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繼勇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心胸血管外科 肺鱗癌術后的病人飲食上要注意什么啊,肺鱗癌呢,我們認為啊,包括肺小細胞肺癌,這兩種肺癌呢,我們認為呢,是和吸煙的關系比較大的,所以他呢認為呢,和飲食的關系呢,可能不大,那么所以在飲食上呢,我們建議呢,術后主要還是要以加強營養(yǎng)為主啊,呃,建議每天是兩罐純牛奶啊,兩個呃,雞蛋,那不管是煮的還是炸的還是煎的,其實都可以,只要你有胃口能吃就行了,這注意補充營養(yǎng),另外呢,我們建議這個瘦肉啊,牛肉啊,羊肉啊,啊,魚肉啊,這些可以,呃,多吃點,因為術后呢,我們主主要還是要補充營養(yǎng),這是在術后的早期,那么當然到時術后如果后續(xù)呢,是比較穩(wěn)定,那飲食呢,可以正常的飲食,也不需要啊,過度的去啊,吃太多的,呃,這些補品啊,造成這個體重的增加,這樣呢,對身體呢也沒有好處。2021年03月14日
1442
3
10
-
楚瑞閣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俗話說,病從口入。因此,很多腫瘤患者都擔心吃錯食物而加重病情。那么,很多具有爭議性的食物應該怎么吃?今天,匯總了30種食物,希望能夠幫助各位醫(yī)生一次性解決臨床患者的困惑。 1、豬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這3個部位最好不吃。 豬肉作為餐桌上重要的 動物性食品之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營養(yǎng)成分。但豬身上的豬肺、豬肝、豬脖子含有毒素,腫瘤患者最好不吃。 豬肉作為紅肉中的一種,按照世界腫瘤研究基金會建議,每周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00克。這里要提醒的是,不是豬肉攝入量不應超過300克,而是所有紅肉加起來的攝入量不能超過。怎么理解紅肉?就是指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 2、羊肉到底能吃不能吃? 少吃,每周不要超過300克(6兩)。 羊肉屬于溫性食物,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身的功效。不過羊肉作為紅肉中的一種,分解后可能產生促進腫瘤發(fā)生的有害物質。 因此,世界腫瘤研究基金會建議,日常紅肉的攝入量不應超過每周300克。我們也建議大家,盡量少吃羊肉。 3、烏雞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建議湯肉一起吃。 烏雞的蛋白質比普通雞略高,而脂肪含量僅為普通雞的1/4,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此外,烏雞中的維生素B2、維生素E、鈣、鎂、鋅等營養(yǎng)成分均高于普通雞。 中醫(yī)認為,烏雞性甘、可補“陰虛”,適用于身體內熱火旺、脾胃不和,尤其對婦科病有一定療效,被人們稱作“名貴食療珍禽”,是補虛勞、養(yǎng)身體的佳品。烏雞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還是在肉中,如果想獲取更多烏雞的營養(yǎng)物質,建議喝湯時也要吃些烏雞肉。 4、牛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要少吃。 牛肉作為紅肉家族中的一員,含有較多蛋白質,可高達到20%,是蛋白質的優(yōu)質來源。其實,牛肉本身并不含致癌物質,而是過多攝入牛肉使腸道內菌群失衡,導致有害菌繁殖而產生致癌物質,所以少吃。 建議:每周吃紅肉不超過500克,大約每天70克,偶爾進食是不增加腸癌的危險。 5、鴿子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鴿子肉中缺乏維生素。 鴿肉不但營養(yǎng)豐富,且還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雖然鴿肉所含營養(yǎng)價值高,但缺乏維生素B16、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人體正常生命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只吃鴿肉,反而會導致其他蛋白質的缺乏,造成人體亞健康,進而造成身體虛弱。想靠“多”吃鴿肉來“補”身體效果并不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合理膳食。 6、兔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不能常吃,深秋初冬吃最合適。 兔肉性涼味甘,肉質地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與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可達85%),食后極易被消化吸收,這是其他肉類所沒有的。因此,兔肉極受吃貨的歡迎。但兔肉不能常吃,在農歷8-10月深秋可食。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這類患者食用過多兔肉會導致嘔吐、泄瀉等不良反應。 7、靈芝孢子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對腫瘤起不到治療作用。 國家食藥監(jiān)局也從未批準過一例靈芝孢子保健產品具有抗腫瘤或輔助抑制腫瘤的保健功能。靈芝是一個好的中藥,但是并沒有吹噓得那么神奇,“我在臨床上也聽到不少病人反映吃了之后沒多大效果,作為腫瘤康復期用,我不反對,但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是絕對不行的?!? 8、人參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要根據參的性質及個人的體質,辯證地選用。 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老幼皆知的補益藥材。對于年歲較高、體質較弱的腫瘤患者,可用小劑量人參類作為補益。由于紅參性溫,有“因熱”而出血的病人則應慎用或不用。 在放療期間,病人出現口干舌燥的時候,應用西洋參,滋陰生津,若此時服用高麗參則會“火上澆油”。所以,腫瘤病人服用參類,應根據參的性質及個人的體質,辯證地選用。 