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希諾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1. 區(qū)分骨質疏松的類型 例如,反映骨吸收的標志物(如 BGP、CTX)明顯升高,說明骨轉換率快,常見于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如「甲旁亢」、骨腫瘤等)及絕經后骨質疏松(即「原發(fā)Ⅰ型骨質疏松」);反映骨形成的標志物明顯降低,說明骨轉換率慢,常見于老年性骨質疏松(原發(fā)Ⅱ型骨質疏松)。 2. 預測骨丟失和骨折風險 骨代謝標志物水平越高,說明患者骨折風險越大。 3. 用于評估骨質疏松的病情轉歸。 4. 用于指導抗骨松治療的藥物選擇 骨代謝標志物升高,表示 「骨轉化」能力增強,宜選擇「抑制破骨細胞藥物」,如雙膦酸鹽等;骨代謝標志物降低,表示骨轉化能力降低,宜選擇「促進成骨細胞藥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 5. 用于評估抗骨松藥物的療效 「 骨代謝標志物 」能夠比「骨密度(BMD)」 更快地反映抗骨質疏松藥物的治療效果,因為骨密度(BMD)測定骨量變化較慢,需半年甚至一年,而且變化數值很小不便于評估,而「骨代謝標志物」變化快,2 ~ 3 個月就可以反映治療效果,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有很大的幫助 。 需要指出的是,骨代謝標志物水平只能反映骨質丟失快慢,并不能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依據。要診斷骨質疏松,仍需依靠脆性骨折史和雙能 X 線吸收檢測法(DXA)測定的骨密度。2021年10月10日
509
0
1
-
董健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骨科-脊柱外科 中國全面脫貧了,可是在大家身體里有個東西正在悄悄返貧——骨頭。到了中老年以后,人們的骨量由于各種原因一點點丟失,骨量的丟失導致身體不同部位產生疼痛,比如腰痛、背痛等等。當骨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骨質疏松這一“沉默的殺手”將會給骨頭猛烈的一擊,患者不但身高變矮,疼痛還會加重,甚至輕微的外力,甚至一個噴嚏、日常的家務都會造成椎體骨折,這讓很多老年人困擾不已。骨質疏松找上你了嗎? 現在就教您如何發(fā)現身體里潛伏的“沉默殺手”。本視頻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領銜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團隊創(chuàng)作,為大家介紹了骨質疏松的早期識別和診斷方法。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 董健團隊復旦大學醫(yī)學科普研究所本文受以下項目資助: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編號:20DZ2312000)上海市衛(wèi)健委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項目(編號:GWV-10.2-XD11)徐匯區(qū)科普項目(編號:XHKP2020036)2021年10月06日
1526
5
14
-
羅建平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骨科 大家一定天天從不同的渠道聽到骨質疏松癥這種病,那么您對骨質疏松癥了解多少呢? 一個擁抱就能把肋骨折斷,一個噴嚏就能讓脊柱骨折。你相信嗎??但這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骨質疏松癥。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1940年的定義中,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 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和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其中,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包括青少年型)。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指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疾病和(或)藥物及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松。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病率不斷上升。研究表明,2016 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36%。 骨質疏松癥的病因有很多。1.內分泌因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降鈣素等激素。2.遺傳因素:包括D體基因、受體基因、生長因子β等基因。3.營養(yǎng)因素:包括營養(yǎng)缺乏、營養(yǎng)攝入不足等因素。 4.失用因素:包括老年人戶外運動減少、長期臥床等因素。 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也包括很多,比如年齡>65歲,絕經、運動過少、日照不足等。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較為典型。以腰背部疼痛多見,還會導致身高變矮、駝背,骨質疏松的骨折多發(fā)生于脊柱壓縮性骨折、橈骨遠端骨折,此外,骨質疏松癥對呼吸系統(tǒng)的也有很大的影響。 您知道骨質疏松癥主要靠什么進行診斷嗎?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雙能量X線吸收測量法(DXA)。此外,還有生化檢查、X線檢測等方法。 預防骨質疏松癥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預防。 首先,您要戒煙限酒,因為吸煙、酗酒都是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的高風險因素。 第二,合理飲食,經常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就很不錯。 第三,科學補鈣。如果通過飲食的補鈣量不足,可以攝入鈣劑和促進鈣劑吸收的維生素D3. 老年人群及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建議鈣劑攝入量為1000~1200 mg/d,維生素D3攝入量為800~1200 U/d。 第四。曬太陽是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重要途經,每天30分鐘左右的日照十分重要。第五,適度運動,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強健骨骼,預防和延緩骨質疏松的發(fā)生。 第六。保護肝腎功能,因為這兩個器官對我們鈣劑的吸收和轉化至關重要。 當您得了骨質疏松癥,應該如何治療呢?單純的補鈣是不行的,人體骨骼的形成就像蓋房子一樣,鈣相當于蓋房子用的磚,還需要搬磚的工人---維生素D。此外,降鈣素和地舒單抗也常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如果您的骨質疏松癥比較嚴重,還可以注射一些二膦酸鹽類的藥物,通常每年1次,通常連續(xù)注射3年。當發(fā)生骨質疏松癥骨折時,也可以進行外科治療,最常用的方法是經皮椎體成形術,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骨水泥”。 現在您知道如何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了嗎?如您對如何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有疑問,請咨詢每周四全天來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門診東區(qū)1樓7號診室,得到專業(yè)的建議進行科學的預防和治療。2021年09月24日
679
1
1
-
