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益生菌對人體有益?再好也不能多吃
要說營養(yǎng)界現(xiàn)在什么最火?“益生菌”肯定是流量ICON,一時風頭無兩。然而迷它的消費者們,也同時有很多疑問,例如益生菌到底是什么菌?對普通人到底有沒有實質性益處?吃還是不吃?看看專家怎么說。 益生菌可以平衡腸道的PH值,促進體內菌群平衡,從而讓身體更健康。簡而言之,益生菌是一種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無益菌平衡的一種活性微生物。關于腸道微生物,有一個占位理論:假設腸道里面有100個位置,其中50個是益生菌,另外50個是致病菌,我們攝入的益生菌可以占用致病菌的位置,益生菌占比越大,致病菌致病的可能性越小,益生菌與人類健康長壽息息相關。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存狀況因人而異,不存在適用于所有人的萬能益生菌。接受抗生素的治療后,服用益生菌不僅不能幫助恢復和改善腸道系統(tǒng),還會造成腸道微生物系統(tǒng)混亂。 益生菌與人類的健康長壽息息相關,數(shù)千年來人們一直食用的食物,如酸奶、豆豉、納豆、泡菜、酸菜以及紅茶菌等都是益生菌食品,這些食物在滿足我們味蕾的同時,還有益于人們的健康。 常見的益生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鏈球菌等,他們與腸粘膜緊密結合,構成腸道的一道屏障,抑制條件致病菌的過度生長,阻擋外來致病菌的入侵。益生菌還刺激腸粘膜分泌粘液及細胞因子,這些物質可以抵御病原菌侵入。除此之外,益生菌可以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分泌,起到免疫調節(jié)作用。 目前,人們對細菌的認識還遠遠不夠。迄今為止,雖然國內外很多實驗已證實益生菌與肥胖、過敏、炎癥、多發(fā)性硬化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狼瘡、帕金森氏癥、癌癥的發(fā)生都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但確切機制并不明了。不過,也有研究人員表示,益生菌的有效性并未經(jīng)過嚴格的臨床試驗,食品和藥品管理局也從未給出官方認證。 關于補充益生菌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針對腸道調節(jié)、調節(jié)免疫、緩解過敏、抑制癌癥以及女性健康等方面,益生菌有許多積極的作用,雖然大多數(shù)被聲稱的功效仍欠缺充足的證據(jù),但也幾乎沒有副作用的報道。益生菌制品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對于身體健康和飲食結構科學合理的人來講,少吃或不吃益生菌制品也是可以的,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建議補充益生菌,因其腸道菌群正處于建立期間。對于年齡偏大的人來說,受年齡、疾病、藥物、飲食等影響,其腸道菌群可能存在益生菌不足的情況,可以適當使用益生菌制品。
張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18日2701
0
3
-
甲烷氫呼氣試驗檢測對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診斷的意義
1、定義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是一種以小腸細菌過多為特征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根據(jù)不同檢查方法有不同的定義方法。最早期的方法是吸取近端空腸小腸液做細菌培養(yǎng)。當每毫升近端空腸抽吸液達到或超過105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即定義為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2、甲烷和氫呼氣試驗判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原理 正常情況下小腸內細菌很少。當服用糖類底物后,僅產(chǎn)生少量甲烷和氫。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時,當服用糖類底物后,細菌降解碳水化合物,會產(chǎn)生大量甲烷和氫。甲烷和氫吸收入血,經(jīng)肺部呼出。根據(jù)呼出氣體時段可以大致判斷細菌過度生長的部位。當小腸段甲烷和氫呼氣值高于基線值,且達到診斷標準,就可以診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甲烷和氫呼氣試驗正常值范圍:(1)在小腸段氫氣上升值超過空腹基礎值20ppm。(2)甲烷超過空腹基礎值12ppm。(3)氫和甲烷的上升值超過二者基礎值之和15ppm。達到以上任何一項標準均可診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3、最常見的過度生長的細菌 (1)共生厭氧菌 類桿菌、乳酸桿菌、梭狀芽孢桿菌。 (2)共生需氧菌 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 (3)需氧菌 大腸桿菌、腸球菌、奇異變形桿菌。 