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腸胃鏡可以檢查出哪些問題?
腸胃鏡可以檢查出消化道疾病的問題,可檢出的疾病包括潰瘍、腫瘤、梗阻、異物或先天發(fā)育異常等,如食管炎、食管息肉、胃、十二指腸潰瘍、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直腸癌等。 腸胃鏡適用人群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癥狀,包括上腹不適、脹、痛、燒心、反酸、腹痛、腹瀉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的腹部腫塊,不能排除大腸及回腸末端病變者;需定期隨訪的病變,如潰瘍病、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等。
于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1月14日1100
0
0
-
胃鏡檢查的必要性及幾種胃部檢查方法的比較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胃不舒服的體驗。 我們問問大家都是如何處理的呢? 忍忍就過去了? 或者是去附近的藥店買點常規(guī)的胃藥,癥狀延緩之后就不去管了? 你先拿個真實病例和大家聊一聊。 前幾天有一個小伙子和家人來就醫(yī),小伙子很淡定說了情況; 喝了頓大酒,胃痛,嘔吐了兩天,說自己沒什么事情,就是胃還有些不舒服。 旁邊的母親說:嘔吐物里有血絲,她很是擔心,總算說服了他來看看。 我讓他先去做一下胃鏡檢查。 小伙子說不要做胃鏡,很痛苦,還好家人聽完建議帶他去做了胃鏡。 事實上家人的擔心是非常正確的,當胃鏡下到胃腔后,發(fā)現整個胃里都是褐色的棉絮樣條索物。 很明確,這就是急性糜爛性胃炎,并且伴有出血后的表現,出血點應該已經自動止血了。 通過這個病例,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時候我們需要做胃部檢查,又有哪些檢查可以做呢? 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和家人都非常害怕做“胃鏡”。我覺得很多人不敢做胃鏡,因為不了解。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接受。 我們看看胃鏡檢查是怎么做的? 胃鏡檢查時把前端裝有鏡頭的纖維導管直接插入胃和十二指腸,用肉眼觀察食管、胃腸內部情況。 通過內窺鏡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病變,并可以內鏡取活組織檢查,而且還可以在內鏡下治療相應疾病。 所以,胃病檢查在臨床上也稱為胃病診斷的“金標準”。 目前,絕大多數醫(yī)院都已經開展了無痛胃腸鏡檢查,胃鏡檢查早已告別了“生不如死”的時代。 那是不是胃痛才需要做胃鏡呢? 大家覺得只有在胃疼的時候才需要做胃鏡,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胃鏡除了要解決急性的病變外,更重要的使命其實是對于胃早癌的早發(fā)現和早治療。 胃鏡應該多久復查一次比較合適呢? 1、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治愈后沒有任何癥狀情況可以不復查胃鏡,或遵醫(yī)囑。 2. 潰瘍病癥消除后要及時復查,判斷潰瘍是否完全愈合。 3、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定期隨訪,一般1至2年檢查一次,如萎縮伴有輕度腸化或者增生者可每1年左右檢查一次。 4、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中度或者異型增生中度的患者6個月到1年左右檢查1次。 5. 重度萎縮伴有重度腸化或者異型增生重度者3個月到6個月檢查1次,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或者內鏡下的局部治療。 胃病其他檢查方法 1、胃腸鋇餐檢查:患者口服造影劑硫酸鋇,在x光透視及拍片時,利用鋇劑在胃腸道留下的影像來判斷胃和十二指腸內部的病變情況。 鋇餐檢查是比較粗的一種檢查,也不能活檢組織,所以目前接受這種檢查的越來越少。適用于年齡較大,有其他疾病,不能接受胃鏡檢查的人群,可作為輔助診斷。 2、碳-13、碳-14呼氣試驗: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胃癌的主要誘因之一。所以消化科醫(yī)生往往會建議你做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 3、胃泌素測定:胃泌素是由胃竇部及十二指腸近段黏膜中G細胞分泌的一種胃腸激素,主要刺激壁細胞分泌鹽酸,還能刺激胰液和膽汁的分泌,也有輕微刺激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等。 胃泌素瘤、無胃酸的萎縮性胃炎和惡性貧血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會很高,所以測定血清胃泌素有助于這些疾病的鑒別判斷。 4、磁控膠囊胃鏡: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實現了“不插管做胃鏡”的夢想。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大小的膠囊胃鏡,15分鐘,即可完成胃部檢查。 它有無痛無創(chuàng),無麻醉無交叉感染、全方位無死角、檢測快捷、操作簡便、圖像清晰等優(yōu)點。適合大規(guī)模的篩查。 缺點是無法取活檢和鏡下治療,發(fā)現病變仍需要普通胃鏡處理,而且價格相對高一些。 以上就是胃部檢查的一些知識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李學武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1月08日1629
0
10
-
活檢和胃鏡有什么不同?
