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永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腫瘤科 最近門診有一個患者來問我啊,說楊大夫我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偏方,就是吃這個大蒜,吃西蘭花,吃洋蔥可以抗癌,我就每天一日三餐我都吃啊,吃的我都快吐了啊,吃西蘭花吃的我臉都快綠了,然后他問我吃這個到底管不管用啊,其實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大家都比較關心這個抗癌食品這方面,其實呢,確實我們很多食物里面是有一些抗癌成分的,我們實驗室去觀察,它對癌細胞是有一定的殺滅作用的,但是具體到我們日常的飲食結構里面來說呢,食物之所以成為食物,它是和藥品它的功效呢,是有著非常大的一個差距,比如說我們如果在日常的飲食量,比如說你吃西蘭花,如果想達到一些微弱的抗癌作用,那可能得吃幾十公斤,這樣的,我們的胃根本就受不了,那其他的食物也是一樣,它也是代替不了藥品的那么一個原因,所以我們是建議大家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所謂的抗癌的食品,但是呢,不要打破我們的飲食結構,比如說你原來就不吃西蘭花,你有其他的你的飲食。 結構,結果呢,你現在吃了很多的這種你原來不習慣吃的一些東西,反而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打破你原來的飲食結構,這對身體也是不利的。同時呢,得了腫瘤的患者,我們在飲食當中,我們也不主張忌口,我們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到一個2021年11月08日
695
0
5
-
楊希山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院白云分院 消化內科 生命時報 高鍵 2020年,我國主要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新發(fā)病例數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等。 ????據估計,我國56.5%的結直腸癌、59.8%的胃癌、48.5%的食管癌和35.2%的肝癌是由不當的飲食習慣所導致的,并且由飲食所誘發(fā)的癌癥數仍處于上升之中。結合研究采訪專家,剖析飲食與腫瘤的潛在聯系,送你一份“挑三減四”的飲食清單。????????????? 腫瘤危險因素:飲食導致的肥胖 國際頂級的胃腸病學雜志《 Gastroenterology》發(fā)表了一項研究,探索與腫瘤關系最密切的飲食因素。 ????該研究對1991年以來的20年間,來自我國12個省或直轄市的27000多人的健康營養(yǎng)數據進行了系統分析。 ????研究顯示,由飲食導致的肥胖是公認的腫瘤危險因素。1991年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后,中國人群的肥胖率直線上升,其中以年輕人和農村人口最為顯著。20年間,50歲以下的人群中規(guī)律運動者的比例下降了50%以上。 ????總體來看,飲食模式的變化喜憂參半。一方面,國人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出現了明顯增加,在農村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另外,50歲以下的人口中,乳制品的攝入量增長了近一倍。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增加,可能會降低上消化道腫瘤(胃癌和食管癌)的風險。 ????例如,柑橘類水果攝入量的增多,對賁門癌的保護效率可以達到近40%。乳制品富含鈣和維生素D,研究也已證實其對消化道腫瘤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但另一方面,我國城鎮(zhèn)居民的紅肉消費量增長了約40%,加工肉類消費量也增長了30%,農村居民的消費量更是翻了一番。 ????在酒精消費方面,城鎮(zhèn)居民下降了三分之一,但農村居民的酒精攝入卻反而增加了三分之一。 ????其實,加工肉類和紅肉與胃腸道腫瘤的風險早已明確。加工肉類已經被列為Ⅰ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類致癌),紅肉則被列為了ⅡA類(可能對人類致癌)。 ????具體來看,截至研究結束,高BMI與當年16.6%的肝癌有關,紅肉消費與19.0%的結直腸癌病例直接相關。其次,吸煙是食管癌的最主要危險因素,直接相關病例占16.5%。高鈉攝入則與16.6%的胃癌關系密切,是最主要的胃癌飲食因素。 ????據此研究人員提出,高BMI、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是導致中國消化系統癌癥負擔越來越重的三大危險因素。研究團隊最后指出,如果不實施額外的干預措施,到2031年中國將診斷出120萬例新發(fā)胃腸道腫瘤。如果中國人群都遵循健康飲食模式,屆時可以預防52.1%的胃腸道癌癥。 “江南飲食”更適合國人 ????什么樣的飲食是健康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指出,我國以浙江、上海、江蘇等為代表的“江南飲食”可以作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 ????流行病學和慢性病監(jiān)測發(fā)現,遵循這一飲食模式的人群,不僅預期壽命比較高,而且發(fā)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專家表示,江南飲食是長江中下游居民長期形成的一種飲食習慣,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食材種類豐富 ????