楊迪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 骨科 概述Kümmell病由德國醫(yī)生Hermann Kümmell于1895年首次報道,又稱為遲發(fā)性創(chuàng)傷后椎體塌陷、缺血性椎體骨壞死、椎體骨折不愈合及椎體內裂隙等。 該病多見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患者就診時通常表現為腰背部疼痛及椎體塌陷所致的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椎交界處是僵硬的胸椎轉變?yōu)榛顒佣容^高的腰椎的區(qū)域,應力較為集中,是Kümmell病最常累及的區(qū)域。據統(tǒng)計,約60%的Kümmell病發(fā)生于T11~L1節(jié)段,其中以T12椎體病變最為常見。胸腰段脊柱活動度大,過早、反復的應力刺激使骨折端愈合困難,會導致骨折不愈合或假關節(jié)形成。 Kümmell病是由初期創(chuàng)傷造成的脊柱隱匿損傷,短期內疼痛消失,但一段時間后癥狀復發(fā)、加重并出現進行性的脊柱后凸畸形為臨床特點的疾病。該病主要特征為輕微創(chuàng)傷后,經歷一段癥狀隱匿期,之后再發(fā)生遲發(fā)性的椎體塌陷伴后凸畸形。Kümmell病早期癥狀輕微,病程長度不一,容易延誤診治,晚期椎體塌陷,椎體內假關節(jié)形成伴脊柱后凸畸形,常常引發(fā)嚴重頑固性腰背部疼痛,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脊髓壓迫癥,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影像學表現椎體內出現真空裂隙征(Vacuum cleft sign,VCS)是椎體缺血性壞死的特征性X線及CT表現,VCS通常提示骨折的不愈合,需高度懷疑Kümmell病的發(fā)生,但不能作為Kümmell病的特異性的確診依據;反之,X線片上未發(fā)現VCS并不能排除 Kümmell病。MRI檢查結果取決于檢查時VCS內容物:滲出液體,T1像表現為低信號,T2像表現為高信號。氣體,T1、T2 像均表現為低信號。 臨床分期Ⅰ期:椎體高度減少20%,通常有鄰近的椎間盤退行性病變;Ⅲ期:椎體后方皮質破裂合并脊髓壓迫,主要癥狀是腰痛伴或者不伴脊髓損傷癥狀。 治療Kümmell病一般不會自然愈合,采用傳統(tǒng)的臥床休息、佩戴胸腰椎支具外固定等保守治療常常無效。手術治療目的主要是緩解疼痛、恢復椎體高度、糾正后凸成角(復位、矯形)、解除神經壓迫(減壓)、重建脊柱穩(wěn)定性(固定、融合)。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微創(chuàng)治療(PKP或PVP),短節(jié)段釘棒固定(減壓)聯合傷椎椎體成形術,短節(jié)段釘棒固定聯合傷椎植骨術,經椎弓根截骨矯形聯合后路固定,椎管減壓、椎體切除支撐重建聯合后路固定術等等。 Kümmell病多數為高齡患者,全身情況較差,常合并多種內科疾病,手術耐受性較差,開放內固定手術風險高,并發(fā)癥多,而且由于骨質嚴重疏松,即使是使用椎弓根螺釘強化技術進行固定仍然容易出現內固定失敗、融合率低等并發(fā)癥。Ⅲ期Kümmell病的椎體由于后壁塌陷不完整,行骨水泥椎體強化術時存在骨水泥椎管內滲漏的風險。存在骨壞死的椎體單獨行骨水泥強化治療,術后有較高的椎體再塌陷、骨水泥移位及破碎等并發(fā)癥。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95歲,反復腰背痛3月加重10余天。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史。診斷考慮:胸12椎體骨質疏松性骨折不愈合。 術前影像學檢查手術過程經椎弓根穿刺,正位、側位透視確認穿刺針位置。 C臂透視確認穿刺針穿過椎體后緣、位置良好。 更換工作套管,C臂透視確認工作套管位置良好。 左右側分別置入球囊,予以擴張,C臂透視見球囊擴張滿意。 取出球囊,經工作套管注入骨水泥,C臂透視見椎體高度部分恢復,骨水泥填充滿意。 術后隨訪患者術后腰痛即刻緩解,已起床活動,順利出院。出院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堅持抗骨質疏松治療。門診隨訪三月,效果滿意。2021年09月21日
2837
0
7
-
張耀國康復師 北京康復醫(yī)院 骨科中心 骨質疏松癥是一個“老生常談”的題目。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已和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并列成為世界性的常見疾病。由于骨質疏松癥會造成高骨折風險,骨折的發(fā)生會給患者個人和社會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因此,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2018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首次組織并發(fā)布了中國骨質疏松癥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指出我國40-49歲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3.2%,50歲以上人群為19.2%,65歲以上人群高達32.0%。但是,相比于骨質疏松癥的危害,多數民眾對骨質疏松癥的理解仍然只是停留在缺鈣補鈣的層面上。面對占據世界老年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老年人群,關注骨質疏松及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是一個迫切的話題。 一、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二大類。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fā)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一般發(fā)生在婦女絕經后5~10年內;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一般指老人70歲后發(fā)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fā)性骨質疏松主要發(fā)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相比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及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由于發(fā)病原因明確, 二、病因 1、年齡因素 隨年齡增加,每年皮質骨約有0.3%~0.5%的丟失。老年人由于骨髓基質細胞向成骨細胞方向分化受抑,成骨細胞分裂增殖緩慢及骨形成因子合成代謝受阻,由破骨細胞轉變?yōu)槌晒羌毎倪^程受到抑制、活性衰退致骨形成期延長,骨形成率降低,同時破骨細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活性卻仍相對處活躍狀態(tài),所以導致骨質疏松的發(fā)生。 2、雌激素和雄激素 雌激素有促進成骨細胞發(fā)生、分化、增殖的功能;雌激素減少,成骨細胞減少,活性降低,骨形成減少骨質丟失加速,常有脊柱骨質疏松,女子在經絕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不足,補充雌激素可以減慢或防止骨質疏松癥。雄激素減少造成骨質疏松可能機制有:①可能是雄激素缺乏使成骨細胞活性下降,同時對甲狀旁腺素作用的敏感性增高,引起骨吸收增強。②雄激素經P450芳香化酶作用,芳香化為雌激素,然后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調節(jié)骨代謝。故男子在更年期后,也常有脊柱骨質疏松和骨折。 3、1,25-(OH)2D3合成減少 曬太陽太少,肝臟功能下降,腎臟功能下降均可以影響1,25-(OH)2D3合成,因而影響鈣的吸收、骨的重建和鈣的排泄。 4、營養(yǎng)障礙 老年人因咀嚼功能下降,胃納欠佳,腸道功能失常致蛋白質吸收減少,新骨生長緩慢。營養(yǎng)性蛋白質缺乏,骨有機基質生成不良,使膠原組織的成熟發(fā)生障礙。 5、內分泌性骨質疏松 1).降鈣素 人體降鈣素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絕經后婦女降鈣素值較絕經前婦女明顯降低,使其破骨細胞的功能加強,骨吸收活躍,骨生長降低,造成骨骼的微結構改變,骨脆性增加。 2).