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慶彬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心理咨詢科 正確認識憂慮與焦慮有些人說,現在大家見面不再問“你吃了嗎”,而改問“你最近忙嗎,焦慮了嗎,睡眠好嗎?”,由此可見焦慮在人群中的普遍程度。然而,對于焦慮,你了解多少?焦慮到底是不是一種???其實,大部分人都將“憂慮”和“焦慮”這兩個詞替換著使用,因此,要用通俗實用的語言將這兩個詞區(qū)分開來并不容易。憂 慮憂慮是一個認知過程,它是在心理上發(fā)生的。憂慮包括在心理上預期某個消極結果會發(fā)生,并在心理上準備如何應對該結果。例如,假設你把汽車開到店里去做測試,你可能會有以下想法:“如果發(fā)動機出現嚴重故障怎么辦?修理費肯定很貴,我很有可能付不起。也許我可以分期付款。但是,如果修理人員不接受怎么辦?那在有足夠的錢用來修這輛車之前,我就不能開車了。沒有車的話,我可能就沒法按時上班了?!睆倪@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憂慮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考慮可能發(fā)生的消極事件及其后果(你預期自己的車可能需要大修,如果承擔不起修理費用,就必須想出另一個上班的交通方案);第二部分是解決問題,或者在心理上嘗試應對預期的消極結果(考慮和修理人員討論分期付款的事)。因此,憂慮可以被視為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在心理上預期將會發(fā)生的事,并進行相應的準備。你會在頭腦中詳細建構各種場景,預測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自己對各種不同的情境會如何應對:如果 X 發(fā)生了怎么辦?嗯,我可能會這樣做……但是如果 Y 發(fā)生了怎么辦?那我可能該這么做……憂慮的特點:盡管人們擔憂的事情千奇百怪形形色色,但所有的憂慮都具有以下特點。1. 憂慮通常是以“如果……怎么辦”的問題開始。例如,當你計劃出游時,可能會想:“如果一直下雨怎么辦?”這個問題隨后就會引發(fā)如下一系列憂慮:“如果下雨的話,那些已經計劃好的活動可能就無法進行了,那這段旅行就糟透了。或許我可以考慮一些可以在雨天進行的活動。可是,如果我找不到能在雨天進行的有意思的活動,那該怎么辦?”2. 憂慮就是關于未來的種種想法。就算你正在琢磨的是一件往事,但當你憂慮的時候,關心的依然是這件事情對未來的影響。例如,如果你在擔心一周前和一位朋友發(fā)生的爭執(zhí),心里想的可能是:“如果我們的友誼就此結束了怎么辦?”這種憂慮把重點放在了對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上(友誼終結),這種影響是某件往事引發(fā)的結果(一周前的爭執(zhí))。3. 憂慮總是消極的。當你擔憂未來可能出現的種種結果時,關心的不是可能發(fā)生的積極事件(如果這個假期棒極了怎么辦?)因為積極事件不會有什么問題需要你在心理上嘗試解決。相反,你的憂慮集中在那些可能發(fā)生的壞事上。所以,憂慮的內容往往傾向于災難的,這就意味著你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最壞的情形上,即使在邏輯上你知道它們很可能不會發(fā)生。例如,如果你擔心自己的體檢結果,可能是害怕自己患上重病,即使這只是例行的年度體檢。焦 慮憂慮發(fā)生在心理上,而焦慮則發(fā)生在生理上。焦慮是人們在遇到危險或受到某種威脅時體驗到的各種軀體感覺的總稱。焦慮的感覺包括心跳加速、呼吸變快,胃部緊張(從緊張一直到惡心或腹瀉)、出汗、輕顫或發(fā)抖、潮熱或畏寒、煩躁不安、眩暈或頭暈。在我們的體內,有一個專門對威脅和危險做出反應的系統,焦慮就是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所有與焦慮相關的軀體感覺,其實都是身體讓你做好應對危險的準備。1、焦慮存在的問題因為焦慮是體內威脅探測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它是你最重要的生存機制之一。在所有地球生物身上,它都以某種形式存在著。它的作用就是讓你盡快脫離危險,例如,當你被一頭熊追趕時,它會讓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不幸的是,焦慮系統存在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只要你認為自己處于危險中,焦慮就會被觸發(fā),盡管事實上你并未身陷險境。