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志喜副主任醫(yī)師 東莞市人民醫(yī)院 婦科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梢哉f子宮內膜癌是相對善良的惡性腫瘤。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子宮內膜被一層厚厚的肌層包繞,肌層外面還有一層漿膜層(見圖一),所以子宮內膜癌要進展為晚期,需要突破肌層、漿膜層,是有一定困難,不像卵巢癌直接在盆腹腔內,沒有厚厚的肌層及漿膜層保護著,極易發(fā)生轉移,一旦被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已經為晚期。另外,宮腔通過陰道與外界相通,子宮內膜癌相關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異常子宮出血就可以通過陰道流出而早期被識別(見圖一、二)。在國外,70%以上子宮內膜癌患者就診時病變局限于子宮體,處于早期,只要患者重視一些早期信號,及時就診,及時診斷與及時治療,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既然如此,我們如何才不會辜負子宮內膜癌的“善良”,也就是如何才能早期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癌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子宮內膜癌的病因。 一、子宮內膜癌病因是什么 二、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三、有什么癥狀提示內膜癌 四 該做什么檢查 五 確診子宮內膜癌應該怎么辦?2017年12月07日
28495
0
196
-
李詠主任醫(yī)師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 李詠 主任醫(yī)師/碩導/博士研究生2017-03-19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之一,每年大約有20萬的新發(fā)病例,在婦科惡性腫瘤中致死性位列第三。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飲食結構改變,我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哪些人易患子宮內膜癌?(1)子宮內膜癌高?;颊撸焊哐獕骸⑻悄虿?、肥胖、圍絕經期異常出血、絕經延遲、絕經后出血、多囊卵巢綜合癥、不育等;(2)長期應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者有其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3)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怎樣檢查和診斷子宮內膜癌?1)B超:子宮內膜增厚:絕經后內膜厚度>5mm,圍絕經期>10mm,或者宮腔內有回聲不均、贅生物者需要做病理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病變,陰超的診斷符合率達80%以上(Berna, J Clin Ultrasound 2016,6)。2)宮腔鏡檢查和診刮術:宮腔鏡下可以直接觀察宮腔及宮頸管的病灶、部位、大小、范圍,并且可以在直視下活檢,準確率高達100%。3)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比較清晰地顯示子宮內膜癌病灶的大小、范圍、肌層浸潤深度以及盆腔和腹主動脈淋巴結轉移情況。CT的分辨率略低于MRI。如何治療子宮內膜癌?早期患者以手術為主,手術-病理分期包括盆腔淋巴結清掃+/-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術,診斷為高?;颊哌x擇輔助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Ia期患者經過規(guī)范性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成為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首選手術方式。