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琳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腸鏡的痛苦性個體差異很大,這與患者的性別、年齡、體型、對疼痛的耐受度以及腹部是否做過手術等很多因素有關。整體來說,男性比女性痛苦性小,因為男性腹壁比較結實,腸鏡在進鏡過程中有支撐點,而女性腹壁薄弱,尤其是生育過的老年女性,腹壁很松弛,導致結腸很游離,這樣腸鏡沒有足夠的支撐點,會導致腸袢形成,腸道被腸鏡抻得張力很大,就會出現(xiàn)疼痛。老年人比年輕人痛苦小,老年人神經(jīng)比較遲鈍,年輕人比較容易緊張,痛覺神經(jīng)比較敏感,腸道容易痙攣,就容易疼。體型過胖和過瘦的比體型正常的痛苦大,過胖的人腹腔里壓力高,腸道可移動度過小,不利于進鏡。而過瘦的人,腸管之間脂肪墊太少,導致腸管拐角特別死,也不容易進鏡。腹部做過手術的人痛苦性大,腹腔手術多多少少都會造成腸管黏連,腸管黏連會導致一段腸管牽拉其他腸管,從而導致疼痛,尤其做過子宮切除的女性,盆腔空虛腸管游離度增加,腸鏡沒有支撐點,再加上有黏連,痛苦性比較大。 在做腸鏡的時候怎么做能減少點痛苦呢?做腸鏡不可能一點都不疼,疼痛出現(xiàn)的時候往往是在拐彎的時候。因為我們腸子的彎大部分集中在前1/3,因此在前半程痛苦性比后半程要大,出現(xiàn)疼痛的時候切記不要緊繃肚子,雖然這是正常反應,但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會增加醫(yī)生進鏡阻力,反而會增加痛苦,您要盡量放松,要相信疼痛不是一直有,只要拐過了彎就好了,并且后半程的痛苦要輕很多。還有在疼的時候,您可以自己用手壓住疼痛的位置,這樣相當于給了腸鏡一個支撐點,也能夠減輕痛苦。2021年10月30日
1104
0
2
-
蘇琳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經(jīng)常會遇到患者恐慌得拿著剛做的胃腸鏡問,大夫,醫(yī)生給我取了活檢,為什么取活檢啊,我是不是得了癌癥?有的病人更是嚇的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一般。不要驚慌,取活檢并不是意味著得了癌癥,不是癌癥也會取活檢的!在醫(yī)生做檢查的過程中,只要遇到不正常的地方都會取活檢,可是在患者眼里,只要不正常就等于癌,殊不知,癌只是不正常里面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炎癥改變。這時候患者肯定又要問了,炎癥為啥還給我取活檢,怪嚇人的!這是一個邏輯錯誤,不取活檢怎么知道是不是炎癥呢?下面還有更深層的分析,包括什么類型的炎癥,有沒有異常細胞或者成分的浸潤,結構有沒有變化,細胞大小和多少有沒有變化,有的還需要做免疫組化染色,給細胞染上不同的信號來識別它們,從而給臨床醫(yī)生的判斷提供重要的依據(jù)。當然了,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良惡性的鑒別,這不僅是患者最關心的,也是醫(yī)生最關心的。有的時候癌偽裝的特別巧妙,單靠醫(yī)生肉眼是很難判斷的,尤其是早期的癌,可能就是一點點發(fā)紅隆起,長得和炎癥一樣,因此醫(yī)生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掉一個的信念,看到不正常的地方肯定要取活檢的。這么一講大家就明白了吧,所以,看到胃腸鏡取了活檢,先不要自己嚇自己。2021年10月27日
974
0
4
-
閔寒主任醫(yī)師 蘇州市立醫(yī)院白塔院區(qū) 消化內科 大家好,我是吉米大夫,一名逍化科醫(yī)生,經(jīng)常有朋友問我說,誒,我明明沒有什么不舒服,你為什么要去我去做腸鏡呢?腸鏡這么難受是吧,做腸鏡的時候很難受,做腸鏡之前喝藥水更難受,那個藥水啊,有朋友喝到吐啊,因為啊,這個腸鏡啊,如果說等你有了癥狀再去做,比如說有了大便出血啊,或者說進行消瘦啊,又又比如說以前是便秘,現(xiàn)在是拉肚子了,又比如說以前是拉肚子,現(xiàn)在是便秘的,等到這時候,如果你才去做腸鏡的話啊,要不然做出來是正常的,要不然呢,可能就已經(jīng)長出東西了,也就是腸鏡做晚了,那我們究竟什么時候應該去做腸鏡呢?啊,不是看癥狀,而是看什么呢?第一個如果說你是超過40歲了,而且呢,你有以下癥狀之一的,要考慮做腸鏡,第一個是什么呢?第一個是如果家里面有一級親屬有腸癌的,或者你有其他腫瘤的,又或者你有過腸息肉的病史的,以及呢,你有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以及呢? 開過闌尾的,開過膽囊的是吧?有慢性闌尾炎這些情況的,如果說有其中之二以上的,要考慮去做場景。第二個呢,如果說你是超過40歲了,沒有任何其他癥狀,也是需要去做人生的第一次腸鏡的,因為我們大部分的腸癌啊,都是從腸息肉發(fā)展而來的,而腸息肉是沒有癥狀2021年10月27日
805
0
3
-
王新穎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 消化內科 做個普通結腸鏡檢查是啥感覺? 許多人即使沒有做過結腸鏡檢查,一提到該檢查的第一反應就是太痛苦了。因為江湖上有著太多關于結腸鏡檢查的血淚控訴了,傳聞鏡子又粗又硬,傳聞檢查過程有如一朝分娩…… 這不,隔壁的內鏡檢查室又傳來一陣陣響徹寰宇的“殺豬般”慘叫聲,定是又有哪個患者在正在接受普通結腸鏡檢查的“煎熬”了。唉,做個結腸鏡檢查都做出了遭受滿清十大酷刑的感覺了,結腸鏡檢查真的有那么痛苦嗎? 曾經(jīng)我也困惑過。為了體驗傳說中的那份痛苦,我也接受了一次普通結腸鏡檢查。居然在談笑間就把結腸鏡檢查做完了。檢查過程中確實有腹痛,但腹痛只是短暫的一陣子,而且程度輕微,并不像遭受酷刑般難受。 為何別人眼中的結腸鏡檢查那么痛苦,而到了我這里卻是如此輕松呢?并不是因為我如鋼鐵般堅強,而是因為我掌握了一些小竅門。 首先腸道準備要做好 如果腸道準備不充分,那么腸道內可能殘留較多糞便殘渣,則醫(yī)護人員在進行結腸鏡檢查時,需要反復的沖洗腸腔,導致檢查時間延長,患者可能因此出現(xiàn)腹痛等癥狀。另外,腸道準備不好時,由于內鏡視野不佳,進鏡時如有不慎可能會引起穿孔等并發(fā)癥,而且還可能漏診結直腸病變。 其次,要保持放松狀態(tài) 有些人在接受結腸鏡檢查時,十分緊張,肚子使勁用力,將肛門夾得緊緊的,整體身體處于緊繃狀態(tài)來抗拒結腸鏡的“入侵”,這樣的做法只會給結腸鏡檢查造成困難,增加檢查過程的痛苦,是不可取的。 采用“既來之,則安之”的放松狀態(tài),使全身保持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不要刻意夾緊肛門、鼓肚子,使得結腸鏡在腸腔內進退自如,有助于順利完成結腸鏡檢查。 在檢查過程應“醉翁之意不在酒”,學會分散注意力,不要全神貫注的關注著“屁事”。