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家中突然聽到某種聲音,以為有人闖進來了,最后發(fā)現是虛驚一場,那只不過是風或者寵物弄倒了什么東西時發(fā)出的聲音。在認為有人闖進來的那一刻,你可能感到了一陣強烈的焦慮 —— 那是當你以為自己身處危險時,身體對這種想法做出的正常反應。因為威脅探測系統會對想法做出反應,所以它可能會走火。換句話說,即使沒有真正的危險存在,可能也會引發(fā)焦慮。焦慮的第二個問題是,它事實上只是一種應對生命危險的理想化機制如果你正遭受攻擊,需要奮起戰(zhàn)斗或者逃之夭夭時,“或戰(zhàn)或逃反應”可以讓你的身體迅速做好行動準備,在這方面它確實表現得很出色。然而,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我們面對的日常威脅通常并不是生理性的。我們最關心的,是那些在心理上預期會出現的屬于社交領域的威脅和危險。例如,你可能很擔心自己上班遲到讓上司生氣,或者擔心在聚會中如何與新認識的人交談。這兩種情況都會引發(fā)焦慮,但事實上它們并非生理性的威脅。讓你擔心的并不是上司因生氣而揍你,或者新朋友會對你進行人身傷害。但你依然感到焦慮,這是因為,人類的身體只有一套威脅探測系統,它不能區(qū)分生理性威脅和社會性威脅。在遇到生理性威脅時,焦慮會促使你采取行動,在這方面它確實表現得很優(yōu)秀,但是,當面臨的危險是社會性的,或者引發(fā)焦慮的原因是內心的擔憂時,它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不幸的是,只要你覺得有威脅,“或戰(zhàn)或逃反應”就會立刻啟動,所以你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遠走避禍,無論這種威脅是什么性質的。如果讓你感到威脅的只是日常的各種憂慮,這種逃避就純屬徒勞,事實上只能讓你的憂慮日益惡化。2、焦慮障礙:當焦慮變成問題焦慮和憂慮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如果你只是感到不安,這并不意味著你有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的,焦慮引發(fā)的軀體感覺在保護我們遠離危險時是必需的。此外,在不可預測、陌生或曖昧不明的情境中,偶爾感到焦慮也是正常的。例如,在第一次駕車時,你可能會感到很焦慮,因為從沒有摸過方向盤。這種情況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發(fā)生。盡管在沒有生理性危險的情境中感到焦慮很令人討厭,但是,只有當你經常性地體驗到這種感受且有損于你的日常生活時,焦慮才成為問題。例如,如果因為必須在課堂上做報告,就焦慮到放棄這門課,就說明你的生活被焦慮嚴重困擾了。這種情況往往會被診斷為焦慮障礙。焦慮障礙的類型有幾種,區(qū)分它們的主要依據就是引發(fā)焦慮的具體原因。例如,如果因為害怕細菌,在摸過門把手或與他人握手后產生嚴重的焦慮,你可能患有強迫癥;如果每次需要打針或輸液時你都感到極度焦慮,或者回避所有類似的情景,那你可能患有特定恐懼癥 —— 在這個例子中,是對針或注射的恐懼。在上面這兩個例子中,焦慮體驗是相同的:不管誘因是什么,焦慮的感受就是焦慮。因此,在診斷是哪種焦慮障礙時,取決于引發(fā)焦慮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感受到的威脅是什么。3、焦慮有用嗎?如果你的大部分生活被焦慮占據了,就會認為焦慮有一定的“好處”。因為當你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就很容易認為這件事情多少是有一點用的。而且,如果你認為某件事對自己的生活有益,就會繼續(xù)做這件事。例如,如果你總是在考試前復習筆記,并且通常會因此而得高分,你可能就會沿用這個辦法。焦慮同樣如此,如果你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擔心這擔心那,可能是因為你相信這樣做曾幫助自己實現了一些積極的目標。人們通常認為可以從焦慮中得到一下 5個“好處”:焦慮是一種積極的人格特點焦慮有助于解決問題焦慮能夠提供動力焦慮讓人免受消極情緒困擾焦慮可以阻止消極結果簡而言之,持有該信念的人認為,如果你對某件事感到焦慮,這種焦慮會對最后的結果產生直接影響 —— 如果不事先焦慮,壞事就會發(fā)生;因為事先不焦慮,好事未能發(fā)生。