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9月16日
929
0
0
-
2019年09月12日
1008
0
1
-
2019年09月08日
797
0
1
-
張川主任醫(yī)師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 在2009年,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人體內(nèi)血液25-羥基維生素D水平超過30 ng / ml的,患糖尿病的風險是1/3,而高于50 ng / ml的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到1/5。 25-羥基維生素D低于30 ng/ml被認為是維生素D缺乏,這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高于50 ng/ml的人高出5倍。 2011年在阿聯(lián)酋迪拜舉行的第21屆世界糖尿病大會上,很多專家提出: “維生素D可降低1型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同樣也能改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性或胰島素抵抗?!? 維生素D為什么會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 世界各國學者的研究表明,60%-70%的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維生素D水平下降。維生素D除了決定鈣吸收的作用外,還有很多其他不為人知的效果。 1. 除了骨組織,其他組織細胞,如胰島B細胞也能表達維生素D受體,維生素D可以調(diào)節(jié)胰島 B細胞內(nèi)外鈣的儲存,促使胰島B細胞產(chǎn)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2.維生素D能夠抑制胰島細胞凋亡過程。對于接受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的患者,維生素D對胰島細胞移植物的生存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3.維生素D能夠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有研究提示,當人體內(nèi)的維生素D濃度由25nmol/L增加到75nmol/L時,胰島素敏感度則增加60%左右。 4.糖尿病是一種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維生素D能調(diào)節(jié)炎性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 如何補充維生素D 1.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合成維生素D,每天堅持曬30~60分鐘,可以有效的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 然而一層防曬霜,一把太陽傘,甚至是一塊透明的玻璃都能將紫外線輕松阻隔。 加上年輕人工作繁忙,每天不能保證曬到足夠時間的太陽;老年人即使有空閑時間可以曬太陽,但他們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能力太差,僅僅為年輕人的1/3;況且還有陰雨天、霧霾天、環(huán)境污染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想通過曬太陽來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簡直是太難了。2019年08月22日
1554
0
2
-
吳良平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普外科 首先我們得知道阿斯巴甜是一種什么東西,它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由于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約200倍,要比一般的蔗糖含更少的熱量,所以常常被用于餅干、面包、雪糕、飲料等食物里面。據(jù)研究,阿斯巴甜并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它常常被糖尿病患者和減肥人士做為糖的代替品,它雖然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是也不宜多食。因為阿斯巴甜會在人體內(nèi)被分解成三種有害物質:甲醇、天門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醇:估計大家都聽說過,甲醇是一種神經(jīng)毒素,它繼而會被分解成甲醛,甲醛是會導致人體致癌。天門冬氨酸:它是一種刺激性毒素,會刺激神經(jīng)細胞致死。苯丙氨酸:如果它單獨存在時它會使15%對它過敏的人出現(xiàn)痙攣和抽搐,而且和進食的量無關。此外,如果進食過多或者在懷孕期間可以導致腦部永久的傷害甚至死亡。在1972年的研究中,進食阿斯巴甜的猴子幼嬰,出現(xiàn)痙攣及死亡。所以還是建議少食。2019年08月13日
7079
0
0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nèi)科 一、血糖高只是癥狀,不是原因。 針對癥狀(血糖高),而不針對背后的原因,這樣是治不好糖尿病的,只會讓病情越來越惡化。導致糖尿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二、糖尿病是因為體內(nèi)產(chǎn)生了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血糖居高不下。 目前用于治療糖尿病的,有很多降糖藥,最常見的手段是注射胰島素,這些藥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 然而,這種方法只是治療了糖尿病的癥狀,并不能治病,疾病只會越來越惡化,因為胰島素抵抗(病因)不會有所改善。 三、胰島素抵抗的真正成因 1.導致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正是胰島素自己(并不是高血糖)。很多患者不改變飲食,依賴胰島素降血糖,實際上可能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加重病情,而且,高胰島素還與胰腺癌的發(fā)生有關。 2.胰島素水平高,才是真正的病因。很早以前就發(fā)現(xiàn),胰島素抵抗發(fā)生一段時間以后,就會被診斷為糖尿病。一個人體內(nèi)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程度,被稱為糖尿病前期患者。 事實上,這種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我們生活里很常見,很多人認為,胰島素抵抗是由肥胖,長期血糖高等引起。因此高胰島素才是胰島素抵抗的原因。 3.胰島素減少,能緩解胰島素抵抗 有研究于今年7月發(fā)表在Obesity雜志上,研究將43名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分為2組。一組進行隔天斷食法(alternate‐day fasting, ADF),就是將斷食——不斷食——斷食——不斷食……不斷交替,每隔一天進行斷食的飲食方式。在斷食日,他們只能攝入25%的熱量,不需要斷食的時候,每天攝入125%的熱量。另一組實行每日限食法(daily calorie restriction , CR),要求他們每天都攝入75%的熱量。對照組每天攝入100%的熱量,整體比前2組多出25%的熱量,3個組以各自的飲食方式堅持實行1年的時間。整個研究進行下來,實行隔天斷食法和每日限食法的人,攝入相同的總熱量,與對照組相比,表現(xiàn)出相同的減重效果.但隔天斷食法的受試者比其他2組,空腹血胰島素水平更低,對胰島素抵抗表現(xiàn)出更好的改善。其他的指標,甘油三酯,血壓,C反應蛋白等變化不大,雖然研究并沒有告訴我們,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差異。 