江南地區(qū)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因此當地人可以選擇的食物種類非常多。 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比較大 ????相對北方地區(qū),江南地區(qū)應季果蔬供應更充足,很多人每天能攝入1斤左右的新鮮果蔬。 白肉比紅肉多 ????江南多鄰水,盛產魚蝦和禽類,因此在肉食方面,魚蝦和禽類等白肉攝入更多,豬牛羊等紅肉相對較少。 油鹽攝入量相對較少 ????與北方偏愛油炸、醬燉等重口味烹調方法不同,南方飲食口味相對比較清淡。 主要是清蒸和煮 ????江南地區(qū)烹調更注重留住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推崇清蒸、煮等低溫烹調方式。 多使用植物油 ????油類以菜籽油、花生油、油菜花油等植物油為主。 ????江南飲食更適合中國居民,也適合大范圍推廣,并且還有一些獨特的優(yōu)勢,比如豆制品和茶的攝入量較高。但江南飲食也存在一些弊端: 高糖 ????南方人偏愛甜食,除甜點、飲料外,烹調時無論清蒸、炒菜還是煮湯,都愛加點糖提鮮。 油鹽多 ????油鹽的使用量雖然比北方少,但也超過了膳食指南的相關推薦攝入量。 米白面比例越來越高 ????傳統江南飲食中,碳水是以粗糧糙米為主,但近三四十年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精米白面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專家建議,國人可以在發(fā)揮江南飲食優(yōu)勢的基礎上,調整自己的膳食模式: ????增加粗糧(如糙米、全麥粉),減少精米白面; ????推薦植物油(比如花生油、菜籽油),最好低溫烹飪; ????增加白肉和水產,減少紅肉,多吃豆制品; ????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菜,最好占到每日蔬菜攝入量的一半以上,保證適量水果; 可適量食用堅果、奶類、茶水; ????推薦蒸、煮、涮等低溫烹飪方式,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專家提醒:除飲食控制外,健康的體魄也離不開適量活動,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 一份“挑三減四”飲食清單 ????一直以來,健康長壽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合理飲食也有助長壽,但怎樣的飲食才算合理呢? 一、挑新鮮果蔬 ????果蔬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可延緩酒精、煙草、肥胖帶來的危害。 研究發(fā)現,每天果蔬攝入量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量少于249克的人早亡風險降低10%,壽命延長1年多;假如再多吃200克果蔬,早亡風險再降6%。經常喝酒吸煙的人,每日食用560克以上果蔬,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5%。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二、挑全谷物 ????全谷物是指未經精細加工,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天然營養(yǎng)成分的谷物,其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植物化學物質。研究發(fā)現,全谷物可降低直腸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發(fā)病風險。建議每天吃50~150克全谷物和雜豆類。 三、挑高蛋白質食物 ????低脂肪的高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茶葉蛋、牛奶、酸奶、豆?jié){、豆腐、醬牛肉、瘦肉等。這類食物營養(yǎng)豐富,在提供優(yōu)質蛋白質的同時增加飽腹感。 一、減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制品包括培根、火腿、灌腸、臘肉、熏肉等,它們含微量致癌物,鹽分又高。研究表明,加工肉制品可能增加高血壓、高脂血癥等風險。201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還將其列入致癌食物名單。 二、減高鹽食物 ????食鹽過量會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研究顯示,全球每年因為吃鹽過多而引發(fā)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病例多達165萬。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最好少于5克,烹調時建議使用限鹽勺,控制醬油、雞精、咸菜等高鹽食物的攝入。 三、減高脂肪食物 ????研究發(fā)現,如果每日每人膳食中脂肪供給的能量超過一日總能量的30%,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會明顯增高。 ????要想長壽,應該少吃肥牛、肥羊等高脂肪肉類,油條、奶油蛋糕等也要少吃。 四、減甜飲料 ????甜飲料的基本成分主要是水(80%以上)、糖(0~15%)和各種食品添加劑,包括甜味劑、色素等。 ????研究顯示,減少攝入含糖飲料攝入可使慢病死亡率下降14.5%。補水首選白開水,綠茶、菊花茶、檸檬水也不錯。2021年11月04日
612
1
2
-
