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但目前全世界仍有10億以上的煙草產品使用者,而煙草產品造成的尼古丁成癮和致癌物接觸是致命的,每年世界范圍內有數百萬人因相關癌癥死亡。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今年三月剛剛發(fā)表在NATUREREVIEWSCANCER(IF:60.716)雜志上的綜述,文章論述了使用無煙煙草和吸煙這兩種成癮行為導致癌癥的化學機制和預防措施。?一、煙草產品引起的問題:文章將煙草產品分為無煙煙草及吸煙,并對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的廣泛問題進行了介紹。1.無煙煙草:文章認為目前無煙煙草的流行和分布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調查發(fā)現全世界121個國家中,有超過3.5億無煙煙草使用者,他們中近95%生活在發(fā)展中國家,82.7%生活在東南亞區(qū)域。研究也發(fā)現印度成年人使用無煙煙草的總體患病率高達25.9%。針對這些情況,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認為無煙煙草會導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出版的專著和IARC將無煙煙草產品進行了分類。大體上,它們被分為預制產品和定制產品。此外,無煙煙草產品也被分為四類:第一類主要含有煙草;第二類含有煙草和堿性改進劑,會促進尼古丁的吸收;第三類含有煙草、堿性改進劑和檳榔,如東南亞眾所周知的檳榔果;第四類產品含有煙草和其他物質,如興奮劑、調味劑或香料。2.吸煙:接著文章對吸煙帶來的問題進行了介紹。盡管吸煙的危害眾所周知,但早在2015年全球煙民就達到9.33億。其中80%以上的吸煙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據估計,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肺癌死亡是吸煙造成的。此外,吸煙也是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鼻腔癌、胰腺癌、膀胱癌、胃癌、肝癌、腎癌、輸尿管癌、子宮頸癌、結直腸癌、卵巢癌以及髓系白血病的風險因素之一。吸煙的危害主要源于尼古丁到大腦的快速傳遞導致其高度強化作用和上癮,以及煙霧中的多種致癌物。綜上所述,可以發(fā)現高度成癮性的煙草產品會持續(xù)造成全球癌癥的發(fā)生和死亡。而且無論是無煙煙草制品還是可燃的煙草制品,都會導致癌癥,問題的根本在于煙草。?二、煙草的危害機制:接下來文章對煙草危害健康的機制進行了介紹,主要介紹了煙草產生的致癌物、DNA加合物及突變。1.致癌物:1)煙草特有的亞硝胺:所有商業(yè)煙草產品,包括無煙煙草、卷煙和雪茄,都含有煙草特有的亞硝胺,這些亞硝胺是在煙草的烘烤和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未燃燒的烤煙中已識別出了7種煙草特有的亞硝胺,如圖2所示,其中NNN、NNK、NNAL是典型的強亞硝胺致癌物,其會在特定組織的代謝激活后,通過基因毒性機制誘導實驗動物發(fā)生腫瘤。2)無煙煙草使用者體內的煙草特異性亞硝胺和其他致癌物:在東南亞廣泛消費的一些無煙煙草產品中NNN和其他煙草特異性亞硝胺的濃度非常高。研究發(fā)現NNN具有誘導口腔黏膜腫瘤的能力,這表明東南亞口腔癌的高發(fā)與此有關。相當多的證據也表明,NNN可能在無煙煙草產品使用者的致癌原因中發(fā)揮關鍵作用,而無煙煙草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既含有尼古丁,也含有NNN,在結構上NNN與尼古丁密切相關(圖3),不過在生物活性上卻有重大差異。NNN相關重氮氫氧化物很容易與DNA反應,形成加合物,在DNA復制時可能導致錯誤編碼,從而導致永久突變,最終導致癌癥。作者認為除了從無煙煙草產品中大幅減少或消除NNN外,還應找到防止攝入和促進停止使用的方法。3)吸煙者體內的煙草特異性亞硝胺:香煙煙霧的致癌特性是由于多種致癌物、共致癌物、炎癥因子和氧化劑的暴露,其中NNK和NNN非常重要。NNN也與吸煙者的口腔和食道癌有關。此外,NNK和NNAL也與肺癌相關。多項研究檢測了NNK和NNAL誘導的DNA加合物的突變特性,不過促進NNK和NNAL基因毒性作用的加合物取決于環(huán)境。因此,煙草特異性亞硝胺DNA加合物與煙草制品使用者癌癥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需要進一步研究。4)持續(xù)關注煙草特異性亞硝胺:40多年前,人們首次發(fā)現煙草特異性亞硝胺是尼古丁與亞硝酸鹽反應的產物,也是煙草的組成成分。人們對煙草產品中亞硝胺的存在以及這些化合物的致癌特性一直有研究興趣。文章對最近發(fā)表的三項研究進行了簡要總結。一個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員進行的NNK全面吸入研究。第二項研究量化了美國和北歐10家制造商生產的64種鼻煙產品中的尼古丁和煙草特有的N-亞硝胺水平。另一項研究測試了僅用鼻子吸入甲醛、乙醛或二氧化碳對腹腔注射NNK的小鼠肺腫瘤發(fā)展的影響。這些結果表明,煙草煙霧會增強NNK的肺致癌性,然而增強的機制還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5)燃燒形成的致癌物質:雖然無煙煙草和香煙煙霧中都存在致癌的煙草特異性亞硝胺,但燃燒產物通常在香煙煙霧中更為普遍,因為它們通常是揮發(fā)性的,其中包括多種公認的多環(huán)芳烴致癌物(表1)。也就是說,香煙煙霧中的大多數致癌物都是燃燒產物。多環(huán)芳烴可能是所有煙草煙霧致癌物中研究最廣泛的一種,它們也是吸煙者患癌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2.吸煙產生的DNA加合物:DNA加合物的形成是煙草誘變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多項研究報道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DNA加合物在細胞和組織水平顯著升高。文章重點介紹一些最近的研究,這些研究使用了驗證的質譜方法來分析DNA加合物,其中包括1)煙草特異的DNA加和物:NNN的代謝會產生一種反應中間體DNA,其會釋放出可以用質譜測定的HPB[4-羥基-1-(3-吡啶基)-1-丁酮)]。一項研究分析了65名每天吸煙者的口腔細胞,其中包括30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和35名無癌對照者。結果發(fā)現HNSCC者釋放的HPB水平明顯高于無癌吸煙者。2)BaPDNA加合物:BaP的主要DNA加合物是BPDE-N2-dG。一種高分辨率質譜方法發(fā)現吸煙者體內該加合物比非吸煙者高3倍。3)1,3丁二烯DNA加合物:1,3-丁二烯是一種簡單的揮發(fā)性碳氫化合物,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為是人類的致癌物,也是香煙煙霧中最豐富的致癌物之一。