如果你相信能從焦慮中得到這些“好處”,就會明白為何自己把事先不焦慮視為潛在的危險,因為你相信如果事先沒有焦慮就會導致消極結果。如何應對當前的焦慮,建議采取三種方法。①應對策略。它包括前文提到的放松身體的方法、放松精神的方法、正視恐懼的方法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等。②應對陳述。它是指當你焦慮時,將你帶離恐懼的自我對話。它讓人擺脫“如果……該怎么辦”的想法,從而轉向更輕松、自信的想法。比如,感覺陷入困境時,對自己說:“放輕松,慢慢來?!背霈F驚恐時,對自己說:“我可以應付這些癥狀和感覺?!雹劭隙ㄔ捳Z。它的目的是通過肯定的話語,幫助人們更積極自信地面對焦慮。比如,出現焦慮時,對自己說:“我在學著放下憂慮。同時,我控制焦慮的能力每天都在不斷提高……除了自我調節(jié)之外,還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藥物治療2.心理治療3.生活鍛煉河北燕達醫(yī)院心理咨詢門診 張慶彬2019年11月28日
2322
3
3
-
戚元麗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心理精神科 這不是一回事兒焦慮呢,它是指一種擔心緊張可以表現為好像惶惶不安的一種感覺,那他也一些軀體的表現,比如說心跳加快,呼吸很急促,感覺氣不夠用,手抖出汗等等,或者是尿頻,我們知道有一些考試的孩子就會想上廁所,這是焦慮的表現憂郁呢,是表現為呃,感覺沒興趣對原來覺著好玩兒的事兒,他都沒有覺得沒意思了,不想去了好吃的東西好像也沒那么好吃了,也不想去吃了那這樣的孩子主要是表現為心情的苦悶和沒有興趣快樂的喪失,還有就是做事沒有動力。 他不愿意去做事兒了,但是焦慮和憂郁呢,往往在一個疾病中是共同存在的,它常常是伴隨在一起的那看它是以焦慮為主,還是憂郁為。2019年11月28日
10295
0
9
-
潘惠萍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精神科的疾病是現在出現得比較多的,我們的身邊出現了強迫癥、焦慮癥都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不管是出現了哪種疾病的現象都是會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危害性,為此朋友們對此都應該重視起來。 那么,強迫癥與焦慮癥疾病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很多時候,強迫癥都會被誤以為是焦慮癥,因為兩者的癥狀真的很相似,確實也有重疊出現的現象,但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區(qū)別還是導致了它們有不同的預防方法。 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fā)生,常坐臥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wěn)定現象,如做惡夢,易驚醒或潮紅,易出汗,手指發(fā)麻,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口干,腹部發(fā)脹并有灼熱感,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欲缺乏等,有些患者為上述軀體不適感而焦慮不安。 常自捫脈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還有,皮膚顏色是否已經改變,為此而情緒緊張。檢查時患者焦慮,雙眉緊鎖,肌張力增加,反射活躍,常伴有不安的動作,如不斷的眨眼,捶手頓足等。 所謂焦慮性歇斯底里,見于部分焦慮癥患者,可有陣發(fā)性恐懼發(fā)作,表現心情極度緊張恐懼,心慌,喉部有窒息感,全身顫抖以及暈眩和飄浮不穩(wěn)感等。 患者往往認為這是一種瀕死的感覺,它與歇斯底里的區(qū)別,在于發(fā)作間期仍有上述焦慮,緊張情緒存在。 強迫癥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強迫癥的基本癥狀是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患者可僅有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或既有強迫觀念又有強迫動作。 