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洪橋主任醫(yī)師 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內分泌科 轉自央視新聞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認知:粗糧升血糖較慢,適當吃粗糧有利于控制血糖。事實上,粗糧是個大家族,并不是所有粗糧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糧甚至是“偽粗糧”,它們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細糧還要快。01種類選不對,升糖速度快吃起來口感糯糯的糯性谷物,比如大黃米、小黃米、糯玉米、黑糯米等,升糖速度快。粗細糧等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主要有支鏈淀粉和直鏈淀粉兩種。燕麥、紅豆等粗糧中直鏈淀粉含量多,直鏈淀粉排列很緊密,在體內不容易被分解,對血糖的影響相對較小。而糯性谷物中支鏈淀粉含量多,支鏈淀粉分支多,結構相對松散,容易被消化分解,升糖速度更快。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一定要避開支鏈淀粉含量較多的粗糧。以小黃米為例,小黃米又稱糯小米,很多人喜歡在晚餐時喝點小黃米粥,但實際上,黃米粥比白米粥升糖速度更快。如果需要控制血糖,一定不要大量喝小黃米粥,更不能只用粥當早餐或晚餐,可以先吃些干的主食再喝粥,粥不能熬太爛,同餐要搭配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如牛奶、大豆制品、雜豆、蔬菜等,還要注意把主食放在最后吃,這樣對血糖更友好。02方式吃不對你吃的也可能變成“偽粗糧”在食用方式上,很多人喜歡把粗糧打成粉,然后用水沖成糊喝,覺得方便又營養(yǎng)。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打粉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會讓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升高。從以下表格可以看到,粗糧打粉后GI普遍升高,有些食物直接從低GI變成高GI食物。打粉前后血糖指數(GI)對比(GI<55為低,55-70為中,>70為高)所以,需要控糖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這個“陷阱”。如果喜歡吃粗糧糊又需要控制血糖,則建議優(yōu)先選打粉后升糖指數仍比較低的,如綠豆、扁豆等,少將薏米、黑米等打粉沖糊。沖粗糧糊時,不妨將水換成牛奶豆?jié){和牛奶里含蛋白質、脂肪、鈣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用它們沖粗糧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升糖速度,且口感和營養(yǎng)也更好。沖的時候,可以用一平勺粗糧粉兌150毫升熱牛奶或豆?jié){,可優(yōu)先選牛奶。03即使血糖高也不能只吃粗糧粗糧雖好,但也不要單獨吃粗糧,最好是粗細搭配,粗糧吃太多容易感到不適,比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反酸、打嗝等。從控糖的角度講,粗糧和細糧最好控制在1∶1或是2∶1。腸胃功能比較好的人,可以一半粗糧、一半細糧,甚至粗糧2,細糧1。腸胃功能弱一些的人,可以粗糧占30%,細糧占70%。另外,建議將粗糧均勻地分配到一日三餐里,不要全部集中在某一餐。有些人群晚上吃粗糧后難消化,躺平到床上后可能會出現反酸,這種情況晚上可以少吃或不吃粗糧。▌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科普中國監(jiān)制/李浙?主編/杜顯瀚編輯/林湘瑜作者/于康?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教授審核/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央視新聞轉發(fā)!讓家人知道05月14日
83
0
2
-
國洪橋主任醫(yī)師 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內分泌科 原創(chuàng)喬苒控糖指南糖和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和脂肪更快地升高血糖水平。一些糖尿病人可能會限制或避免食用這些食物,以防止血糖飆升。香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鉀和維生素C,以及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然而,與其他水果一樣,香蕉天然含糖量較高。那么糖尿病人能不能吃香蕉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果糖與精制糖的區(qū)別首先,整個水果不僅含有糖,還含有纖維。一些含精制糖的食物可能含有纖維,但許多富含精制糖的食物,例如烘焙食品和谷物,纖維含量較低。其次,您的身體代謝處理水果中的糖分的方式與精制糖不同。您的身體無需胰島素即可代謝果糖(水果中含有的一種糖)。果糖主要在肝臟中代謝,并轉化為葡萄糖以提供能量。部分葡萄糖會儲存在肝臟中,但大部分會釋放到血液中。水果會升高血糖水平,但其升高速度比精制糖慢。擴展閱讀:為什么水果吃起來那么甜,但大多數升糖指數都不高呢?香蕉如何影響血糖香蕉的成熟度決定了它對血糖水平的影響。未成熟的青香蕉其升糖指數(GI)較低,GI值僅為30,100克的血糖負荷(GL)也較低,僅為5.7。成熟的熟香蕉其升糖指數(GI)為52,當然也屬于低升糖指數,不過已經接近中等升糖指數,低升糖指數和中等升糖指數的分界點為55。其100克的血糖負荷為11.4,屬于中等血糖負荷的水果。更多食物的升糖指數(GI)及血糖負荷(GL)可在控糖指南小程序查詢。未成熟的香蕉之所以比成熟的香蕉GI值及GL值都低,是因為其含有更多的纖維。一項研究表明,每100克未成熟的香蕉含有18克纖維,成熟的香蕉含有4~5克,而過熟的香蕉僅含有2克纖維。隨著水果的成熟,果糖、葡萄糖和總糖的含量也會增加。擴展閱讀:為何低升糖指數(GI)飲食對控制血糖很重要纖維如何影響血糖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和脂肪更容易升高血糖。富含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谷物、豆類、水果和蔬菜,對血糖的影響較小。纖維在血糖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纖維攝入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島素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它還與降低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風險有關?!吨袊悄虿♂t(yī)學營養(yǎng)治療指南》中強調,高膳食纖維飲食(25~36克/天或12~14克/1000千卡),特別是保證可溶性膳食纖維攝入(10~20克/天),有助于控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全因死亡率。水果的纖維含量會影響其血糖升高的程度。纖維含量較高的水果通常升糖指數(GI)較低。低GI水果不像高GI水果那樣容易導致血糖升高。高纖維、低碳水化合物的水果包括但不限于:未成熟或略微成熟的香蕉、番石榴、牛油果、覆盆子、黑莓、蘋果、梨等。