4、常見原因 (1)飲食不當 長期進食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如主食、含淀粉多的食物和甜食等,結腸中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細菌優(yōu)勢生長,影響了腸道菌群的多樣性。這種過度生長的結腸型細菌上行進入小腸大量繁殖,形成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2)小腸蠕動功能減弱 主要有睡眠不足,缺乏鍛煉減少和過度焦慮等,交感神經(jīng)興奮,迷走神經(jīng)神經(jīng)抑制,導致小腸蠕動減弱,影響細菌的排出。 (3)其它原因還有胃酸分泌減少、回腸-盲腸瓣膜功能失常、腸道分泌中的免疫球蛋白減少,以及胰腺和膽汁分泌的抑菌因子減少等。 5、常見臨床表現(xiàn) 臨床上出現(xiàn)腹瀉、便秘、腹脹、腹痛、貧血和營養(yǎng)吸收障礙等表現(xiàn)。部分患者沒有任何自覺癥狀。 6、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對人體的危害 (1)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就是一個慢性炎癥狀態(tài)。機體為了消滅這些細菌,免疫系統(tǒng)被激活,Th17細胞等免疫活性細胞分化增殖,同時抑制免疫活性的Treg細胞減少,免疫活性增強,有利用消滅過度生長的小腸細菌。當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長期存在,就會造成機體Treg細胞持續(xù)減少,免疫耐受缺陷,引發(fā)自身免疫性疾病。 (2) 腸道細菌過度生長與肝性腦病、自發(fā)性腹膜炎、消化道腫瘤、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關系密切,由其引起的菌血癥、敗血癥、腸源性內毒素血癥是這些疾病的嚴重狀態(tài)。 7、風濕病患者檢測的意義 我科近年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了6000多例風濕病患者,發(fā)現(xiàn)60%的有胃腸道的癥狀,同時檢測甲烷氫呼氣試驗上萬人次,近70%的患者為陽性。聯(lián)想到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機體后天免疫耐受產(chǎn)生的重要部位,小腸細菌的過度生長可能是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甲烷和氫呼氣檢測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可以幫助醫(yī)生了解是否存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并給予積極處理,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價值的指標。 國內外有大量研究證明腸道菌群失調可以導致人體多個系統(tǒng)的病變。通過檢測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可以為重新認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同時為制定合理的免疫調節(jié)治療方案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我們對這些患者進行了飲食調節(jié)、改善睡眠和加強鍛煉,同時給予了益生菌的干預,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絕大多數(shù)患者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可以被糾正,免疫功能可以恢復正常,病情的到有效控制。 甲烷氫呼氣試驗檢測對風濕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結合免疫功能和細胞因子檢查能對疾病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實現(xiàn)較為精準的治療。 總之,甲烷氫呼氣試驗是一個有效簡便,快速無創(chuàng),節(jié)約成本,患者不痛苦,可重復進行檢測腸道微生態(tài)紊亂的一種方法。
李小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6日13440
0
4
-
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基礎問答