吳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1月07日609
0
3
-
胃腸鏡檢查攻略
有種檢查,大部分人都會從內心表示拒絕——胃腸鏡。甚至有人說,10分鐘的檢查就像一年那樣漫長。 但就是這樣一個讓無數人感到恐懼的檢查,卻能“救命”。 胃腸鏡檢查是如何拯救你的?哪些人要做胃腸鏡檢查? ??????????????????????????? Part 1??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 人體的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可分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來說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這些部位的病變,胃鏡和腸鏡是最直接、高效的檢查手段。 ???????? 但就是這么重要的檢查,卻被很多人拒絕。臨床上害怕做胃鏡的現象非常普遍,主要是覺得麻煩、痛苦。 ???????????????? 拒絕內鏡檢查是跟自己的生命過不去。中國排名前五的腫瘤里有4個是消化系統(tǒng)腫瘤,包括胃癌、食道癌、大腸癌、肝癌,但由于恐懼胃鏡、腸鏡,大部分人基本不會主動到醫(yī)院篩查。 胃鏡檢查我國每年尚有2300萬例,而腸鏡檢查僅有500萬例。實際上需要胃腸鏡檢查的人可能超過1億人。 ??????? 01、胃鏡 ????????????????? 胃鏡檢查借助一根纖細、柔軟的管子(光導纖維+高清攝像頭),伸入胃腔、十二指腸腔,觀察黏膜、拍攝或治療。 胃腸鏡檢查是食管、胃、腸疾病診斷的首選手段,也是食管、胃、腸道早期癌癥篩查的金標準。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如發(fā)展到進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低于30%。遺憾的是,我國每年新發(fā)胃癌病例占全球40%以上,早期發(fā)現的不足10%,遠低于日本的70%和韓國的50%。最主要的原因是不重視胃鏡檢查。 02?、腸鏡 ????????????? 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直徑約1厘米,前端裝有一個帶冷光源的高清攝像頭,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yī)生直觀看到腸道內部情況。 ??????????????????? 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首選方式,也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病變,還可切除癌前腺瘤性息肉等病變。 ??????????? 國家癌癥中心2109年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fā)病例數為38.8萬人,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居第3位。 ??????? 李兆申院士認為,我國至少1億人需要做腸鏡。 ??????? Part 2??高危人群 請自覺檢查 ??????????????? 1、有下列情況的需到醫(yī)院做胃腸鏡檢查: 上腹疼痛伴有惡心、嘔吐等。 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出現黑便或柏油樣便。 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十二指腸形態(tài)改變或局部增厚等改變時。 既往患有潰瘍病、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病變的患者。 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結直腸腺癌、腺瘤樣增生的患者治療后定期復查1~2年一次。 家庭有結直腸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一次。 45~50歲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篩查一次。 ???????????????????????? 2、有些人不適合做胃腸鏡檢查 嚴重肝腎肺功能障礙者 嚴重冠心病及心肌損傷伴嚴重心肌功能不全者(室顫等) 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熱的人 嚴重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者(驚厥、癲癇未控制者、精神疾?。?主動脈瘤患者 經期女性 孕婦 ????????? Part 3??檢查之前 你該做的那些事兒 ??????????????????????? 在做胃腸鏡檢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檢查結果準確無誤。 胃鏡 檢查前空腹6小時以上。如果上午檢查,檢查前一日建議18點前進食晚餐,之后禁食,檢查當日不能吃早餐、喝水。 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清晨可少量飲水送服降壓藥物。??????? 