甲狀旁腺素(PTH) 隨年齡老化后PTH水平明顯上升,其原因可能與年齡老化導致血鈣降低從而引起PTH分泌增多有關。PTH的分泌與血鈣濃度呈負反饋,雌激素減少亦可使骨對PTH的敏感性增強,從而導致骨鈣的釋放,骨礦物質的加速流失。 3).皮質醇增多癥 4).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甲狀旁腺素(PTH)分泌過多會引起鈣磷代謝失常,骨吸收加劇,使骨質疏松發(fā)生更早、更快、更嚴重,并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痛癥狀,尤其是腰腿部更明顯,輕則容易勞累,重者行走困難,甚至不能站立。 5).糖尿病骨質疏松 數據表明,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BMD)下降,1/3的患者符合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1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均存在骨量丟失,且與病程呈正相關,2型糖尿病大多數患者存在骨量丟失與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同時也影響蛋白質的正常代謝,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而且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飲食控制,他們的每日食物攝入少于正常人群,導致鈣攝入減少,如果同時攝入大量的膳食纖維會導致鈣吸收減少加劇,所以糖尿病患者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情況普遍,建議增加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中鈣的攝入量。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可能通過影響骨骼強度而增加骨折風險(如糖尿病腎?。┗蛟黾拥癸L險(如并發(fā)視力下降、腦血管疾病、神經病變),另外,骨量下降可能增加足部及踝關節(jié)的骨折風險。 6).廢用性骨質疏松 不活動每個月約可丟失骨質量的1%。由于不活動、不負重、對骨骼和成骨細胞的機械刺激減弱,造成肌肉萎縮,骨形成減少,骨質吸收增加。骨骼發(fā)育程度和骨量大小與運動密切相關。臥床一周,骨量丟失1%,相當于全年的生理性骨量丟失量。大量研究證明,適度體育鍛煉可以明顯增加人體的骨質密度,調節(jié)機體的骨代謝,使身體的骨質總量適度增加。此外,戶外運動減少和日照減少,使維生素D合成減少,從而使腸道鈣磷的吸收下降,使骨形成和骨礦化降低均可導致骨質疏松。 7).遺傳 家系調查發(fā)現,16%~62%的骨密度由遺傳因素決定。 三、骨質疏松癥典型癥狀 1.身高變矮 身高縮短3cm以上。骨質疏松會導致疼痛,疼痛癥狀出現不久,患者的身長會縮短。 患者的脊椎椎體負重不斷增加,胸椎、腰椎容易壓縮變形,時間一久,患者會變矮。 一般來說,椎體縮短兩毫米,身高會縮短三厘米到六厘米。 2.駝背 骨質疏松還會使人駝背,很多人中年之后就開始出現彎腰駝背的現象。這是由胸椎、腰椎的負荷量導致的,導致脊椎前傾,從而導致駝背。骨質疏松越嚴重,駝背越明顯。 3.疼痛 最常發(fā)生疼痛部位:腰背,髖部,下肢,足跟?;颊邥杏X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特征表現:明顯全身骨痛、夜間休息靜息痛、翻身疼痛。 骨松性疼痛臨床診斷率低,與慢性腰背肌勞損,骨關節(jié)病等引起的疼痛不易鑒別。骨骼、關節(jié)疼痛,單純吃止痛藥、氨糖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4.骨折 非外傷或輕微外傷發(fā)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從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顒佣l(fā)生的骨折。發(fā)生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 骨關節(jié)炎與骨質疏松癥往往相伴發(fā)生,骨關節(jié)炎與骨質疏松要同時治療。 四、診斷 1.骨質疏松癥(osteoprosis)以絕經期婦女及老年人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最為多見,繼發(fā)于其他疾病的繼發(fā)性骨質疏松較少見。 2.常見癥狀是背痛,多見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線檢查見最明顯的骨質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體的塌陷可表現為魚尾樣雙凹形或楔形變,椎體有時甚至完全壓扁。 4.骨計量學檢查或定量組織形態(tài)學測量。能觀察到骨代謝及骨量的異常變化。 五、預防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yǎng)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fā)育性疾?。槐苊忾L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fā)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松治療藥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藥物。成年后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后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二是預防骨質疏松患者發(fā)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fā)生率。 六、治療 1.基礎措施 (1)調整生活方式①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②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③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huán)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jié)保護器)等。 (2)骨健康基本補充劑1)鈣劑我國營養(yǎng)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量),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mg。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約400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500mg~600mg。2)維生素D成年人推薦劑量為200單位(5μg)/d,老年人推薦劑量為400~800IU(10~20μg)/d。治療骨質疏松癥時劑量可為800~1200IU(目前國內銷售的鈣劑和維生素D復合制劑中維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建議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應為30ng/ml(75nmol/L)以上,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應定期監(jiān)測血鈣和尿鈣,酌情調整劑量。但是,如患者伴有腎結石及高尿鈣,則應慎用鈣劑及維生素D制劑。 2.藥物干預 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 (1)藥物治療適應證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fā)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2021年09月13日
487
0
4
-