檢查過程中,醫(yī)護人員為了會與被檢查者“閑聊”,要善于接茬,和醫(yī)護人員聊聊天。當然,也可以玩玩手機。 再者,學會溝通與配合很重要 在檢查過程中,出現(xiàn)腹部不適或腹痛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有明顯的不適或腹痛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操作的醫(yī)生這時就會判斷鏡子是否打襻了,有時助手也會幫助按壓被檢查者的腹部,或者讓被檢查者變換體位,這時就要配合醫(yī)護的指引。 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向腸腔內充氣,會有想放屁的感覺,這時無需害羞,是可以排氣的,但不要刻意的將肚子鼓足了勁一直用力往外排氣,排氣前應告知醫(yī)生,因為排氣可能對內鏡下的一些精細操作產(chǎn)生影響。 做完結腸鏡檢查時,有可能會有腹脹的感覺,這是由于腸腔內有殘余的注入氣體,這時候可以輕揉腹部或去蹲一下廁所,促進肛門排氣,腹脹就會逐漸消失。 以上就是結腸鏡檢查的一些小竅門,如果您看完之后,仍覺得十分緊張,自覺無法配合的話,莫慌,您還可以選擇無痛結腸鏡檢查,舒舒服服睡一覺,就可以把結腸鏡做完了。2021年10月19日
949
0
2
-
吳李飛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如何減輕胃腸鏡檢查時的不適感 2021-10-08原創(chuàng):胃腸病 在臨床工作中,很多需要做胃腸鏡的患者,經(jīng)常會問醫(yī)生:胃鏡、腸鏡檢查非常痛苦吧?那得多難受??? 其實對于清醒狀態(tài)下的胃腸鏡檢查,有不適感是肯定的,是否是痛苦,這各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多數(shù)人做完了的感覺是“是難受,但還可以”; 有的人感覺“不太難受”; 還有感覺“難受死了”和“一點也不難受”的,這屬于少數(shù)。 這些不適感,做胃鏡時的主要反應是惡心想吐(這是胃鏡過咽喉部的反應,多數(shù)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做腸鏡時主要的不適感是腹脹(檢查時充氣),也有的腹痛。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把這種“難受”程度減低呢? 首先來看看檢查時哪些問題與這些不適有關。 這些問題包括內鏡的型號、插入部的軟硬度是否適中、操作者的手法、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是否緊張等因素有關。 1、關于內鏡的粗細和軟硬度 筆者的感覺是胃鏡檢查時所用胃鏡的粗細、軟硬度與插入時患者的惡心反應有關。 但很細的胃鏡(目前最細的胃鏡直徑6mm,可經(jīng)鼻插鏡)其顯示分辨率也低、亮度差、活檢孔道細,多數(shù)內鏡下治療做不了,目前還不是主流的檢查用鏡子,但在日本卻作為日常檢查的主流胃鏡。 但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占據(jù)主流的胃鏡會越來越細。 超細胃鏡與普通胃鏡,目前占據(jù)主流的檢查用胃鏡,直徑多數(shù)為9mm左右。 腸鏡的粗細,對患者的不適感影響不太大,但是否軟硬適中,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就內鏡的軟硬度和操控的手感及內鏡性能來講,以日本產(chǎn)品為主的進口內鏡現(xiàn)在較國產(chǎn)內鏡強很多,國貨確實任重而道遠,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院都使用的是日本貨。 關于操作者的手法的影響,這因人而異,總的來說,您趕上了剛學會內鏡的新手,有可能會更“難受”一些,但對于已經(jīng)熟練掌握操作要領、按照規(guī)范操作的醫(yī)生來講,差別就不會很大,只是有可能甲患者更適于張醫(yī)生的手法或乙患者更適宜李醫(yī)生的手法,如此而已。 如果您做腸鏡時感覺很疼,一定要告訴醫(yī)生,不要忍著,有時醫(yī)生變換手法會減輕痛苦。 2、被檢查者的心理因素 其實,檢查時的不適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心理緊張。 我見過最緊張的患者,看見我拿起胃鏡就嚇得跳下檢查床要不做了,當然這屬于罕見的,但這樣的大姑娘小伙子都見過,有的躺在檢查床上緊張得打哆嗦,胃鏡還沒到咽部就要嘔吐,腸鏡剛進肛門就大喊“疼”,此類患者我們醫(yī)生和美麗的護士天使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去“安慰、安撫”,給TA講清檢查的安全性、配合的要領,有的經(jīng)安撫后檢查完畢來一句“這難受也不過如此”。 所以,在做胃鏡腸鏡前,不緊張、心平氣和,會大大減低檢查時的不適感,護士在檢查前的安慰、安撫、醫(yī)生與患者交談幾句、安慰幾下,甚至開幾句玩笑,放點背景音樂,醫(yī)生護士帶著花帽子讓患者感覺很萌,都對減低這種不適感有效果。 3、關于無痛胃腸鏡 隨著患者對“無痛”的要求,“無痛內鏡”已廣泛開展,甚至已成為一些醫(yī)療機構做廣告的“噱頭”。 無痛內鏡的定義是“通過指通過鎮(zhèn)靜及麻醉藥物等技術手段,消除或減輕患者在消化內鏡診療過程中的痛苦,從而提高患者對消化內鏡的接受度,同時能使內鏡醫(yī)生更順利地完成診療過程”。 無痛內鏡沒有什么“高大上”,但它是有嚴格的執(zhí)行標準的,也有一定的風險。 我曾遇見過無痛內鏡檢查中患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的,但是我們的麻醉是由專業(yè)的麻醉師執(zhí)行的,配備著麻醉機和搶救設備,及時、很快地恢復,也沒有后遺癥。 所以無痛內鏡必須要有專業(yè)麻醉師來執(zhí)行麻醉,設備要齊全,嚴格執(zhí)行禁忌征。 在2013版的無痛內鏡指南中,規(guī)定了下列無痛內鏡的禁忌征: (1)有常規(guī)內鏡操作的禁忌者。 (2)ASAV級患者(病情危重,生命難以維持24小時的瀕死患者)。 (3)嚴重的心臟疾病患者,如發(fā)紺型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的先天性心臟病,惡性心律失常,心功能3-4級等。 (4)有困難氣道及患有嚴重呼吸道病變(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張口障礙、頸項或下頜活動受限、病態(tài)肥胖,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未受控制的哮喘等)。 (5)肝功能差(childC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嚴重貧血、胃十二指腸流出道梗阻伴有內容物潴留。 (6)嚴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如腦卒中急性期、驚厥、癲癇未有效控制)。 (7)無監(jiān)護人陪同者。 (8)有藥物濫用、鎮(zhèn)靜藥物過敏史及。在實際工作中,麻醉師掌握的無痛內鏡檢查,更嚴格。所以,當您想做無痛內鏡時,可以向醫(yī)生提出要求,如果麻醉師認為不宜做無痛的,不要強求。 4、簡單說一下“膠囊內鏡” 它也是順應了“無痛”的要求而誕生的,這就是一粒像個大膠囊的微型攝像機,吞下去后在胃腸道拍照,在體外接收它發(fā)出的信號來看圖像,目前最快的是每秒2楨圖像。 它的缺點是清晰度比不上插管的胃腸鏡,由于不能注氣,在胃里不能全面觀察(現(xiàn)在有了磁控膠囊內鏡,可控制它的檢查方向,但仍不能注氣和吸引),食管和十二指腸由于通過過快而無法看清; 還有一個缺點是不能取活檢,由于它的電池續(xù)航能力問題,有可能沒到結腸就不工作了,所以目前很少有醫(yī)生建議將其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的檢查,其主要用途是觀察小腸,畢竟小腸鏡還不普及。 當然,對于無法做無痛檢查的,過度害怕普通胃腸鏡檢查的,也可以作為初篩手段。 隨著臨床要求,現(xiàn)在已出現(xiàn)了“食管專用膠囊內鏡、胃專用膠囊內鏡、結腸專用膠囊內鏡”,但還不普及,我也相信,膠囊內鏡肯定也在往“智能化”發(fā)展。 膠囊內鏡也有禁忌征,下列情況被列為禁忌: 絕對禁忌證:無手術條件或拒絕接受任何腹部手術者(一旦膠囊滯留將無法通過手術取出)。 相對禁忌證:①已知或懷疑胃腸道梗阻、狹窄及痿管;②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電子儀器植入者;③吞咽障礙者; ④孕婦。 5、胃鏡如何配合醫(yī)生? 胃鏡檢查之前醫(yī)生會讓患者服用局麻藥物,當咽部出現(xiàn)麻木感后再進行內鏡檢查。胃鏡檢查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呼吸配合。 當醫(yī)生把內鏡插入咽部時,會有惡心的感覺,此時應盡量放松咽部,并用鼻部做深呼吸動作,在咽部放松后,醫(yī)生會“趁機”將內鏡插入食管。 進入食管后,則只需要做用鼻子吸氣,嘴呼氣的深呼吸動作,就會將惡心的感覺降到最低。 另外需要注意不要將口腔內的分泌物咽下,盡量讓其自然流出口腔外,否則會出現(xiàn)嗆咳甚至誤吸的情況。 之后醫(yī)生會在胃內注氣,將胃壁充分展開,才能做到不漏診早期腫瘤。此時仍需專心進行呼吸的配合,盡量不把胃內的氣體嗝出。 6、腸鏡如何配合醫(yī)生? 腸鏡檢查過程則主要是體位和手法的配合,如果配合一定的體位,同時輔助一些手法的按壓,腸鏡不僅可以順利進行,而且患者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痛苦。 首先,腸鏡是一根長度在150厘米的前端帶有光源的軟式內鏡,醫(yī)生從肛門進鏡,途經(jīng)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脾曲-橫結腸-肝曲-升結腸-盲腸最后到達終點回腸末端。 開始的時候為了使進鏡順利,需要采取左側臥位,雙腿屈膝,全身放松。 醫(yī)生進鏡的同時,患者左手握拳,右手搭在左手上協(xié)助左手用力壓住肚臍的左下方(乙狀結腸的位置),這樣會明顯減輕由于乙狀結腸冗長迂曲而進鏡帶來的不適感。 當內鏡前端通過這"山路十八彎"的乙狀結腸后,這時候醫(yī)生需要患者變換體位,從左側臥位改為仰臥位,這時候患者只需要慢慢轉身變?yōu)檠雠P屈膝位即可,雙腿屈膝,右腿置于左腿上(呈翹二郎腿姿勢),以便醫(yī)生操作。 這時候患者可以將雙手十指交叉由下至上用力托住腹部,這種手法對于活動度較大的橫結腸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 有時候醫(yī)生需要讓患者右側臥位,這時候則右手握拳,左手搭在右手上協(xié)助右手用力壓住肚臍的右下方,正好與左側臥位呈相反姿勢。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的道理,每個人的腸腔走形,結腸的長度也是有所差異,因此上面所介紹的體位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有的僅僅需要一種 體位就可以順利到達回盲部。 僅供醫(yī)學人士參考2021年10月17日
944
0
2
-
米佳麗主治醫(yī)師 慶陽市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我國大腸(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且趨向年輕化。由于治療效果主要取決于發(fā)現(xiàn)病變的早晚,因此定期篩查、及時檢查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懼怕做腸鏡,經(jīng)常有人問:除大腸鏡外,有沒有其他檢查方法?下面簡要介紹幾種大腸的檢查方法。 一、結腸鏡 1、優(yōu)點: (1)肉眼可直接觀察病變,范圍可及全結腸和末端回腸; (2)能發(fā)現(xiàn)淺小、平坦病變,哪怕只是局部色澤改變也能發(fā)現(xiàn); (3)可同時取病理標本,這對鑒別是否癌變極其重要; (4)可做某些內鏡下治療,減少部分外科手術。 2、缺點: (1)術前的腸道清潔處理稍顯麻煩; (2)彎曲的腸管腔成袋狀,形成視野死角,在腸皺襞旁的病灶有時可能會漏掉; (3)其診斷準確性受以下因素干擾:腸道準備的清潔程度,檢查時有無腸管痙攣(患者過度緊張易誘發(fā)腸管痙攣),內鏡醫(yī)師的經(jīng)驗、操作技能、退鏡時間等。 (4)患者檢查過程中可有腹部脹痛不適,有少量并發(fā)癥,主要是出血與穿孔,少數(shù)會發(fā)生心血管突發(fā)事件。但大多數(shù)病人都能耐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很低。 (5)如果患者懼怕做普通腸鏡,可以做無痛腸鏡,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檢查,明顯提高患者舒適度,當然會有麻醉風險,但在正規(guī)大醫(yī)院有完善搶救措施,麻醉風險極低,但收費要高一些。 3、適應證: (1)可篩查、確診、隨訪、治療結直腸及末端回腸的病變。 (2)結腸鏡是目前檢查結腸病變的最主要手段。結腸鏡 + 病理,是診斷大腸癌的金標準。 二、乙狀結腸鏡 1、優(yōu)點: 除檢查范圍限制外,與結腸鏡的優(yōu)點相同。而且清潔腸道相對比較簡單,患者幾乎無不適。 