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蓉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胸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近日,西安市胸科醫(yī)院消化中心盧王主任與楊博護士長為1名多次出現“黑便”的患者進行了電子小腸鏡檢查,成功實施了院內首例小腸鏡?;颊咄跄?,男,45歲,7月前因“黑便”于當地醫(yī)院行結腸鏡檢查提示回腸末段散在潰瘍面,之后就診于某三甲醫(yī)院行“膠囊內鏡”提示小腸潰瘍、小腸糜爛、空腸改變。給予口服藥物對癥治療4個月后復查結腸鏡,仍提示回腸末段潰瘍。輾轉多家醫(yī)院,最后慕名而來到西安市胸科醫(yī)院,消化內科盧王主任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交代了消化道疾病的檢查與治療方法,建議行小腸鏡檢查,最終于4月21日成功完成檢查,為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小腸是連接胃和盲腸中間的一段腸子,從上往下,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長約5~7米,因為有腸道肌肉的收縮與蠕動,在體內大約3~5米。如果小腸有梗阻、出血、異物、腫瘤等疾病,往往要求助于外科,很多時候免不了挨上一刀。小腸鏡的問世,使小腸疾病的檢查及治療問題迎刃而解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疾?。合莱鲅颊?,胃腸鏡檢查未發(fā)現異常,懷疑小腸出血的,這是小腸鏡檢查的重頭戲,不僅能明確診斷,還有可能同時做治療。②懷疑小腸病變:克羅恩病:累及小腸(并不局限于小腸),導致小腸潰瘍形成、狹窄、穿孔等表現的炎癥性疾病③腹瀉及蛋白丟失性疾病,排除其他原因。④小腸異物,包括膠囊滯留。⑤不明原因腹痛,小腸梗阻。⑥各種檢查,懷疑小腸疾病。⑦一些遺傳相關疾?。ㄈ缂易逍拖倭鱿⑷獠 ⒑诎逑⑷饩C合征等)。⑧已確診小腸疾病的隨訪。⑨既往有小腸惡性腫瘤病史患者的復發(fā)情況篩查。⑩小腸狹窄段擴張。答案是否定的。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膠囊內鏡。這是一種帶有攝像頭的膠囊(拍照+圖片傳輸儀器),當把他吞進去后,通過不間斷拍照,把在胃腸所觀察到的信息傳輸出來,通過體外的接收器(穿在身上的“馬夾”)收集信息,并在觀察結束時(一般8個小時),把信息傳入電腦,再通過人工+軟件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在膠囊工作期間,受檢者可以到處活動(事實上應該多活動,這樣膠囊在體內跑得快),沒有什么不舒服。彎曲的小腸恰如九曲十八彎的黃河,小腸滋養(yǎng)著我們身體就像黃河孕育著我們的文明。胃全切了,可以存活;結腸全切了,可以存活;但小腸全切卻不行。我們在黑暗中探索了幾千年,隨著小腸鏡的到來,消化道再無盲區(qū)。西安市胸科醫(yī)院消化中心是從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重點引進的優(yōu)勢專科,具有國內高水平消化臨床診療水平,科室團隊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下設住院病房、內鏡中心和??崎T診,以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疑難病規(guī)范化診治及消化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為特色,已做到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的全覆蓋,多項技術處于省內甚至國內領先地位。規(guī)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醫(yī)、教、研全方位多層次發(fā)展,打造省內一流的消化疾病診治學科??剖遗鋫淞讼冗M的奧林巴斯290內窺鏡系統(tǒng)、電子放大內鏡、染色內鏡、德國ERBE公司VIO300D電外科工作站、超聲內鏡系統(tǒng)、AI人工智能系統(tǒng)(內鏡精靈)、膠囊內鏡、全套胃腸動力檢查技術,包括食管測壓、肛管直腸測壓、24小時PH檢測、直腸生物反饋治療,內鏡清洗設備。2023年05月25日
194
0
0
-
