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巍峰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胸外科-食管外科 食管癌和賁門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容易伴發(fā)腫瘤旁邊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 一般都是查平掃+增強CT,那還有什么不同呢?外科醫(yī)生希望看到這樣的CT片子呢?下面我來說一說。 外科醫(yī)生希望CT能夠帶來足夠的信息量。如消化道腫瘤的部位,大小,侵犯層次,淋巴結和遠處轉移。 首先檢查范圍:通常包括胸部和上腹部,最好是胸部和全腹部,那頸部用不用查?回答如下:一般不用查,因為通常胸部CT都可以帶到下頸部,食管癌好發(fā)的淋巴結轉移部位也就涵蓋了。另外,頸部淋巴結做B超檢查更加準確,通常食管癌病人會查頸部淋巴結超聲。為什么要包括中下腹部,食管癌伴有大腸癌的病人不少見,每年我都能碰到好多例,大約5%以下的食管賁門癌病人會伴有腸癌。轉移也有可能轉移到腰部,涵蓋全腹部信息量更大。 檢查應該注意的事項:食管癌和賁門癌,上腹部賁門旁和胃左動脈旁淋巴結有時候與縮小不充盈的胃關系很難辨別。那有什么辦法可以增加辨別呢?可以檢查前一晚喝半流質易消化飲食(如:白粥和豆腐乳),禁食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檢查前半小時可以使用山莨菪堿 10-20毫克(有藥物禁忌的除外,如可能致心動過速冠心病患者不宜使用,青光眼患者不宜使用等等)。檢查前準備1000-1500毫升冷開水或者純凈水,在躺上CT檢查室床之前喝完1000毫升左右的水。這樣經過吃易消化的半流質和一個晚上的禁食,胃內沒有內容物,山莨菪堿可以舒張消化道,使得胃擴張,同時喝較多的冷開水,這樣胃就擴張了,顯影就非常好,食管賁門癌病灶是否侵犯胃壁,侵犯的范圍,甚至深度和層次都可以看出來,消化道旁邊的淋巴結也和胃壁對比也明顯,增大和轉移的淋巴結可以比較容易辨認出來。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祝你早日康復!2021年07月31日
1053
0
4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我國每天有超過一萬人罹患癌癥,每8秒就有1個人被確診為癌癥。中國人一生患癌的風險高達25%。WHO提出,接近一半的癌癥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來預防避免,1/3的癌癥可以通過早篩查來早期發(fā)現(xiàn),并獲得治愈的機會。因此,科學的預防和篩查尤為重要! 人們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癌癥篩查來降低自身患癌的風險。 胸外科常見的兩大癌:肺癌、食管癌該如何預防篩查呢?什么樣的人容易患這兩種癌癥呢?我們來一一解答: 肺癌高危對象 年齡>40歲,至少合并以下1項危險因素者: 1、吸煙≥20年包,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年包:指每天吸煙多少包乘以持續(xù)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續(xù)20年或每天2包持續(xù)10年; 2、被動吸煙者; 3、有職業(yè)暴露史(石棉、鈹、鈾、氫等接觸者)者; 4、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者。 篩查建議 1、對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議行LDCT(低劑量螺旋CT)篩查。建議盡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多排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掃描范圍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CT掃描以后,根據(jù)病灶具體情況(形態(tài)、大小、邊界等特征),建議至??漆t(yī)院咨詢下一步診療計劃; 2、若檢出肺內結節(jié),根據(jù)結節(jié)不同特征: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jié)或多發(fā)結節(jié)的具體情況進行LDCT復查; 3、根據(jù)國情和效能及我國人群特征,不推薦PET/CT作為人群肺癌篩查的方法。 預防建議 建議戒煙; 對于有職業(yè)暴露危險的應做好防護措施; 注意避免室內空氣污染,比如被動吸煙、明火燃煤取暖、接觸油煙等; 大氣嚴重污染時,避免外出和鍛煉; 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要及時規(guī)范地進行治療。 食管癌高危對象 年齡>40歲,并符合下列任一危險因素者: 1、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fā)區(qū)(我國食管癌發(fā)病最密集的區(qū)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側尤以磁縣為著,在秦嶺、大別山、川北、閩粵、蘇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對集中的高發(fā)區(qū)); 2、有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超重、喜食燙食或患頭頸部、呼吸道鱗癌等; 6、患有胃食管反流?。℅ERD); 7、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 篩查建議 食管癌高危人群 1.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1次; 2.內鏡檢查病理學檢查結果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3.內鏡檢查病理學檢查結果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預防建議 不吸煙或戒煙; 少量飲酒或不飲酒; 合理飲食,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 增強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不食用燙食,不飲用燙水。2021年07月30日
