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9月09日
555
0
0
-
安海燕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 腎內科 今天門診看了一個患者啊,其實非常讓我痛心,那么這個患者呢,才45歲,那么血肌酐已經700多了,那么這就意味著他現在就該透析了,那么九年前他就是一個發(fā)現血糖高啊,是一個初發(fā)的糖尿病,但是當時呢,他沒有在意,他沒有很好的去飲食控制,酒呢必須得喝,煙呢必須得抽,平時呢,也不定期做檢查,認為呢,醫(yī)生說的并發(fā)癥,他都覺得啊,離自己很遠。今天這個視頻呢,其實就是想告訴廣大的糖尿病患者,那么一定要每年定期的做一個尿常規(guī)的檢查,眼底的檢查,以及腎功能的檢查,費用不高,卻能在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如果這個患者能夠每年定期的去做這些檢查,發(fā)現并發(fā)癥的征兆的時候呢,就積極的治療,那么他也不會這么快就發(fā)展到這個尿毒癥透析。 快手擁抱每一種生活。2021年09月03日
609
1
1
-
安海燕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 腎內科 很多人一直在吃降糖藥,或打胰島素,血糖還是控制不好,這其中的原因非常多,今天說一種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情況:日常飲食和藥物是否匹配? 案例:張先生最近確診2型糖尿病,遵醫(yī)囑服用二甲雙胍緩釋片500毫克,1次/日;阿卡波糖50毫克,3次/日。近日復查,空腹血糖基本正常,餐后血糖高,在13mmol/L左右。 · 原因分析 阿卡波糖只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王先生日常在外就餐多,進食蛋白質、脂肪等副食較多,因此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不好。 · 日常飲食和藥物是否匹配? 01 主食吃得多肉吃得少的患者 主食吃得多,肉吃得少的患者,使用α-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可降低餐后血糖。速效的磺脲類、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短效胰島素或速效胰島素類似物也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02 主食吃得少肉吃得多的患者 像案例中王先生一類患者,主食吃得少,肉吃得多,以蛋白類食物攝入為主,二甲雙胍和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比較適合。后者可減少進餐后GLP-1(胰高糖素樣肽)的降解,而GLP-1有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降低血糖等作用,適合飲食控制不佳的患者,可發(fā)揮抑制食欲的作用,協(xié)助整體的血糖控制。 03 經常飲酒的2型糖尿病患者 應盡量避免使用磺脲類、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和胰島素。因為過量飲酒可以影響肝臟功能,抑制肝糖原的輸出,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 04 體型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雙胍是體型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降糖藥,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抑制食欲。GLP-1類有抑制食欲、延緩胃排空、減重等作用。 在合理用藥的同時飲食要調整,體型胖的糖尿病患者常見的飲食問題為總熱量攝入超標,控制熱量不僅是限制主食攝入,還要避免禽肉類攝入過多、過食油脂(包括干果),減少外出就餐(飯館菜肴普遍用油多)。 05 運動加餐也與降糖藥類型有關 常用降糖藥中,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吡格列酮、羅格列酮)均不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單用時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 使用磺脲類、非磺脲類促泌劑及胰島素者發(fā)生低血糖的風險高,需要格外注意運動對血糖的影響。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餐后1小時左右,如不能安排在餐后,運動前監(jiān)測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需適量加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2-3塊餅干或1根香蕉。 最后的話 均衡飲食、限制飲酒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要追求并實現的目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改善飲食結構的患者很多。無論如何,在就診時主動與您的主治醫(yī)生溝通,說明您的飲食習慣,有助于選擇更適合的降糖藥物。 簡 介 安海燕,女,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委員、中國中醫(yī)藥信息學會內分泌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yī)藥信息學會腎病分會常務理事、世界中聯(lián)腎病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世界中聯(lián)內科分會理事、中國民族醫(yī)藥學會腎病分會常務理事。 擅 長 擅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各種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血尿蛋白尿、慢性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結石、尿路感染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痛風、冠心病、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甲狀腺疾病、高脂血癥等。2021年09月02日
