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翔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放療科 關于癌癥,總是在不斷傳播著各種流行觀點,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上在科學上卻是錯誤的 ,特別是當這些觀點有一些理論基礎時,很容易誤導患者。 近期美國癌癥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關于癌癥謠言的信息,我們?yōu)榇蠹姨崛〕鲎钊菀妆换煜男畔?,一?3個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文章將為您解答前7個謠言: 1.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2.吃糖會讓我的癌癥惡化嗎? 3.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么? 4.癌癥會傳染么? 5.我的態(tài)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后? 6.癌癥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癥在體內擴散嗎? 7.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以下問題后續(xù)文章將給您答案,敬請關注。 8.有沒有可以治愈癌癥的草藥產品? 9.如果家人患有癌癥,我也可能患上癌癥嗎? 10.止汗劑或除臭劑會導致乳腺癌嗎? 11.染發(fā)劑的使用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12.多吃抗癌食物就可以防癌了? 13.微波爐熱食物會致癌? 14.晚期癌癥治療也沒有用? 15.化療不但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細胞? 16.吃素可以防癌? 17.“純天然無公害” 18.去醫(yī)院死得更快? 19.酸性體質會致癌? 20.可以餓死癌細胞? 21.死于癌癥治療的人比直接死于癌癥的人還多? 22.癌細胞對甜食“情有獨鐘”? 23.抗氧化劑是抗癌能手? 24.對癌癥謠言,我們該怎么辦? 1.得了癌癥就是死刑嗎? 答案:不是。 在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死于癌癥的數(shù)字已經(jīng)穩(wěn)步下降。一些癌癥(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現(xiàn)在為90%或更高。目前所有癌癥的5年生存率約為67%。 男性中18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1種顯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色素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腎癌,喉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肺和支氣管癌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女性中20種最常見癌癥中的14種表現(xiàn)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膀胱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腎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口腔癌和咽,卵巢和胃。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數(shù)據(jù)是基于大量研究的結果。癌癥患者將活多久以及他或她是否會死于這種疾病取決于許多因素,個體化差異很大,包括癌癥是緩慢還是快速增長,癌癥在體內傳播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等等。 2.吃糖會讓我的癌癥惡化嗎? 答案是不會。 雖然研究表明,癌細胞消耗的糖(葡萄糖)比正常細胞多,但沒有研究表明,吃糖會使你的癌癥惡化,或者如果停止吃糖,你的癌癥就會縮小或消失。 然而,高糖飲食可能導致體重過度增加,而已經(jīng)證實肥胖與患上以下幾種癌癥的風險增加有關。 美國癌癥研究院證實肥胖與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胃賁門癌、肝癌、腎癌、多發(fā)性骨髓瘤、腦膜瘤、胰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乳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而肥胖為什么會導致癌癥,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三、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么? 3.人造甜味劑會導致癌癥嗎? 答案是不會。 研究人員對人造甜味劑(糖替代品)糖精(Sweet'NLow?,SweetTiter?,NectaSweet?)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 甜蜜素; 阿斯巴甜; 乙?;前匪徕? 三氯蔗糖,目前為止,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導致人類癌癥的證據(jù)。除了甜蜜素之外,所有這些人造甜味劑已經(jīng)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銷售。需要按照國家使用范圍和用量標準正確添加。 4.癌癥會傳染么? 一般來說,不會。 癌癥不是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病。唯一的情況是在器官或組織移植時,癌癥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接受曾患有癌癥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的人可能在將來發(fā)生移植相關癌癥的風險增加。然而,這種風險極低 - 每10,000例器官移植中有兩例。要避免使用有癌癥史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 在一些人中,癌癥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例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和細菌(例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癥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某些傳染因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導致癌癥或增加癌癥形成的風險。如: 5.我的態(tài)度是否決定了患癌的風險及預后? 我們常常說癌癥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癌,這是真的嗎?迄今為止,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jù)表明一個人的“態(tài)度”與他或她患癌癥的風險有關。 如果您患有癌癥,有時會感到悲傷,生氣或氣餒,這是正常的。 積極態(tài)度的人可能更有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運動和情感支持可以幫助您應對癌癥。 而心理壓力過大的人,和癌癥之間的明顯聯(lián)系可能以多種方式出現(xiàn)。