9、黨參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以黨參切片為宜。 黨參性平,作用溫和,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和胃的功能。腫瘤患者放化療期間血細胞低下,適當吃些黨參有助于減輕血細胞降低的癥狀。黨參切片比黨參段煎出的有效成分多一倍,所以在食用時以切片為宜。值得注意的是,黨參具有補氣的功效,吃黨參的過程中不宜與白蘿卜同食。 10、西洋參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不能與白蘿卜一起服用。 放化療后的患者可以吃西洋參,有助于減輕在接受放化療時所引起的不良反應。西洋參中的皂苷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患者癌因性疲勞、失眠等癥狀。但亂吃西洋參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人杂刑怠⑺[、體濕的患者過多食用西洋參會加重病情,不建議這些患者食用。同時忌吃白蘿卜。 11、鐵皮石斛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適合放療后口渴咽干的患者。 鐵皮石斛自古被稱為“滋陰圣品”,具有滋陰潤肺、調節(jié)免疫功能,適合用于陰虛的人群,尤其適用于放療后口渴咽干的腫瘤患者。鐵皮石斛只能作為腫瘤患者提高免疫功能達到輔助治療腫瘤的一種選擇,而并不直接具有抗癌功效。 12、黃芪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每天10~15克泡水代茶飲。 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含有多種苷類、多糖、黃酮、氨基酸等元素,具有調節(jié)免疫、抗氧化的功能。有研究發(fā)現,黃芪注射液對人類乳腺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與給藥濃度成正比,成一定的量效關系,提示黃芪具有抗乳腺癌的作用。 但黃芪畢竟是一味中藥材,劑量不同效果也不同。:“黃芪作為藥物的常用量為10~15克。”每天10~15克左右的黃芪,開水泡10~15分鐘后代茶飲,對氣血虛弱的患者頗有療效。 13、蛋白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營養(yǎng)還不如雞蛋。 在化療或放療過程中,腫瘤患者往往會因為惡心、嘔吐和食欲不佳等因素,不能正常進食,造成膳食營養(yǎng)攝入不足,使體重下降、肌肉組織丟失,易發(fā)生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此時,若出現低蛋白血癥時,才有必要吃蛋白粉。 蛋白質粉,或者其他打著保健品旗號的蛋白質,其對人體的價值不會超過魚肉蛋類中的蛋白質。“尤其不會超過雞蛋,雞蛋蛋白質是自然界中營養(yǎng)價值最高的蛋白質。” 14、魚油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尤其是深海魚油。 魚油里的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通過改變腫瘤細胞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增加腫瘤內脂質過氧化物產生,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發(fā)揮抗腫瘤作用,強化腫瘤患者的免疫系統。 因此,建議腫瘤患者使用魚油作為營養(yǎng)補充劑,但應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盲目治療。 15、燕窩到底能不能吃? 乳腺癌患者慎吃,其他患者適量食用。 燕窩屬于名貴的營養(yǎng)保健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鐵、鋅、磷等礦物質,燕窩含有燕窩酸(一種神經氨酸的衍生物),服用燕窩可以增強免疫系統、起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不過,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還是應該謹慎食用。 16、阿膠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要適量。 阿膠是可以起到補血,增強免疫力,抗輻射的作用。同時,阿膠對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增長速度的療效優(yōu)于鐵劑,對一些缺鐵性、失血性貧血的腫瘤患者可起到補血、止血的功效。 腫瘤患者能適當地吃一些阿膠,有助于疾病的恢復。不過,阿膠是一種滋補品,服用藥物期間,要咨詢你的主治醫(yī)生是否會影響藥物療效。經期的女性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以免出現經量加大。 17、益生菌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可以防治便秘。 益生菌對于腫瘤患者的功效是維持腸道菌叢平衡,從而防治腹瀉、便秘。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大量繁衍可促進并提高人體的全身免疫能力。益生菌還有降脂、防癌、預防骨質疏松癥等功效??傊a充益生菌可以提高“機體防御能力”,從而對預防疾病有益。 18、白藜蘆醇到底能不能吃? 未證實有抗癌效果。 白藜蘆醇的抗癌功效還未證實,但是白藜蘆醇中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單純作為一種保健品,腫瘤患者應該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服用,而不是盲目跟風地自行補充。 19、鮑魚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感冒期間不要吃。 鮑魚被譽為海洋“軟黃金”,它的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鮑魚肉質里含有24%的蛋白質,尤其是冬季鮑魚,膠原蛋白占總蛋白含量高達 30%~50%,,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利的高蛋白食物,并且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鮮美。 