1239
0
2
-
2021年09月01日
1261
0
1
-
安海燕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 腎內科 今天門診看了一個患者啊,其實非常讓我痛心,那么這個患者呢,才45歲,那么血肌酐已經700多了,那么這就意味著他現在就該透析了,那么九年前他就是一個發(fā)現血糖高啊,是一個初發(fā)的糖尿病,但是當時呢,他沒有在意,他沒有很好的去飲食控制,酒呢必須得喝,煙呢必須得抽,平時呢,也不定期做檢查,認為呢,醫(yī)生說的并發(fā)癥,他都覺得啊,離自己很遠。今天這個視頻呢,其實就是想告訴廣大的糖尿病患者,那么一定要每年定期的做一個尿常規(guī)的檢查,眼底的檢查,以及腎功能的檢查,費用不高,卻能在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如果這個患者能夠每年定期的去做這些檢查,發(fā)現并發(fā)癥的征兆的時候呢,就積極的治療,那么他也不會這么快就發(fā)展到這個尿毒癥透析。 快手擁抱每一種生活。2021年08月29日
1700
0
2
-
閆慧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 眼科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不知道,一旦確診糖尿病 ,就應該來眼科檢查眼睛了。得了很多糖尿病朋友們,都是視力下降了,才來檢查,發(fā)現問題還挺嚴重……還有一些朋友們,是因為視力不好了來看眼睛,才查出來竟然有糖尿病……為什么得了糖尿病,要檢查眼睛呢?因為長期的血糖升高和血糖波動,會損傷眼底的血管,導致眼底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甚至視網膜脫離,從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差的朋友們,出現眼底病變的概率就越高。話不多說,咱們上圖。正常人的眼底是這樣的……干凈,清爽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是這樣的……一言難盡,滿目瘡痍什么時候就要開始檢查眼睛了?只要確診糖尿病,就應該到眼科進行第一次眼底檢查,根據每次檢查的結果,確定下次復診的時間。病變不嚴重的朋友們,可以半年到一年定期檢查眼底。病變比較嚴重的,則需要更加頻繁的復查。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眼底照相:可以初步判斷視網膜有無明顯的出血、滲出。 OCT:可以確定有無黃斑水腫,如有,則需眼內注藥治療。 眼底血管造影:是確定糖尿病眼底病變的金標準,以此來確定是否需要行激光治療。如何治療呢? 黃斑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需要眼內注藥治療??筕EGF,促使黃斑水腫和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重度非增殖期、增殖期):需行視網膜激光。封閉血管閉塞的區(qū)域,降低新生血管發(fā)生的幾率。 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需要行玻璃體切除手術。及時清除積血,復位脫離的網膜,挽救視力。所以,得了糖尿病,不要只關注血糖好不好?記得來查一下眼睛,給心靈的窗戶體個檢。還是那句話,早發(fā)現,早治療。2021年08月27日
538
0
0
-
孫香蘭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所醫(yī)生,為什么我在家測的血糖和在醫(yī)院測的血糖不一樣呢?啊,那往往是有可能啊,你那個消毒的酒精沒有干就測了,這時候酒精可能會這個稀釋血液,會造成血糖值不準,那其次呢,可能是你沒舍得扎自己啊,那個一扎之后,那個血量不是很充足,你就使勁的擠壓手指頭,然后導致啊,擠壓出來很多的這種組織液也會稀釋血液,造成血糖值不準,那應該怎么測血糖呢?啊,那首先第一就是一定找到這個酒精啊,干了之后再測,另外啊,這幾個手指頭輪流的扎,不要老是扎一個手指頭哈,另外這個指腹的這個兩側啊,相對來說血量會比較豐富一點哈,那如果說你扎了之后血量不多的話,要從指根這樣捋一下,不要老是光擠壓這一個針眼這個地方啊,然后就是第一滴血要擦掉,用第二滴血來測會更準一些,關注我,聽我講,血糖輕松想健康,您關心誰就請轉。 發(fā)給他。2021年08月24日
1458
0
3
-
2021年08月22日
501
0
0
-
陳維杰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老年科 現在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出來的毛病越來越多,像糖尿病這種病,就是吃出來的毛病。有好多老年人患了糖尿病還不知道,等到出現了合并癥才發(fā)現自己患了糖尿病。所以,老年朋友應該掌握一些糖尿病的知識,以利于盡早發(fā)現糖尿病,及時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分兩型,Ⅰ型多和遺傳有關,比較年輕就會發(fā)病,往往需要胰島素治療,也稱為胰島素依賴型;老年人的糖尿病多為Ⅱ型,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主要原因,其一是老年人各個各器官的功能退化,胰腺也不例外,胰島的β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還有長期大量的高熱量飲食,胰島的β細胞需要不停的工作,在高強度工作負荷下,胰腺要拼命的工作,反復分泌胰島素直到出現功能的衰竭;其二是很多老年人脂肪多、肚子大,肌肉少,容易有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表現為外周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這樣久而久之,血糖就會升高。 