晚期患者可以采用手術、放療、化療以及激素結合的綜合治療。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目前子宮內膜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非常重要(II期5年生存率69%,IV期(晚期)15%)。對絕經后出血、更年期月經紊亂、年輕婦女月經失調治療無效者,都需要及時做B超和子宮內膜檢查。改變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控制“三高”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病率。李 詠 主任醫(yī)師/碩導/博士研究生。常州市醫(yī)療事故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全球婦科腔鏡協(xié)會(AAGL)會員。擅長用宮腹腔鏡四級技術治療各種婦科疾病。尤其擅長子宮腺肌病、重度宮腔粘連、不孕癥生殖微創(chuàng)手術、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等婦科腫瘤規(guī)范化手術和治療。主持多項課題,發(fā)表SCI和國家級論文近20篇,獲得新技術引進獎一項。專家門診:每周一全天和周四上午門診地點:常州市天寧區(qū)博愛路26號常州市婦幼保健院門診1號樓2樓本文系李詠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3月19日
11330
3
2
-
鄒世恩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婦科 鄒世恩恩哥聊健康評價外科醫(yī)生水平如何,常常會說他能做哪些高難度的手術,開展了哪些新的手術方式,手術操作流暢、出血少、動作快,等等。于手術室護士而言,除了這幾點之外,好的外科醫(yī)生,關鍵是手術不拖沓、臺風好、不罵人,當然,時不時請大家喝點飲料、吃些甜品,就更貼心了。要還是大帥哥,幾乎就是完美的搭臺。于學生而言,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吸引小醫(yī)生的是那種會帶教、教操作、有合適的機會就放手的外科醫(yī)生。這些都是大家能夠理解的一位好的外科醫(yī)生需要具備的素質。不過,對于病人來說,好的外科醫(yī)生,還需要能夠掌握好手術指征,可以不用開的刀、不應該開的刀,絕對不開!良性腫瘤多可和平共處體內生長的很多良性腫瘤或腫塊,對健康是沒有大的影響,可以和人體和平共處。比如腎囊腫、肝囊腫,如果大小合適,又沒有影響器官功能,多數(shù)時候不用開刀,定期復查就好了。恩哥是婦科醫(yī)生,所以我就熟悉的婦科疾病和大家詳細說說。這里舉例婦科兩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肌瘤多數(shù)情況下生長在子宮肌壁間或是凸向外的漿膜下,這種肌瘤,即使長大到接近5cm,也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所以完全可以不開刀,定期復查B超即可。如果接近絕經的阿姨媽媽,即使肌瘤長大到5-6cm,也可以短期內保守觀察,因為絕經后,性激素減少,肌瘤大多數(shù)會停止生長,甚至變小。卵巢囊腫卵巢囊腫比子宮肌瘤復雜好多,其中有一類是功能性囊腫,可能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在性激素的影響下,囊腫大小會有明顯的變化,甚至來過1-2次月經后,囊腫就自己消失了。病房里偶爾會收治一些病人,門診發(fā)現(xiàn)囊腫6-7cm,做好術前準備,再等月經干凈預約入院,入院后復查一下B超,發(fā)現(xiàn)囊腫沒了,沒了……所以,如果剛發(fā)現(xiàn)有卵巢囊腫,可以不用那么著急立刻要開刀。評估一下,惡性可能性不大的,可以短期2-3月隨訪,在月經的第5-6天復查B超。如果消失,或者明顯變小,就可以不用手術。還有一些囊腫,不會變小或消失,但是直徑小于5cm,也可以暫時觀察,注意定期隨訪。不開刀的前提:不是惡性的不開刀,有人會擔心,會不會惡變啊。的確,這東西得是良性的才能不開刀。但是矛盾又來了,沒有開刀后的病理證據(jù),就沒有辦法100%確診它是良性的。我們有一些辦法可以在開刀之前,幫助判斷是否良惡性。