī)院 肝病科 銅藍蛋白在我們肝臟疾病當中診斷有什么意義呢?那一般要測血漿里白的銅藍蛋白,它的正常值一般在200到500毫克每升之間,過高呢,往往和體內的一些炎癥反應有關系,過低呢,往往和肝臟疾病有關系,比如像嚴重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痘狀和變性都可以降低,特別是一些慢性肝炎和些青少年的這種慢性肝病當中呢,我們查同氨蛋白,主要篩查一種疾病,叫肝豆轉化變性,也叫維爾松子病,它往往呢,是低于200毫克每升的啊,如果低于100毫克每升呢,我們要高度懷疑這種疾病,當然了,單獨這種同量蛋白檢測呢,還不能夠完全確診肝豆糖的變性,我們還要結合24小時的尿酮排出,要結合眼角膜有沒有開二復環(huán),要結合基因的檢測等等,來綜合判斷呢,是否患有肝竇狀的變形。2021年07月14日
2252
0
8
-
吳李飛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2020-10-15原創(chuàng):HAOYISHENG甲胎蛋白(AFP)偏高是什么原因?腫瘤標志物是指存在于血液、體液和組織中可檢測到的與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關的的物質,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于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產量極大地超過正常組織,其存在或變量可提示腫瘤的性質,從而了解腫瘤的發(fā)生、細胞分化及工能,在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后判斷及指導臨床治療中起到輔助作用。在眾多的腫瘤標志物中甲胎蛋白(AFP)是臨床上應用較廣的一種腫瘤標志物。AFP理化性質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合成的功能蛋白,其平均分子量為70kD,含糖量4%,在電場中泳動與α-球蛋白區(qū)的單一多聚體肽鏈的糖蛋白。其物理化學特性以及氨基酸組分與蛋白相似。AFP生理代謝AFP是清蛋白的同系物,在胎兒期可作為載體蛋白,AFP的合成首次出現(xiàn)在胎兒的肝臟以及卵黃中。妊娠初期,AFP由卵黃囊分泌,其在胎兒6周開始于肝和小腸合成分泌到胎兒血清,在妊娠12-14周,達到高峰值,隨即降低至分娩期。出生后,在血清中的濃度逐漸減低,該指標出生后1-2年該指標降至成人水平。臨床中常見的使甲胎蛋白偏高的疾?。?、原發(fā)性肝癌AFP是原發(fā)性肝癌最靈敏、最特異的腫瘤標志物。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9ng/ml,但當肝細胞發(fā)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據了解發(fā)現(xiàn)約有80%的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會升高,一般在肝癌出現(xiàn)癥狀之前的8個月甲胎蛋白就已經升高。因而,甲胎蛋白對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2、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檢出AFP一般為20-50ng/ml,少數(shù)病人可暫時升高到400ng/ml以上。但急性肝炎患者隨著病情好轉,常在短時間內下降至正常水平,即AFP“一過性升高”。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續(xù)低水平,肝癌則呈逐漸上升趨勢。3、先天性胎兒畸形胎兒AFP可有少量通過胎盤屏障進入母體,因此孕婦血清AFP可升高一般在500ng/ml以下,產后20天內降至正常人水平。在無腦兒脊柱裂畸形妊娠時,孕婦血清AFP異常升高。近年來,羊水中AFP檢測的意義也引起人們的注意,如胎兒為無腦兒、開放性脊柱裂時,羊水中甲胎蛋白的測定已成為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特異診斷方法。 4、新生兒肝炎30%新生兒肝炎可測出甲胎蛋白,發(fā)生率隨病情的嚴重度而增加,大多明顯增高。此可與先天性膽道閉鎖鑒別,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5、妊娠婦女和新生兒妊娠婦女和新生兒也會出現(xiàn)甲胎蛋白的一時性升高,因為甲胎蛋白是胎兒的正常血漿蛋白成份,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質,妊娠期婦女甲胎蛋白是會明顯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個月,甲胎蛋白就明顯升高,到7-8月孕婦母血中AFP量達到最高峰并相對穩(wěn)定,約在產后3周后漸漸恢復正常水平。6、生殖細胞腫瘤大約50%患有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陽性;一些其它腸胃管腫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還要考慮睪丸癌的可能7、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甲胎蛋白有輕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與肝細胞癌不同點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續(xù)增高,經治療后降低以至恢復正常。預防與保?、僬_對待病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情緒低落可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促使病情惡化。因此,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至關重要。②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阻止或延緩病情進一步發(fā)展。③合理飲食。④不可過度勞累。⑤避免亂用藥物。2021年05月14日
2828
0
0
肝硬化相關科普號

趙秀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秀華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肝病科
282粉絲1.7萬閱讀

毛岸榮醫(yī)生的科普號
毛岸榮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肝臟外科
1066粉絲1.5萬閱讀

胡鳳山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鳳山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腫瘤科
7518粉絲154.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