患者能充分地認識到這種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是不必要的,但卻不能以主觀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強迫癥狀的出現,患者可伴有明顯不安和煩惱,但有強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 強迫癥和焦慮癥兩種心理問題,更容易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是強迫癥,青少年預防強迫癥的方法如下: 首先,青少年要切記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樣做到底行不行?別人又會怎么看我? 其次,青少年預防強迫癥的方法要學會順其自然。青少年心理強迫癥的一大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常常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青少年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鉆牛角尖,要明白:適應環(huán)境遠比改變環(huán)境重要。這也是強迫癥的預防措施之一。 最后,就是要學會享受過程,不過分看重結果。做事情都抱著一種欣賞、感受和體驗快樂的心態(tài),牢記一條生活準則:凡事只許想一次、做一次,力戒重復和不放心。 人格素質要從小培養(yǎng)起,而青少年階段正是人格塑形的關鍵階段,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強迫、焦慮的現象出現,學會及時防治孩子的不良性格傾向。2019年11月24日
3698
0
1
-
2019年11月24日
5027
0
6
-
包祖曉副主任醫(yī)師 臺州醫(yī)院 醫(yī)學心理科 1.會不自覺地抖腿或是咬指甲,排解自己緊張不安的情緒2.會有自殘的行為,發(fā)泄心理壓力和痛苦,有時候會想要自殺,有時候喜歡暴力破壞東西3.失眠、心慌、頭疼、脫發(fā),情緒焦躁,想要嘔吐,緊張情緒下的正常機體反應4.說話語速很快,反應很快,整個人很緊繃,處于一種很亢奮的狀態(tài)5.在重要場合因為過度緊張而僵硬,大腦一片空白,表現為反應很遲鈍6.因為過度緊張僵硬,看書、聽別人講話無法理解正常意思7.處于敏感應激狀態(tài),比較容易一驚一乍8.喜歡重口味的刺激,重油鹽、重辛辣,喜歡尋求刺激與激情,因為高壓下神經很麻木,需要高閾值的刺激才能喚醒神經。9.通過暴飲暴食,發(fā)泄性購物,吸煙喝酒,過度運動,沉溺游戲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內心的壓抑10.做事用力過猛,不能夠收放自如,因為急切地想把事情做好11.脾氣暴躁,易怒,沒有耐心,想爆炸,想尖叫,心里有無名怒火想發(fā)泄,一點小事就能被激怒12.負能量很多,看什么都不順心,總是有很多抱怨和不耐煩,攻擊性強,喜歡爭辯和敵對別人,發(fā)泄自己內心的壓抑13.愛面子,好勝心強,喜歡高高在上的感覺,喜歡玩弄別人,試圖掌控別人,控制欲強,喜歡高高在上,嫉妒心很強14.事事想做到完美,習慣對自己高要求,強迫癥狀很明顯,認為自己很強大,很優(yōu)秀,有自戀行為15.總想要吸引別人的關注,成為萬眾的焦點16.做事目的性很強,會捧高踩低,總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欺負和傷害別人,有時候會虐待小動物17.總是苦著臉很嚴肅,很少有發(fā)自真心的開心笑容,說話像是命令和指使18.喜歡熬夜,因為失眠睡不著,所以玩手機晚睡19.對浪費時間有強烈的愧疚感,控制不了地想很多20.沒有辦法享受生活,做一切事情都沒有了興趣,吃飯睡覺更像是例行公事,感受不到食物的香氣21.感受不到快樂和悲傷,失去了情緒的感知,整個人處于緊張僵硬的狀態(tài)里,像一塊木頭。22.過度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用封閉自我的方式來抵御傷害23.過度自我關注,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出了事情總是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24.