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5月22日
12008
0
72
-
2019年05月21日
7832
0
54
-
2019年05月20日
17135
0
75
-
王劍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 普外科 胃腸道將食物推向遠端并最終將大便排出體外依賴于一套精密的神經肌肉運動協(xié)調運動系統(tǒng),這里面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可能發(fā)生胃腸道動力障礙,這里面有的疾病如胃食管反流可以僅表現為輕微的反流癥狀,有的疾病如假性腸梗阻則可能造成終身依賴靜脈營養(yǎng)。透過這些不同的癥狀,這些疾病有著共同的本質,都是胃腸道動力障礙造成的。惡性的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是腸衰竭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科腸衰竭患者中15%的原因是動力障礙性疾病。在其它更普遍的腸衰竭疾病中,如短腸綜合征,異常的動力(見于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也是影響患者脫離靜脈營養(yǎng)的重要因素。這些疾病可能導致患者終身依賴靜脈營養(yǎng)支持。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與構成腸衰竭的其它病因如短腸綜合征、腸瘺、機械性腸梗阻等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病理生理機制,其研究依賴于消化道動力測定,近20年來高分辨率測壓技術的進展使這類疾病的深入研究成為可能。目前該技術已經常規(guī)應用于食管測壓、胃十二指腸測壓和直腸測壓,在胃食管反流病和便秘的診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表列出了從食管到結腸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中可能受益于外科治療的病種,在這些疾病,明確的壓力診斷有助于鑒別診斷和確定手術治療的適應癥或禁忌癥。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是一類繼發(fā)于小腸瘀滯后的細菌過度繁殖造成的臨床綜合征,多繼發(fā)于短腸綜合征,在腸切除后的腸適應以及抗動力的藥物治療效果疊加下,腸管發(fā)生擴張伴有動力減弱,腸道對細菌的廓清能力下降從而發(fā)生SBBO,造成腹脹、腹瀉、發(fā)熱、消化不良等癥狀。腸道對細菌的廓清能力本質上依賴于移行性復合運動,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時會因而發(fā)生動力改變。這一臨床問題的確切解決方案是腸道整形手術,包括以系列術式,我們把它叫做胃腸道動力外科。這些手術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縮窄腸管減輕腸管瘀滯而促進腸動力。假性腸梗阻是小腸動力障礙的最嚴重形式,其表現為在沒有機械性梗阻的情況下,小腸無法將內容物有效排向遠端腸管,變現為類似于梗阻的臨床表現并最終導致營養(yǎng)不良。按病理機制大致可以分為神經病變和肌肉病變,其病理表現往往無特異性,很多情況下經影像和手術探查排除機械性腸梗阻后獲得診斷。小腸測壓的敏感性高于影像學,可能在剖腹探查術前明確診斷,并可以鑒別神經病變和肌肉病變。慢性便秘的診治中,結腸測壓有可能輔助鑒別慢傳輸便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更重要的是,輔以小腸測壓,可以在術前確定一類伴有小腸動力障礙的便秘患者,這部分患者僅僅按照結腸慢傳輸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效果不佳,術前小腸動力測壓有助于提前識別。美國神經胃腸病和動力學會推薦以下情況進行胃十二指腸空腸壓力測定:嚴重的無法解釋的提示運動障礙的上消化道癥狀(比如,反復發(fā)作的惡心嘔吐,疑診假性腸梗阻者);鑒別神經病變和肌肉病變性小腸動力障礙;嚴重慢性便秘進行結腸次全切除術之前;嚴重動力疾病進行小腸移植之前;懷疑機械性腸梗阻但無影像學證據。外科手術在胃腸道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診治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前面介紹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外科改善胃腸道動力的其它例證還有胃食管反流病、胃癱、便秘。2019年05月13日
5009
1
7
-
