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光蘇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 消化內科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熊光蘇專注、專心、專業(yè)。用熱情的服務和精湛的醫(yī)術呵護每一位患者,使一個個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恢復了健康,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多少個燦爛晨曦,忙碌在病床前;多少個春夏秋冬,穿行在病區(qū)里。一個神圣的使命,肩負著救死扶傷的工作。本期名醫(y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熊主任一起探討“胃鏡檢查中常遇到的有關問題”在上消化道即食管、胃、十二指腸的檢查中,胃鏡是檢查和診斷相關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許多人其實都十分害怕進行胃鏡檢查,害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覺得不舒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了解胃鏡,從而產生擔憂。1.什么是胃鏡,做胃鏡會傷身體嗎?胃鏡既是一種儀器,也是一種檢查手段,胃鏡檢查是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前端裝有內視鏡由嘴中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藉由光源器所發(fā)出之強光,經由導光纖維可使光轉彎,讓醫(yī)師從另一端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必要時,可由胃鏡上的小洞伸入夾子做切片檢查。全程檢查時間約5分鐘,若做切片檢查或者精查,則需10至30分鐘。胃鏡是會傷身體的,但這里說的傷身體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種傷身體,胃鏡作為一個外來儀器進入人體,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損傷,但這種損傷完全是在可接受范圍內的,只要操作得當,就不會發(fā)生嚴重的傷害。胃鏡檢查中最主要的傷害表現(xiàn)在咽喉腫痛甚至出血,多是由于胃鏡管子刺激喉嚨引起水腫出血,但只要配合好醫(yī)生,這種損傷其實是特別小的。2.什么情況下需要胃鏡檢查?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的患者,醫(yī)生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近期出現(xiàn)厭食、消瘦、乏力,貧血,黑便、胃痛腹脹(長期性或者間接性出現(xiàn))等癥狀的人,需要做胃鏡檢查查明情況,以便于做針對性治療癥狀。平時出現(xiàn)了反酸、燒心等癥狀時,懷疑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可以通過胃鏡檢查確診病灶的位置和范圍。確診有胃病的患者,如:糜爛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潰瘍、黏膜不典型增生、腸化、腫瘤等,這些患者需要定期做胃鏡進行檢查,判斷治療效果;沒原因的消瘦、疲乏等癥狀與胃部發(fā)生嚴重疾病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貧血、持續(xù)存在的疲憊感時,同樣需要做胃鏡排查原因。懷疑有胃癌食管癌的患者胃鏡也是必須的。有些胃病以外的患者同樣也需要做胃鏡檢查,比如已經明確診斷肝硬化的患者、慢性肝炎病程較長的患者。病情加重后同樣也會導致胃部受到影響,定期檢查胃鏡可以診斷病情和輔助治療。此外,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年齡在四十歲以上即使沒有癥狀也應該做一次胃鏡檢查??傊?,胃鏡檢查一般在診斷疾病、判斷病情、觀察療效時需要用到。3.胃鏡檢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項?檢查前需要注意:要先進行全身性的檢查,如心電圖、血常規(guī)、肝功能以及肝功能等,先要確定身體狀況能夠進行胃鏡檢查;對于特殊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與醫(yī)生協(xié)商藥物的使用方法;檢查當天禁水禁食,保證胃內排空;放松心態(tài),保證休息。檢查后需要注意:檢查完1-2個小時內不要進食,如若有持續(xù)性喉嚨痛、腹痛、黑便等情況,應及時反映;之后若沒有不適感,可先飲少量水;之后的飲食應注意保持清淡好消化,吃軟食,如米粥、豆?jié){、牛奶等,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切忌暴飲暴食及辛辣食物、生冷硬食物。