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5日
153
1
1
-
趙倩華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緩慢進展的失語最早于18世紀由?Pick?以及?Rosenfeld?先后描述,病人常表現(xiàn)為命名障礙的語言障礙,常見于AIzheimer??。?AD)、?Pick??。?PiD)。1982年?Mesulam?報道6例緩慢進展的失語病人,無智能和行為障礙,并首先提緩慢進展的失語(?slowlyprogressiveaphasia?)這一概念,意指無癡呆的進行性失語,老年前期多見,病程遷延多年,晚期可出現(xiàn)癡呆,病變部位主要位于左側半球外側裂周圍。1987年?Mesulam?進一步充實了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臨床、神經(jīng)影像和病理特征。1990年?Weintraub?等貼切地命名為原發(fā)性進行性失語(?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PPA),以后陸續(xù)有散在病例報道。?PPA?定義為病人進行性的語言障礙,病程遷延多年,無占位病變、梗死或其他腦部病變可解釋其臨床表現(xiàn),語言障礙為病程中唯一或突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PPA為少見的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這類病人表現(xiàn)為進行性語言障礙,同時可合并視覺失認,空間損害或失用。病人的語言障礙可單獨存在數(shù)年,最終表現(xiàn)為癡呆。目前將PPA分為三種類型:少詞型(logopenicPPA),其病理改變絕大多數(shù)為阿爾茨海默病表現(xiàn);語義型(semanticvariantPPA),又稱為語義性癡呆,突出的表現(xiàn)為命名障礙;非流利型(non-fluentPPA),表現(xiàn)為言語的斷續(xù)、大量的語法錯誤。語義型和非流利型目前歸于額顳葉退行性變。PPA常隱襲起病,發(fā)病年齡以老年前期多見,進展一般較為緩慢,語言障礙可是疾病早期數(shù)年的主要障礙甚至是唯一癥狀。患者的記憶、推理、自知力、判斷、行為能力相對保留,日常生活能力可保留數(shù)年。隨疾病進展,失語逐漸發(fā)展為全面性,出現(xiàn)閱讀、書寫、理解障礙,直至癡呆。部分患者可合并存在個性改變、運動障礙等。PPA相對罕見,初期臨床及影像學表現(xiàn)可不典型,存在漏診誤診率,治療較為困難。早期識別、積極語言訓練可有一定作用。2022年07月25日
665
0
3
-
廖華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上海 線上診療科 古人云:“口者,心之門戶” 通過言語,我們可以與外界保持溝通 然而,據(jù)資料顯示 1/3的中風患者會產(chǎn)生各種語言障礙 與外界的“失聯(lián)” 讓本就深陷各種功能障礙的他們 雪上加霜 但是,失語并非無“藥”可醫(yī) 全面了解失語癥 正確把握言語治療的黃金期 是患者重獲新“聲”的關鍵 首先,什么是“失語癥”呢? 失語癥是一種獲得性語言障礙,其特點是在語言的意思、形式或結構、應用或功能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認知過程的降低和功能障礙,包括語言識別、理解、記憶和思維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聽不懂別人說的話、說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讀不出和(或)不理解文字的含義、不知道怎么書寫文字四個方面。 01 “失語癥”的臨床表現(xiàn)形式 “失語癥”患者在日?;顒拥慕涣髦袝艿接绊懀饕憩F(xiàn)在聽說讀寫中的一個或多個方面能力受限。失語癥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主要分為8個類型,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3種類型: 命名性失語(健忘性失語) 主要表現(xiàn)為看到人或物不能想起他們的名字;如看到蘋果說不出話來,或僅能說出可以吃、圓的等描述性詞匯。 Wernicke失語(感覺性失語) 主要表現(xiàn)為聽理解障礙,復述差;如答非所問,聽不懂別人說的話,但是自己能夠流利地說很多話。 Broca失語(運動性失語) 主要表現(xiàn)為表達障礙,自發(fā)語不流暢;如表達一句話的時候不停地重復沒有意義的音節(jié)(dada……),但是能夠聽懂別人的話。 02 “失語癥”的干預手段 針對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失語癥”患者進行干預,采用不同的方案,幫助他們逐步實現(xiàn)語言功能的康復。 對于聽力有理解障礙的患者,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 聽詞指圖訓練:如治療師說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杯子)讓患者指出相應的圖片,圖片數(shù)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以增加難度 ● 簡單口頭指令的執(zhí)行訓練:如治療師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動作(如:喝水)讓患者去執(zhí)行,逐漸增加句子的長度以增加指令的難度。 