老年人患糖尿病時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癥狀不典型,很多人僅僅有血糖高,多是在檢查身體或出現合并癥時才被發(fā)現,由于老年人一身多病的特點,一旦出現合并癥,都會比較嚴重,容易合并感染、心腦血管疾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等,老年糖尿病人的血糖容易出現波動,還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糖對老人的危害要遠遠大于高血糖,所以監(jiān)測血糖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老年人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要警惕是否有糖代謝異常: 視力模糊 糖尿病患者有時會出現視力模糊,不知什么時候又轉為清晰,這與近視、遠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不一樣,主要與患者的血糖波動有關。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因為當血糖升高時,眼內房水中葡萄糖濃度也升高,這時血糖就會擴散進入晶狀體,使晶狀體的滲透壓升高并同時吸收水分而腫脹,其彎曲度和折光情況發(fā)生變化,晶狀體變凸,形成近視。就會使原有近視眼看遠不清楚,而原有遠視眼看遠可能比以前清楚,看近時原用的老花眼鏡反而不清楚,不帶老花鏡反而清楚。當血糖值恢復正常后約半個月,視力狀況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當血糖值過低時,又出現相反的情況,也就是原來的近視度數降低了,感覺看遠比以前清楚了,而遠視和老視則比以前更清楚了。當血糖恢復正常時,視力又見恢復。 經常饑餓 糖尿病早期,病人有饑餓感,總感覺沒吃飽飯,這主要是由于體內糖分隨尿液排出體外,由于失糖,糖分沒有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使食欲亢進,容易有饑餓感。有的老年糖尿病早期,餐后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餐后3~5小時血漿胰島素水平不適當升高,又可以出現反應性低血糖癥,病人也可以出現饑餓感,成為患者的首發(fā)表現。 體重減輕 以為糖尿病人吃多了就會發(fā)胖或者體重增加了,其實不然。如果病人的胃口大增,體重卻下降,就要懷疑是否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不能利用,出現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呈負平衡,肌肉漸見消瘦,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還可以出現精神萎靡,上個樓都覺得沒力氣。 四肢麻木 糖尿病人經常會出現四肢麻木,有時還會出現手腳刺痛等癥狀,這些是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另外,有的糖尿病人初期表現為夜間休息小腿抽筋,還有的糖尿病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倘若出現上述癥狀,要盡快到醫(yī)院進行全面檢查。 容易感染 高血糖環(huán)境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高血糖可削弱白細胞吞噬和殺滅細菌的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微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使組織缺血、缺氧、感覺減退,容易繼發(fā)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常發(fā)生呼吸道、泌尿道、皮膚或口腔感染,容易生癤腫,容易感染結核,還容易發(fā)生真菌感染,如腳癬、皮癬,老年皮膚瘙癢,尤其是女性,外陰瘙癢。 與糖尿病有關的表現還有很多,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表現也不完全一樣,要具體病人具體分析,盡量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 糖尿病的治療是綜合治療,但血糖控制的標準相比成年糖尿病人是比較寬泛的 老年糖尿病人要重視自我管理;飲食要適當控制,選擇食物要清淡易消化,但要保證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增加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攝入;運動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計劃,可選擇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此外還要注重心理療法,很多老年人睡眠障礙、焦慮抑郁,這些因素也會影響血糖,要自己做好疏導和放松。由于老年人記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藥物治療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遵循盡量簡化,選擇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重的藥物,還要注意藥物之的相互作用。老年糖尿病人的血糖的控制要寬泛,對于功能獨立的老年病人,空腹血糖不超過8.0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2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8.0%;對于功能依賴的老年病人,空腹血糖不超過8.0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5mmol/l,糖化血紅蛋白8.5%也是可以的,對于老年人的血糖管理,寧高勿低,切記不要發(fā)生低血糖。 