如果肌瘤或囊腫邊界清楚,影像學檢查質地較均勻,那么良性可能性大。如果肌瘤或囊腫短期內明顯增大,或者絕經后腫塊又增大,腫塊的血管豐富,肌瘤變性可能,囊腫內有乳頭突起,盆腔較大量積液或明顯腹水,血的腫瘤指標升高,或者出現(xiàn)惡液質,那么惡性的可能性就大。這就非開不可了。所以啊,我們的隨訪觀察也是有時間期限的,卵巢囊腫剛開始2-3月復查,子宮肌瘤可以適當延長時間,比較穩(wěn)定后時間都可以拉長些,但是至少1年要復查一次。當然,如果肌瘤或者囊腫引起病人不適,比如肌瘤引起月經增多、下腹痛、壓迫鄰居器官,囊腫出現(xiàn)蒂扭轉、破裂、感染等并發(fā)癥,就需要開刀了;或是腫瘤大小超過5cm,也是盡量開掉,5-6cm時手術比較好做,再大的話難度也大、容易出血,也容易出現(xiàn)前面說的各種不適和并發(fā)癥。個別癌也可只用藥不開刀子宮內膜癌是個比較特殊的壞蛋,因為它有改造從良的潛質。如何來判斷它還有藥可救呢?首先,要做過診刮,病理提示是子宮內膜樣腺癌,還要長得好看(1級),其他類型的內膜癌不行。第二,經過充分的影像學評估判斷,癌變局限在子宮內膜層,沒有肌層和子宮外的浸潤和轉移。第三,病人要年輕,還得有強烈的生育愿望。這三點是基本要求,簡單地講:你還想要生小孩,而且這個癌又比較可愛,那么可以不開刀。不開刀不是不管你,得給你吃藥。用高效的孕激素來逆轉癌細胞,成功率有70-80%。成功了,你就少挨一刀,不成功,還得開。有的癌開刀反而不是最佳方案子宮頸癌IIb期及更晚的分期,不推薦做手術治療。這些是各大指南說的。早期宮頸癌首選是手術治療,但是如果手術前檢查發(fā)現(xiàn)很大可能存在盆腔或者腹腔淋巴結癌轉移,或者癌癥病灶超過4cm的,是否首先推薦手術就有待商榷。這是為何???癌癥不是能開刀,就盡量開干凈為好嗎?事實上,這兩種情況,如果去開刀,手術后還是需要放療的。也就是說,病人既承受了手術的痛苦和風險,又要承受放療的痛苦和風險,兩者都得承受。如果我們不開,直接選擇放療,可以不用承受手術的痛苦和風險,對病人來說,既經濟又傷害小。但是有人會擔心,只做放療,會不會效果不好啊?這點我們需要證據(jù)來說話。宮頸癌對放療很敏感,早期的宮頸癌,放療和手術一樣可以達到相似的療效,所以國外的病人很多會選擇放療而不是手術。尤其是高度懷疑淋巴結轉移的,可以不手術,直接放療。晚期癌,手術本來就很難切干凈,切掉的部分也可以通過放療來殺死,又何苦多此一舉呢。婦科醫(yī)生也是外科醫(yī)生,我們要拿得起刀,更要放得下刀。此時無刀勝有刀,這是我們需要修煉的另一種境界。2017年03月05日
6533
6
1
-
劉東光主任醫(yī)師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婦科 最近集中來診的老年子宮內膜腺癌患者接近10位,從68歲到87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內科外科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冠狀動脈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等,甚至肝腎功能異常、肺功能下降和出凝血機制異常。如何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才能讓這些老年患者受益最大?是擺在大夫、患者及其家屬面前的最急迫、最重要的問題。老年患者多數(shù)以絕經后出血就診,尤其是多量陰道出血,更是需要緊急處理的首要問題。那么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姑息治療,就是對癥治療,如果老人不出現(xiàn)其它問題,最終是不可控制的陰道出血。二是放化療,沒有病理組織學診斷是不可以實施的,因此需要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檢查取得病變組織,并得到病理組織學診斷。如果這樣小的手術操作,老人都不能耐受的話,唯有姑息治療了。另外,放化療也不是沒有風險,只是相對于手術治療,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的機會少一些。三是手術治療,術前老人全身狀況評估顯得尤其重要,誰都不愿看到術中術后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目前我們臨床醫(yī)學檢查檢驗手段還是有限的,即使我們窮盡了所有能力,我們依然不能準確預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鑒于我們目前臨床醫(yī)學診斷治療的局限性,我們更應該謹慎決策初始治療方案,并要顧及到以及后續(xù)治療的可操作性。