曹建新主任醫(yī)師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我到底是胃腸功能紊亂、植物神經紊亂還是心理疾病?醫(yī)學可以通俗地把人的疾病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儀器可以查出的疾病,第二類是總是有各種不舒服,儀器檢查卻查不出什么病。比如老是胸悶、心慌,卻查不出心臟問題;老是胃肚子不舒服,但總查不出胃腸道有什么大問題;很多部位老是莫名其妙隱隱疼痛,在什么部位就總懷疑什么有問題。這第二種情況不僅患者難受而且感到困惑,醫(yī)生同樣很困惑。胃腸道是出現這類疾病的最常見的器官之一。我們來看2個案例。雖然是個案,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很有代表性。醫(yī)生自然就不用說了,就是普通人也一定在你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中見過不少這樣的人。案例1:青年女性,老是肚子不舒服,脹氣 放屁。已有三年之久,三年前由于上高中飲食熱冷饑飽的原因,常胃痛拉肚子,并伴有腸脹氣放屁。08年9月來N市讀大學后漸漸不拉肚了,但一直脹氣,而且很利害,并伴有口臭,吃水果后排氣更嚴重?,F在每天一次大便正常,但每次大便需15分鐘左右,便后老感覺沒排凈似的,很不舒服。我是一個內向的女孩,總郁悶,擔心期中、期末考,獎學金、英語四、六級過關等等,而且因為肛門排氣,總怕同學說我,我感覺很自卑、無奈,長期治療不見效,很無助! 曾看過很多醫(yī)生,有中醫(yī),西醫(yī)。吃過好多種XX啦唑,西尼替叮,雷尼替叮,黃蓮素等治腸胃炎癥的藥,有時吊水就好,停水又拉又脹。也吃過幾十副中藥,沒有什么明顯效果。后又到北京、上海大醫(yī)院看,做了腸鏡、查了血都說沒問題,只有輕微的痔瘡,醫(yī)生診斷為胃腸功能紊亂,開藥為金雙歧,蒲地蘭,消炎片,吃了一開始很有效,幾天后就又是老樣子。也有個醫(yī)生說是心理疾病,要我看看心理醫(yī)生。我覺得沒有什么心理疾病,主要是老是肚子不舒服才會經常情緒很差,如果肚子問題解決了,就沒有什么心理問題了。求醫(yī)生幫幫我。這是一位幾年前通過好大夫網咨詢后獲得治療的患者的痛苦經歷,經過治療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都有明顯改善。案例2:也是一位通過好大夫網就診患者的自述:本人在XX醫(yī)院后勤工作,2009年家里發(fā)生變故,后出現心臟早博,就醫(yī)當地醫(yī)院后按照冠心病治療,無效。然后胃出現疼痛(特別重的鈍疼),住院按返流食道炎和淺表胃炎治療一個半月,稍有效果。2012年春節(jié)突發(fā)房顫,經醫(yī)院治療后未再發(fā)生,但是隨之而來的左前胸疼痛刺痛,心動過速,血壓高,頭暈,頭痛,呼吸困難,以及夜里睡覺時有窒息感,哈欠打不出來,腿部刺痛,手臂刺痛,大便不成形…………一系列癥狀,本人為了求醫(yī),南至深圳,北到哈爾濱,中醫(yī)治療,西醫(yī)治療,錢花了將近二十萬,可是病確越來越重,2015年春,胃腸再度鈍疼,而且有緩慢的痙攣感覺,按不完全梗阻治療未效,而且開始伴隨不停打嗝,噯氣。嚴重影響了生活,本人一度輕生,可是孩子小,家里還有老人。咬牙堅持,曾經一個月住了四次醫(yī)院,各種檢查的資料有十多厘米厚,等于把整個人從里到外翻了個遍,可仍然沒有查出根本性問題,都是小毛病。后來在網上找到了曹建新主任,看到患者痊愈后的留言我的眼淚就下來了,幾乎和我一樣的朋友都已經治療好了!??!讓我看到了治愈的希望,我馬上給曹主任留言,但是覺得說不清楚,于是在上傳我的所有檢查資料之后,又約了曹主任的語音咨詢,曹主任沒等我說完就把我還有的癥狀說得一清二楚。而且讓我在線填了三個評估表格。最后讓我去常州住院治療。我迅速安排好家里,到了常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曹主任認真負責的地接待了我,安排了特需病房。經過曹主任以及同事們研究,給出了一個治療方案,吃藥的第二天胃腸的疼痛就減輕了(此前一直腹部彌漫性疼痛),胸部及后背的疼痛也開始減輕?。?!奇跡出現了,隨后的半個月時間,身體的不自覺抽搐沒有了,胳膊和腿部的刺痛也消失了,胃口也好了,體重也開始回升了(以前150斤左右,2015年一年就瘦到了116斤數)。吃東西也不用擔心了……總結起來這類胃腸病有些共同特征:1.癥狀多,自己感覺很難受;2.醫(yī)院各檢查找不到可以治療的疾??;3.不舒服的癥狀常常還超越胃腸系統(tǒng),除了胃腸還經常有頭昏,渾身疼痛,疲勞感明顯,睡眠不好;4. 有的醫(yī)生說沒什么大病,沒關系,因此容易被家人或同事誤解,甚至會被別人認為裝??;5.醫(yī)生通常診斷為胃腸功能紊亂,植物神經紊亂,治療效果不好;6.也有些醫(yī)生會說是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聽起來很不能接受,很生氣;7.患者自己對胃腸道的癥狀和想象常常特別關注,過度解讀,而且常常多從負面解讀。擔心是不是嚴重胃腸疾病的早期表現;8.喜歡通過網絡查病,對號入座,自己當自己的醫(yī)生;9.很多人都有非常痛苦的求醫(yī)故事。幾乎吃遍所有可能有關的胃腸道藥物;10.性格細膩,敏感,做事認真,追求完美;胃腸功能紊亂雖然發(fā)生在胃腸,但和胃腸本身的關系倒反而比較小,因此,只從胃腸論治,效果常常不理想。胃腸功能紊亂的確和心理壓力,工作或生活中的事件以及脾氣性格特征有很大關系,但除了少部分可能合并有焦慮抑郁,其中的大部分不是心理疾病。2017年10月06日