擴展閱讀:膳食纖維對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意想不到的好處糖尿病人如何吃香蕉更安全水果雖然含糖,但其還能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香蕉也是很好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來源。香蕉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鈣、磷、鉀、鈉、鋅、鐵等含量如下圖。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也包括香蕉,少量多餐是關鍵,你可以搭配富含蛋白質或脂肪的食物,比如堅果或原味酸奶,以降低血糖峰值。香蕉的攝入量取決于個人的熱量和營養(yǎng)需求。一根普通大小的香蕉約175克左右,可以為你的飲食增加約38克碳水化合物,大約相當于140克白米飯的碳水含量。以下是一些減少香蕉對血糖影響的方法:香蕉與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搭配:蛋白質來源(例如酸奶)或脂肪來源(例如堅果)搭配食用水果有助于血糖管理。選擇稍微未完全成熟的香蕉:成熟和過熟的香蕉比未成熟或稍微未成熟的香蕉含有更多的糖和更少的纖維。注意份量:一根普通大小的香蕉大約相當于140克白米飯的碳水含量。對于2型糖尿病人來說,一次半根香蕉,大約15~20克碳水化合物,是相對安全的。早餐和午餐之間吃半根香蕉,剩下的放冰箱里當下午茶點。擴展閱讀:衛(wèi)健委推薦的適合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食用的20種水果糖尿病人吃香蕉的好處香蕉四季都能買到,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鎂、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經常吃香蕉可帶來以下這些好處??刂蒲獕禾悄虿∪送餐瑫r會存在高血壓癥狀,香蕉里含有的鉀元素含量較高,100克成熟的香蕉約含有256毫克鉀,可減少因高鈉所致的高血壓。香蕉中的鎂則與高血壓存在負相關關系,補充鎂元素可讓血管張力、緊張性下降,對降壓可起到一定好處。改善便秘很多糖尿病人因為腸胃為功能不好或嚴格控制飲食等因素,往往會存在便秘的問題。香蕉中的膳食纖維和糖分能刺激胃腸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吸收水分,讓糞便變軟,更容易排出。需要注意的是生香蕉則不僅不能緩解便秘,還可能會加重便秘。改善睡眠香蕉內的色氨酸含量豐富,其在入體內可轉換成血清素,進而會合成褪黑素,可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擴展閱讀: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和慢性腎病之間的關系總結糖尿病人可以吃香蕉和其他水果。水果是均衡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們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化合物。香蕉富含纖維,有助于降低其對血糖的影響。你可以少量食用香蕉,或者將香蕉與蛋白質或脂肪搭配食用,以降低血糖飆升。香蕉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患有腎病的糖尿病人需要注意,因為香蕉所含的鉀元素較高,其在進入體內后需要通過腎臟進行代謝。04月26日
34
0
1
-
國洪橋主任醫(yī)師 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內分泌科 轉自?控糖指南?2025年03月12日05:58?您可能會經常聽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在糖尿病管理的漫長征程中,早餐作為一天中的第一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能夠為身體提供啟動新一天所需的能量,更是穩(wěn)定血糖水平的關鍵一環(huán)。而我國的傳統(tǒng)早餐主要是高碳水化合物和低纖維食物,如包子、饅頭、餅、各種粉、粥、麥片等等,這些早餐并不利于糖尿病管理。對于糖尿病人而言,早餐的選擇和搭配尤為講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血糖的飆升。那么,糖尿病人的早餐究竟應該怎么吃呢?本文將從營養(yǎng)需求、食物選擇、餐次分配等多個角度為您進行深度分析。一、控糖健康早餐的營養(yǎng)需求適合您的早餐取決于您的個人膳食計劃、食物偏好、健康目標和預算等,以下是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關于制定健康早餐的一些提示:?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和數量?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也對血糖的影響最大。早餐中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取決于您的個人飲食計劃、糖尿病藥物等。許多傳統(tǒng)早餐食品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記錄您吃了多少碳水化合物很重要。谷物、牛奶和水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而且加在一起會因為疊加效應對血糖影響更大。因此尿病人要盡量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面包、燕麥等,這些食物能夠緩慢釋放能量,避免血糖急劇升高。并且在進食前和進食后兩小時內監(jiān)測血糖將有助于您收集數據,以便做出明智的決定,選擇最佳的早餐食品。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也是身體細胞的基本構成成分。對于糖尿病人來說,充足的蛋白質有助于增強飽腹感,穩(wěn)定血糖水平。同時,蛋白質還能抑制饑餓激素,讓您更長時間感到飽腹,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于減緩胃排空速度,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同時,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良好的纖維來源為每份含有2.5~4.9克纖維,極好的纖維來源為每份食物含有5克或更高的纖維。適量健康脂肪適量的脂肪能夠提供必需脂肪酸,維持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脂肪還可以讓您更長時間地感到飽腹。但糖尿病人應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如橄欖油、魚油等,避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它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二、糖尿病人的早餐食物選擇基于上述營養(yǎng)需求,糖尿病人的早餐可以選擇以下食物:全麥面包或燕麥片:這些食物富含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同時,它們還能提供一定的蛋白質和脂肪。雞蛋、豆腐或豆制品:雞蛋、豆腐或豆制品都是優(yōu)質蛋白質的來源,有助于增強飽腹感和穩(wěn)定血糖。此外,它們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維持身體健康。