油炸、海鮮這些食物都不可以吃,更不能吸煙喝酒,同時要保持良好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4.做胃鏡檢查安全嗎,需要麻醉嗎?常規(guī)的胃鏡檢查是安全的,極少數患者可能發(fā)生并發(fā)癥,如息肉摘除術、活檢術、微波治療等均存在一定操作難度,有可能發(fā)生穿孔、術后出血較多、息肉摘除術局部灼傷等,但發(fā)生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某些老年人可因精神緊張發(fā)生腦血管意外或心臟驟停,但一般情況欠佳患者都會被禁止做胃鏡檢查,因此還是相當安全的。在麻醉方面,一般胃鏡檢查會讓患者口服咽部局麻藥物,防止患者因管子的刺激出現(xiàn)嗆咳,使得醫(yī)生操作更加順利。近年來出現(xiàn)的無痛胃鏡,則需要在全麻情況下進行胃鏡檢查。5.檢查過程中怎樣配合才能減少痛苦?當醫(yī)生吩咐您吞咽時,您就像平時吃東西一樣吞咽,隨著這個動作,胃鏡就進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在檢查過程中盡量不要緊張和嘔吐,做到鼻子吸氣、嘴巴哈氣,呼吸平穩(wěn)緩慢,全身放松就基本能做到沒什么痛苦。最關鍵的還是在于胃鏡剛進入喉嚨的時候一定要忍住惡心和嘔吐感,否則你嘔吐將會更加影響醫(yī)生操作,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只要過了那一會,后面就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不適感了。6.我要做無痛胃鏡,還是普通胃鏡?無痛胃鏡其實就是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胃鏡檢查,從而患者不會產生疼痛,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有麻醉禁忌癥,如麻醉過敏、孕婦、老年人等,都不能進行無痛胃鏡。除去這一點,其實兩種胃鏡的選擇還是看你個人的意愿,如果你不想承受疼痛,或者喉嚨比較敏感,對醫(yī)生依從性不好,難以配合醫(yī)生進行吞咽動作,完成正常的胃鏡操作,那么還是選擇無痛胃鏡要好一些。但值得一提的是,麻醉胃鏡的價格比普通胃鏡要高不少,并且還會有一定的麻醉風險,不過最終選擇還是看患者意愿。7.如何解讀胃鏡報告?對于普通患者來說,看胃鏡報告主要有三點原則:1.先看文字,再看圖片;2.先看后面總結,再看前面描述;3.多問醫(yī)生,多上正規(guī)網站查詢。胃鏡報告主要圍繞食管、胃、十二指腸三部分來描述,不同部位通過黏膜顏色,皺襞、血管紋理的改變等就能推出相應疾病,如食管下端黏膜粗糙、血管紋理模糊不清、水腫、齒狀線有缺損、潰瘍、糜爛等改變往往是胃反流性食管的特征。對于我們普通患者來說,只要注意看醫(yī)生給出的診斷即可。此外,要看懂報告上的形態(tài)學變量分級,一般幽門螺桿菌感染會有有醒目的Hp(+)標志,如果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顯示Hp(-),另外報告中的炎癥、萎縮、腸化、活動性等問題,一般會用0(-)、+、++、+++來表示嚴重程度,加號越多越危險。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其實可以仔細詢問醫(yī)生來得到答案。8.胃鏡報告里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什么區(qū)別?胃潰瘍:簡單來說就是胃里面缺損了一塊,常見的消化性潰瘍就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因此胃潰瘍在胃鏡下還是比較好看出來并進行診斷的。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可能會出現(xiàn)胃穿孔、癌變等嚴重并發(fā)癥,但經過治療后大多能好轉。慢性胃炎主要可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兩者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淺表性胃炎胃黏膜沒有損傷,只是單純的有炎癥細胞的浸潤,而萎縮性胃炎除了炎細胞的浸潤外,還會伴隨著胃黏膜、腺體的損傷萎縮。9.為什么說定期胃鏡檢查對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意義重大?胃鏡發(fā)現(xiàn)胃癌后該怎么辦?其實大部分的胃癌都有一個相當長的發(fā)展時間,一般都會有萎縮-腸化-異性增生-癌變的過程。因此定期胃鏡檢查能查出容易癌變的胃部疾病,或者很早期的胃癌,可以進行監(jiān)控和早期干預。早期胃癌往往癥狀不明顯,或者表現(xiàn)為普通胃炎的癥狀,因此只有進行胃鏡檢查才能發(fā)生早期胃癌,從而及時治療。