19130
8
20
-
于濤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消化內科 屁是人生之氣,因此人生難免在放屁時遇到一些小尷尬。比如跟朋友聚餐,或者同乘電梯時,腹中腸鳴倒還可忍,最怕突然安靜時你卻放了一個屁,尷尬指數絕對爆棚。肚子脹氣這件事,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逗留約100~150毫升的氣體,當氣體量增多時,就形成胃腸道脹氣,同時也會感到肚子脹,甚至自己敲肚子像敲鼓一樣。作者簡介:于濤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消化內科入選中山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培育計劃及孫逸仙紀念醫(yī)院逸仙優(yōu)秀醫(yī)學人才計劃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VA Health Center胃腸研究所訪問學者擅長:消化內科疾病診治,消化內鏡檢查及手術操作熟練1.三種類型的脹氣細分辨臨床上常見導致胃腸脹氣的原因主要有三類:功能性腹脹,生理性腹脹和病理性腹脹。如果認為胃腸脹氣僅是由飲食不當造成的,總是抱著忍一下就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是容易耽誤病情的做法,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主要因工作繁忙、熬夜、暴飲暴食、吃肥膩食物、高淀粉類食物、喝酒、情緒緊張等誘發(fā),45歲以上的人往往逐漸開始出現消化功能減弱,也容易發(fā)生功能性腹脹;而生理性腹脹多見于新生兒,多在吃奶后出現;病理性腹脹則更加需要關注,多是由一些消化道器質性疾病引起,比如肝硬化、胃/十二指腸潰瘍、膽管疾病、膽結石、腸道腫瘤等。因此發(fā)生腹脹時,不能全當成消化不良處理,建議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查明病因,方便治療。當出現莫名其妙的脹氣連續(xù)3天以上,無法緩解,且越來越嚴重;長期感到肚子脹氣或打嗝、放屁不止,排便不暢;經常放屁、體重減輕、或是排出淺色、惡臭的糞便,若出現以上3種原因,一定要及時就診,請教于醫(yī)生。2.發(fā)生脹氣的原因小腸中未完全消化吸收的短鏈碳水化合物成分可進入結腸,在腸道細菌,尤其是產氣菌的作用下發(fā)酵,產生氫氣、甲烷等氣體,導致腹脹,甚至腹痛。有研究顯示,飲食中減低短鏈碳水化合物的成分除能減少小腸液體分泌外,亦可減少結腸氣體的產生。除此之外,一些生活、飲食習慣也非常關鍵,進食時邊吃邊說或狼吞虎咽,在不經意間就吃進了很多空氣;生活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焦慮等均可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出現化學性消化不良,食物消化吸收水平下降,結腸產氣增多;還有,大量攝入易發(fā)酵產氣的食物,以及長期飲食不當,腸道菌群失調等,均是造成胃腸脹氣的原因。3.妙用飲食控制脹氣功能性腹脹可通過控制飲食量、低脂、規(guī)律飲食、戒酒、情緒放松等方法來進行緩解。首先,三餐飲食定時定量非常重要,盡量吃溫熱的食物。要學會和養(yǎng)成“總結經驗教訓”的習慣,每次出現胃腸脹氣時要回想發(fā)作之前的飲食情況,下次盡量避免類似的飲食行為。平時盡早識別不耐受的食物,避免飽食,減少果糖、咖啡因、乙醇、乳糖以及產氣食物的攝入,逐漸增加飲食纖維,保持大量通常,并適當補充益生菌等。健康知識小貼士:FODMAP(即短鏈碳水化合物):包括豆類、蘆筍、甜菜根、西蘭花、甘藍、蘋果、桃子、柿子、西瓜、開心果等;果糖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蘋果、梨、西瓜、芒果、蜂蜜等日常飲食;乳糖主要來源于牛奶、奶酪等日常飲食中。易產氣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花生、山芋、麥麩、洋蔥、甘藍菜、谷類以及地瓜、馬鈴薯等。醫(yī)生建議您,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來和肚子脹氣說byebye:改變習慣:吃東西時需細嚼慢咽,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常喝粥湯:多次少量的進食米湯、大麥湯或稀的梗米粥、大麥粥。喝點稀醋:每天飲2-3次稀醋,或者每天早上喝杯檸檬水,天天喝瓶酸奶,能保持胃內酸化食物的能力,提高消化功能,也有利于保持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注意細節(jié):避免碳酸飲料、口香糖,多喝溫開水,少喝飲料。