我國醫(yī)藥科研人員通過多年努力,成功地從鮑魚肉中提取出了兩種“鮑靈素”,經藥理實驗和臨床試驗,證實它們對癌細胞的生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以促進淋巴球細胞增生,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效果顯著。感冒患者的胃腸道功能降低,不易于消化鮑魚肉里的球蛋白,不建議食用。 20、三文魚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 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礦物質(如鈣、磷、鎂等),魚肉中的蛋白質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且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其他魚類,這對要補充蛋白質的患者來說是很好的食材。 三文魚中的脂肪酸可以提升免疫細胞,預防細胞突變,降低罹患癌癥的概率。三文魚還含有蝦紅素,可以清除人體中的自由基,對抗腦部和中樞神經系統方面的氧化,能預防癌癥的發(fā)生。過敏體質、痛風、高血壓患者,孕婦忌食生三文魚。 21、海藻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海藻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補品及中草藥產品中,并且在亞洲國家有著相當長的歷史。自從特定的海藻被長時間用于腫瘤的治療之后,許多海藻原材料或者從各種褐藻、綠藻以及紅藻中部分加工的多糖已被證實具備抗腫瘤的活性。 海藻中的巖藻多糖有著多方面抗腫瘤的作用,無論是在體外實驗還是體內實驗當中都表明它能通過加強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的活性來發(fā)揮抗腫瘤作用的。它同時可以促進凋亡,下調腫瘤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 吃海藻可選擇涼拌海藻、海藻香菇蛋花湯、海藻蝦仁雞蛋餅等吃法,既美味又健康。 22、豆腐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不宜吃多。 豆腐之所以被質疑不能吃,是因為很多人說豆腐中含有雌激素,雌激素和乳腺癌又息息相關,所以乳腺癌患者最好不吃。然而,這種說法只是傳聞,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豆制品會導致乳腺癌。 恰恰相反,在日本的一個研究中發(fā)現,更年期婦女食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jié){,乳腺癌的風險能減少30%。 豆腐是天然是優(yōu)質蛋白來源,也是很好的肉類替代品。值得注意的是,豆腐中含有大量鈣質,腫瘤患者不宜吃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結石等癥狀。 23、蜂王漿到底能不能吃? 不能吃。 蜂王漿含有比較多的雌激素活性的物質,即使我們推測昆蟲中的雌激素與人體雌激素不是同種物質,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不大,但是這也只是一種推理。 而且蜂王漿中不僅有豐富的昆蟲性激素,還有其他影響人體雌激素分泌的成分,比如脂肪酸,它能增加人體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因此不建議乳腺癌患者服用蜂王漿。 24、西柚到底能不能吃? 正常情況下能吃,但服藥治療期間絕對不能吃。 有一種說法是一顆藥與西柚同服,等同于連吃20顆藥,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研究表明,西柚與多種抗癌藥物都會發(fā)生交互作用。追本溯源,其實是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對CYP3A4活性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干擾抗癌藥物的代謝,從而影響藥物在體內的療效。 CYP3A是細胞色素P450家族酶類中的一員,是身體中的一種重要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臟和小腸。CYP3A幾乎參與了現今使用的近半數藥物的代謝,藥物經過它的鈍化作用,直接或間接地促進藥物從機體的排泄作用。 一旦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抑制了CYP3A以后,人體對藥物的代謝就會變慢甚至停止。簡而言之,吃進去的藥物在體內抑制反復作用,等同于連吃了20顆藥??上攵幬锿隗w內無法排除的危害多么可怕。 不僅西柚的果實有這種強大的威力,連它的果汁、復合飲料同樣具備抑制CYP3A的能力。所以,服藥(不只是靶向藥物)治療期間,是絕對不能吃的。 25、黃鱔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熱性體質的患者不建議食用。 黃鱔是一種大補溫熱的食品,富含的DHA和卵磷脂,是構成人體各器官臟器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熎陂g白細胞、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可以適當地吃一些黃鱔,有利于升高白細胞,是良好的升白食物。 不過,黃鱔畢竟是大補食品,腫瘤患者應適當地進食,以防大補過甚,引發(fā)其他疾?。粺嵝泽w質的患者不建議食用黃鱔。 26、魚腥草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最好不吃或少吃。 魚腥草也稱為折耳根,是中國南方喜聞樂見的一道美食。中醫(yī)傳統醫(yī)學認為,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作為藥物,對部分癌癥如中晚期肺癌、直腸癌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近年來,魚腥草致癌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這源于魚腥草中含有能致癌的馬兜鈴酸酰胺。但魚腥草中馬兜鈴酸酰胺的含量極低,不算是致癌物。 不過,也有相關研究稱常吃魚腥草的南方地區(qū)與慢性腎病高發(fā)地區(qū)重合,雖然沒有具體證實,但我們也要注意。 