新鮮蔬菜: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但要注意選擇非淀粉類蔬菜,土豆、山藥、芋頭等淀粉類蔬菜要作為碳水化合物類主食來食用。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富含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質,有助于維持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和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但糖尿病人應注意控制攝入量,避免攝入過多的熱量。擴展閱讀:糖尿病人吃好早餐的重要性三、糖尿病人的早餐餐次分配除了食物選擇外,糖尿病人還需要注意早餐的餐次分配。一般來說,早餐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主食:主食是早餐的主要能量來源,可以選擇全麥面包、燕麥片等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建議攝入量控制在50~100克之間。蛋白質:蛋白質是早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選擇雞蛋、豆腐等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建議攝入量控制在1~2個雞蛋或50~100克豆腐之間。蔬菜: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建議攝入量控制在100~200克之間。堅果和種子:堅果和種子富含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質,但攝入量應控制在10克左右。加餐:血糖控制在目標范圍你的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之間食用100克左右的低升糖指數水果作為加餐,比如:草莓、藍莓、蘋果、李子、桃、梨、櫻桃等。四、糖尿病人早餐的注意事項在享受早餐的同時,糖尿病人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高糖食物:如果汁、甜飲料等,這些食物會迅速升高血糖,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刂茢z入量:早餐攝入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以免引起血糖波動或營養(yǎng)不良。注意食物搭配:合理搭配各種食物,確保營養(yǎng)均衡。監(jiān)測血糖:監(jiān)測早餐前后的血糖水平,以便及時調整飲食方案。擴展閱讀:糖尿病人應避免的5種錯誤早餐習慣五、國家衛(wèi)健委推薦的糖尿病人早餐食譜以下是來自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的的《成人糖尿病食養(yǎng)指南(2023年版)》中全國各地的春季典型早餐食譜,各位糖友可以作為參考,需要完整版成人糖尿病食養(yǎng)指南資料的糖友可掃此文底部二維碼加微信好友獲取。內容來源于《成人糖尿病食養(yǎng)指南(2023年版)》六、結語早餐對于糖尿病人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能夠提供一天所需的能量,更是穩(wěn)定血糖水平的關鍵一環(huán)。通過選擇合適的食物、合理分配餐次以及注意相關事項,糖尿病人可以輕松享受美味又健康的早餐。此外,糖尿病人還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定期進行血糖監(jiān)測和相關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并處理潛在問題??傊?,糖尿病人的早餐應該以低升糖指數、高蛋白質、豐富膳食纖維和適量脂肪為原則,注重食物搭配和攝入量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早餐既美味又健康,為糖尿病人的一天注入活力與希望。03月13日
86
1
2
-
羅露露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內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直接影響血糖水平。以下是針對主食量的科學建議,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一、主食量的基本原則1.總量控制普通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總量建議200-300克(生重),分3餐(或少量多餐)。肥胖或需減重者:可適當減少至150-200克/天,但需避免長期低碳引發(fā)低血糖或代謝紊亂?;顒恿看笳撸嚎蛇m當增加,但需密切監(jiān)測血糖。2.每餐分配參考早餐:50-75克(生重,如燕麥、全麥面包等)。午餐:75-100克(生重,如雜糧飯、蕎麥面等)。晚餐:50-75克(生重,推薦低升糖指數食物)。加餐(如有):10-20克(如一小片全麥面包、半根玉米)。注:熟重約為生重的2-3倍(如50克生米≈130克熟米飯)。二、選擇低升糖指數(低GI)主食推薦主食:1.全谷物:燕麥、糙米、黑米、藜麥。2.雜豆類:紅豆、綠豆、鷹嘴豆(可部分替代米飯)。3.薯類:紅薯、芋頭(需減少相應主食量)。4.低GI面食:全麥面條、蕎麥面。5.減少精制主食:白米飯、白饅頭、糯米制品、蛋糕等。三、搭配技巧(減少血糖波動)1.混合膳食:-主食搭配蛋白質(如雞蛋、豆腐、瘦肉)和膳食纖維(綠葉蔬菜、菌菇)。-例如:雜糧飯+清蒸魚+涼拌菠菜。2.烹飪方式:-米飯煮硬一點(冷卻后抗性淀粉增加,升糖更慢)。-避免長時間熬煮粥(糊化程度高,升糖快)。四、個體化調整的關鍵1.監(jiān)測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內,空腹血糖4.4-7.0mmol/L。若某餐后血糖偏高,下次可減少主食10-15克并觀察效果。2.特殊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者:需根據胰島素劑量匹配碳水攝入量(建議咨詢醫(yī)生)。妊娠糖尿?。盒鑷栏癜礌I養(yǎng)師建議分配主食(通常少量多餐)。五、常見誤區(qū)誤區(qū)1:“完全不吃主食可降糖”→可能導致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誤區(qū)2:“只控制主食,不控制零食”→餅干、水果等隱性碳水也需計入總量。誤區(qū)3:“所有粗糧都安全”→過量食用粗糧仍會升高血糖。六、總結建議第一步:用標準碗(約200ml)粗略控制每餐主食量(如半碗雜糧飯≈50克生重)。第二步:優(yōu)先選擇低GI主食,搭配蛋白質和蔬菜。第三步:定期監(jiān)測血糖,記錄飲食與血糖關系,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量。提示:建議在醫(yī)生或注冊營養(yǎng)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并結合運動與藥物綜合管理!02月08日
196
0
0
-