想要逃避,想躲到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想卸下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想卸下心理的重擔25.很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總是懷疑自己26.做事喜歡弓著腰低著頭,坐姿很緊張僵硬,所以總是會腰椎疼、頸椎疼。睡覺會像蝦一樣蜷成一團,無法放開自己,很沒有安全感。蜷曲的姿勢是嬰兒在媽媽子宮里的樣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安全感。27.會疑神疑鬼,警惕心很強,時刻處于防御狀態(tài),會懷疑有人跟蹤自己,總是自己身體哪里不舒服,覺得自己身體有大問題。28.做事總感覺很拘束放不開,感覺有束縛和限制,身上背負太多期待29.總是后悔過去,遺憾很多機會沒抓的住30.總是喜歡嘆氣,紓解自己內心的煩悶----《過禪意人生:存在主義治療師眼中的幸?!?。2019年11月23日
2007
2
4
-
2019年11月17日
1536
0
0
-
童艷瓊副主任醫(yī)師 鄂鋼醫(yī)院 精神科 案例:男性患友,58歲自述:我的血壓忽高忽低折磨了我2年,2年來我提心吊膽、我開始失眠,肌肉緊繃,頸部及肩膀緊張,好像整天有一只無形的手卡住著我的脖子,有時心慌、頭暈頭痛,尤其是后枕部脹痛,多次家醫(yī)院檢查沒有發(fā)現問題。經過詳細檢查,排除了身體有問題,沒辦法醫(yī)生說是頸椎病,當做頸椎病治療了好長時間,血壓還是時高時低,血壓高時常達170/90mmHg,降壓藥效果不好,每次睡一覺后量血壓又可正常120/80mmHg。情況沒有改善,醫(yī)生建議我看心理科。臨床上我們經常見到一些患友,血壓忽高忽低,幾分鐘內就明顯的波動,而且越量越高,速效降壓也降不下來。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心理是問題。最常見的是——焦慮癥導致的高血壓。經過了解和心理測試,該患友果不其然,他存在明顯的焦慮情緒,之前與家人發(fā)生激烈的矛盾,導致血壓一時增高,因父母均是高血壓腦溢血去世,后緊張焦慮擔心著急,導致忽高忽低的血壓,是焦慮發(fā)作的表現,或者說是焦慮性高血壓。后經抗抗焦慮治療,口服坦度螺酮(希德)和黛力新,加上心理治療。現血壓正常、情緒穩(wěn)定,工作生活恢復正常。焦慮導致的高血壓的有哪些特點呢?1、血壓受情緒影響,“白大衣血壓”現象明顯,見到醫(yī)生,血壓明顯升高,以收縮壓增高為主。2、血壓越量越高,無論是自己測量還是醫(yī)生測量,只要知道血壓高,便緊張的越量越高。3、血壓忽高忽低,波動很大,各種檢查沒有問題,排除軀體疾病。4、發(fā)作時,降壓藥往往沒有任何效果。焦慮性高血壓的治療,如果血壓不是持續(xù)升高,主要是抗焦慮和心理治療。1、抗焦慮治療:目前臨床上多使用抗抑郁藥比如西酞普蘭、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焦慮癥,療效肯定。配合新的抗焦慮藥坦度螺酮(希德),抗焦慮效果好,而且沒有成癮性,可與以上的抑郁藥聯合使用。2、如果血壓持續(xù)高,降壓藥首選β受體阻斷劑,比如倍他樂克等,或拉貝洛爾、卡維地洛等還兼有α受體的阻斷作用,當然更好。3、心理治療:由于焦慮患友多有預期性焦慮,對未來的焦慮發(fā)作產生預期恐懼。如果患友能夠主動配合心理醫(yī)生,耐心傾聽醫(yī)生對疾病性質的解釋,有助于減輕心理負擔,預防焦慮癥的發(fā)生。(1)放松治療:教會患友如何進行肌肉和情緒放松的方法。患友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jié)、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來消除雜念。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軀體的一部分(例如左手),盡量使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產生溫熱感。然后轉移注意力到軀體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復訓練,可使心情平靜,心跳規(guī)則,呼吸均勻,這對焦慮狀態(tài)性發(fā)作者有很好的效果。(2)沖擊法:讓患友突然處于激發(fā)焦慮情緒的實際環(huán)境中,來改變病態(tài)行為。這種治療每次30-60分鐘,治療次數一般1-4次。(3)系統脫敏法:在患友處于全身放松狀態(tài)下,使能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復出現,達到不能引起患友焦慮時,增加刺激的強度如法炮制,直至患友焦慮情緒完全消失為止。(4)催眠法:治療師運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術,來改善患友的焦慮情緒和睡眠。2019年11月13日