590
0
2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體檢已經成為了許多人每年的重要項目。其中,腫瘤標志物作為與腫瘤發(fā)生相關的一項重要檢查,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本篇文章就臨床較多應用的腫瘤標志物的基本定義以及其標準值范圍和臨床意義進行解釋,并解答一些患者的常見問題。 一、什么是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并能反映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監(jiān)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志物存在于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二、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意義①腫瘤的早期發(fā)現(xiàn); ②腫瘤普查、篩查; ③腫瘤的診斷、鑒別診斷與分期; ④腫瘤患者手術、化療、放療療效監(jiān)測; ⑤腫瘤復發(fā)的指標; ⑥腫瘤的預后判斷; ⑦尋找不知來源的轉移腫瘤的原發(fā)灶。 三、讀懂腫瘤標志物的經驗與建議①腫瘤標志物非常之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②腫瘤標志物不是腫瘤診斷的唯一依據(jù),臨床上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手段綜合考慮。腫瘤確診一定要有組織或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依據(jù)。 ③因患者個體差異、患者具體臨床情況等因素,腫瘤標志物的分析要結合臨床情況,從多個角度比較,才能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 ④某些腫瘤標志物在某些生理情況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異常升高,需注意鑒別。 四、常見腫瘤標志物的名稱、參考值以及臨床意義匯總1、甲胎蛋白(AFP) 【參考值】AFP<20μg/L 【臨床意義】 ① AFP是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最佳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60%~70%。② 血清AFP>400μg/L 持續(xù)4周,或 200~400μg/L持續(xù)8周者,結合影像檢查,可做出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③ AFP可早于影像學6~12月出現(xiàn)異常,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jù),建議肝硬化患者定期復查AFP。④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濃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μg/L。⑤ 內胚層癌、畸胎瘤、睪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轉移者AFP可升高。⑥ 婦女妊娠3個月后,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 周恢復正常。若在妊娠期AFP異常升高,要排除胎兒神經管缺損、畸形可能。 2、α-L-巖藻糖苷酶(AFU) 【參考值】ELISA法和分光光度連續(xù)監(jiān)測法為234~414μmol/L 【臨床意義】 ① AFU是對原發(fā)性肝細胞性肝癌檢測的又一敏感、特異的標志物。②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活力顯著高于其他各類疾患(包括良、惡性腫瘤)。③ 血清AFU活性動態(tài)曲線對判斷肝癌治療效果、估計預后和預示復發(f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某些方面比AFP更具有價值。但是,血清AFU活力測定在某些轉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宮癌,甚至在某些非腫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輕度升高。④ 在使用AFU時應與AFP同時測定,可提高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率,有較好的互補作用。 3、癌胚抗原(CEA) 【參考值】≦5.9μg/L 【臨床意義】 ① CEA升高主要見于結/直腸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及子宮頸癌、泌尿系腫瘤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② 肝硬化、肝炎、肺氣腫、腸道憩室、直腸息肉、結腸炎等良性病CEA也可升高。