1,3-丁二烯的代謝物與DNA反應形成加合物,該加合物已被作為吸煙者中1,3-丁二烯暴露和代謝的生物標志物量化,且它的水平會在戒煙后下降。4)丙烯醛DNA加合物:丙烯醛是卷煙煙霧中的劇毒化合物,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認為它可能對人類致癌。多項研究表明,丙烯醛與DNA反應形加合物,這些加合物在各種人體組織中都可以檢測到。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吸煙者口腔細胞中該加合物的平均水平比非吸煙者高27倍。3.突變特征和突變基因:大多數關于DNA加合物和致癌物暴露的突變特征研究都是使用吸煙者的樣本進行的。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量并比較了吸煙者和非吸煙者的5000多個腫瘤樣本的體細胞突變。結果發(fā)現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的五種突變特征有所增加。一項進一步的研究測序了來自吸煙者和非吸煙者正常支氣管上皮細胞的全基因組,結果發(fā)現吸煙者每個細胞中增加了數千個突變,包括驅動突變。人體內觀察到的顯著突變負荷改變也反映了煙草煙霧中致癌物暴露的復雜性,且煙草煙霧中致癌物大多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DNA加合物。?三、?生物標志物:文章第三部分對可能識別出吸煙者患癌癥風險的生物標記物進行了介紹,其中含有香煙煙霧成分的尿液代謝物可以作為癌癥風險的生物標志物。文章重點對尿液標志物:尼古丁等價物(TNEs)、總NNAL、多環(huán)芳香烴、以及尿液生物標志物和癌癥風險進行了介紹。1.總尼古丁等價物:尿液中的尼古丁水平及其幾種代謝物構成了TNE的生物標志物,且個體間代謝差異對尼古丁的影響不大。一項多種族隊列研究中將來自五個不同肺癌風險族群吸煙者的TNEs量化,結果發(fā)現TNEs含量與肺癌風險有關系。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主要的尼古丁代謝酶CYP2A6的活性也與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有關,CYP2A6活性較低的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較低,而CYP2A6活性較高的吸煙者吸煙更多,因此患肺癌的風險更高。2.totalNNAL:NNAL是NNK的一種主要的高致癌性代謝物,在所有無煙煙草使用者和吸煙者的尿液中以游離形式和葡萄糖醛酸苷的形式存在。一項具有美國代表性的縱向隊列研究發(fā)現,與非吸煙者相比,煙草產品使用者的總NNAL水平更高。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yǎng)檢查調查(NHANES)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該調查基于不同的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美國人口樣本。此外,尿液中總NNAL的水平通常與TNEs有關。3.多環(huán)芳香烴:尿苯代謝物和相關的多環(huán)芳烴也可以作為生物標志物。一直以來的研究都發(fā)現吸煙者體內的這些代謝物水平明顯高于非吸煙者,也就是說吸煙仍然是人類暴露于多環(huán)芳烴的主要來源之一。并且尿液中,苯代謝物更容易測量。4.尿液生物標志物和癌癥風險:一項上海隊列和新加坡華人隊列的健康研究發(fā)現尿液生物標志物和CYP2A6基因多態(tài)性與吸煙者患肺癌風險相關。上海隊列對超過18000名男性進行了跟蹤調查,新加坡華人健康研究收集了超過63000名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尿樣。這些單孔尿液樣本被冷凍保存,并在實驗室進行生物標志物分析。在參與者中尿液生物標記物與肺癌風險的關系被確定,這兩項研究都觀察到尼古丁代謝降低與低肺癌風險顯著相關。綜上所述,這些在吸煙者中進行的生物標志物研究都證實了,生物標志物的組合可以納入癌癥風險預測算法,能夠提高肺癌篩查,并有希望預防肺癌。?四、?監(jiān)管模式: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對預防煙草導致癌癥的方法進行了論述,重點介紹了跨學科研究中探索的方法,主要涉及減少無煙煙草制品及煙草中有害成分的監(jiān)管措施。1.無煙煙草調控:建立無煙煙草有害成分水平的標準是減少癌癥風險的一個方法。這一方法已經由生產鼻煙的瑞典煙草公司實施,這可能是瑞典無煙煙草使用者患口腔癌和食道癌風險比東南亞低的原因。然而,很少有無煙煙草制造商對其產品中的有害成分設定限制。此外,NNN制定標準有望降低口腔癌的發(fā)病率,但很少有國家實施。減少無煙煙草使用的手段包括限制向未成年人銷售、要求醒目的健康警告標簽、限制或禁止無煙煙草產品的廣告、促銷或贊助、稅收和定價政策、提供公眾教育和推廣或提供基于證據的無煙煙草戒煙治療。不過最重要的是要人們認識到,產品標準的實施并不意味著產品是安全的,煙草公司不應該直接或間接地以這種方式推廣或營銷他們的產品,或宣布該產品已被政府批準。2.煙草監(jiān)管:如果將香煙中的尼古丁含量降低到最低成癮性水平,會顯著抑制使用者對香煙的依賴,并降低吸煙流行。越來越多的證據促使FDA在2018年3月發(fā)布了一份擬定法規(guī)的預先通告(ANPRM),旨在將香煙中的尼古丁水平降低到最低成癮或非成癮水平。2021年,新西蘭政府宣布就大幅降低香煙中的尼古丁含量進行公眾咨詢,以爭取到2025年實現新西蘭的無煙。不過并非所有國家,特別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都有足夠的資源和基礎設施來實施香煙和其他可燃煙草產品的尼古丁產品標準。其他減少危害的方法包括逐步降低香煙中有毒物質和致癌物的水平,取消香煙過濾嘴通風裝置等。綜上所述,監(jiān)督煙草使用、保護人們遠離煙草煙霧、提供戒煙幫助、警告煙草的危害、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提高煙草稅等煙草控制的綜合方法可能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到這里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就介紹完了,文章開篇通過列數字舉例子對煙草帶來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接著又對煙草致癌的機制進行了介紹,最后提出預防與應對措施。文章有理有據邏輯清晰,看完小編對煙草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下定決心要勸身邊的人戒煙。同時小編也認為煙草與癌癥的關系仍然需要深入研究,這應該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方向。2022年04月25日