圖|口頭指令執(zhí)行 對口語表達有障礙的患者,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 復述訓練:如治療師說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如:吃飯)患者跟著重復; 口語表達障礙—復述(吃飯) ● 問答填詞訓練:多次重復后治療師進行相應詞匯的提問,讓患者回答,如治療師:“餓了我們要?”患者:“吃飯?!保? ● 圖片訓練:治療師給出常見物品的圖片,讓患者進行命名或描述,如治療師拿出一張“喝水”的圖片,患者說出“喝水”兩個字。 面對閱讀困難的患者,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 跟讀練習:患者跟著治療師一起朗讀,朗讀內容由易到難,從熟悉到陌生,朗讀時注意節(jié)奏的斷句,如朗讀寓言故事《龜兔賽跑》; ● 詞圖匹配:如治療師給出《龜兔賽跑》的文字故事,同時給出兩張不同的圖片(龜兔賽跑、猴子撈月),患者閱讀后選出正確的圖片。 還有針對書寫障礙的患者,我們可以采取以下訓練方式: ● 描紅:選擇的文字筆畫由少到多、由常見到不常見,如:漢字數(shù)字等; ● 抄寫:抄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和句子; ●自發(fā)書寫:圖片描寫,由易到難。 在實際的康復訓練過程中,臨床團隊將根據(jù)患者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患者的興趣愛好,使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幫助患者恢復語言表達。 03 和“失語癥患者”溝通時的注意事項 與患者對話時候,語速盡可能放慢; 耐心等待患者反應,鼓勵患者盡可能地多說話; 對于可以理解他人言語,表達存在不足的患者,我們應鼓勵其通過語言表達,減少手勢或文字的代償。 對于失語癥,霽達康復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老徐,在剛入院時恰巧就被它所困擾。然而,當老徐通過訓練順利康復后,他甚至能夠唱起歌了。不信,你聽! 老徐作為由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yī)學科的第一位患者,突患腦栓塞的他在入院之初無法行走,無法溝通。日常生活能力指數(shù)15分(正常人為100分),生活起居完全依賴他人。 徐太太說:“看了太多醫(yī)生,都說他今后不能再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了!” 面對悲觀的家人和患者,臨床團隊經(jīng)過耐心的評估與問詢,為他制定了一系列康復方案。除了肢體功能、認知功能等方面的訓練之外,來自德國的神經(jīng)康復專家舒樂博教授還為他進行了語言方面的評估: 聽理解、閱讀理解受損; 命名能力差、自發(fā)語言少; 認知方面定向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受損。 為了改善他的語言功能,我們先是從基礎的開口訓練開始,然后步步為營,到最后能夠讓老徐完成自我表達為止。 01 聽理解訓練 老徐初到康復中心的時候,因中風的打擊而自我封閉,他不愿與人交流,甚至連簡單的手勢表達都不愿嘗試。 于是,我們從簡單的聽理解訓練開始,采用“我說你指”的方式,幫助他逐步愿意接收信息,并作出自己的認知判斷。隨著辨別的圖片越來越多,老徐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狀態(tài)也越來越好,跟上了康復進度的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對于訓練已經(jīng)不再排斥。 02 命名訓練 慢慢熱絡之后,老徐也漸漸敞開了心扉,能夠給予我們一定的反饋與表達。 于是,我們時常會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鼓勵他開口說出物品的名稱,逐漸訓練他的“命名能力”,幫助他重新從自我的世界回歸日常生活當中。當老徐通過“發(fā)聲”重新了解世界的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生活中的“小確幸”,他的康復態(tài)度也逐漸變得積極起來。 03 自發(fā)性語言引導等 當老徐開口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我們便鼓勵他說出更多的詞語與簡單的語句,刺激他自發(fā)言語,形成系統(tǒng)性的語言習慣。 從簡單的詞語到根據(jù)圖片進行描述,老徐的進步飛快,在不知不覺中,他便產(chǎn)生了訴說的欲望,與原本沉默的他截然不同,病房里也逐漸能聽到更多交流的聲音,老徐不急不緩的語氣里透露著自信與熱愛。 在康復治療兩周后,老徐會與周圍人主動訴說意愿,經(jīng)常給其他治療師、護士們講講冷笑話。欣慰的徐太太說,他以前就不善言談,但中風后的治療好像啟動了他原本不擅長的溝通技能,他喜歡上了微信,喜歡上了和朋友家人聊天。 通過從簡單的聽力理解,到稍難的物體命名,再到復雜的自發(fā)表達。老徐循序漸進,最終戰(zhàn)勝“失語癥”,并“一路高歌”,其他的中風后遺癥也順利康復,完滿的從霽達“畢業(yè)”。如今的老徐已經(jīng)能正常與他人交流,真正做到回歸生活、回歸所愛。2020年09月11日
2090
0
1
-
