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洋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現(xiàn)在病人就醫(yī)最困惑的是自己的疾病到底應該掛什么科室,好比我們醫(yī)院門診設有胸外科,肺內科,呼吸內科,結核科,很多人來了也問了導醫(yī),導醫(yī)讓去哪個科,結果那個科的醫(yī)生看完片子說看錯科了,你這應該去看另外一個科,不但掛號費白花了,還得重新排隊,最崩潰的是下一個科的醫(yī)生看了以后也說看錯了,還得重新掛號去看另外一個科,著實既白花錢又浪費時間,所以有的病人來了三個科室一起掛,挨個看,也算是無奈之下大家智慧的體現(xiàn)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腫瘤患者該怎么選擇科室。 惡性腫瘤患者怎么選擇科室,得從兩方面來講:2019年09月20日
949
0
0
-
青海濤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消化內科 食管癌多發(fā)于胸段,頸段較為少見,對于該處進展期癌外科創(chuàng)傷大,一般采用放化療為主,而內鏡下治療雖然微創(chuàng),對于早期癌治療亦可達到相當于外科治療的效果,但該處操作難度大、風險高,萬一并發(fā)穿孔處理起來也是非常麻煩。 最近南方醫(yī)院青海濤教授團隊成功通過內鏡下剝離術切除了一例頸段食管早期癌。患者女,66歲,福建莆田人(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體檢胃鏡檢查提示食管早期癌。病灶位于頸段食管,距離門齒16-20cm。入院后行增強CT-,放大內鏡、EUS考慮早期癌,內鏡下ESD順利切除病灶,考慮病灶緊鄰食管入口,空間狹小,手術視野較差,萬一并發(fā)穿孔夾閉后金屬夾可能刺激入口導致明顯不適。為求安全有效的切除病灶,術前經(jīng)過充分評估,制定了采用隧道法切除病灶的手術方案,手術耗時約1小時。術后觀察3天患者無明顯不適后帶藥出院??紤]病灶緊鄰食管入口,本身該處管腔較為狹小,創(chuàng)面深大,給予口服激素預防狹窄。其中部分放大染色內鏡如下手術部分圖片如下術后病理考慮早期癌,切緣-考慮到頸段食管癌較為少見,早期診斷更為不易,內鏡治療有難度,故查閱相關資料,復習了相關共識指南。01我國食管癌的現(xiàn)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 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范圍內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在惡性腫瘤中居第8位, 死亡率為第6 位。我國是食管癌最高發(fā)的國家之一,2012年,全球的食管癌患者,有一半是中國人。, 每年食管癌新發(fā)病例超過22 萬例, 死亡約20 萬例。頸段食管癌僅占食管癌的2-10%,診斷時一般為中晚期,5年生存率僅30%。02頸段食管癌的手術治療存在難度目前, 超過90% 的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 生活質量低, 總體5 年生存率不足20%。食管癌的治療首選手術治療,對于晚期或局部晚期患者,以放療、化療為主。上段食管癌大部分病人不適合手術治療,第一、手術切除以后,難以保證足夠的切緣,第二、 上段食管癌周圍前面是氣管,太大的腫瘤如果侵犯氣管就不好做手術,大部分上段食管癌采用采用放射治療或者放射結合化療。對于頸部食管癌由于頸段食管長度僅有5cm,緣緊鄰咽喉、氣管、甲狀腺,如果切除過多將影響喉器官和食管入口,如果采用手術治療要求較高,它必須切除食管癌上方3到5厘米,上切緣往往達不到根治的要求,術后容易導致局部復發(fā)。上切緣緊鄰咽喉,或進行半喉切除、全喉切除,造成患者失去發(fā)音功能。如果這樣的患者選擇手術治療以后,生活質量很差,因此放化療成為頸段食管癌 首選手術。研究結果表明,手術效果與放療或化療效果相近,且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小,多數(shù)患者會選擇根治性放療或化療,但如果患者病情復發(fā),只能通過手術拯救生命。03早期食管癌內鏡治療逐步成為趨勢在過去的15年中,治療方案發(fā)生了轉變; 從手術到內鏡治療早期食管瘤變患者。內鏡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以下事實:當瘤形成局限于食道的粘膜層時,淋巴結轉移的風險非常小。當侵入粘膜下層時,由于淋巴管和較大的血管位于下粘膜下層,淋巴結轉移的風險逐漸增加。研究表明,早期食管癌由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進行內鏡治療是安全的,經(jīng)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即可根治, 取得與外科手術相當?shù)寞熜? 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少、恢復快的優(yōu)勢,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長期生存率高(84%)。內鏡下切除術(ER)可以保留食管,并顯著降低與手術食管切除相關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風險。04發(fā)生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對于食管癌來說,飲酒和吸煙是誘發(fā)食管癌的兩個危險因素。經(jīng)常進食霉變的食物,飲食結構的單一、營養(yǎng)素的缺乏,也是誘發(fā)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平常有燙食習慣的人,罹患食管癌也會增加??