695
0
5
-
胡洋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馬大爺,76歲,10年前胃癌根治手術,一直恢復良好,一個月前因為咳嗽做胸部CT發(fā)現肺部腫塊,進一步PET-CT檢查發(fā)現多發(fā)骨轉移。病理類型為鱗癌,目前在治療期間,方案為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湛女士,59歲,5年前胃癌根治性手術,一年前發(fā)現肺部病灶,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進一步婦科取活檢,肺部穿刺活檢,婦科病理提示陰道鱗癌,肺部為陰道癌肺轉移。孫先生,65歲,11年前右肺癌根治術,當時病理是肺腺癌,術后做了化療,恢復良好。一年前發(fā)現左肺上葉病灶,穿刺活檢提示肺鱗癌,再次行肺癌根治手術。經過兩次手術,孫先生失去兩個肺葉,好在總體恢復良好。如果說得了癌癥是不幸的事,那么更不幸的就是幾種癌癥同時或不同時找上門。一個人患兩種或多種癌的情況,稱為雙原發(fā)癌或多原發(fā)癌。一般認為兩個惡性腫瘤發(fā)生間隔時間小于6個月為同時性多原發(fā)癌,大于6個月為異時性多原發(fā)癌。實際在臨床上,惡性腫瘤患者發(fā)生雙原發(fā)癌的比例并不低,據《Cancer》2016.7在線發(fā)表美國SEER數據庫流行病調查文章顯示,這一比例超過8%,最常見的第二原發(fā)癌是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我國統(tǒng)計的發(fā)生率為0.3%~7.3%,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為何一個人會患多種不同的癌?這其中遺傳基因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又稱遺傳易感性。據報道,多原發(fā)癌患者中有腫瘤家族史者占14%~50%,明顯高于單發(fā)腫瘤患者。這類患者體內腫瘤易感基因突變,會使自身原癌基因容易被激活,而抑癌基因失活。比如錯配修復基因、PTEN、TP53、MEN1、BAP1等都是多原發(fā)癌的易感基因,這類基因缺陷或突變就容易使患者過若干年后再次發(fā)生不同部位的癌,或者相同部位不同病理類型的癌。除了遺傳因素,外界因素也是引起多發(fā)癌的誘因,比如環(huán)境污染、長期不良飲食習慣、再次吸煙喝酒、熬夜疲勞等等。大部分癌癥病人即便達到臨床治愈,免疫力也會相對低下,對外界致癌因素的抵御能力遠不如健康人群。而過去的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也會削弱自身免疫力,并加速基因改變的進程,使得后續(xù)發(fā)生其他癌的概率增加。很多抗癌藥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比如治療乳腺癌的內分泌藥物他莫昔芬,會引起子宮內膜增厚,有小概率引起子宮內膜癌。治療很多種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環(huán)磷酰胺,長期使用可誘發(fā)白血病或膀胱癌。所以,對于所有的肺癌病人,即便術后5年都沒有復發(fā)轉移,我們也會建議他們每年都要來做一次全面的體檢,這個體檢不僅僅是復查胸部CT和抽血查腫瘤標志物,最好還要加上胃腸鏡和腹部增強CT,畢竟有惡性腫瘤病史的人再發(fā)腫瘤的概率要高于健康人群。2022年04月21日
1191
0
3
-
郭曉彤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胸外科 肺癌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美國癌癥協會統(tǒng)計,每年約有兩百萬人確診肺癌。這其中大多數患者都有吸煙史,但有10%-25%的患者從未吸煙。盡管一些環(huán)境風險比如接觸二手煙、空氣污染或者有過肺部疾病,可以解釋一部分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病因,但大部分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病因仍然未知。近日,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遺傳學》,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fā)表重要研究成果。他們分析了232例無吸煙史肺癌患者(LCINS)的全基因組測序(WGS)數據,發(fā)現大部分患者的腫瘤是機體內自然發(fā)生的基因突變不斷積累引起的,并且首次提出了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三種分子亞型。吸煙是國際公認的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吸煙者因患肺癌死亡的人數約為不吸煙者的10倍以上。因此以往的肺癌臨床研究對象大多是有吸煙史的患者,而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肺癌患者沒有吸煙史,其中不吸煙的女性發(fā)病率更高,而且比吸煙者更早發(fā)病。這表明吸煙的肺癌患者和不吸煙的肺癌患者可能在致病機制上存在差異,在臨床上應予以區(qū)分。?本次的流行病學研究是Sherlock-Lung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獲取了232例未經治療的無吸煙史肺癌患者(27.6%接觸過二手煙,其余風險未知)的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的WGS數據。從腫瘤類型來看,所有患者均患非小細胞肺癌,其中有189例腺癌(最常見的肺癌類型),36例類癌(良性),7例其他類型的腫瘤。另外,97.4%的患者為歐洲裔。初步的分析結果表明,與吸煙肺癌患者(數據來源于TCGA)相比,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腫瘤突變負荷(TMB)更低(約為吸煙者的1/7),為1.1Mut/Mb。而TMB與腫瘤的分期、組織學以及確診時的年齡有關。此外,在RTK-Ras通路相關的基因中,EGFR突變率最高(30.6%)。接著,研究人員依據從WGS得到的體細胞拷貝數變異(SCNA)譜,將這些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分成了3類,借用音樂術語命名為“piano(弱)”、“mezzo-forte(中)”、“forte(強)”。這三種亞型的SCNA水平逐漸升高。piano型(49.6%)的SCNA水平最低;mezzo-forte型(30.2%)出現了部分染色體的結構性擴增,包括1q、5p、7p、7q以及只存在于mezzo-forte型的8q擴增;forte型(20.2%)的基因組則幾乎是成倍擴增(變成了多倍體)。SCNA會導致許多基因失活,其中比較重要的是HLA的失活,這會讓癌細胞獲得免疫逃避能力。