1. 什么是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直腸)管壁的兩層或者三層平滑肌在神經(jīng)支配下進行一系列極為復雜的協(xié)調性收縮和舒張,目的是完成進食吞咽、研磨食物并推動其向遠端轉運、排便等過程。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是一組腸神經(jīng)肌肉功能障礙造成的消化道疾病,表現(xiàn)為消化道某節(jié)段的慢性動力和感覺紊亂,特征性的表現(xiàn)是推動食物經(jīng)過消化道的動力減弱或者腸痙攣。小腸是營養(yǎng)吸收的最主要器官,累及小腸者可能造成嚴重營養(yǎng)不良,是這一系列器官病變中最嚴重的類型。2. 胃腸道動力如何工作?我們的消化道是一個空腔臟器,這個空腔臟器和我們想象的剛性管道大不相同,小腸在生理情況下處于閉腔狀態(tài),將水從這樣一根肌性管道的上方注入不會自動流到遠端,只有在正常的腸壁平滑肌節(jié)律收縮和舒張造成的腸動力的幫助下,腸內容物才能由近端向遠端移動,這一動力由腸壁平滑肌產(chǎn)生,其幅度和節(jié)律受神經(jīng)、體液等因素調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異常,患者就可能表現(xiàn)出動力問題相關的癥狀。消化道的神經(jīng)支配有著明確的規(guī)律,其外源性神經(jīng)支配來源于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內源性神經(jīng)支配(所謂的腸內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肌間神經(jīng)叢和粘膜下神經(jīng)叢里面的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纖維,其中肌間神經(jīng)叢可能與運動的協(xié)調性有關,粘膜下神經(jīng)叢則負責調節(jié)粘膜吸收和分泌以及腔內感覺等功能。消化道的各個部分的運動功能是不一樣的,進食后,胃竇發(fā)生隨機性的不規(guī)則運動以對食物進行混合和研磨,之后發(fā)生規(guī)則的排空運動造成胃竇節(jié)律性蠕動進而將內容物轉運至小腸,這就是所謂的胃排空;在胃體的中下段存在一個起搏點,產(chǎn)生向遠端傳播的慢波電位,慢波電位在消化道各段以同一頻率持續(xù)發(fā)生,這些慢波電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激發(fā)平滑肌收縮,這是造成平滑肌收縮并向遠端推進的生理基礎。在胃,其頻率是3次/分鐘,在小腸,其頻率是12次/分鐘。在禁食期,會形成一種稱為移動復合體的極具規(guī)律的收縮波簇,將胃腸內容物推向遠端,移動復合體的發(fā)生頻率大約是毎90分鐘1次,通過監(jiān)測這些壓力活動的異常可以判斷胃腸道的動力狀態(tài)(想想心電圖的原理,有些類似)。內臟神經(jīng)特別是迷走神經(jīng)通過釋放很多神經(jīng)遞質進而影響平滑肌運動從而也參與消化道運動的調節(jié)。所有這些神經(jīng)、肌肉、體液功能的正常運轉都是正常消化道運動功能的基礎,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異常,都可能造成消化道動力障礙。3. 胃腸道動力障礙的病因:以上所講的神經(jīng)、肌肉、體液功能具體如何出現(xiàn)工作異常,其機制目前為止遠未明了。退行性病變等平滑肌病變可以導致假性腸梗阻以及其它動力異常,在假性腸梗阻患者,原因既可能為肌肉病變也可能為神經(jīng)病變;藥物濫用可能導致動力減弱,苯二氮卓類、鋰鹽、瀉藥、可待因等都可能導致動力低下,特別是長期使用麻醉性鎮(zhèn)痛藥,可以導致一種稱為“腸麻醉劑綜合征”的疾??;內分泌系統(tǒng)異常如粘液水腫也可以導致假性梗阻,以上所述只是一小部分較為明確的病因,對大多數(shù)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認識仍然處于極為初級的階段,還有很多患者沒有明顯的原發(fā)病因,我們稱之為“特發(fā)性”。4. 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具體包括哪些類別?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包括很多類疾病,橫跨從消化內科到胃腸外科的廣泛問題,其中大部分的病理過程都未明了,不同疾病之間也有很多交叉,為了方便敘述起見,我們可以按照輕重程度做如下分類,其中主要包括了病因相對明了的部分疾病,這里所說的輕度和重度意味著疾病對生理的影響,不意味著是否需要手術或者治療的難易程度:功能性胃腸病是輕型,是一類極為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占胃腸道總門診量30%以上,大部分患者癥狀較輕。其中最主要的是腸易激綜合征和功能性便秘;假性腸梗阻是重型,往往造成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需要靜脈營養(yǎng)或者小腸移植;“腸動力障礙”特指一類疾病,它們介于兩者之間,癥狀明顯重于功能性胃腸病也確實有明確的動力異常的證據(jù),但是沒有腸管擴張,無法診斷為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具有明確的病理生理,嚴格劃分應該將其納入假性腸梗阻,但是其雖然嚴重但是目前治療成熟效果滿意,故將其單列。按照受累臟器的不同,可以對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進行如下分類:5. 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的癥狀是什么?各種病因最終導致腸壁平滑肌收縮和舒張異常,可能為痙攣,也可能為減弱(癱瘓),最終,部分或者全部腸管無法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松弛,進而無法推動內容物向遠端轉運。