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民學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首先第一種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一般是在一歲以內,在早期我們通過一些營養(yǎng)神經藥物來挽救一些還沒有失活的一些腦細胞,當然還有一些口服藥物,包括比如說巴路芬啊等等這些降低肌張力的藥物啊,來改善孩子癥狀。第二類治療屬于康復治療,它包括在早期它可以增加孩子的一些關節(jié)活動度,來降低一些肌肉的肌張力啊,來達到一個很好的治療效果。第三種就是手術治療,當然手術治療的話有很多種辦法啊,有針對神經的手術,有針對肌腱的手術啊,還有一些針對一些畸形啊,需轎型的手術,所以手術的話涉及的學科涉及到神經外科,涉及到矯形科啊等等這些這手術的治療辦法,所以***是一種綜合治療辦法。2021年10月22日
626
0
2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FSPR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治療腦癱就是通過對脊髓神經后跟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tài)。腦癱患者的肌肉痙攣并非局限于單個肌肉,往往表現(xiàn)為多個肌肉或肌群痙攣,而該手術就可以達到全面調整肌張力的作用,且可以長期、穩(wěn)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 FSPR手術部位 很多家長認為腦癱的手術部位在頭部,擔心手術風險較大,手術是否會對還產生其他的損傷。 首先FSPR手術在患者的腰部進行。主要是對患者脊柱后根神經進行處理,從而達到患者肌張力痙攣消除的目的。FSPR手術的風險相當于做一個闌尾炎手術的風險。 另外,F(xiàn)SPR術還有著其他手術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其只是選擇性阻斷部分神經后根纖維,而不會影響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前根及運動功能。具體的手術部位可以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而定,在腰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下肢痙攣,在頸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上肢痙攣。 一、FSPR手術治療腦癱的安全性 FSPR手術在多導聯(lián)電生理的監(jiān)測作用下,應用術中連續(xù)記錄肢體多塊肌肉的肌電圖和體感誘發(fā)電位,脊髓誘發(fā)電位使FSPR手術更具有科學客觀的依據,避免了經驗性手術,主觀因素決定切除后根比例的失誤,最大限度降低手術的并發(fā)癥風險,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療效,使肌張力得到全面的下降,并改善平衡功能。 二、FSPR手術治療腦癱恢復快 傷口小、恢復快、手術切口控制在3厘米以內,患者容易恢復。 三、FSPR手術治療腦癱效果好 術后效果明顯?;颊吒鞣N明顯的病癥,如剪刀步、足內翻等腦癱引發(fā)的畸形病態(tài)得到顯著的好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腦癱孩子有以下條件,就需要進行FSPR手術治療評估了: 1、痙攣性或以痙攣性為主的混合型腦癱,肌力在3級以上 2、痙攣累及整個肢體或雙側 3、患者的軀干與四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盡因痙攣所致的步態(tài)異常和動力性畸形 4、智力正?;蛘呓咏?5、年齡在2.5周歲以上有利于配合手術后康復訓練 6、嚴重的痙攣和僵直,影響日常生活、護理和康復訓練。 FSPR術后的康復訓練分為兩期: 第一期,術后15天,背帶腰帶下床進行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復,因為通過FSPR手術之后患者的整個肌肉力量下降,會有種發(fā)軟的感覺,這個時期可以做一些床邊的康復動作恢復肌肉的力量,為后期的強化訓練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期,術后三個月,制定康復計劃,根據患兒的情況制定康復計劃,主要在調整改善之前因為長期痙攣導致的走路姿勢異常和步態(tài)異常,同時教會患者正確的走路步態(tài)。 通過梯度療法確保了每位患者最大限度的修復,最大可能的降低了單一治療手段的各種缺點,并通過不同療法間的相互配合提高療效,縮短治療周期。整個治療過程在專業(yè)的治療中心完成,由專業(yè)腦癱醫(yī)生跟蹤治療2-3年使患者完全修復后回歸社會。臨床實踐表明,梯度療法,不但安全有效,可縮短康復時間3-5年,而且最大限度保證了肢體正常功能發(fā)育,輕度患者可完全恢復正常步態(tài)。重度患者可以獨立行走,生活自理。2021年10月15日