停用抗凝藥物(阿司匹林至少停用7天;華法林、波立維等至少停用3天;不需要取活檢和鏡下治療者,可咨詢醫(yī)生)。 自備無色糖塊或葡萄糖水,以備低血糖時糾正血糖。 檢查后一般最好兩小時后進餐,以軟食偏溫冷為好。 如果做的是無痛內鏡檢查,最好有人陪伴,且當天本人不能開車、騎車或從事高危工作。 腸鏡 檢查日前一晚,檢查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質食物(無渣飲食,如清湯、白糖水、蜂蜜水等) 禁食乳制品,如牛奶、椰奶、奶油濃湯等),不吃高纖維蔬菜、水果,禁吃紅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紅柿等。 同時要服用醫(yī)生開的瀉藥清洗腸道,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 如當日上午腸鏡檢查,清晨3-5時口服洗腸液,當日早餐禁食; 如當日下午腸鏡檢查,前日晚可少渣飲食、當日早餐禁食,上午8-10時口服洗腸液,中午中餐禁食,無糖尿病的病友可量糖水防止低血糖。 檢查前口服瀉藥服瀉,如甘露醇、聚乙二醇電解質,口服瀉藥后再口服2000ml溫水,以排便為清亮水樣無明顯糞渣為宜。 如口服全部洗腸液后2-4時內無大便解出或解半成形大便,應來醫(yī)院由醫(yī)生指導下再加服聚乙二醇電解質液適量或清潔灌腸。 在口服洗腸的過程中出現腹痛、嘔吐、頭昏、心悸等異常情況時,請暫停口服洗腸液,并來醫(yī)院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 術前可服用高血壓藥,糖尿病藥物術前可停服一次。無痛檢查術后注意同上。 還有一點需要記得帶好以前的資料,同時醫(yī)??ê同F金或者銀行卡,有一些費用是檢查后支付的,或者檢查后醫(yī)生認為您需要住院進一步診治。 Part 4 無痛胃腸鏡 做之前要評估 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恐懼,很多醫(yī)院都推出了“無痛”胃腸鏡。 “無痛”胃腸鏡,是在檢查前,通過靜脈給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鎮(zhèn)靜劑和麻醉劑,讓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檢查。 優(yōu)點 無痛胃腸鏡可以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提高對檢查的耐受性,檢查時由于胃腸蠕動減少,便于發(fā)現微細病變。 無痛的膠囊胃鏡檢查,受檢者只需隨水吞下一粒膠囊胃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對于老人、兒童、麻醉不耐受等生理上不支持傳統(tǒng)胃鏡和麻醉胃鏡的患者,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缺點 以場景為例,麻醉藥物易使結腸張力降低,可能增加進鏡難度,延長檢查時間;心肺功能差、麻醉藥物過敏、哮喘、嚴重咳嗽咳痰、肥胖、脖子粗短的病人使用麻醉劑可能增加風險。 建議 考慮到麻醉風險,臨床上通常建議,年輕力壯、心肺功能好的病人可以選擇做無痛檢查,身體差、年齡大的病人則不建議做無痛檢查。 如果這類病人自己強烈要求做無痛,則需要麻醉師評估能否耐受麻醉風險。
杜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1月01日1202
1
3
-
胃鏡之后要喝粥嗎?需要喝幾天?。?/h2>
周益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31日649
0
1
-
超聲胃鏡是什么?
很多人把超聲胃鏡當做腹部b超,還有人說不是說超聲看不了胃嗎,怎么還有超聲胃鏡?超聲胃鏡是把超聲和胃鏡結合在一起的檢查,是一種帶著超聲探頭的胃鏡。這種胃鏡是專門針對胃里面的長在粘膜下面的病變的。胃里面的病變有兩種,一種是長在粘膜面的,這種就好像我們的皮膚上起了個痘兒或者破了,是肉眼直接可以看到的,可以通過取活檢判斷性質。而粘膜下的病變,是粘膜面下面長出來的,把粘膜層拱起來一個包,表面的粘膜光滑,和周圍的粘膜一樣,這樣的病變肉眼是看不了里面到底是什么,也無法通過取活檢來判斷,因為活檢鉗取不到粘膜下面的東西。就好像我們的內臟無法通過肉眼看一樣,需要超聲來看。這時用帶在胃鏡里的超聲探頭掃查,能顯示出病變的回聲是什么樣的,大小是多少,位于胃壁的哪一層,等等,(如圖,能夠清晰看到胃壁的四層結構),根據這些信息能夠大約判斷病變的性質,如間質瘤,脂肪瘤,異位胰腺,外壓隆起等等。有的患者會問了,都是超聲,腹部b超為什么不行,還得做個胃鏡多痛苦啊。我前面寫過一篇“腹部超聲能看胃嗎”的文章,腹部b超是看不了胃的,因為會收到胃腸道氣體干擾,除非條件特別好,腫瘤長得又比較大。那超聲胃鏡為什么不怕氣體呢?因為在做超聲胃鏡的時候,會往胃腔里打水,把探頭泡在水里,這樣就不會被氣體干擾了。那腹部ct不受氣體干擾,總能看見了吧!也不一定哦,對于比較大的病變,至少在2厘米以上,ct才有可能看到,小的病變ct也很難看到的。而且,就算看到,也看不出來位于胃壁的哪一層,不如超聲胃鏡精準。因此,雖然有痛苦的,但超聲胃鏡所獲得信息是任何其他檢查所不能提供的。
蘇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31日1841
2
7
-
胃鏡能查出胃癌么?