常見癥狀包括: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痛、腹部膨隆、腹脹、腹瀉、無法進食、體重減輕等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癥狀造成患者無法進食,嚴重時造成嚴重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不良相關并發(fā)癥和無法控制的腹痛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腹部膨隆指腹部物理上的膨脹,并不一定伴有腹痛等不適;腹脹不一定伴有腹部膨隆,腹部可以不變大,但是主觀上有明顯的脹滿不適感。在小腸受累為主的患者,動力減弱常常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并常常導致脂肪瀉和腹瀉,這種情況常常見于短腸綜合征。在結腸受累為主的患者,常常發(fā)生便秘、巨結腸或者兩者兼有。6. 如何診斷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診斷首先要排除腫瘤、炎癥等器質性疾病,考慮胃腸道動力障礙這一診斷之前往往需要長期的臨床觀察,觀察患者癥狀的規(guī)律和尋找潛在的原發(fā)病因,假性腸梗阻患者往往在多家醫(yī)院經(jīng)過數(shù)年才得以確診。動力障礙性疾病的病因極其繁多,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類似,確定性的診斷依賴于動力異?;蛘卟±韺W的客觀證據(jù)。為了明確直接地觀察消化道的動力,早期人們通過透視下觀察胃腸道的運動,后來通過同位素標記、不透X線顆粒標記等方法連續(xù)攝片來評估胃腸內容物排空的情況,這些方法可以大體判斷出消化道總體動力水平,大多數(shù)大型醫(yī)院可以進行,但是無法明確更為基礎的生理學機制。40年前開始人們發(fā)展出胃腸道測壓技術,胃腸道的收縮造成腸腔內壓力變化,直接監(jiān)測這個壓力曲線是最為直觀的動力監(jiān)測方法??上У氖?,這一技術即使在今天,仍然極為復雜,在歐美國家也只有極少數(shù)單位可以進行,其測壓導管的設計、放置、結果解讀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和所有疾病一樣,最終的確定診斷方法是病理檢查,因為很多時候其病變位于肌層的神經(jīng)肌肉組織,為此需要對小腸或者結腸進行全層活檢,這與內鏡下取檢不太一樣,后者獲取的深度僅僅達到粘膜層或者肌層淺層。所以往往通過手術才能獲取符合條件的標本,這是一個遺憾;另一個遺憾是,目前對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的病理診斷并沒有達成共識,有經(jīng)驗的單位可以在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病理學異常,但是這一異常與臨床表現(xiàn)的相關性仍然難以令人滿意。7. 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如何治療?考慮到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中的大部分病理機制并不完全清楚,尚無有效的對因治療方案,動力藥物等藥物治療對部分患者有效,但尚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腸動力障礙、假性腸梗阻、頑固性功能性便秘等疾病對藥物治療鮮有效果,其中的一部分患者適合手術治療,但是在手術之前應該謹慎確定手術范圍和方案,很多患者有全消化道廣泛性病變,單純切除一個病變臟器(如便秘時進行結腸次全切除術)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并增加疾病的復雜性。復雜的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應該置于腸衰竭的范疇之內,進食減少需要營養(yǎng)支持為診斷的界限,納入腸衰竭的范疇之后這部分患者就可以得到正規(guī)的營養(yǎng)治療,腸外營養(yǎng)支持可以使這部分患者維持生命,在其它治療(藥物、長期觀察和判斷、手術)起效之前維持生命。另外,按照腸衰竭的治療原則,包括消化、營養(yǎng)、外科等在內的多學科聯(lián)合治療一定是這部分患者的出路所在。8. 小腸動力障礙性疾病之所以單獨對小腸動力障礙性疾病進行描述,是因為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場所,動力障礙累及食管、胃、十二指腸、結直腸時,最差的情況下通常仍然可以進行恰當?shù)脑炜谛g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使患者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而一旦累及小腸,則有可能造成營養(yǎng)吸收的剛性不足,重者依賴終身腸外營養(yǎng)或者小腸移植,這些都伴有嚴重并發(fā)癥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壽命,所以,按輕重程度進行的分類中,我們將累及小腸的“腸動力障礙”和假性腸梗阻合稱為“嚴重胃腸道動力障礙”,這部分患者往往需要進行長期的醫(yī)療觀察甚至終身治療。9. 哪些病人是高危人群應該警惕?