507
0
0
-
廉民學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首先第一種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一般是在一歲以內,在早期我們通過一些營養(yǎng)神經藥物來挽救一些還沒有失活的一些腦細胞,當然還有一些口服藥物,包括比如說巴路芬啊等等這些降低肌張力的藥物啊,來改善孩子癥狀。第二類治療屬于康復治療,它包括在早期它可以增加孩子的一些關節(jié)活動度,來降低一些肌肉的肌張力啊,來達到一個很好的治療效果。第三種就是手術治療,當然手術治療的話有很多種辦法啊,有針對神經的手術,有針對肌腱的手術啊,還有一些針對一些畸形啊,需轎型的手術,所以手術的話涉及的學科涉及到神經外科,涉及到矯形科啊等等這些這手術的治療辦法,所以***是一種綜合治療辦法。2021年10月13日
563
0
1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腦癱如不及時、有效地治療,有可能使患兒終身致殘。對于腦癱患兒一定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2.5周歲-3周歲是腦癱患兒治療的黃金時期。臨床中,腦癱患兒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康復治療,手術治療包括矯形手術、頸總動脈外膜剝脫術、SPN手術及FSPR手術,下面來介紹下這些手術: 1、矯形手術: 矯形手術能將畸形矯正得較為徹底,矯正肢體的整體功能很快恢復,一般一周時間就能明顯見效。同時非手術部位的畸形也能因此而得到矯正。這是因為下肢畸形的患者為了使身體平衡,上肢被迫采用某種姿勢,形成假性畸形。這種假性上肢畸形會隨下肢畸形得到矯正后而自然減輕或消失,矯形手術主要作為FSPR術后針對肢體已出現(xiàn)的固定畸形的治療方式。 2、CPS手術(頸總動脈外膜剝脫術): CPS手術(頸總動脈外膜剝脫術)可以改善腦癱患兒大腦的血液供應,促進大腦的發(fā)育,減少腦內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jié)神經的興奮性;臨床上可以全面改善大腦的功能,增強智力、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降低肢體的肌張力(尤其是上肢),有利于口詞不清、手足不靈活、行走不穩(wěn)、流口水等癥狀的緩解。 適用于:手足徐動型腦癱、繼發(fā)性扭轉痙攣、繼發(fā)性肌張力障礙、痙攣型斜頸等疾病治療。 3、SPN術(周圍神經縮窄術): SPN術(周圍神經縮窄術)主要采用先進的電生理術并監(jiān)測技術來開展:術中在患者四肢上打開2—5公分的小切口,可以去除有害的肌肉痙攣,解除肢體的痙攣狀態(tài),同時保存原有的肌肉力量,效果明顯。另外,可以神經電刺激對運動神經肌肉支配進行定位,行周圍神經(比如腦癱常用的坐骨神經或脛神經分支、臂叢神經及分支)進行部分切斷。治療分為針對大腦、小腦、脊髓的中樞手術方式和針對脊神經和四肢神經的周圍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沒有術后并發(fā)癥等優(yōu)點。 SPN術的治療目的是將周圍神經做部分切斷,通過部分切斷脊髓的下級神經元達到降低異常增高的肌張力,從而改善腦癱患者的肢體功能。具體來說是對脊神經前根和后根的混合神經——周圍神經(比如腦癱常用的坐骨神經或脛神經分支、臂叢神經及分支)進行部分切斷。 4、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 FSPR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有效解除患者肢體痙攣現(xiàn)象,使異常的肌張力趨于正常,可以穩(wěn)定的、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痛苦,術后不易反彈,不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 FSPR手術適應癥: 1、痙攣性腦癱或以痙攣為主的混合型腦癱; 2、智力正?;蚪咏#? 3、年齡在兩周歲半以上,發(fā)育較正常; 4、肢體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手術只是為康復訓練提供基礎,若要達到功能改善的目的,必須加強康復訓練,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2021年09月29日
599
0