谇恍l(wèi)生因素也參與其中,對我國食管癌高發(fā)區(qū)人群的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居民口腔衛(wèi)生差,易發(fā)生齲齒或缺齒,口腔內細菌滋生,亞硝胺類物質含量較高,增加罹患食管鱗癌的風險。此外,口腔衛(wèi)生不良可與萎縮性胃炎協(xié)同作用,增加食管鱗癌的發(fā)生風險。另外,我國食管癌高發(fā)區(qū)存在明顯的家族聚集現(xiàn)象,可能與患者具有共同的遺傳背景有關,也可能是由患者及其家屬共同暴露于特定的環(huán)境因素所致。05食道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不易食管癌是一種隱匿而兇險的疾病。早期根本沒有什么特別的癥狀,癥狀多不典型,易被忽視,常被當成胃腸不適而失去了及時發(fā)現(xiàn)的機會,大多數(shù)病人都是因為感覺吞咽困難去就診,一確診往往發(fā)現(xiàn)腫瘤已經(jīng)大到壓迫擠占食道,那時候便已是晚期。在食管癌高發(fā)區(qū),食管癌普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已初見成效。在非高發(fā)區(qū),開展大規(guī)模人群普查并不符合我國國情,提高各級醫(yī)療機構腫瘤機會性篩查的檢出率是現(xiàn)階段較為可行的策略。根據(jù)我國國情、食管癌危險因素及流行病學特征,符合下列第(1)條和(2)~(6)條中任一條者應列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1)年齡超過40歲;(2)來自食管癌高發(fā)區(qū);(3)有上消化道癥狀;(4)有食管癌家族史;(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部分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癥狀“六感”,依次為哽咽感,燒灼感,針剌感,摩擦感,停滯感,異物感。但癥狀一般很輕微,不妨礙進食,可自行消退。高危地區(qū)、高危人群如出現(xiàn)上述癥狀,需要重視,及時進行內鏡檢查。內鏡和活檢病理檢查是目前診斷早期食管癌的金標準。 該方法已成為檢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規(guī)的臨床診斷、術后隨訪、療效觀察的最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內窺鏡的檢出率可達85%以上。06頸段食管癌的早期診治醫(yī)患雙方共同努力總的來說,雖然早期診斷食管癌尤其是頸段食管癌存在一定困難,但因其危害大、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早期診斷需要患者自身提高警惕性,在癥狀出現(xiàn)的早期引起重視,及時就醫(yī),同時盡量選擇麻醉胃鏡檢查更好的配合醫(yī)師更好的觀察頸段食管。臨床及內鏡醫(yī)師要提高意識,對于高危、可疑人群及時建議其進行內鏡檢查。雖然食管癌好發(fā)于胸段,但對食管入口頸段食管亦要仔細觀察到位,充分的觀察該處粘膜情況。如進鏡時受檢者咽反射強烈,觀察頸段食管內腔較為困難,在退鏡至此處時,囑受檢者屏氣數(shù)秒,可使頸段食管良好擴張,便于觀察。早期發(fā)現(xiàn)食管癌,使得內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得以實現(xiàn),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可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參考文獻:中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專家共識意見(2014年,北京)2019年09月20日
6240
1
3
-
王琪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耳鼻喉科 我們有時候呢在進行手術之前呢進行術前的一些化療,有些病人問他為什么術前進行化療呢,那他有他的目的第一個呢,比如說這個腫瘤費用比較大手術的切除手術,手術的時候呢,可能切除的范圍過大這樣呢,不利于恩病人的高的一個生活質量,第二種情況呢,就是腫瘤過于大了,我們沒法把它切干凈,我們通過化療的方法呢,使這個腫瘤呢,體積縮小,我們能夠完成徹底切除腫瘤的作用,所以這叫術前的一個輔助化療術前化療所輔助化療,比如說我們呃消炎消炎范圍很大,如果真要做出手術來和要切掉,嗯,食道上段也切掉整個下野切掉范圍很大的創(chuàng)傷很大,而通過化療的方法呢,使腫瘤縮小呢,我們做手術的時候,有可能保住喉的功能,N范圍比較小。2019年09月20日
11245
0
15
-
霍承瑜副主任醫(yī)師 民航總醫(yī)院 心胸外科 食管惡性腫瘤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其發(fā)展一般經(jīng)過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等階段。食管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惡性腫瘤的重要癌前病變,由不典型增生到癌變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正因為如此,一些食管惡性腫瘤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可完全治愈。對于吞咽不暢或有異物感的患者應盡早行胃鏡檢查以便發(fā)現(xiàn)早期食管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食管惡性腫瘤是發(fā)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全世界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食管惡性腫瘤,我國是食管惡性腫瘤高發(fā)區(qū),因食管惡性腫瘤死亡者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食管惡性腫瘤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fā)病者有增長趨勢。食管惡性腫瘤的發(fā)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癥與創(chuàng)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但確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討。2019年08月21日