我們的經(jīng)驗當中有以下幾類典型患者高度考慮動力異常的診斷: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額患者,符合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但是其癥狀極其嚴重,多家醫(yī)院治療無法緩解;腹部手術后發(fā)生腹痛、腹脹,常常被外科醫(yī)生歸因于“腸粘連”等病理過程而中斷治療,或者再次手術之后腹痛等癥狀仍然持續(xù),最終被醫(yī)生考慮診斷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病人輾轉于不同的醫(yī)院持續(xù)求醫(yī);腹脹、營養(yǎng)不良等為主訴的患者,檢查發(fā)現(xiàn)有“結腸冗長”、“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內臟下垂”等表現(xiàn),部分患者進行了相應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后癥狀不緩解甚至加重;腹部大手術或者反復腹部手術后腸功能數(shù)周不能恢復。其它高?;颊甙ǚ磸桶l(fā)作的各型腸梗阻、癌性腸梗阻等患者。10. 腹痛與動力障礙腹痛是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的最重要最棘手的臨床表現(xiàn),嚴重的腹痛在部分患者造成鎮(zhèn)痛藥依賴,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自殺傾向。腹痛的病理過程極為復雜,小腸被動擴張、痙攣、內臟高敏感都可能導致腹痛,很多患者被腹痛長期困擾,如果腹痛與排便或者進食有關,則很大可能是動力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外科診室常見的動力障礙性腹痛常常誤診為腹腔粘連。這類患者往往有腹部手術史,可以是闌尾,可以是結腸,可以是脾臟,可以是小腸,可以是子宮附件等盆腔臟器,在腹部手術后的某個時間開始出現(xiàn)腹痛,往往還伴有便秘等排便習慣的改變,少部分患者經(jīng)再次手術進行腸粘連松解可以緩解,但是大部分患者手術后疼痛并不能緩解。腹部手術后幾乎無法避免地會形成腹腔粘連,目前沒有證據(jù)顯示腸粘連本身可以造成腹痛,手術本質上是一個應激因素,即使沒有粘連,第一次手術本身也可能誘發(fā)動力障礙性疾病及腹痛,少部分手術有效的患者可能得益于粘連松解手術造成的心理安慰的效果。退一步說,因為再次手術再形成粘連無法避免,即使粘連本身可以導致腹痛,也應該避免以手術為單純治療手段。這與我們主張的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完全不同,后者是因為小概率的情況下形成了導致梗阻的粘連,進行松解后再發(fā)此類粘連造成再次梗阻的概率極低,所以腸粘連松解術對粘連性腸梗阻而言效果良好。總之,很多不明原因的持續(xù)腹痛是腸動力障礙的表現(xiàn),單純以治療腹痛為目的的粘連松解術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慎之又慎,手術應以探查為目的并計劃好沒有明顯粘連時的備選方案。11. 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有哪些關鍵注意事項?1) 由于病因不清而且病史漫長,每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千差萬別,應該詳細調查患者的病史,做到細致的個體化治療;2) 動力障礙性疾病是腸衰竭的五大病因之一,應該按照腸衰竭的原則進行包括藥物、營養(yǎng)、內鏡、手術的綜合治療;3) 治療機構應該具有足夠的治療具有類似癥狀的其它腸衰竭疾病如腸梗阻、腫瘤、炎性腸病的經(jīng)驗;4) 動力障礙性疾病確確實實存在,不應該再找不到病因時輕易對患者進行神經(jīng)精神異常的判斷,而應該繼續(xù)于腸道進行進一步的動力檢查;5) 慎重進行任何手術治療,特別是針對腸粘連、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的手術、任何上消化道改道手術,便秘的結腸次全切除術之前應該進行小腸測壓排除全消化道動力障礙。寫在最后過去,外科醫(yī)生根據(jù)胃腸道的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手術,在手術結果與設想相去甚遠時往往無奈地給患者下一個動力障礙的診斷,最為典型的例子是所謂“結腸冗長”的病例,以人們所理解的解剖異常的思路進行手術,部分患者能夠好轉,而事與愿違的例子則不勝枚舉。胃腸道動力障礙在常規(guī)的檢查方法下面沒有明確可見的器質性基礎,超出了那時人們的認知范圍。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一診斷不再是虛無縹緲的臨床判斷,而是實實在在的胃腸道收縮壓力曲線異常以及顯微鏡下的可見組織學改變。這類疾病需要長期的綜合治療,謹慎的精心設計的手術也在事實上幫助了部分患者,患者在長期處于疼痛等應激狀態(tài)下仍然能夠堅持良好的依從性是自己的福祉,也是對未來其他患者的福祉,患者和醫(yī)生充分配合,進行個體化的治療,總結出新的經(jīng)驗和規(guī)律,最終必將戰(zhàn)勝此惡疾。
王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26日6514
0
11
-
飲食要清淡,腸胃才清靜