2、缺點: 乙狀結腸鏡工作范圍僅限于距肛門50 cm以內腸道,即降結腸下段、乙狀結腸、直腸,雖然這是大腸癌的好發(fā)部位,但50 cm以上的腸道重要病變也不少,乙狀結腸鏡檢查是會漏掉的,目前強調全結腸鏡檢查。 3、適應證: 50 cm范圍以內腸道病變的確診、治療與隨訪。 三、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就是醫(yī)生用一個手指頭伸進患者的肛門,以檢查局部疾病的一種方法。準確的直腸指檢,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 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此法簡便、易行、又非常重要!許多肛管直腸疾患僅憑肛門指檢即可早期發(fā)現(xiàn)。 80%的腸癌發(fā)生在直腸,其中有2/3發(fā)生在手指能夠摸到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直腸癌延誤診斷的病例中約85%是由于未作肛門指檢。故對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時,肛門指檢應列為常規(guī)必檢項目,醫(yī)患雙方都要重視! 四、X線結腸雙重氣鋇造影 1、優(yōu)點: 可觀察全部結直腸病變的影像,同時可了解腸道運動情況,協(xié)助少數(shù)疾病的治療(如腸套疊復位)為其強項。 2、缺點: 影像檢查是間接觀察病變,受檢查者的經(jīng)驗水平與設備條件影響較大。無法取病理標本確診,不能做治療。對淺凹性、微隆性、平坦性病變識別能力較差。有輻射損害。 3、適應證: 全部結腸病變的篩查、初步診斷與手術后隨訪。 五、CT仿真腸鏡 1、優(yōu)點: 工作范圍可及全部結直腸,同時能提供某些腸道外病變情況,為此法所獨有。檢查時間較短,痛苦少。 2、缺點: 對設備要求高;僅僅是對病變的間接觀察,對淺凹、微隆、平坦性病變識別能力較差;不能取標本作病理診斷,也不能做治療;有輻射損害;費用較高。 3、適應證: 高質量的篩查或治療后復查。 4、CT仿真腸鏡與結腸鏡比較: CT仿真腸鏡,無明顯禁忌證,引起腸出血、腸穿孔等并發(fā)癥的危險性更小,尤其適用于高齡體弱、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腸鏡檢查的患者;可檢測全結腸,包括因腸腔狹窄腸鏡無法通過的近段腸管,為低位腸梗阻患者術前判斷梗阻原因及部位提供重要診斷資料;檢查無創(chuàng)、快速且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較小。但CT仿真腸鏡為間接觀察腸道,又不能病理檢查,準確性低于結腸鏡檢查。 5、CT仿真腸鏡與“X線結腸雙重氣鋇造影”比較: 可以較準確地顯示病變形態(tài)、范圍及生長情況,CT仿真腸鏡準確性較X線結腸雙重氣鋇造影高。體外觀察顯示,這種技術可查出4~5 mm結腸病變。且X線的輻射量低于鋇造影檢查。 六、可以用“膠囊內鏡”嗎? 膠囊內鏡,大小與感冒膠囊差不多,患者口服后,借助消化道蠕動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并拍攝圖像,醫(yī)生利用體外的圖像記錄儀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檢者的整個消化道情況,從而對其病情做出診斷。 1、優(yōu)點: 膠囊內鏡具有檢查方便、無創(chuàng)傷、無導線、無痛苦、無交叉感染、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等優(yōu)點。 2、缺點: 腸腔狹窄時可能發(fā)生膠囊內鏡在腸道內潴留,甚至需要手術取出;其在消化道內的運動不受人為控制,可能遺漏某些病灶;不能做病理診斷;價格昂貴。 3、適應證: 膠囊內鏡是診斷小腸疾病的首選方法。 膠囊內鏡雖然也能觀察大腸,但當膠囊內鏡到達大腸時,大腸內糞水往往較多,視野不清,明顯影響其觀察效果,故膠囊內鏡不適宜作為大腸的檢查方法。 作者: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王伯軍??2021年10月13日
1248
0
0
-
楊希山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院白云分院 消化內科 胃腸病作品 胃腸鏡,無疑是醫(yī)療史上一項偉大的發(fā)明,自誕生以來,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但是,由于人們對胃腸鏡缺乏了解,往往相信江湖傳言,無端產(chǎn)生恐懼和排斥,是許多人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甚至因此喪失了寶貴的生命。今天,我想從胃鏡的發(fā)展史說起—— 在此之前,人們對胃腸病的診斷,主要靠癥狀和經(jīng)驗,可以說是“隔皮斷貨”,一多半靠“猜”。 1868年,一位勇敢的德國醫(yī)生庫斯莫爾,受到江湖藝人吞劍表演的啟發(fā),發(fā)明了硬式胃鏡,因為是硬的,和寶劍沒什么區(qū)別,患者的難受程度可想而知。 一、庫斯莫爾對吞劍者進行的胃鏡檢查肯定不舒服,胃鏡又直又硬。 上世紀50年代,才有了半軟式的胃鏡,就是一部分是可以彎曲的,但醫(yī)生觀察,還靠自然光。醫(yī)生觀察和看望遠鏡差不多。 二、半軟式的胃鏡 直到1957年,由于光纖維技術的發(fā)明,才有了纖維胃鏡,就是軟式胃鏡,但是不具備照相功能。直到1966年,日本科學家,在纖維胃鏡上加裝了照相機、攝像頭、冷光源,不但可以拍照,還可以實時把圖像傳到顯示器上,這就是電子胃鏡的雛形。 三、到上世紀80年代,電子胃鏡技術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不但能用來直觀地診斷,還能取檢和內鏡下治療。 四、到了今天,胃腸鏡技術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但鏡身更加柔軟、纖細,最細的超細胃鏡,鏡身只有0.6cm;而且具備許多逆天的功能:比如放大、變焦、電子染色,超聲等,能夠發(fā)現(xiàn)毫米級的病變;而且鏡下治療也不在話下。 胃鏡下治療 常規(guī)胃鏡和超聲內鏡鏡頭都異常精細。目前的胃鏡可以發(fā)現(xiàn)毫米級的病變。但是,盡管技術很發(fā)達,鏡身很細也很柔軟,畢竟這還是一個侵入式的檢查,需要經(jīng)過我們的會厭部食管開口插入。對于沒有醫(yī)學常識的人來說,聽聽都害怕。 在進入食管的瞬間,人會感到憋悶感、惡心等。一個熟練的醫(yī)生,找到食管入口并順利進入到食管,只需要十幾秒鐘。到了胃里,這種感覺就沒有了。 這是說的普通胃鏡,目前來說,大部分的胃腸鏡檢查,都改為無痛胃鏡了;就是在麻醉狀態(tài)下,人毫無知覺地,就做完了檢查了。 