許志恩主任醫(yī)師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 一、飲食有節(jié),控糖有方(一)主食:粗細搭配,定量攝入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選擇,應以粗糧與細糧搭配為原則。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相對緩慢,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水平??蓪⑥见?、蕎麥、燕麥等粗糧與大米、面粉搭配食用。例如,早餐可選擇燕麥粥,午餐用糙米飯代替白米飯,晚餐食用蕎麥面條。但需注意,主食的攝入量應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活動量等因素,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定量食用。(二)蛋白質:優(yōu)質多樣,適量攝取蛋白質是身體修復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優(yōu)質蛋白質,如低脂牛奶、豆類、雞蛋、魚肉、牛肉等。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脂肪含量較低,有利于控制血漿膽固醇和血糖。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15%-20%,約為每千克體重0.8-1.2克。可將蛋白質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均勻攝取,如早餐一杯低脂牛奶,午餐一份豆類菜肴搭配適量魚肉或牛肉,晚餐吃一個雞蛋。(三)蔬果:低糖高纖,合理擇食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關重要。應優(yōu)先選擇菠菜、芹菜、西蘭花等深色蔬菜,這些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質和維生素,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水果方面,可選擇柑橘、蘋果、柚子、草莓等低糖水果。但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攝入量,一般建議在兩餐之間食用,并根據血糖監(jiān)測結果調整食用量。例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吃半個蘋果或幾顆草莓。(四)脂肪與糖分:嚴格限制,謹慎攝取糖尿病患者必須嚴格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攝入。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點、含糖飲料等,會迅速升高血糖,加重病情。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奶油制品等,不僅會導致體重增加,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應盡量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取,保持飲食的清淡和低糖低脂。二、生活有序,健康相伴(一)運動鍛煉:適度有氧,持之以恒運動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控制血糖的有力武器。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或跳繩等,能有效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的利用與消耗。運動時間可選擇在餐后1-2小時,此時血糖水平相對較高,運動既能降低血糖,又可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運動強度應適宜,以運動時微微出汗、能順暢說話為宜。例如,患者可從慢走開始,逐漸過渡到快走或慢跑。需注意,運動前務必進行熱身活動,如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等,運動后做好放松運動,防止肌肉拉傷和運動損傷。若患者伴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或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或調整運動強度。(二)作息規(guī)律:早睡早起,充足睡眠良好的作息習慣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wěn)定起著關鍵作用。長期熬夜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導致體內激素分泌失衡,使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進而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應盡量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入睡和起床,尤其是保證規(guī)律的起床時間,有助于夜間規(guī)律入睡。晚上應避免食用巧克力、含咖啡因的飲料和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延遲睡眠時間、影響睡眠質量。同時,睡前不宜看書,房間燈光不宜過亮,避免饑餓時入睡。每天保證7-8小時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體的修復與調整,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三)血糖監(jiān)測:定期測量,及時調整血糖監(jiān)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颊邞攸c關注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等關鍵時間點??崭寡墙ㄗh在進食8小時以上進行,一般選擇清晨6點-8點之間采血,采血前避免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且不吃早餐、不進行劇烈活動。餐后2小時血糖則是以正常生活狀態(tài)下第一口進餐開始計算,向后延續(xù)2小時后采血。通過定期監(jiān)測血糖,患者能及時了解血糖的波動情況。若空腹血糖過高,可能提示前一晚藥物劑量不足或飲食過量;若餐后血糖過高,則可能需要調整飲食結構或運動計劃。根據監(jiān)測結果,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飲食、運動和用藥方案,以實現血糖的有效控制。(四)保暖防護:適時添衣,避免受寒寒冷天氣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較大。在冬季,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對較低,容易感冒,而感染可能導致血糖波動加劇。因此,患者需注意保暖,尤其是手部、腳部和頭部等部位。及時添加衣物,穿戴薄厚適中的外套、手套、帽子和保暖鞋襪。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8℃-21℃之間,并確??諝饬魍ǎ苊庖蚴覂葴囟冗^高引起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還應適當加強鍛煉,可選擇在室內進行如瑜伽、太極拳等簡單的有氧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血糖代謝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五)心理調適:心態(tài)平和,積極樂觀心理狀態(tài)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著重要影響。長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導致體內應激激素分泌增加,進而影響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應正確認識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是一種可以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有效控制的慢性病??刹捎谜J知療法,通過健康教育深入了解糖尿病的臨床特點、病程轉歸和治療要點;運用支持療法,在取得患者信任與合作的基礎上,鼓勵和疏導患者,減輕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采用宣泄法,向親人或朋友傾訴、哭泣等,釋放內心情緒,恢復心理平衡;還可通過轉移注意力,培養(yǎng)各種興趣愛好,如繪畫、書法、音樂等,調節(jié)生活,陶冶性情。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有助于輔助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質量。2025年12月30日