以往在40%的肺癌病例中都檢測到的HLA純合突變,在本研究中的突變率為5.2%,并且大都存在于mezzo-forte和forte型腫瘤中,因此大部分的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癌基因組特征與吸煙肺癌患者有區(qū)別。在基因組穩(wěn)定性上,piano型是最穩(wěn)定的,mezzo-forte型和forte型的基因組不穩(wěn)定性逐漸增加。為了弄清楚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致癌突變從何而來,研究者們梳理了這些腫瘤樣本的突變特征。研究人員發(fā)現232例無吸煙史肺癌患者中,46%有著與活性氧損傷相關的突變特征,13%有著與核苷酸切除修復缺陷相關的突變特征,這表明大部分的無吸煙史肺癌患者的致癌突變來源于體內的自然生化過程。?以往對吸煙肺癌患者的研究沒有發(fā)現與核苷酸切除修復缺陷相關的突變特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沒有在無吸煙史肺癌患者腫瘤樣本中發(fā)現與吸煙相關的突變特征,甚至在接觸過二手煙的患者中也沒有發(fā)現(不過,他們認為也有可能是因為樣本量不足)。?本研究的通訊作者Landi博士說道:“我們開始區(qū)分可能具有不同預防和治療方法的(無吸煙史肺癌患者腫瘤)亞型,比如piano型生長緩慢,可以為臨床醫(yī)生提供及早發(fā)現它們的機會,盡管mezzo-forte型和forte型生長較快,但由于只有少數幾個驅動突變,可以通過單次活檢來診斷,并且能從靶向治療中受益”。?2022年04月18日
798
2
15
-
郭曉彤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胸外科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雖然現在中國已經擺脫貧困,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但是仍舊有很多苦日子中走過來的人保持著節(jié)儉的生活。雖然節(jié)儉是一種美德,但是很多生活中過于節(jié)省的行為,會無形中損害自己及全家人的健康,最后的結果將是得不嘗失。省錢!不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有些老人上街買菜,挑著買便宜的,但往往便宜的果蔬都早已不新鮮。便宜、打折的水果蔬菜許多都伴隨著腐敗變質的問題,其中霉菌是一級致癌物,如果霉菌布滿了整個食物,哪怕你把發(fā)霉的部分削掉,還是會有致癌風險。正確做法:①?買菜時,盡量買新鮮的蔬菜水果,當天現宰的肉,魚盡量要現場剖的,這樣營養(yǎng)成分才是最佳的。②?此外,市場上還有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如果放置時間太久,這種也盡量少買。省電!做飯時不開抽油煙機?有些老人習慣用大火爆炒,同時那個年代的人為了省電,又舍不得用抽油煙機……這時會吸入大量油煙。那這些油煙會對家人的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四川省腫瘤醫(yī)院胸外科主任醫(yī)師莊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如果在一個密閉的、沒有開啟抽油煙機的環(huán)境炒菜,在里面呆一小時,對肺部的傷害相當于吸進去整整兩包煙!”這個比喻讓人不寒而栗。正確做法:①?炒菜時一定要開啟抽油煙機。②?并且定時對抽油煙機進行清潔,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省油!食用油放很久也舍不得扔?不少老人往往會認為,食用油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以食用,其實不然。食用油一旦開封,3個月就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開封3個月還沒有吃完的油,就相當于我們身邊的一個危險致癌因素。據介紹,油脂氧化和酸敗后,常含有黃曲霉毒素污染,會產生一股“哈喇味”,加熱時煙大、嗆人,這跟肝癌的關系很大。別想著用太陽曬曬,黃曲霉毒素就沒有了,其實現在沒有什么很好的辦法能把黃曲霉毒素去掉。正確做法:①?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買小桶裝的油。②?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壺分裝,油壺則選擇磨砂工藝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③?最好不要把油瓶擺在窗臺等陽光能直射的地方,這樣更容易氧化。省菜!桌上總有一盤隔夜菜?老一輩很多都是從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過來的,所以非常節(jié)約糧食,吃不了的飯菜,經常就是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還在繼續(xù)吃。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轉變?yōu)閷θ梭w有害的亞硝酸鹽,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越多。偶爾吃一頓沒有關系,但如果我們長期吃這樣的剩菜,攝入的亞硝酸鹽很多,從而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會致癌。正確做法:①?不是所有的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都很高,比如肉類的亞硝酸鹽含量就比較少,所以肉類是可以剩下的(但也不要超過一天)。②?但這些種類的隔夜菜最好扔掉,比如綠葉類蔬菜,隔夜最危險!因為它的硝酸鹽含量較高。省力!有些癌是懶出來的?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覺了。能坐車絕不走著,能坐電梯絕不爬樓梯,一點兒也不舍得花點力氣鍛煉,長期這樣缺乏鍛煉,患癌風險真的會增加!懶得運動已成為全球第四死亡風險因素。缺乏運動會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幾率。進行有規(guī)律的、持續(xù)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癥。正確做法:①走路就是很好的運動,它能緩解壓力、強健肌肉、減輕體重等。每天抬頭、挺胸、大步走,持續(xù)30分鐘以上為宜。②工作時,最好每20分鐘就站起來抖一抖、伸伸腰、踢踢腿,這也算是一種運動。?省事!懶得體檢,錯過癌癥最早發(fā)現期懶得去體檢、懶得去醫(yī)院,想給自己省點事,沒想到最終卻大病一場!很多癌癥患者拖到晚期癥狀出現才去醫(yī)院,這時查出癌癥往往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期,醫(yī)生也沒有辦法。正確做法:健康人群每年定期體檢,有癌癥家族史、有危險因素人群還要每年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如:①肺癌高危人群可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②40歲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③45歲以上,腸癌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④建議20多歲的年輕人體檢時,要注意傳染病的篩查,比如肝炎指標;⑤25歲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彩超等;⑥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議定期做TCT及HPV檢測;⑦建議40-50歲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2022年04月18日