眾所周知,清淡飲食是健康飲食的必備要素。清淡是首要原則,少葷油,遠離煎炸、烘烤、紅燒、麻辣食物,以保養(yǎng)脾胃。多吃清涼食品,如菊花茶、綠豆湯等,注重千萬不要過量,且應將這些食物列入全天攝入總熱量的統(tǒng)計表,在主食中去除相應的一部分。 控制飲食,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讓胃腸道休息,可讓腸胃感覺更舒暢。雞、魚、蝦等食物都是餐桌的主要菜肴,加上頻頻飲酒,或冷熱食物混雜,都會造成胃腸負擔,出現(xiàn)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大魚大肉若無節(jié)制,容易導致胃腸道功能的紊亂,輕則腹脹、便秘、胃口差,重則可能出現(xiàn)嘔吐、精神呆滯及發(fā)低熱。由于內熱也容易造成外感,所以有些人還會因此引發(fā)感冒。 清淡的飲食,就是平常說的“粗茶淡飯”。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清淡飲食不是完全的素食,肉類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完全素食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所以對肉類要少食、淡食。烹飪以清蒸、水煮為主,減少煎炸,少放油鹽,盡量保持食物的原味。這樣既可保證充分的影響攝入,還可減輕胃腸道負擔,杜絕出現(xiàn)腸胃功能紊亂。 但清淡飲食也不意味著缺油少鹽,有些人認為,“清淡飲食”就是缺油少鹽的飲食;還有些人認為,所謂清淡,就是最好別吃肉,只吃蔬菜和水果。于是,人們開始刻意追求這樣的“清淡飲食”:放棄所有動物性食品,放棄油脂,放棄鹽和醬油、咸菜等等,每天用蔬菜和水果代替所有的食品,直到精神不振、全身無力,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矯枉不能過正,這樣的“清淡飲食”,特別是長期缺乏蛋白質和脂肪的飲食,會給健康帶來更大的威脅——營養(yǎng)不良使人的抵抗力急劇下降。 的確,我們提倡清淡飲食,但前提條件是:食物應該多樣化,主食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經(jīng)常吃奶類、豆類和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飲食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yǎng)素滿足人體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再提倡清淡少鹽,對脂肪和食鹽的攝入量加以控制,避免過多的胃腸道刺激,減輕胃腸道負擔,才能真正地促進健康。 (上海長海醫(yī)院消化內科高杰主治醫(yī)師共同撰寫本文)
胡良皞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15日2078
0
2
-
一例胃腸功能紊亂病例分析
患者鄔某某,中年男性,因反復大便稀爛不成形,便秘交替入院。 患者過去5年內反復的大便稀爛,一日多次,常有便意。交替便秘,長達4~5天一次,長期胃部不適,數(shù)次胃鏡檢查均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既往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服藥控制,并有雙側扁桃體炎切除手術史,長期慢性咽炎。有前列腺增生史,頸椎病史,并有兩次心慌、頭昏,急診入院病史,反復行多項檢查均無明顯異常。 入我科查體 面色晦暗無光,舌苔黃厚。胃鏡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胃內少許食物殘渣潴留,腸鏡直降結腸腸道痙攣明顯,疼痛強烈中途放棄。余相關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 病例分析:此患者為典型的心身疾病癥候群?;颊邽槟辰鹑诠局鞴懿⒓媛毮炒髮W教師。平素壓力較大,對下屬態(tài)度較溫和,卻嚴于律己,屬于自省力較強追求完美型性格。反復腹瀉,便秘,胃內不適并有食物殘渣,為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之表現(xiàn)。同時合并有胃食管反流,導致咽炎扁桃體炎的反復發(fā)作,腸道痙攣明顯提示腸道高敏感狀態(tài)。以上均為腦-腸互動紊亂的表現(xiàn)。而反復的胸悶心慌,高血壓,頸椎前列腺問題均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中樞神經(jīng)調控失衡有關。綜合考慮,這是一個長期慢性疲勞,慢性心理應激和壓力造成的心身疾病。 給予建議:重塑健康活潑的人生觀世界觀,平衡事業(yè)、金錢、健康問題,堅持勞逸結合,增加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積極調節(jié)心態(tài),定期釋放壓力。
苗魯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0月19日7054
4
5
-
腸功能紊亂的癥狀表現(xiàn)