梁繼興主任醫(yī)師 福建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有位老師,年輕的時候是我見過最有氣質的前輩,如今駝背看門診,而周圍也很多人受到骨質疏松的折磨,愿天下無松! 骨質疏松是一個衰老性疾病,不止腰背酸痛腿抽筋,容易引起身高變矮,駝背彎腰,形象大損自然自信心影響巨大,還會影響心肺功能,影響運動能力,肌肉減少,后患無窮… 1,絕經后女性60歲以上男性,查一下骨密度,有問題及早處理, 2,增加日曬不怕黑,飲食均衡,別太素別太高蛋白,加強肌肉訓練 3,補鈣和維生素D只是像沙石鋼筋需要水泥,需要找醫(yī)生全面評估骨質疏松的嚴重度和骨折風險,制定方案配合藥物讓它們停留下來加固骨骼 4,骨質疏松不是一掛了之,兩天出院,很有必要第一次治療之前排除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內分泌科是最合適的核心科室 5,骨質疏松不是一啟動治療就5-10年,需要3-5年評估一下方案是否合適,因為人總會變化, 6,新藥老藥都要充分評估再使用, 7,防治骨質疏松是一輩子的修煉科目,持之以恒很重要, 8,乳腺癌前列腺癌婦科腫瘤甲狀腺癌風濕性疾病腎病綜合征過敏性疾病胃病等等很多都會影響骨代謝,記得問您的主治醫(yī)生,會不會影響骨質疏松發(fā)生 別到骨折了才想起骨質疏松 您get到了嗎?2021年09月05日
1114
1
5
-
魏琴主任醫(yī)師 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骨質疏松癥現已成為中老年人又一重要健康問題,其中這6大類人群更易患病。四大典型癥狀助力骨質疏松的早期診斷,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兩大治療方法助力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 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以全身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從而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19.2%,其中男性患病率為6.0%,女性患病率則高達32.1%。顯然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中老年人群繼糖尿病、高血壓后又一重要健康問題。 六大人群要注意易患OP (1)具有不明原因慢性腰背疼痛的50歲以上女性和65歲以上男性; (2)45歲之前自然停經或雙側卵巢切除術后女性; (3)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4)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5)存在多種骨質疏松危險因素者,如高齡、吸煙、制動、長期臥床等; (6)具有以下影響骨代謝的疾病病史者:包括性腺功能減退癥等多種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風濕免疫性疾病、胃腸道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腎病及心肺疾病等;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和過量甲狀腺激素等。 四大臨床表現有助診斷OP (1)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是骨強度下降的最終體現,髖部和椎體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重要臨床表現。 (2)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痛 不明原因的慢性腰痛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也是大部分患者就診的首要癥狀。常在翻身時、起坐時以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腰背疼痛、全身骨痛或者周身酸痛,且負荷增加時加重甚至活動受限。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重要線索。 (3)身材變矮或脊柱畸形 嚴重骨質疏松癥患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等脊柱畸形。脊柱畸形會使身體負重力線改變,從而加重脊柱、下肢關節(jié)疼痛。隨著骨量丟失,脊柱椎體高度丟失,椎間盤退變,整個脊柱縮短5~10cm不等,從而導致身長縮短。胸腰椎脆性骨折或身高減低3cm(或1年內身高減低2cm)或駝背的老年患者,可作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重要依據。 (4)心理異常和低生存質量 骨質疏松癥患者可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異常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遠離OP傷害 (1)科學膳食 保證每日膳食豐富、營養(yǎng)均衡是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基礎生活方式。飲食上應多吃鈣和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牛奶、蔬菜、魚類、蛋類、豆腐、菌菇、燕麥、奶制品等。同時還應堅持低鹽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以增進食欲,促進鈣的吸收。注意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 (2)充足日照 維生素D除了來源于食物,還依靠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而合成。一般將面部及雙臂皮膚暴露照射15~30min即能滿足合成的需要,建議選擇陽光較為柔和的時間段,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合理運動 中年人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配合全身肌肉力量訓練,每周3~7次,運動量逐漸增加;老年人可選擇散步、慢跑、跳舞、騎車等中強度運動,以及啞鈴、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力量訓練。另外,老年人還應增加手膝位、坐位、站位等平衡練習,每周3~5次。個人應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強度和時間,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但要注意少做軀干屈曲、旋轉動作。 (4)預防跌倒 中老年高危人群和家屬應提高防護意識,避免走樓梯,家庭走道保持通暢,衛(wèi)生間安裝夜燈、安全扶手、鋪防滑墊:必要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 (5)注意監(jiān)測骨密度 伴有影響骨代謝的內科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或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地塞米松、甲強龍等)的患者,需督促其定期至醫(yī)院檢測骨密度,必要時進行規(guī)范抗骨質疏松治療。 (6)端正心態(tài)減壓力 骨質疏松癥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常被忽略,主要包括睡眠障礙、焦慮、抑郁、恐懼、自信心喪失等心理異常。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也會造成社交障礙等心理負擔。因此,應重視和關注骨質疏松癥及其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評估,并視情況干預,使患者正確認識骨質疏松癥,幫助其消除心理負擔。 兩類治療不可少 (1)骨健康基本補充劑治療 鈣劑和維生素D是日常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基本藥物。 ①鈣劑: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我國居民日常飲食鈣攝入量約為400mg,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也可選擇合適的鈣劑予以補充。長期或大劑量使用鈣劑應定期監(jiān)測血鈣及尿鈣水平,同時高尿酸血癥患者補鈣時應多飲水、多運動,防止腎結石形成。 ②維生素D:成人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400IU(10μg)/d,65歲及以上老年人推薦維生素D 攝入量為600IU(15μg)/d。維生素D用于防治骨質2021年09月04日