170
0
2
-
孫香蘭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食糖高,什么東西不能吃呢?首先就是甜食啦,比如說糖果呀,巧克力呀,甜點啊,冰激凌,還有一些含糖的飲料,比如說汽水啊,果汁飲料,還有一些能量飲料啊等等,那么這些食物當中的糖分呢,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就導致血糖迅速的一個升高。那其次呢,就是一些高糖的水果,我們現在的很多水果都非常甜,糖分非常的高,雖然說水果是我們健康的食物來源,但是一些高糖的水果,比如說葡萄呀,香蕉呀,荔枝呀,榴蓮啊,還有冬棗啊等等,那么血糖高的患者,我們應該要限制它的攝入量,那么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含糖量比較低的水果,比如說柚子呀,蘋果呀,草莓呀,櫻桃等等啊。另外就是高淀粉的食物,比如說土豆,山藥、芋頭等等,這些根莖類的食物,那我們要把它當主食來吃,比如說你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就要減少主食的量。而不要把。 把它當蔬菜來吃,因為這些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之后就會轉化為葡萄糖,從而會影響血糖的水平。2024年12月03日
20
0
1
-
孫香蘭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喝粥會引起血糖升高嗎? 那喝粥呢,其實會導致我們血糖快速升高又快速下降的,所以導致血糖波動很大,這是因為呢,粥當中的淀粉呢,已經被水解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小分子,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了,從而就導致我們的血糖水平迅速升高,那其實這對于我們糖尿病患者,或者是說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我們知道血糖波動越大,越容易出并發(fā)癥,所以呢,糖尿病患者我們經常通常是不建議喝粥的,那比如說如果是老高齡的老人啊,牙齒又不好,或者說某一些特殊情況下,那必須只能喝粥的話,那我們也要注意哈,控制量啊,同時呢,你要少放米,也就是說做的細一些,哎,盡量的喝上面的那個米湯,或者是選擇一些比如說低血低升糖指數的谷物,比如說燕麥呀,或者蕎麥呀,哎,來降低這個粥的這個升高血糖的這個反應。2024年11月20日
24
0
1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為什么糖尿病人越來越多?70%的糖尿病都是吃出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對營養(yǎng)的認識和了解甚少,存在許多的認識誤區(qū),當前社會上由于營養(yǎng)過剩導致慢性病以井噴態(tài)勢發(fā)展。尤其,以肥胖、癌癥、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為首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快速在中國蔓延。除意外事故外,慢性病致死占總死亡率的80%以上。2010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高達9240萬;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幻磕臧┌Y的發(fā)病人數約為200萬,死于癌癥的人數超過140萬;全國血脂異?;颊咭堰_1.6億人,超過1.25億的肥胖癥患者,3.5億人超重和肥胖人群,1.6億人患高血壓。目前,中國正進入慢性病的高發(fā)期,也是慢性病的重災區(qū),未來10年約有8000萬中國人將死于慢性疾病。這正是人們不了解什么是營養(yǎng)帶來的惡果!您知道什么是營養(yǎng)嗎?大家提起營養(yǎng)可能馬上想到各種各樣的食物,的確食物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yǎng)。健康的身體也離不開營養(yǎng),但我們中大多數人對營養(yǎng)的理解存在誤區(qū)!比如每個人喜歡的食物不同,口味不一樣,那么怎樣吃才算有營養(yǎng)?多吃什么才有營養(yǎng)?大家可能很難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大多數人不了解什么是營養(yǎng)。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大家看到花草需要水、肥料作為營養(yǎng),那么多給哪個有營養(yǎng)?其實哪個缺了不行,哪個多了也不行,花草都長不好。而且不同的花草需要的養(yǎng)分也不一樣。其實人也和花草一樣需要許多種營養(yǎng),哪種少了不行,哪種多了也不行,營養(yǎng)就應該缺什么吃什么,缺多少吃多少,吃多了或吃少了都會影響健康。您明白什么是營養(yǎng)了嗎?營養(yǎng)在于保障您身體需要的東西一定補上,不需要的東西和已經過多的東西千萬別再吃了!比如肥胖的人體內油脂已經過剩了,每天如果還在不斷的吃,那么健康狀況就會越來越糟。營養(yǎng)不僅在于我們該吃什么,還在于我們該吃多少?該少吃的少吃,該多吃的就多吃!千萬不能亂吃!建議您把這個微信轉發(fā)分享給周圍的朋友、親人,讓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營養(yǎng),讓更多的人健康長壽!據數據顯示,中國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達30.2%,人數已達3550萬,占全球老年病患者的1/4,位居全球首位。如果把年齡擴大的話,成年人糖尿病患者能達到1.4億人,而且現在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個“吃”字?;仡欉^去的40年,糖尿病從少到多,誰是罪魁禍首?40年,遺傳因素等基因問題影響基本很小。最主要是,最近四十年,我國經濟從全球倒數而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提升首要解決的事溫飽問題。而隨著飲食水平提高,吃喝不愁,溫飽的副作用逐漸展現了出來。糖尿病就是這種“好處”帶來的。從飲食的變化來看,有著5個非常明顯的變化:熱量高、加餐多、吃飯時間長、飲酒多、吃宵夜變多;這些因素是造成糖尿病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數據也證實:能控制好這些因素就可以減少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高血壓的發(fā)病。