因此,我們認為,魚腥草能吃,但最好不吃或少吃。 27、紅酒到底能不能喝? 最好不喝。 “每天一杯紅酒可以軟化血管”,這大概是酒廠為了促進消費試圖誘導大家購買而制作的幌子。全球頂級期刊《柳葉刀》已經證實,即使是少量飲酒,對于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換句話說,一滴酒都不可以! 另外,美國臨床腫瘤協會在2017年發(fā)布最新數據表明:16%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與飲酒有關。而其他種腫瘤,或多或少都和飲酒相關。所以腫瘤患者最好避免酒精的攝入。 28、白糖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應該少吃。 “癌細胞最喜歡糖”,很多腫瘤患者烹飪時一點兒白糖都不敢放,這其實也是錯誤的做法。不僅是癌細胞,我們身體的所有細胞都需要葡萄糖來提供能量。 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吃糖就能阻斷癌細胞的來源。我們吃的大米、饅頭、面條等主食經過消化也會轉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如果身體沒有攝入葡萄糖,正常細胞生長發(fā)育也會受到影響,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日常烹飪中的白糖能吃,但應該少吃,保證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在50g以下為好。 29、咸菜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但應該少吃。 咸菜作為腌制品的其中一種,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腫瘤患者因此不敢食用。有些腫瘤患者術后、化療期間胃腸道功能較差,只能吃一些白粥,嘴里沒味兒,就特別想吃咸菜。 其實,偶爾進食一些咸菜能夠提升患者的胃口,增加食欲,反而能保證營養(yǎng)。不過,咸菜畢竟是腌制品,建議腫瘤患者少吃,即使要吃也應該選擇至少腌制一個月以上的咸菜,而且進食前最好用水煮2分鐘去除亞硝酸鹽殘留。 30、銀耳到底能不能吃? 能吃,有益處,但出血或咳血的患者慎食。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等,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滋陰潤肺、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yǎng)陰清熱等作用。 銀耳所含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初步分析證明銀耳的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氨基酸可以在體內相互排列組合構成人體必需的蛋白質。銀耳還含硫、鐵、鎂、鈣、鉀等離子。 對于腫瘤患者,如果每天都能喝一碗銀耳羹,不僅可以增強抗腫瘤的作用,還能增強放化療的耐受力,減輕放化療的反應。銀耳的膳食纖維素也很豐富,可以促進胃腸的蠕動,所以建議便秘的患者食用。 雖然銀耳營養(yǎng)價值很高,但是出血的患者慎食!銀耳中含有的腺嘌呤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因此各種出血病患者在止血的恢復期內不適合食用,如咯血、嘔血和便血等患者均不宜吃銀耳,否則有可能導致舊病復發(fā)或加重出血。2021年03月12日
5337
1
12
-
郭曉彤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胸外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科技的提升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肥胖癥的人群越來越多,長期肥胖,極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現在的人除了談癌色變,談“胖”也色變,減肥熱經久不衰,因為肥胖會增加不少患癌幾率,然而,肺癌卻不一樣,胖一點并不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挤伟┖?,保持正常體重和均衡營養(yǎng)對生存期的延長更是關鍵。小心營養(yǎng)不良,影響肺癌預后患上肺癌后,更是要小心“保重”,吃夠營養(yǎng)。人們現在雖然不愁吃喝,但對癌癥相關的營養(yǎng)不良問題并未引起足夠重視,而對肺癌患者而言,這個問題不容小覷。國內研究機構曾對一千多例肺癌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研究發(fā)現,24%的肺癌病人存在營養(yǎng)不良,并且他們的預后更差,生存期更短。還有其他的研究發(fā)現肺癌病人營養(yǎng)不良的比例高達60%甚至90%。保持正常的體重,對即將進行手術的病人很重要。術前體重太低的話,發(fā)生手術并發(fā)癥的風險會增加。因此,肺癌患者在手術前最好能進行營養(yǎng)評估,如果存在營養(yǎng)不良,應進行營養(yǎng)干預,例如使用口服營養(yǎng)素。在隨訪過程中保持正常穩(wěn)定的體重也很關鍵。不少研究發(fā)現,不論是癌癥幾期,如果體重穩(wěn)定,病人預后更好。胖點?可能對肺癌患者來說是個好事如果不是營養(yǎng)不良,而是營養(yǎng)過剩,甚至超重和肥胖呢?對肺癌患者而言,這可能是個好消息。超重的病人,預后更好。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卻一再被驗證。過去五年有至少三個大型整合分析,研究了超過三百多萬例肺癌病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對生存期和死亡率的影響,結果都是一致的:肺癌病人的BMI越高,生存期越長,死亡率越低。其中一項研究還發(fā)現,超重帶來的這一好處似乎對亞裔肺癌病人更明顯。當然,也不要因為這個原因一味追求越胖越好,畢竟肥胖會增加很多其他疾病的風險,并且太胖的話,手術并發(fā)癥的風險也大。營養(yǎng)不良的診斷標準:1.有較長期的膳食攝入不足,消化系統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低出生體重史。2.能量營養(yǎng)不良者以消瘦為特征,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者以水腫為特征,既有體重明顯下降又有水腫者為混合型。3.臨床分為三度:Ⅰ度體重減低15%~25%,腹部皮褶厚度為0.8mm~0.4mm;Ⅱ度體重減低25%~40%,腹部皮褶厚度<0.4mm;Ⅲ度體重減低>40%,腹部皮褶消失。4.常合并貧血、維生素A、B族和C缺乏及鋅缺乏;重者生長發(fā)育停滯,全身各臟器和免疫功能紊亂。5.除了這些指標,血液化驗單上的血清白蛋白水平(ALB),也可以用來衡量患者是否營養(yǎng)足夠。如果這個數值低于30g/l,就要小心了。肺癌的治療方式和藥物選擇不少,但無論是選擇手術切除、傳統放療、靶向藥物還是免疫治療,都不能忽略了營養(yǎng)這樣一件簡單卻重要的事,體重上來了,治療效果才能事半功倍。2021年03月11日