931
0
0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關于骨質疏松有哪些誤區(qū)?提起“骨質疏松”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種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醫(yī)藥費高和生活質量低(即“四高一低”)的特點。人們往往認為骨質疏松是機體衰老不可抗拒的必然結果,對它的防治及宣傳教育遠遠不像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那么重視,因此,老百姓存在許多認識誤區(qū),甚至許多基層醫(yī)生對此也有不少誤解。在此,對骨質疏松常見的有關問題做一科普,以期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1骨質疏松不是什么大毛?。垮e!骨質疏松的危害絕不僅僅是彎腰駝背、身高縮水、腰背疼痛腿、抽筋等,還可導致胸廓畸形、胸悶氣短、骨脆性增加,容易發(fā)生骨折……最嚴重的骨折當屬發(fā)生在髖部的骨折,可導致患者長期臥床、失能,發(fā)生尿路感染、肺炎、褥瘡等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壽命。2沒癥狀就不是骨質疏松?錯!在許多人看來,只要沒有腰背疼痛、化驗血鈣不低,就沒有骨質疏松癥,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首先,在骨質疏松癥的早期,患者往往沒有癥狀或癥狀很輕微,因此很難被察覺,而一旦感覺自己腰背痛或出現骨折時再去診治,病情往往已經不是早期。其次,低血鈣也不能作為骨質疏松的診斷依據,這是因為當尿鈣流失導致血鈣下降時,“低血鈣”會刺激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后者可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動員骨鈣入血,從而使血鈣得以維持正常。事實上,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血鈣往往并不低。因此,不能根據有無癥狀以及血鈣是否降低來診斷骨質疏松,“骨密度檢查”才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對于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如絕經前期婦女、50歲以上男性等),無論有無癥狀,都應當定期去醫(yī)院作骨密度檢查以明確診斷,而不要等到發(fā)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3骨質疏松癥屬于老年病,跟年輕人不沾邊?錯!人們通常把骨質疏松癥視為老年病,好像它與年輕人不沾邊。事實上,骨質疏松癥并非老年人的“專利”,時下有些三、四十歲的中青年,尤其是體型消瘦的年輕女性,也有可能罹患此病,這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如今生活在城市的許多年輕白領,平常缺乏戶外鍛煉,日光照射不足,吃飯?zhí)羰郴蜻^度節(jié)食,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喜嗜煙、酒、咖啡等等,上述種種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可能年紀輕輕就患上骨質疏松癥。4老了再考慮預防問題?錯!骨組織與其他組織一樣,時刻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舊骨不斷吸收(骨吸收),新骨不斷形成(骨形成)。從出生到青年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使得人體骨量逐漸增多,在30歲左右,人體的骨量達到最高值(即“骨峰值”),此后,“骨形成”逐漸小于“骨吸收”,骨量慢慢減少,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后的5~10年,由于雌激素銳減,使得骨量流失大大增加。青春期是骨骼生長的高峰時期。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注重飲食補鈣及運動鍛煉,就可以獲取較高的“峰值骨量”,年輕時儲備的“峰值骨量”越高,年老時發(fā)生骨質疏松的時間就越晚,程度也越輕。所以,預防骨質疏松癥,應從青少年抓起,為預防骨質疏松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進入中老年以后才開始補鈣及鍛煉,其預防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5只要血鈣不低,就沒必要補鈣?錯!血液中的鈣濃度通過多種激素(如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等)的調節(jié)得以維持在狹小的正常區(qū)間內。當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導致血鈣下降時,機體會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增加破骨細胞活性,動員骨骼中的鈣釋放入血,使血鈣得以維持正常;反之,當膳食中鈣攝入過量時,鈣調節(jié)激素通過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使多余的血鈣沉積于骨。由此可知,血鈣正常并不說明骨骼就一定不缺鈣,事實上,即便是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其血鈣水平仍然可能是正常的,血鈣水平并不能反映骨質疏松存在與否以及嚴重程度。因此,患者是否需要補鈣,不是根據血鈣水平,關鍵要看患者是否有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以及骨密度的檢測結果。6只要補足了鈣,骨骼就不會缺鈣?錯!說到預防骨質疏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補鈣!其實,光補鈣是不夠的。如果說鈣是構成骨骼的“基石”,那么,維生素D就是把“基石”輸送到骨骼當中的搬運工。如果體內維生素D不足,即便補充再多的鈣,身體也無法有效吸收。不僅如此,維生素D缺乏會引起“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強骨吸收,從而引起和加重骨質疏松。因此,骨質疏松患者在補鈣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的來源有三:日光照射后由皮膚合成;深海魚、蛋黃、牛奶等食物;補充維生素D制劑。7骨質疏松是因為缺鈣,“治療骨質疏松 = 補鈣”?錯!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但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并不都是因為缺鈣,主要是由于骨代謝失衡,骨質流失速度超過骨質形成速度所致。因此,單純依靠補鈣來治療骨質疏松往往不夠,關鍵是要解決骨代謝失衡的問題——阻止骨流失、促進骨生成。因此,補鈣必須與抗骨質疏松藥物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治療骨質疏松癥。目前公認的骨質疏松癥治療方案是以鈣劑和維生素D為基礎,再加至少一種抗骨質疏松藥物??构琴|疏松藥物分為兩大類:即“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抑制骨吸收的藥物主要包括二磷酸鹽類、降鈣素及雌激素,其中,雙磷酸鹽類主要用于絕經期后婦女及男性的骨質疏松癥;降鈣素對骨質疏松伴有骨痛的患者效果較好;雌激素可用于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防治。促進骨形成的藥物主要有甲狀旁腺激素,主要用于有骨折高發(fā)風險的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构琴|疏松藥物均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和使用。國外的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正規(guī)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規(guī)范服用抑制破骨或促進成骨的藥物,對于預防骨折來說仍然是無效的。