1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對于腦癱患兒的治療就是需要通過有步驟有計劃的一次或者多次的手術治療以及康復訓練等手段達到改善殘疾、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的目的,最終根據每個腦癱患兒不同的病情程度,達到回歸社會或是生活自理或是方便護理的不同治療目的。 部分腦癱患兒的家長認為手術治療好了就行了,但實際上術后康復訓練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要訓練患者適應環(huán)境,而且要使他們作為一個整體介入最接近的環(huán)境和社會,使患者達到自立,成為社會的整體,可以擁有最好的生活質量,能實現(xiàn)其價值。 同時FSPR手術(即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主要針對于痙攣性或以痙攣為主的腦癱,通過手術肢體痙攣,降低下肢異常肌張力,并為運動功能的恢復提供前提條件。 最佳手術時機:2.5周歲-6周歲 FSPR手術適應癥: 1、痙攣性腦癱或以痙攣為主的混合型腦癱; 2、智力正?;蚪咏#? 3、肢體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當然,有些家屬會存在疑惑,腦癱手術究竟有沒有什么風險?一般說來,任何大小手術都具有一定的風險。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手術、如何來進行手術。 有一點必須重點說明,手術只是為康復訓練提供基礎,若要達到功能改善的目的,必須通過及時、有效、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提高下肢力量及姿勢及早,才能讓腦癱患兒走路接近正常人!2021年09月22日
376
0
0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痙攣性腦癱患兒的肌張力明顯高于同類的正常兒童。當患兒受到各種刺激(如使勁、激動、失去平衡、害怕或焦慮等)時,都會進一步導致肌肉張力升高。而痙攣程度較為嚴重的患兒,其肢體運動明顯減少,而且動作刻板、別扭,頭經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常常是轉向一側或后仰。 另外,痙攣性腦癱患兒的手肩向下旋轉、屈曲或伸展;雙手常成握拳狀,拇指貼掌心,其余四指將拇指握住,手背朝前,掌心向下;脊柱常不同程度出現(xiàn)后凸或者側彎,髖關節(jié)部位常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下肢常出現(xiàn)交叉,跟腱緊張導致扶站時足底無法放平,只能腳尖著地。 當一經確診為腦癱,就應該給患兒及時進行早期康復訓練,早期康復訓練可以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提高患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最大限度的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但是早期康復訓練一般建議3歲之前的患兒進行。 由于康復訓練是一種被動的訓練模式,有一個弊端就是要長期堅持,一旦間斷或是康復的時間不到位,效果就會出現(xiàn)反彈,所以一般建議康復訓練應該堅持去做,但是由于患兒牽扯到要上學,上學的時間勢必會占用必要的康復時間,導致康復效果不理想,腦癱專家常崇旺教授說:若是康復的效果不理想,此時就需要借助于為外科手術來徹底干預。手術的最佳時機就是2.5周歲至6周歲之間。 手術主要采用的是FSPR手術(即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通過手術可以全面的調整患兒的肌張力,使異常的肌張力趨向正常,同時可以穩(wěn)定的、有效的、徹底的緩解患兒的痛苦,術后不易反彈,也不會影響患兒的運動功能,手術之后由于痙攣的徹底解除,使得原先被動的訓練變?yōu)橹鲃拥挠柧?。一是可以增加患兒康復的信心,二是可以增加患兒的配合程度。兩者有效的進行治療,才能使腦癱治療的效果大大增強。同時,由于痙攣的解除,康復訓練的效果也會大大加強,患兒有時間去學習,也不會說耽誤腦癱治療,同時,腦癱患兒恢復的效果還大大提高,腦癱癥狀也會隨之減輕。2021年09月14日
407
0
1
-
蔣文彬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神經外科 問題:我們孩子做完SDR手術后需不需要做骨科手術?是先做骨科手術還是SDR手術? 回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涉及的東西較多,并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答案,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論是SDR手術還是骨科手術,都是在必要情況下的外科治療方案,不過對于不同年齡的孩子,方案不同。與此同時,骨科手術種類也很多,例如內收肌松解、跟腱延長等等,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3-6歲),如果下肢肌張力高,可以先通過SDR手術降低肌張力后配合康復治療,多數孩子后期可以不需要骨科手術治療。 對于大年齡孩子,如果已經有肌腱攣縮或骨骼繼發(fā)性變形,需要根據情況看先行骨科矯形術,還是SDR后半年行骨科治療。2021年09月14日