1624
0
4
-
謝頌平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胸外科 1, 患者術后清醒后,盡量取半臥位,有利于引流液的流出;鼓勵患者深呼吸,并有效咳嗽;2, 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量、顏色;觀察心電監(jiān)護的心率、血壓和氧飽和度;如有異常,及時報告護士或醫(yī)生;3, 觀察患者輸液的量和速度,防治輸液過快引起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需要記錄24h尿量;4, 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如不能活動,可在床上適當活動下肢,避免血栓的形成;改變體位時注意保護好引流管,避免脫出;5, 術后6h即可開始清淡流質飲食,如無不適,術后次日早晨就可以少吃點易消化的食物,像小米粥、雞蛋羹、龍須面、面片湯。然后即可改為普食,給與含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可以一日三杯牛奶、兩個雞蛋。盡量撇除湯里面的葷油,如果患者重口味,可以給予少量的辣椒、榨菜,以提高患者食欲。西醫(yī)不強調忌口,由于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差,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不宜過分強調忌口。腫瘤病人的復發(fā)與轉移,與是否忌口并無關系,只要是想吃就可以吃,吃下去舒服就行。然后要注意飲食搭配要注意多樣化,多菜譜,忌單調,營養(yǎng)成份要平衡,注意飲食結構,不能偏食,避免日復一日總吃一種食物。6, 術后應做緩慢盡力的深吸氣,吸氣后停滯1-2秒,使肺泡最大限度充盈,達到肺擴張然后緩慢呼氣。讓患者的每個呼吸動作均按此方法進行,以利于肺功能的快速恢復。2021年03月06日
1123
0
2
-
2021年02月28日
1599
0
2
-
莫靚主任醫(yī)師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胸外科 腫瘤患者在患病及治療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因為放療、化療和精神心理因素影響所致的食欲不振、攝入困難,從而導致體重減輕、身體虛弱;部分患者因活動量減少,食欲差,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促使機體抗病能力嚴重降低,導致或加速疾病惡化。 因此,腫瘤患者配合食療,尤為重要,其對腫瘤治療具有輔助作用。試試看按照以下方式選擇飲食,也許會讓您更舒服一些。 學會加工飲食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更在意食物的口味,而對于加工方式則很少關注。專家強調,一定要合理加工飲食。 1. 加工方式推薦微波爐及氣蒸,不推薦水煮、燒烤、煎、炒。 水煮會破壞大量水溶性營養(yǎng)素;高溫烤、煎及炒會產生苯并芘等有害或致癌化學物質;還應注意以合理的溫度進食,避免過冷過熱。 2. 谷物食品不宜精加工,做到合理搭配。 谷物包括(大、小、黑、燕)麥、大米、玉米、高粱、黍等;谷物富含的微量營養(yǎng)素在加工過程中很容易被嚴重破壞,所以谷物不宜精加工,更多地保留米糠、麥麩等; 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粗細搭配,吃百家飯,品萬家菜。 3. 水果、蔬菜生吃營養(yǎng)更好。 十字花科蔬菜,如蘿卜類、水生蔬菜類、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苔、紅菜苔等)、甘藍類(椰菜、椰菜花、芥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葉芥菜、莖芥菜、榨菜等)蔬菜應該多食;此外,姜、綠茶、草莓等也具有良好的抗腫瘤生化特性; 美國癌癥學院推薦每日應攝入5份果蔬(相當于5只水果,如一只蘋果,一個橘子,一根香蕉等,或500g蔬菜)。 患者飲食優(yōu)先注意安全防止食品細菌污染是腫瘤患者的第一食品安全要求,尤其在放療、化療引起的醫(yī)源性免疫抑制期間尤為重要。 1. 食品安全準則包括:洗、分、濾、凍 “洗”:①大小便后、食品準備前、吃飯前認真洗手;②認真清洗各種物品、任何接觸生肉如魚、禽及雞蛋的物品均須徹底清洗;③水果、蔬菜要泡洗。 “分”:將生食與熟食分開,家庭中一定要有兩塊砧板、兩把菜刀。 “濾”:保證家庭飲用水的清潔,推薦使用過濾器。 “凍”:將食品低溫(2021年02月23日
1630
0
3
-
胡慶豐副主任醫(yī)師 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補鈣要喝骨頭湯,感冒要喝老母雞湯,長刀口要喝黑魚湯……「煲湯養(yǎng)生」是不少人「補營養(yǎng)」的首選。然而,肉湯的鮮味往往會讓人產生錯覺,誤以為肉的精華都浸入到湯里了,因而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湯的營養(yǎng)比肉好,吃肉不如喝湯。湯的營養(yǎng)到底如何呢?下面胡主任幫你詳細分析:不妨來比較一下最常見的瓦罐雞湯:雞湯主要成分是水,其他主要成分還包括脂肪、蛋白質和鈉。除了含有少量微量元素,比如鈣、鐵、維生素 B2 、鮮味氨基酸少量溶入水中,維生素 A、煙酸、鋅等營養(yǎng)素含量均為 0。上期我們講到,蛋白質是傷口修復的主要營養(yǎng)元素之一。以蛋白質為例,雞湯和雞肉差了16倍!吃二兩雞肉(100克)就能滿足一天中近1/3的蛋白質需求。但如果改成喝湯,要一口氣喝1600毫升(3 瓶礦泉水)。營養(yǎng)還沒喝夠,人都快要撐死了!煲湯時間越長越營養(yǎng)?