換句話說,雖然補充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有助于延緩骨量丟失,但不能替代抗骨質疏松藥物。8鈣補得越多越好?錯!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10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等一系列疾病,得不償失……9經常喝骨頭湯,能夠預防骨質疏松?錯!長久以來,喝骨頭湯一直被認為是補鈣的良方。實際上,骨頭里的鈣很難被溶解出來,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其實很低,一碗骨頭湯的鈣含量不過10毫克,還不及一杯牛奶鈣含量(約200mg)的1/20。而且,骨頭湯里溶解了大量的脂肪,經常食用還會引起高血脂。因此,用骨頭湯補鈣并不可取。10骨質疏松易引發(fā)骨折,故患者少動為好?錯!有些骨質疏松癥患者由于害怕跌倒骨折,因而不敢去戶外運動,這種做法并不可取。我們知道,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有賴于經常性的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可以有效防治骨質疏松,特別是在戶外陽光下活動,還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好在專業(yè)康復醫(yī)師的指導下保證每天半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及負重訓練,如步行、健身跑、爬樓梯、打太極拳等,這類運動既又能刺激骨骼,增加或維持骨量,防止骨量過多丟失,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有效地防止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即使已臥床不起的骨折病人,也應該經常讓家人把自己推到戶外,曬曬太陽,在家人幫助下讓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和鍛煉。注意盡量避免跳繩、仰臥起坐等可導致椎體壓縮的動作。11“人老骨松”乃自然規(guī)律,治也沒用?錯!許多人認為骨質疏松是機體老化的必然結果,既避免不了,也無法逆轉,只能聽天由命,因此,沒必要治療。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的確,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年齡有關。進入老年以后,隨著體內性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加速,骨形成減緩,導致骨量減少及骨質疏松。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能聽天由命,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包括補充鈣劑及活性維生素D、補充雌激素或雙膦酸鹽等等),可以減少骨量丟失,緩解腰背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骨折的發(fā)生。從治療的角度而言,無論何時均可顯效,治療肯定比不治療好,早治療肯定比晚治療好。12治療骨質疏松,不必長期用藥?錯!骨質疏松是一種慢性代謝性骨病,因為骨代謝比較緩慢,骨量的變化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顯現出來的,所以,抗骨質疏松藥物的療程至少1年?;颊邞龊么虺志脩?zhàn)的思想準備,不能急于求成,切忌因短期內骨量增加不明顯就認為藥物無效而擅自停藥或換藥。2021年08月20日
891
0
1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哪些人需要測量骨密度?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強度下降和骨折風險增加為特征的骨骼疾病,多見于絕經后女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后果,可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然而,骨質疏松癥這一常見且危害較大的疾病的診斷尚不及時,絕大多數患者直到發(fā)生了骨質疏松性骨折時才被診斷。作為骨質疏松癥診斷的金標準,骨密度測量尚未被廣泛認識。因此,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哪些人需要測量骨密度,以實現早預防、早發(fā)現、早干預,進而避免骨折的發(fā)生。什么是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之一,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因而容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通俗來講,就是原本堅固的骨頭因為種種原因逐漸變酥變脆,密度減低,質量變差,難以承受本應承受的壓力(圖1),碰到輕微的外力就容易發(fā)生骨折(即脆性骨折,或骨質疏松性骨折)。正常人的骨骼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骼 目前,骨質疏松癥已成為我國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而且對于老年女性這個問題尤為嚴重。最新的全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達32.0%,其中男性為10.7%,女性為51.6%。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后果,約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會在一生中發(fā)生至少一次骨質疏松性骨折。骨折后患者不但痛苦,而且生存質量大大下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然而,骨質疏松癥這一常見且危害較大的疾病并沒有得到大家充分的認識,甚至曾被稱為是一種“寂靜的疾病”,這是由于絕大多數患者在疾病早期時被漏診,直到出現了明顯的骨骼疼痛、甚至發(fā)生了骨質疏松性骨折時才被診斷。因此,早預防、早發(fā)現,進而早期干預,避免骨折發(fā)生是非常重要的。02骨密度檢測在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和治療中有什么用處? 雙能 X 線吸收檢測法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測定的骨密度是骨質疏松癥診斷的重要手段,也是迄今為止國際公認的診斷 “金標準”。DXA測量的是單位面積骨骼所含的骨量,即面積骨密度(圖2)。通過特定部位面積骨密度的測量,我們可以了解到病人是否存在骨量的減少;進一步結合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及必要的生化檢測,我們就可以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進而給予合理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監(jiān)測骨密度進行療效的評估和治療方案的調整。 關于DXA檢測骨密度的測量部位,通常推薦腰椎、股骨近端部位,如果這兩個部位不能測量,可以考慮測量橈骨遠端三分之一的部位。03.哪些人需要進行骨密度檢測?3.1 女性65歲以上和男性70歲以上者: 鑒于骨質疏松癥多發(fā)于老年人,如果您是女性并且年齡大于65歲,或者您是男性并且年齡大于70歲,那么無論您是否有相關癥狀,都推薦您通過DXA檢測骨密度,以了解有無骨質疏松。3.2 女性65歲以下和男性70歲以下,有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危險因素: 這里提示雖然您是小于65歲的女性或者70歲的男性,但是如果您有1個或1個以上的骨質疏松危險因素,那么同樣推薦您進行骨密度檢測。 所謂的骨質疏松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了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其中不可控因素主要有種族(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老齡化、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煽匾蛩匕ǎ孩俨唤】瞪罘绞?