336
0
2
-
李浩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胸外科 除了早發(fā)現、早治療,還得做到早預防。接下來我們從致癌的高危因素了解一下如何遠離肺癌。 專家表示,吸煙人士是肺癌的高危人群,綜合國內外統(tǒng)計數據發(fā)現。 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平均為不吸煙者的2.8倍至3.6倍。臨床通常把一天抽一包煙持續(xù)30年或者一天兩包煙持續(xù)15年的吸煙者稱作重度吸煙者。重度吸煙者罹患肺癌的幾率要遠遠高于普通人,而且這種這種幾率會持續(xù)升高,在戒煙之后有所下降。 但仍然高于普通非吸煙者,長期的一種環(huán)境啊,或者職業(yè)暴露時,比如接觸這種失眠,脾氡等元素,還有電力輻射,這些都是一些高危因素,像一些女性它不抽煙的,但也是毛固的季節(jié)很常見,二手煙啊,或者這種油煙或者大氣污染,都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因素,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之下,保護肺部健康還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專家表示,要正確科學的佩戴口罩,不僅能減少新冠肺炎的傳播,也可以部分避免煙草尾氣等肺部有害物質的吸入。 進行室內環(huán)境消毒時,注意選擇合適劑量、濃度的消毒劑,以避免消毒劑對肺部的刺激和損傷。此外,到室外空曠、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適當有氧運動,也能有效提高肺活量。2022年04月16日
1379
2
8
-
胡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 胸外科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倡導發(fā)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guī)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簡稱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2022年是第2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癌癥防治,早早行動”。旨在積極倡導每個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正確認識癌癥、積極防控癌癥,樹立癌癥三級預防理念,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動參加防癌健康體檢,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癥早診率和生存率,切實遏制癌癥危害,提升群眾健康水平。2022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tǒng)計數據。(由于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后,本次報告發(fā)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處2016年登記資料。)根據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新發(fā)的癌癥約406萬例,相當于每分鐘有8個人會得癌癥。無論發(fā)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肺癌長期以來都是中國癌癥里的第一殺手。什么樣的人容易得肺癌?肺癌是不治之癥嗎?肺癌是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根據最新全國癌癥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肺癌新增病例達80萬例,因肺癌死亡的人數超過65萬例。因此,了解什么樣的人群是肺癌的易感人群,則可以行之有效的對肺癌做到有效防控,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近年來,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以下人群均為肺癌的易感人群。一、吸煙或是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一般來說,吸煙年齡越小、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其患肺癌的幾率會越高,而且二手煙對身體的危害和一手煙是一樣大的。除了肺癌以外,吸煙還容易增加患鼻咽癌、食道癌,以及胃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戒掉煙草并且遠離二手煙,平時注意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有家族遺傳史的人肺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意思就是說,如果家里有人之前有患過肺癌的情況,那么,這個家庭里面任意的一個人得這個病癥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因而,有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應該提高警惕,建議定期進行檢查,以便盡早發(fā)現可以及時治療。實際上,在近幾年里面,癌癥的家族聚集性已逐漸出現,不僅僅是肺癌,其他癌癥如肝癌,乳腺癌等也都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這需要我們重點關注并重視起來。