照理說,煲湯時間越長,受熱就越充分,能溶出更多的營養(yǎng)。但是,這個「更多」卻比大家想象中少了太多太多。比如,排骨蓮藕湯熬2小時,蛋白質含量是0.5克 / 100克,再熬 2 個小時,蛋白質漲到了0.67克 / 100克。但豬小排里的蛋白質含量有 16.7克 / 100克。簡單算一下就知道,兩者蛋白質的含量相差約25倍(16.7 / 0.67)。也就是說,吃2兩豬排肉得到的蛋白質,相當于喝5斤排骨湯!有研究發(fā)現,煲湯時間的長短對湯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影響。超過4小時,湯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隨著煲制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煲制超過6小時的湯就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如果要在湯里放人參等滋補藥材,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因為人參類食材里含有人參皂苷,煮得過久就會分解而失去藥效價值。喝湯要吃「料」事實上,湯中能溶解的營養(yǎng)物質是極少的。豬骨、雞肉等肉類食品長時間燉煮的濃湯,能釋放出肌肽、嘌呤堿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老火湯的鮮味,是因為經水煮后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谷氨酸、呈味核苷酸等)溶于湯內,讓湯水富含風味物質,從而獲得美味的口感。但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還是留在了肉渣里和其他煲湯的食材中。比如,大部分蛋白質仍呈凝固狀態(tài)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湯2小時以上,蛋白質含量也僅為肉中的5%左右,還有95%的營養(yǎng)成分留在“肉渣”中。經過長時間燒煮的湯,其“渣”口感雖不是很好,但其中的肽類、氨基酸更利于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說煲湯時,「只喝湯不吃肉」等于是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因此,請牢記:喝湯要吃「料」,美味和營養(yǎng)兼得。湯里的雞肉、魚肉、豬肉可千萬別浪費!喝湯的注意事項1. 痛風、高尿酸和老年患者喝湯要警惕,不應刻意追求煲湯補身。嘌呤具有溶于水的性質。煲湯過程中,肉里的嘌呤會溶解到湯里,且會不斷增加。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經過肝臟的加工,變成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過多的嘌呤會加重肝、腎的負擔。2. 高血壓患者應盡量喝淡一點的湯,味道越淡越好。湯里除了嘌呤含量高以外,鈉鹽的含量也不低。咸湯喝多了,不僅不會補身體,血壓反而會上升。3. 肥胖患者應撇去「浮油」再喝湯?!父∮汀苟际羌冎???雌饋碓绞菨獍椎臏f明脂肪越多。因為脂肪隨著湯料的熬制,分散的細微脂肪液滴被蛋白質包裹,是脂肪乳化了,在散射的光線下呈現出白色。4. 胃腸弱或胃容量小的患者,建議要少喝湯或不喝湯。此類患者如果飯前喝過多的湯,會影響正餐的攝入量,長期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影響健康狀況。5. 莫要趁熱喝湯,小心把食管燙傷!本科室系蕪湖及皖南地區(qū)腫瘤治療中心,可為患者提供化療、靶向、免疫、放療、介入手術等綜合治療服務,同時與上海腫瘤醫(yī)院,上海胸科醫(yī)院,中山醫(yī)院,長海醫(yī)院,東方醫(yī)院等多家國內知名醫(yī)院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可為合適患者提供專家會診、轉診等服務,腫瘤患者在我科可接受國內最新抗腫瘤治療方案,享受最新抗腫瘤藥物贈藥及醫(yī)保報銷政策??拱┞飞?,我們一起前行,歡迎電話或網上咨詢胡主任。2021年02月19日
2382
0
4
-
夏宏偉主任醫(yī)師 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 胸外科 腫瘤作為日益常見的慢性疾病,很多病人都意識到飲食調理非常重要,而且,營養(yǎng)治療已經從以往的輔助、支持,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內容。現在我們以常見的腫瘤治療過程為例,講解一下各階段腫瘤病人飲食方面要注意的內容。 從病人角度,我們簡單分為治療前,治療過程中和康復期間,不同時期飲食各有需要注意的事情。 治療前,很多人已經有了不舒服的癥狀,或者因為發(fā)現疾病,會有緊張、氣憤、恐懼、憂慮等,難免會食欲不振,茶飯不思,這時需要家人多鼓勵、支持,配合美味、易消化的食物,可以變換色、香、味的搭配,通過美食展現生活的美好,幫助患者增強治療意愿,樹立信心。這時可以適當的增加蛋白質幫助增強體質,既有助于順利通過手術的考驗,也利于術后康復。 治療過程中,手術后,經歷過麻醉、胃腸減壓等,特別是如果手術對消化道有直接的刺激,病人需要一個逐漸恢復飲食的過程。通常麻醉蘇醒后先會經歷禁食、禁水的階段,醫(yī)生根據手術情況,引流情況等告訴病人可以從恢復飲水開始,經過流食、半流食,再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如果禁食時間長,營養(yǎng)供應主要靠靜脈營養(yǎng),也就是輸液,恢復進食后,需要注意的就是盡量避免產氣多的食物,比如大豆、扁豆、土豆、紅薯、芋頭、南瓜、板栗、各種碳酸飲料等。流食階段,米粥是比較好的選擇,沒有乳糖不耐受病史的人可以喝牛奶,當然,酸奶是更好的選擇,在避免了乳糖產生不耐受、產氣、腹瀉之外,還可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最新研究顯示,健康的腸道菌群可以幫助恢復免疫力、而且可以通過基因調節(jié),幫助機體對抗腫瘤,減少腫瘤轉移和復發(fā)。 康復期間,是從疾病狀態(tài)回復到正常生活的過程,建議繼續(xù)保持飲食健康的同時,不要太強調進補,曾經紅極一時的冬蟲夏草,靈芝等都沒有確切證據顯示對腫瘤康復有好處。保健品一直是個商品概念,在正規(guī)的醫(yī)院藥房里是沒有的,不要把精力和希望寄托在夸大的廣告中。