我們是營養(yǎng)中毒的一代當今常見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事實上都可以歸類于富養(yǎng)性疾病。人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是——身體越來越趨于安逸,飲食越來越趨于豐厚,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營養(yǎng)中毒的人比較多。1、怎么補充營養(yǎng)?先人很早就給了我們答案,但我們現在很多營養(yǎng)觀念來自于商家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怎么補充營養(yǎng)?問一天要吃夠幾種谷類蔬菜肉類是好,問牛奶是否對人有益,各色保健品是否需要,蟲草靈芝西洋參好不好。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先人很早就給了我們答案。我來講幾個古老的“新觀念”,《黃帝內經》提到飲食有節(jié),食不兼味。何為食不兼味呢,就是我們一天吃東西只需要一兩樣不是多樣,這樣對身體有好處。我記得小時候,如果一個孩子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生病了,老人看看常會說是孩子吃雜了。在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女兒感冒了,當太醫(yī)來給看病,說不用吃藥,餓兩頓就好了,賈寶玉生病時也是減食為主。當時貴族大家庭對待疾病的主要觀念都是減少飲食,所以我們中國的理念中,無論是醫(yī)學的權威著作《黃帝內經》還是農村老百姓或者貴族,對于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都是以減為主,做減法,和簡單為主,這是為什么呢。我的觀點是這樣,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營養(yǎng)觀念來自于商家。說人一天需要很多種蔬菜營養(yǎng),說身體缺乏蛋白質與微量元素,其實這些宣傳大多都源自于商家。商家的宣傳充斥著我們的眼球,廣告語不斷進入我們的大腦,間接地形成了一種看似符合科學的理論,事實上,商家做這些廣告,也主要是為了賣產品。說大家缺乏,商家反復宣傳推廣,人們便會擔心所謂攝取不足而導致的不良反應,這樣順水推舟拿出產品,大家便理所當然前去購買了。事實上,我們人類現在處于一個營養(yǎng)極度豐富的時代,如果說我們現如今還缺乏營養(yǎng)的話,那縱觀整個歷史,人類估計早就生存不下來了。街口隨處可見超市,農場也大多數都是自動化生產收割,我們每天都可以都吃肉,可以吃到各色食物,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以前人們生長在什么地方,就只能吃當地所產的食材。2、一切元素,當我們需要的時候他是營養(yǎng),當超過了便是毒素。當今常見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事實上都可以歸類于富養(yǎng)性疾病。我們講一個醫(yī)學上的認識:一切元素,當我們需要的時候他是營養(yǎng),當超過了便是毒素。比如脂肪肝,多發(fā)于喜歡吃肉,飲食不節(jié)制的人,很年輕就得了脂肪肝,因為攝入了過多的脂肪、蛋白質、營養(yǎng),人體吸收不了,也代謝不掉,便囤積在肝;當人體內這種過濾不掉的營養(yǎng)素大量的沉積于血液中,便容易發(fā)生心血管疾??;比如說我們常提及的重金屬,大家現在都很關心重金屬問題,經常聽到重金屬超標重金屬中毒這一類說法,但其實我們發(fā)現,這些所謂的重金屬基本都是人體所需要的,也就是說,當人體需要的時候這些重金屬便成了營養(yǎng)素,當總量超過了人體所需便會導致中毒,成了毒素。所以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講凡物皆有毒,在范疇之內便是營養(yǎng),超過了的話,人體要代謝排斥出去,這就產生了毒理反應。這不僅不益于人體的健康,反而傷害人的身體。由此我們明白,一切在人體需求之內的,便是營養(yǎng),一切超過人體所需的,便是毒素。古人講清淡飲食七分飽,是告訴我們這是健康范疇,節(jié)制是最好的醫(yī)術,當我們吃得過飽、攝入過多的時候,人體便會發(fā)生問題。人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是——身體越來越趨于安逸,飲食越來越趨于豐厚,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營養(yǎng)中毒的人比較多。3、顛倒的飲食觀由于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我們人類目前處于獲得營養(yǎng)非常便捷的一個時代,目前整個現代社會是營養(yǎng)普遍過剩的。反觀一些長壽國家或者地區(qū),比如日本,日本民族的飲食習慣是很清淡的,營養(yǎng)攝入也比較簡單,至今還有一些老夫婦,還是每天兩個人只煮一個雞蛋,熟了以后拿出來,切了一人一半,一人一天只吃半個雞蛋;廣西巴馬,巴馬長壽聞名世界,巴馬那個地方有什么特點呢,在山區(qū)里,交通不方便。田里如果種的是紅薯扁豆茄子,農夫就是吃紅薯扁豆茄子,所有人都一樣,吃的都是當地產的這幾樣食物,反而這種地區(qū),長時間維持這種生活習慣重復單一飲食的人們更長壽。包括很多偏遠地區(qū),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都不錯,這是為什么呢。這就回到了我們最開始說的問題——中國人幾千年實踐下來的傳統(tǒng),關于食不兼味,關于清淡飲食。中醫(yī)究竟是什么,可以這么說,中醫(yī)是一個幾千年的經驗學科,現代醫(yī)學探索的時間還非常短,中醫(yī)則是幾千年的經驗實踐下來的,這個問題我認為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思考。4、營養(yǎng)中毒的常見反應頭暈腦脹,睡醒不解乏,午后犯困,胸悶心煩,膚色晦暗粗糙,面上油光,便粘便不爽,易怒易嗔,欲念叢生心不靜。糖尿病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疾??!在確診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之前,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早已經病態(tài)化了!這些已經超出了純粹醫(yī)學的范疇。其預防、治療也需要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進行配合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結果。慢性病的發(fā)生不同于寄生蟲疾病和傳染性疾病,他的發(fā)病原因往往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比如說體力活動減少。美國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大學的Booth等于2002年在《應用生理學雜志》上發(fā)表長篇論文,對體力活動不足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深刻關系做了全景式掃描(證實了其因果關系)。他的理論思維與新穎觀點引起國際運動醫(yī)學界很大關注。還有一個著名的案例是:南太平洋島國瑙魯。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其一躍成為太平洋島國首富,原本勤勞淳樸的瑙魯人迅速脫貧,過上了閑適慵懶的富足生活。他們的飲食方式受歐美影響全面西化,商場貨架上的餅干比水果和蔬菜要多三倍,餐館也流行高脂油炸食品。