硬核醫(yī)生給自己做胃鏡 以下是我們的粉絲的真實留言,他們做普通胃鏡的感受: 1、剛剛做了無痛胃鏡的飄過,講講胃鏡的真實感受,首先我是因為有胃病的癥狀,打嗝,喉嚨有氣堵著,燒心,肚子脹氣等,才鼓起勇氣想去醫(yī)院做胃鏡。 可是由于是過年期間剛好遇上了新冠疫情,所以很多醫(yī)院都停止了內鏡檢查。在無數(shù)個焦慮等待的日子里,終于三月初,醫(yī)院告知可以做胃鏡了,但是做之前需要先做肺部CT。由于疫情,完全表示認可,做了CT 和心電圖檢查,拿到肺部的片子沒問題,就可以去預約胃鏡啦。 因為對胃鏡檢查有恐懼,我約的是無痛胃鏡。無痛胃鏡可以說完全顛覆了我對胃鏡的認知,真的是全程都是睡著狀態(tài)下做的,沒有任何痛苦,做完檢查以后,醫(yī)生叫醒自己,報告都已經(jīng)送到手上了,所以建議對胃鏡有恐懼的朋友,可以做無痛。 當然一般的胃鏡,我也百度過很多人的情況,大多數(shù)表示管子進喉嚨的時候有惡心不適的感覺,整個檢查一般會在3-5分鐘結束(如果要取組織活檢可能時間會久一點),大多數(shù)人也是可以忍受的,極少部分人會出現(xiàn)很痛苦的不適癥狀。由于探頭進入會刺激,所以人會有本能的應激反應,胃部會緊張收縮,所以需要配合醫(yī)生進行。 2、上周和老公一起去醫(yī)院做了普通胃腸鏡檢查(自己去害怕)。感覺胃鏡插入初期那會兒有點痛苦(不自覺的就流淚了),之后就好多了。 腸鏡開始沒有特別的不適感,到了中間部位因為排便不是很干凈,不一會兒明顯感覺脹氣腹痛(我猜這會可能有沖腸),疼得自己顧不得能看到屏幕上的腸了,退出的時候舒服多了,期間跟醫(yī)生有交流,醫(yī)生問為什么做胃腸鏡? 簡單說了一下,就是沒說“整天看頭條,嚇的”。 為什么沒做無痛的? 一、貴;二、怕有風險;三、試試自己的耐受力;四、無痛必須有人陪同。 胃腸鏡是發(fā)現(xiàn)胃腸道早癌的唯一利器,不可替代也無可替代;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恐懼而放棄這項救命的檢查。 最后講一個做常規(guī)(局部麻醉)胃鏡檢查時應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常規(guī)胃鏡并非不麻醉,而是局部麻醉,在進入食管的瞬間,人會感到憋悶感、惡心等。及過來說咽喉部進入食管部的麻醉非常重要,在將麻藥含入口中后應仰漱3~5分鐘,就像平時感冒初始或急慢性咽炎用鹽水漱洗咽喉部一樣,含著麻藥仰著頭,讓麻藥與咽喉部有充分接觸時間,才能徹底麻醉,使咽喉部處于麻木狀態(tài),對胃鏡就不敏感了,也就不太難受,使胃鏡順利通過咽喉進入食管。然而不少病人沒理解醫(yī)生的意思,將麻藥咕嚕一口咽下去了,由于麻藥與咽喉部接觸時間太短還沒有達到麻醉程度,麻藥就已經(jīng)到胃里去了,即浪費了麻藥又不舒服,所以感覺很差。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要充分麻醉咽喉部,常規(guī)胃鏡易被接受,且少了麻醉前后許多麻煩及付作用,恢復又快。清醒狀態(tài)下還便于與醫(yī)生交流,盡管不能說話,但可用點、搖頭、文字表達你的意思,以免在被麻醉狀態(tài)下未與醫(yī)生及時溝通而造成對醫(yī)生處理問題包括活檢、切除息肉、選擇特殊診療等而造成的遺憾。我接蝕操作胃腸鏡近四十年,讓別的醫(yī)生給我自己做檢查,我都選擇常規(guī)(局部麻醉)胃腸鏡檢查,不選擇無痛(麻醉)胃腸鏡檢查。 總之,我推薦并以身作則做常規(guī)(局部麻醉)胃腸鏡檢查!經(jīng)濟、快捷、安全。2021年10月11日
2717
0
4
-
王忠敏副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小兒消化科 胃腸鏡您知道多少…… 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檢查方法中,內鏡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胃鏡、腸鏡、無痛內鏡等。那么,這些檢查都適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適合去做?檢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項嗎?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講一下胃鏡 小兒胃鏡,作為一門先進的醫(yī)療診斷及治療手段,是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運用于兒科的,除可以用于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并取活體組織做檢查,協(xié)助診斷上消化道炎癥、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狹窄、畸形或異物等疾病外,其治療手段也逐步提升,如在胃鏡下進行的異物取出術、止血術、食管擴張術、息肉高頻電凝摘除術、造瘺術、黏膜切除術(EMR)、Heller肌切開術等等。 胃鏡的適應癥: 胃鏡檢查是目前診斷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最可靠、最直觀的方法,其他檢查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胃電圖和胃腸道B超等都不能替代它。 如果孩子有下列情況,需要行胃鏡檢查: 1.反復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厭食、反酸、噯氣、嘔吐、腹痛、腹脹、納差等),懷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臨床需要確診者; 2.上消化道出血,如嘔血、便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 3.原因不明的胸痛、吞咽困難; 4.難治性的胃食管返流病; 5.上消化道異物,息肉摘除,胃扭轉復位; 6.原因不明的貧血; 7.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療后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 8、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 9、需要進行內鏡下治療者,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劑治療,胃早癌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10、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11、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明確是否有胃黏膜病變者,或者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指導治療者。 