曹佳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消化內鏡科 什么樣的情況,我才就要去做一個胃腸鏡呢? 并不是說一定要你出現某種癥狀或者不適,然后你才去看診或者看我們的醫(yī)生,但當然你有不舒服的話呢,肯定要去就診的,對吧,那除了這些你有這些不舒服以外,那么你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概念,那么你來做胃腸鏡的檢查,或者你做胃腸鏡的,或者胃腸道早癌的這個篩查,那就不以癥狀為主了,那么呃,我們國家的話呢,也有一些也出臺了一些這種消化道早癌的一些篩查的指南,哦,啊怎么說哎,比如說食管癌,胃癌或者結腸癌,這是可以說是我們消化道腫瘤里面最主要的三種腫瘤啊,在我們國家的話呢,也是一個,就是說消化道腫瘤的一個大國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話呢,尤其比如說食管癌,胃癌這種,那么可能占到了將近一半這樣的一個發(fā)病率,所以說呃,在這個篩查的指南當中的話呢,它最主要強調的就是一個高危人群的篩查。 那么在高危人群里面的話呢,大家其實可能覺得,哎,那我什么樣算高危呢,對吧?啊,其實高危人群的話呢,它最主要的一個呢哈,就是一個年齡,因為我們知道所有的腫瘤的話呢,它都是隨著你年齡的增加,它的發(fā)病率會越來越高,對,就是它是一個老齡化的一個疾病,沒錯,那么年輕人的話呢,當然也會有這種概率,嗯2023年02月18日
594
0
11
-
郭紅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那么腸腸鏡多久做一次確診?七個月三個月的時候做了一次腸鏡,后續(xù)多久做一次?還要做什么檢查嗎?話說你是什么病呀? 嗯,一般來說,如果是ID的話,我們首診是肯定要做的,那有些患者說我在當地醫(yī)院才做了腸鏡,做腸鏡那么痛苦,你為什么非要我再做一個,我拜托你當地醫(yī)院那個腸鏡做的。 檢都沒去。 對不對,該取的沒取。 那我怎么辦呀?我又不是神仙對不對?我肯定還是需要看你里面的情況,然后要重新取活檢,我們講病理在ibd的診斷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啊,那么如果說啊,確診第一次確診做了以后呢,啊,三個月做了一次啊,可能治療了三個月的時候做了一次那。 就要看你做了這一次的情況,如果說比如說我打了打了三個月的內克,哇塞,我的那個腸道黏膜都愈合了,那我可能會一年的時候再說了啊,不是說有什么特別固定的時間,就是根據你自己的疾病的情況,病情的發(fā)展來決定多久做一次腸鏡。2023年02月02日
116
0
1
-
2023年01月09日
96
0
0
-
馮桂建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放大內鏡,聽名字就知道,是具有放大作用的內鏡;我們普通的胃鏡或者腸鏡本身有一定放大作用,但是和放大內鏡高達70~100倍的放大作用就小巫見大巫了;在某些情況下,在放大的同時,還會釆用噴酒染色劑的情況或者電子染色,這個時候,也稱為精查內鏡,有時候,我們也不會細分。那么,放大內鏡有什么作用呢?放大內鏡的主要作用就是區(qū)分我們普通內鏡下看到的病變,是不是早期的腫瘤,就是早癌篩查;同時評估適合不適合內鏡的治療;這種作用的實現主要依靠其超強的放大功能,在這種放大功能下,我們能夠看到病變部位的微細結構,比如說我們普通的內鏡看到隆起或者凹陷的病變,對其性質難以判斷,我們可以采用放大內鏡,放大內鏡能夠看到病變是否有明確的邊的界,胃粘膜的腺管開口結構以及其周圍的血管結構,如果再加用電子染色等,觀察的可以更清楚;通過觀察病變周圍的結構和病變本身的結構有沒有明顯差異,病變的腺管結構,微血管結構是否存在,規(guī)整。消失等多種方式來判斷病變是否早期腫瘤性病變;再結合病變的微細結構,判斷病邊大概的病理類型,比如高分化腺癌或者低分化等;同時還能判斷病變的廣度及深度,對病變是否適合內鏡治療以及制定治療方案具有極大的幫助。放大內鏡還具有精準活檢的作用,某些高度懷疑腫瘤性的病變,如果活檢難以取到腫瘤組織,可以采用放大內鏡進行精準活檢。我們現在內鏡檢查的目的,某種程度是就是檢查患者是否具有早期腫瘤,發(fā)現1例早癌,拯救1個家庭;雖然放大內鏡這么精細,但是并不適合普查;對于沒有早癌高危因素的患者,盲目進行放大內鏡檢查沒有任何幫助;同時放大內鏡需要經過嚴格培訓的醫(yī)師進行,資源有限,也不能無所謂的浪費;哪些人適合進行放大內鏡檢查呢;比如胃嚴重萎縮的患者、直系親屬中有消化道腫瘤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的患者,普通內鏡下發(fā)現可疑病變,或者病理提示異性增生、或者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高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患者等等;或者可疑病變需要治療前評估等,當然診斷醫(yī)師會結合您的情況做出您是否適合放大內鏡的判斷;放大內鏡做哪些準備呢,目前放大內鏡,特別是上消化道放大內鏡,基本都是在鎮(zhèn)靜下完成,術前會飲用一些特殊的藥物,比如西甲硅油,碳酸氫鈉,糜蛋白酶等,讓消化腔變得干凈,更容易發(fā)現病變;服藥之后如果病人能做幾個翻身的動作,可能更好。