低血糖對老年人的危害 老年人是低血糖的易感人群,由于老年人反應遲鈍,常常發(fā)生無癥狀性的低血糖,有很多老年人,常常沒有任何先兆直接進入昏迷狀態(tài),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對于獨居的老年糖尿病人非常的危險,嚴重的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對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是很大的,如不及時進行搶救治療,昏迷超過6小時可造成不能恢復的腦組織損壞,甚至死亡,即使搶救過來,也會變成癡呆。當出現頭暈、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癥狀時,你首先要知道“糖”是這個時候唯一需要的,因此,你要時常把巧克力和小餅干帶在身邊。2021年08月21日
577
0
0
-
李國光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 肝膽胃腸外科 在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反復發(fā)作胰腺炎的患者。他們除了飽受身體上的痛苦之外,經濟上損失也挺大,工作生活也備受困擾。希望我們的健康宣教,能給他們一點點幫助。糖尿病,可能是原發(fā)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發(fā)病概率很高,約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不幸患上糖尿?。挥行┗颊甙偎疾坏闷浣?,我怎么就得了糖尿病,我平時好好的,一點感覺都沒有,有時我去社區(qū)測血糖都正常啊。其實等到感覺到糖尿病的癥狀時,糖尿病已經比較嚴重了。平時只監(jiān)測空腹血糖,容易漏診糖尿病,還應該多監(jiān)測餐后兩小時的血糖,如果體檢,可要求檢查糖化血紅蛋白。(請記住幾個簡單的數值,如果空腹血糖應該>6.1mmol/L,餐后兩小時>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7%,就需要警惕糖尿病了,得看大夫了)也可能是繼發(fā)于胰腺炎之后(胰腺炎導致胰島細胞嚴重損傷或喪失,胰島素分泌不足),也有胰腺結石或者胰腺癌等疾病在不知不覺破壞胰腺實質導致糖尿病。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時,血脂也可以繼發(fā)性升高,因為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血脂高有多種危害,其中之一,比如當甘油三酯>11.3mmol/L時,就非常容易并發(fā)胰腺炎,特別是由暴飲暴食,進食油膩,飲酒等促發(fā)因素時。胰腺炎又導致正常胰島細胞的損傷或喪失,加重糖尿病,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因此糖尿病患者不應該諱疾忌醫(yī)(我平時好好的,一點感覺都沒有),而應該及早找專科就診,仔細檢查,尋找病因,根據情況提供恰當的治療,比如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但機體胰島素不敏感,可能需要使用胰島素增敏藥物(最常見的是二甲雙胍,不僅增敏,還促進分泌),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可能會使用胰島素制劑(得學會自己注射,和掌握劑量喔,因為每個人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一),當然有可能還會使用其他藥物(比如阿卡波糖)等,以及還會提供飲食運動等健康指導。當需要使用胰島素時,請積極配合醫(yī)師??傆幸恍┗颊呦勇闊ɑ蛘哂行├先撕茈y學會),但沒辦法,該怎么治就得怎么治,是在有困難(比如有些老人很難學會),可以向家人朋友及家庭醫(yī)師求助。糖尿病的治療目標,請記住幾個簡單的數值吧: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兩小時8-10mmol/L。建議平時可適當勤快一點就診,比如每月一次,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紅蛋白。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勝過亡羊補牢(這個損失很大,有些損傷不可逆轉)。當甘油三酯>5mmol/L(記住這個簡單的數值吧),需要輔助藥物降脂治療,最常用的是非諾貝特膠囊(200mg 每日一粒,與飯同服)。可是我在門診中常常發(fā)現有使用其他降脂藥物(比如:阿伐他汀X),請注意降脂藥物有兩大類,貝特類和他汀類,側重點不同,前者重在降低甘油三酯,后者重在降低膽固醇。有些病人還說你看我這么瘦,怎么也有血脂高啊,沒道理?。∵@個可能與基因有關,目前情況下我們還只能對癥治療,吃藥。以上是我們肝膽胰腺外科醫(yī)師的一點點建議,還建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祝健康。2021年08月21日
2557
3
14
糖尿病相關科普號

黃良陟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良陟 副主任醫(yī)師
南平市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24粉絲3275閱讀

林宗棋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宗棋 副主任醫(yī)師
石獅市總醫(yī)院
泌尿外科
286粉絲61.1萬閱讀

鄒顯彤醫(yī)生的科普號
鄒顯彤 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內分泌科
605粉絲6.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