如果在胃鏡檢查中發(fā)現(xiàn)了胃癌,可以先進行細胞活檢判斷癌癥的分期,浸潤成都,嚴重程度,之后再進行全身性檢查如腹腔、盆腔CT等判斷癌癥是否有轉移,淋巴結浸潤等,從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對于局限于黏膜層的早期胃癌患者可以直接在內鏡下切除癌變的部位,預后好,而且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于癌癥較嚴重的患者則可采用根治性胃部分切除術等手術治療。同時手術后也一定要進行定期檢查,防止癌癥復發(fā)。10.如何通過內鏡診斷早期胃癌?首先,需要通過胃鏡觀察胃黏膜的情況,早期胃癌在胃鏡下主要表現(xiàn)為黏膜局部發(fā)紅或蒼白,糜爛、出血、顆粒或結節(jié),血管走形紊亂或消失,異常腫瘤血管形成,腺管開口紊亂消失等;對于凹陷型病灶如果凹陷中有大的結節(jié),病灶邊緣壁增厚,病灶邊緣壁僵硬,病灶表面黏膜形態(tài)消失及病灶邊緣皺襞腫脹,則需要懷疑胃癌的出現(xiàn)。此外,還可通過胃鏡取下一小塊胃黏膜進行細胞活檢,觀察細胞形態(tài)是否正常,細胞是否發(fā)生癌變,從而進一步確診早期胃癌。2019年10月15日
4797
2
3
-
2019年09月24日
2989
0
6
-
葛文津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做胃鏡檢查是一次痛苦的歷程,但是對一些病理檢查已經確診為癌前病變的患者來說又必須定期進行胃鏡復查。多數患者因害怕痛苦而緊張、猶豫不決,有人擔心查出重病或癌等不治之癥,有人擔心交叉感染,但患者的顧慮往往延誤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錯失最佳時期,尤其是那些有惡性腫瘤家族史、平時生活不規(guī)律,飲食不忌麻辣冷燙,愛吃亂吃腌制品、發(fā)霉食物的患者更應該提高警惕,需定時體檢,排除可能存在的風險。專家建議40歲以上患者是惡性腫瘤發(fā)生的高危人群,應行胃鏡篩查,如有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體檢年齡應提前5年。 ①胃癌手術后患者:胃癌切除術后,在1~2年內,吻合處可能有殘留癌細胞復發(fā),所以胃鏡復查就應當及時。一般來說,胃癌術后1年內3~5個月復查一次,1年后半年左右復查1次,3年后改為每年復查1次。 ②良性胃疾病手術后患者:一般在術后5年以上可發(fā)生殘胃癌,多數殘胃癌發(fā)生在術后20年左右。胃鏡復查時最好在吻合口行活檢,防止微小的早期殘胃癌漏診。復查以每年檢查1次為好,有不適時可及時檢查。 ③胃潰瘍胃炎患者: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會癌變,但少部分胃潰瘍會癌變,特別要注意胃體、胃底潰瘍,即使病理報告是良性病變,也要在治療一個療程后復查。 ④慢性胃炎患者:慢性淺表性胃炎一般病程短,臨床癥狀輕,經過正規(guī)治療,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可以不用做胃鏡檢查。但當復發(fā)時,需查胃鏡,以判斷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復發(fā),還是發(fā)展成為萎縮性胃炎或潰瘍。而輕度萎縮性胃炎患者5年復查1次胃鏡;中度萎縮性胃炎患者3年復查1次胃鏡;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則1年復查1次胃鏡。且每次要在胃竇,胃體,胃角等多處取活檢。 ⑤病理報告為異型增生、腸化生患者:異型增生、腸化生與癌變關系較為密切,應引起重視,應定期復查。輕度異型增生第一次需要在1年以內復查;中度異型增生應該在3個月內復查;重度異型增生患者往往不除外已經存在癌變,需要立即復查。 ⑥反流性食管炎:反復發(fā)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粘膜因反流物的長期、慢性刺激,可引起B(yǎng)arret食管、異型增生等。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定期復查胃鏡。 ⑦以往行胃鏡檢查為良性病變但近況出現(xiàn)變化者:包括患者近來癥狀如重,或出現(xiàn)癥狀與以往不同,或有胃出血、梗阻及消瘦、貧血等情況,均應再次胃鏡檢查。 隨著無痛胃鏡普及以及超細胃鏡的開展應用,胃鏡檢查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然,發(fā)現(xiàn)當時客觀的消化道疾病是胃鏡檢查的優(yōu)勢,并非一次胃鏡檢查就可解決所有問題。1例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1年半未行相關檢查及治療,后因胃痛加重而復查胃鏡,發(fā)現(xiàn)腫瘤已浸潤性生長。這也提示我們;一次胃鏡的檢查可以代表當時的疾病狀態(tài),而疾病的發(fā)生是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定時復查來監(jiān)控疾病的發(fā)展。定期的胃鏡檢查對自己的身體能形成一種掌控感,也是減少疾病焦慮以及恐癌情緒最好的方法之一,這對于指導醫(yī)生治療和引導人們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方式大有裨益。2019年09月17日