鄒英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介入血管外科 正文: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位居各種惡性腫瘤前列,根據2020年中國癌癥死亡統計,肝癌導致的死亡率更是僅次于肺癌,高居第二。 惡性腫瘤治療的首要目的是完全清除腫瘤細胞,使患者能夠達到長期生存、治愈,而單靠藥物治療通常難以達到完全清除腫瘤的效果。因此,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通常首先考慮的是能夠完全清除腫瘤的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但是在臨床實際當中,肝癌患者的治療結局往往比較差,這是因為,就診患者往往已經處于疾病晚期或是經過多次治療后復發(fā),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已經無法滿足治療要求,只能采用包括藥物治療在內的綜合治療,而治療結局也通常較差。但實際上,肝癌也是可以預防、可以治愈的。 癌癥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發(fā)生的? 癌變是指正常細胞中的染色體(DNA)分子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導致正常細胞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到目前為止,惡性腫瘤的發(fā)生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細胞的染色體上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處于低表達或不表達狀態(tài),但在某些條件下,如反復病毒感染、化學致癌物或輻射等作用,原癌基因可被異常激活,轉變?yōu)榘┗?,誘導細胞發(fā)生癌變,異常增殖成為癌癥。抑癌基因俗稱抗癌基因,是一類存在于正常細胞內可抑制細胞過度生長并具有潛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它與原癌基因相互制約,維持正負調節(jié)信號的相對穩(wěn)定。當這類基因在發(fā)生突變、缺失或失活時可引起細胞惡性轉化而導致腫瘤的發(fā)生。 當患者存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藥物性肝炎以及其他各種慢性肝病時,癌癥相關基因就會被激活,從而轉化成為肝癌。臨床當中90%肝癌患者是從慢性肝臟疾病轉化而來,因此,慢性肝病的管理和監(jiān)測對肝癌的預防十分重要。 如何進行肝癌預防? 對于存在慢性肝病的患者,應進行定期、規(guī)律的監(jiān)測,每3-4個月應至少進行一次彩超檢查,有條件的患者可以進行更為密集的監(jiān)測。對于彩超檢查結果懷疑腫瘤或彩超無異常但患者存在體能下降、消瘦等癥狀,需要通過增強CT或增強MR進行進一步篩查,增強CT或增強MR對小肝癌較為敏感,可以盡早發(fā)現腫瘤。除增強CT、增強MR外,穿刺活檢是更為確切的確診手段。在影像指導下通過經皮穿刺取得病變組織,可以完全確認病變是否為惡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穿刺中未取到惡性病變的組織,活檢也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可以通過腫瘤血液學指標如甲胎蛋白(AFP)、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幫助診斷和監(jiān)測。2018年EASL指南也指出,一旦發(fā)現肝內小結節(jié),應盡早通過影像學檢查或活檢進行確診。 “小針小線”顯功效 前面提到,徹底清除腫瘤主要有外科手術、介入治療等幾種方式,也可以通過肝移植徹底清除腫瘤。但是對于惡性腫瘤來說,腫瘤被徹底清除后,仍然有很大可能復發(fā),外科手術雖然是能夠徹底清除腫瘤的一種好辦法,但有些患者無法耐受外科手術,或一些反復復發(fā)的患者不能夠進行多次手術。肝移植雖然也可以治愈腫瘤,但由于肝源較難獲得且移植也存在一定風險,因此在臨床當中也不是首選的治療手段。因此,能夠反復進行治療的介入技術,成為了肝癌患者早期局部治療的一種優(yōu)選。介入治療具有簡便、高效的特點,通常情況下,介入治療后2-3天患者即可出院。 肝癌的介入治療主要分為兩種方法,即影像指導下的導管治療以及影像指導下的穿刺治療。主要原理就是在血管造影、CT或超聲的輔助下,通過導管或穿刺針到達病變局部,對腫瘤進行殺死。 l 穿刺治療 對于早期肝癌患者,穿刺消融可以對腫瘤進行完全滅活,腫瘤滅活即為治愈,再出現復發(fā)的患者可以再次進行穿刺治療。穿刺介入主要是在影像學的引導下,將穿刺針從腹部刺入,直接進入到腫瘤局部,通過高溫或低溫消融將腫瘤殺死。 圖. 介入治療后腫瘤完全滅活的動物肝臟 l 導管治療 對于中晚期患者,通常采用導管進行介入治療,但導管介入無法將腫瘤完全滅活,主要通過反復治療對腫瘤進行控制,這部分患者需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防止腫瘤的快速進展。導管介入主要是在影像學的指導下,將導管通過血管輸送到腫瘤局部,通過動脈栓塞藥物如碘化油、載藥微球等將腫瘤周圍血管堵住,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和營養(yǎng)輸送,使腫瘤“餓死”。另外一種導管介入方式是通過動脈導管對腫瘤進行局部給藥,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加強治療反應,并減少全身的副作用。 圖. 動脈栓塞示意圖 總結 總的來說,肝癌的發(fā)病基礎已經比較明確,通過加強對慢性肝病的管理,能夠對肝癌進行早期的預防,而對于已經轉化為肝癌的患者來說,盡早發(fā)現、盡早治療能夠獲得良好的長期生存,介入技術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2021年10月25日
2944
0