三、職業(yè)因素患病的人肺癌的發(fā)病通常被認為和職業(yè)接觸有關系,如果在工作環(huán)境過程中經常有接觸到砷、石棉、鉻、鎳、石油、煤焦油、芥子氣以及某些放射性物質等,那么就可能會增加患肺癌的幾率。另外還有空氣污染,尤其是工業(yè)廢氣也有一定的影響。四、肺部有慢性疾病的人如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等均可與肺癌并存,本身慢性病的發(fā)生就是體質酸化導致的肺部細胞感染,細胞缺氧,細胞活性降低。這些病例肺癌的發(fā)病率高于正常人。此外肺支氣管慢性炎癥以及肺纖維疤痕病變,在愈合過程中可能引起鱗狀上皮化增生,在此基礎上,部分病例可發(fā)展為癌癥。五、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缺乏運動、肥胖、膳食纖維攝入不足、不良情緒的積累、食用過燙的食物等都容易增加患的癌幾率。上海市對2276例肺癌患者的統(tǒng)計表明,喜歡吃煎、炸食物,特別是路邊的煎炸食物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倍。想要預防肺癌的發(fā)生,大家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的去用材料放心的物品、家具。同時也要經常做運動鍛煉,保持高質量的休息、合適的鍛煉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此外,心態(tài)非常重要,應該要保持樂觀、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各種事情。肺癌病人會有哪些癥狀呢?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癥狀和體征的有無、輕重以及出現的早晚,取決于腫瘤發(fā)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及有無并發(fā)癥,以及患者的反應程度和耐受性的差異等。多數肺癌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咳嗽為最常見癥狀。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或者伴有少量白色痰液,當繼發(fā)感染時痰量增多,呈黏液膿性,同時可有持續(xù)性痰中帶血,如侵犯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全身一般表現為消瘦、食欲缺乏、乏力、發(fā)熱、惡病質等。晚期病人因為腫瘤侵犯到胸膜或產生胸腔積液,導致出現胸背痛、胸悶憋氣等癥狀。當然,由于目前大家的健康意識提高,好多人是體檢時發(fā)現的早期肺癌,由于腫瘤較小或位于肺的周圍區(qū)域,是不會引起任何臨床癥狀的。做胸部CT查出肺部腫瘤,那每年體檢做胸片咋沒發(fā)現?胸部X片常常難以發(fā)現1cm以下的肺部腫瘤,對于躲藏在心臟后面以及膈肌角的結節(jié)可能會有遺漏。低劑量螺旋CT的輻射量很低的,和胸片差不多,但敏感度是胸片的4-10倍,可以更精準更早地查出早期肺癌,因此如果想精準查體,建議大家完善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發(fā)現肺結節(jié)了怎么辦?點擊鏈接查看上期肺結節(jié)科普知識https://mp.weixin.qq.com/s/bIO0UtdwhzgpopzDqw8S8A肺癌病人飲食上應該注意什么?患者飲食宜清淡,進食易消化、含纖維素少的流質、半流質食物。食譜宜多樣化,少食多餐,進食富含優(yōu)質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如牛奶、鮮魚、瘦肉、雞蛋、豆類制品等。增強機體免疫力,多食黃魚、山藥、甲魚等。咳嗽、痰多者,多食蘿卜、杏仁皮、枇杷??┭咭顺陨徟?、甘蔗、梨、鯽魚等。減輕放療化療副作用,宜多吃菇、龍眼肉、核桃、蘋果、綠豆等。忌辛辣、刺激、油膩、黏滯生痰食物,如蔥、蒜、韭菜、油煎、燒烤等。肺癌病人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合理安排休息,注意改善勞動和生活環(huán)境,防止空氣污染特別是粉塵及有害氣體吸入。特別強調要戒煙。不去人多、空氣污染場所,在病毒、細菌性疾病流行季節(jié)應減少外出。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體育鍛煉,如到室外散步、慢跑、上、下樓梯、蹲起運動,以增加肺活量,提高機體抗病防病能力。多飲水,每天約2000mL。如何預防肺癌的發(fā)生?減少或避免含有致癌物質污染空氣和粉塵吸入,大力提倡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工作中可以加強防護。此外,提倡年齡>45歲的人群每年行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肺癌已經成為威脅男性、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也不遑多讓!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胸外科對肺癌、食管癌的診治具有十分成熟的經驗,在胡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的帶領下,始終致力于推動癌癥早篩等一系列腫瘤防治工作。以最小的傷害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疾病,是每一個生命體必須去面對的事情即使確診為肺癌也一定要積極的面對積極的治療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專業(yè)醫(yī)生按照醫(yī)生的思路一步步治療才是最好的選擇點擊鏈接,了解更多,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官網https://www.znhospital.cn/hzb/index.jhtml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胸外科簡介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胸外科是腫瘤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腫瘤學科)胸部腫瘤外科,依托武漢大學醫(yī)學院、武漢大學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庫,已成為立足湖北輻射全國,集醫(y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大型胸外科(胸部腫瘤外科)中心??剖胰藛T梯隊合理,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主任醫(yī)師4人,副主任醫(yī)師3人,主治醫(yī)師8人,多人具有國外研究和學習經歷,其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本學科承擔著第二臨床學院本科生、研究生、規(guī)培生和留學生教學任務,是國家胸心外科學專業(yè)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基地。