4712
0
1
-
張俊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腫瘤科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醫(yī)院腫瘤科張俊。今天跟大家聊一個話題,就是胃鏡能直接看出是胃癌嗎?其實作為一個在胃腸道的一個常見腫瘤來說,那胃癌它的診斷方法絕大多數還是依靠胃鏡以及胃鏡下的活檢,胃鏡是從大體上來觀察腫瘤相關的病灶,而活檢能夠通過病理學的檢查。幫我們確診是哪一種類型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的胃癌都是可以通過胃鏡的檢查來幫我們做一個定位的診斷,或者是通過內鏡的活檢病理學檢查來做到一個定性的診斷,但在臨床上也有一種例外的情況,就是皮革胃,那這種特殊類型的胃癌,它不僅僅是說表現(xiàn)在胃黏膜的這樣一個病變,它有可能是在胃粘膜下生長或者是呈浸潤性生長,在這種狀態(tài)下,整個胃會表現(xiàn)為一個皮革狀的囊,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皮革胃,那有一些皮革胃的胃癌病人在胃鏡檢查的時候??赡茈y以發(fā)現(xiàn)肉眼可見的這樣一個病灶,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是需要借助于超聲內鏡的檢查和大塊的深部活檢,幫我們抓取病灶,明確病理作出診斷,所以在臨床上如果胃的癥狀非常嚴重,而反復的胃鏡并不能查出相關病灶的話,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皮革胃的可能,所以必要的時候需要在??漆t(yī)師的指導下,考慮是否要做超聲內鏡的檢查來幫我們明確診斷。好,今天就跟大家介紹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2019年08月12日
2929
0
0
-
王運武醫(y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消化內科 有哪幾種方法查菌? 第一類:不要做胃鏡就可以查; 第二類:做了胃鏡才能查出來。 第一類又包括抽血、呼氣和大便三種方法: (1)抽血查的是你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抗體,只要抽血就可以; (2)呼氣是你先吃個藥,等藥和你的胃互相作用后,再吹個氣,最后機器通過“氣”來判斷你有沒有幽門螺桿菌; (3)大便是通過檢查你的大便里有沒有幽門螺桿菌來判斷你的胃里有沒有菌。 第二類指的就是快速尿素酶試驗 這個方法是在做胃鏡的同時,取1-2塊胃的組織放進一個小瓶子的水里面,通過水的顏色變化來判斷你的胃里面有沒有菌。 這四種是常用的方法,體檢用的大部分是抽血和呼氣~ 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 要知道哪個準,我們要先知道它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 要知道哪個準,我們要先知道它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 (1)抽血: 優(yōu)點:1、方便,只要在抽血的同時多做一個項目就可以了;2、不受藥物和一些因素的影響。 缺點:一般只能說明曾經有過,不能代表你現(xiàn)在有這個菌。 所以,抽血的結果如果是陰性,基本可以排除有菌;但如果是陽性,不一定有菌。 (2)呼氣: 優(yōu)點:1、準確,準確率95%以上;2、無創(chuàng),不用做胃鏡或者抽血。 缺點:1、受藥物和一些因素的影響,會導致陰性不是真的陰性(假陰性)。2、如果正好數值在參考值附近,不能說明有還是沒有菌。 所以,呼氣是最推薦的方法,陽性基本是有菌,但陰性不一定沒菌。 (3)大便: 優(yōu)點:1、準確,準確性和呼氣相似;2、適合不配合呼氣的小孩子。 缺點:不方便,畢竟還要留個大便了,還好臭~~ 所以,大便是呼氣的備選,十足的“備胎”??! (4)胃鏡: 優(yōu)點:1、準確:準確率70%-85%;2、方便:做胃鏡的同時做完。 缺點:和胃里面菌在哪里有關,萬一你取的地方正好沒有呢? 所以,如果做胃鏡時候可以順便做個檢查,陽性基本是有菌,陰性不一定是沒菌。 總的來說,抽血的陰性結果最準,呼氣、大便和胃鏡的陽性結果最準。2019年07月25日
2558
0
0
-