其實,我國的廣告法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您從正規(guī)保健品的說明中是看不到“抗腫瘤”、“預防復發(fā)”、“減少轉移”等字樣的。沒有確切證據證明病人缺乏某種營養(yǎng)素,而且,也沒有明顯的癥狀的情況下,不要通過藥物補充營養(yǎng)物質,比如常見的鈣片,各種維生素制劑等,其實都只是適用于特定的,很少的病人。能通過食物補充營養(yǎng),是最安全、有效的,而且,食物中都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效果會更好。藥物的特定營養(yǎng)素含量確實高,可是超出人體日常攝入需求的營養(yǎng)素,可能對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干擾,至少也會在排出體外時增加排泄系統負擔。這里簡單提一下中藥,我們認可傳統醫(yī)學對疾病有獨特的療效,但是不建議病人在病情穩(wěn)定后,還特意服用中藥。 病人應該適當多吃的食物 1. 腫瘤患者最好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近年來研究發(fā)現,它們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抑制細胞的變性及癌細胞的發(fā)生,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使?jié)冇系茸饔?2. 增加蛋白質攝取,常見食物中,瘦肉,新鮮魚蝦,奶制品、豆制品都是很好的來源。2021年02月18日
960
0
1
-
蔣侃副主任醫(yī)師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 胸部腫瘤內科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給廣大癌癥患者帶來了福音。新型抗腫瘤藥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藥物,隨著國家談判藥物和帶量采購的不斷推進,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民以食為天,春節(jié)期間,面對著各種美味佳肴,對于接受新型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患者,只有做到合理搭配飲食,才能不影響藥物療效,才能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才能不浪費醫(yī)療資源。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腫瘤治療中,服藥及日常飲食起居到底應該注意什么? 靶向藥服藥期間飲食特征 服用靶向藥物可能會對血細胞造成影響,會出現白細胞、血小板下降等現象;且腫瘤本身就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治療期間應當選擇可以提供優(yōu)質蛋白來源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以保證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當使用抗血管生成類靶向藥物時,可能會對凝血機制和血壓造成影響,此時患心血管類疾病風險較高,應當清淡飲食、避免高油高鹽。過多的食鹽攝入,加重心血管負擔的同時,會增加水分在體內潴留,進而對腎臟會造成損害。此外,脂肪攝入應當避免反式脂肪酸。 對于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類藥物的患者,當出現口腔黏膜炎、皮疹時,飲食中需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提供足夠的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等。 有些靶向藥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如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類藥物往往會引發(fā)腹瀉、口腔潰瘍;抗血管生成類靶向藥物往往與惡心嘔吐、反酸、胃腸潰瘍有關。因此,患者除了在飲食選擇營養(yǎng)全面均衡的同時,做法上應當選擇易于消化的菜譜,如食物盡量做得松軟可口,進食時應當細嚼慢咽。對于胃腸副作用比較嚴重的患者,應當選擇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 靶向藥服藥期間飲食禁忌 ①進食的時間可能會影響藥物代謝 有些靶向藥在服用時,若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則會增加藥物吸收和反應,藥物療效大打折扣,因此建議空腹服用。但并不是每一種靶向藥物都會受日常飲食顯著影響,像進口原研吉非替尼,半衰期達48小時,每日一次,服用方便,同時給藥不需要考慮食物影響,食物熱量和食物成分也較少與其代謝發(fā)生沖突,不需要介意患者服用食物的熱量對藥物產生影響。因此服用靶向藥物應參考藥品說明書以及主治醫(yī)生建議,并合理調整服藥時間。 ②禁食會影響藥物代謝或療效的食物 大部分藥物通過肝臟中肝藥酶來代謝,部分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對肝藥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將會導致服用藥物代謝減慢,血液中藥物濃度變高,從而導致副作用加大或者其他不良反應。 研究表明,西柚與多種抗癌藥物都會發(fā)生交互作用。追本溯源,其實是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對CYP3A4活性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干擾抗癌藥物的代謝,從而影響藥物在體內的療效。 有文獻報道,西柚會影響包括依托泊苷、奧拉帕尼、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卡博替尼、依維莫司、伊馬替尼、拉帕替尼、尼羅替尼等多種藥物的藥效。塞維利亞橙子、楊桃、石榴及相應的果汁同樣含有呋喃香豆素,因此,在服用靶向藥期間,這些水果的果實、果汁、復合飲料等是絕對不能吃的。 此外,咖啡、巧克力、濃茶里含有較多的咖啡因,對于部分需要服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患者,咖啡因會與藥物發(fā)生協同作用,加重藥物的副作用。 ③盡量避免會影響腫瘤疾病本身的食物 煙酒、油炸、煙熏、烘烤、腌臘等,以及含有較高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質的食物。 由于并發(fā)癥或藥物副作用會引起腸胃不適,還應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大量的辣椒、姜、蔥、生蒜、胡椒等調味品,這些辛辣食物會刺激腸胃、加重腸胃負擔。 此外,還應當避免不潔凈食物和生食肉類,如不新鮮的食物、生魚片、貝殼類刺身等,這是由于治療期間,患者免疫力較差,相比健康人更容易被細菌、寄生蟲感染。 盡量避免高脂肪、高糖、高淀粉的食物,這些食物的主要問題是會導致超重或肥胖,其中腫瘤細胞會更強力地攝取葡萄糖,會直接促進腫瘤的生長和惡化,從而增加腫瘤死亡、復發(fā)的風險。因此,忌口高脂肪、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大有裨益,尤其是接受新型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患者,胃腸道由于藥物原因比較脆弱。在過年期間,要切記不可暴飲暴食,多吃天然的食物,選擇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2021年02月15日
2240
0
1
-
蔣侃副主任醫(yī)師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 胸部腫瘤內科 最近十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抗體帶來了抗癌治療的最大革命,此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激活體內的抗腫瘤T細胞攻擊腫瘤組織。 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腸道菌群對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有著巨大影響。究其原因是,腸道的黏膜免疫系統是人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存在超過70%的T細胞,它可以通過多種機制與宿主免疫系統相互作用。加拿大研究表明,腸道細菌竟可以使癌癥免疫治療的有效性提高四倍!因此說來,治療不僅僅是藥物的事情,更有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腸道菌群等參與其中。在治療期間,只有正常作息和規(guī)律、保持均衡飲食,才能保證人體腸道菌群的生態(tài)完整,實現更好的免疫治療效果。 今天就來說一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治療期間的飲食注意事項: ①要避免飲食太單一 飲食單一會直接導致腸道微生態(tài)的來源單一,菌群的多樣性變少,長期只吃少數幾種食物可能會導致腸道微生態(tài)異常。所以蛋白質、脂肪、碳水、蔬菜、水果、肉類等均衡搭配,更可能養(yǎng)出多樣化的菌群和平衡強大的免疫系統。必要情況下,可以口服益生菌制劑,這樣能有效的改善人體腸道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能大幅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抗腫瘤效果。 ②重視膳食纖維的補充 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有助于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通常來說,食物中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各種谷類。我國居民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是谷物。全谷物和雜豆富含膳食纖維。因此除了攝入足量的蔬菜水果,建議主食粗細搭配,注意增加全谷物和雜豆類食物。 ③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于腸道細菌,是無差別消滅,也就容易導致誤殺很多正常細菌,會改變腸道細菌的多樣性和組成,會抑制或消滅腸道內的有益或有害菌群,引起腸道菌群失衡。這是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癥最常見的原因。這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的使用效果影響巨大。 ④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為了緩解患者在用藥期間的皮膚、腹瀉、血液系統、肝功能等不良反應狀況,增強抵抗力,應加強營養(yǎng),吃高蛋白,低脂飲食,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偏清淡且易消化。忌吃刺激性、辛辣的食物、忌油膩。 ⑤多運動,暢情志,慎起居 運動不足會影響腸道動力,腸道動力存在障礙時,食物推進速度減慢,細菌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大量繁殖,也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腸道也是情緒器官,要注意調暢情志,怡情養(yǎng)性,保持心情舒暢,及時減壓,適當放松自己。起居規(guī)律,不熬夜晚睡,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2021年02月15日
2474
0
1
肺癌相關科普號

婁麗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婁麗麗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呼吸內科
60粉絲4.1萬閱讀

肖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鋒 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直中醫(yī)醫(yī)院
腫瘤科
15粉絲1841閱讀

王彬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彬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胸外科
1787粉絲6627閱讀