答:這個有很明確的答案,胃鏡是可以查出胃癌的。實際的臨床中幾乎所有的胃癌患者都是通過胃鏡查出來的,即使有個別不是通過胃鏡首先發(fā)現,但最終都需要通過胃鏡及活檢來確定。因此,胃鏡是胃癌所有檢查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項。
劉曉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30日1728
0
6
-
沒有癥狀有沒有必要做胃鏡?
夏軍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20日1740
4
16
-
黏膜下隆起是什么???如何治療?
我們在做胃腸鏡檢查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描述,黏膜下隆起性病變性質待定,好多人看到這樣的報告之后都比較擔心,這個隆起是不是癌呀?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只有個別的淋巴瘤或者大的間質瘤才是惡性的。那么這個粘膜下隆起性病變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一、什么是黏膜下隆起 黏膜下隆起性病變是指在黏膜下方有病變使黏膜呈現隆起性改變,表面黏膜是正常的。一般是良性的,常見于滑肌瘤和間質瘤,還見于脂肪瘤、纖維瘤、囊腫、淋巴瘤、轉移瘤等,胃黏膜下隆起還見于異位胰腺,結腸黏膜下隆起還見于結腸氣囊腫病。 二、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1、對于病灶小于0.5厘米的,暫時可以不用做超聲內鏡檢查,隨診觀察胃鏡或者腸鏡就可以(半年~1年)。 2、對于病灶大于0.5厘米的,需要做超聲內鏡檢查,以評估病變的大小、內部回聲、邊界是否清晰以及判斷病變的起源等,根據超聲內鏡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及具體的手術方式。 3、對于病灶大于3厘米的,或者病灶多發(fā)懷疑是淋巴瘤的,除了做超聲內鏡檢查以外,還需要做腹部3D增強CT檢查。 三、如何治療 1、超聲內鏡結果提示病灶大小1~3厘米的,內部回聲不均勻的,邊界不清晰的,考慮是間質瘤的,需要在內鏡下微創(chuàng)(ESD)治療。 2、病灶大小超過3厘米的,需要經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 3、穿刺活檢病理提示淋巴瘤或者術后大病理回報提示惡性間質瘤的,需要化療。
黃玉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19日2848
1
20
-
胃鏡的流程是怎樣的?
專家介紹 李曉沛,消化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山東省立第三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消化疾病診治,精于胃腸鏡及超聲內鏡診治,如早癌篩查、EMR、ESD、消化道出血鏡下止血、支架置入、EFR、POEM、ERAT、NOTES、超聲內鏡引導下FNA等治療。 兼任山東省醫(yī)師協(xié)會消化病介入診療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yī)學會消化內鏡青年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學會消化介入學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yī)學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世界內鏡醫(yī)師協(xié)會消化內鏡協(xié)會理事,內鏡臨床診療質量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共發(fā)表SCI收錄期刊5篇,中華系列雜志及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10篇,獲泰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周五上午
李曉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12日390
0
0
胃鏡相關科普號

蔡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蔡軍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普外科
1642粉絲23.3萬閱讀

申占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申占龍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2559粉絲41.8萬閱讀

呂富靖醫(yī)生內鏡工作室
呂富靖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消化內科
1.2萬粉絲7.2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嚴雪敏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炎 5票
胰腺炎 3票
消化不良 3票
擅長:消化道早癌,內鏡下息肉腺瘤切除,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疑難雜癥,磁控無痛膠囊胃鏡檢查。 余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如急慢性胃炎,Hp感染、急慢性胰腺炎、炎癥性腸病、肝硬化及其相關疾病,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都有深厚功底。 -
推薦熱度4.3王敏 主任醫(yī)師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腸息肉 21票
胃息肉 6票
胃病 4票
擅長:擅長胃鏡、腸鏡檢查及消化道疾病的胃腸鏡下診斷及治療,尤其擅長胃息肉、 腸息肉的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食管、胃早癌的內鏡下ESD微創(chuàng)治療,食管、胃、結腸隆起性病變的超聲胃鏡及超聲腸鏡下的診斷及進一步的內鏡下治療,膽總管結石,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及梗阻性黃疸的ERCP微創(chuàng)診斷及治療,胰腺、腹腔、腹膜后占位的超聲胃鏡下的診斷及細針穿刺活檢,在食管惡性狹窄及食管氣管瘺支架置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
推薦熱度4.2劉正新 主任醫(yī)師北京朝陽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炎 5票
胃病 4票
膽結石 2票
擅長:消化系統(tǒng)包括胃、腸、食管和肝、膽、胰等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胃腸道粘膜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以及胃腸道腫瘤的內鏡下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