腸功能紊亂又稱為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是胃腸神經(jīng)活動障礙所致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常的表現(xiàn),并無器質性病理改變。生活中胃腸功能紊亂是比較常見的,需要朋友們注意,當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及時到醫(yī)院就診。1、 以胃部癥狀為主的表現(xiàn),如噯氣、反酸、飯后飽脹感、劍突下灼燒感、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遇到心情變化時癥狀會明顯加重,禁食產(chǎn)氣多的食物,比如豆類等等。2、 以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癥狀,如腹痛、腸鳴音亢進、腹瀉或便秘,多與進食冷飲食物而加重,排便或肛門排氣后往往減輕,腹痛伴有腹脹、排便不通常等等,過去稱為結腸痙攣、痙攣性結腸炎、結腸功能紊亂等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所以,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上述兩方面,胃腸功能紊亂的患者平時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三餐規(guī)律,兩餐之間不要隔的時間太長或太短,做到細嚼慢咽,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不吃辛辣刺激及生冷的食物,癥狀不緩解,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劉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8月16日4806
3
3
-
成年人老是愛放屁是怎么回事?
王世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7月16日3366
0
26
-
空調病的癥狀
王世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6日6377
0
25
-
空調病的治療方法
王世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6日3099
0
21
-
引起腹脹的原因有哪些(五)消化系統(tǒng)疾病
崔忠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5月22日12008
0
72
相關科普號

林國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國強 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中醫(yī)院
肛腸外科
652粉絲5.8萬閱讀

李武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武 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婦科
1365粉絲6.2萬閱讀

劉明霞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明霞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發(fā)育行為兒科
796粉絲17.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宋志強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胃炎 198票
胃病 88票
功能性胃腸病 70票
擅長:各種消化道疾病及疑難雜癥: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功能性胃腸病、胃腸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內鏡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瀉/腹痛、小腸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良性和惡性腫瘤、膠囊內鏡、小腸鏡等。 -
推薦熱度4.0沈駿 主任醫(y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胃炎 70票
潰瘍性結腸炎 31票
腸炎 29票
擅長:擅長胃腸疑難病,尤其是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多年研究胃萎縮、腸化 -
推薦熱度3.9張亞歷 主任醫(yī)師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炎 115票
功能性胃腸病 14票
胃病 13票
擅長:1、胃炎癥性疾?。郝晕s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 2、功能性疾病:胃腸功能紊亂,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瀉,便秘。 3、腸道炎癥性病變: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潰瘍。 4、消化道息肉:胃息肉,腸息肉。 5、消化道腫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胃腸早期癌。 尤其擅長:長期從事胃腸疾病的病理診斷、內鏡和臨床診療工作,擅長胃腸疾病的病理、內鏡和臨床疑難病例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