陳芳副主任醫(yī)師 邛崍市醫(yī)療中心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講失語癥失語癥系腦部器質病變,導致大腦語言區(qū)域和相關區(qū)域受損,從而造成后天獲得性的一種語言功能受損或者喪失的一種語言綜合征,而它的治療比較復雜,我們包括有藥物治療,有安非安敏溴隱亭腦復康,而我們常規(guī)的治療是語言的一個基礎治療這種的話需要根據(jù)因人施法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由少到多,有需要家庭和家人的陪護,按照小朋友從嬰兒學學語言,這種方式一步一步的讓他開始學從一到100這種手術的開始學學了過后還有其他治療,比如說我們的物理治療方法啊,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以及我們的晶晶,嗯直流電刺激腦部的一個治療都可以治療的,我們還可以通過多聽音樂和多嗯溝通和多與家庭的一種語言。2019年09月10日
2056
0
3
-
徐傳偉副主任醫(yī)師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康復科 失語癥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大腦半球語言及其相關中樞受到器質性損傷,從而引起患者對語言的感知辨認、理解接受、組織運用和表達等功能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失調。它是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最嚴重的認知障礙之一。約有21~38%的急性腦中風患者伴有失語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大腦某部位受損后,與它相鄰的部位和功能相近的部位的功能就會增強,它們的工作量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即使最嚴重的失語病人,康復也是有可能的。失語癥分類:1.運動性失語:特征為病人表達困難,說不出他原來會說而要說的話。這種失語癥的病人能聽懂別人的話,內部語言基本正常,但說不出自己要說的話,也不能重復別人的話。輕度的運動性失語的病人說話不流暢、費力,常講錯字。如有詞不達意處,病人能發(fā)覺,發(fā)現(xiàn)后能改正。病變部位在位于額下回的后部。2.感覺性失語:表現(xiàn)為理解語言的能力缺失,產(chǎn)生領會不能。病人無聽、視覺障礙,可聽到和看到詞和句,但不能與相應的形象、概念或事物相聯(lián)系。病人完全不能理解語言,就好像用他不懂的語言同他聯(lián)系一樣。由于聽不懂別人的問話,常答非所問,常講錯字、詞,而病人自己不能發(fā)覺。病變部位位于顳上回后部。3.命名性失語:特征是命名不能,名詞遺忘。又稱健忘性失語表現(xiàn)病人說不出某種物體的名稱,但能講出其功能。如拿出一支鋼筆,病人想說其名稱時,說不出“鋼筆”一詞,而說成是用來寫字的。但一經(jīng)提醒,病人能馬上重復,說出這種物體的名稱。4.混合性失語,感受性失語和運動性失語同時存在。病人既聽不懂也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混合性失語為優(yōu)勢半球廣泛的病變所致。失語癥常用的訓練方法:1.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先要進行舌肌、面肌、軟腭等發(fā)音器官的運動訓練,包括鼓腮、吹氣、舌的伸縮,抬高,左右擺動及軟腭抬高訓練等,使唇、舌、軟腭力度增強。然后進行發(fā)音器官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訓練,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2.聽理解障礙的訓練:每次出示3個常用物品的圖片,說出一個物品名稱后讓病人指出相應的圖片。同時,讓患者看訓練者發(fā)音時的口唇動作與聲音的聯(lián)系,以達到更好的效果。3.文字理解力的訓練:同時擺出3張圖片和3張相對應的字卡,讓患者看過后進行組合練習,或讓患者聽訓練者讀一個詞后指出相應的字卡,或以指字復述的方式進行朗讀訓練。 4.書寫的康復訓練:應從抄寫和聽寫單詞如患者的姓名開始,漸至句子,直至短文。最后可以看情景圖片寫敘述文,記日記,寫信等。針灸治療失語癥針灸方法:舌針(舌三針),頭針(言語區(qū),顳三針,頭雙針),體針(人中、內關、三陰交,廉泉合谷刺,風池、通里)。近年研究表明,針灸研究以失語癥為重點,同時注意中風病的整體治療,特別在急性期。在選穴上,重視頭頸項、舌體及心經(jīng)、腎經(jīng)等經(jīng)的穴位,刺法方法強調舌局部的放血、深刺和強刺激。針灸治療失語癥,國內有效率為78%~100%。日本福田道隆,針刺對中風失語癥的有效率30.8%。2011年06月04日
10116
0
1
失語相關科普號

李兆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兆雷 副主任醫(yī)師
佳木斯市腫瘤結核醫(yī)院
腫瘤科
30粉絲27.6萬閱讀

肖湘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湘 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311粉絲24.9萬閱讀

楊樂金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樂金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心理科
2875粉絲21.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