什么情況下我們選擇姑息治療呢?第一種情況就是病人和或家屬拒絕手術治療和放化療。第二種情況是病人和或家屬,能夠接受手術或放化療,但對這些治療的并發(fā)癥不能接受。第三種情況是病人和或家屬,能夠接受手術或放化療的一般并發(fā)癥,但不能接受其嚴重并發(fā)癥,而我們又不能保證不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第四種情況我們已經預見到手術或放化療將會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有以上四種情形之一,我們即應選擇姑息治療。鑒于老年人普遍存在出凝血功能異常,易于發(fā)生血栓,故止血藥物選擇時應當慎重,首選中成藥或中醫(yī)中藥治療。緊急狀態(tài)下可選擇單次西藥止血劑,如果未到達預期效果,即可選擇子宮動脈栓堵術。另外,我們曾經遇到過病變侵蝕導致子宮破裂的患者,以及宮腔積膿導致子宮破裂的患者,此時,我們能夠選擇的處理方案只有冒險手術,否則只能束手無策。什么情況下我們選擇放化療呢?第一種情況就是病人和或家屬拒絕手術治療,還要求積極治療,病人又能夠耐受放化療的。第二種情況是直接要求放化療,并知曉放化療并發(fā)癥的。第三種情況是經過評估不適合手術治療,但有放化療條件的。第四種情況是病人和或家屬雖然要求手術治療,但不能接受手術并發(fā)癥的。有以上四種情形之一,都不適宜選擇手術治療,應當選擇放化療。什么情況下我們選擇手術治療呢?第一種情況就是病人和或家屬積極要求手術治療,且經過我們評估能夠耐受手術,同時,病人及其家屬能夠接受手術并發(fā)癥的。第二種情況是經過我們評估病人術中術后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的可能性較大,但病人及其家屬能夠理解并接受的。第三種情況是盡管我們預見到病人手術風險很大,但不手術即將面臨更大風險時,病人委托人能夠與大夫達成共識,并自愿承擔相應風險的。第四種情況是病人沒有具體委托人,又不得不選擇手術治療,且經過醫(yī)院領導批準的。有以上四種情形之一,我們方可選擇手術治療。即便如此,我們在選擇手術范圍時,還要依據(jù)病人身體狀況,盡可能選擇相對保守性的手術,而不是分期手術。目的在于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本文系劉東光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2月22日
5312
0
0
-
李志剛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溫馨提示:有關醫(yī)學科普的系列文章,最先是在好大夫在線李志剛個人網站(http://lizhiganghaodf.haodf.com)上發(fā)表。歡迎朋友們登陸指導。本應該繼續(xù)介紹子宮內膜癌術后輔助治療的,但最近,有好幾次碰到意外發(fā)現(xiàn)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諸多顧慮,因此,提前談談這一種,連醫(yī)生都頗感棘手情況的處理。意外發(fā)現(xiàn)的子宮內膜癌,倒是沒有特別統(tǒng)一的定義,一般可能會有幾種情形。良性疾病切除子宮,術后診斷為子宮內膜癌;術前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術后病理報告除了增生還有癌,或者,直接就報癌;術前已經診斷為癌,但術中肉眼判斷,甚至,都做了冰凍病理切片檢查,還是考慮早期,而只切子宮了,術后的病理報告提示已然可能不是早期,等等。其實,切下的子宮標本送檢,病理科醫(yī)生能夠提供充分子宮本身病變的信息,若無,應盡可能多地去了解。如果組織學1級或2級、肌層浸潤只有一半、無淋巴脈管浸潤,而且腫瘤小于2厘米,子宮內病變如此者,子宮外有轉移病灶、淋巴結受累的風險很低,一般就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觀察就行了。若屬于如下任何一種情況,建議影像學檢查,也有建議直接再次手術。組織學1級或2級、肌層浸潤只有一半、但淋巴脈管浸潤,或者腫瘤大于或等于2厘米;肌層浸潤只有一半,但組織學3級,也可是說,所謂的IA期腫瘤,但腫瘤低分化;肌層浸潤一半或一半以上,這也就是所謂的IB期腫瘤;宮頸間質浸潤,這也是所謂的II期腫瘤了。接受影像學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有轉移者,可以考慮是I或II期,并依此分別施治。如果懷疑或者存有病灶,那就需要再次手術了。誰到不愿意撞到這種意外,但有時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不是責任心的問題,或許,這就是醫(yī)學的局限,醫(yī)學的無奈吧。本文系李志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10月16日