周斌副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普外科 胃鏡可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并取活體組織做檢查,協(xié)助診斷上消化道炎癥、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狹窄、畸形或異物等疾病。 適應癥: 1、存在上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吞咽困難、上腹痛、嘔吐等),懷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臨床需要確診者。 2、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療后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4、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 5、上消化道異物者。 6、需要進行內鏡下治療者,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劑治療,胃早癌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8、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明確是否有胃黏膜病變者,或者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指導治療者。 檢查前準備: 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yī)生充分溝通,在醫(y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fā)生消化道大出血。 2、檢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開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檢查時。 3、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fā)生不良反應。 4、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5、吸煙的患者,檢查前1天起還需戒煙,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操作,同時,禁煙還可以減少胃酸分泌,便于觀察。 6、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guī)、肝功能、凝血功能、感篩檢查。 7、年紀較大的患者還需要完善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評估患者能否耐受內鏡檢查。 8、檢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時,2小時后可先試飲水,若無吞咽困難及嗆咳,再逐漸過渡到溫軟食物。 9、檢查后:1-2日應避免刺激性飲食。 10、若出現(xiàn)嚴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況,需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胃鏡檢查的并發(fā)癥和風險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損傷、下頜關節(jié)脫臼等,但常規(guī)檢查發(fā)生幾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操作盡量避免。2019年07月17日
2303
0
0
-
邱立新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臨床工作中大家對胃鏡檢查很是排斥,甚至有些患者說出“讓我做胃鏡,我就去死”這樣極端的話語。究其原因并不是他們做過胃鏡,而是“聽別人說做胃鏡很痛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些人因為拒絕早期胃鏡檢查,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而耽誤了治療,后悔不已。為了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我要為胃鏡“平反”!中山大學附屬六院內鏡中心李初俊主任自己給自己做胃鏡,就可以充分說明做胃鏡其實沒那么痛苦和復雜了。胃鏡(長約1米),通過口腔伸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觀察。1、做胃鏡時間很短胃鏡檢查目前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醫(yī)院的內鏡醫(yī)生每天做四五十個胃鏡,所以不用擔心技術不熟練。一般醫(yī)生可以在3-5分鐘之內即可完成包括拍照和活檢在內的胃鏡檢查。即使遇到復雜的病例也很少超過10分鐘。2、做胃鏡其實“不痛”胃鏡的前期準備無痛苦,只要不吃早餐,隨去隨做。胃屬于內臟神經支配,胃鏡檢查過程中是不會產生疼痛感的!取活檢一般也沒有任何感覺。檢查時管子從口腔結合吞咽動作進入食道時,有些人會感覺惡心、反胃伴有唾液分泌增多現(xiàn)象,大概幾秒鐘即可緩解。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了!