724
0
0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有些腦癱患者會出現(xiàn)流口水,說話不清晰,手不靈活,步態(tài)不協(xié)調,減輕肢體的扭動等癥狀,對于這些腦癱患者可以選擇CPS手術治療;但門診中有些患者或家長會問:CPS手術治療有哪些作用?能改善哪些癥狀?術后效果如何?腦癱專家常崇旺教授將進行詳細解答: 適用于:手足徐動型腦癱、繼發(fā)性扭轉痙攣、繼發(fā)性肌張力障礙、痙攣型斜頸等疾病治療,手術通過對雙側頸動脈外膜剝脫,來改善大腦供血、供氧,從而改善患兒扭動、流涎、語言、多動等一系列現(xiàn)象,同時結合家屬的配合,進行良好的康復訓練,是患兒實現(xiàn)生活自理、回歸社會的治療目的。2021年09月08日
525
0
0
-
常崇旺主治醫(yī)師 西大一院 神經外科 FSPR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離斷術)是目前臨床中治療痙攣性腦癱患者治療的首要選擇,除此以外,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手段能夠達到有效的解除痙攣的目的。當然,有些微信聽友也會存在疑惑,腦癱手術究竟有沒有什么風險?一般說來,任何大小手術都具有一定的風險。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手術、如何來進行手術? 首先FSPR手術部位在腰部,不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等方面。其次FSPR手術的安全性也是有據可循的。該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手術切口控制在3厘米以內,患者容易恢復。 目前對于痙攣性腦癱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FSPR手術+康復治療,通過FSPR手術有效解除患者肢體痙攣現(xiàn)象,使異常的肌張力趨于正常,可以穩(wěn)定的、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痛苦,術后不易反彈,不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手術只是為康復訓練提供基礎,若要達到功能改善的目的,必須通過及時、有效、規(guī)范的康復訓練。經過康復訓練,使肌肉力量得到充分提升,這樣站立姿勢及行走步態(tài)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FSPR手術的適應范圍如下: 1、痙攣性腦癱或以痙攣為主的混合型腦癱; 2、智力正?;蚪咏?; 3、年齡在兩周歲半以上,發(fā)育較正常; 4、肢體有一定的運動能力。2021年09月07日
552
0
1
-
詹琪佳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神經外科 病人手術時采用俯臥位。 術中監(jiān)測15個肌群的誘發(fā)肌腱,手術區(qū)域為中線腰椎附近,消毒后在第二腰椎棘突上下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約四厘米。 暴露第二腰椎棘突及椎板,切開第二腰椎椎板后暴露硬脊膜。 縱向切開脊膜后兩側懸吊,完全暴露馬尾神經。 用柔性小片從脊膜腔馬尾神經腹側墊入,完全包裹所有神經根。 根據特定的誘發(fā)肌電模式,將括約肌相關神經根、下肢運動根直接置于墊片外。一旦確認是下肢感覺相關神經根時,則根據其誘發(fā)肌腱首先達到200UV的肌群位置來定下一步方案。 如果是在目標肌群,術前評估標記肌張力大于等于二級的肌群,則予以離斷50%-75%,而如果是在非目標肌群的話,則不處理,直接將其置于墊片外方,按此方案探測所有的馬尾神經根,并處理那些誘發(fā)痙攣的感覺神經后根后縫合硬脊膜、皮下組織及皮膚,手術結束。2021年09月06日
1941
4
8
小兒腦癱相關科普號

石磊醫(yī)生的科普號
石磊 副主任醫(yī)師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附屬康復醫(yī)院
矯形骨科
163粉絲1萬閱讀

張海石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海石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脊柱外科
4723粉絲6.4萬閱讀

王泳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泳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yī)院
康復中心
1263粉絲75.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