5093
7
4
-
李志剛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溫馨提示:有關醫(yī)學科普的系列文章,最先是在好大夫在線李志剛個人網站(http://lizhiganghaodf.haodf.com)上發(fā)表。歡迎朋友們登陸指導。子宮內膜癌,一個簡單的子宮切除術,再加上切或不切卵巢輸卵管,可能或很大程度上可能,整個治療過程就結束了。當然,還要看最后的病理報告,如果結果認為不需要補充治療的話。病理很重要,要治好病,并不光是靠動刀子的醫(yī)生的,還有太多你尚未謀面的英雄。子宮內膜癌預后好,也就是,治療效果不錯,主因是早發(fā)現(xiàn),因為有讓患者較早、及時就醫(yī)的癥狀,譬如,不規(guī)則的陰道出血、絕經后的陰道出血;主因是大多數(shù)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樣癌。反復提及癥狀,就是讓大家要有根弦,要警惕。甚至,醫(yī)生中,都有這樣的體驗,這種子宮切除術,比起一些良性疾病的子宮切除都來得快捷。難道子宮內膜癌,治療真的就這么簡單了嗎?其實不然。在決策中,醫(yī)生們最為糾結的當屬,如何恰如其分地、最大限度地選對需要切除淋巴結的患者了。應該說,醫(yī)學發(fā)展到今日,怎么樣切除,或許已然不是最難的;切或不切,該切什么,不切什么,切多切少,這才是讓人頗費躊躇的。正因為,諸多事,做與不做,難以定奪。不妨先看看,書本、指南等給出的建議,又是如何教導醫(yī)生的吧。低危子宮內膜樣癌患者(1級或2級,淺肌層浸潤不足50%),淋巴結受累的風險較低,因此,不推薦行淋巴結切除術。對于中?;颊撸ㄉ罴咏櫝^50%,或3級淺肌層浸潤不足50%),研究資料未顯示對生存有利。為了分期目的,可考慮行淋巴結切除術對于高?;颊撸?級伴有深肌層浸潤超過50%),應建議淋巴結切除術。1、2、3級是啥意思?這是指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還是文縐縐,莫追究了,簡單記得,如果1級的話,腫瘤的惡性程度不高,效果好。還有,子宮肌層浸潤較淺者,也是好現(xiàn)象。太專業(yè)了,就記住在與醫(yī)生交談時,可能可以用到的吧。醫(yī)生要是說,需要行淋巴結切除術。不妨反問,我是低危、中危還是高危?是只切除盆腔,還是要切除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腹主動脈旁的話,需要切到哪呢?腸系膜下動脈?還是腎靜脈水平?醫(yī)生要是說,可以先做前哨淋巴結切除。不妨反問,什么是前哨淋巴結?這個手術是實驗性的?還是,已有結論? 其實,這些所謂的低、中、高危因素,或者說,這些切與不切的標準,紙上談兵易,但術前難明確,即使是做了一大堆的檢查,術中,也無法完全辨明,即使是有經驗的醫(yī)生。你一定要刨根問底,醫(yī)生都會說,最準確的,就是把切下來的子宮,送給病理科醫(yī)生好好看看才行,然而,這個看是需要時間的,不是一兩個小時,而是要好幾天。所以,難。因為,總不能讓病人躺在手術臺上等好幾天吧。你或許還要問,那所有的患者,都做淋巴結切除不就得了嗎?又是一難,都做,很多可能又是沒有必要的了。即使說過,手術或許不難,術中也不見得會出現(xiàn)什么要命的意外,但術后還是會有并發(fā)癥的。總之,做或者不做淋巴結切除術,是有前提條件的。那些拗口的專業(yè)術語,記不住,不要緊。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就行了。真要用時,抱佛腳,來得及。本文系李志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9月25日
6747
5
16
-