③ 癌癥病人的胸水、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④ 正常人吸煙者CEA 可升高。 4、糖類抗原125(CA125) 【參考值】<2.5萬u/L(男性及50歲以上女性);<4.0萬u/L(20~40歲女性) 【臨床意義】 ① CA125對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達約70%。② 其他非卵巢惡性腫瘤(宮頸癌、宮體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③ 良性婦科?。ㄅ枨谎住⒙殉材夷[、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④ 在許多良性和惡性胸、腹水中也可發(fā)現(xiàn)CA125升高。 5、糖類抗原15-3(CA15-3) 【參考值】<2.5萬u/L 【臨床意義】 ① CA15—3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術后隨訪和轉移復發(fā)的指標。②其他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肺癌、結腸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原發(fā)性肝癌等。③肝臟、胃腸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惡性腫瘤性疾病,陽性率一般<10%。 6、糖類抗原19-9(CA19-9) 【參考值】0~40kU/L 【臨床意義】 ① 血清CA19—9可作為胰腺癌、膽囊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對監(jiān)測病情變化和復發(fā)有很大意義。② 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③ 某些消化道炎癥CA19—9也會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7、糖類抗原50(CA50) 【參考值】0~2.0萬u/L 【臨床意義】 ① CA50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可檢出不同的陽性率,對胰腺癌和膽囊癌的陽性檢出率居首位,其他依次為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卵巢與子宮癌、惡性胸水等。 8、糖類抗原242(CA242) 【參考值】<20IU/ml 【臨床意義】 ① CA242用于胰腺癌,大腸癌的輔助診斷,有較好的敏感性(80%)和特異性(90%)。② 肺癌、肝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242含量也可見升高。 9、糖類抗原72-4(CA72-4) 【參考值】<6.7μg/L 【臨床意義】 ① 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若與CA19—9及CEA聯(lián)合檢測可以監(jiān)測70%以上的胃癌。② CA72—4水平與胃癌的分期有明顯的相關性,有轉移者更高。③ 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陽性率。④ 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檢出率僅0.7%。 10、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參考值】<16.3ng/ml 【臨床意義】 ① NSE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志物,診斷陽性率為91%。② 有助于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鑒別診斷。對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和復發(fā)監(jiān)測也有重要價值。③ 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的血清NSE濃度可明顯升高。 11、鱗狀上皮細胞糖類抗原( SCCA) 【參考值】≦1.5μg/L 【臨床意義】 ① SCCA是鱗癌的腫瘤標志物,適用于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頭頸部癌、膀胱癌的輔助診斷,治療觀察和復發(fā)監(jiān)測。 12、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參考值】<4.0μg/L 【臨床意義】 ① PSA是目前廣泛應用于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② 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陽性率在50%~80%,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腎臟和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也可見血清PSA升高。③ 良性前列腺增生血清中游離PSA的比例是顯著增高的。④ 有關前列腺損傷的各種檢查均可引起PSA的明顯升高。⑤ PSA水平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以每年0.04ug/L的速度遞增。PSA水平與前列腺的體積有關。 13、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參考值】≦4.0μg/L 【臨床意義】 ①前列腺癌時,血清PAP濃度明顯升高,其升高程度與腫瘤發(fā)展基本呈正相關。