胃鏡檢查也有其禁忌癥: 絕對禁忌: 1、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處于休克等危重狀態(tài)者、 2、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者; 3、內鏡插入途徑有嚴重急性炎癥和內臟穿孔者。 4、有咽部急性炎癥者,如發(fā)熱、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 5、腐蝕性食管炎急性期; 6、凝血機制障礙及出血傾向; 7、精神病患兒、嚴重智力障礙、脊柱明顯畸形不能配合者。 相對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傾向伴血紅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腸巨大憩室等。 實際上,是否能行胃鏡檢查,兒科醫(yī)生會做出判斷,作為家長,只需要詳細的向醫(yī)生說明情況就行。 胃鏡檢查前,這些準備要做好: 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yī)生充分溝通,在醫(y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fā)生消化道大出血。 2、檢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開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檢查時。 3、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fā)生不良反應。 4、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5、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guī)、肝功能、凝血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同時評估孩子身體情況。 胃鏡檢查后,這些事項要注意 1.咽部局麻后可能有咽喉部異物感,不要用力咳嗽,以免損傷咽部粘膜。胃鏡操作時可能有咽部擦傷,所以咽部會有疼痛,不要擔心,一般2-3天會恢復正常。 2.取活檢或咽部擦傷疼痛者,2小時后溫涼清淡半流質無渣飲食(無痛胃鏡患兒建議4小時后),3天內避免刺激性食物。 3.個別胃鏡檢查后有腹脹及腹痛,不要緊張,可能是檢查時注入的氣體所致,待氣體排出后癥狀會消失。 4.個別孩子眼眶周圍會出現(xiàn)細小的出血點,是孩子惡心嘔吐或哭鬧引起的,一般1周內會消失,不留疤痕。 5、若出現(xiàn)嚴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況,需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胃鏡檢查在診斷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上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胃鏡檢查的安全性也大幅提高,若小朋友有胃鏡檢查的適應癥,為達到更好地診治效果,建議您進行此項檢查。若擔心孩子不能耐受該項檢查,或擔心孩子不配合時,可以選擇無痛胃鏡檢查。 再說一下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可以觀察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至回腸末端的腸道黏膜,主要用于診斷結、直腸炎癥,良惡性腫瘤,息肉,憩室等疾病。 腸鏡的適應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續(xù)性便潛血陽性。 2、存在下消化道癥狀,如原因不明的慢性或遷延性股瀉,原因不明的腹痛、便秘、腹部包塊、大便習慣改變等可疑結直腸疾病。 3、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 4、潰瘍性結腸炎、 克羅恩等病的診斷與隨訪; 5、需要行內鏡 下治療者(例如息肉摘除、結腸異物鉗取、止血等) 6、鋇劑灌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不能定性。 7、結直腸腫瘤術后或結直腸息肉切除術后的定期隨訪。 腸鏡的禁忌癥: 1、凝血功能障礙; 2、肛門、直腸嚴重狹窄; 3、腹腔內廣泛粘連者; 4、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5.嚴重腹水。 6.嚴重心肺功能衰竭、 嚴重高血壓、腦血管病病變、精神異常及昏迷患者。 7、腸梗阻、中毒性巨結腸、對腸道清潔劑成分過敏等情況。 檢查前準備: 一. 檢查前4日進食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前1日進食流質飲食,當晨禁食; 二.腸道清潔: 方法有多種,根據(jù)年齡而定:小于18月嬰兒,主要采用流質飲食3天,檢查前晚10時后禁食,檢查前清潔灌腸; 18月以上患兒行腸鏡檢查前需做好充足的腸道準備,清腸都不夠徹底,會影響觀察,有可能導致漏診。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么要做腸道準備,怎么做腸道準備? 什么是腸道準備 腸道準備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將大腸里面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盡可能的全部排出體外,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有利于發(fā)現(xiàn)病變 做腸鏡檢查的時候,是通過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你的肛門伸到腸管里面去,攝像頭拍攝到的信息可以實時的傳送到顯示器,這樣醫(yī)生就可以發(fā)現(xiàn)腸管里面有沒有病變。如果腸腔里面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沒有排干凈,糞便覆蓋在腸粘膜的表面,就會掩蓋病變,有一些小的息肉,腫物,炎癥病灶等等,就有可能漏診。