近年來,科室已累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市級和校院級課題40余項。在各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國際權威期刊(SCI)收錄;擁有多項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胸外科每年收治各類胸外科或者胸部腫瘤相關疾病超2000人次,施行各類胸外科手術超1500人次,其中微創(chuàng)手術占比超過80%,絕大多數為四級手術。手術種類涵蓋所有胸外科領域,微創(chuàng)手術和機器人手術是胸外科特色。擁有強大的多學科團隊,注重規(guī)范化診治,重點病人均提交多學科團隊討論決定治療方案。病區(qū)內設有ERAS病床和日間手術病房。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護理團隊,國家級危重癥??谱o士、急診??谱o士各一名,三級健康管理師四名,開展護理多角度、多視野的護理研究,促進循證護理實踐并進行轉化;建立護理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建立胸外康復在醫(yī)院-社區(qū)-家庭連續(xù)性照顧的系統(tǒng)服務網絡,形成系統(tǒng)的全程跟蹤隨訪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搭建信息化共享平臺,構建護理培訓、管理、疑難重癥護理、科普等信息共享等。胸外科特色:1.完全胸腔鏡或機器人微創(chuàng)肺癌、食管癌根治及縱隔腫瘤切除術;2.復雜肺癌隆突、支氣管及肺動脈成形術;3.氣管狹窄及氣管腫瘤切除重建術;4.侵犯大血管或心房的胸部腫瘤切除及心房、血管重建術;5.各種食管癌根治術及結(空)腸代食管術;6.胸壁或者胸骨腫瘤切除,胸廓重建;7.微創(chuàng)胸壁畸形矯正。胸外科咨詢電話:027-67812860(病區(qū))027-67813150(門診)歡迎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南胸外2022年04月16日
822
0
1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肺癌是全世界范圍內年發(fā)病人數第二(220萬)和年死亡人數第一(180萬)的癌癥。吸煙是導致絕大多數肺癌的主要原因,然而,只有少數吸煙者會患肺癌,這是為什么呢?2022年4月11日,美國愛因斯坦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NatureGenetics?發(fā)表了題為:Single-cellanalysisofsomaticmutationsin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inrelationtoagingandsmok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單細胞測序技術發(fā)現,一些吸煙最多的人可能具有強大的“自我保護機制”,來限制吸煙引起的DNA突變,從而保護自己免受肺癌侵害。這項研究有助于識別和發(fā)現那些面臨更高肺癌風險的吸煙者,從而對他們進行特別監(jiān)測。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吸煙通過煙霧誘導正常細胞發(fā)生DNA突變而導致肺癌。但實際上,這一觀點之前并沒有得到證實,因為無法準確量化正常細胞中的DNA突變。但在幾年前,該研究的通訊作者?JanVijg?教授改進了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方法,使得這一量化成為可能。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測序錯誤,而這種錯誤難以與真正的DNA突變區(qū)分開來,在分析罕見突變或隨機突變時,這種測序中的錯誤就顯得尤為突出。2017年,JanVijg?教授團隊在?NatureMethods?期刊發(fā)表了題為:Accurateidentificationofsingle-nucleotidevariantsinwhole-genome-amplifiedsinglecel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fā)的單細胞多重置換擴增(SCMDA)技術,能夠大大減少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時可能引入的錯誤,從而解決這一難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單細胞多重置換擴增(SCMDA)技術分析比較了兩種人群的正常肺上皮細胞的DNA突變情況,一種是從不吸煙者(共14人,年齡在11-83歲),一種是吸煙者(共19人,年齡在44-81歲),這些吸煙者最多吸煙116包·年(1包·年指的是每天吸煙包數×吸煙年數;例如每天吸煙2包,持續(xù)20年,則為40包·年),這19名吸煙者中有14人患肺癌,而這14名不吸煙者中有1人患肺癌。這些用來測序的肺部細胞是從接受支氣管鏡檢查以進行與癌癥無關的診斷測試的患者身上收集的。?近端支氣管基底細胞(PBBC)可以存活數年甚至數十年,因此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吸煙而積累突變,在所有肺細胞類型中,這些是最有可能發(fā)生癌變的細胞類型。研究人員發(fā)現,隨著年齡的增長,DNA突變(單核苷酸變異和小的DNA片段插入和缺失)會在不吸煙者的肺部細胞中積累,而吸煙者的肺部細胞中則積累了更多DNA突變。上述發(fā)現證實了吸煙會通過增加DNA突變來增加肺癌風險,這揭示了為什么很少有不吸煙的人得肺癌,而有10%-20%的終生吸煙者會得肺癌。但這同時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大多數吸煙的人并沒有得肺癌?研究團隊發(fā)現,在肺上皮細胞中檢測到的DNA突變數量隨著吸煙包·年數的增加呈直線增長,這導致他們患肺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但有趣的是,當吸煙包·年數達到23之后,這種DNA突變的上升停止了。也就是說,那些吸煙最厲害的人,他們的DNA突變負擔并沒有相應的增加到最高。他們吸煙這么多卻仍然沒有患肺癌且生存這么久,是因為他們的細胞抑制了進一步的DNA突變積累,這種DNA突變的平穩(wěn)狀態(tài)可能是由于這些人有更強大的DNA損傷修復系統(tǒng),修復了大量吸煙帶來的DNA突變。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SimonSpivack?博士表示,肺癌是全世界范圍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癥,遠超其他癌癥,而肺癌早期難以發(fā)現,這項研究是朝著預防和早期發(fā)現肺癌風險邁出的重要一步。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JanVijg?教授表示,這項發(fā)現帶來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可以通過檢測一個人的DNA修復或解毒能力,來評估他的肺癌風險。2022年04月16日