2525
0
0
-
胡翔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放療科 關于癌癥,總是在不斷傳播著各種流行觀點,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上在科學上卻是錯誤的 ,特別是當這些觀點有一些理論基礎時,很容易誤導患者。 近期美國癌癥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關于癌癥謠言的信息,我們?yōu)榇蠹姨崛〕鲎钊菀妆换煜男畔?,一?3個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文章將為您解答前7個謠言: 1.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2.吃糖會讓我的癌癥惡化嗎? 3.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么? 4.癌癥會傳染么? 5.我的態(tài)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后? 6.癌癥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癥在體內擴散嗎? 7.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以下問題后續(xù)文章將給您答案,敬請關注。 8.有沒有可以治愈癌癥的草藥產(chǎn)品? 9.如果家人患有癌癥,我也可能患上癌癥嗎? 10.止汗劑或除臭劑會導致乳腺癌嗎? 11.染發(fā)劑的使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12.多吃抗癌食物就可以防癌了? 13.微波爐熱食物會致癌? 14.晚期癌癥治療也沒有用? 15.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細胞? 16.吃素可以防癌? 17.“純天然無公害” 18.去醫(yī)院死得更快? 19.酸性體質會致癌? 20.可以餓死癌細胞? 21.死于癌癥治療的人比直接死于癌癥的人還多? 22.癌細胞對甜食“情有獨鐘”? 23.抗氧化劑是抗癌能手? 24.對癌癥謠言,我們該怎么辦? 1.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答案:不是。 在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死于癌癥的數(shù)字已經(jīng)穩(wěn)步下降。一些癌癥(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現(xiàn)在為90%或更高。目前所有癌癥的5年生存率約為67%。 男性中18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1種顯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色素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腎癌,喉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肺和支氣管癌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女性中20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4種表現(xiàn)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膀胱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腎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口腔癌和咽,卵巢和胃。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數(shù)據(jù)是基于大量研究的結果。癌癥患者將活多久以及他或她是否會死于這種疾病取決于許多因素,個體化差異很大,包括癌癥是緩慢還是快速增長,癌癥在體內傳播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等等。 2.吃糖會讓我的癌癥惡化嗎? 答案是不會。 雖然研究表明,癌細胞消耗的糖(葡萄糖)比正常細胞多,但沒有研究表明,吃糖會使你的癌癥惡化,或者如果停止吃糖,你的癌癥就會縮小或消失。 然而,高糖飲食可能導致體重過度增加,而已經(jīng)證實肥胖與患上以下幾種癌癥的風險增加有關。 美國癌癥研究院證實肥胖與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胃賁門癌、肝癌、腎癌、多發(fā)性骨髓瘤、腦膜瘤、胰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而肥胖為什么會導致癌癥,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三、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么? 3.