李志剛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談談患病人數(shù)悄然增加的子宮內膜癌(6)要手術,怎做?(1)溫馨提示:有關醫(yī)學科普的系列文章,最先是在好大夫在線李志剛個人網站(http://lizhiganghaodf.haodf.com)上發(fā)表。歡迎朋友們登陸指導?,F(xiàn)在,有這樣的的共識。子宮內膜癌,基本上就是要先手術。普通人都知道,診斷惡性腫瘤了,但光這個診斷還不夠,還要安上個分期。子宮內膜癌的分期,叫手術病理分期。說的通俗點,就是做了手術,將切下來的,全送給病理科,結果出來了,才能定分期。從這些簡單的敘述,就不難體會,手術的重要性。當然,這不是憑空想出來,而是,有證據(jù)表明,這樣做,患者獲益最大。那好,診斷明確,該檢查的檢查了,該評估的評估了,以往沒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也控制在正常范圍了,以往沒有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也降下來了。可以手術,但又該做什么樣的手術呢?其實,子宮內膜癌,尤其是子宮內膜樣癌,多數(shù)是早期,或是I 期,最基本的手術是筋膜外子宮切除術,因為病灶主要是在子宮內,切之,對多數(shù)人而言,治療也就基本上是足夠的了。不需要像宮頸癌那樣要切除部分陰道,多數(shù)更是不需要像宮頸癌那樣,要切除子宮周圍很多的組織,這樣的手術一般不影響排尿,術后很快小便自如。但通常還是要切除輸卵管與卵巢的。醫(yī)生會說,切除卵巢的原因,主要有二,預防卵巢癌,以及排除卵巢轉移;還可能會說,這種子宮內膜樣癌啊,是激素依賴性的,就是依賴于雌激素,把卵巢切了,有可能減少復發(fā)的機會。只不過,如果還沒有絕經,切掉卵巢的話,提前絕經,會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對絕經前患者,就要開誠布公地討論卵巢的去留問題。以往的資料告訴我們,年輕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往往是早期、分化好的腫瘤。分化好壞,病理科醫(yī)生會幫助判斷。以前的一些證據(jù)也給我們信心,保留卵巢對年輕的早期患者的生存狀況似乎沒有影響。還可以就卵巢去留說的更詳細一點。年齡小于45歲的高分化的子宮內膜樣癌,病灶侵犯子宮肌層沒有到一半,沒有看到明顯的卵巢或子宮外有病變存在。那就考慮留卵巢吧,但輸卵管還是要切掉的。當然,有卵巢癌風險的癌癥家族史患者(如BRCA突變等),就不應保留卵巢了。BRCA突變?這可是非常時髦的問題,不是很明白的話,上網一搜索,看看美國好萊塢影星朱莉安吉麗娜,為何掏空乳腺,而后,又切了卵巢輸卵管,或許,會幫助理解BRCA與乳腺癌、卵巢癌等的關系。手術,可以選擇開腹、腹腔鏡、經陰道還有機器人手術。一般來說,后面三種就號稱是微創(chuàng)了。開腹與微創(chuàng),孰優(yōu)孰劣,爭論多時。經過多年的探索,對療效,不分伯仲。但接受微創(chuàng)手術者,術后的并發(fā)癥更少、住院時間更短、恢復更快,腹部切口小,美觀。你要是完完全全接受經陰道手術,腹部連個傷口都沒有呢。應該說,隨著技術的進步,絕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耐受標準的外科治療,但還是有一小部分仍然不適于腹腔鏡或開腹手術?;蛟S,對這些人而言,還可以經陰道切子宮,有可能的話,切輸卵管與卵巢??傊?,對子宮內膜癌而言,手術治療的辦法,似乎總是可以找到的。當然,還是要先跟你的醫(yī)生充分地溝通,再定奪。本文系李志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9月18日
3239
0
3
-
李志剛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溫馨提示:有關醫(yī)學科普的系列文章,最先是在好大夫在線李志剛個人網站(http://lizhiganghaodf.haodf.com)上發(fā)表。歡迎朋友們登陸指導。診斷子宮內膜癌,能生娃,但大多數(shù),診斷時,已有娃了,保命要緊。當然,能生娃,必須具備一些“苛刻”條件,不再贅述。對子宮內膜癌而言,不管是1型,還是2型,首先要考慮的是手術治療。但之前,還有一些必要的準備,需要醫(yī)生與患者相互理解與配合。醫(yī)生要了解家族史,如家里有沒有人患子宮內膜癌、結腸癌,等等。醫(yī)生要了解一般的身體狀況,如有無合并內科疾病。周遭多數(shù)人,甚至就可以說是絕大多數(shù)人吧,并不象發(fā)達國家與地區(qū)的人群那樣,幾乎都有完整的健康檔案。