另外,隨著胃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的胃鏡已經變得更細、更柔軟,操控性和醫(yī)生的技術也不斷得到提升,絕大部分的病人接受胃鏡檢查時僅有輕度的不適感。3、哪些人覺得做胃鏡痛苦?檢查時的不適程度也是因人而異。一般而言,過分緊張焦慮、平素咽喉敏感、肥胖、吸煙、更年期女性,胃鏡檢查時反應較大,不適程度較高。這類人群可以在檢查之前使用一些巴比妥類鎮(zhèn)靜藥物。 了解了這些之后,你還會排斥胃鏡檢查嗎?其實胃鏡檢查并不痛苦?。〉降资裁礃拥娜巳盒枰鑫哥R?總結如下:1、上腹部疼痛,疼痛無規(guī)律,經治療后癥狀不緩解或者加重者。2、原因不明的食欲減退和體重減輕者。3、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者。4、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伴有肩背部疼痛者。5、胃癌術后的復查。6、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出現(xiàn)胃部不適感且療效不佳,病程較長者。7、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鏡能清楚了解潰瘍的部位、范圍、有無活動性出血等。治療后復查胃鏡,可以了解治療的效果。2019年06月27日
3106
3
3
-
邱立新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腫瘤內科 臨床工作中大家對胃鏡檢查很是排斥,甚至有些患者說出“讓我做胃鏡,我就去死”這樣極端的話語。究其原因并不是他們做過胃鏡,而是“聽別人說做胃鏡很痛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些人因為拒絕早期胃鏡檢查,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而耽誤了治療,后悔不已。為了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我要為胃鏡“平反”!胃鏡(長1米)通過口腔伸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1、做胃鏡時間很短胃鏡檢查目前已經非常成熟,一般醫(yī)院的內鏡醫(yī)生每天做四五十個胃鏡,所以不用擔心技術不熟練。一般醫(yī)生可以在3-5分鐘之內即可完成包括拍照和活檢在內的胃鏡檢查。即使遇到復雜的病例也很少超過10分鐘。2、做胃鏡其實“不痛”胃鏡的前期準備無痛苦,只要不吃早餐,隨去隨做。胃屬于內臟神經支配,胃鏡檢查過程中是不會產生疼痛感的!取活檢一般也沒有任何感覺。檢查時管子從口腔結合吞咽動作進入食道時,有些人會感覺惡心、反胃伴有唾液分泌增多現(xiàn)象,大概幾秒鐘即可緩解。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了!另外,隨著胃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的胃鏡已經變得更細、更柔軟,操控性和醫(yī)生的技術也不斷得到提升,絕大部分的病人接受胃鏡檢查時僅有輕度的不適感。3、哪些人覺得做胃鏡痛苦?檢查時的不適程度也是因人而異。一般而言,過分緊張焦慮、平素咽喉敏感、肥胖、吸煙、更年期女性,胃鏡檢查時反應較大,不適程度較高。這類人群可以在檢查之前使用一些巴比妥類鎮(zhèn)靜藥物。什么樣的人需要做胃鏡?01上腹部疼痛,疼痛無規(guī)律,經治療后癥狀不緩解或者加重者。02原因不明的食欲減退和體重減輕者。03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者。04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伴有肩背部疼痛者。05胃癌術后的復查。06有癌癥家族史的患者出現(xiàn)胃部不適感且療效不佳,病程較長者。07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鏡能清楚了解潰瘍的部位、范圍、有無活動性出血等。治療后復查胃鏡,可以了解治療的效果。2019年06月27日
4276
0
0
-
胡良皞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海醫(yī)院 消化內科 超聲胃鏡是在內鏡頂端安置有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內鏡插入體腔后,通過內鏡直接觀察腔內的形態(tài),同時在此基礎上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可獲得管道層次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結合內鏡及超聲的優(yōu)勢,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疾病的診斷水平。那么,哪些疾病、什么時候、需要做超聲胃鏡呢? 一、食管1、用于食管癌可疑病變的診斷:判斷已確診癌病灶侵犯深度、周圍淋巴結有無轉移,以及與周圍器官的關系。 