多做運動:避免餐后久坐,適當增加運動,如快走、體操等。運用腹式呼吸:有利于刺激胃腸蠕動。有氣就排:暫時回避下人群,釋放出來可以讓胃腸舒解下。參考文獻:1.周福生,祝淑貞.功能性消化不良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臨床消化雜志.2005;17:256-258.2.常雄飛,張聲生.低FODMAP飲食在腸易激綜合征治療中作用的研究進展.胃腸病學.2016;21:701-704.3.海鄰.排掉脹氣,全身輕松.人人健康.2011;第22期:56.4.范志紅.食物溫度也會影響消化.家庭醫(yī)藥.2014;第3期:66.本文系于濤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5月15日
22231
5
7
-
范學順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肛腸科 常有些患者在應用抗生素后,突然發(fā)生腹瀉,大便帶膿血,伴有腹脹,腹痛,嚴重者伴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血壓下降。個別病例還出現糞便中有粉紅色黏膜樣碎片,大小不一。于是有部分人開始精神不集中甚至精神恍惚。從其臨床表現看,這些人很可能患了菌群失調癥。在我們人類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又稱為腸道菌群,這些菌群約有400以上菌種,它們構成了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腸道菌群按一定比例組合,各菌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tài)平衡。其生理學機能主要是:合成維生素、協(xié)助營養(yǎng)素的消化與吸收、產生糖皮質激素作用增強因子等,在機體感染防御中起一定作用。如果人體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后,敏感腸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乘機繁殖,從而引起菌群失調。此外,長期食用無纖維食物,使腸道細菌易位,腸道菌群出現不平衡,也會導致菌群失調癥的發(fā)生。菌群失調癥往往出現結腸黏膜壞死與潰瘍,這與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有關,有些抗生素可使某些細菌增殖,產生蛋白質毒素,因而破壞了腸黏膜,出現了系列腹瀉癥狀。一旦確診菌群失調后,必須立即停用原抗生素,根據菌群分析以及藥物敏感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以抑制過度繁殖的細菌。并應用活菌制劑、菌群促進劑等進行治療。必要時運用中醫(yī)中藥辨證治療,以盡快消除癥狀,恢復健康。本文系范學順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6月21日
7561
0
2
-
李勇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在我的專家門診(綜合醫(yī)院臨床心理科)非常常見,患者往往非常痛苦,卻不知道該到哪里就醫(yī),有必要在這里做一個系列介紹,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幫助。(另外,我想對很多來訪者表示十分抱歉,由于平時有專家門診、院內會診、教學任務、科研課題、論文論著、編寫教材、科普宣傳、管理會議、學術交流、心理咨詢等事情,還希望多陪陪家人和孩子,所以不能及時回復各位的問題,請見諒。)D女士的生意做得很大,家庭和睦,在外人看來,D女士應該很幸福,但實際上,D女士最近兩年非??鄲?,反復心慌、胸悶、坐立不安,頭暈、頭痛、背痛、腰痛,整夜難眠,蓋了被子嫌熱、掀了被子嫌冷,睡醒了一身汗,白天還怕冷,大熱天穿著羽絨服,還不讓開空調。為了看病,北京、上海的大醫(yī)院幾乎跑遍了,奇怪的是,各種身體檢查都沒發(fā)現明顯異常,最后,在神經內科著名專家的勸說下,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想法,很不情愿的到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臨床心理科我的專家門診就診,第一句話就是“我真的沒心理毛病,身體難受真的不是想出來的”,我也微笑著回答她:“臨床心理科不是只看心理問題的”,在認真聽了D女士描述的不適癥狀和以往的檢查結果后,我基本可以斷定她這些癥狀屬于“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是綜合醫(yī)院臨床心理科最常見的一類癥狀。