因此,也就做不到,像某些媒體瞎嚷嚷的高效率了,手術當天才住院,沒住幾天就走人。殊不知,沒有定期的體檢,某些疾病,可能已悄然而至,只是自己渾然不知。都查出癌了,還以為身體好著呢,能吃、能喝、能睡,能有啥???可一查,毛病多多,這樣的例子,信手拈來。窮怕了、長期委屈了肚子的國民,一有機會,肯定先是不要虧了這張嘴的,民以食為天,沒錯,可這么無所顧忌的胡吃海塞,卻帶來了不容小視的健康問題。實際上,子宮內膜癌就常常合并肥胖、高血壓,還有糖尿病,要不是查出了癌,這高血壓、糖尿病還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說了這么多,似乎都是廢話??嗫谄判?,只是希望理解,術前檢查評估的重要,而且,這一切也是需要時間的。醫(yī)生知道你著急,怕癌,怕癌要了你的命,但是,因癌而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內科病,如果沒有好好調理調理,貿然手術可能就會在手術中出問題了,就會比本來治療效果不錯的子宮內膜癌先要了你的命。不是誰想刁難誰,你急,但更多時候,醫(yī)生要比你急。另外,盡管已經明確診斷是癌了,但為了制定完美的手術方案,還要做些必要的檢查。完美是醫(yī)患永恒的追求,但遺憾卻總是伴隨著整個診治過程。只是你配合了,遺憾或許會少點。子宮內膜癌多是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獲得診斷的。但這些也許不是在你準備手術的醫(yī)院做的。醫(yī)生會請你到原來診斷性刮宮的醫(yī)院,借病理玻片來會診,記住,非常重要。借過來,再看看,好處多。再刮一次,多數(shù)沒有必要,除非經會診,有疑問。影像學技術,可用于看看腫瘤大小、排除卵巢有無病變、子宮肌層浸潤與宮頸間質受累情況。這些都是制定手術方案,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的信息。超聲檢查是基本的,核磁共振、計算機斷層掃描(CT)也可以考慮。至于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PET)-CT,酌情而定,絕非必需。有道是,人心隔肚皮,難測。影像學也是隔著肚皮,觀察病變的范圍,一樣難測。最終手術了,子宮切下來了,卵巢切下來了,再送病理,仔細檢查,這樣的判斷才是目前對病變總體評判的金標準。本文系李志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9月11日
4029
1
3
-
李志剛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婦科 溫馨提示:有關醫(yī)學科普的系列文章,最先是在好大夫在線李志剛個人網站(http://lizhiganghaodf.haodf.com)上發(fā)表。歡迎朋友們登陸指導。腫瘤發(fā)病率不斷攀升,已是不爭的事實。腫瘤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連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F(xiàn)代人不太想生娃,即使想,也不想早生。這樣一來,生育年齡后推,長瘤子的年齡前移,勢必有一部分女同胞,還沒有生娃,就先長瘤子了,當然,倍受煎熬的就是長癌了。前面說過的子宮頸癌,會有這般令人兩難的境遇,將來想扒一扒的卵巢腫瘤也如此。當下,看看如何令醫(yī)生與病家都可能尷尬的子宮內膜癌吧。國外有個統(tǒng)計,大約有4%左右的子宮內膜癌明確診斷時,年齡不足40歲。那已經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到底還能不能生娃呢?答案倒是肯定的。但是,要想保留生娃的希望,有些不容忽視的具體且嚴格的要求。所長的,是病理診斷的高分化的或分化為1級的子宮內膜樣癌,注意有個“樣”字,這得由有經驗的病理學家給出診斷,通俗點說,高分化就是指雖為癌,但沒那么兇、那般霸道。其他類型的子宮內膜癌,是不行的,至少目前不認為可以保留子宮。影像學檢查,排除明顯的子宮肌層浸潤、卵巢輸卵管或盆腔淋巴結受累。至于影像學檢查,盆腔核磁共振最好,信得過的超聲檢查亦可。這些都是很多醫(yī)院都有的設備?;颊弑仨毿闹敲鳎砍运幍谋A羯芰Φ姆椒?,不是子宮內膜癌的標準療法?;颊咭駨尼t(yī)囑,堅持服藥。