2、食管粘膜下腫瘤的診斷及性質判斷,鑒別食管息肉、脂肪瘤、囊腫及間質來源的腫瘤。 3、判斷食管壁外壓迫的起源和性質。 二、胃1、診斷明確的胃癌,進行侵犯深度及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的判斷,進行術前分期或者可切除性判斷,術前和(或)化療后復發(fā)的診斷以及療效評估。 2、可疑胃潰瘍的良、惡性鑒別。 3、對胃內隆起性病變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三、膽道超聲內鏡對于診斷、鑒別膽道系統(tǒng)的疾病有良好的判斷效果。如明確有無膽總管結石,尤其是膽道的微小結石,超聲內鏡是目前最為敏感的檢查手段,超聲內鏡在鑒別膽管的良惡性狹窄,明確病因方面也具有很大優(yōu)勢。 四、胰腺胰腺是人體重要的消化腺,由于胰腺解剖位置隱匿,且常因胃腔內氣體干擾,經腹B超等常規(guī)影響學檢查對難以顯示胰腺。超聲胃鏡已成為胰腺疾病常用且主要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之一。以下幾種情形推薦行超聲胃鏡檢查: 1、體表B超或其他影像檢查發(fā)現(xiàn)胰腺有異常征象,需進一步明確診斷者。 2、臨床有胰腺疾病癥狀或體征者。 3、血液或體液化驗與胰腺相關的指標異常,如CA19-9升高者。 4、胰腺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尚谐曃哥R必要時穿刺活檢,明確胰腺占位性質。 (長海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金震東教授共同撰寫本文)2019年05月23日
3002
1
1
-
胡良皞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海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鏡檢查包括了食管、胃、十二指腸的檢查,是應用最早、最快、最普遍的內鏡檢查。一般說來,一切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診斷不明且排除禁忌證時,均可行胃鏡檢查,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1、出現(xiàn)吞咽困難、胸骨后燒灼痛、反酸、上腹部飽脹、不適、疼痛、食欲下降、早飽、噯氣、惡心、夜間饑餓痛等消化道癥狀且原因不明者; 2、出現(xiàn)嘔血、黑便、慢性缺鐵性貧血,但一般情況尚能承受胃鏡檢查者,對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行胃鏡檢查不但可明確診斷,部分還可進行止血治療; 3、做了鋇餐或胃分泌功能檢查懷疑有疾病者,行胃鏡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4、隨著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內鏡下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常規(guī)行胃鏡體檢篩查早期腫瘤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常規(guī)體檢或是有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的高危人群均可行胃鏡檢查; 5、需要定期隨訪觀察的病變,如萎縮性胃炎、食管或胃外科手術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 6、上消化道疾病藥物治療后復查或是內鏡下治療后的隨訪觀察等; 7、需要行內鏡下治療的患者,如取出異物、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蜃⑸溆不瘎?、食管狹窄擴張、上消化道息肉摘除、胃食管早癌切除、上消化道黏膜下腫瘤切除等。 出現(xiàn)需要做胃鏡檢查的情況時,還需要考慮有無禁忌證,如患者精神異常無法配合檢查、嚴重心肺疾病或其他重要臟器疾病不能耐受檢查時是不能行胃鏡操作的。 (上海長海醫(yī)院消化內科安薇主治醫(yī)師共同撰寫本文)2019年05月14日
1540
0
0
胃鏡相關科普號

趙鑫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鑫 主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內鏡科
600粉絲2.1萬閱讀

胡益群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益群 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消化內科
368粉絲7170閱讀

呂富靖醫(yī)生內鏡工作室
呂富靖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消化內科
1.2萬粉絲7.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