如果腸道里面有大量的糞便,就有可能堵塞腸管,腸鏡都無法繼續(xù)往里面進鏡,這樣會嚴重檢查結果。 (2)避免手術污染 做結腸手術的時候,主要是結腸癌手術,需要切除腫瘤和一部分腸管,然后把剩下的腸管接起來,恢復腸道的連續(xù)性。如果你的腸道里面有很多大便,做手術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xiàn)糞便泄露,污染了腹腔和手術切口。而且,腸管接起來的部位,也有可能因為糞便的污染,造成吻合口瘺。盡管目前也有人主張術前不用特意做腸道準備,但是,大部分的醫(yī)院還是建議術前清腸,降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瘺的發(fā)生概率。有時候,因為腫瘤造成腸梗阻,腸破裂等情況,無法進行腸道準備,這樣的手術,術后非常容易出現(xiàn)傷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并發(fā)癥。 兒童大部分為腸息肉電凝切除或克羅恩病等病變,也需避免手術污染。 腸道準備怎么做? 怎么做腸道準備,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一條條來說: 1、飲食 在做腸鏡檢查 檢查前4日建議進食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前1日進食流質飲食,當晨禁食;在檢查前的6至8小時,不能進食固體食物,檢查前的2小時,不能飲用任何的液體。如果是做手術,術前的6至8小時,建議完全禁食水。 什么叫低渣飲食:低渣飲食指的是纖維素含量低的食物,進入人體之后,大部分都被消化吸收了,不容易形成食物殘渣和大便。低渣飲食包括米飯,面包,面條,瘦肉,魚肉,雞蛋,過濾了的蔬菜汁和果汁??梢栽谀c鏡前4天開始進食低渣飲食。 什么叫流食:流質食物是一種食物呈液體狀態(tài)、在口腔內能融化為液體,比半流質飲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包括了水,清湯,咖啡,茶,果汁,米湯等等。如果是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還可以選用專門的低渣營養(yǎng)制品,例如安素,腸內營養(yǎng)乳劑等。 腸鏡前2天,哪些食物最好不吃 (1)、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不建議食用,包括了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還有全谷類。例如蘋果、棗、黑莓、芒果、橙子、梨、芹菜、竹筍、菜梗、菜,還有米糠、糙米、麥麩、燕麥、玉米、番薯、芋頭、全麥制品等。 (2)、產(chǎn)氣的食物,會引起腹脹,喝瀉藥后,可能會加重腹脹的癥狀,也不建議使用,產(chǎn)氣的食物包括牛奶,豆?jié){等豆制品,碳酸飲料,洋蔥,土豆,小麥,卷心菜等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要攝入乳糖。 (3)、帶籽的水果,不建議食用,因為果實的籽,我們一般都無法消化吸收。例如西瓜,火龍果,香瓜,黃瓜,葡萄等等。 (4)、高脂食物不建議攝入,因為油炸食物不容易被我們消化吸收。高脂食物包括油炸的食物,燒烤,動物內臟等等,例如炸雞、煎雞蛋、烤肉等等,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5)、紅色的液體在結腸中會被認為為血液,并且是粘膜的細微處不清楚,所以,也應該避免飲用。 2、藥物是否需要停用 大多數(shù)藥物可以一直持續(xù)應用到腸鏡檢查的時候,檢查當天,用一小口水來服用就可以。但是,有些藥物需要調整,例如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鐵劑會使殘留的的糞便變黑,粘稠,而且難以清除,所以,腸鏡檢查前5天,需要停用鐵劑。 對于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藥物,是否需要停用。需要權衡出血的風險和血栓發(fā)生的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常見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華法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等等,如果你正在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告訴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停藥,停藥多長時間。 3、緩瀉藥 最后,我們回答最重要的問題,腸鏡檢查或者手術前,除了在飲食方面注意之外,還需要口服瀉藥,將體內殘留的糞便排出體外。常用的瀉藥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甘露醇,番瀉葉,硫酸鎂,乳果糖等等。在國內,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是腸道準備的首選藥物,聚乙二醇和水分子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氫鍵,進入腸道之后,使腸內容物的水分不會被結腸過分吸收,從而起到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促進結腸蠕動的作用。由于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是等滲的,與胃腸道粘膜之間的水電解質交換基本為零,所以,喝聚乙二醇不會造成水電解質失衡。為了做好腸道準備,兒童建議計量為50-80ml/kg。 除了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其他的瀉藥已經(jīng)很少應用了,如果你曾經(jīng)用過聚乙二醇,效果不好,或者對聚乙二醇過敏,一定要告訴醫(yī)生,給你更換其他的瀉藥。 什么時候開始喝瀉藥 如果是早上做腸鏡檢查或者手術,前一天的下午開始喝,有的醫(yī)生建議晚上喝完所有的瀉藥,有的醫(yī)生建議分次服用,晚上喝完大部分瀉藥,第二天早上再喝一部分瀉藥,而不是在檢查前一夜給予全部劑量的瀉藥。 如果是下午做腸鏡,可以前一天的下午或者當天早上喝瀉藥。 服瀉藥前 3至4 小時至手術或檢查完畢,患者不得進食固體食物。 喝瀉藥的速度一小時喝水1000ml左右,要喝水3至4升,喝完瀉藥需要3至4小時,排便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所以,至少要在腸鏡檢查前5個小時,開始喝瀉藥。 