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嗎? 答案是不會。 研究人員對人造甜味劑(糖替代品)糖精(Sweet'NLow?,SweetTiter?,NectaSweet?)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 甜蜜素; 阿斯巴甜; 乙?;前匪徕? 三氯蔗糖,目前為止,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導致人類癌癥的證據(jù)。除了甜蜜素之外,所有這些人造甜味劑已經(jīng)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銷售。需要按照國家使用范圍和用量標準正確添加。 4.癌癥會傳染么? 一般來說,不會。 癌癥不是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病。唯一的情況是在器官或組織移植時,癌癥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接受曾患有癌癥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的人可能在將來發(fā)生移植相關癌癥的風險增加。然而,這種風險極低 - 每10,000例器官移植中有兩例。要避免使用有癌癥史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 在一些人中,癌癥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例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和細菌(例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癥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某些傳染因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導致癌癥或增加癌癥形成的風險。如: 5.我的態(tài)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后? 我們常常說癌癥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這是真的嗎?迄今為止,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jù)表明一個人的“態(tài)度”與他或她患癌癥的風險有關。 如果您患有癌癥,有時會感到悲傷,生氣或氣餒,這是正常的。 積極態(tài)度的人可能更有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運動和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您應對癌癥。 而心理壓力過大的人,和癌癥之間的明顯聯(lián)系可能以多種方式出現(xiàn)。例如,處于壓力下的人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行為,例如吸煙,暴飲暴食或飲酒,這會增加患者患癌癥的風險。 一些數(shù)據(jù)確實表明,當癌癥患者壓力過大時,會產(chǎn)生無助感或絕望感。這種反應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消極情緒讓他們感到無助或絕望,在生病時不尋求治療,過早放棄或不遵守可能有用的治療,涉及吸毒等危險行為,或者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6.癌癥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癥在體內擴散嗎? 答案是手術或穿刺導致癌癥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極低。 按照標準程序,外科醫(yī)生使用特殊方法并采取許多措施來防止癌細胞在活檢或手術中擴散。例如,如果他們必須從身體的多個區(qū)域移除組織,他們對每個區(qū)域使用不同的手術工具。所以,我們該擔心的不是手術或穿刺造成轉移,而是注意這些癌細胞轉移的過程: 不同癌癥轉移的常見部位 7.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答案是不會。 人們擔心手機致癌主要是因為手機發(fā)射無線電波,這是一種非電離輻射。離天線最近的組織可以吸收這種輻射。而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而手機發(fā)出的非電離輻射不會破壞基因的低頻能量。 那么日常生活中真正致癌的其實是高頻電磁場(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這些電磁場位于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部分,可以破壞DNA直接或細胞。 而低頻到中頻的EMF,包括靜電場(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場或磁場),電線和電器的磁場,無線電波,微波,紅外輻射和可見光。這些EMF處于電磁波譜的非電離輻射部分,不直接損害DNA或細胞。 電磁頻譜顯示所有可能的電磁能頻率。它的范圍從極長波長(極低頻率曝光,如電源線)到極短波長(X射線和伽馬射線),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分界線左面都是對人體沒有致癌性的非電離輻射,而右邊是明確為致癌因素的電離輻射。 參考文獻來源: 美國癌癥研究院,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myths2019年08月21日