②病情好轉時,PAP水平降低,若再次升高時,常提示癌癥有復發(fā)、轉移及預后不良。 五、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升高,應該怎么辦?1、這三類人需要進一步檢查 ① 近親屬是否有腫瘤:母親或家族中其他女性親屬有乳腺癌的病史,就屬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② 是否接觸過容易致癌的外來物質:長期吸煙或接觸二手煙、酗酒、食用腌熏食物,或是因工作原因接觸過放射線或化學毒物,發(fā)生癌癥的可能性會明顯升高。③ 是否有癌癥高發(fā)的自身因素:包括年齡較大,患有乙肝、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等。 2、不屬于高危人群該怎么做 ① 如果不屬于高危人群,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而且腫瘤標志物僅僅是輕度升高,體內有腫瘤的可能性相對較低。② 我們可以選擇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注意飲食、規(guī)律作息,三個月之后再復查腫瘤標記物。 3、當心身體的「預警信號」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腫瘤標志物完全正常,也不能絕對排除腫瘤。 除了上面提到的腫瘤高危人群的判斷方法,還需要結合我們自身的癥狀,稱為報警癥狀。比如,長期咳嗽咳痰可能只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表現(xiàn);但如果最近痰中出現(xiàn)血絲,或是伴有胸痛、消瘦等癥狀,就要警惕出現(xiàn)肺癌的可能。 4、腫瘤標志物陽性不等于癌 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分為陰性和陽性,是陽性并不一定是腫瘤或癌癥,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 同樣,陰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腫瘤,因為有些腫瘤會引起檢測結果假陰性。 因此,現(xiàn)有標志物在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都無法充分滿足腫瘤早期診斷要求。盡管相關指南和共識 已指出了腫瘤標志物用于腫瘤早期篩查和診斷的局限性,但仍有一些醫(yī)生,特別是非腫瘤科醫(yī)生,對此尚未形成清晰正確的認識,對于處于臨界值附近的檢測結果也往往不知如何判讀。2021年07月24日
2569
0
6
-
唐巍峰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胸外科-食管外科 食管癌的腫瘤細胞可能轉移到頸部淋巴結;而且,食管癌的腫瘤位置越高,這種可能性相對越大。食管上段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概率通常要顯著高于食管中下段癌。有研究表明食管癌侵犯外膜(T3)上縱膈和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率比較高,分別為44%和24%。那么如何在術前進行頸部淋巴結是否轉移的判斷呢?觸診,頸部淋巴結如果明顯腫大可以被觸及。因此,每一位術前患者都需要相應的體格檢查,如果觸及腫大又比較固定,提示轉移可能大。往往可以通過頸部淋巴結穿刺,取得病理學證據(jù),判斷是否淋巴結轉移。頸部未觸及淋巴結,也需要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超聲檢查排除。淋巴結如考慮良性的,多表現(xiàn)為長條形或卵圓形,包膜光整,皮質低回聲,淋巴門結構清晰,長徑:短徑比例大。如淋巴結考慮惡性,以下形態(tài)改變多見:內部回聲不均,呈圓形或類圓形,感覺張力高,長徑:短徑比例小,門結構缺失。增強CT和PET-CT的運用,也可以用于判斷淋巴結是否轉移(淋巴結越大,檢查意義越大,越能夠判斷)。雙側頸部淋巴結對照比較,或者治療前后淋巴結自身比較,也對判斷轉移與否有臨床意義。2021年07月17日
3238
0
5
-
2021年07月06日
685
0
0
-
張杰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各位病友大家好,我是上海市胸科院胸外科張杰醫(yī)生,很多患者會問我食管的早期有哪些癥狀,其實食管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偶爾有一些食管的哽咽,呃,停滯或者異物感,但是食管就是說食管發(fā)展到進展期的時候,它會出現(xiàn)呃,吞咽困難,先是緊肝食困難,機支半流滯,最后連這種流滯也很難咽下,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有食管啊反吐,因此我們建議呃一兩年做一個食管的篩查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們上海胸科院,我們食管鏡有呃叫很細的,要鼻胃鏡比一個小的指頭還要細,那么做食管線的時候還可以用一些先進的辦法,特殊的染色叫MBI,呃,這樣的話能夠呃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非常。 早期的食管,那么非常早期的食管,它治療的效果就比較好,我們可以通過內鏡下切除這個保留臟器的手術。2021年06月20日
905
0
6
-