數十年后,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0年的統(tǒng)計,瑙魯已成為全球最胖的國家,國內97%的成年男性和93%的成年女性處于超重和肥胖狀態(tài),近半數瑙魯人患有糖尿病。所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性病不能僅僅從醫(yī)學角度考慮,還要從社會發(fā)展甚至人類生存方式改變的角度去考慮。在中國,這種生存方式改變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從體力勞動為主,到腦力勞動為主,再到情緒勞動為主的生存方式的轉變。“情緒勞動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率先提出,是指勞動的價值往往是通過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來獲取。從此,人們工作成效的決定因素不再是體力或者智商,而是情商”。農耕時代,以體力勞動的水平決定生產力,工業(yè)化時代以腦力勞動的水平決定生產力,而在互聯網為基礎的服務經濟時代則是以情緒管理水平決定生產力的。(這時人們所面對的人事更復雜、競爭更激烈)??梢韵胂?,在農耕時代,體力勞動者更不容易患糖尿病。現代研究顯示:比起活動較少者來說,經常運動的人,肌肉中儲存糖原的能力更強,胰島素敏感性也更高。而情緒壓力也會直接影響胰島素分泌水平,帶來胰島素抵抗等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從改革開放前到現在,很多人直接從過去的農耕時代過渡到現在的互聯網為基礎的服務經濟時代。尤其是出生于60年代的人,生活經歷了從饑餓到溫飽到過剩的跳躍式轉變?;顒恿繙p少,大腦逐漸疲勞,而心理則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考驗。另外,基于人們生存方式的改變,社會文化也隨著發(fā)生變化,吃貨文化、熬夜文化、懶床文化……這些居然被時尚化。比如很多年輕人以好吃懶做為榮,吃了一大堆垃圾食品還沾沾自喜,朋友圈曬照片“拉仇恨”,傻呵呵地炫耀。卻不知這些對自己的胰島功能造成的消耗和破壞??梢园l(fā)現:在確診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之前,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早已經病態(tài)化了!這些已經超出了純粹醫(yī)學的范疇。其預防、治療也需要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進行配合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結果。雖然社會發(fā)展的潮流不可逆轉,但我們可以換一種更積極的方式來適應這種轉變。只有這樣,這些生活方式病才會從根本上得以改善。讓我們一起去營造另外一種更積極的文化吧!怎么做到合理營養(yǎng)?飲食做到3個一點雜一點據成人糖尿病食養(yǎng)指南(2023年版),糖尿病患者應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合理優(yōu)化食物種類和重量,保持食物多樣化。這里需要做到兩個雜,主食雜、種類雜。主食雜:推薦主食粗細搭配,白米飯、通心粉、白面包等細糧與糙米、蕎麥、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麥等粗糧各占一半。種類雜:吃飯的時候,主食搭配適量的蛋白質和大量的蔬菜,這樣的混合飲食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避免出現較大的血糖波動。瘦一點糖尿病人,肉不能少。但是要記住,吃肉要吃得瘦一點兒,選瘦棄肥。雖然,脂肪可以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但是,脂肪能量也高。而糖尿病人需要控制總能量,如果進食大量肥肉,很容易造成能量超標,引起體重上升,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所以,大家在吃肉的時候,盡量選擇瘦肉,吃雞鴨鵝等禽肉,要去皮。而魚肉由于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選擇淡一點兒口味淡一點兒。特別要注重鹽的控制,鹽吃太多會增大糖尿病風險。吃太多鹽會增加人體的胰島素抵抗,直接削弱胰島素的降糖能力。另外,口味太咸容易增加食量讓人變胖,還會升高血壓加重血管損害,這些都會加大糖尿病發(fā)病風險。建議每天吃鹽別超過5克,適當吃一些果蔬對身體有好處。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對飯,就是在“治病”,而對于沒有得糖尿病的人來說,吃對飯,就是在預防糖尿病。??來源??糖尿病家庭調養(yǎng)、一附院內分泌科2024年11月06日
364
0
4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糖尿病友如何控制好飲食?飲食對血糖的影響很多糖尿病友都有親身體會:就是非常重要!01、吃早餐要及時,午餐要適當,晚餐要輕松及時吃早餐、并吃好: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于糖友來說,早餐對于控制血糖和預防低血糖都非常重要。所以早餐不僅要吃,而且要搭配好:主食+蛋白類(如一個水煮蛋)+蔬菜(可選擇能生吃的蔬菜)。適當吃午餐:午餐是一天中營養(yǎng)密度最高的一餐。糖友在午餐時需要控制食物的種類和攝入量,以避免血糖升高過快或過高??梢园凑者@“6原則”:一葷(肉類75克左右)一素(蔬菜200克左右)、一菇(菌藻類50克左右)一豆(豆類及其制品50克左右)、一谷(主食)一湯(清淡少油的湯)!晚餐要吃少:糖友的晚餐宜清淡,以蔬菜為主、適量的肉類,特別是主食的量要控制好。02、主食搭配好,飽腹感更出色主食要做到粗細搭配,把多種糧食混合搭配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還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粗糧中纖維素比較多,如糙米、玉米、蕎麥、黑米等)。03、餐餐有蔬菜,維生素和纖維素更豐富糖友每天的蔬菜攝入量不宜少于500克,多吃葉莖類蔬菜,少吃根類蔬菜。04、食物加工要適度能生吃的菜盡量生吃,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少吃深加工食品。烹飪方式上不用烤、炸,清蒸和煮燉的方式更好。05、油脂要精打細算,控制攝入量更健康《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25-30克,也就是半兩左右。糖友可選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茶油、玉米油等。06、蛋白質攝入要平衡,肉類、蛋類、豆類輪流著吃肉類優(yōu)先選擇白肉類(如魚、雞鴨肉等),也可將肉類和豆類搭配做菜。07、飲食要規(guī)律定時,不吃零食更合適三餐定時定量,實在需要加餐建議選擇低糖的水果,或是高蛋白食物,如牛奶、堅果類。08、飲料盡量不喝,水、茶最好糖友每天記得多喝水,白開水或淡茶比較適合糖友,像那些含糖較高的奶茶、果汁要避免。09、喝湯要低鹽少味精,自己熬制更放心糖友要以清淡的菜湯為宜,少喝羊肉湯、骨頭湯等油水大的湯。10、用餐細節(jié)很重要注意用餐順序:飯前先喝湯,再吃一些蔬菜和肉類,最后再吃主食。注意用餐方法: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中午和晚上用餐時間宜不宜少于30分鐘;飯要一次盛好,不宜一點點的加著吃。以上說的這些飲食小技巧,大家記得落實到行動中,這樣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讓血糖乖乖了~來源糖尿病家庭調養(yǎng)2024年10月20日