1499
0
0
-
2019年08月19日
4594
1
2
-
2019年08月11日
3026
0
0
-
2019年08月07日
3071
1
2
-
2019年07月22日
1052
0
19
-
郭曉彤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胸外科 說起食管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河南省北部的林縣,早在20世紀50年代,林縣的食管癌高發(fā)率甚至驚動了時任國家總理周恩來先生。我國著名病理學家沈瓊教授就響應周總理“要征服癌癥”的號召,深深根植于林縣,對食管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獨創(chuàng)出著名的“沈氏拉網(wǎng)法”并創(chuàng)立了食管細胞診斷學,解決了食管癌早期診斷的重大難題,并為食管癌的防治及科研開拓了新途徑,促進了我國食管癌研究的全面發(fā)展。那么幾十年后的今天我門該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食管癌呢?一、癥狀篇早期癥狀:早期食管癌癥狀并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跡可尋,如偶爾出現(xiàn)胸骨后疼痛等不適感(尤其是進食時)、吞咽不適(如食物通過緩慢、食物滯留、異物感)。感覺咽喉部干燥,吞咽食物會伴有輕微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比較干燥或粗糙食物時,會隱約感到胸部不適,像被堵住一樣感到胸悶、氣短,但找不到具體位置。這些癥狀一般呈一過性,偶爾出現(xiàn)且并不嚴重,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這些不起眼的癥狀往往是食管癌前的警告。典型癥狀:進行性的吞咽困難是食管癌的典型癥狀。什么叫進行性吞咽困難呢?舉個例子,一個人開始吃飯時有點發(fā)噎,但還可以正常飲食,后來吃饅頭時必須喝水才能沖下去,再后來任何干燥粗糙的食物都咽不下去,只能喝稀粥和水,最后發(fā)展為連喝水都咽不下去。往往一出現(xiàn)吞咽困難時病情基本已發(fā)展為中晚期。還有些其他癥狀,如嘔吐、胸背部上腹部疼痛、嘔血便血、聲音嘶啞、消瘦等都是晚期食管癌的表現(xiàn)了。二、檢查篇幾十年前,為解決高發(fā)地區(qū)龐大人群進行食管癌篩查的問題,我國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了“食管拉網(wǎng)細胞學檢查法”,食管癌早期篩查自此開始。那么什么人需要 進行食管癌篩查呢?根據(jù)我國國情,食管癌高危因素及特征符合下列1和2-6中任何一項者建議作為篩查對象:1、年齡大于40歲。2、來自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3、有上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反酸)。4、有食管癌家族史。5、患有食管癌前病變。6、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長期飲烈酒、吸煙、過熱過快飲食等)。那么今天我們該如何進行食管的篩查呢,我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針對食管癌的體檢套餐。l內鏡及病理檢查:也就是胃鏡檢查并取活檢,這是目前食管癌早期診斷的金標準。這種方法也是目前我國最有效的篩查方法。但因胃鏡檢查較為痛苦且有一定風險,所以胃鏡結果正常,且無其他上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必每年都查,可3-5年檢查一次即可。那些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必須1-2年檢查一次。l上消化道鋇餐檢查:通過吞飲鋇劑,使食管內壁顯影,可以發(fā)現(xiàn)食管黏膜、結構及功能的變化。l胸部CT:可以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斷及預后的評估有幫助。l食管超聲內鏡:內鏡和超聲相結合的消化道檢查技術,可以獲得食管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 聲的診斷水平??傊?,早期篩查食管癌的檢查應當首選內鏡加病理活檢,因為其他檢查在早期診斷食管癌方面明顯有短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使任何惡性腫瘤提高治療效果的唯一途徑,食管癌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應當重視食管癌的常見癥狀,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癥狀應及早就醫(yī),切莫拖延耽誤確診。而更早期的發(fā)現(xiàn)食管癌只能靠體檢篩查,這就需要高危人群重視內鏡檢查的重要性,定期檢查。下一篇我們將帶大家了解食管癌的治療,敬請繼續(xù)關注。2019年06月20日
1878
2
1
食道癌相關科普號

董顯文醫(yī)生的科普號
董顯文 副主任醫(yī)師
寧波市醫(yī)療中心李惠利醫(yī)院
消化內科
16粉絲1121閱讀

常文舉醫(yī)生的科普號
常文舉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4702粉絲15.4萬閱讀

董國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董國華 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中醫(yī)院
胸心血管外科
210粉絲1.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