何義富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腫瘤科 如果查了腫瘤標志物,而結果又顯示升高,該怎么辦?由于現(xiàn)在大家都重視體檢,而現(xiàn)在的體檢基本上都會查腫瘤標志物,所以有很多人都面臨著這個困惑,怎么辦?會不會得了癌癥?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表示是得了腫瘤,也不表示沒得腫瘤,這可怎么辦?既不能認為得了腫瘤,也不能認為沒得腫瘤,很多人糾結了,焦慮了,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煩惱。既然已經查了,而結果又恰好升高了,怎么辦?看具體情況。一般來說,如果升高非常明顯,肯定要重視,首先建議再復核一次以排除檢驗出錯的可能,如果經復查確實是大幅度明顯升高,比如升高幾十倍,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一定是,建議到腫瘤科就診,讓醫(yī)生根據(jù)你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判斷,并安排必要的進一步檢查,可不能就此認為自己肯定得了癌癥而瞎折騰。如果升高幅度不是很高,通常建議定期復查,動態(tài)了解它的變化趨勢,如果持續(xù)進行性升高,也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癌癥可能。如果多次復查,結果大致保持穩(wěn)定,沒有一次比一次升高,允許小幅度上下波動(有時升高一點,有時下降一點,總體穩(wěn)定),那就通常表示它不是癌癥引起的,但也并不是說你就沒得癌癥,只是說你這個指標跟癌癥沒有直接關系,而不能說明你沒得癌癥,因為即便你所有的腫瘤標志物都正常,也不等于你沒得癌癥。這就屬于另一個問題了,不管你有沒有查腫瘤標志物,也不管你的腫瘤標志物是不是正常,合適的人群建議主動進行常見腫瘤的篩查,比如食管癌和胃癌高危人群進行胃鏡篩查,4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每年一次的鉬靶或彩超以篩查乳腺癌,高危女性還應該提前進行。其他還有宮頸癌、結直腸癌、肝癌、肺癌等的篩查,它們并不是簡單地通過抽血查腫瘤標志物來篩查,所以你如果真擔心得癌癥,真想篩查癌癥,建議找??漆t(yī)生就診,讓??漆t(yī)生在對你全面評估后有針對性給你安排相應的檢查,而不是跑到體檢中心漫無目的地查所謂的腫瘤標志物,甚至一查一整套,真的意義不大,還可能徒增煩惱。2021年06月12日
1931
10
33
-
藺強主任醫(yī)師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 腫瘤科 隨著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的變化,體檢的普及,查出腫瘤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了!現(xiàn)如今也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但很多人一看見體檢表上出現(xiàn)“腫瘤”兩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得癌癥了”。腫瘤真的就是癌癥嗎?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腫瘤科藺強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腫瘤科藺強1、腫瘤=癌癥?腫瘤是指人體的某部分細胞,在致癌物質、有毒化學品、特殊病毒、放射線等因素的作用下,失去正常細胞基因的調節(jié)控制而異常增生,且在局部形成腫塊的一種疾病。但它可分成良性和惡性兩類,而我們常說的“癌癥”則屬于惡性腫瘤。2、無需擔心的腫瘤常見的無需過分擔憂的良性腫瘤主要包括以下幾個:①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病發(fā)于任何年齡段,是因為肝內血管異常聚集所致,一般沒有明顯不適癥狀,可每隔3-6個月做B超檢查。但當血管瘤逐漸增加,大于5厘米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上腹不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此時通常需要做手術切除。②乳腺纖維瘤乳腺纖維瘤一般是指乳腺的腺體及纖維組織增生,常見于20-40歲的女性,一般無自覺癥狀,大多是在患者自行觸摸乳房時發(fā)現(xiàn)腫塊,且75%是單發(fā)性的。若腫塊不大,長期無變化或者生長緩慢,一般定期復查即可;若短期內生長較快,且直徑>1cm則需要手術治療。③脂肪瘤脂肪瘤是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構成,多發(fā)生在皮下,但可發(fā)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一般好發(fā)于40-50歲的人群,惡變的幾率很小。若是生長于機體深部,則有病變可能,若脂肪瘤突然增大,或者變得堅硬,可能提示發(fā)生了惡變,應盡早切除。3、如何區(qū)分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①看生長速度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有的可長得很大,有的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會自動停止生長,甚至漸漸消失;惡性腫瘤生長迅速,短期內明顯增大,有時短短數(shù)月就會致人死亡。②看對身體的影響良性腫瘤一般不發(fā)生擴散、轉移,對機體的影響較小,主要對周圍組織器官產生壓迫和阻塞,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而惡性腫瘤會對身體進行消耗,引起出血、壞死、感染、發(fā)熱等,且惡性腫瘤可以通過淋巴管、血管或其他腔道運行到身體各個部位,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較難根治。