5345
0
1
-
2019年10月31日
2416
0
0
-
尹有寬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感染病科 原創(chuàng): 愛肝聯盟 愛肝聯盟 2018-05-21 肝區(qū),即右脅肋部或右上腹部。出現肝區(qū)脹悶不適,很多人以為自己得了肝病。實際上,右脅肋部或右上腹主要容納人體的肝臟、膽囊、胃、十二指腸、結腸等,上述任何器官組織病變均可導致肝區(qū)脹悶。同時,無器質性疾病者也可出現肝區(qū)脹悶,大多與情緒變化、飲食油膩、勞累等因素有關。 病因一:肝病 任何肝病均可導致肝區(qū)脹悶,諸多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常常只有肝區(qū)脹悶不適,其原因可能在于肝臟炎癥刺激、脂肪沉積導致的肝臟包膜腫脹。另外,“肝膽相照”,肝病導致的膽囊疾病也是肝區(qū)脹悶不適的主要原因。還有許多肝病患者因為疾病遷延難愈,心生煩惱焦慮,肝氣郁結,也可導致肝區(qū)脹悶。 針對上述病因,治療手段主要包括病因治療促進肝病康復。例如,慢性乙型肝炎必須進行抗炎、抗病毒等治療;脂肪肝則需改變生活方式,禁酒、少吃多動;乙肝肝硬化需病因治療(抗病毒)與防治肝纖維化結合,有效阻斷病情進展;肝病并發(fā)的膽囊疾病應在治療肝病的基礎上加強利膽治療;肝病情緒所致則應注意情緒疏通,這點在慢性肝病尤其重要。 病因二:膽囊疾病 膽囊疾病尤其慢性膽囊炎也是肝區(qū)脹悶的主要病因之一,往往與進食油膩、勞累、情緒變化有關。 管住嘴不吃油膩食品、避免過分勞累、保持情緒愉快是改善膽囊炎的關鍵所在。當然,如果膽囊炎反復急性發(fā)作出現腹痛,需要行手術治療。 病因三:腸道疾病 肝區(qū)脹悶,除肝膽疾病外,應注意排除十二指腸淤積、十二指腸潰瘍、結腸肝曲綜合征等可能,這些問題多為局部排空受阻所致。 如懷疑這些可能,可進行上腹部C T、上消化道鋇餐等檢查尋找病因,可暫時口服胃動力藥(如嗎丁啉或莫沙必利)對癥處理,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飲食。 另外,胸膜炎、肋間神經痛也可導致“右上腹脹悶”,必要時可進行胸部X 線檢查以排除下胸部的疾病。 病因四:情緒抑郁焦慮 除上述病因外,肝區(qū)脹悶不適也可見于無器質性病變者,主要由情緒抑郁或焦慮所致。 中醫(yī)認為“不通則痛”,肝氣不舒、氣滯血瘀、情緒波動可引起肝區(qū)脹悶。中醫(yī)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機體的臟腑氣血密切相關,尤其與肝臟關系密切, “肝主疏泄”,肝臟具有疏暢氣機、調節(jié)情志、促進膽汁分泌與疏泄、協助脾胃消化的功能。肝的功能正常,就會心情舒暢、氣機調順;反之,怒傷肝,不良的精神刺激反過來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氣機阻滯,出現肝區(qū)脹悶等癥。 因此,如沒有器質性疾病而出現肝區(qū)脹悶,應注意情緒調控,做到思想樂觀、心情開朗,為人處世胸懷坦蕩,也可服用疏肝理氣止痛的中藥,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亦可用柴胡、香附子、元胡等中藥泡茶飲。2019年10月19日
3021
1
2
-
2019年10月16日
12215
0
7
焦慮癥相關科普號

陳偉醫(yī)生的原創(chuàng)文章
陳偉 副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理科
8846粉絲227.1萬閱讀

毛之奇醫(yī)生的科普號
毛之奇 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3174粉絲24.4萬閱讀

郭紅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紅 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4264粉絲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