在檢查過程中可能還會應用一些染色劑。對于一些炎癥較重的患者,術前幾周還需要服用一些治療炎癥的藥物,以利于發(fā)現病變。上面這個視頻是一個胃的賁門下方早癌的放大內鏡檢查,你能看出哪些是放大觀察,哪些不是放大觀察么?如果你具有消化道腫瘤的高危因素,可以周二下午,周日下午找我就診,由我判斷是否親自給您進行精查內鏡。2023年01月03日
1889
2
14
-
2022年12月14日
71
0
0
-
2022年12月06日
25
0
0
-
朱甲明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胃腸腫瘤外科 為什么要做腸鏡檢查?在出門診時,??瓶剖視o患者開必要的針對性檢查,其中腸鏡檢查作為科室中的一項輔助檢查,用于明確腸道情況、排除病變、取病理、復查等。也是進行診斷和完善下一步治療的所需檢查,而患者在不了解這項檢查的情況下得知需要做腸鏡檢查時難免有緊張、焦慮、甚至害怕的情緒,那為什么要做腸鏡檢查呢?今天就利用這篇科普文和朋友們展開了解一下腸鏡檢查。1腸鏡檢查能判斷什么?腸鏡檢查可以比較直觀的觀察到腸道黏膜的狀態(tài)和腸道內情況,以便診斷疾病和明確下一步治療,當常規(guī)手段無法明確腸道病變原因,腸鏡可以到達回盲部甚至回腸末端,直觀檢查肛門、小腸、整個結腸、直腸、回腸末段的病變情況,確定是否存在潰瘍、糜爛、炎癥、占位等,還可取腸道黏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判斷病變性質是息肉還是惡性腫瘤等,用于檢查腸炎、腸潰瘍、腫瘤等多種腸道疾病。2什么情況下建議患者做腸鏡檢查?出現下列情況時,醫(yī)生會建議患者做腸鏡檢查:1.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大便習慣改變,以及出現腹部腫塊、腹部疼痛、便血、腹痛、便秘、慢性腹瀉、消瘦、貧血等癥狀。2.患者影像學檢查(如腹部CT,核磁共振等)懷疑腸道有病變需取病理組織進一步檢查,或鋇餐報告中腸道存在狹窄、潰瘍等病變,需進一步判斷疾病。3.患者檢驗報告顯示腫瘤指標異常升高,并出現腹痛不適,需通過腸鏡檢查尋找原發(fā)病灶。4.患者腸癌手術前,完善術前診斷,或術后復診?;颊甙l(fā)現低位腸息肉需要排除整個腸道的息肉病變情況,或腸息肉切除后,需復查、定期隨訪。6.患者有結直腸癌和息肉病家族史應定期腸鏡檢查以排除病變,避免早癌。7.患者需進行內鏡下治療或出現下消化道出血,沒有發(fā)現出血病灶及需輔助藥物治療出血時。3腸鏡檢查的腸道準備有哪些?常用藥物瀉劑配合清理腸道,一般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二甲硅油、甘露醇等。在服用藥物時注意多飲水,直到水樣便且較為清澈時則達到要求。2.患者需進行腸道準備,在檢查前3天內,建議盡量吃無渣或少渣的食物,避免食用帶籽的水果,便于檢查的更清楚。無痛腸鏡需要麻醉,一定要在檢查前4~6小時絕對的禁飲禁食。腸鏡檢查前4-6小時應服用洗腸藥物,當大便呈清亮、水樣提示達到較好腸道清潔程度即可。3.若腸道準備不佳,需提前告知醫(yī)生進行補救處理。通常情況下當日準備不佳,會建議再次服藥后進行檢查。4哪些情況下患者不宜做腸鏡檢查?1、絕對禁忌癥:急性重度結腸炎、急性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痢疾的患者等;嚴重心肺功能衰竭、不明原因昏迷的患者等;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腹內粘連嚴重、腹腔積液較多、腹部臟器穿孔的患者。2、相對禁忌癥:肛門和直腸部位嚴重狹窄的患者;凝血功能異常,容易出血的患者等。3、處于妊娠階段,且有意愿繼續(xù)妊娠的女性患者,不建議進行腸鏡檢查。5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腸鏡?一般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做腸鏡檢查,此類人群腸道易發(fā)生占位性病變,且惡變幾率較大,①患者做過腸鏡手術,如息肉切除、腸癌、腸炎等,需一年內復查;②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的患者,建議每年查一次腸鏡,以便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③若檢查未發(fā)現病變一般三到五年復查一次即可,因為腸道病發(fā)展成癌癥的過程,一般要三到五年,無需每年檢查一次腸鏡。腸鏡檢查是有創(chuàng)的,不建議在短期內進行頻繁復查,但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進行一些無創(chuàng)檢查,如鋇餐、全腹ct等,再根據結果決定是否需要補充腸鏡檢查。所以腸鏡檢查很有必要且并不可怕,也是很安全的,可能有腹部輕微脹痛的不適,但只要做完后排出氣體,這種不適便能很快緩解,了解了的腸鏡的相關問題也可以放輕松的去做腸鏡啦!2022年12月04日