最常用的就是高效孕激素,比如,醋酸甲羥孕酮(MPA;400–600毫克/天)或醋酸甲地孕酮(MA;160–320毫克/天),藥名似曾相似,沒錯,跟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用藥是一樣的。其他的方法,經驗不多?;颊弑仨毰浜希委熎陂g以及之后,要嚴密隨訪的。醫(yī)者不是神仙,無法準確預知未來,但定期復查,遵囑服藥,突然惡化到不可收拾地步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在6個月后,必須評價對藥物治療的反應,這需要再次做診刮術和影像學檢查。患者必須聽勸,萬一治療失敗,或者,完成生育后,是要切除子宮的。服藥6個月,無效者,一般就建議切除子宮了,這才是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治療。至于是否可以,再嘗試6個月,必須充分溝通。有效,請記住,速戰(zhàn)速決。千萬別忘了留子宮的初心,就是為了生娃。真的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想馬上生,務必考慮繼續(xù)維持治療6個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然而,留了子宮,并不是肯定有娃生的。撞到拍胸脯說肯定能生娃的醫(yī)家,病家不妨留點神。子宮內膜癌藥物治療有效率約為75%,復發(fā)率為30%–40%。有效,不等于一定生娃。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療的女性,總的活產率為28%,活產就是生出了哭聲震天的寶寶,應用輔助生殖技術時達到39%。因此,轉診到輔助生育專業(yè)人士,受孕機會增加。行文至此,還得啰嗦啰嗦。再次強調,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治療是手術。因此,生了娃,聽勸,切除子宮好;死活不想切,至少,應聽勸,每6個月重新做診刮術,讓病理科醫(yī)生看看,你的內膜到底怎么樣了。順便說說,因為年輕,卵巢可以考慮保留,當然,得跟醫(yī)生充分交流與咨詢。千萬不要因為生娃了,臉上寫滿了幸福,而把定期的復查拋到腦后。新的不幸,可能不期而至,特別是子宮還留著的。本文系李志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9月04日
6167
3
2
-
曾輝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第六醫(yī)院 腫瘤科 在歐洲,已經普遍將腫瘤的分級和肌層浸潤的程度作為是否需要輔助放療的標準。在北美何澳大利亞,更加傾向依賴手術分期來排除子宮外病變和因此而產生的復發(fā)風險。最準確的評估病變深度和宮頸侵犯的手段是MR,在評估淋巴結轉移方面,CT和MR是相似的,但兩者均不能替代手術評估。高危腫瘤預后特征:提示預后差的推薦組織病理學標準如下:1.G3級腫瘤(分化差)2.深肌層浸潤(FIGOIC期,目前傾向深度≥1/3)3.淋巴管侵犯4.腹水細胞學陽性5.漿液性乳頭狀腫瘤6.透明細胞腫瘤7.宮頸侵犯(II期)術后放療指征:(一)病理類型:1.乳頭狀癌2.漿液性乳頭狀腫瘤3.腺癌G34.透明細胞腫瘤5.腺鱗癌等術后均需要輔助放療腺癌G1、G2、淺肌層受累、淋巴結陰性者可以不予體外照射。原則上手術分期為Ia期病例不需術后放療,但病理類型為高危者(腺癌G3、漿液性乳頭狀腫瘤、透明細胞腫瘤、腺鱗癌等)仍以術后輔助放療為妥。Ib期,高中、分化腺癌,可結合其他因素考慮是否給予術后放療,如要考慮宮腔內腫瘤體積、范圍、脈管是否受累及手術范圍等。2016年08月10日
2176
0
0
子宮內膜癌相關科普號

陶陶醫(yī)生的科普號
陶陶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
8057粉絲18.5萬閱讀

張勵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勵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
2227粉絲1249閱讀

寧寧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寧寧 副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23粉絲2631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