4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家里有人得了肝癌,除了精神打擊、就醫(yī)壓力和經濟壓力之外,很多人還會擔心,自己會不會也被厄運敲門? 首先,大家可以放心的是,肝癌不會傳染,也不會遺傳。 但是,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所以如果你有肝癌家族史,也要注意自我保護與篩查。 什么是家族聚集性? 家族聚集性是指一個家族中的親屬都呈現某種共同的特性,比如家族聚集性乙肝。 于家族聚集性的存在,肝癌病人的親屬們患肝癌的概率也較高,而且親緣關系越近,患肝癌的風險越高。 所以,如果家族里有肝癌病人,自己一定要提高警惕。 而且有肝癌家族史的同時,有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風險比無肝癌家族史者幾率大,就更要當心了。 為什么肝癌有家族聚集性? 說到肝癌的家族聚集性,咱們需要先了解導致肝癌的高危因素: · 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過度飲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長期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發(fā)現了嗎?導致肝癌的該高危因素和病毒感染、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1. 乙肝和丙肝易出現家族聚集性感染 乙肝和丙肝病人的血液中含有乙肝和丙肝病毒,具有傳染性。 家庭成員之間因為接觸極為密切,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患者的血液。 另外,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成功傳染也可以經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來實現。 像夫妻同房、共用生活物品(牙刷、剃須刀等)可能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染。 此外,母嬰傳播是乙肝最重要的傳播途徑。 乙肝病毒母嬰傳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于產前 (宮內) 、產程中 (產道內) 或產后不久 (3 月齡前后) , 將乙肝病毒傳給嬰兒, 并引起嬰兒乙肝病毒感染的過程。 我國大多的乙肝患者是母嬰傳播導致的,多數家族聚集性感染發(fā)生于嬰幼兒時期,而成年人患肝硬化、肝癌,大多是由于在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了乙肝病毒。 2. 長期大量飲酒 如果家人都比較愛喝酒,有長期大量飲酒的習慣,容易出現酒精性肝硬化,進而可能惡變?yōu)楦伟?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沒有其他原因 (如:大量飲酒) 導致的肝臟脂肪性變性,可能進展為肝硬化,并引發(fā)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久坐等生活方式,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相關,而這些因素或多或少受遺傳和家庭生活影響。 4. 生活環(huán)境和食物被黃曲霉毒素污染 飲用被污染的水、長期接觸發(fā)霉的食物,同樣會引發(fā)肝癌的發(fā)生。 共同居住的人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相近,比如可能同時接觸到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會有類似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密切接觸也給病毒有了可乘之機。 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肝癌的威脅? 雖然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但是預防起來并不困難,我們可以針對肝癌的病因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1. 防治乙肝和丙肝感染 針對母嬰傳播,乙肝媽媽要做規(guī)范的產檢,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在懷孕后期進行抗病毒治療;新生兒在出生后 24 小時內(最好在12小時內)及時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期完成全部接種疫苗計劃,可以有效阻斷乙肝在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 針對夫妻傳播,配偶做好乙肝疫苗接種工作,同時,夫妻之間性生活做好安全保護措施。 對于其他非母嬰關系的家屬,首先要去醫(yī)院檢查乙肝五項和丙肝抗體,這項檢查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還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有乙肝表面抗體,是否對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如果已經感染乙肝,需要前往傳染科或肝病科就醫(yī),定期復查,必要的時候開始抗病毒治療,保護肝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丙肝目前還沒有疫苗,如果不幸發(fā)現已患丙肝,大可不必驚慌,因為目前丙肝已經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了。 及時就醫(yī)及時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治愈。 