例如,處于壓力下的人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行為,例如吸煙,暴飲暴食或飲酒,這會增加患者患癌癥的風險。 一些數(shù)據(jù)確實表明,當癌癥患者壓力過大時,會產生無助感或絕望感。這種反應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這可能是因為消極情緒讓他們感到無助或絕望,在生病時不尋求治療,過早放棄或不遵守可能有用的治療,涉及吸毒等危險行為,或者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6.癌癥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癥在體內擴散嗎? 答案是手術或穿刺導致癌癥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極低。 按照標準程序,外科醫(yī)生使用特殊方法并采取許多措施來防止癌細胞在活檢或手術中擴散。例如,如果他們必須從身體的多個區(qū)域移除組織,他們對每個區(qū)域使用不同的手術工具。所以,我們該擔心的不是手術或穿刺造成轉移,而是注意這些癌細胞轉移的過程: 不同癌癥轉移的常見部位 7.手機會導致癌癥嗎? 答案是不會。 人們擔心手機致癌主要是因為手機發(fā)射無線電波,這是一種非電離輻射。離天線最近的組織可以吸收這種輻射。而癌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而手機發(fā)出的非電離輻射不會破壞基因的低頻能量。 那么日常生活中真正致癌的其實是高頻電磁場(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這些電磁場位于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部分,可以破壞DNA直接或細胞。 而低頻到中頻的EMF,包括靜電場(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場或磁場),電線和電器的磁場,無線電波,微波,紅外輻射和可見光。這些EMF處于電磁波譜的非電離輻射部分,不直接損害DNA或細胞。 電磁頻譜顯示所有可能的電磁能頻率。它的范圍從極長波長(極低頻率曝光,如電源線)到極短波長(X射線和伽馬射線),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分界線左面都是對人體沒有致癌性的非電離輻射,而右邊是明確為致癌因素的電離輻射。 參考文獻來源: 美國癌癥研究院,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myths2019年08月21日
1499
0
0
-
2019年08月13日
17454
2
2
-
2019年07月10日
6065
0
0
-
2019年07月10日
7629
1
2
-
2019年05月06日
1654
0
0
-
鄒世恩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婦科 月經(jīng)是子宮的眼淚,流的卻是內膜的血!——恩哥有這么一位胖妹子月經(jīng)總是不干凈幾個月之前,門診來了一位38歲的病人。月經(jīng)老不干凈,經(jīng)量忽多忽少,持續(xù)一個多月。在其他醫(yī)院吃過中藥或西藥調經(jīng),沒有效果。一問病史,她已結婚好幾年,沒生過也沒打算生,還有糖尿病。體格檢查:身高163cm,體重76kg,宮頸是好的。陰超提示:內膜20mm,不均質。當時我心里就想著,這人不是內膜癌吧,就是癌前病變。為啥呢?子宮內膜癌是婦科三大癌之一,其他兩大癌指宮頸癌和卵巢癌。隨著生活方式的西化,內膜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里,內膜癌已經(jīng)躍居三大癌的首位。通常,中老年人是發(fā)病的主力,但是年輕人得內膜癌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有一些人類是高危的,包括:肥胖、未婚、未生育、糖尿病、高血壓、乳腺癌、排卵障礙性月經(jīng)失調、有家族史、單用雌激素補充等。前面的這位胖妹病例符合四條:肥胖、未生育、糖尿病和月經(jīng)失調。我讓她做了診刮,病理結果果然提示子宮內膜樣癌。月經(jīng)失調與內膜癌啥關系?子宮內膜癌有個特點,就是比較愛現(xiàn)!一旦發(fā)病,就巴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不過,它自己卻無法講話,也不能托夢給身體。咋做呢?來,見見血!所以,可以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周期紊亂,剛干凈幾天又來;經(jīng)期拖拖拉拉,總是干凈不了;月經(jīng)量多,血崩也有可能。其次,月經(jīng)失調有一種類型叫做: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英文簡稱AUB-O,曾經(jīng)叫做功血。沒有排卵或者少排卵,就缺乏孕激素來保護內膜,只有雌激素在不停地刺激內膜生長,內膜癌變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月經(jīng)失調其實離內膜癌真的蠻接近的。不過,僅僅月經(jīng)失調這一點,很難也無法直接診斷內膜癌的。如何區(qū)分月經(jīng)失調和內膜癌,靠的是病理如果月經(jīng)周期紊亂、經(jīng)期拖拉延長、經(jīng)量多,又是高危人類;絕經(jīng)后出血,且內膜4-5mm以上;月經(jīng)失調藥物治療無效;宮腔有腫塊等等(更多的需要醫(yī)生來判斷)。就要考慮診刮術,來獲取組織送病理檢查。我們可以選擇傳統(tǒng)的直接診刮,更好是通過宮腔鏡下診刮,可以提高診斷率。確診內膜癌之后,治療以手術為主,根據(jù)術后大病理決定是否放化療。如果是極早期的內膜癌或者癌前病變,年輕病人又有生育要求,強烈要求保留子宮。我們可以在符合一定條件之后,選擇藥物逆轉內膜。有不錯的成功率。這位病人最后選擇全子宮切除,她說命要緊,小孩不要生的。幸好,術后大病理還是蠻好的,不需要再放化療。定期復查就好。內膜癌癥,最好的是阻止其發(fā)生。Tips1、控制體重,堅持中等量運動2、避免或者少吃洋快餐、油炸食品、高脂飲食3、適齡結婚,在政策允許下多生育4、每年一次體檢,有家族史的可以適當增加次數(shù)5、乳腺癌病人要警惕內膜癌發(fā)生,尤其是術后激素治療者6、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積極治療7、有子宮者避免單用雌激素8、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病人應積極治療,避免2月以上不來月經(jīng)9、長期服藥短效避孕藥可以降低內膜癌風險40%左右10、慎用保健品,避免未知的雌激素刺激本文首發(fā)于頭條號“恩哥聊健康”系頭條號簽約作者2019年04月22日
9796
4
15
-
2019年04月18日
1680
0
1
-
2019年02月17日
2090
0
0
-
2019年01月29日
18114
3
3
-
2019年01月08日
1718
0
0
子宮內膜癌相關科普號

李佳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佳殷 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953粉絲3.2萬閱讀

胡春秀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春秀 主任醫(yī)師
武警特色醫(yī)學中心
生殖醫(yī)學科
4109粉絲176萬閱讀

王艷君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艷君 副主任醫(yī)師
攀枝花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婦產科
62粉絲88.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