植物神經也稱自主神經,不受意志控制是它名稱的由來,大家想想看,我們身體的很多功能是“自動化的”,比如心跳、呼吸、消化、出汗、末梢循環(huán)、肌肉協(xié)同等,其實都是由自主神經或稱植物神經控制的,植物神經由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于相互平衡制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tǒng)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xié)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會導致不同的臨床表現,如出現胸悶、憋氣、心慌、瀕死感等心臟神經癥;胃痛、胃脹、嘔吐、腹瀉等胃腸神經癥;其他如多汗、頭痛頭暈、視力惡化、失眠、健忘、皮膚發(fā)麻、皮膚發(fā)癢、痛經等臨床癥狀。但是,身體還沒有發(fā)生明顯器質性改變,所以,各種輔助檢查往往顯示基本正常,于是,很多醫(yī)生可能會說你沒病,但你明明很多不適,非常痛苦啊。小結一下就是:如果身體反復出現各種不適,并且多集中在自主神經控制的器官,而各種檢查基本正常的話,就很有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可以治療的,而且,只要方法對路,大多數人有明顯效果。才治療了20天,D女士的各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幾乎都消失了,她不禁感嘆“真沒想到我的怪病在臨床心理科看好了,要知道這樣,早來看就好啦!””。首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對癥下藥,具體方法且聽下回分解。本文系李勇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6月11日
27017
16
1
-
李繼昌主任醫(yī)師 鄭大一附院 消化內科 一是胃腸功能自然衰退,蠕動減弱;加之活動少,吃蔬菜不夠,有的患有糖尿病等易出現便秘,得了便秘不去看醫(yī)生,自己購買番瀉葉長期服用,結腸鏡發(fā)現結腸黑病變;然而有的認為便秘是多年的老毛病,不在乎,可是消瘦,乏力等這些微細的變化已在默默進行,直到大便出血才看醫(yī)生,結果被診斷為結腸癌。二是多年老胃病,燒心,泛酸,自服中成藥可緩解,然而,疼痛性質改變常被忽視,如夜間痛醒,痛的規(guī)律改變等應警惕胃癌可能,也要及時看醫(yī)生。三是尿不暢,尿等待,自以為前列腺肥大,老毛病不及時檢查,忘了前列腺癌的危險。四是害怕檢查,一來怕花錢,而來怕受罪,誤信虛假廣告,作些非必要的檢查,花錢不少,延誤了病情。五是十分迷信保健藥品,尤其是沒有準字號的中成藥,一些偏方,長期用造成肝腎不可挽回的損傷。相信科學,與時俱進,有病及時去醫(yī)院。2011年08月28日
4748
1
0
-
朱孔錫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 消化內科 在平時的門診病人中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都主訴自己排便異常:(1)是大便次數多,一日3次以上;(2)是大便性狀改變:不成形、伴或者不伴有粘液、膿血;(3)是肚臍周圍或下腹部隱痛不適;(4)是大便不盡感(便后還感覺有便意);(5)是一但進食生、辣、涼的食物即出現腹瀉。 上述癥狀的病因很多,臨床上常見的可能的病因有: 1. IBS(腸易激綜合癥):是一種功能性腸功能紊亂,目前認為是一種功能性疾病。多見于年輕病人,做出這樣的診斷之前,要首先進行胃腸鏡或胃腸鋇餐檢查、上腹部B超檢查、肝腎功能、血糖、甲功(T3、T4、TSH)等檢查,之后,如果無明顯疾病,才能考慮本病。也就是說,這個病是一個排除性的診斷,所以,不能輕易作出。2.非特異性結腸炎,就是除了炎癥性腸?。↖BD)以外的一般的結腸炎癥。3.特異性結腸炎:主要指炎癥性腸?。↖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4.結腸息肉:有多發(fā)性結腸息肉、家族性結腸息肉病。5.甲狀腺機能亢進:就是平時說的甲亢引起的胃腸道的功能異常,一旦甲亢治療好轉,胃腸道癥狀(腹瀉)會很快消失。6.結腸癌:多見于年齡稍大一些的病人。但臨床上也經常發(fā)現20歲左右的結腸癌、胃癌病人。因此,如果有上述癥狀,最好就醫(yī)行結腸鏡檢查。2010年09月14日
13658
0
0
相關科普號

程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程芳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肛腸科
2183粉絲120.7萬閱讀

李晨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晨 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醫(yī)院
消化內科
211粉絲97.9萬閱讀

范大慶醫(yī)生的科普號
范大慶 主任醫(yī)師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兒童青少年心理科
3173粉絲201.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