體力活動少、吸煙、過量飲酒、過多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營養(yǎng)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鈣和/或維生素 D 缺乏、高鈉飲食、體重過低等。②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包括多種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風濕免疫性疾病、胃腸道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慢性腎臟及心肺疾病等。③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和過量甲狀腺激素等。3.3 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如果您本人或者您的一級親屬曾經有過脆性骨折(輕微外力導致的骨折),那么無論您的年齡是多少,均建議您進行骨密度檢查。3.4 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性激素對于骨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雌激素尤為重要,這也是骨質疏松癥多發(f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原因。雌激素降低后破骨細胞的骨吸收功能增強,超過了成骨細胞介導的骨形成作用,導致骨強度下降。此外,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體內均具有對抗氧化應激的作用,各種原因導致的性激素水平低下可導致體內的活性氧類堆積,促使間充質干細胞、成骨細胞和骨細胞凋亡,使骨形成減少。因此,即使您正值壯年,如果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性激素水平低下,也推薦您進行骨密度檢測。3.5 X線攝片已有骨質疏松癥改變者: X線攝片可粗略評估骨量和是否存在骨質疏松性骨折。骨量丟失可在X線中表現為骨密度減低,但不能發(fā)現早期的骨質疏松。因此,如果您進行的X線攝片已經顯示您的骨骼有骨質疏松改變,說明您已丟失了較多骨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推薦您盡快進行DXA檢測骨密度以明確是否達到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以便及時開始抗骨質疏松治療。3.6 接受骨質疏松治療且進行療效監(jiān)測者: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慢性疾病,它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接受治療期間需要進行藥物療效監(jiān)測。其中DXA檢測的骨密度已被廣泛采用作為療效判斷的指標。目前推薦在藥物首次治療或改變治療后每年、效果穩(wěn)定后每1-2年重復骨密度測量,以監(jiān)測療效。而且,最好在同一個醫(yī)院的同一臺DXA儀器上進行檢測,以保證前后結果比較的可靠性。3.7 有影響骨代謝疾病或使用影響骨代謝藥物史者: 有很多疾病或藥物可影響骨代謝,詳見3.2中可控危險因素。如果您屬于這一類人群,那么應該積極地進行DXA檢查以監(jiān)測骨密度受影響的情況。3.8 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質疏松癥一分鐘測試題回答結果陽性:IOF 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如下(表1),您可對照自己的情況進行“是”或者“否”回答。只要其中有一個問題回答為“是”,即可認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表1. IOF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來源: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3.9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Asians,OSTA)結果≤1: 如果您是絕經后女性,還可通過OSTA評分實現骨質疏松癥風險的快速評估。只要明確自己的年齡和體重即可通過下述公式計算:OSTA 指數 =[體質量(kg)-年齡(歲)]×0.2。那么如果您計算出來的OSTA指數≤-1,那么推薦您進行骨密度檢查??傊?,鑒于骨質疏松癥的常見性以及危害性,如果您符合以上9條中的任意一條,建議您前往醫(yī)院就診及時進行骨密度檢測,以除外或者盡早診斷骨質疏松癥,實現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因不及時治療導致的骨折以及更大的社會、經濟負擔。2021年08月08日
1267
0
0
-
彭松林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 脊柱外科 曾經在深圳市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遇見過這樣一位病人,是年逾七旬的賀阿姨。她晨起疊被子時突感胸腰背部劇痛,臥床休息連翻身都不能,兒子將她送到醫(yī)院一檢查,居然是胸椎骨折了。賀阿姨百思不解,不就是彎腰疊個被子嘛,怎么就骨折了呢?當彭醫(yī)生告訴她這是骨質疏松性骨折時,賀阿姨和她兒子異口同聲:“骨質疏松我們懂,那不是年紀大了人人都逃不掉的嘛,我們也補鈣了??!怎么還這么嚴重?”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的健康問題。世衛(wèi)組織將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松日,將骨質疏松癥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為了影響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三大殺手。而據2014年《 近十年我國各地區(qū)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狀況》報告,中國40歲以上骨質疏松癥患者已超過1.12億,但其中絕大部分人對骨質疏松這種靜悄悄的流行病的認識和賀阿姨差不多,“我懂”其實是個大誤會?。∧敲?,對于骨質疏松,哪些是我們必須知道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骨質疏松緣來骨組織的成骨細胞,在受力大的部分“制造骨骼”,而破骨細胞,它們破壞、吸收骨組織。成年人的骨骼就是在這樣的“拆建”過程(骨代謝)中維持著動態(tài)平衡。年齡超過40歲后骨組織建的速度保持不變,但是拆的速度卻增加。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隨著年齡的增大,日積月累的破壞吸收最終蛀空骨骼。尤如樹木老朽,干枯老化、木內結構中空,輕微搖動的外界刺激就會自行產生裂縫或墜落于地??人源驀娞缟踔了⒀蜡B被子,胸腰椎骨折了;不小心跌倒,屁股著地髖部骨折了;提個重物或抱小孩,腕部骨折了……這并非笑話!世衛(wèi)組織將骨質疏松定義為骨密度降低和骨組織微架構衰退,并伴有骨脆性增加、骨折風險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有許多因素可以導致或加重骨質疏松:1.全身性疾病吸收不良、肝腎疾病、乙醇中毒、光照不足等都可以擾亂骨代謝;2.飲食與營養(yǎng)狀態(tài)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足等;3.內分泌因素雌激素低下、甲狀旁腺激素低下等;4.活動與負重 喪失肌肉收縮將會加快骨丟失,不活動的人比活動的人易產生骨質疏松。骨松癥狀知多少1.骨質疏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最初并無任何不適。2.隨著病程的進展,身體會感覺到腰酸背痛、甚至全身骨痛,沒有固定的部位,也說不上來哪里痛,常感到乏力不堪。3.病情進一步加重時,會發(fā)生骨質疏松脆性骨折,就是遇到輕微暴力而導致的骨折。