但它明確表明了,雖然隔天斷食法與每日限食法有相同的減肥效果,但前者能更有效降低空腹血胰島素,緩解胰島素抵抗??赡芤认佴录毎?,不喜歡被頻繁地拉去做高負荷的工作,真正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元兇,可能并不是高血糖,而是持續(xù)較高的胰島素。 4.1-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抵抗 在臨床上,1-型糖尿病患者也經(jīng)常發(fā)生胰島素抵抗的問題。按理說,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胰腺β細胞基本不會分泌胰島素了,怎么還會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呢? 是因為血糖太高?還是因為注射大量外源胰島素導致的呢?在Obesity雜志上,有一篇文章揭開了1-型糖尿病患者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的原因。研究者先假設,1-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抵抗是由注射的外源胰島素導致,為了將血糖和胰島素的影響分開,研究采取了3個組(每組10人)的對比試驗。 3個組分別為:健康對照組:〔胰島素正常,血糖正?!?。GCK-MODY組 :〔胰島素正常,血糖高〕。1-型糖尿病組: 〔胰島素高,血糖高〕。通過對照前兩組,分析高血糖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通過對照后兩組,分析高胰島素對胰島素抵抗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血糖高,并沒有引起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而正是高濃度的胰島素產(chǎn)生了胰島素抵抗。表明醫(yī)源性高胰島素血癥,是1-型糖尿病患者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5.兩個研究告訴我們,高胰島素水平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如果要逆轉或緩解胰島素抵抗,光降血糖還不行,關鍵要降低體內(nèi)胰島素含量。藥物確實可以降糖,但是,沒有降低胰島素水平的能力,只要控制糖攝入,胰島素水平才能下來。 6.高胰島素與胰腺癌的發(fā)生有關 胰腺癌很難被發(fā)現(xiàn),往往在晚期才被診斷出來,這使它成為最致命的癌癥之一,而且隨著肥胖的增加,這種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增加。肥胖和早期2-型糖尿病會增加胰腺癌風險,但其背后的因果關系一直是個謎。在2005年,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上的一個研究,在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以后,發(fā)現(xiàn)高胰島素與胰腺癌呈明顯的正相關。 在所有參與者中,胰島素濃度最高的病人比最低的患胰腺癌的風險高出2倍。繼這個相關性研究之后,最近,2019年8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發(fā)表在CELL的一項研究又發(fā)現(xiàn),高胰島素與胰腺癌之間的重要關系。 研究人員通過降低小鼠(易患胰腺癌的)的胰島素水平,發(fā)現(xiàn)低濃度的胰島素能使小鼠降低患病風險。這也證明了高濃度的胰島素,是產(chǎn)生胰腺癌的重要因素。 7.高胰島素血癥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有大量的肥胖成人體內(nèi)都存在這種情況。 我們把目光都放在血糖上,治療手段都是針對血糖,而真正的罪魁禍首胰島素卻被大部分人忽略。這個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它能幫我們看清肥胖、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關聯(lián),為早期發(fā)現(xiàn)并預防胰腺癌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8.其實不只是糖尿病,現(xiàn)代西方醫(yī)學治療很多疾病,都只是發(fā)明藥物,針對癥狀,而不是治療疾病。最終結果是,病情越來越惡化,病人掏了很多醫(yī)療費,卻在不斷地加重自己的病情。 糖尿病的原因,不是高血糖,而是胰島素水平太高,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大部分人都搞錯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繞,或者說不理解。 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甚至是一個非常顛覆性的理論。 高胰島素,這紛紛擾擾的萬病之源,而它卻掩人耳目,將罪責嫁禍于血糖,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賊喊抓賊』的意味。 無奈,現(xiàn)在治療糖尿病,胰島素被稱為萬能神藥,用他來控制血糖(癥狀),實際上可能加重病情(胰島素抵抗),等待病人的結果是各種并發(fā)癥。 對于那些每天吃糖(米面糖)的人來說,胰島素確實救了他們的命,讓他們多活了幾年,但是,他們同時也失去了一個逆轉疾病的機會。 只是用藥物來控制血糖,而不控制糖的攝入,這就像是在下雪天掃雪,如果雪不停,地上的雪是掃不完的。 生活中常見的很多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癥等,看上去不一樣,其實可能是互通的,實際上和胰島素抵抗的關系巨大。 9.怎么做才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少吃或者不吃糖(低碳飲食),不刺激血糖,不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水平自然會下降。當然,還可以嘗試其他方法,比如說今天分享的第一個研究,可以嘗試隔天斷食法,這種做法執(zhí)行起來會有些難度,一開始不適應低碳,可能有低血糖的風險。當然,斷食并不是完全的不吃不喝,完全可以根據(jù)身體的反應,可以適當補充點能量。其實道理也簡單,只要減少進餐次數(shù),減少升糖指數(shù),不讓胰島素分泌太多,胰島素抵抗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最重要的,還是要少吃點米面糖。 10.最后不建議正在用藥的人,停掉胰島素和其他降糖藥,如果沒有改變飲食結構,需要繼續(xù)用藥,高血糖風險很大。如果嘗試低碳飲食,可以慢慢減少藥物,最后甚至可以停藥,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11.中醫(yī)藥治療 中醫(yī)藥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并且可大大降低胰腺癌的風險??梢哉f,中醫(yī)藥才是糖尿病的治本之法。并且能有效地防治并發(fā)癥。最常用的中醫(yī)藥治法就是活血化瘀法。2019年08月11日
10900
21
109
-
2019年08月06日
22265
2
2
-
2019年07月30日
1937
1
1
-
2019年07月30日
2218
0
0
-
2019年07月30日
1735
0
0
糖尿病相關科普號

鄭坤坤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坤坤 主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yī)院
眼底病科
1855粉絲20.9萬閱讀

高玉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玉偉 副主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腎內(nèi)一科
1192粉絲140.6萬閱讀

鄒顯彤醫(yī)生的科普號
鄒顯彤 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
605粉絲6.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