247
0
4
-
王晟廣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肺部腫瘤科 依據顯微鏡下觀察肺癌細胞特點不同,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最新修改方案,肺癌可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神經內分泌腫瘤、大細胞癌、腺鱗癌、肉瘤樣癌、唾液腺腫瘤、其他惡性腫瘤八大類。按組織病理學,肺癌又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就是指除了小細胞肺癌以外的肺癌類型。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腺鱗癌、肉瘤樣癌、唾液腺腫瘤、類癌等,非小細胞約占肺癌總數的85%。之所以如此分類是因為這兩類腫瘤生物學行為不同,治療方案不同,預后也不同,這一點在會日后詳細闡述。和肺癌相關的內部因素有:①吸煙:據調查,吸煙導致發(fā)生肺癌的患者占肺癌患者總數的87%。②不良飲食:一些研究表明,較少食用含β胡蘿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發(fā)生的危險性升高,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質,長期食用腌制食品也容易導致癌癥。③體質因素: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情緒得不到緩解,壓力過大,會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誘發(fā)肺癌。④職業(yè)因素:長期接觸石棉、鉻、鎳、氡、砷等物質的職業(yè)人群,其肺癌發(fā)病率會明顯高于其他人。2022年04月08日
1156
1
22
-
張鵬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胸外科 時至今日,肺癌仍是我國癌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我們都說吸煙有害健康,這個害的就是肺癌,但偶爾也會聽到患者抱怨,我明明不吸煙,為什么也會得肺癌?其實我們經常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被動吸煙。就是在不經意間抽了吸煙者吐出來的煙?;瘜W分析顯示煙霧中含有5種對人類有肯定致癌作用的致癌劑:苯、4-氨二苯、釙、鎳、2-萘胺;對人可能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有10種,其中主要是亞硝基化合物和多環(huán)芳香族化合物。還有就是空氣污染,包括室內小環(huán)境和室外大環(huán)境污染。城市中的工業(yè)廢氣、汽車廢氣、公路瀝青都有致癌物質的存在;在室內,一些建筑材料,如某些水泥、磚、石灰等原材料中,含有放射性氣體氡,當人吸入體內后,氡發(fā)生衰變的阿爾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輻射損傷,引發(fā)肺癌。在室內裝修及一些家具中,能釋放甲醛、苯、三氯乙烯等多種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長期吸入會導致患癌風險增加。對于女性來說,由于生活習慣,其更易受到室內被動吸煙、燃料燃燒和烹飪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致癌物影響,從而增加其患癌風險。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職業(yè)性因素,比如砷、石棉、氯甲酸鉍醚、鉻(六價)、鎳和鎳的混合物、多聚芳香族化合物和乙烯氯化合物都是Ⅰ類致癌物,這些經常存在于汽車、化工、電器設備、建筑業(yè)等制造部門。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及想法,歡迎評論區(qū)留言,我們會定期選取優(yōu)質問題進行科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欲持續(xù)獲取科普信息,歡迎關注與轉發(fā),科普不易,感謝支持!2022年04月03日
303
0
3
-
崔紅學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胸外科 什么是肺癌高危人群?呃,肺癌的發(fā)病率呢,呈現上升趨勢,而且發(fā)病呢呈現年輕化,因此我國推進肺癌的高危人群呢,應每年進行低劑量,低劑量的CT檢查,以推進肺癌的早診早治。那么什么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呢?針對我國吸煙啊,以及被動吸煙的人群比例比較高,而且大氣污染現狀啊,參考國內外的這種指南以及專家的共識,建議呢,將我國肺癌的高危人群定義為年齡大于等于40歲,并且同時具有以下任意的危險因素的患者。 第一個呢,就是現在正在吸煙,或者曾經吸煙呢,大于等于20包每年,也就是說每年吸煙呢,在400支以上,戒煙時間呢,小于15年的。第二個呢,就是有環(huán)境或者高危職業(yè)暴露的,如接觸失棉皮油,氡這些放射性元素的,第三個就是合并有慢阻肺彌漫性這個肺纖維化,或者既往有肺結核的病史。第四個呢,就是既往呢。 掌握這個惡性腫瘤,或者有這種肺癌家族史的患者,以上呢,就是我們對于肺癌高危人群的這種界定,我們呢,也希望以上人群呢,做好定期的這個查體啊,以免延誤病情。2022年03月31日
1395
1
5
肺癌相關科普號

婁麗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婁麗麗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呼吸內科
60粉絲4.1萬閱讀

成興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成興華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3222粉絲49.8萬閱讀

楊光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光海 副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和醫(yī)院
胸外科
1472粉絲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