瀉藥什么時候開始起效 多數(shù)情況下在給藥約 1L 后開始排便,當服用約 1 升后仍未排便時,在確認沒有嘔吐、腹痛之后才可以重新給藥,并密切觀察,直至排便。 什么時候停止喝瀉藥 醫(yī)生可能會給你開三到四盒瀉藥,但不需要都喝完,只要你拉出來的大便是黃色透明的無渣水樣便,就可以了。 瀉藥難喝怎么辦? 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結腸鏡檢查的瀉藥味道不佳,難以下咽。采取下列措施可能更易服用: 1)采用分次服用。 2)將液體冷卻。 3)用吸管飲用溶液。 4)可以加入澄清的無糖增味粉或檸檬汁。 4、其他的注意事項 喝完瀉藥之后,不能進食固體食物了,還可以喝水。手術之前需要禁食水6-8小時。腸道準備的過程注意補液,可能出現(xiàn)頭暈,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的癥狀。 腸道準備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輕度的腹脹,惡心,腹痛,噯氣,還有可能出現(xiàn)嘔吐,頭暈,疲乏,頭疼,冷感等不適,有極少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眩暈、發(fā)冷、蕁麻疹、呼吸困難、顏面浮腫,甚至是休克等過敏的癥狀。 最后,如何判斷腸道準備的好壞? 醫(yī)生在做腸鏡的時候,通常會應用以下詞語來描述腸道準備情況,如不滿意/不充分、較差、一般、良好、優(yōu)秀。為使描述標準化,已制定了報告腸道準備質量的系統(tǒng),最常用的評價指標為包括Boston腸道準備量表,評分為0-3分: 0分:結腸尚未準備好,因有不能清除的固體糞便而不能看見黏膜。 1分:能看到結腸段的部分黏膜,但結腸段的其他區(qū)域因其他顏色的物質、殘留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而看得不太清楚。 2分:結腸內有少量殘余的其他顏色物質、小塊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但結腸段大部分黏膜均顯示清楚。 3分:結腸段整個黏膜均顯示清楚,無殘余的其他顏色物質、小塊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 小結一下: 腸鏡或者手術之前,需要做腸道準備,排空腸道中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檢查前4日建議進食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前1日進食流質飲食。 大部分藥物不需要停藥,檢查當天也可以吃。除了降糖藥,抗凝藥或者抗血小板藥物等少數(shù)幾種藥物 檢查前一天或者當天,需要口服瀉藥進行腸道準備,需要飲水3000ml左右,直至大便為透明無渣的水樣??诜a藥的副作用是比較輕微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不必緊張。 無痛胃鏡(腸鏡) 所謂無痛胃腸鏡就是在普通胃鏡基礎上,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丙泊酚、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等藥物),幫助患兒迅速進入鎮(zhèn)靜、睡眠狀態(tài),在毫無知覺中完成胃鏡檢查,并在檢查完畢后迅速蘇醒。 無痛胃腸鏡的適應癥和普通胃腸鏡檢查基本相似,對于那些恐懼胃腸鏡檢查的患者,無疑是一個福音。 相比于普通胃腸鏡,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 首先無痛胃腸鏡檢查因患者處于睡眠狀態(tài),能很好的配合檢查,使醫(yī)生檢查時間縮短,更容易到達敏感部位,有利于病情的診斷和治療。無痛胃腸鏡檢查特別適應精神極度緊張恐懼者、對疼痛刺激特別敏感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不能自主配合檢查的小兒患者。 特別注意的事項 由于使用的藥物是一種中樞抑制劑,且在肝內代謝,患有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血管疾病、肝功能衰竭者以及一般情況太差者不宜作此項檢查。 在檢查前要詳細解釋,交代注意事項,磅體重,以準確計算藥量,保持輸液通暢;在檢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呼吸、表情、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備好氧氣、各種搶救器材及藥物;檢查完畢注意觀察患者一般情況,完全清醒后方可離開。2021年10月06日
3476
0
0
-
2021年09月23日
690
0
1
-
李吉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內窺鏡室 內窺鏡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內窺鏡檢查是侵入性的,因為它要滲到人體的胃和腸道里面,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人體的表面,像B超啊,心電圖啊。第二個特點,內窺鏡檢查具有非常高的精確性,因為它是直接在胃黏膜表面進行觀察的,不像CT啊,磁共振啊,需要通過影像學的方法來進行觀察。第三點,內窺鏡檢查治療是屬于微創(chuàng)型的,因為它不需要切開人體的皮膚啊,組織啊,它只是在胃腸道的黏膜層,黏膜下層進行一個切除,而保留了整個消化道的完整性。所以一般情況下面這個檢查和治療做完以后,我人體的恢復也是很快的,這就是我總結的內窺鏡的一個三個最主要的方面。2021年09月23日
513
0
0
腸鏡相關科普號

杜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濤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肛腸外科
1318粉絲1.6萬閱讀

肖衛(wèi)東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衛(wèi)東 主任醫(yī)師
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
普通外科
2418粉絲7.1萬閱讀

莫黎醫(yī)生的科普號
莫黎 主任醫(yī)師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肛腸科
36粉絲13.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