1134
0
5
-
蔣佳凱主任醫(yī)師 常州三院 消化內科 各位患友大家好,我來為各位介紹一下無痛胃鏡、腸鏡檢查術后的常規(guī)注意事項。 一檢查后無特殊情況,兩小時后方可進食,飲食從少量清淡油脂開始逐漸增量,以不出現腹痛、惡心或嘔吐為原則。 二患者清醒初期會有一過性的頭重腳輕現象,動作常不協調,容易摔倒或墜床,因此要有家屬陪伴,在候診室休息半小時,沒有不適,神志清醒,幾力恢復,待護士評估后方可離開,以免發(fā)生意外。術后兩小時內需有人陪伴。 三檢查后八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yè),以防意外。四檢查當中,為了能看清腸道內情況,醫(yī)生會向腸道打氣,做完后常會有腹脹的感覺,所以不必緊張,一般上完廁所后就能緩解,走路揉肚子可以加速排氣,緩解腹脹癥狀,麻藥后會偶發(fā)頭暈、無力、昏睡,當日走路、上廁所、洗澡需家屬陪同,如有不適或異常情況,請向醫(yī)生咨詢。五回家后如果有劇烈腹痛、黑便的情況,請立即到醫(yī)院就診。六檢查中如有活檢者。 周后請到內鏡、腔鏡中心取病理報告,或者關注醫(yī)生工作站取電子病理報告,謝謝大家。2022年12月01日
336
0
5
-
程文芳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一般認為健康人50歲以上可以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腫瘤標志物的篩查,最好做一次結腸鏡篩查。如果沒有問題就間隔3~5年做一次腸鏡。高危人群又該如何篩查呢?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如下個體:①一級親屬患結、直腸癌史,直系親屬中60歲前惠過結腸腺瘤的患者,每1~2年需行1次結腸鏡檢查。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家族成員,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一旦有多發(fā)息肉應考慮預防性切除全結腸。這些患者50歲以后的癌變率很高。③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結腸鏡檢查如發(fā)現多發(fā)腺瘤或1個直徑大于1厘米的腺瘤,應內鏡下切除,并1~3年查一次腸鏡。任何大小的息肉均可癌變,息肉越大癌變的危險性越高,多數結、直腸癌是由腺瘤癌變而來。④患過結、直腸癌的患者,術后第1年進行一次全結腸鏡檢查,如結果正常,3年后再查;再次復查仍正常者,可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任何一次腸鏡檢查發(fā)現腺瘤,則應按腺瘤進行監(jiān)視檢查。⑤炎癥性腸病,多年不愈、病變范圍較廣的潰瘍性結腸炎,應在患病8年后,每1~2年檢查一次全結腸境;如病變僅累及左半結腸,可以在患病15年后進行監(jiān)視檢查。2022年11月25日
277
0
0
腸鏡相關科普號

杜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濤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肛腸外科
1318粉絲1.6萬閱讀

韓晗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晗 醫(yī)師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肛腸???/p>
724粉絲1.6萬閱讀

高顯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顯華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肛腸外科
1294粉絲22.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