336
0
1
-
羅露露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內分泌科 熟地黃是中藥材地黃的一種炮制加工品,其性微溫,味甘,歸肝經、腎經。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等癥狀。熟地黃是中醫(yī)中常用的滋陰補血藥材,現代研究顯示其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降血糖的效果。根據搜索結果,熟地黃中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環(huán)烯醚萜苷類、氨基酸類、苯乙醇苷類、微量元素、多糖類、紫羅蘭酮類等。這些成分賦予熟地黃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其中就包括對血糖的調節(jié)作用。地黃中含量較高的環(huán)烯醚萜單糖苷梓醇、地黃低聚糖和地黃多糖抗T2DM藥理作用已成為研究熱點。梓醇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環(huán)烯醚萜單糖苷,在鮮地黃中含量最多,經加工炮制后含量大幅下降。檢索結果表明梓醇可通過抗氧化、改善線粒體功能、抗炎、抗凋亡和抗纖維化等途徑改善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地黃低聚糖可以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提高胰島β細胞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地黃多糖也被證明可以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發(fā)揮治療2型糖尿?。═2DM)的作用。熟地黃的降血糖作用可能與其能夠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保護胰島β細胞、調節(jié)糖代謝相關酶活性、保護肝臟組織、改善腸道菌群等多種作用有關。因此,熟地黃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糖尿病的藥材之一。在含糖量方面,熟地黃中含有葡萄糖,含量較高,達到8.57%,這比生地黃中的葡萄糖含量(1.56%)要高,這表明在熟地黃的炮制過程中,部分多糖轉化為了單糖。熟地黃中的糖類化合物主要分為單糖和多糖兩類,其中單糖包括D-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還有蔗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蘇糖、毛蕊花糖和D-甘露糖。在生地黃中,水蘇糖的含量最高,在其水提物中質量分數可達48.3%。(備注水蘇糖知識:水蘇糖(Stachyose)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四糖,屬于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生理功能。以下是水蘇糖的一些主要藥理作用和應用:1.調節(jié)腸道菌群:水蘇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直接進入大腸,被腸道細菌選擇性利用發(fā)酵,具有高選擇性增殖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作用,有助于恢復和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2.緩解便秘和腹瀉:水蘇糖有助于改善腸道功能,防止便秘和腹瀉,抑制腸道疾病。3.降低血糖:研究表明,水蘇糖具有降血糖的功能,對2型糖尿病患者,水蘇糖可以通過多種機制改善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包括調節(jié)腸道菌群、改善炎癥反應、能量代謝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等。4.增強免疫力:水蘇糖能促進有益菌生產繁殖,合成更多的水溶性維生素,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5.促進礦物質吸收:水蘇糖能促進人體對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對于孕婦、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具有重要的營養(yǎng)價值。6.輔助降血脂、減肥:水蘇糖對高血脂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7.抗氧化、延緩衰老:水蘇糖有助于減少腸道腐敗菌的發(fā)酵產物,對于抗氧化、延緩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8.緩解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水蘇糖可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緩解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提高糖尿病人的抵抗力。9.其他健康效益:水蘇糖還具有抗肝硬化、預防肝性腦病以及抗腫瘤的潛在活性。由于水蘇糖的這些特性,它被廣泛應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醫(yī)藥等領域。例如,可以添加在液體食品中,如乳酸飲料、醋飲料、啤酒等,開發(fā)出新型功能型食品。同時,水蘇糖也在醫(yī)藥中廣泛使用,可吸附胃腸道有毒物質及病原菌,提高機體抗病力。此外,水蘇糖還被用于嬰幼兒產品,如益生元葡萄糖、奶粉類、米粉類等,有助于嬰幼兒的腸道健康和免疫力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熟地黃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時仍需遵循醫(yī)囑,監(jiān)測血糖變化,并注意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此外,熟地黃性質滋膩,對于脾胃虛弱、氣滯痰多的人群,服用后可能會加重癥狀,因此這部分人群應謹慎服用熟地黃。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個體情況,在醫(y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2024年10月11日
666
0
0
糖尿病相關科普號

鮑時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鮑時華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生殖免疫科
5.8萬粉絲226.7萬閱讀

李霞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霞 主任醫(yī)師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腦病中心-內科
253粉絲10.1萬閱讀

李順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順斌 主任醫(yī)師
湖州市中心醫(yī)院
內分泌科
342粉絲5.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