最常發(fā)生脊柱壓縮性骨折,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的身材變矮、駝背,嚴重者如王阿姨疼痛劇烈床上翻身都不能。而最嚴重的脆性骨折是髖部骨折,通常平地跌倒甚至扭轉就可發(fā)生,產生嚴重并發(fā)癥,其中20%會在1年內因各種并發(fā)癥而死亡,死亡率甚至高于乳腺癌,而剩下的患者中50%會致殘。另外骨松骨折由于骨吸收過強和骨形成不足,折斷處的骨骼常難以痊愈,極易發(fā)生二次骨折。多“松”才算骨質疏松建議所有的成年人,如果有以上癥狀時,應該及時就醫(yī),盡早做骨密度檢查。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DEXA)是診斷金標準。骨密度數據主要看T值(可查閱往期文章了解)。骨密度測定不但用于診斷骨質疏松,也用于隨訪骨質疏松的病情變化和評價骨質疏松藥物治療的效果。科學用藥,不怕骨松確診為骨質疏松時,請到規(guī)范的醫(yī)院就診,和醫(yī)生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遵循醫(yī)囑,堅持規(guī)范用藥,骨質疏松也就沒那么可怕了!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主要分為鈣片、維生素D、雙膦酸鹽、激素類似物四大類,它們具有完全不同的功效。1.鈣片的作用在于補充鈣的供應,延緩骨丟失,是骨質疏松的基礎用藥之一。2.維生素D可幫助機體鈣的吸收,增加骨的礦化以及改善骨質量。3.雙膦酸鹽如阿侖膦酸、唑來膦酸等通過抑制破骨細胞來抑制骨吸收,有助于體內的鈣元素沉積在骨骼之中。連用三年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4.激素類藥物,功能在于模仿人體的生理激素,以延緩骨質疏松癥的發(fā)展。特立帕肽作為一種甲狀旁腺激素衍生物,有良好的成骨作用,患者終身可接受總療程為2年的治療,多數患者使用3個月即可改善骨轉換指標,6個月就可以觀察到骨密度的改善。骨松性骨折的常見治療骨松性胸腰椎骨折如果疼痛劇烈或無法耐受長期絕對臥床的患者推薦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這種手術優(yōu)勢在創(chuàng)傷小,通常局麻即可,能夠增加椎體強度和穩(wěn)定性,一定程度恢復正常椎體形態(tài)及承重,明顯改善椎體疼痛,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動,減少長期臥床并發(fā)癥,幫助患者盡快回到正常生活,如前文所述賀阿姨術后兩天就走著出院回家了。賀阿姨胸11骨質疏松性骨折椎體成形術前后影像片(圖片來自深圳市人民醫(yī)院脊柱科) 身體條件或其他因素不允許手術的,保守治療臥床期間要加強營養(yǎng),但千萬不能總躺著不動,應加強護理并積極進行呼吸訓練和肢體運動,預防肺炎、下肢靜脈血栓、褥瘡、心腦血管意外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關于補鈣關于補鈣說法很多,產生了不少誤會,如賀阿姨一樣大多數老年人認為“治療骨質疏松就是補鈣”,也有認為“補鈣會導致腎結石”。近日,天津醫(yī)院趙嘉國醫(yī)生一篇關于鈣劑或維生素D補充和社區(qū)老年人骨折發(fā)生的相關性的文章,更是引起媒體大勢宣傳“鈣劑和維生素D對骨質疏松癥無效”,號稱徹底顛覆骨質疏松癥防治理念。其實各種說法并非毫無道理,卻也不是絕對正確。1.鈣是骨質疏松的膳食補充劑,但是缺鈣并不是骨質疏松發(fā)生的唯一因素,如果單純補充鈣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為骨質疏松的發(fā)生是由于鈣的吸收、鈣的沉積、骨重建等很多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除了鈣元素,還涉及到維生素D、激素等多種物質。2.補鈣與腎結石沒有必然聯系,甚至腎結石患者也需要補鈣,80%腎結石是草酸鈣,適量的補充鈣,更是可以減少機體草酸含量,減少腎結石的形成。因此,骨質疏松患者不是不能補充鈣劑,而是不能過度補鈣。主張補鈣同時提高鈣吸收率更為重要。3.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的問題是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工作失去了應有的平衡,造得少而拆得多,所以即便有再多的建筑材料也于事無補。這也就是單純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不能減少骨質疏松骨折發(fā)生率的原因。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骨質疏松癥患者沒有足夠的建骨原料,即使調整好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工作平衡,也只能望洋興嘆!在醫(yī)生建議下進行正規(guī)的抗骨質疏松治療,其中鈣和維生素D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用藥,除非存在明確的危險因素,萬萬不可偏廢。防治骨松注意事項1.調整生活方式:多食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適當戶外活動;避免嗜煙、酗酒、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注意是否患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huán)境的保護措施,防止各種意外傷害;作息規(guī)律。2.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補鈣應選用含量較高、制劑溶出度好、吸收好和生物利用度好的鈣劑;中老年人在補鈣的同時更應補充一定的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在服用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安全性。3.與骨質疏松作斗爭不是一蹴而就的,預防應從娃娃抓起,需要終身努力。簡介:彭松林,醫(yī)學博士(M.D)、哲學博士(Ph.D),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yī)師、博士后導師,香港大學博士畢業(yè),從事脊柱外科臨床工作10多年,獲得“深圳市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稱號。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南加州大學深造學習。目前是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分會(COA)基礎學組青年委員,NASS、ASBMR、ORS會員。擅長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等疾?。┑奈?chuàng)和開放手術,骨質疏松脊柱骨折的微創(chuàng)手術。科研團隊長期從事骨質疏松及骨折的基礎和轉化醫(yī)學研究。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Small,JBMR,Bone,JOR等權威期刊發(fā)表 SCI 論文 40 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基金近 15 項。彭博士門診時間地點:每周二全天;深圳市人民醫(yī)院(二門診)門診大樓12樓5號診室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地址:深圳市羅湖區(qū)東門北路1017號(地鐵3號線翠竹站D出口)掛號電話:0755-822977912021年08月06日
779
0
2
骨質疏松相關科普號

脊柱外科醫(yī)生許煒教授的科普號
許煒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骨科
2679粉絲9.8萬閱讀

黃曉春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曉春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474粉絲2.7萬閱讀

王琴琴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琴琴 醫(yī)師
南平市第一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230粉絲3.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