有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物品要分開使用,共用剃須刀、牙刷等習慣都是不可取的。 2. 避免大量飲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經過胃腸道吸收后,大部分由肝臟代謝。 乙醇會在肝臟中分解成為乙醛,這可是傷肝利器,能直接使肝細胞癌變或死亡。 俗話說小酌怡情,但喝酒絕對是弊大于利的。 很多人說適度飲酒對身體有好處,但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適量飲酒! 不管多少量,只要飲酒就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引發(fā)酒精性脂肪肝,長期大量飲酒甚至會導致肝癌。 所以酒還是別喝了。 3. 調整飲食結構,加強身體鍛煉 減少高脂、高熱量的飲食,使用植物油替代例如少用動物油。 少吃燒烤、火鍋等油膩食,少吃肥肉、蛋黃、奶油,以及像三文魚、魷魚等脂肪含量較高的海鮮 除了健康飲食,養(yǎng)成定期鍛煉的習慣也很重要。 運動量因人而宜,通常來說,成年人每周至少要保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運動的組合。 4. 避免黃曲霉毒素污染 黃曲霉毒素藏在發(fā)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花生、玉米、豆類等食物。 如果發(fā)現食物出現霉變,就不 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選擇新鮮的食材,盡量選擇小包裝,不要存放太久。 淀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huán)境下會滋生黃曲霉,產生黃曲霉毒素,所以在存放糧油等食品時,應保持低溫、通風、干燥的存放環(huán)境。 5. 定期檢查很重要 40歲以上的乙肝患者,以及家族中有人患過肝癌的家族成員都屬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均需要至少每隔 6 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肝癌的早期篩查可以通過以下檢查來進行: ①肝臟超聲檢查 ②血清甲胎蛋白檢查 ③基于cfDNA液體活檢技術的肝癌超早期篩查 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也是預防肝癌的關鍵2021年10月14日
1285
2
12
-
2021年10月01日
1017
0
0
-
2021年09月28日
3611
13
18
-
陸崇德副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開篇之前,先自我介紹下,基于外科醫(yī)生職業(yè)點及自身味蕾愛好,作者本人是中-重度咖啡愛好者和咖啡因依賴者,一日三省吾身、三份咖啡。工作后常年累月的攝入咖啡,偶爾瀏覽到很多大師級的養(yǎng)生專欄,有時候不禁也會想到,大量、長久的攝入咖啡因,會不會對自己的健康有…………的副作用。 ok,下面我們開始進入正題。 咖啡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大量擁躉,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這也使得咖啡因成為人們攝入最多的精神活性劑。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擔心咖啡和咖啡因可能會增加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對健康存在益處。N Engl J Med(影響因子 74.699,醫(yī)學圈的超級大牛雜志)發(fā)布了一篇綜述,旨在研究咖啡因對人體各器官系統帶來的影響。 文章提出許多前瞻性隊列研究均提供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咖啡和咖啡因攝入與癌癥發(fā)生率增加或癌癥死亡率增加無關(咖啡不至癌)。 咖啡攝入與肝細胞癌風險呈負相關(咖啡能防癌),且攝入含咖啡因的咖啡與肝細胞癌風險之間的負相關性似乎更強。 看到這里,多年懸著的心頓時落地了,喝咖啡,真的好。不過多探討原理,反正基于大樣本數據研究,喝咖啡有益健康,尤其在肝癌肝病方面。我想無數嗜咖啡的醫(yī)生同道們也安心了。 學習文獻、簡述原理,咖啡與肝臟健康的數個方面(比如反映肝損傷的轉氨酶水平,肝纖維化程度和肝臟硬化的彈性數值等)相關。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腺苷促進組織重塑,包括膠原產生和纖維蛋白生成,而咖啡因可通過腺苷受體拮抗作用預防肝纖維化。與此同時,咖啡因代謝物減少,會導致肝細胞內膠原沉積,纖維化程序加重。在一項動物試驗模型中,咖啡因抑制小鼠肝癌的發(fā)生。一項隨機試驗顯示,攝入含咖啡因的咖啡可降低丙肝患者的肝臟膠原水平,此外,咖啡多酚可通過改善脂肪穩(wěn)態(tài)和減少氧化應激,預防肝臟脂肪變性和纖維化。 除此以外,大量統計研究數據表明,攝入含咖啡因的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相反,每天攝入3~5杯咖啡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等數種常見慢性疾病的發(fā)病率。 當然,對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婦、未成年人,等咖啡因攝入量過高會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建議未懷孕或不哺乳的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不超過400 mg,孕 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不超過200 mg,雖然有益身心,但還是要克制,過猶不及。 末了附上咖啡小圖一張。適量飲用咖啡,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咖啡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哦。2021年08月16日