③看與周圍細胞的關系良性腫瘤存在包膜,生長有“自限性”,與正常組織界限分明,能觸摸到;而惡性腫瘤生長方式為“浸潤性生長”,會對鄰近組織造成壓擠、侵犯和毀壞,出現(xiàn)病變組織壞死、潰爛和出血!惡性腫瘤常與健康細胞“水乳交融”,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很難完全切除干凈。當然,判斷是否為良惡性腫瘤,以醫(yī)生的檢查結果為準。4、腫瘤標志物升高就是癌癥?除了關于腫瘤的認識誤區(qū),在體檢中,對于“腫瘤標志物”也存在一定的誤解——腫瘤標志物高了就是癌癥?5、腫瘤標志物升高患癌腫瘤標志物是與腫瘤相關的物質,它可以在血液、體液及組織中檢測到,只是作為診斷腫瘤的輔助指標。換句話來說,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患了惡性腫瘤,而腫瘤標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表明一定沒有患惡性腫瘤。因為,在特殊情況下,如飲酒、進補、服用某些藥物、身體炎癥等都可能會導致腫瘤標記物升高甚至超標;另外,并不是所有腫瘤都有準確對應的標志物。有些腫瘤,如軟組織肉瘤,目前還沒有公認的合適的腫瘤標記物,也有些腫瘤已經很大了,腫瘤標記物卻可能依然顯示正常;2021年05月20日
1154
0
2
-
王磊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容易于消化道發(fā)生重復癌,根據(jù)癌腫是否同時發(fā)生,又可分為同時性多原發(fā)癌、異時性多原發(fā)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發(fā)生重復癌最多見的是食管鱗癌,發(fā)生率可高達5%-15%。目前,絕大多數(shù)患者是在進行術后CT隨訪檢查時發(fā)現(xiàn)食管管壁增厚,甚至是出現(xiàn)進食梗阻感后,才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確診時多為進展期甚至為晚期。這些患者由于缺乏食管癌相關的臨床癥狀和早期發(fā)現(xiàn),常導致頭頸癌治療失敗,預后差。有報道稱,發(fā)生在食管的第二原發(fā)性腫瘤是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治療失敗和死亡的首位原因,約占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死亡的1/3。因此,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早期篩查和診斷食管鱗狀細胞癌十分重要。 現(xiàn)有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吸煙、喝酒均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發(fā)生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發(fā)生食管重復癌的時間較為多變,研究表明,既有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發(fā)生的同時或其后6個月內發(fā)生的同時癌,又有6個月之后直至10余年后發(fā)生的異時癌。 消化內鏡是診斷食管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檢查手段,近年來消化內鏡技術飛躍發(fā)展,大大提高了食管早癌的診斷效率。內鏡窄帶成像術(NBI)是一種新興的內鏡技術,其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NBI圖像中血管和粘膜的顏色對比率明顯更大,易于對食管上皮微血管的形態(tài)進行觀察和評價,利用NBI成像結合放大,可以有效的診斷早期食管癌。2021年05月17日
1061
0
1
-
周傳永主治醫(yī)師 北京腫瘤醫(yī)院 胃腸腫瘤中心 1胃鏡和超聲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病變形態(tài)和病變位置,對于異常病灶進行活檢,是腫瘤診斷金標準。超聲胃鏡檢查可以精確判斷腫瘤侵犯的深度和腫瘤的臨床分期,判斷食管周圍組織和結構有無受累,還可以判斷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2胸部腹部CT:可以明確食管癌向管腔外侵犯的程度,周圍淋巴結抓一親光,可以判斷能否手術有幫助。3 食管吞鋇造影,中晚期病人可以看到不規(guī)則的充盈缺損或龕影,病變段食管僵硬,成角等。顯示腫瘤的長度及梗阻情況。4 實驗室檢查:血生化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如血清癌胚抗原(CEA)、鱗癌相關抗原(SCC)、組織多肽抗原(TPA)等,可用于食管癌的輔助診斷、療效檢測等,目前尚不能根據(jù)腫瘤標志物進行早期腫瘤的診斷。2021年04月28日
685
0
0
食道癌相關科普號

王彬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彬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胸外科
1787粉絲6625閱讀

王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偉 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胸外科
9粉絲1.7萬閱讀

賽克醫(yī)生的科普號
賽克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神經外科
3194粉絲21.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