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前路減壓手術是臨床中用于頸椎病治療的常用術式,是指在患者頸部前方或側前方做手術切口,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增生的骨贅或者大部分椎體、肥厚和骨化的后縱韌帶,徹底解除脊髓、神經(jīng)根的壓迫。
目錄
- 1治療介紹
- 2相關疾病
- 3治療準備
- 4禁忌
- 5風險
- 6注意事項
- 7康復鍛煉
相關疾病
- 受壓方向來自前方和側前方,并經(jīng)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病情日益加重的脊髓型頸椎病。
- 受壓方向來自前方和側前方,且癥狀明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出現(xiàn)肌肉運動障礙的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 保守治療無效或療效不鞏固、反復發(fā)作的其他各型頸椎病,且受壓方向來自前方和側前方,均可考慮進行頸前路減壓手術。
治療準備
術前準備事宜包括:
- 完善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腎功、凝血常規(guī)、傳染病篩查、X 線平片、頸部磁共振成像、CT 檢查、經(jīng)顱彩色多普勒(TCD)、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
- 簽署相關文書:如手術知情同意書、麻醉知情同意書等。
- 術前與醫(yī)生詳細溝通:術前與主刀醫(yī)生詳細溝通既往病史、過敏史、手術史及目前正在進行的藥物情況,尤其告知醫(yī)生近期是否有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及抗凝藥物如利血平、華法林等藥物的情況,由醫(yī)生評估最佳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必要時對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進行調整或停藥。
- 術前禁食禁飲:如為全麻手術,術前 8 小時禁食禁水;如為局麻手術,手術當天清晨少量進食。
- 穩(wěn)定基本病情:如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應先積極將血壓、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理想范圍內。
- 術前訓練:術前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氣管推移訓練。
禁忌
如有以下情況,則暫不適合進行頸前路減壓手術:
- 除非具有明確手術適應證的少數(shù)病例,無論是哪一類型頸椎病,遵循的基本治療原則是先非手術治療,無效后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 有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疾病,無法耐受手術。
- 有凝血功能障礙,手術過程中有明顯出血風險。
- 對麻醉藥物既往有嚴重過敏史。
- 有基礎疾病且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風險
頸前路減壓手術可能有以下并發(fā)癥:喉上神經(jīng)損傷、喉返神經(jīng)損傷、胸膜損傷、血管損傷、呼吸道損傷、食道損傷、感染等。
注意事項
- 術后患者需要戴石膏頸領,直到植骨塊愈合。
- 術后 24 小時可拔除引流膠皮片。
- 術后床旁準備好氣管切開器械,手術當夜應密切注意患者呼吸情況,有無傷口內出血而引起氣管受壓,如有呼吸困難、氣管受壓表現(xiàn)應緊急處理。
- 術后 7-10 日若愈合情況良好可以拆線,并復查 X 線平片及 CT 檢查,查看術后恢復情況。
- 術后應注意頸部制動,避免快速扭頭或搖頭,建議需要轉移視線時頭部和軀干部一同旋轉。
- 術后注意手術區(qū)域是否有滲血、血腫、疼痛等表現(xiàn),如有特殊情況及時告知醫(yī)生對癥處理。
- 術后戒煙戒酒,避免頸部受涼,及時添加衣物。
相關科普號

李彥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彥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骨科
4652粉絲8.8萬閱讀

張西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西峰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北京愛育華醫(yī)院 微創(chuàng)脊柱中心
3萬粉絲389.6萬閱讀

俞永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永林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骨科
7851粉絲159.8萬閱讀
- 1 治療介紹
- 2 相關疾病
- 3 治療準備
- 4 禁忌
- 5 風險
- 6 注意事項
- 7 康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