2865
11
36
-
2021年08月11日
1265
0
2
-
2021年08月03日
2756
2
4
-
陸朝陽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外科 「肝炎」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一說到肝炎,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乙肝了吧。其實,乙肝只是肝炎的一種,肝炎是所有肝臟炎癥的統稱。從醫(yī)學的角度上說,肝炎是各種致病因子導致肝臟受到損害,表現為肝功能異常的肝臟炎癥性疾病的統稱。肝炎按發(fā)病因素分為: 感染性相關肝炎 遺傳代謝障礙性肝病 藥物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病毒性感染肝炎。病毒性感染最常見的就是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等),還有巨細胞病毒、黃熱病毒和風疹病毒等。常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甲肝和戊肝: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像平時共用餐具就有被傳染的可能。乙肝和丙肝:通過體液、血液和母嬰傳播,像同處一室、握手、擁抱、同桌就餐、共用廁所這些日常接觸,一般是不會傳染的。不要因為乙肝或丙肝病毒攜帶而疏遠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對于患者而言,如果是在病毒活動期,就需要到專科醫(yī)院接受檢查治療,積極就醫(yī)才有利于恢復健康。肝炎一定會演變成肝癌嗎?首先,我們要了解哪些人容易得肝癌: 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肝炎病毒攜帶者 長期嗜酒人群 有糖尿病史人群 肝癌家族史人群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值得大家注意!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qū),肝炎和肝癌中間,還有一個肝硬化的過程。但事實上,有些肝炎患者確實跳過了肝硬化這一過程直接“究極進化”成了肝癌。所以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積極的預防,并進行科學的治療,這樣才能守住這道健康大門。值得一提的還有「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屬于遺傳代謝障礙性肝病,是長期過量飲酒所致的一種肝臟疾病。很多人覺得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一樣,很日常也很普遍,但是你知道嗎?酒精性肝炎也可以直接“終極進化”成為肝癌。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腹脹、腹瀉、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伴隨全身疲乏無力。對于酒精性肝炎患者,戒酒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如何把我們的肝臟保護起來?1.注射疫苗除了新生兒需要注射,沒注射過疫苗,或是抗體失效的成年人也一定要進行補充注射。2.遠離致癌物健康飲食,不吃發(fā)霉變質和隔夜的食物。發(fā)霉變質的糧食中可能會存在Ⅰ級致癌物——黃曲霉素。隔夜的食物中,尤其是綠葉蔬菜,更容易產生亞硝酸鹽。3.戒酒酒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對人體的毒性極大,早一天戒酒,就多了一分對自己身體的保障。4.積極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規(guī)律,進行適當的身心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從而增強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5.提早進行肝癌早篩肝癌早篩有助于發(fā)現早期甚至超早期的肝癌,在減少治療成本的同時能大大提高治愈率。泛生子甘預肝癌超早期篩查是一種更前沿的肝癌早篩方法,它基于cfDNA液體活檢技術,為肝癌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可靠易行的解決方案。2021年08月03日
1615
5
56
肝癌相關科普號

傅曉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傅曉輝 副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1373粉絲9.2萬閱讀

李少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少雷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胸外二科
1.1萬粉絲70.6萬閱讀

鄭亞新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亞新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1.1萬粉絲16.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